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論依法治稅

論依法治稅

發布時間: 2022-04-12 22:07:13

1. 中國的依法治稅什麼時候開始執行的

依法治稅"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在我國形成的獨特話語現象,其理論言說的話 語主體為政府官員,其言說的內容是使用法律(包括政策)"治"理稅收。

2. 我國為什麼要依法治稅(8分)

依法治稅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納稅行為(包括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自身的行政管理行為)依據法律、法規手段,以實現稅收的法制化和法律化的過程。其基本要求是確立和維護稅收法律、法規的權威,運用法律手段規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執法行為,營造人人遵守稅法的社會環境。具體講即指依法辦事、依率計征。它強調依靠法律約束納稅人依法納稅,又依靠法律約束征稅人依法征稅。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行政的具體體現,是稅收工作的基礎,靈魂和立足點,是稅務機關的基本職責,它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各個方向。依法治稅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稅收問題,而是事關我國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體制創新、經濟運行模式轉換、建立市場經濟新秩序的大事,應當引起各級機關的普遍重視。 任何社會,只要有納稅,必然有偷逃稅,不管有多強力,永遠存在偷稅漏稅. 因為,納稅與征稅本身是對立與統一關系,無論法制多健全,納稅人始終要考慮利益最大化的問題,當然包括稅收利益.試圖通過避稅、偷稅、漏稅逃稅等手段在社會分配過程中取得利益。 稅收的不公平環境,促使偷稅漏稅,不公包括政策和規定的不公平、不合理,前後矛盾,不合時宜,難執行,操作性、可行性差,執法力度差異,地區差異,逃稅成本低等等. 公平、公允、合理的稅負與透明容易掌握的稅收政策,與大力發展中介作用,依法治稅,可以引導更多的納稅人走上正道。

3. 依法治稅的基本內涵

一、改革與完善稅源監控措施及稅收計劃的制定和分配辦法,提高其科學性、版准確性
二、加強教育培訓力權度,全面提高全系統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素質
三、繼續落實「四垂直」,深化征管改革,為依法治稅打下堅實的體制基礎
四、加大稽查力度,增強執法剛性
五、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六、加強稅法宣傳,優化依法治稅環境
七、要緊緊依靠各級黨政人大支持,建立完善的協稅護稅網路

4. 依法治稅的如何做好

一是加強宏觀稅收政策調研,推動新型稅收立法體制的建立。我國稅制改革的任務相當艱巨,稅收基本法和中央、地方主體稅種等實體法都未完成立法。因此,稅制的健全完善,稅收宏觀調控作用的發揮,稅收工作的規范、創新,經濟和稅收領域中一系列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於對宏觀經濟和稅收問題的調查研究。法規工作人員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把調查研究作為自身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入調研,積極獻言,從理論和實踐上回答建立新型稅收立法體制的各種問題,推動科學規范的稅收立法體制盡快建立。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推進依法治稅,必須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稅務幹部隊伍。為此,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才興稅戰略,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范的地稅幹部隊伍。首先,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定期法制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按照注重綜合素質、提升執法能力、創新培訓方式、實施全員培訓、促進終身學習的要求,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的培訓工作格局,培養大批法律、經濟、稅收和計算機復合人才。同時,加強地稅行業文化建設,強化理想宗旨教育,提高廣大地稅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再次,進一步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機構,充實專門法律人才,充分發揮各級地稅法制機構在依法治稅工作中的職能作用。
三是強化稅法宣傳,優化稅收工作環境。提高全民的納稅意識,實現依法治稅,需要全體稅務人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在總結多年稅法宣傳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宣傳的形式,開展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多形式的活動,切實增強宣傳的針對性、系統性和實效性;要建立健全普法工作制度,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制,完善考核評估、監督檢查、工作激勵等制度,推進法治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要緊密圍繞地稅工作大局,根據工作實際,把憲法、市場經濟法律法規、行政法律制度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通過深入持久的普法活動,不斷增強全民依法納稅意識,優化稅收工作環境。
四是建立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全面推行執法責任制。解決依法治稅問題,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強化執法監督。在現行征管機制下,各級地稅法制機構和人員要充分發揮執法監督機制內在的自我糾錯、自我完善的作用,建立完善對稅收執法行為事前、事中、事後監督的日常監督機制。事前環節,著力在加強對稅收規范性文件管理上下功夫;事中環節,堅持和鞏固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工作;事後環節,充分發揮復議、應訴和執法檢查的功能。在嚴格內部監督的基礎上,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廣泛接受外部監督,提高執法的透明度。同時,積極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按照稅收執法權行使的內在規律,以法律法規賦予稅務機關的職責和權力為依據,分解崗位職責,建立嚴密科學的崗責體系;明確工作流程,細化工作規程;實施綜合評議考核,把上下考核、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內外評議、人評與機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規范合理的考核制度;嚴格過錯責任追究,切實做到賞罰分明,獎懲適當。以確保稅收執法權依法運行,使全體地稅幹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共同將依法治稅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5. 依法納稅的意義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稅收的本質,是國家以法律規定向經濟單位和個人無償徵收實物或貨幣所形成的特殊分配關系。這種分配關系,集中反映了國家與各階級、各階層的經濟關系、利益關系。

