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申論試題
1. 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試題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試題庫:http://zhuantiku.com/
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概在14年10月中旬報名,11月底12月初考試。
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免費下載:http://htwx.huatu.com/beikao/list_1825_1.html
您可以參考下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日歷:
網上報名:10月16日8:00-24日18:00
資格審查:10月16日8:00-26日18:00
查詢報名序號:10月28日8:00後
確認繳費時間:11月2日9:00-7日16:00
列印准考證:11月18日10:00-23日12:00
筆試時間:11月24日
上午 9:00-11:0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下午 14:00-17:00 申論
七個非通用語職位外語水平測試的時間為:2013年11月23日14:00-16:00
銀監會特殊專業職位專業科目考試的時間為:2013年11月23日14:00-16:00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2. 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堅守法律信仰 實現法治中國一文,博學教育解讀咋樣
「法律要被全社會的人信仰」,意在指明法律信仰的的重要意義。然而,中國式過馬路,行政權力沒有有效的規范和制約,人治大於法治的錯誤思想;企業誠信意識缺乏;法制宣傳不到位等事件屢屢出現。其主要原因是,公民沒有法律意識,未形成法律信仰。這樣不僅會導致個人權利受損之後沒有合法的維權途徑,還會影響社會的法治建設的進程,甚至會影響法治中國的建設。因此,唯有樹立法律信仰,才能實現法治中國。
個人需要樹立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對於個人發展至關重要,現今出現的「中國式過馬路」即湊夠一撮人就走,管他紅燈綠燈,體現的是國人規則意識的缺乏。中國式過馬路既交通治安和交通環境,還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其根源在於人們心中沒有規則意識,沒有法律信仰。在法治社會,加強個人法律信仰意義重大,可以通過法治宣傳,向公民普及法律常識,用喜聞樂見或創新的方式宣傳法律,同時建立誠信檔案或失信人名單,以此更好的規范個人行為,幫助其樹立法律信仰。
企業需要樹立法律信仰。企業是法律執行的重要一環,而企業為了實現短期利益將全局和長遠利益拋之腦後,進行違法違紀的生產和經營。其根源在於,一方面是企業的法律觀念薄弱,存在短視行為;另一方面是,企業主沒有形成對法律的信仰,敬畏法律的威嚴性,這樣會導致破壞市場經濟的良性競爭,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讓企業樹立法律信仰,需要加強企業誠信意識,建立企業信用體系,讓企業更加自律;還需要增加違法成本,加大懲戒,從外部迫使企業形成法律意識。
政府需要樹立法律信仰。黨的是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在2020年基本健身法治政府,但是法治政府的建設情況還存在問題。行政權力沒有有效的制約和規范,究其原因,是部分官員不尊重法律,缺乏法律信仰。法律信仰難以形成不僅會損害政府公信力,不利於政府形象的樹立;還會導致人治大於法治,影響法律的權威性,甚至會阻礙法治政府的建設。因此,政府官員嚴格守法,形成法治思維,同時也可以建立監督機制和完善相關的基本法,做到政府行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美國法學家哈羅德·伯爾曼曾經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樹立法律信仰需個人,企業,政府三者共同完成,讓法治成為國人的共識,建立全民的法治信仰,最終實現法治中國。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訪問:公務員考試
3. 各地申論考試有何不同
每次考前,都會有同學問「有專門針對XX省申論考試的班嗎?」。我通常都回答沒有。
因為公考筆試《申論》科目已進入「題型成熟」的命題階段。各類申論考試是相通的。前面已經說過,申論重點考察的是考生的閱讀理解、語言概括、解決問題、分析論述、文章寫作等通識性語言能力。任何省份、任何類型的申論在命題時,都不會違背上述宗旨。
比如廣東省考申論。去年有學員做了一套本省2016年真題卷,恰好文章要求「寫一篇策論文」,就想當然認為廣東的申論文章廣東申論只考「對策為主」的議論文。不少培訓機構也趁機鼓吹廣東申論考「策論文」的特色,讓不少同學在練習中對「分析為主」的議論文敬而遠之。結果2017年的考場上,廣東卷文章要求以「共享與發展」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而這篇文章恰恰非常不適合寫「對策為主」。
再比如江蘇省申論。2016年江蘇申論A卷有一道讓擬定一份本屆「德孝文化節」的工作方案的題目。這道題難在給定材料里幾乎沒有答案要點供提煉。於是一部分同學就想當然的認為江蘇申論命題具有「需憑經驗做題,難以結合材料提煉要點」的特點。然而,在2017年的江蘇A卷中,恰好就又出一道題「借鑒H省評選
『最美基層文化人』的成功做法,擬定一份本省開展類似活動的工作方案」的題目。同樣都是工作方案,這道題目給定的材料里卻有大量要點可以拿來借鑒提煉,難度降低了不少。
不少同學做一套題就試圖總結該省的命題特點,然後連續做兩年的真題卷,發現兩套卷之間的差異,比與國考申論相比的差異都大。
當然,雖然各地申論、各類型的題型相同,命題思路也基本相通,但他們之間還是存在細微差異。
