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建設與新聞出版

法治建設與新聞出版

發布時間: 2022-04-13 00:02:59

❶ 江蘇省新聞出版局的重點工作

2013年全省新聞出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主線,堅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圍繞建設新聞出版強省目標,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努力多出精品力作,加快產業轉型發展,繼續深化惠民工程,不斷加強科學管理,為文化強省和「兩個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堅持正確導向,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1.抓好主題宣傳。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貫穿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務,組織和指導全省新聞出版單位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加強以十八大為主題的報刊宣傳、圖書出版和網路傳播,充分利用圖書、電子音像、報刊、數字出版等新聞出版媒體宣傳平台,發揮出版物發行網點、農家書屋、城鄉閱報欄(屏)等陣地作用,通過多種形式,深入宣傳解讀十八大精神,大力宣傳全省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新思路、新舉措,為全省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創造良好學習條件、營造濃厚輿論氛圍。組織報刊出版單位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工作,著力提升主流媒體的輿論影響力。
2.抓好主題出版。圍繞學習研究實踐十八大精神和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以及重大紀念日、節慶日,推出一批有分量的出版物。策劃出版一批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出版物。
3.抓好精品生產。切實抓好國家和省「十二五」重點出版規劃的實施,充分發揮國家出版基金和省出版專項資金、各類獎項評選的引導作用,打造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傳世經典和精品力作,生產更多接地氣、通民氣、有生氣的優秀出版物。大力開發原創數字出版內容新產品,拓展新的文化消費領域和新的消費增長點。認真做好全國百強品牌報刊推薦工作。
二、深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4.推進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繼續大力實施農家書屋出版物更新、數字化閱讀、網路化管理、功能拓展和爭先創優「五大工程」,加強管理員隊伍建設,進一步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圍繞2—3年實現農家書店覆蓋所有中心鎮農家書屋這一目標,繼續推動在有條件的農家書屋開設農家書店。開發農村潛在消費能力,滿足基層文化產品需求。繼續通過多元化渠道推進城鄉閱報欄(屏)建設。廣泛組織開展農民讀書活動。
5.擴大全民閱讀影響力。制定「書香江蘇」建設五年規劃,建立全民閱讀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調研推動《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立項工作,促進全民閱讀活動常態化、科學化。組織開展第九屆江蘇讀書節、第三屆江蘇書展和全民閱讀報刊行,設計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活動,深入開展「書香之家(鄉、縣、市)」創建、推介工作,打造更多閱讀品牌,引導和服務群眾多讀書、讀好書,進一步營造 「書香江蘇」的濃厚氛圍。
三、深化體制改革,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6.大力培育合格市場主體。做好第一批、第二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制收尾工作,啟動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以「三改一加強」為重點,加快推動已轉企改制的出版單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內部體制機制創新,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真正實現徹底轉企改制、加速轉型升級、轉變經營方式、轉戰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7.大力促進出版資源整合。繼續加大報刊資源整合力度,形成一批綜合性、專業性報刊傳媒集團。加快推動新聞出版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打造出版傳媒的「航空母艦」和戰略投資者。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出版傳媒企業。大力支持以跨地區連鎖經營、集中配送、電子商務為特徵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完善新聞出版產權、版權、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場。
8.大力推進「走出去」、「引進來」。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加強新聞出版「走出去」規劃布局,加快推動版權、出版產品和印刷服務走出去。落實《新聞出版總署關於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出版經營活動的實施細則》,引導民間資本有序參與各項出版經營活動,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上市發展,促進金融資本、社會資本與新聞出版資本有效對接。
四、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科學發展能力
9.加快向品牌化轉型。充分發揮入選首屆江蘇新聞出版政府獎、歷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等重要獎項單位、產品的品牌效應,強化宣傳,重點支持,著力培育一批名社、名報、名刊、名人和知名出版網站,形成一批知名產品。
10.加快向數字化轉型。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新聞出版與科技融合,在推動存量出版資源數字化的同時,大力發展以網路出版、手機出版、雲出版等為代表的出版新業態。加快數字出版內容投送平台建設,強化內容、渠道與技術之間協作,積極運用互聯網、手機以及各種移動閱讀終端等新媒體、新平台、新載體傳播先進文化,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播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新聞出版生產、傳播體系。做好推進傳統出版單位轉型示範工作,重點培育35家左右示範企業。