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分配的主體是國家,它是一種以國家政治權力為前提的分配關系;分配的客體是社會剩餘產品,不論稅款由誰繳納,一切稅源都是來自當年勞動者創造的國民收入或以往年度積累下來的社會財富。

分配的目的,是為實現國家職能服務;分配的結果,必然有利於統治階級,而不利於被統治階級,因為稅收從來都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和不同的國家性質,決定不同國家稅收的不同本質。

(5)論依法治稅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海關在接受申報和查驗貨物完畢後,依據海關稅則,向進出口商或其代理人簽發稅款繳納證,進出口商或其代理人應在海關簽發稅款繳納證的次日(節假日除外)起的7天內 ,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稅款。

逾期不繳納的,由海關自第八日起至繳清款日止,按日徵收稅款總額的千分之一的滯納金。對超過3個月仍未繳納稅款的 ,海關責令擔保人繳納稅款或者將貨物變賣抵繳,必要時,可以通知銀行在擔保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存款內扣款。

納稅義務人同海關發生納稅爭議時,應先繳納稅款,然後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證之日起60天內向海關書面申請復議。確屬錯繳或多繳的,可按規定辦理退稅。

在進出口貨物放行後,如果海關發現少征或漏征稅款,也可按規定向納稅義務人補征。

6. 如何規范稅收執法程序

隨著依法治國的思想深入人心,稅務幹部在執法過程中逐漸樹立了較強的法制觀念。過去執法過程中以權代法、以情代法、以言代法,憑感覺、經驗和關系執法的現象有所減少。但是少數稅務幹部對稅務程序法的價值仍存在認識不足,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實際上,隨著新的《稅收征管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的相繼出台,程序法已經被提到相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行政許可法》對稅務執法行為進行了嚴格的規范,只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執法才能保證行政行為的有效性。如果在稅務行政行為實施過程中程序不合法,將導致稅務行政行為的無效,給執法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一、個別執法主體不合法。稅務行政行為的主體就是稅務行政行為的實施者。如果稅務行政行為的主體不符合法定條件,那麼就不具有實施稅務行政行為的條件,即無權實施稅務行政行為。在巴里坤縣地稅局現有的執法主體中,只有城鎮稅務所和奎蘇稅務所具有執法資格。作為執法者讓納稅人能夠確認執法資格的法定證件包括稅務檢查證、稅務執法證以及稅務機關的委託書。在進行稅務檢查或者入戶工作中,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件。目前,在稅務所執法過程中存在著個別執法不帶證、執法不亮證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稅務執法者認為與納稅人很熟,沒有必要亮證,另一方面,可能是納稅人因不知情未向稅務執法者提出出示證件的要求。但是,這都給稅務執法工作埋下了隱患。因此不論是進行稅務檢查或者入戶工作中都要出示合法證件,以此證明自己執法行為是合法的。
二、執法程序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在日常執法檢查過程中存在一些執法程序上的隨意性,特別是在行政處罰過程中。簡易處罰是稅收工作中常用到的執法程序,所謂簡易程序是執法人員對違法行為當場作出處罰的程序。例如:稅務執法人員在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等環節經常使用。特別是徵收大廳在受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等納稅服務工作中會經常用簡易處罰程序來實施稅務處罰事項。由於大廳工作人員大都是臨時聘用,對簡易處罰程序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對他們來說只是打一張票而已,可是從真正簡易處罰意義來講,簡易程序並不等於沒有程序,其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執法過程。首先要出示證件、亮明身份;第二要說明處罰的理由;第三要給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的機會;第四要製作筆錄,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違法行為客觀狀態當場製作筆錄,並要當事人簽字;第五要填寫當場處罰決定書;第六要及時備案。工作中,由於臨時聘用人員沒有檢查證件,而徵收大廳又沒有執法資格往往也容易忽視筆錄製作和備案工作,所以說這些都成為執法工作中的隱患。其實,只有嚴格按照以上六個步驟做出的行政處罰行為才是完全合法有效的。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法制工作的不斷健全,對基層稅務機關日常執法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對稅務執行人員來說,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熟悉掌握和使用新文書的規定和用法,以免造成執法程序不合法錯誤等問題。
三、執法主體素質不過硬。目前地稅隊伍中存在執法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影響了稅收執法水平整體的提高。一是部分稅務人員文化素質較低,又不注重日常學習,對稅收業務一知半解,無法勝任稅收工作。二是大多數稅務人員由於歷史原因只重視學習和掌握稅收、財會知識,不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以致在執法過程中,不會應用法律武器,正確行使依法治稅的權力,造成執法偏差。
四、在執法過程中,有些稅務幹部犯執法程序錯誤並不是程序意識的缺失,更不是主觀故意,而是他們對程序規則的不熟悉、不掌握,在不知情的情況沒有按照法定規則履行程序。
針對上述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執法人員素質,使稅務人員真正掌握執法所需知識,防止違規執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程序的監督管理,尤其是執法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和容易忽略的事項,從而使執法行為更加合法。