差異比較典型的首先是執法類崗位申論。比如浙江省考中,執法類崗位考《綜合應用能力》,其大綱要求為:「主要測查應考人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內容通常包括反映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的小案例,要求應考人員能夠准確理解、概括出案例所反映的問題,根據要求全面分析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還涉及圍繞某個特定話題的材料,要求應考人員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撰寫議論文。」《綜合應用能力》的大綱要求其實屬於申論大綱能力要求的一部分,但是在「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更為突出、具體。基層行政執法人員更重視在工作中運用法律、法規和正確工作方法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執法類崗位的申論命題在這些方面會有所側重,這需要在備考中特別注意。具體而言:
第一、給定材料涉及的選題大多集中在運用法治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如山東申論A卷(山東法律、執法崗考A卷),黑龍江法檢類考試,涉及的題材都集中在運用法治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2015山東A卷選題為「農村法治」;2016年山東A卷選題為「互聯網行政執法與治理」;2017年山東A卷選題為「汽車社會治理」。
第二、在具體題目上,更多會涉及法治、執法工作實務。如2016年江蘇B卷(江蘇執法崗考B卷)考了一道「農村違法活動的專項整治行動的工作思路」題目。2017年江蘇B卷考了「以民警小邢的名義寫一封『遠離網路三俗,共建網路文明』為主題的倡議書,以及對「城市管理執法支隊所開展的春聯春貼專項整治活動的評析」兩道執法類題目。
江蘇、廣州、深圳、河南等一些自主命題的省份,在題型的選擇上,也有一定偏好。
江蘇卷、河南卷,其客觀題通常會有一道歸納全部材料大概括題。不過,無論是國考前的申論班,還是聯考班,站長都很重視講江蘇卷、河南卷的大概括題,以此鍛煉大家對全部材料的整體掌控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廣東卷(縣以上)目前沒有考過應用文寫作題目。如果大作文適合寫分析為主的議論文,則通常還會有一道提對策建議的客觀題。廣東卷(鄉鎮卷)近3年來沒有考申論文章寫作。但是近3年廣州市考卻僅有一篇大作文寫作。還有,深圳市考的大作文幾乎都是要求寫對策性議論文或者適合寫對策性議論文,比如2017年B卷:基層政府服務於人民群眾。請就基層政府如何利用互聯網改善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題目自擬,寫一篇對策性議論文。
既然有差異,該怎麼辦呢?否認各個申論考試的不同之處是錯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申論備考,需要選擇針對性的培訓班。前面我們說過,任何省份、任何類型的申論考題,考察的是閱讀理解能力、語言概括能力、解決問題、分析論述、文章寫作等通識性語言能力,我們不能為了百分之一的差異而丟掉百分之九十九的相同,這是大原則。
譬如每期申論課,我們都需要講如何擬好議論文的標題、如何寫好議論文的開頭。還有,我們申論寫作課還要重點訓練如何對分論點進行論證,如何圍繞論點列論據、解釋強化、聯系現實,如何加工事例論據,讓其更能突出主題……這些內容均是通用,適用於所有申論考試。
在申論教學中,發現大家對公共常識和社會問題分析思路存在嚴重的短板,導致不能很好理解材料,同時,最基礎歸納概括、分析寫作等硬實力又實在太差!因此,大家首要關注和解決的應是申論最基礎的能力。至於各個類型的考試的獨特之處,卻並不迫在眉睫。申論基礎能力只要到達一定水平,考前兩周把相應的真題做2至3套,其規律,其特點,自然輕松掌握。
4.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如何治理鄉村矛盾
解決鄉村中的一些矛盾,推進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做到。第一,切實加大法制宣傳的力度。一定要堅持法治這個治本之策。第二,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第三,要完善各項制度,特別是村規民約。第四。第四,要發揮好老幹部老黨員的作用。第五,要發揮調解組織的作用。第六,落實綜合治理在農村的各項工作要求,形成綜合治理的合力。
5. 申論大作文提對策有幾個方面,宣傳教育,法治,監管,還有什麼
第一審題。
主要審身份有沒有明確問題以及審身份:要提出對策就首先要明確問題所在,看清楚題干中有沒有說到什麼問題,如果題干中沒有明確指出問題,那麼久去材料中找,如果明確給出,就針對題干中的問題提出對策;審身份就是要明確自己的身份,提出的對策要和自己的身份符合。如,2016年河北省的第三題:根據給定資料3-5,就如何提高眾籌項目的成功率,向有意創業者提出建議;2015年河北省自主命題的第三題:創意提升農業,思路決定出路。請根據材料4和6,就如何發展創意農業提出建議,這都是直接的考察提出對策的能力。
第二找點。
有四種情況,首先是直接對策,材料中有直接對策那就直接抄下來;其次針對問題和原因題對策,這樣是反過來說,比如某省人大代表、醫學院研究生處處長趙某分析,現在的職稱評定體制存在問題,只注重論文的數量而忽視質量。那麼此題中的我國現在的職稱評定體制存在問題,只注重論文的數量而忽視質量,那麼反過來說提出的對策就是改變現有的科研職稱評價體制,在注重數量的同時,也重視論文質量;再比如2001年,我國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取消了原來的教育集資和教育附加,學校的經費減少,同時學校讓有限的經費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樣,有效投入降低,於是進行大撤並。撤並之後,留下了大量校舍,部分處於閑置狀態。在這道題中造成大撤並的原因有兩個就是沒有資金和投入效率低,那麼就可以反過來說提出對策:政府擴寬資金來源渠道,吸引社會和企業資金,提高資金有效投入,解決農村學校經費緊張問題;再次,成功經驗就直接拿來用,別人這樣做成功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拿來用呢;最後,失敗的教訓也是反過來說,別人這樣做失敗了,那麼我們不這樣做就可以了。