11.加快向集約化轉型。深入推進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重點抓好基地管理、運營、經營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提高基地(園區)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繼續爭取並利用好國家和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加大對新聞出版產業大項目、好項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優勢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集中度。
12.加快向綠色化轉型。支持印刷企業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加快升級換代,鼓勵印刷企業參加綠色印刷認證。加強省綠色印刷實驗室、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江蘇分中心建設。推進中小學教材教輔、食品葯品包裝綠色印刷。
五、依法履行職責,提升行政管理能力
13.進一步強化出版管理。嚴格落實出版管理制度,加大審讀等工作力度,切實加強對各類出版物導向的監管。開展出版物質量提升年活動。啟動報刊出版質量綜合評估工作,通過以評促建,引導報刊社提高出版的整體質量和辦報辦刊的綜合能力。嚴格新聞采編隊伍管理,嚴厲打擊學術期刊違規出版、報刊虛假違法廣告、報刊攤派發行、「新聞敲詐」等違法違規行為。
14.進一步強化版權管理。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打擊網路侵權「劍網」行動、文化領域版權專項執法等行動。鞏固機關軟體正版化整改工作成果,繼續推進企業軟體正版化。完善版權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好作品登記專項資金,探索新的作品登記機制,逐步實行一般作品免費登記。繼續加強版權宣傳,加大示範創建力度,培育一批示範城市、示範單位和示範園區(基地)。積極探索信息化時代版權保護的有效途徑,提高版權工作服務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水平。
15.進一步強化市場管理。採取聯合檢查、錯時檢查、交叉檢查等方式,建立出版物市場常態化巡查機制。扎實開展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治理、各類非法出版物專項治理等專項行動。拓寬舉報投訴渠道,對重要線索深挖徹究,組織查辦一批重點案件。深入推進「掃黃打非」進基層,繼續開展「掃黃打非」先進縣(市)和示範區(點)創建工作,健全「掃黃打非」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強化群防群治,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16.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以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強化法制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加大行政指導力度,加強行政調解工作,全面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示範創建、法治城市參與創建、農家書屋法治文化建設提升年和行政執法案卷評查、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回訪等活動,開展「法治惠民與新聞出版」徵文比賽。加強政策指導、服務,及時宣傳闡釋國家最新文化產業政策,調研新聞出版新興業態政策需求,加強非公有制新聞出版企業政策引導。加強新聞出版信息化建設,完善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加快推進局辦公自動化,完善門戶網站。加強和改進行政審批工作,提高審批效能。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加強機要、保密、檔案工作。認真做好產業統計工作。
六、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17.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深入實施黨建工作創新工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圍繞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繼續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新黨章,加強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為核心內容的黨性教育和從政道德教育。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新聞出版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協助做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
18.加強人才建設。統籌協調好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新聞出版人才發展,有針對性地加強領軍人才、緊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非公有制單位人才隊伍建設。發揮行政部門引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完善培養、吸引、使用、激勵機制,努力形成有利於新聞出版人才成長發展的良好環境。以實施職業准入和崗位準入為契機,繼續強化新聞出版從業人員職業資格管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加強機關及直屬單位幹部隊伍建設。繼續加快省新聞出版學校遷建升格進程。認真做好老幹部工作。
19.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總署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意見和實施辦法,帶頭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大興調查研究、求真務實之風。厲行勤儉節約,堅決制止奢侈浪費。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督促檢查,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和廉政文化建設。加強新聞出版領域行風建設,推進誠信體系建設,促進行業新風的形成。扎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三下鄉」、「三解三促」、「調查研究月」、黨支部聯系農家書屋等活動,進一步密切機關與基層、人民群眾的聯系。
20.狠抓工作落實。堅持求實務實狠抓落實,做到以工作實績體現落實力度、以群眾滿意檢驗落實成效。繼續探索政府部門績效管理,開發運用電子網路考核系統,把績效目標逐項落實到處室、落實到個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❷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設主要任務有哪些

