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破碎

道德經破碎

發布時間: 2022-04-14 15:14:33

⑴ 求《道德經》權威古本全文

道德經沒有最權威的版本,只有較權威的版本。因為古代沒有標點,所以釋讀必然會有差異。像道德經這么玄奧的典籍,不可能只有一種解釋。你必須結合你的經歷,體味其中含義。

⑵ 求道德經第一章內容,,中文翻譯,,及普通話翻譯

道德經
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dào) 可(kě) 道(dào)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
名(míng) 可(kě) 名(míng)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
無(wú) 名(míng) ,天(tiān) 地(dì) 之(zhī) 始(shǐ) ,
有(yǒu) 名(míng) ,萬(wàn) 物(wù) 之(zhī) 母(mǔ) .
故(gù) 常(cháng) 無(wú) 欲(yù) ,以(yǐ) 觀(guān) 其(qí) 妙(miào) ,
常(cháng) 有(yǒu) 欲(yù) ,以(yǐ) 觀(guān) 其(qí) 徼(jiǎo) .
此(cǐ) 兩(liǎng) 者(zhě) 同(tóng) 出(chū) 而(ér) 異(yì) 名(míng) ,
同(tóng) 謂(wèi) 之(zhī) 玄(xuán) ,玄(xuán) 之(zhī) 又(yòu) 玄(xuán) ,
眾(zhòng) 妙(miào) 之(zhī) 門(mén) .
[譯文]
此章為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話,那麼它就是平常的「道」但如此章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名」如果要用語言來表述的話,那就是平常的「名」但是如此章所說「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說[「名」也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名」](這里有些人會誤解說明一下,意思也就是說:「道」是可以用語言表述的,但是本章所表述的並非普通的「道」)「無名」的「無」本章所表述的是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有名」的「有」本章所表述的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所以,老子的道德經第一章就是告訴大家以後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下面的句子更好「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說此兩者來源於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得上玄妙、深遠。但是它並非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萬物天地之奧妙的總門。
[長篇大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常」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面解釋。一是從修仙方面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
修仙方面相對簡單:第一個「道」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道」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名可名」前一「名」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非恆名」,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歷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只見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只是現代人不修真了。
老子在《道德經》的首先提出的「道」與「名」兩個關鍵名詞,古時,「道」與「天」字相通,在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運行法則。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左傳》:「天道遠,人道邇。」《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兵者,詭道也。」等。又如老子說「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運行法則去做,「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即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實際上是錯的,事實上每一個一都是萬一,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同。關於宇宙萬物的「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問題,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學中宇宙萬有的來源論,以及純粹哲學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無神等學說的尋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礎,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萬物確是從「無」中而生出「有」的種種萬類。無中何以生有?便是一個莫大的修煉問題。「常無」與「常有」,是從萬物之「道」講。如果從事學習修仙或專講修心養性之道的立場來講,讀成「常無欲」與「常有欲」是從自己修煉角度看問題。「本無」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從無生有從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萬物萬有,是萬物的源。讀著:「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就是——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徼」字,就是邊際的意思。玄元之妙。更是修煉必經課程。玄門要義的深不可測。首,他提出「道」,同時提示我們,不可執著道是一般永遠不變的恆道。接著又強調,不可執著「名」相而尋道,也沒有永恆的「名」,如法國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許多人看來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說到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無相生,綿綿不斷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況下而要體認形而上之「道」,必須從常無的境界中去體認它的本源和本體,這樣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徹精闢,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即「元」 說了一個玄,又不是一元、兩元可以究盡的,玄的裡面還有玄,分析到空無的裡面還有空無,妙有之中還有妙有。由這樣去體認道的體用,有無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極點更有妙處。等於佛教和尚們手裡拿著的念佛珠,一念接著一念,同樣都是代表如環之無端,永無窮盡。
老子的唯物論觀點
老子在本章里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唯物論」的哲學思想。
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表面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系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慾望,正是這個慾望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
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認識是在否定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不斷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揭示出來了。與今天人們所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深刻內涵所在。
人類在「道」和「名」的征途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僅僅是一個「太陽中心說」,哥白尼提出了這一理論,但是不敢發表;伽利略為推廣這一理論,在鐵窗里渡過了餘生;布魯諾用身上的烈火來捍衛。今天的人們都知道,宇宙不是圍繞太陽轉的,但是如果沒有伽利略的鐵窗和布魯諾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觀從何而來?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的時候,有人說他是「瘋子」,就是這個原因。

