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視頻
A. 《志存高遠 身體力行》吳良鏞院士報告求原版視頻。或原文。 謝謝。 2635473048@qq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917/c1007-25675745.html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馬麗)2014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昨天在京舉行,93歲的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以《志存高遠 身體力行》為題作主題報告。
報告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這是連續第四年在此舉辦這項活動。
全文如下:
中國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科學美德。戰國時候齊於臨淄設「稷下學宮」,治官禮、議政事,著書立說,可以說是當時高等學府與文化中心。其中已經蘊含了學術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風尚。事實上,科學作風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當前來講,各個學校制定的校訓都是這方面的至理名言,當然,對學術研究腐敗的揭露也是屢見不鮮,包括中國、外國,說明真正認識並嚴格自律並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剛入學的研究生,這是你們人生的新階段,我熱誠地希望你們在思想上也能夠有一個新的境界。我今天在這里不講大道理,因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資料匯編》上有好多文章已經將一些道理說的很透了。剛才韓啟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講話。我作為一個建築學人,自1946年執教於清華大學,至今已經68年,我只想將一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所得到的體會跟同學們討論。
第一,理想與立志。一個人一生不能沒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斷前進的動力。要思考我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麼?想要有何作為?有何抱負和志趣?想要從事什麼專業?這在中學進入大學時必然要有所考慮,從大學進入研究生時代更需要進一步思考。立志往往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成長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想而一步步頓悟、提升,當然,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選擇建築事業,並作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與我青少年時代成長的經歷有密切的關系。我1922年生於南京,當時正值內憂外患,中國大地上戰火連連,苦難深重。1937年南京淪陷,我隨家兄流亡重慶,於四川合川繼續中學學業,記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結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軍空襲,大火一直燃燒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當夜合川城大火沖天,而且狗叫的聲音像哭一樣,我敬愛的前蘇州中學首席國文教員戴勁沉父子也遇難了。戰亂的苦痛激勵了我重建家園的熱望,我最終斷然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學習,以建築為專業,這是一個開始。隨著自己的成長,認識國家社會的發展,逐步對建築事業發展的需求也就不斷加深認識,對它的學習研究也就不斷提高。
第二,選擇。一個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個彎轉錯了就很難回到過去的志願,因此道路的選擇至關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機遇、變遷,甚至有無限的偶然性,國家的發展、經濟社會的變遷,乃至家庭中細小的問題都會引人轉向,甚至於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回顧我自己的經歷,有幾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經梁思成先生推薦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求學,1950年學成後,應梁先生信中說到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召喚,力辭種種誘惑,毅然從尚為英國盤踞的香港、在軍警挾持下取道回國,投身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和教育事業中,現在想來,如果當時留在美國,便沒有此後幾十年在中國建設領域中的耕耘和收獲;1983年,我年滿60,從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的行政崗位上退下,當時張維校長邀請我前往深圳大學創辦建築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堅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間屋子、一間書桌、兩個坐凳的條件下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到現在已經整整30個春秋,30年中我與研究所的同志們共同開展了一系列人居環境科學的研究與實踐,當時若前往深圳,今生後期的工作則又會是另一番光景。類似的情況一個人一生不知要經歷多少,回顧既往,我自審之所以沒有「轉錯」大方向,很大程度上還是與早年「立志」相關,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築與城市的學術領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時期,根據現實條件,作出相應的選擇。
第三,堅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是堅持還是退卻?就我個人經歷而言,不論是青少年時讀書求學,還是年長後的研究和實踐,幾乎處處都要面對困難,也難免遭受挫折。年輕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響而氣餒,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華先生講的一句話共勉「不因困難而挫志,不以榮譽而自滿」,這是在他寫的《徐悲鴻與中國繪畫》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選擇,在選擇道路上更要有不懼困難的堅持。
