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臨時性立法

臨時性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4-13 04:00:42

A. 宋朝的立法概況有哪些

一、《宋刑統》

宋朝建立之初,在鞏固統一、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思想指導下,積極著手立法工作。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依照工部尚書判大理寺卿竇儀的建議,宋太祖命竇儀及蘇曉、奚嶼、張希遜、陳光父、馮叔向等人,在總結歷朝法律法令的基礎上,編纂了宋朝的第一部刑事法典——《宋建隆詳定刑統》,簡稱《宋刑統》。並於同年八月下詔「摹印頒行」,從而使《宋刑統》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我國古代刑書,自秦商勒「改法為律」後均稱為律,至唐末出現刑律附載有關格敕的(大中刑律統類),刑書的名稱和體例發生了一定變化。《宋刑統》的體例,即仿自唐末的《大中刑律統類》、後唐的《同光刑律統類》和後周的《顯德刑律統類》。這種始於唐末完備於後周的綜合性刑事法律,就是宋朝主要法典——《宋刑統》的歷史淵源。由傳統的律到刑統,是法典編制體例上的一個變化。所謂「刑律統類」或「刑統」,一般以刑律為主,而將其他刑事性質的敕、令、格、式分載在律文各類之後。依律目分門別類地加以匯編。《宋刑統》的編纂,正是這種法律形式和立法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宋刑統》就其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除「折杖法」,很少增損。但是它收集了自唐代開元二年(公元714年),至宋初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近一百五十年間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規范,並從宋朝現實需要出發,加以審定和匯編。綜觀《宋刑統》,是以刑律為主,律文之後附以經過選錄的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規范。這種律、敕並重合編的形式,是宋朝立法的特點之一,同時也為以後明清律例合編的體例,創立了模式。

《宋刑統》共三十卷,十二篇五百零二條,篇目和基本內容與《唐律疏議》大體相同,但每律詳細分門,合計二百一十三門,這是宋初立法形式的又一變化。《宋刑統順採取的律敕合編的體例,顯示出在專制主義強化時代,敕令調整范圍逐步擴大,其重要性也在不斷提高。由於《宋刑統》是宋朝開國以來第一部法典,歷代都沒有太大的變動,因此《宋刑統》「終宋之世,用之不改」。

二、編敕

敕的本意是尊長對卑幼的一種訓誡,南北朝以後敕成為皇帝詔令的一種。編敕,是一個個單行的散敕的匯編,是使敕上升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程序。《宋史·刑法志》說:「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隨時損益則有編敕」,明確指出了「編敕」在宋朝立法中的重要地位。《宋刑統》雖然也附列了太祖初年的某些重要詔敕,但是還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政治、經濟形勢,以符合統治階級進一步強化封建君主專制的需要,因此在宋朝立法史上就出現了「敕律並行」乃至「以敕代律」的狀況。

敕作為皇帝發布命令的一種形式,在我國封建君主專制政體下,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可以隨時補充、修改甚至廢棄法律,也可以對特定的案件作出裁決而置律文不顧。但由於敕通常對特定之事或特定之人而發,為一時之權制,起初並沒有成為具有相對穩定性和普遍性的法律。隨著宋代專制皇權的發展,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頒發的敕不僅數量增多,而且開始具有「麗刑各輕重」、「比事依條斷遣」的功能,可以隨時補充、修改律文。敕雖不如律穩定,卻具有靈活性,因而為統治者所樂於運用,以致於出現除了朝廷之外,「一司、一路、一州、一縣,又另有敕」。由於敕指導了國家的司法實踐,並且又大都是針對一事、一地的單行法,適用范圍廣泛,數量也隨之增多,真宗時敕竟多達一萬八千五百五一五條。為了把日積月累。零散駁雜的敕令加以分類整理,刪去重復矛盾之處,然後冉加以頒布,使之上升為特定的法律形式,取得普遍的效力。

宋各朝皇帝都進行編敕。宋初建隆四年編成新敕四卷一百零六條,稱為《建隆編敕》,與《刑統》並頒天下,從太宗起便逐漸進入了頻繁編敕時期。如果說神宗以前是律、敕並行的時代,那麼至神宗便進入了以敕破律、以敕代律的時代。編敕的盛行,從立法上反映了皇權的加強,但敕出律外,造成了法令不一,法司藉此任意援引以行其私。

三、編例

來神宗以後法律形式的變化,不僅在於編敕地位的提高,而且在於例的發展。所謂例,就是成例,也就是用前事的處理作為後事處理的標准。宋朝在審判中適用例,最初是臨時性的措施,以後因有利於司法鎮壓,遂成為慣例。

「例」有兩種:一為「斷例」,亦即案例;二為「指揮」,即尚書省與吏、戶、刑部對下級官身的指示。、例的適用,不僅「法所不載,然後用例」,而且可以「引例破法」,結果使得法網嚴密,尤其便於吏胥營私舞弊。同時,也給明清兩代例的使用帶來很大影響。