⑶ 道德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治理大國如同烹飪小魚一樣。用大道理治理天下,那些鬼怪就不能作怪了。並不是鬼怪不願作怪了,而是鬼怪作怪也不能傷人了,不但鬼怪作怪不能傷人了,而聖人也不傷害人了。鬼怪和聖人兩者都不傷害人,所以人們守德而安寧合一。

⑷ 請教精通《老子》的朋友,「骨弱筋柔而握固」是什麼意思

「骨弱筋柔而握固」意思是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

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道德涵養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凶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

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欲就會遭殃,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於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4)道德經破碎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老子入周後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⑸ 話不能說的太滿,道德經上怎麼說的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⑹ 道德經全文釋義

前面是白話,後面是原文 ,字數太多 ,可能這里放不下給你個地址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409&Data=S&Tid=311984
或者 http://rabbittutu.blogdriver.com/rabbittutu/932312.html

白 話 《 道 德 經 》
*********************** 道 篇 ***********************
第一章
「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闡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無名(無形)」是萬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萬物的根源。所以經常沒有慾望,以便認識無形的微妙;經常有所慾望,以便有形所運行的軌跡。「無名」、「無形」都泉源於「道」,構成「道」的兩種不同的形態和境界,指的是同一個東西。深奧而又深奧,這是洞悉萬物奧妙的門徑。

第二章

天下都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這就是丑了;都知道善,這就是不善了。有和無的互相轉化,難和易的相反相成,長和短的互相襯托,高和下的互相充實,聲和音的互相應和,先和後的互相追隨,無一不永遠如此(不可偏廢)。因此,聖人以無為的態度行事,實行不用言語的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他一切順從自然,雖)有所施為,但沒有自己的意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因為不居,功績也就不會離他而去。

第三章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人民不互相競爭;不重視難得的財物,使人民不去行竊;不顯耀足以激發貪欲的東西,使人民不致破壞既存的秩序。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簡化人民的思想(使其頭腦空空),填滿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向,強壯人民的體魄,永遠使人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只使他們懂得無須進取和不必有所作為,這樣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第四章

大「道」空虛(猶如器皿內的空間),使用時又不會充滿。深遠啊!它好像萬物的宗祖。消弭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亂,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似無而又實存。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存在仁愛之心,它將萬物視若「芻狗」,聖人也不存在仁愛之心,他將百姓視若「芻狗」。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一樣嗎?其中空虛,但(蘊藏的風卻)不可窮盡,愈動而風愈多。(與其)博學多識,技藝登峰造極,不如保持空虛的狀態。

第六章

生養萬物的神靈是永存的,這叫做「玄牝」。「玄牝」之門,叫做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存在的!(所以)使用起來不會感到不足。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自然地存在著)不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久。因此,聖人謙退無爭,反能在眾人之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能使自身生存。這不正是由於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全他的私。

第八章

崇高的美德就像水。水具有(種種)美德,它有利於萬物而又平靜,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善人)居處(如水一樣避高趨下,順乎自然)善於選擇地點,胸懷(如水一樣靜默深遠)善於保持沉靜,施予(如水一樣潤澤萬物,公正均平)善於效法上天,說話(如水一樣堵塞必止,開決必流)善於守信,為政(如水一樣凈化污穢,高低一般平)善於治理,處事(如水一樣隨物成形,可方可圓)善於無所不能,行動(如水一樣冬天結冰,春天融化,涸溢有時)善於隨時應變。因為它(七善具備而)不爭,所以沒有怨咎。