《綱要》主要有七大任務,為建設法治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3、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4、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5、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6、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7、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2)法治建設與新聞出版擴展閱讀:

措施:

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最大程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許可,最大限度縮小投資項目審批、核準的范圍,最大幅度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取消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資質資格准入許可,研究建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制度。

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實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加大取消和下放束縛企業生產經營、影響群眾就業創業行政許可事項的力度,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加強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論證。對增加企業和公民負擔的證照進行清理規范。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探索目錄化、編碼化管理,全面推行一個窗口辦理、並聯辦理、限時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網上辦理,提高行政效能,激發社會活力。

加快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設,實施在線監測並向社會公開,2015年實現部門間的橫向聯通及中央和地方的縱向貫通。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工作,支持地方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

全面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實行清單管理並向社會公布,堅決整治「紅頂中介」,切斷行政機關與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的利益鏈,推進中介服務行業公平競爭。

2.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並實行動態管理。在全面梳理、清理調整、審核確認、優化流程的基礎上,將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許可權、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以權力清單的形式向社會公開,逐一釐清與行政權力相對應的責任事項、責任主體、責任方式。

省級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縣兩級政府2016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門、依法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權力清單的公布工作。開展編制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試點。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

建立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單制度,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收費基金項目,公布全國性、中央部門和單位及省級收費目錄清單,減輕企業和公民負擔。

2015年年底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且未按規定批准、越權設立的收費基金項目,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及收費,一律取消;擅自提高徵收標准、擴大徵收范圍的,一律停止執行。

❸ 法制日報為什麼停刊

中國法制報在1987.12月就停刊了,現在為法制日報。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甲1號(郵編100015) ,郵箱:wlxxb fzrb.cn
辦刊歷史
1980年8月1日創刊於北京,時名《中國法制報》,為四開四版周一報;後改為周三、周六刊,進而又改為對開四版的日報;1988年1月1日更名為《法制日報》;1994年1月1日增擴為每日八版;2002年10月1日起每周二、三、四的報紙由八版增擴為十二版。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計劃單列市設立了三十六個記者站並建立了遍及全國的特約記者、通訊員網路,在亞、歐、美洲的十餘個國家設立了記者站。

1979年10月24日,根據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彭真提出的「政法戰線要辦一張報紙」的指示,司法部部長魏文伯指定司法部宣傳司的莊重同志負責籌辦《中國法制報》。1980年1月,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彭真同志、中宣部部長胡耀邦、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朱穆之同志同意《關於創辦〈中國法制報〉方案》。

1980年4月2日,司法部黨組決定由宣傳司辦報,宣傳司司長莊重同志負責《中國法制報》的編輯工作,設編輯部和經理部。

1980年8月1日,《中國法制報》正式創刊,四開四版,毎周一期,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彭真同志為該報題寫了報頭。創刊號發行了117,989份。

1980年10月1日起,《中國法制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1982年1月《中國法制報》改為對開四版的報紙出版,每周一期。

198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政法委聯合發文《關於進一步辦好〈中國法制報〉的通知》(政法(1983)1號):「《中國法制報》是中央政法委員會領導下由司法部主辦的政法戰線的重要報紙。」

1983年4月8日,中政委發文《關於建立〈中國法制報〉記者站的通知》(政法([983]4號)。本月,報社成立第一個地方記者站江蘇記者站。

1984年1月, 《中國法制報》由周一刊改為周三刊。

1985年9月11日,慶祝《中國法制報》創刊5周年暨加強法制宣傳研討會在政協禮堂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出席研討會並講話。

1986年7月1日 ,《中國法制報》由周三刊改為日報(星期日休刊),11月中央宣傳部新聞局同意給《中國法制報》以首都大報待遇。

1988年1月1日,《中國法制報》更名為《法制日報》,彭真同志再次題寫報頭。

1990年,鄧小平同志為報社十周年社慶題詞「法制日報十周年」;8月15日,慶祝法制日報創刊十周年暨加強法制宣傳報道茶話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喬石、陳丕顯、習仲勛、任建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會作了重要批示並接見報社駐站記者和工作人員。

1991年1月1日,《法制日報》由周六刊改出周七刊。

1994年3月16日,攝影部主任王毅同志拍攝「江澤民同志看法制日報」

1995年7月27日,「《法制日報》創刊15周年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束懷德、司法部長肖揚到會祝賀並講話。

1998年12月14日,李鵬委員長對該報進行批示:「《法制日報》是專門作民主與法制建設報道的,幾年來加強了報道的力度,很有成績。希望按照已定計劃,繼續努力,作出更大貢獻。」