第四,榜樣。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會起到重要的影響。我在求學的各個階段都有幸得良師的指點,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1940年我進入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師從我國建築領域的先驅鮑鼎、楊廷寶、劉敦楨、徐中等諸位先生;1946年自雲南抗日戰場回到重慶,又幸得梁思成先生賞識,獲邀參加協同創辦建築系,其間多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言傳身教;1948年梁先生推薦我赴美求學,師從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伊里爾·沙里寧,學習建築與城市設計,獲益良多。除了諸位「良師」還有諸多「益友」作為榜樣。數學家馮康因獨立於西方系統創始了有限元法而享譽,20世紀40年代初,他與我同在重慶中央大學求學,1946年又回到清華大學任教,他原本在電機系,後轉學物理,又發現對數學感興趣而轉到數學系。數學的事情我說不了,但是可以談一談從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對他的認識。馮康一度喜愛音樂,將圖書館有關古典音樂的著作借出來逐一閱讀,這體現了他即使在業余愛好上也擁有鑽研而廣博的科學精神,在各方面日漸淵博,最終成為「有限元」方法的創始人之一,獲得國際矚目。植物學家吳征鎰是2007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我在上世紀40年代即在清華園中與他結識,當時我們同居住在工字廳,隔院窗口相對。他當時公開身份是民盟成員,在1946年清華大學紀念聞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紀念會上,他鞭撻時局,我後來參加「教聯會」的工作,與他多有往來,才初步辨明時局。吳征鎰當時事實上是清華學生運動的領導者,後來去了解放區,解放前夕代表黨組織接收清華大學,並參加中國科學院的籌備等,如果他將這些工作做下去,可以成為優秀的領導,但是他選擇回到昆明,繼續從事植物學研究,主編了《中國植物志》等權威著作,他的一生,參加了革命運動,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學術抱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在為學、為人、為事中給予我心靈上的感染,至今我敬佩不已。建築與規劃專業內的「益友」更多,在此不再多舉。
以上主要講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關於師生關系,我執教多年,頗有些親身體會。韓愈《師說》有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老師最基本的職責。同時他還有兩句話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就是學生可以超過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兩句話無論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發揮比較大的作用,進行啟蒙、指導與引領,若干年後,學生的學識能力不斷發展,便不只是師生關系,而是學術事業上的戰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經歷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國際建築師學會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在北京召開,我被委任為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負責起草大會文件,這一任務匆匆落在我身上,當時時間緊迫,又有其他任務,助手中只有一名學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幫忙,當時的工作情況是:我每天清早將晚上寫好的稿件交給他,由他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給我,我繼續在深夜趕稿,如此往復,終於形成了《北京宣言》,這個文件獲得咨詢委員會的一致通過,並認為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為《北京憲章》,這也是國際建協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過的唯一的憲章。它說明師生共同在重大課題中合作,教學相長,成為共同戰線的摯友,推動學術的發展。這名曾協助我的博士生現在已經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建築與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長。
第五,頓悟。回顧幾十年的學術人生,我深切地體會到科學理論的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時刻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不斷注意現實問題與學術發展的情況,進行知識累積、比較研究、借鑒啟發,逐步「發酵」,得到頓悟。我的學術道路上有以下幾個頓悟可以與同學們交流。
頓悟一:建築學要走向科學。我在1940年代,在戰火紛飛中求學,初入建築之門,學術思想的啟蒙。1948年,赴美求學,接觸到西方先進的學術思想。1950年回國,投身新中國城鄉建設,參與長安街規劃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毛主席紀念堂規劃設計等重大項目。這一時期因制度變革、政治經濟等局面的變化,有諸多困惑。文革結束後,我滿懷激情再次投身於建築領域的工作中,希望沖破困惑的迷霧,找到建築學的方向。1981年,參加文革後第一次全國院士大會,認識到,一方面是雙肩學術責任的加重,另一方面是建築學專業必然要向科學發展,否則難以適應形勢的要求。
頓悟二:從「廣義建築學」起步,從建築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過對交叉學科理論知識的涉獵、對古代人類聚落遺址的考察,等等,我認識到建築學不能僅指房子,而需要觸及它的本質,即以聚居,說明建築要從單純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會,從單純物質構成的建築物要拓展到社會構成。因此,提出了「廣義建築學」。這本著作今年被譯為義大利文和英文。
頓悟三:「人居環境科學」的追求,有序空間與宜居環境。「廣義建築學」之後,我仍在從各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領悟,基於對傳統建築學因時代而拓展進行種種探索及對國外種種城市規劃理論的研究,逐步理解到,不能僅囿於一個學科,而應從學科群的角度整體探討研究,需要追求一種不囿於過去的新學科體系,1993年第一次提出「人居環境科學」,人居環境科學探討如何科學地利用空間,實現空間及其組織的協調秩序,即有序空間。人居環境科學始終以人為核心,人應當在空間中安居樂業,所有層次的空間規劃設計都為人的生活服務,旨在創造適合於社會生活生產的美好環境,即宜居環境。