第九章

執持盈滿,不如趁早放手。鍛得銳利,不可長保鋒芒。金玉滿室,沒有誰能保藏。寶貴而又驕傲,是給自己留下禍害。功成身退,是天之「道」。

第十章

人身具有的營養精氣與精魄的統一,能不分離嗎?呼吸吐納,運氣周身,以至於心平氣和,能像嬰兒那樣柔順嗎?消除內心的雜念,能沒有一點瑕疵嗎?愛民救國,能不用智慧嗎?人的生存,能做到安靜柔順嗎?聰明通達,能不依賴知識嗎?生育萬物,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滋養萬物而不宰制,這叫做深奧的的「德」。

第十一章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轂中,轂中的空虛(使車子得以運轉),成就了車的功用。點火燒粘土,製作器皿,器皿中的空虛(使其可以容納東西),成就了器皿的功用。開鑿門窗,門窗的空虛(使光線可以射入,人和空氣可以出入),成就了房間的功用。(「有」給人帶來功利,是因為「無在起作用」)所以應把「有」當作(「無」帶來的)利益,把「無」當作(帶來種種利益的)功用。

第十二章

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目盲,縱馬獰獵令人心情激動發狂,難得的寶貨(激起人們的貪欲)令人行為不軌,五味(增進人們的食慾,最終)令人品味敗壞,五音(震耳欲聾)令人聽覺失靈。因此,聖人的治理(准則)是:但求填飽肚皮,而不求聲色悅目。所以他舍棄後者,而選取前者。

第十三章

珍愛屈辱以至於為它擔驚害怕,重視憂患就像重視自身一樣。什麼叫寵辱若驚?把屈辱作為卑下一樣珍愛,得到它,因之驚喜,失掉它,因之驚恐,這就叫寵辱若驚。什麼叫貴大患若身?我所以有憂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軀,等到我沒有身體時,還有什麼憂患呢?所以,崇尚獻身於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不願捨身治理天下的人,你怎麼可以將天下寄託給他呢?

第十四章

視而不見,叫做無形。聽而不聞,叫做無聲。摸它不著,叫做泯滅無跡。這三者不能達到分別清楚的地步,所以混為一體。「一」這個東西,其先並非虛誕不實,其後也不是滅絕不明,連綿不絕啊!不可具體描述和形容,它反復回歸到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的狀態。這叫做沒有具體形狀的形狀,沒有具體事物的形象,這叫做潛藏而不可見。跟著它,看不見它的後面;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把握古已有之的「道」,用它來駕馭現存的具體事物,認識古時(萬物)的開始,這叫做「道」的綱要。

第十五章

古時善於實行「道」的人,微妙、高深而又通達,深奧得不可記述。因為不可記述,所以只能勉強對他作一描述:(他)謹慎緩慢啊!就像冬天(冒著寒冷)涉水過河。謀劃盤算啊!就像害怕四鄰(的圍攻)一樣。嚴肅莊重啊!就像賓客一樣。渙散疏鬆啊!就像冰凌消融。混沌無知啊!就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積厚深沉啊!就像渾水一樣難以看透。空曠深闊啊!就像(空虛的山谷)一般。渾濁的水靜下來,慢慢就會澄清。安靜的東西動起來,慢慢就會產生變化。保持這個「道」的人,不追求盈滿。因此能安於陳舊,破敗,而不是完滿無缺。

第十六章

達到虛無的境界,就是(萬物發展變化的)極點和盡頭。保持靜止,就是沒有偏離(萬物的根本)。萬物都在興起、發展,我從而觀察它們還原。自然之物盡管變化萬端,最後又各自返回到它們的本原,這稱做「靜」。「靜」,這叫做回到生命的起點。回到生命的起點是永恆不變的規律。認識這一規律,就是明智。不認識這一規律,就是暗昧。茫然無知而去行動,必然凶險。認識這一規律才能包容一切。無所不包容就公正不偏,公正不偏就天下歸往,天下歸往就(無須強迫而)出於自然,出於自然就合乎「道」,與「道」符合就長久,終生不會有危險。