7. 依法行政在稅收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

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稅務機關作為國.家稅收執法機關,應當牢記「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要堅持將依法治稅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始終,全面規范執法行為,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堅持執法為民,加快轉變執法觀念,積極實現從整治型稅務向服務型稅務轉變;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執法效能,牢固樹立為民、務實、高效、廉潔的政府機關形象。
(一)以規范執法行為為核心,全力提升依法行政的效能
圍繞規范稅收執法行為這一核心,從狠抓內部管理入手,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不斷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能力。
一是堅持納稅服務與打擊稅收違法行為並重。一方面要加大稅法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稅法遵從意識。在執法環節上,牢固樹立嚴格依法治稅就是對納稅人最高層次服務的思想,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執法,最大限度保護納稅人利益,把優化服務體現到依法治稅、依法行政之中。另外,要加大涉稅大要案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偷、逃、騙、抗稅行為,維護稅收法律法規嚴肅性,確保依法治稅、依法行政。
二是全面推行執法責任制,貫徹落實執法過錯追究制。要把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分類,具體落實到每個業務科室,每個稅務幹部,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讓稅務人員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的不好怎麼辦」,解決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對違法行政的,要嚴格按照稅收執法過錯追究制度追究其責任。
三是強化稅收執法的日常執法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存在的不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在每年抓好稅收執法重點檢查的同時,要積極推進稅收執法檢查工作的日常化。
四是建立執法情況通報制度,督促整改,講求實效,將執法檢查的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優化稅收執法環境,營造依法行政和諧氛圍
一是加大稅法宣傳。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稅法深入人心是稅務機關的責任。各級稅務機關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堅持不懈地向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各界宣傳稅法、普及稅法,要著重把納稅人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公開,增強稅收政策透明度,增強全社會依法誠信納稅意識、提高納稅遵從度,為依法治稅和依法行政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是優化納稅服務。堅持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要以提高稅法遵從度和方便納稅人及時足額納稅為目標,加強和改進納稅服務工作。在具體稅收征管中要注意減輕納稅人負擔,提高辦事效率;要合理簡化辦稅程序,方便納稅人辦稅;要通過稅務機關的優質服務、規范執法,體現先進的治稅理念,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
(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推崇「法治」,摒棄「人治」思想。針對當前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的不良現象,保證有法必依,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要強化地方各級領導的依法治稅意識,克服計劃經濟的傳統影響,摒棄管理稅收的「人治」、「權治」思想和做法,嚴格執法,制止隨意改變、變通政策和自由執法的行為,保證稅法的嚴肅性和統一性。
二是強化培訓,提高幹部依法行政素質。素質的高低,關繫到稅收執法行為是否公正,關繫到稅務機關的形象,關繫到稅務行政執法質量。鑒於部分稅務人員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的問題,必須通過學習培訓來解決。一要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稅收法律法規的學習,使廣大稅務幹部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執法。二要開展具體執法操作程序的培訓。三要實行培訓考核與執法資格掛鉤辦法,對不參加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不發給對外執法證。四要以提高幹部素質為核心,加強執法主體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稅收執法隊伍。只有通過嚴格的執法教育培訓,提高稅務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執法辦事的能力,才能保證依法治稅的實現。
(四)優化納稅服務,實現和諧執法
要把黨中央提出的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動具體落實到依法治稅實踐之中,轉變治稅理念,推崇人性化服務,把尊重、理解、關心納稅人的服務宗旨貫穿到稅收征管的全過程。進一步規范辦稅服務廳建設,設置全職能辦稅窗口、服務區、查詢區,不斷優化辦稅環境。堅持推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辦稅、「親情」服務、「提醒」服務,真正實現辦稅零距離、服務親情化。積極探索多元化納稅申報方式,推行個體戶銀行批量扣稅業務,努力構建電子辦稅服務平台,組織企業網上申報和培訓,提高納稅服務工作水平,提升稅務機關和稅務幹部的社會形象,實現規范執法和優化服務的有機結合。