第三加工。
加工包括內容語言上的加工和邏輯上的加工,語言加工就是在對策書寫時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身份不同所用的語言也不同,邏輯就是要總分的的邏輯。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處理公共管理問題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執法兩個方面:立法是對要解決的相關問題從制度上進行規范,從而建立起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執法就是通過司法手段解決已發生的問題,如提起訴訟等。
(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決問題,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強制性和時效性特點,但其往往只在短時間內奏效,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訂機關政策、貫徹執行政策;實施職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規劃管理、市場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切實轉變職能;推進行政民主化進程,實行透明管理;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群眾路線;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加強督辦、查辦,強調落實,提高執行力;加強信息工作,加速推進電子政務等。
(三)經濟手段
經濟手段就是採取經濟調節的方式解決問題。經濟手段具有間接性、自願性和長期性的特點。經濟手段一般包括宏觀經濟調控和微觀經濟規制。在宏觀上,政府要運用財政、金融、收入、產業政策等手段,採用參數調節的方法對經濟進行宏觀調節。在微觀上,解決問題往往要求採用經濟手段,引導人們的行為,使人們配合行政措施。
(四)管理手段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規律,實現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探索先進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規章制度,做到照章辦事;明確職責、權利,切實加強對有關工作的管理;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強化社會管理、社區管理、屬地管理、行業管理;樹立「人本」意識,加強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強協調溝通,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會環境,人際環境、上下級環境、勞資環境;加強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開發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素質;節約管理成本
(五)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實施普法教育,樹立全民法治意識;推行社會主義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準;加強黨性教育,搞好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掃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質;關心青少年教育,加強有關適應性、針對性短期培訓;加強繼續教育,建立學習型社會;努力培養選拔科技人才隊伍、企業家隊伍和管理者隊伍;深化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計算機網路,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輿論引導工作等。
(六)監督手段
監督手段包括黨紀國法監督、司法監督、新聞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內部監督、審計監督等。
(七)協調手段
協調手段主要包括樹立協調意識和利他觀念;注意協調溝通,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兼顧,注重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注意利益協調,兼顧各方利益,實現雙贏多贏;注意協調方法與技巧;選擇適當的協調方式;注意上下級協調、干群關系協調、矛盾各方協調等。
(八)自律手段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關機關單位的自我約束機制;有關方面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調節、自我修正;領導幹部要接受監督,加強自律;要加強公民道德修養、職業道德修養、官德修養;自覺樹立誠信觀念等。
6. 公務員申論都考什麼
黑龍江考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鍾,滿分100分。從2015年開始,分為公檢法、縣鄉、省市三種類型。採取同步報名、同步考試的方式進行,延續「三考合一」模式,報考人員只能選擇一類考試中一個部門(單位)的一個職位進行報名。考試時間大致為四月中下旬。