第十七章

最好的君主(無為而治),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的君主,人民親近他,贊美他;再次的君主,人民畏懼他;最次的君主,人民輕侮他,蔑視他。君主(多言而寡信)信用不足,於是就有人民不相信君主的事發生。深思熟慮啊!他不肯輕易發話。功成事就,人民(不知出於君主所賜)卻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所以,大「道」被廢棄,這才有仁義。智慧出現了,這才有詐偽。六親不和睦,這才有孝慈。國家昏亂不堪,這才有正直的大臣。

第十九章

棄絕聰明、智慧,人民的利益反而增加百倍。棄絕「仁」、「義」,人民反而返回到孝、慈的狀態。棄絕技藝和私利,盜賊就會絕跡。這三句話作為作為組織成篇的文字(含義)尚不夠完整,所以還要(予以補充)使其有所增加:以本來的面目出現,保持內心的純朴,減少私心和慾望,放棄學習,不要憂慮。

第二十章

應諾和呵斥,這相差多少?美與丑,這又相差多少?人所畏懼的人,也不可以不畏懼別人。(這種對立兩極的嚴格劃分和對它們的肯定或否定,是毫無意義的,我奉行的道德准則)遠望而惘然不可見啊!永遠存在而沒有結束的時候!眾人是那樣的歡樂,就像參加豐盛的宴會,又像春日登台遠眺(那樣舒暢)。我卻淡泊恬靜,無動於衷,就像嬰兒還不會笑。疲倦睏乏啊!就像無家可歸。眾人都有富餘,我獨有所失。我真是愚人的心腸,那樣的愚笨啊!世人是那麼清醒,我獨這么昏眛!世人是那麼精明,我獨這么糊塗!隱匿不明啊!就像永遠如此,沒有休止之時。眾人都有一套有用的本事,我獨頑鈍無知,而又鄙陋。我偏偏想要與眾不同,推崇從哺育萬物的母親(「德」)那裡吸取養料。

第二十一章

大「德」的樣子,只隨「道」為轉移。「道」這個東西,惘然而看不分明。不分明啊!(可見)啊!惘然啊!不分明啊!其中(卻)有(實在的)事物啊!隱微啊!暗眛啊!其中含有萬物的本質。這本質十分真實,其中包含確實可靠的東西。從現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形態(始終如一)沒有變化,而是遵循著萬物開始時的樣子。我憑什麼知道萬物原始的情形呢?靠的就是這個。

第二十二章

吹噓、抬高自己的,不會有所建樹;自我標榜的,反而不能顯揚;自薦的,反而不能自明;自我誇耀的,反而無功;自以為賢能的,反而不能領導。就「道」而言,這叫做:過於豐盛(以致敗壞人的口味)的食物和畫蛇添足之舉。公眾又厭惡這些,所以有所追求的人不這樣做。

第二十三章

委曲才能保全,枉曲才能矯正,低凹才能(積蓄)盈滿,陳舊才能推陳出新,少些才能有所得,多了反而會困惑(無所得)。因此,聖人執持(萬物的本源)「一」,將它作為天下的規范。不自我標榜,所以才聲名顯揚;不自薦,所以才能自明;不自我誇耀,所以才有功;不自以為賢能,所以才能地位崇高。正因為與人無爭,所以誰也不能和他相爭。古人所說的委曲保全,是(與此意義)相近的話啊!的確,保全可以歸結為這個意思。

第二十四章

不說話是合乎自然的。暴起的旋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們這樣的呢?天地(的力量)尚且不能持久,又何況人呢!所以奉行「道」的就應「道」相同,奉行「德」的就應和「德」相同,(行為)有失於「道」的就和「失」相同。與「德」相同的,「道」也就得到他。與「失」相同的,「道」也就失掉他。

第二十五章

有一個混同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產生。寂靜無聲啊!它獨立存在,永不改變,可以看做是天地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稱,把它叫做「道」。(萬物都歸附於「道」,「道」無所不包,所以)我勉強替它起名為「大」,(但「道」並不主宰它們,萬物又可離它而去,因此)「大」可稱為「逝」,(去久則遠,因此)「逝」可稱為「遠」,(「遠」則返本歸根,因此)「遠」可稱為「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王就是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它的原本。