頓悟四:人居環境科學涉及諸多學術領域,要走向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全球性經濟危機、社會動盪、氣候變化等問題不斷涌現,都推動人居環境科學變成大科學,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學。它將邁向大科學、大人文、大藝術。科學——綠色建築、節能減排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入、對社會中下階層的關懷等;藝術——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的創造等。今年9月初,我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題為「人居藝境」的展覽,將我的書法、建築、繪畫、速寫等作品進行展覽,我進一步體悟到我們過去所居處的人居環境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創造,其中蘊含的藝術境界豐富、充實而又深遠,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環境,從個體人的生活到社會的運轉,無所不包又無處不在,這已超出了我從40年代起所追求的建築與藝術的並行學習,多種藝術門類以生活為基礎,相互交融、折射,聚焦於人居環境之中,在某一門類中有獨到之心得,都可以相應地在人居建設中有所創造和展拓,這可以說是人居科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其中尚有廣闊的空間待我們去探索、發掘。
由於建築設計的事物太龐雜,作為建築學人,以上所說的是我結合自己學術人生經歷的一些體悟,我也很難就自己的專業領域把今天的大會主題解說清楚。在座的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學科,但都應當關心多方面的學術思想的變化,多學科互補、拓展知識面,從而了解時代的發展與需求。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數學家馮康對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獵、融貫綜合,植物學家吳征鎰既關心國家政治,又專注學術研究。他們都是青年人學習的典範。
對於青年學人,我認為在理性上對科學道德、科學倫理等似乎不難理解,關鍵在於身體力行。現在社會輿論的各個方面對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傳屢見不鮮,相關的書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讓人痛心的是,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這些人也許並非對科學道德不理解,而是沒有切實地將之落實到一己的心靈與行動中。因而,我想強調的是,必須志存高遠、身體力行,從經典的哲理轉化為一己之行動指南、行為通則,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內化為屬於你自己的精神財富,並且會在逐步頓悟中加深體會,並不斷加強信念,持續前進。
如今,我雖已年逾九十,但仍堅守在教師的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向未來,隨著年齡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於體力不及等原因已經做不了,但是依然覺得當前正面臨著一個大的時代,未來有無限的生機和激情,要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斷探索廣闊的學術新天地,建設美好家園、美麗中國。願與廣大青年學人一道共勉!讓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B. 歷史上比較重要的名人的生卒年月和死因!!!
列寧(1870.4.22.〔俄歷4月10日〕-1924.1.21.)
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馬克思和恩格斯事業和學說的繼承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和偉大領袖。
1870年4月22日 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夫斯克)。
1887年 進入喀山大學攻讀法律,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捕。
1893年秋 移居聖彼得堡。
1894年 寫《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批判民粹派,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1895年 在彼得堡創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協會。年底再次被捕入獄,14個月的獄中生活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的3年中,開始使用「列寧」這個筆名——這個筆名可能與法國童話人物列那狐和西伯利亞的勒拿河都有關——寫出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並與革命者克魯普斯卡婭結婚。
1900年2月 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結束,回到彼得堡後不久轉赴西歐
1900年12月 在德國創辦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的機關報《火星報》,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黨作準備。
1903年7月 黨在布魯塞爾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多數派)。布爾什維克及其思想體系的產生,標志著列寧主義的形成。
1904年 寫成《進一步,退兩步》,提出無產階級政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統一組織
1905年7月 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寫成《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指出將革命進行到底,並把它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
1905年11月 回國直接領導革命,並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
1905年12月 莫斯科工人武裝起義失敗。在此期間,寫《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等著作,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全面發展。
1907年 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
1908年 寫成《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批判了唯心主義,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捍衛了哲學的黨性原則。
1908-1912年 致力於總結二月革命的經驗,反對取消派和召回派,並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首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1914年 一戰爆發後,又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
1915年8月 寫《論歐洲聯邦口號》,第一次得出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取得勝利的結論
1917年3月 沙皇政府被推翻。
1917年4月 返回俄國,積極准備發動武裝起義。提出<四月提綱>.