(五)加快信息化建設,以現代化的征管手段規范執法行為
征管手段的改進,既是提高征管質量的有效途徑,又是防止以權謀私的重要措施。通過建立行政管理、稅收業務、決策支持、外部信息應用等所有職能的功能齊全、信息共享、監控嚴密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把稅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到統一的征管軟體中,達到「機器管人」的目的。如稅收定額、納稅數額、停歇業等基本信息一旦生成,基層徵收單位必須向上一級主管部門請示後,方可變更。這樣就大大削弱了基層執法人員的權力。上級稅務機關也可通過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監控所有稅務人員的執法行為。
(六)完善目標管理辦法,推進依法治稅
目標管理責任制是考核和檢查各項工作具體成效的規范性辦法,是細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責任的一種有效措施,也是推進依法治稅的重要手段。在這方面,談談正確處理好稅收計劃與依法征稅的關系。
一是改革收入任務分配方式。要逐步淡化對稅收任務指標考核的剛性,各基層徵收單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緊密結合稅源狀況,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同時,在稅收計劃的下達方面,要先對各徵收單位的稅源情況進行認真地調查預測,摸清稅源底數,增強稅收計劃的指導性和科學性。
二是改革計劃管理考核辦法,突出抓好征管質量考核。為促進依法徵收,結合開展「征管質量年」活動的要求,對收入工作由考核計劃指標逐步轉為考核征管質量,大力推行收入進度和征管質量「雙軌制」考核,並以征管質量考核為主。對征管工作到位、質量較高但未完成年度收入計劃的基層徵收分局在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時可視同完成。
(七)加強稅收執法監督,確保依法行政良性運轉
一是強化內部監督,加強執法考核。要加強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的監督制約,促進稅務幹部隊伍建設。要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嚴格執行過錯責任追究,加強執法監督和責任考核。進一步推廣應用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通過計算機進行自動考核。要扎實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稅收制度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強化外部監督,公開執法行為。稅務機關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新聞監督,虛心聽取其對稅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配合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工作,自覺接受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決定。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共同做好預防稅務幹部職務犯罪工作,增加稅收工作透明度,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稅收工作。

8. 淺談新形勢下基層稅務機關如何依法治稅

應對措施和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依法行政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依法行政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觀念上是一脈相承的。結合稅收工作實際,廣大基層稅收執法人員要樹立七種觀念:即:一是樹立責任本位觀,要由傳統的權力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要把責任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須賠償。二是樹立正確的收入觀,堅持按經濟發展狀況來確定稅收收入任務,「有稅不收」或「收過頭稅」都是違反稅收治稅原則的,同時,提高稅收收入質量,提高信息化運用水平,為組織收入服好務,增強收入的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宏觀稅負水平。三是樹立正確的服務觀,要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在執法中服好務,在服務中執好法。要在執法中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便民的原則,維護和尊重納稅人的權利。四是樹立正確的稅收成本觀。既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征稅,又要注重科學管稅、注意節約稅收執行性成本和稅收遵從性成本。必須全力推進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形成全員使用涉稅數據分析疑點,根據疑點有的放矢檢查,淘汰過去「人盯戶、票管稅」的落後管理方式。搞好重點稅源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五是樹立合理行政觀,對有多種方式能達到行政目的的,應採取對納稅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此外,要對自由裁量權的行使進行規范和約束,對納稅人性質和情節相同的違法事實,應當給以公平、公正的處理,而不能畸輕畸重,為此,應由省、市級國稅機關出台自由裁量權行使的指導性文件,防止同樣性質的違法行為,在甲地處理較重,而在乙地處理較輕。七是樹立程序正義優於實體正義觀念。程序正當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執法程序是否合法,直接影響到整個執法的合法性。換言之,在個案的處理上,即使實體完全合法公正也會因為程序違法遭到全盤否決。在稅務行政執法上,始終堅持做到「步驟不能省略、順序不能顛倒、方式不能改變、時限不能超過」。