第二十七章

善於行走的,沒有來去的痕跡;善於說話的,沒有差錯可以指摘;善於計算的,不用籌碼;善於關閉的,沒有閂鎖,卻誰都不能打開;善於打結的,沒有繩索,卻誰都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總是善於(順乎自然以)埋怨和責備人,而沒有摒棄人,萬物沒有可拋棄的東西,這叫做幽微、隱晦的明智。所以善人是善人的老師,惡人是善人引以為戒的資本。不尊重他的教師,不珍惜引以為戒的資本,雖然(看似)聰明,其實卻是大大的糊塗,這叫做奧妙的精要。

第二十八章

知道(什麼是)剛強,卻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溪瀆。甘作天下的溪瀆,普通的「德」就不散失。普通的「德」不散失,就又回歸到(純朴的)嬰兒狀態。知道(什麼是)清白,卻安守污濁,甘作天下的溪谷。甘作天下的溪谷,普通的「德」就充足。普通的「德」充足,就又回歸為質朴。知道(什麼是)明辨,卻安守於暗昧,甘作天下(暗昧)的榜樣。甘作天下的榜樣,普通的「德」就不會有失誤。普通的「德」不會有失誤,就又回歸為無窮無盡的「道」。「朴」被分離(離開它的原始狀態)就成為具體的事物。聖人發揮其作用,就成為它們的主宰。(宰制萬物)至高無上的法制並沒有裁割「朴」。

第二十九章

要想取得天下而裁割它,我看他不會達到目的。天下這個神奇莫測的東西,是不可裁割的。裁割它就毀壞了它,把持它就喪失了它。(因為這違背了自然。在自然情況中)萬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熱,有的冷;有的堅強,有的有破碎;有的(起)增益(作用),有的(起)破壞(作用)。因此,聖人(只順乎自然)去除過分和極端的東西。

第三十章

用「道」輔佐國君,不依靠武力逞強天下。用兵這件事,喜歡還報(終將使人自食其惡果)。軍隊駐扎過的地方,(人口減少,田地荒蕪)荊棘叢生。善用兵的,只要取得成功就罷了,不要以武力逞強。取得成功不要驕傲,取得成功不要自以為有才能,取得成功不要誇耀,取得成功是情勢所迫,不得不然。屬於上述情況的,叫做取得成功而不強盛。萬物壯盛因而(過早)衰老,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會早亡。

第三十一章

武器是不祥之物。公眾又厭惡它。所以有所追求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時安居以左邊為貴,用兵作戰就以右邊為貴。所以武器不是君子(所有)的東西,武器是不祥之物,君子迫不得已才動用它。武器以鋒利便於刺殺的為上等。但不要對好的武器加以贊美。如贊美它們,就是喜好殺人。喜好殺人,就不能得志於天下了。因此,吉慶的事以左邊為上,喪事以右邊為上。因此,(戰時)偏將軍位於左邊,上將軍位於右邊。這是說按喪禮來處置戰事。殺人眾多,要以悲痛的心情對待它。打了勝仗,要按喪禮來處理它。

第三十二章

「道」經常是無形的。「朴」雖微小不顯著,但天下誰也不敢役使它。君主如能守住它,萬物將自動歸從。天地(陰陽)相配合,因此而普施甘露,人們沒有發布指令,它卻自然而然地頒布得很均勻。無形制定有形,(萬物)形也已經有了,這也就將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就無爭),因此不會有危險。(君主應懂得這些道理,保持質朴,無為而治)使「道」存在於天下,猶如小溪小澗歸入江海一樣(成為萬眾之所歸)。

第三十三章

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人才能認清別人。認識自己才是明智。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我才是強大。知足的富有。努力實行的有志氣。不喪失恰當位置的(不會犯錯誤)可以長久。身死而不被人忘卻的長壽。

第三十四章

「道」就像泛濫的河水一樣(無邊無際)啊!它能左能右,無所不至。功成事就卻不自稱有功有德。萬物歸附於它,卻不作它們的主宰,它乃是永遠沒有慾望的,可以稱為微小。萬物歸附於它,卻不作它們的主宰,可以稱為偉大。因此:聖人能夠成為偉大,是由於他不追求偉大,因而偉大。