考試大綱沿用國考申論大綱,測查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五種能力。在主題選擇上,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申論並非只局限於本省的一些重要熱門話題,更多的是圍繞全國熱門話題展開,總體選題傾向上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大領域均有考查。
材料特點:
(一)公檢法:
1.材料字數:6000-8000之間,以6000字左右為主。
2.材料類型:案例為主,但是也會涉及理論性的材料以及數據型的材料。
3.材料范圍:放眼全國,著眼世界,國內外正反面材料相結合。
4.材料邏輯:常規型為主。
公檢法系統考試錄用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公務員錄用。
公檢法類申論考試主題為法律類,通過一個與法治相關的具體話題進行命題;材料以案例性材料為主,同時會有一些理論性或者數據型的材料,一般會有政策背景;題型一般為四題,以概括和對策為主,貫徹也有涉及,作文一般為主題作文。2018年開始改變以往以法律為主題的情況,考察視野變寬,主要偏向政府、法治、以及社會等領域。如2019年:信用;2018年:政府服務;2018年之前公檢法類側重考察法律類相關,一般圍繞一個法治話題進行展開,主題層面較為微觀,如2017年:網路法治;2016年:非法采砂;2015年:控煙。
(二)省市類:
1.材料字數:6000-7300之間,以7000字左右為主。
2.材料類型:案例為主,但是也會涉及理論性的材料以及數據型的材料。
3.材料范圍:放眼全國,著眼世界,國內外正反面材料相結合。
4.材料邏輯:常規型為主。
省直和市(地)直屬機關(單位)公務員錄用。
省市類申論考試主題涉及五大領域,材料以案例性材料為主,同時會有一些理論性或者數據型的材料;題型一般為四題,五大題型具有涉及,作文一般為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省市類考察話題較為綜合,涉及社會、經濟、生態等多個話題的雜糅,主要偏重社會領域熱點話題,不局限在單一領域,主題層面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既有「共享」、「平衡」這類的宏觀主題,也有「鄰避效應」這類的微觀主題。
(三)縣鄉類:
1.材料字數:6000-7000之間,以6000字左右為主。
2.材料類型:案例為主,但是也會涉及理論性的材料以及數據型的材料。
3.材料范圍:放眼全國,著眼世界,國內外正反面材料相結合。
4.材料邏輯:常規型為主。
艱苦邊遠地區縣(市、區)、鄉(鎮)機關(單位)考試錄用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公務員和工作人員錄用。
縣鄉類申論考試主題一般涉及農村或者基層,貼近百姓生活;材料以案例性材料為主,同時會有一些理論性或者數據型的材料,一般會有政策背景;題型一般為四題,以概括和對策為主,17年開始考貫徹,作文一般為主題作文與命題作文皆有涉及。主題層面較為微觀,大多數以基層的視野去呈現相關材料,如2018年:基層幹部;2016年:農村治理;2015年:鄰避效應。
7. 如何弘揚法治精神申論
請參考給定材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
(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8. 請問《申論(行政執法(通用))》考什麼
2022湖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大綱依然堅持分級分類的命題原則,試卷分為省市卷、縣鄉卷和行政執法卷三類,在150分鍾的作答時限內以能力考查為主線靈活設置題目。分行政執法卷、縣鄉卷、省市卷有什麼不同?長沙中公教育特整理相關內容,詳見下文。
一、時限分值不變,命題有章可循
【大綱節選】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鍾,滿分100分。
【中公解讀】
對比2022年與歷年湖南省錄用公務員考試大綱,可以發現申論考試時限和分值未變,時限仍舊是150分鍾,滿分仍舊是100分。在復習過程中建議以150分鍾為時限,模擬練習申論試題,以便更好掌握考試節奏,提高申論作答效率。
二、給定資料是王道,作答內容應緊扣
【大綱節選】
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
【中公解讀】
無論是省市卷、縣鄉卷和行政執法卷,材料都是考察能力的載體,是考生作答的依據。因此,在練習期間,考生還是應該深刻理解材料,以給定資料為依據,充分利用材料,從材料中尋找作答的信息,切勿脫離材料,憑空想像。
三、分級考試新趨勢,考查本質要抓牢
【大綱節選】
省市卷——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縣鄉卷——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行政執法卷——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中公解讀】
2022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是分級考試的第五年,今年考試中仍設置三類試卷,但試卷類別與去年相比稍有偏差,由「通用卷、鄉鎮卷、行政執法卷」三類改為「省市卷、縣鄉卷和行政執法卷」三類。中公教育認為,申論歸根結底是對考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各位考生無論是試卷分類如何變化,在申論復習的前一階段,更要注重基礎方法的掌握與鞏固,提升申論基本作答能力。
四、剖析大綱能力,明重點析區別
(一)閱讀理解能力
【大綱節選】
省市卷——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相關內容,准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准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縣鄉卷——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行政執法卷——准確理解歸納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對所涉及的觀點和事實進行恰當的解釋,並作出合理的推斷。