1917年11月 在列寧領導下,在托洛茨基的軍事指揮下,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十月革命勝利後,當選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領導人民粉碎了帝國主義的三次武裝進攻和國內的多次大規模叛亂,使蘇俄的經濟建設逐步走上了正軌。從此個人簽名改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列寧)」。
1918年,在全黨代表大會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
1918年2月,與托洛茨基一起創立蘇聯紅軍和蘇聯紅海軍。
夏季,因布勒斯特和約的分歧意見,遭到左派社會革命黨暗殺。
1923年初留下政治遺囑,奠定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政治基礎,帶職到高爾克村病休。
1924年1月21日病逝;遺體經防腐處理後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紅牆下的列寧墓中。為紀念列寧,彼得格勒因此改名為列寧格勒,直至蘇聯解體後於1992年1月恢復聖彼得堡舊名。
卡爾·馬克思 (1818—1883)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生於德國萊茵省(現屬於聯邦州萊茵蘭-普法爾茨)特里爾一個律師家庭。他的祖父馬克思·列維是一名猶太人律法學家,他的父親希爾舍·卡爾·馬克思,後改名亨利希·馬克思,生於1782年,同荷蘭女子罕麗·普列斯堡結婚,生育多名子女,但從一確定繼承人的文件中發現,只有卡爾·馬克思和三個女兒索非亞、愛米爾、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馬克思進入特里爾中學。中學畢業後,進入波恩大學,後轉學到柏林大學學習,並於1841年完成大學學業,同年另以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區別》申請獲得耶拿大學博士。畢業後擔任萊茵報主編,後辭職。期間認識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學識淵博,精通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數學。
1843年6月19日,馬克思與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於1814年的貴族小姐燕尼結婚。
1844年1月,與燕尼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同年完成<<哲學經濟學手稿>>,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發現並發表,被稱為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
1845年秋,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去到比利時布魯塞爾。
1845年12月宣布脫離普魯士國籍。其後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書中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不徹底。第一次有系統地闡述了他們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為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奠定了初步理論基礎。後來才誕生了《共產黨宣言》。
隨後不久遭到比利時當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國。
1846年初 ,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1847年初,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正義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並且起草了同盟的綱領《共產黨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國一起創辦了《新萊茵報》。
後被驅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離開巴黎,去了英國倫敦。在倫敦,他們度過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在5年時間里,馬克思和燕尼失去了四個孩子中的三個。但在這期間,馬克思寫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
1864年9月28日馬克思參加了第一國際成立大會,被選入領導委員會。他為國際起草《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與移居倫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於被許多國家驅逐,到處流亡,他曾自稱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在倫敦寓所去世,葬於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內。
《資本論》後兩卷為恩格斯整理馬克思的遺稿後出版,分別在1885年、1894年相繼出版。
馬克思在德國特里爾的故居,現在是馬克思博物館。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誕生於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的巴門市,他比馬克思小兩歲。他的父親是紡織廠老闆,母親善良賢惠,很有教養。思格斯自小表現出了非凡的語言才能。中學時他就掌握了法語、希臘語、拉丁語等多種外語,成年後他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寫作,能閱讀二十種文字。思格斯本想進大學深造,但他是長子,其父一心想叫他繼承父業,因此1837年他被迫中途輟學去學經商。這時離他中學畢業尚有一年。
1848年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共產黨宣言》。1848年革命失敗後,他著手總結革命經驗,寫了《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德國農民戰爭》等著作。1850年他重返英國。