第三十五章

執守大「道」,天下人就歸心嚮往。歸往而不互相妨害,就均平安泰。音樂與食物,(頗能吸引人,但)享受過度就會令人止步。(「道」卻不是這樣)所以「道」所說的話,稱得上淡而無味啊!看它,不可以看見,聽它,不可以聽見。用它,卻沒有窮盡。

第三十六章

要想收斂它,必須(先)故意擴張它。要想削弱它,必須(先)故意增強它。要想除掉它,必須(先)故意親附它。要想奪取它,必須(先)故意給予它。這叫做幽深隱微的明智。(因此,應)站在柔弱的一方,以戰勝剛強。(這就和)魚不能脫離深淵(一樣)。(這是)國家銳利的武器,不可以給人看到。

第三十七章

「道」經常是無形的。君主如能保持它,萬物自會潛移默化。變化而有慾望萌生,我將用(無知無欲)來安定它們,它們將不會感受到污辱。不感受到污辱,它們就能安靜下來,天地將自會端正不偏。

*********************** 德 篇 ************************

第三十八章

高層次的「德」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死守著形式上的「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高層次的「德」無所作為,沒有什麼可以拿來表現它的「德」。高層次的「仁」有所作為,但其所作為並不足以表現它的「仁」。高層次的「義」有所作為,其所作所為足以表現它的「義」。高層次的「禮」有所作為,但沒有誰響應它,於是就捲起袖子,伸出手臂,強迫人按禮行事。所以失去了「道」,然後「德」行;失去了「德」,然後「仁」行;失去了「仁」,然後「義」行;失去了「義」,然後「禮」行。「禮」這個東西,是忠、信的淡化,邪亂的禍首。先知先見這個東西,不過是「道」的虛浮不實的表現,是愚昧的開端。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澆薄,存心朴實而不虛華。所以他舍棄薄華而要厚實。

第三十九章

自古以來獲得「一」的:天獲得「一」就澄清,地獲得「一」就安寧,神獲得「一」就靈驗,川穀獲得「一」就盈滿,侯王獲得「一」就成為天下的君長。(但)這種情況達到了極點,就可以這樣說,天不停地澄清下去,最終恐怕要破裂;地不停地安寧下去,最終恐怕要崩毀;神不停地靈驗下去,最終恐怕要失靈;川穀不停地盈滿下去,最終恐怕要涸竭;侯王愈來愈尊貴而高高在上,最終恐怕要垮台。所以果真尊貴就要以卑賤為根本,果真高高在上了就要以卑下為基礎。因此,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是侯王卑賤的根本嗎?不是的(這是自謙以求美名)。所以招致過多的贊許就得不到贊許。所以(聖人)不願像美玉那樣尊貴,或像頑石那樣堅硬。

第四十章

上等的士人聽到了「道」,僅能照著它去做。中午的士人聽到了「道」,感到似有似無,將信將疑。下等的士人聽到了「道」,哈哈大笑。不笑,那就稱不上是「道」了,(「道」深奧難知,並非人人都能理解)。因此,有人立言說:明白易曉的「道」猶如煩瑣費解一樣,前進的「道」猶如後退一樣,平直的「道」猶如偏斜一樣,高尚的「德」猶如低下不足一樣,有所建樹的「德」猶如苟且偷安一樣,信實、真誠猶如背信棄義一樣,極其方正卻沒有稜角,極大的器物遲遲才能完成,最高的聲音聽不到,自然的現象無形。「道」盛大而無形。只有「道」,才能善始並且善終。

第四十一章

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道」通過柔弱起作用)柔弱(無為)是「道」的表現和產物。天下萬物產生具體的有形之物,具體的有形之物則產生於無形之物。