1999年,《法制日報》網路版(電子報)正式開通。

2000年,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同志為報社二十周年題詞「宣傳民主法制 促進長治久安」;8月1日,《法制日報》創刊2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出席。

2001年8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同志視察報社。

2002年8月,《法制日報》改為每周二、三、四對開版面。

2003年10月,《法制日報》由司法部主辦變更為法制日報社主辦;6月,法制日報網站更名為「法制網」。

2006年3月8日,中央政法委員會發文《關於充分發揮<法制日報>職能作用 進一步做好政法綜治宣傳的通知》(政法辦[2006]69號),各地政法委轉發了文件。

2020年6月23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了《法制日報》獲批更名為《法治日報》。

❹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學術期刊

《法學研究》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法律學術刊物。《法學研究》前身為中國政治法律學會於1954年創辦的《政法研究》(1957年法學研究所成立後轉入法學所,於1966年停刊)。
改革開放後,為了繁榮和發展我國的科學文化事業,加強法制建設,推動法學研究的開展,1978年3月,法學研究所召開了法學研究規劃會議,後組織兩個調查組分赴各地調查,撰寫了「法學研究規劃和調查綜合情況」的報告,提出「力爭在今年年底以前恢復《政法研究》的出版」的建議。1978年法學研究所正式掛牌後,經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批准,決定創辦《法學研究》。同年,法學研究所設立《法學研究》編輯部,編輯出版了《法學研究》試刊第1期及第2期。1979年4月,《法學研究》正式創刊。
《法學研究》堅持學術性、理論性的辦刊宗旨,堅持精品意識,實行「雙百方針」,重視基本理論的研究,致力於反映我國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學術水平,建立、 完善和更新我國法學各學科的理論體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創新,鼓勵實證研究,扶持弱勢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培養和扶持年輕作者,開展學術批評,倡導學 術規范。
《法學研究》緊密結合我國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踐,組織刊發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文章,並圍繞各個時期法學研究的熱點, 組織了各種形式的研討。《法學研究》刊發的許多文章,在法學界和社會上引起重大反響。有的主張(例如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尊重和保障社會主義 人權,憲法和法律至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等)被中央採納,有的還成為國家的治國方略。
《法學研究》199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優秀期刊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首屆中國期刊獎提名獎、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獎,2002年和2006年,再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獎。2013年,《法學研究》入選新聞出版署全國百強社科期刊, 並榮獲第三屆中國政府出版獎提名。 《環球法律評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法學專業中文學術季刊。自1979年創刊以來,刊物名稱雖幾經變遷,然融合土洋,會通中西的宗旨一以貫之。在關注法治建設實際問題的同時,本刊尊重法學知識傳統,突出人文關懷。《環球法律評論》除譯介域外法學研究最新成果外,兼及評論與比較。譯文多為國外經典論著,翻譯可信;論文則視角獨特,能推進學術研究。本刊有主題研討、人物專訪、理論前沿、介紹與評論、游學札記及書評等欄目。