9. 如何進一步深化依法治稅,防範稅收風險

(一)加強稅收立法
1.建立稅收基本法為核心的稅收法律體系。當前,順應社會進步要求,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出台《稅收基本法》的呼聲很高。以稅收基本法統領、約束、指導、協調各單行的稅收法律法規,決定國家全部稅收立法、執法、司法活動,對稅收基本制度、稅收立法原則、稅收立法體制、稅權劃分原則、征納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稅務爭議處理原則及稅務機關組織原則等基本內容進行明確規定,對稅收的公共問題進行規范。及時修改稅收征管法,增強與行政強製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國家賠償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銜接,規范執法程序,並與各稅收實體法協調統一。
2.規范稅收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定稅收規范性文件嚴格遵循制發程序,遵守民主參與和效率原則,對涉及重大事項的規范性文件廣泛聽取各級稅務機關、稅務行政相對人及社會各界的意見,採納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健立稅收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長效機制,開展日常清理與定期清理工作,保證稅收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清理工作的重點是對重復規定進行歸並、整合,稅收規范性文件涉及以前文件規定時,應當明確列舉將被廢止的文件的名稱、文號及條款內容。用公告形式公布稅收規范性文件,不得濫用特殊情形和特別規定,確保基層稅務機關與納稅人在執行和遵從時能有足夠的預期。
3.明確行政層級管理許可權。一是明確稅收收入管理權。完善《預演算法》,規范政府預算編製程序,明確各級稅務部門預算收入組織權,將稅收收入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科學編制稅收計劃。編制預算方案以納稅能力估算後的稅收計劃為基礎,而不應以地方財政支出的需求或人為的主觀意志為依據,以免脫離實際,與依法治稅原則相背離。年度稅收收入計劃經立法機構審議,不得隨意修改。二是明確稅務審批、稅務檢查級別管轄權。近幾年,我國行政決策權力逐步逐級下放,我省地稅系統也進行了行政執法級別管轄權改革。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稅務行政審批的管理許可權職責及范圍的劃分,解決稅務檢查地域管轄權與級別管轄權交叉的問題,明確各級稅務機關非行政許可審批許可權。
(二)健全監控機制
1.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深入推進全國統一的崗位職責、工作規程、考核評議、責任追究「四位一體」的稅收執法責任制度,健全崗職規程維護機制,總局出台新政策及相應管理措施的同時,同步完善崗位職責和工作規程。統一國地稅稅收征管信息化系統,建立以稅收執法責任制為基礎的執法風險管理機制,在各個執法工作環節設置風險識別點,建立稅源管理、收入質量等各方面的風險預警值指標,加強執法監控,提高執法考核效率,減少執法過錯。
2.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效能,保證來自於權力外部的社會監督不可替代作用。加快社會監督立法,實現社會監督法制化。大力開展普法宣傳,加強對人民群眾進行監督方面的培訓,讓群眾依法監督,發揮基層群眾性監督組織的積極作用。發揮人大和政協等機構作用,廣開社會監督渠道,為人民群眾搭建社會監督平台,合理發揮社會團體監督、輿論監督、網路監督的積極作用,搜集民意、暢通民意,及時收集人民群眾對稅收執法的監督信息。
(三)完善評價體系