第四十二章

「道」(宇宙的本原)產生「一」(統一的元氣),「一」產生「二」(天、地),「二」產生「三」(陰氣、陽氣與陰陽混合之氣),「三」產生萬物。萬物包含著陰陽兩個相反的方面,以陰陽混合適中之氣作為和諧。(所以)天下所厭惡的雖然是「孤」、「寡」、「不穀」,但(高貴的)王公卻用它們來稱呼自己。(所以)有的東西損害它反而使它得益,使它得益反而損害了它。所以,別人所教導人的,我也說來教人。因此,過於強橫的人不得好死。我把這一點當作覺悟的開始。

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在天下極堅硬的東西里馳騁。(這是因為)空虛無有之物,能夠進入沒有空隙的東西中。我因此而知道無所作為的益處。不用言語的教化,無所作為的好處,天下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它們。

第四十四章

名聲與生命哪個(和人)更親近?生命與財產哪個更值得推重?得與失哪個更令人擔憂?過分吝惜必定會有很大的耗費,過多的收藏必定會有重大的損失。所以知足就不會招致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因此就可長久。

第四十五章

極其完備就像殘缺不全一樣,它的作用不會敗壞。極其盈滿就像空虛一樣,它的作用不會窮盡。極其正直就像彎曲一樣,極其靈巧就像笨拙一樣,極其有餘就像不足一樣,極其善辯就像出言遲鈍一樣。急躁不安(令人渾身冒汗)足以(使人)禁得起寒冷。安靜(令人心情平靜)足以(使人)禁得起炎熱。願求安靜(的人)可以成為天下君長。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就退下馳騁的戰馬而用於耕種。天下無「道」,(戰爭不斷,連懷胎的母馬也被徵用,所以)戰馬就出生於城郊。沒有哪一種罪惡比可以激起人們的貪欲更大,沒有哪一種禍害比不知足更大,沒有哪一種災難比貪得無厭更令人痛心。所以具備知足之心,就永遠不會有任何不足。

第四十七章

不出大門,卻了解天下;不看窗外,卻了解「天道」。出門愈遠,所了解的愈少。因此,聖人不必出行就能了解,不必看就能明曉,不必做就能成功。

第四十八章

求學問的,天天都有長進,聽說「道」的,天天都有損失。減損又減損,以至於沒有什麼可減損。無所減損就沒有什麼事可以做了。要想取得天下,永遠要無所事事。等到有事可做,就又不足以取得天下了。

第四十九章

聖人永遠沒有私心,而把百姓的心作為他的心。百姓的心善的,他(固然)認為善,他也把它當作善,這就(使人心向善,因而)得到了善。百姓的心真實可信的,他(固然)相信;不可信的,他也把它當做可信的,這就(使人人守信,因而)得到了信任。聖人在天下(沒有私慾,心無所主,不偏不執)聚合協和,(與百姓同心同德),成為天下(民眾)深厚博大之心。百姓都對他注目、傾聽,聖人使他們都回復到像嬰兒一樣。

第五十章

人出生,就會陷入死地。其中(生命力強,出生後)生存下來的,十分中有三分;(生命力弱)生而夭折的,十分中有三分;而(生命力強,本來能生存下來的)人因為養生,動輒陷於死地的,十分中有三分。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養生。聽說善於保持生命的人,在山中行路不避兕和老虎,進入敵陣之中不帶鎧甲和兵器,而兕沒有地方一試它的角,老虎沒有地方施展它的爪,兵器沒有地方運用它的鋒刃。這是什麼緣故?這是因為他沒有進入死的境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育萬物,「德」蓄養它們;萬物因此而呈現各種形態,構成具體的器物。因此,萬物尊崇「道」而崇尚「德」。「道」的受尊崇,「德」的受崇尚,期間並沒有誰使它們這樣,而是從來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生育萬物,蓄養萬物,滋長萬物,成就萬物,化生萬物,培育萬物,調養萬物,蔽護萬物。生而不據為己有,有所施為而不自恃,滋長而不宰制,這叫做深遠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一個開端,可以把它作為天下萬物的根源。既已得到萬物的根源,便可認識天下萬物。既已認識天下萬物,又持守萬物的根源,就終身不會遭到危險。堵住耳目口鼻,關上感知認識的大門,終身不必憂愁。開啟耳目口鼻,成就你的事情,終身不可治理。察見(「道」的)微妙叫做「明」,保持柔弱叫做「強」。運用(「道」的)微妙所發出的智慧之光,(以認識天下萬物)又返回到「明」的狀態,不給自己留下災殃,這叫做襲用永恆的「道」。