1834年10月入愛北斐特中學讀書。1837年 9月受父命中途輟學,到商行當練習生。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炮兵部隊服役,同時在柏林大學旁聽哲學課。1842年 4月開始為《萊茵報》撰稿(K.馬克思當時在該報社工作)。同年11月到英國曼徹斯特「歐門-恩格斯棉紡廠」的辦事處工作。在這里他經常深入工廠,參加工人集會和斗爭。這次赴英途中,他在科隆與馬克思第一次會面。1844年 8月在巴黎與馬克思再次會面,從此開始了他們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極為親密的合作和始終不渝的友誼。1845年出版了他同馬克思合作的第一部著作《神聖家族》,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他同馬克思一起不僅致力於創立革命理論,而且積極投身革命運動,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作準備。1847年他們改組正義者同盟,使之成為第一個國際共產主義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翌年 2月出版了他們受同盟委託撰寫的《共產黨宣言》,闡明了新的世界觀並提出共產主義社會的創造者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4 月受同盟委託組織出版革命運動的戰斗機關報《新萊茵報》。1849年 5月德國西部和南部為保衛帝國憲法舉行了武裝起義。恩格斯赴愛北斐特領導該地起義人民的防禦工事構築,在巴登 -普法爾茨起義期間,參加志願部隊的戰斗。事後,他撰寫了《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和《德國農民戰爭》,總結革命斗爭的經驗教訓,探討無產階級斗爭的戰略和策略。他深深體會到軍事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的重要意義,開始長期、系統地研究軍事。他閱讀歷代軍事家浩瀚的軍事理論和軍事史著作,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探討軍事問題,對當時的重大軍事行動進行了深刻的分析。1850年11月至1869年6月,恩格斯完成了許多重要軍事著作。他撰寫的《1852年神聖同盟對法戰爭的可能性與展望》,論證了軍事組織和作戰方法的發展決定於生產方式的發展,並預言無產階級的解放在軍事上也將有它自己的表現,將創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戰方法。他在《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1851~1852)一書中,總結歷史經驗,提出革命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動力,起義是一種藝術。他為紐約《美國新網路全書》寫了《軍隊》、《步兵》、《炮兵》等59個條目,涉及到軍隊建設、裝備發展、作戰指揮、築城、炮兵、海軍等范圍十分廣泛的問題。他在《紐約每日論壇報》、《新奧德報》、《新聞報》、《曼徹斯特衛報》和《派爾-麥爾新聞》等多種報紙上發表了關於克里木戰爭、義大利戰爭、美國內戰、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等的評論文章和其他軍事論文。他擺脫經商活動後,遷居倫敦。1870年10月當選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委員,直接參加共產國際的領導。1878年他完成了光輝巨著《反杜林論》,書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作了系統的闡述,並論證了暴力對經濟的依賴性和對經濟的反作用,肯定了暴力在歷史上不僅起反動作用,還起進步的作用。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逝世,恩格斯承擔起馬克思未完成的《資本論》第二、第三卷的整理和出版工作。翌年他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部重要著作,揭示了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途徑與形式,探討了戰爭的起源和本質。恩格斯晚年完成了重大的理論著述工作並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活動,為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對各種機會主義進行了不妥協的斗爭。1895年8月5日在倫敦逝世。
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Иосиф.В.Сталин),(1879—1953)
原姓朱加什維利,原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的主要領導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此外,斯大林還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的締造者之一,以及共產主義五大偉人之一。(其他五位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主席.)對二十世紀的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894年,斯大林進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東正教中學讀書期間開始研讀馬克思的作品並參加革命活動。
1898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梯弗里斯組織。
1900年開始參加地下政治活動,在高加索一些工業中心組織罷工、示威。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分化為孟什維克派和布爾什維克兩派後,他參加了布爾什維克派。
1904年12月領導巴庫工人大罷工。
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間,他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監禁。
1912年2月被選入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主編黨的機關報《真理報》。
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1917年5月至1952年10月連續當選為俄共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他協助列寧組織和領導了1917年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勝利後參加了以列寧為首的第一屆人民委員會。
1918年至1920年在蘇俄國內戰爭時期擔任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和國家監察部人民委員。
1922年至1952年10月連續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蘇聯共產黨1925-52年簡稱聯共(布)。