由於「例」被賦予法律效力,而且廣泛使用,隨之而產生了「編例」的問題。神宗以後各朝都有編例的活動。

南宋,在敕、令、格、式四種法律形式並行和編敕的基礎上,將敕令格式以一事」分類統編,形成了《條法事類》這一新的法典的編纂體例。

編敕與成例,是宋朝統治集團手中靈活的武器,為封建皇帝隨意以個人意志取代法律提供了極其方便的途徑。但是也出現了「因一言一事輒立一法」,「煩細難以檢用」的流弊,為各級司法官吏提供隨意取捨、出入人罪的方便,使法律制度趨於紊亂,從而走向宋王朝統治集團主觀願望的反面。

B.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一般」「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體現了立法者極其不負責的態度。

已圈閱。

C. 關於新勞動合同法與臨時工的法律都規定了哪些

關於同工同酬的問題得改善,福利待遇基本相同。

勞動法》第二專條中"勞動者" 其范屬圍是很廣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職工,也包括了臨時工。因此,正式工也好,臨時工也罷,只要一旦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時間,凡正式工享有的權益,臨時工也均應享有。如果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與用人單位產生糾紛,可以通過掌握的《勞動合同法》臨時工方面的法律知識為自己維權。

而且目前來看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即臨時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臨時招聘的工人,與正式工相對。臨時工就是暫時在單位工作的人員,臨時工指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也有至期延續可能,但要有雙方達成共識的前提

D. 《臨時約法》是根據什麼原則確立的共和政體該約法的性質是什麼

根據民主共和政體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孫總理推翻清政府統治後,聯結當時一直在國外研究立法的楊度一起結合當時國家情況一起編制的臨時性憲法。其中提出創建有明顯資本主義性質的「國會」,有一定的資本主義共和制憲法,

E. 什麼是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崗位

什麼是輔助用工?

是指施工現場所發生的在勞動定額中未包括的材料加工等用工。

輔助用工=∑材料加工的數量×相應時間定額



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的區別:

臨時性,即勞務派遣期不得超過6個月,凡企業用工超過6個月的崗位須用本企業正式員工。

輔助性,即可使用勞務派遣工的崗位須為企業非主營業務崗位。

替代性,指正式員工臨時離開無法工作時,才可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一人臨時替代。

比如,一酒店的跑菜員請假幾天,人事部招聘兼職的鍾點工或者約定一定的時間,可視為臨時性工作崗位。比如,學校教師請產假,人事部招聘教師替代原教師上課或者約定一定的時間或者直至原教師產假結束,即可視為替代性的工作崗位。



總的來說,輔助工人不是臨時工,臨時工泛指在工作場所里非正式僱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又分成招聘僱員與人力派遣兩類。聘用臨時工的目的是為了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例如因為長工放產假,所以聘臨時工當替工。

F.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是什麼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孫總理推翻清政府統治後,聯結當時一直在國外研究立法的楊度一起結合當時國家情況一起編制的臨時性憲法。其中提出創建有明顯資本主義性質的「國會」,有一定的資本主義共和制憲法,

G. 臨時約法是立法決定政治嗎

臨時約法是立法的臨時政治決意,並不是正式的官方規定,也不是法律,而是臨時性的法律。

H. 什麼是程序法,實體法,特別法,臨時法

從法理的角度,一般法和特別法才存在區別問題,是相對應的法律用語,普通法是與根本法相對應的。普通法與特別法是不存在邏輯上的對應關系的,無法做區分。

法的一般分類:

法的分類是指從一定的角度或根據一定標准將法律規范或法律制度劃分為若干不同的種類。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制定頒布,以不同等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現出來的法律規范,故又稱「制定法」。不成文法是由國家機關以一定形式認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現為成文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形式的法律規范,一般是指習慣法。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是由法院通過判決創制的法,它雖然表現為文字形式的判決,但不同於由法定立法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因此通常將判例法視為與制定法相對應的一種法律淵源,歸入不成文法一類。
2、實體法和程序法
實體法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直接來自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相互關系的要求,如所有權、債權、政治權利義務,通常表現為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的主要內容是規定主體在訴訟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也即主體在尋求國家機關對自己權利予以支持的過程中的行為方式,這種權利和義務是派生的,其作用在於保證主體在實際生活中享有的法律權利得以實現。因此實體法和程序法也被稱為主法和助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在採用成文憲法的國家,根本法是指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憲法的內容和制定、修改的程序都不同於其他法律。普通法是指憲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的內容一般只涉及社會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其法律效力低於憲法。
4、一般法和特別法
一般法是指在效力范圍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即針對一般的人或事,在較長時期內,在全國范圍普遍有效的法律。特別法是指對特定主體、事項,或在特定地域、特定時間有效的法律。一般而言,特別法的效力優於普通法

臨時法,在我國法律中沒有這種說法,通指人大或政府的臨時性法律條文。

I. 《勞動合同法》中關於勞務派遣的「三性」該如何解釋

《勞動法合同法》中復的制「三性」指的是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J. 立法緊急狀態什麼意思

解釋「立法緊急狀態」就必須先解釋什麼是「緊急狀態」

根據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 汪永清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上的報告解釋如下:

緊急狀態,是指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特別重大突發事件,需要國家機關行使緊急權力予以控制、消除其社會危害和威脅時,有關國家機關按照憲法、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決定並宣布局部地區或者全國實行的一種臨時性的嚴重危急狀態。對此,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國家和社會面臨極端嚴重的危害和威脅。人類社會一直面臨來自自然的或者人類自身引發的各種突發事件的威脅。任何國家和社會都可能因為內亂外患、天災人禍陷於危機狀態。現代社會更是一個高風險社會,而且各類突發事件還呈現涉及領域廣、影響大、危害性強等特點。現在我們所講的突發事件不僅包括傳統的自然災害和內亂,而且還包括各類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經濟危機等。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事件可以分為一般突發事件和特別嚴重的突發事件。對一般突發事件引起的危機情況,國家可以根據一般的法律進行控制,個人和單位也可以進行自救自助。但是當這種危機情況嚴重危害到較大范圍內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甚至威脅國家安全時,就需要通過法律程序使整個國家或者某個區域進入一種臨時性的非常狀態,以便使國家可以依法採取特殊措施及時控制危害。這種非常狀態,在法律上稱之為緊急狀態。緊急狀態與普通應急情況的主要區別,在於危害和威脅的社會公共性、社會整體性和極端嚴重性。也可以說,緊急狀態面臨的是最高程度的社會危險和威脅。
法治的角度,憲法和法律應當對可以導致緊急狀態的危險和威脅及其程度作出規定,對於不能預見或者難以確定其危險性和危險程度的情況,也應當規定有關國家機關的認定職責和許可權。國外早期立法一般認為戰爭和內亂是引起緊急狀態的主要原因,當代立法還將公共衛生災難、生態環境災難、事故災難、經濟危機、社會公共安全和自然災害納入可以導致緊急狀態的事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造成極端社會危害性的事件主要可以概括為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事故災難、社會公共安全事件四大類,其他可能導致緊急狀態、但是目前還難以准確預見的突發公共事件,可以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第二,國家機關需要行使緊急權力和採取一切必要的非常措施,否則不足以控制和消除極端嚴重的威脅和危害。由於國家本身和社會整體利益受到威脅和危害,國家必須享有為控制這種極端威脅和危害所必需的緊急權力,採取有效和合法的一切措施。緊急狀態下國家活動的主要特徵,是國家權力呈現向行政機關集中的趨勢,並主要由行政機關實行集中統一指揮和採取非常控制措施。如果客觀情況並不需要具有這種特徵的國家活動,採取一般法律措施就可以控制局面,那就不需要實行緊急狀態。
第三,社會成員將負擔非常社會義務。緊急狀態下受到極端嚴重威脅和危害首先是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了維護、保全國家和社會整體利益,社會成員將作出一些犧牲,法律賦予的一些權利將受到一定限制,個人的財產可能被徵用。從國外的情況看,實行緊急狀態、克服緊急狀態危機是要付出高昂代價的,這種代價不僅是物質的,還有人們的心理和精神的,不僅是財產的,還包括法律制度的(中止憲法、法律確定的一些制度等)。因此,實行緊急狀態的條件和期限都要受到嚴格的限制,絕對不允許將緊急狀態永久化,一旦實施緊急狀態的條件不再存在,必須依照法定程序及時宣布解除。
第四,緊急狀態在性質上是一種非常法律狀態。實行緊急狀態的目的是通過對國家一些權力的調整、對社會成員一些權利義務的重新確定,以及時、有效地控制、消除威脅和危害。換句話說,就是要對一些重要法律問題做出新的安排,而且這種新的安排就是要賦予國家一種特別權力,可以對憲法和法律關於國家活動和個人權利的某些規定加以調整。從這個意義上,緊急狀態是一種法律狀態、是一種憲法性制度。作為一種法律制度,緊急狀態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使國家的活動有所遵循,不允許任何人和任何機構以克服危機為由脫離法律的規范、約束而為所欲為。在憲法意義上,任何國家活動,即使是為了克服嚴重社會危機的行為,都需要在法律授權范圍內開展活動,都有向人民說明其正當性的義務。
總之,實行緊急狀態對一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傷害都會很大,是不得已採取的斷然措施。因此,各國都把有效預防、及時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減少緊急狀態的發生,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目標。

熱點內容
社矯條例 發布:2025-01-18 03:18:09 瀏覽:923
交通法規禁止 發布:2025-01-18 03:14:28 瀏覽:342
社會與法一夕陽紅直播 發布:2025-01-18 02:37:46 瀏覽:724
謠言轉發多少條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1:48:20 瀏覽:471
女性就業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9:02 瀏覽: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 發布:2025-01-18 01:22:43 瀏覽:87
國際經濟法原理 發布:2025-01-18 01:22:39 瀏覽:340
有關醫院建築的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2:35 瀏覽:53
有關外包欄目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8 00:32:49 瀏覽:725
人民法拍網 發布:2025-01-18 00:31:45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