第五十三章

假使我的確具有智慧,我就走大道惟恐走入邪路。大道很平坦,人們卻很喜歡走山間(崎嶇)的小道。宮殿十分整潔,田地非常荒蕪,倉庫極其空虛,(統治者)卻還穿著文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食終日而錢財盈積,這叫做盜竊盛行。盜竊盛行,不是正「道」。

第五十四章

善於建樹的不可移易,善於抱持的不會離失,(這樣的人)子孫就會世世代代不斷地坐不祭祀他。用「道」修身,他的「德」就真實。用「道」來治家,他的「德」就有餘。用「道」治鄉,他的「德」就增長變大。用「道」治國,他的「德」就豐厚。用「道」治天下,他的「德」就博大。根據(有「德」的)人來觀察人,根據(有「德」的)家來觀察家庭,根據(有「德」的)鄉來觀察鄉,根據(有「德」的)國家來觀察國家,根據(有「德」的)天下來觀察天下。我依靠什麼知道天下(實行「道」)的情況呢?依靠的就是這個。

⑺ 治大國若烹小鮮

小鮮,就是小魚。
因為魚比較難料理,也是比喻治理國家的不易。

⑻ 為何道德經中的智慧,到現代仍然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因為他可以深刻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和中華文化,到今天依然非常多的學者在解讀、研究《道德經》里擁有的深奧思想。包括非常多的外國人也有受到《道德經》里老子思想的影響。例如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真正身輕的根本是負重前行;群眾生活穩定和安居樂業是天下躁動主宰。

除此以外,不一樣系統有不一樣的道,不一樣的國家有不一樣的道。在原有的平衡狀態下,一個國家人類利益發展的壯大了,必肯定會導致了另一個邦家衰退,所以必定會受敵視甚至於發生戰爭。除非可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狀態,讓全人類一起發展壯大,可是這是不可能的,屬於非常難實現。例如,你這個大財團,要是重新將你的利益分配給全人類,你絕對會反對。

⑼ 《道德經》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如何理解!~

若烹小鮮
詞義:
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後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詞音:
ruò pēng xiǎo xiān

出處: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韓非子・解老》:「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使用舉例:
夫百姓,魚獸之類也,上德治之,若烹小鮮,與天地同操也。
★漢・王充《論衡・自然》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

烹煎小魚,不可常常翻動,因為翻動太多,小魚容易破碎。

治理大國,因溝通不便,傳達容易錯誤,相互信任不易,因此不可經常有變局,否則容易崩壞。

最重要的是清靜無為,以道蒞臨天下。天神人鬼各安其位,鬼不假裝為神,非但鬼不會假裝為神,神也不會隨意傷人,不僅神不傷人,握有權位在上階層也不隨便傷人。

在上位的君王和在下位的人民,都不相互傷害,才能很快建立長遠的共識,維持住國家的安定。

不安常會快速地傳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冤情,都來自於想像。

人類彼此要相信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兩地相隔甚遠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從善意去解釋他人的行為。

治大國若烹小鮮,公司長大了也是一樣啊!

熱點內容
訴訟法遇法定節假日順延指第二天 發布:2025-01-17 13:41:25 瀏覽:755
金融法規案例 發布:2025-01-17 13:35:34 瀏覽:424
巜行政訴訟法內容 發布:2025-01-17 12:45:05 瀏覽:493
龍灣法院直播 發布:2025-01-17 12:23:04 瀏覽:980
民法總則委託代理 發布:2025-01-17 12:13:18 瀏覽:927
3c法規 發布:2025-01-17 12:11:05 瀏覽:543
刑法輕朝代 發布:2025-01-17 12:02:01 瀏覽:723
上海的工廠勞動法 發布:2025-01-17 11:35:08 瀏覽:382
馬慧娟律師 發布:2025-01-17 10:29:58 瀏覽:846
平輿縣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9:53:34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