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蘇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作了關於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報告。他提出了「在一個國家首先建立社會主義」的主張。
1928年,他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全力進行工業化,通過幾個五年計劃使蘇聯這個落後國家迅速改變了面貌。
1934年底開始,斯大林發動了一場政治恐怖風暴,處決了許多曾支持他掌權的老黨員以及蘇聯紅軍和蘇聯紅海軍的大多數中高級軍官。
1936年開始在蘇聯紅軍和紅海軍中實行紅軍式軍銜制;12月5日在第8次蘇維埃非常代表大會上批准了在他領導下起草的第一部蘇聯憲法,即所謂「斯大林憲法」。
1940年恢復實行俄羅斯傳統軍銜制。
1941年5月至1946年3月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後改稱部長會議)主席。
1941年6月任國防委員會主席,同年8月任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1945年6月獲最高軍銜—蘇聯大元帥稱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他成為同盟國最成功的統帥之一,
1941年冬季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期間,斯大林始終留在首都組織大反功。在他的卓越指揮下,蘇軍先後贏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使當時的形勢急轉直下,兵鋒指向德軍,他領導蘇聯人民戰最終戰勝了納粹德國。斯大林參加了盟國的幾次首腦會議,包括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舉行的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
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52年10月聯共(布)19大將中央政治局改組為蘇共中央主席團時,他當選為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腦溢血病逝,遺體經防腐處理後安放在列寧墓。
1956年蘇共20大後,1961年斯大林的遺體被火化後掩埋在克里姆林宮紅牆下。
C. 姚建宗的榮譽和獎勵情況
2015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3年《法律的政治邏輯闡釋》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任首席專家;
2009年4月第一屆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態環境》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年被評為全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最佳宣講獎;
2006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等確定的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並獲得資助;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大學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省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3年,《生活的場景與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200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2001年7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1年4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1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獲吉林省第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的理論傾向》,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與良知》,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視界》,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0年12月7日,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項目獎勵;
2000年7月19日,被評為東北地區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1998—2000年度優秀編輯;
2000年3月,《國外政治發展研究述評》,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六次優秀著作獎專著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1月30日,榮獲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1999年8月14日,《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1998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法學論文二等獎;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特等獎;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構造論》,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成績顯著而獲獎;
1996年1月,《「法治經濟」解析》,吉林大學第四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1993年11月,《略談法的價值與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最根本價值》,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三次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D. 小學生怎麼寫百家法學家百場報告會的觀後感
組織推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制宣傳活動,深入開展法治宣傳回教育,就是要把答「雙百」活動放到全面依法治國大局中來謀劃,努力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成為聯接 「四個全面」的紐帶,助力「四個全面」 協調推進。