【中公解讀】
閱讀理解能力是申論考查最基礎的能力之一。申論作答需要以給定資料為依據,所以必須要有過硬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讀懂給定資料,准確、全面提取材料要點。
(二)綜合分析能力
【大綱節選】
省市卷——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縣鄉卷——無
行政執法卷——無
【中公解讀】
綜合分析能力需要考生對於給定資料進行全面的考量,做出准確的價值取向。考察難度相對較大,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作答技巧。
(三)貫徹執行能力
【大綱節選】
省市卷——無
縣鄉卷——能夠准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行政執法卷——無
【中公解讀】
貫徹執行能力屬於湖南省考中的高頻考點,需要考生進行掌握。該類題型考察考生機關工作的實際,出題方式會更加靈活、新穎,有一定的難度。對於考生而言,需要緊緊圍繞大綱的要求,明確題目的作答任務、工作目標與組織意圖,在明確題目限定的身份及對應職權的前提下,採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完成工作目標,達成組織意圖。對此,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見的公文寫作方式,同時也可以放眼全國考試,掌握一些新穎的題型,明確寫作的格式與行文。
(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
【大綱節選】
省市卷(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准確理解把握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或辦法。
縣鄉卷(解決問題能力)——對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的措施或辦法。
行政執法卷——無
【中公解讀】
省市卷考查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縣鄉試卷考查解決問題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主要通過提出對策題進行考查。考生在作答時,一方面要善於發現資料中負面的、應該治理的方面,准確、全面地發現和界定問題,做出正確的評估或權衡,另一方面要站在政府角度進行思考,保證提出的對策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而對於縣鄉卷而言,更多的是要聯系自身已有知識、生活經驗,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給出合理答案。考試務必注意提出的措施或辦法要切實可行,切忌背誦萬能模版而提出「假、大、空」的對策。
(五)文字表達能力
【大綱節選】
省市卷——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准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縣鄉卷——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准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行政執法卷——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准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中公解讀】
對於考生而言,無論是作文題還是非作文題,如果能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非作文題而言,需要我們在規定字數之內盡量多寫不同的關鍵詞,並且對於要點進行合並加工,保障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對於作文寫作而言,文字表達能力所佔的比重會更大,需要我們對於材料進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准確體現出自己的觀點,且能語言流暢、語句通順,盡量做到文字優美。
(六)依法辦事能力
省市卷——無
縣鄉卷——無
行政執法卷——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綜合運用恰當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中公解讀】
依法行政是指: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權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當下,依法行政是政治、經濟、社會、法治發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要求。現湖南省考大綱對於崗位分類更加細致,所以在考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執法相關案例、法律相關背景,需要各位考生依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具備依法行政、依法執政、依法執法的思維。
(七)公共服務能力
省市卷——無
縣鄉卷——無
行政執法卷——能夠全面准確了解公眾需求和願望,靈活運用各種措施和辦法為公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中公解讀】