1.完善個人績效考核機制。考核是績效管理的一個核心環節。對稅收執法人員的工作考核,要大力推行個人績效考核機制。個人績效考核以稅收執法責任制考核為基礎,輔以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整合考核指標,共享考核數據,徹底解決個人績效考核與稅收執法責任制考核「兩張皮」的問題。增加執法責任制考核結果在個人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合理應用考核結果,將執法績效考核結果與創先評優、幹部提拔任用相結合,與各單位及各級領導的績效考核相結合,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單位和幹部績效的重要依據。
2.建立個人執法檔案。嘗試建立稅收執法人員執法檔案,科學評定和記載執法人員的執法情況,落實執法責任,強化執法監督,促進全面提高稅收執法水平。個人執法檔案可包括以下內容:執法人員基本情況;執法情況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和廉政評價;執法效果;執法紀律;案件辦理數量;執法涉及復議、訴訟、國家賠償情況;執法培訓;執法工作創新情況,包括徵收管理、稅收檢查、行政強制、法律救濟等方面的調研成果、合理化建議及經驗等;獎懲情況,包括對執法工作認定結論作出的評價、執法過錯認定、違法違紀查處等;執法效果評價,包括納稅人的評價,人大、政協、檢察機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評價。實行季度評議制度,對執法質量高、執法形象好、執法效果好的給予表彰或鼓勵;對執法檔案記錄為零(或極少)、執法質量不高、執法形象差、執法效果不好的提出批評。
(四)提高人員素質
1.推進稅務文化建設。文化建設是解決人的意識問題的有效途徑。多年來,各級稅務機關積極探索推進稅務文化建設,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與形勢發展相比,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推進稅務文化建設,要把培育政治堅定、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團結協作的稅務隊伍作為首要任務,從手段上堅持用稅收事業凝聚人,用科學機制激勵人,以文化建設推動幹部隊伍建設,使稅務人員自身價值與稅收事業發展高度統一。稅務文化建設的成果要體現在不斷提高稅務人員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通過人與人的疊加來展現依法治稅、愛崗敬業、誠信服務、廉潔高效、奉獻社會的部門形象。
2.完善培訓機制。提高稅務幹部政治素養和執法業務水平,要把稅收業務培訓放在重要位置。完善執法人員培訓機制,實施人才強稅戰略,制定專業培訓規劃,培訓工作要面向一線、面向基層、面向全體幹部,以專業化培訓為主,突出高素質專業化骨幹培訓。加大稅收急需緊缺人才培訓力度,由通用型的管理培訓發展為根據工作特點和績效要求進行分類培訓,把提高素質和能力落實到各類培訓、各個培訓項目和培訓的各個環節上,通過集中脫產培訓、在崗自學、網路學習、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開展全方位培訓。
3.完善人事制度。引入稅官級別制度,解決稅收執法人員發展需求問題。在全國稅務系統建立稅官級別制度,將稅務執法人員劃分若乾等級,稅官級別制度主要體現能力和貢獻,讓那些無法通過行政職務提升獲得晉升的執法人員同樣可以獲得晉升的機會,同樣可以獲得社會的認可。稅官級別晉升渠道有公開考試晉升、突出工作成績晉升(立功等)、特殊技術等級晉升(獲得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全國司法考試資格證書等),稅官級別晉升還可考慮與工資晉升、公務員等級晉升掛鉤。
(五)優化執法環境
隨著我國多元經濟社會格局逐漸形成,社會經濟成分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給稅收執法帶來很大困難。加強地方立法保障區域內稅收征管協作勢在必行,由地方政府搭台建立地方稅收保障體系,以法律形式確立司法保障協調機制,確立財政、稅務、發改委、建設、國土、交通、工商、審計、金融、房管等政府部門協作機制,將地方稅收保障體系建成一個優化工作的平台,稅法宣傳的平台,稅源監控第三方信息平台。進一步完善工作聯系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考核獎懲制度,落實稅收保障措施,進一步優化稅收執法環境。