在各級宣講對象中進一步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以法治精神凝心聚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E. 戴玉忠的榮譽獎勵
2008年11月,在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員會、司法部、中國法學會聯合舉辦的「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中,被授予「最佳宣講獎」
F. 稅務代理的定義及好處
稅務代理是指稅務代理人在法律、法規規定的代理范圍內,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委託,代為辦理稅務事宜的各項行為的總稱。目前,在稅務代理理論或者實務工作中,無論是管理部門、行業內部或者社會上,對稅務代理的屬性沒有清晰定位以至存在爭議。本文僅提出一些個人看法,旨在拋磚引玉,希冀促進稅務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一、稅務代理的主要任務和基本原則
從我國頒布稅務代理制度的立法原意看,稅務代理的主要任務和原則是:
1、稅務代理的主要任務是為需要服務的納稅人提供幫助。稅務代理的重點是為納稅人提供「咨詢」服務,特別是為廣大的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服務,提倡稅務代理人為個體戶建帳和申報納稅提供代理服務。
2、稅務代理的首要原則是必須遵循納稅人「自願」聘請稅務代理人,稅務機關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納稅人接受稅務代理服務。
3、稅務代理行業管理應當遵循「開放」的基本原則。為納稅人提供咨詢服務應不局限於稅務師事務所一種組織形式,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應當被允許從事稅務代理行業。
從稅務代理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看,[#ff0000]「咨詢」、「自願」、「稅務代理人」[/#]構成稅務代理行業的關鍵詞。制定稅務代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等不能脫離這些核心法律概念意思。
稅務代理人的概念比較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111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委託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稅務事宜的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顯然,在法律條文上,注冊稅務師不等同於稅務代理人,應僅是稅務代理人的一種,稅務代理行業管理部門把稅務代理人解釋為注冊稅務師違反國家立法原意(建議國家稅務總局徵求權威法學家的意見)。根據國際慣例,在英、美和歐洲大部分國家以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並無專門的稅務代理立法,稅務代理業務主要由注冊會計師完成。即使在專門有稅務代理立法的國家,注冊會計師也自動取得稅務代理資格。稅務機關應允許經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獲得注冊會計師資格,甚至律師資格的經申請成為稅務代理人。凡具備上述三種資格的人士只要向稅務代理管理機關申請稅務代理業務,稅務代理管理機關應當予以批准。
為納稅人提供更好的咨詢服務是稅務代理行業設立的宗旨,只有「開放」行業管理才符合此立法原意,而「封閉」行業管理是不符合此立法原意的。即使在安然事件後,美國國會立法限制注冊會計師部分咨詢業務(其實立法限制的是注冊會計師從事上市公司部分咨詢業務,而非我們所理解的所有公司的所有咨詢業務),稅務代理行業仍然保留在注冊會計師咨詢業務范圍內。注冊會計師從事審計業務,並不會影響稅務代理的獨立性,因為稅務代理是審計的副產品,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必須審查稅務的帳務處理,稅務代理和審計報告內容應當一致,不應產生矛盾。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沒有注冊會計師從事審計業務影響稅務代理「獨立性」的理論依據和典型案例。注冊會計師從事稅務代理也可以避免納稅人接受雙重「審查」而減輕納稅人負擔,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相反,納稅人對稅局有天然的敬畏心理,如果稅務代理人利用和稅局的天然關系拉攏審計業務和其他注冊會計師合作分成(注冊會計師在制度上並不存在和稅局的天然聯系),無疑使審計業務,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審計業務從屬於稅務代理,對審計業務的獨立性產生毀滅性影響。
高素質的律師、注冊會計師參與稅務代理行業,有利於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有利於做大做好稅務代理市場!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律師才能做到三贏的局面!
二、稅務代理行業的「鑒證」與「代理」之爭
「鑒證」一詞並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也沒有收錄。按字面理解,鑒證就是鑒定證明的意思。而代理是一個明確的法律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代理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無論是經濟法理論還是行政法學理論都沒有鑒證與非鑒證劃分的學說,[#c04000]現在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把中介行業區分為鑒證與非鑒證行業並不科學,建議棄用「鑒證」一詞,以免誤導社會。[/#]
「鑒證」與「代理」也是一對矛盾的概念,同一份報告不可能既是「代理」行為,又是「鑒證」行為。中介行業應該根據法律屬性予以定位,如注冊會計師可以定義為法律授權出具審計報告,法律允許出具咨詢報告的專業人士,而稅務代理人可以定義為法律授權代理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進行稅務代理,法律允許進行稅收籌劃的專業人士。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代理人僅在代理范圍內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納稅人沒有將有關資料告之稅務代理人,稅務代理人是不因此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注冊會計師即使不明知委託人的會計資料違反規定,也不能當然的免除其法律責任。因為注冊會計師法明確規定,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規則應當知道的,應承擔法律責任。在這點上,注冊會計師與注冊稅務師有著根本的區別,顯然,注冊會計師具有鑒證的法律後果,而注冊稅務師則沒有。