進入新時代,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加,社會大眾對於公共服務需求也增加,需要我們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不斷轉變、創新,符合群眾的需求,實現向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故在考試中極有可能以案例的形式出現,考察執法人員是否具備服務群眾的思維和能力。因此,建議考生加強熱點的儲備、案例的積累,確保應試過程中能夠提出針對性措施。
以上就是長沙中公教育為您帶來的關於「2022湖南省考申論:分行政執法卷、縣鄉卷、省市卷有什麼不同」的全部內容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9. 申論萬能八條終極版
申論萬能八條之(1)法律手段
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用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來檢驗有關行為的正確與錯誤,衡量其是否合法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來處理有關問題
通過有關法律程序(例如民事、刑事、行政訴訟、調解)來解決有關矛盾、爭端
嚴格依法辦事,做到執法主體、依據、程序合法
處理好「法治」與「人治」的關系
處理好法、理、情的關系
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有關方面和群眾的合法權益
加快有關方面的立法步伐
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樹立全民法治意識
深化司法制度改革
申論萬能八條之(2)行政手段
制定機關政策、貫徹執行政策
實施職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規劃管理、市場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
改革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切實轉變職能
推進行政民主化進程,實行透明管理
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群眾路線
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
加強督辦、查辦,強調落實,提高執行力
加強信息工作,加速推進電子政務
重視調查研究,充分體察民意
重視可行性研究,重大決策出台前舉行聽證會,
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社會環境
各級領導要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情為民系、權為民用,心為民想,事為民辦,利為民謀」
切實加強民主集中制,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不正之風
遏止行政腐敗,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建立預警機制,妥善應對突發事件
實行政務公開,推進民主化進程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政府,陽光政府,節約政府
構建和諧社會
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科學的發展觀
正確的政績觀
科學的人才觀
正確的群眾觀
五個統籌:
統籌城鄉發展
統籌區域發展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申論萬能八條之(3)經濟手段
制定有關經濟法律、法規、政策
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處理好環境、資源、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治理經濟環境,政治經濟秩序
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深化改革開放
運用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等經濟杠桿,加強宏觀經濟調控
培育規范各種經濟要素市場,建立良好的市場運行機制
熟悉WTO
規則及有關經濟法規,妥善應對經濟糾紛
從實際出發,發展地方經濟、特色經濟
調整產業結構
加強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引入和建立全新的競爭機制、風險機制、分配機制
加強工商管理,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採取有力措施,縮小城鄉差距、東西部地區差距
強化社會保障體系,關注弱勢群體
建立誠實守信的經濟道德、社會道德
按規定對有關方面實施經濟處罰、經濟賠償
提高產品質量,搞好售後服務
實行政府采購制,公開招投標制
認真進行成本核算,嚴格控制預算
厲行解決,建設節約型社會
申論萬能八條之(4)管理手段
掌握管理規律,實現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探索先進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管理規章(規章制度)(建章立制),做到照章辦事
明確職責、權利,切實加強對有關工作的管理
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搞好有關工作
強化社會管理、社區管理、屬地管理、行業管理
樹立「人本」意識,加強人性管理、柔性管理
加強協調溝通,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會環境、人際環境、上下級環境、勞資環境
加強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
開發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素質
節約管理成本
申論萬能八條之(5)教育手段
繼續實施普法教育,樹立全民「法治」意識,學法、知法、懂法、守法