❺ 中國的法治建設的重要

重大意義抄: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內和改善黨的領導;容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❻ 六五普法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突出學習憲法突出學習宣傳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權威和法律效力。要進一步增強全體公民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國家安全統一意識和民主法制意識。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觀念,形成崇尚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的良好氛圍,使憲法在全社會得到一體遵行,促進國家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深入學習法律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學習宣傳,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重要意義、基本經驗及其基本構成、基本特徵。深入學習宣傳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充分發揮法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深入開展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牢固樹立並自覺踐行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理念,切實提高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法治意識。加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宣傳教育力度,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促進法律法規(一)深入學習宣傳促進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國家基本經濟制度、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財稅、金融、投資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學習宣傳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農村金融制度、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和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習宣傳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環境和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學習宣傳推進科技進步、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學習宣傳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二)深入學習宣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規。重點學習宣傳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學習宣傳就業促進、勞動合同、勞動爭議處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學習宣傳土地徵收徵用與補償、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國有企業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學習宣傳安全生產、食品葯品安全、抗災救災、公共衛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學習宣傳維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權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好特殊群體的權益保障工作。(三)深入學習宣傳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學習宣傳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相關法律法規,維護社會政治大局穩定;學習宣傳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學習宣傳信訪、投訴、調解等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學習宣傳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文藝、網路電信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法律宣傳,引導公民依法按程序表達利益訴求。加強公正廉潔執法、公正司法教育,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反腐倡廉法制宣傳教育。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為重點,加強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審計法和廉政准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黨紀條規的宣傳教育,堅持反腐倡廉法制宣傳教育與政治理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反腐倡廉意識,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廣泛開展面向社會的反腐倡廉法制宣傳教育,促進廉政法制文化建設。堅持廉政法制教育從青少年抓起,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價值觀和高尚道德情操。推進法治建設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使法制宣傳教育與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豐富法治文化活動載體和形式。引導法治文化產品創作和推廣,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推出精品、創出品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法治文化產品的需求。鼓勵各類文化團體參加法治文化建設,探索建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發揮公共文化場所在法治文化建設中的資源優勢,組織開展法制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活動。深化主題活動繼續深化「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主題活動。突出服務科學發展主題,立足提高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化「法律進機關」活動,不斷增強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立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深化「法律進鄉村」活動,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立足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深化「法律進社區」活動,提高社區自治和服務能力;立足培育青少年法律素養和道德情操,深化「法律進學校」活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立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法律進企業」活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依法防範風險的能力;立足促進法治化管理,深化「法律進單位」活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突出不同行業和對象特點,針對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單位的不同需求,採取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加強長效機制建設,落實責任單位,明確工作職責,量化工作指標,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深入開展「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集中開展以學習宣傳憲法為核心的法制宣傳教育。利用法律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深入推進依法治理深入推進依法治理。扎實開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工作。推進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總結推廣經驗,建立健全制度,不斷提高創建水平。開展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部門行業結合自身特點開展依法治理,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健全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完善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積極推進法律的有效實施,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開展基層法治創建活動,推進基層依法治理,促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圍繞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社會管理薄弱環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專項治理活動,提高社會管理法治化水平。

❼ 《法治現代化研究》這本雜志好嗎

《法制現代化研究》這本雜志目前來說辦刊的質量還是比較高的,當然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見解,要看學術研究的需求了。

(7)法治建設與新聞出版擴展閱讀:
《法治現代化研究》雜志是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法學會主辦,國內刊號:32-1869/D,於2017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正式創刊的政法類系列雜志的省級期刊。

《法治現代化研究》雜志收錄與榮譽:

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

《法治現代化研究》雜志社下單時間:1個月內

《法治現代化研究》雜志特色:

1、《法治現代化研究》文稿應資料數據准確、具有科學性。應立論新穎,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法治現代化研究》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徵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後次序,接錄稿通知後不改動。

3、《法治現代化研究》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元,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元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准,不得採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並請詳細註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請勿一稿多投,3個月內未收到本刊的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般不退,也不奉告評審意見,請作者自留底稿。

❽ 如何加強法制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以基層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為重點,圍繞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定和完善法規規章,健全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各項辦事公開制度,改進工作機制,依靠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二是堅持科學民主決策。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決策機制,堅持把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作為政府決策的基本准則。
三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按照《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加大法治政府建設力度。抓好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監督檢查工作,推進依法行政和執政為民。加強政府立法工作,重點是發展社會事業、健全社會保障、加強社會管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立法。創新政府立法工作機制,改進政府立法工作方法,進一步提高政府法制建設質量。
四是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圍繞規范行政權力運行,結合行政管理體制及其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把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權力運行過程作為政務公開的內容,方便群眾監督。健全對行政權力監督的體制機制,推行行政問責制度,抓緊建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進一步加強行政監督。
五是完善司法行政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發揮司法維護公平正義的作用。認真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從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和影響司法公正的關鍵環節入手,完善刑罰執行、教育矯治、司法鑒定、刑事賠償等制度。

熱點內容
15年中級經濟法講義 發布:2025-01-18 07:09:07 瀏覽:878
經濟法是屬於政治嗎 發布:2025-01-18 06:19:31 瀏覽: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發布:2025-01-18 06:16:35 瀏覽:329
讀完勞動法感悟 發布:2025-01-18 05:53:41 瀏覽:571
新版勞動法對請病事假的規定 發布:2025-01-18 05:52:09 瀏覽:205
中美法學教育差異 發布:2025-01-18 05:32:42 瀏覽:811
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 發布:2025-01-18 05:25:08 瀏覽:239
司法所法律援助介紹信 發布:2025-01-18 04:53:05 瀏覽:908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