10. 求是理論網 十八大四中全會精神 依法治稅的解讀

依法治稅:「新」在觀念 「常」在落實
「依法治稅」是隨著1997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而確立的,其標志是1998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加強依法治稅嚴格稅收管理許可權的通知》。客觀地說,這一方針雖然提出已久,但一些領域和部分機關仍然沒有對其形成准確認識,在實踐中未能全面有效貫徹,呈現稅收法律供給明顯不足、可操作性不強和執行狀況不佳的狀況,甚至局部產生按指標征稅而非依法征稅的現象。筆者認為,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格局下,應當著力打造依法治稅的新常態。
新常態之「新」在於觀念。過去,社會上有一種觀念認為,依法治稅就是征稅機關要按照法律來征稅,稅法是政府用來管理納稅人的法律。而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稅法變成用來授予、規范和監督政府征稅權的法律。作為一種公共財產,稅收來源於納稅人,最終服務於納稅人,也經由法律體現納稅人的意志。對此,全會公報專門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啟示我們,人民群眾不再是依法治稅的被動受體,而是權利主體和最終歸宿。申言之,依法治稅觀念之「新」,就在於從權力本位到權利本位,從管理到法治,從治民之法到治權之法。
新常態之「常」在於落實。有人認為,現在的核心任務是加快稅制改革,優化稅制結構,稅收法治是第二位的。對此應看到,依法治稅不能只停留於觀念和口號,而應當成為稅收活動實際奉行的日常准則。推進依法治稅和深化稅制改革並不矛盾,二者應當是協同推進、一體兩面的統一過程。一方面,依法治稅是改革要實現的目標。相比服務於經濟市場化的1994年稅制改革,本輪稅制改革的目標是治理現代化,因而完善法治自然是改革的題中之義。另一方面,改革要在依法治稅的框架下進行。全會公報明確指出:「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這表明「改革突破法律」的做法將告終結,法治將成為稅收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常態。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語境下重提依法治稅,雖然語詞未變,但卻在立場、內涵、范圍和要求上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法諺有雲:「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全會公報也提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依法治稅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稅收法治成為信仰,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同。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消解納稅人的對抗情緒與稅收焦慮,內在地提升其稅法遵從,營造合作、互動的稅收文化。
重點突破:加快立法、規范征管、強化救濟協同推進
全會公報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六大任務做出整體部署,雖然沒有直接論及財稅問題,但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無疑為推進稅收法治建設指明了方向。未來,應當按照「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的要求,在以下幾方面協同發力,全面推進依法治稅。
一是加快稅收立法。「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會要求「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結合此前三中全會提出的「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任務來看,稅收立法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內容,房地產稅法、環境稅法等單行稅法有望加速推進;同時,要求「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這對下一階段稅收立法在提高法律實質正當性、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和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值得關注的是,公報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這或許將為稅收法定入憲提供有利的契機。
二是規范稅收征管。全會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按照「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要求,對於財稅機關而言,落實的關鍵和難點都在於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和責任法定化,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制度。作為本次全會一大亮點的「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也應在稅收執法領域加以探索和推行,對於違法違規征稅、用稅的行為應予以嚴肅查處。同時,以稅收征管法修訂為牽引,如何完善稅收征納程序、規范稅務行政裁量權和普遍建立稅收總法律顧問等方面都值得關注。此外,應在推進納稅服務方面更進一步,在原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等舉措的基礎上,對取消審批事項、推進政務公開、簡化辦稅程序、減輕程序負擔和縮短辦結時限等提出新要求。
三是強化稅收救濟。全會要求:「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在依法治稅方面,這應主要表現為完善對稅收執法的監督和問責機制,切實保障納稅人獲得救濟,特別是獲得司法救濟的權利。稅務機關應當改變追求「零糾紛」的維穩思維,強調通過法治方式來解決糾紛、化解矛盾,通過個案來實現公平正義,提高整個社會的法律遵從與法治信仰。此外,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在環境訴訟、消費者保護訴訟已經逐步開展的背景下,待時機成熟時,納稅人訴訟或有望試水。
四是培養稅法意識。根據全會「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要求,應當加大向社會宣傳、普及稅法的力度。按照「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的要求,增強稅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增強其運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同時規范和加強注冊稅務師、稅務律師的隊伍建設。
征稅的權力是事關毀滅的權力,用稅的權力是事關生存和發展的權力。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支柱性組成部分。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我們應當全面推進依法治稅,進而發揮稅法對於規范理財、強國富民的應有功用,使之為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熱點內容
黃偉律師 發布:2024-11-15 08:47:39 瀏覽:208
平等責任死亡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5 08:47:28 瀏覽:351
法官講理 發布:2024-11-15 08:41:50 瀏覽:196
港中文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5 08:41:08 瀏覽:712
從本質上說法律責任分哪幾種 發布:2024-11-15 08:35:07 瀏覽:334
北京勞動法陪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4-11-15 08:33:41 瀏覽:576
日本庭倫理道德電影 發布:2024-11-15 07:34:38 瀏覽:599
法治觀後感200字 發布:2024-11-15 07:09:44 瀏覽:519
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律形態 發布:2024-11-15 06:52:35 瀏覽:834
淄川司法所 發布:2024-11-15 06:51:45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