推行社會主義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準
加強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的黨性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
搞好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掃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質
全社會都要關心青少年教育
加強有關適應性、針對性短期培訓,加強繼續教育,建立學習型社會
努力培養選拔科技人才隊伍、企業家隊伍和管理者隊伍
深化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改革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計算機網路,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申論萬能八條之(6)監督手段
黨紀國法監督
司法監督
新聞監督
群眾監督
輿論監督
內部監督
審計監督(領導幹部離任審計)
申論萬能八條之(7)協調手段
樹立協調意識
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利他觀念
注意協調溝通,形成工作合力
互相尊重、理解、支持、幫助
統籌兼顧,注重齊抓共管,綜合治理
注意利益協調,兼顧各方利益,實現雙贏多贏
注意協調方法與技巧
選擇適當的協調方式
注意上下級協調、干群關系協調、矛盾各方協調,有關方面的協調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申論萬能八條之(8)自律手段
建立有關機關單位的自我約束機制
有關方面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調節、自我修正
領導幹部要加強「四自」,即「自重、自省、自勵」
領導幹部要接受監督,更要加強自律
要加強公民道德、職業道德、官德修養
自覺樹立誠信觀念
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嚴於律己,「慎獨」
1.領導重視、提高認識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3.教育培訓、提高素質
4.健全政策法規、完善制度
5.組織協調、形成機制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7.加強監管、全面落實
8.總結反思、借鑒經驗
10. 以"讓權力下降 讓法治上升"為題的申論作文
讓權力下降 讓法治上升
現代法治社會本質上是「權利社會」而不是「權力社會」,法治社會要維護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權
利,因為「權力」只是手段,「權利」才是目的。然而由於國人對權力的迷戀已經深入骨髓,所以只
要是存在權力的領域就必然發生權力尋租,正像有人說到的「我國已經進入了全民尋租的時代。」當
下,我國社會各個權力領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權力濫用問題,這不僅會滋生腐敗,而且還會造成社
會不公,嚴重影響社會風氣,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將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里,讓權
力下降,讓法治上升。
「讓權力下降,讓法治上升」是法律至上原則的必然要求。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
邦的總章程,我國將12月4日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
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構建法律至上的認知與信仰。法律是最高的准繩
和最後的裁決。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政府機關都要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
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也沒有人可以擁有不受憲法法律約束的特
權,任何人違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
徇私枉法。
「讓權力下降,讓法治上升」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偏私與不公的問題。國人對權力的崇拜,讓人
治理念堅不可摧,人治的最大弊端就在於不可避免的偏私與不公,以權謀私、因私廢公的情況就必
然會經常發生。相反,在法治社會,法律具有最高權威性和最大強制性,可以對權力進行有效規范
和約束,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因個人的情感偏私而導致的不公,平衡社會各階層利益。概言之,法
治具有公正性的巨大優點,這也就是我們必須奉行「讓權力下降,讓法治上升」的原因。
隨著我國改革逐漸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糾葛交織、社會矛盾多
發,用精細化、集約化的法治來約束權力,是防止權力「越軌」滋生腐敗問題、平衡展紅利與風險
的必然選擇。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准確把握權力邊界,如何用鐵的
規矩處理好權與法、權與利、權與民等關系,則是影響深遠的重大課題。用法律制度手段約束公權
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是對權力進行制約的最有效途徑,也是依法治國、實現良政善治
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