另外,注冊會計師需要運用多種技術手段,獨立審計也是一門單獨的學科,理論和實踐性都特別強,對人的素質要求特別高;而稅務代理是一般性的事務工作,稅務代理不是一門學科,企業一般財務人員足以勝任。據此,稅務代理人也無須鑒證職能。
三、稅務代理行業的認識誤區
目前,稅務代理行業有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認為稅務代理行業有為稅務機關服務的職能,稅務代理有助於增加稅收、降低稅收成本。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將嚴重妨礙稅收法律制度的健全和發展。盡管健全、完善的稅務代理制度可能有助於增加稅收、降低稅收成本,但這決不是稅務代理的立法原意,切忌利用所謂稅務代理增加稅收、降低稅收成本的假說,強制納稅人接受稅務代理。理由如下:
一方面,國家設立專門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內設登記、徵收、稽查部門,這些機構的設置足以保證國家依法徵收稅收。不管是否設立稅務代理制度,按時征繳稅收、降低稅收成本是稅務機關本身的義務,設立稅務代理制度不能免除稅務機關本身的義務,這種義務更不能轉嫁到稅務代理頭上。正如司法公正,法官是司法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只能靠自己堅持司法公正,不能把司法公正轉嫁到律師頭上。如果任由稅務機關轉嫁自身的責任,將會使稅務機關減少追求公正、效率的原動力,而一旦稅收體制出現大的問題,稅務代理行業是不可能負擔起如此重任的,造成的損失將會由全體納稅人承擔,而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得到彌補的。
另一方面,按照行政法學的觀點,行政法作為管理的職能早已過時(管理論),而西方國家實施行政法的目的是為了限制、控制行政機關職權的學說也暫不被我們所接受(控制論),但是行政法是為了平衡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的法理學說已被我國法學界廣為接受(平衡論)。 在如此繁復的稅法面前,納稅人無疑處於弱勢地位。[#c04000]國家為了平衡作為強者的稅務機關和作為弱者的納稅人權利義務關系,在賦予稅務機關很大權力的同時,也設立稅務代理制度,以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四、稅務代理的法律責任
關於稅務代理的行政、刑事責任,目前稅務代理行業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的罰款規定和國家稅務總局的一些部門規章規定,而刑法沒有明確的懲處條款。這些法律規定不系統,且規章因法律位階較低,受《行政處罰法》制約更難發揮效用。稅務代理行業立法因而有非常迫切的必要,即使人大立法難以立即實現,至少也應該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規范稅務代理行業。立法的內容應包括資格取得、行業准入、執業准則及規范、法律責任等。
稅務代理的民事責任主要應遵守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關於代理的法律規定。如以注冊會計師按照執業規則應當知道的視作「明知」,注冊會計師不僅對委託人承擔民事責任,還對利害關系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作比較,注冊會計師承擔的民事責任比注冊稅務師大得多,加上行政法、刑法對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五、稅務代理行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稅務機關並不合適作為稅務代理行業的主管機關。稅務機關是唯一受理稅務代理報告的當事人,也是相關利益方。如果同時又作為稅務代理行業的管理方,顯然影響其獨立性。稅務代理行業執業准則不成體系,過程也極不透明,完全受稅務機關一方控制,而沒有其他第三方的制衡,這也是目前稅務代理行業沒有暴露大問題的主要原因。只要這種單極體制存在,就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單純靠稅務機關的自律,沒有外部的監督,從歷史的經驗看,這種體制是失效的。為此,[#c04000]建議國家稅務總局把住資格考試關和法律監督關,而把其他的職能如注冊、行業內部執業規范、行業自律等交給行業協會。[/#]當然這種體制安排的前提必須是行業協會與稅務機關徹底脫鉤,稅務機關依法對行業協會進行監督,而行業協會在法律框架范圍內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另一方面,在實際工作中,[#c04000]各地方稅務機關根本就沒有理解國家制定稅務代理的初衷和立法原意,曲解稅務代理規定,按照有利於稅務機關的規定執行稅務代理政策。[/#]比如,強制納稅人接受稅務代理服務;強制納稅人接受注冊稅務師的所得稅匯算清繳查帳。國家稅務總局、注冊稅務師管理中心應當向地方各級稅務機關指導、管理稅務代理政策不偏離立法原意。當然,稅務代理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稅務機關應當鼓勵納稅人聘請稅務代理人進行納稅申報,比如對聘請稅務代理人的納稅人減少檢查次數,對信譽好的稅務代理人代理的納稅人減少檢查次數,但同時應嚴防納稅人串通稅務代理人偷漏稅,對此種行為,稅務機關應當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內從嚴懲處。只有這樣,稅務代理才能被納稅人真正所接受,為社會造福,為民族謀利!
[#c04000]鳴謝:[/#]
這篇文章的觀點是在與網友的探討中產生的,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我的觀點,我衷心感謝各位網友!沒有這場爭論,也就沒有這篇關於稅務代理成文的觀點。
附:
代理政策摘錄——關於開展稅務代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節選) ——國稅發[1994]211號
……
第二條 稅務代理是指稅務代理人在本辦法規定的代理范圍內,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委託,代為辦理稅務事宜的各項行為的總稱。
第三條 稅務代理人是指具有豐富的稅收實務工作經驗和較高的稅收、會計專業理論知識以及法律基礎知識,經國家稅務總局及其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批准,從事稅務代理的專門人員及其工作機構。
第二十二條 經國家批准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稅務咨詢機構需要開展稅務代理業務的,必須在本機構內設置專門的稅務代理部、配備五名以上經稅務機關審定注冊的稅務師,並報經國家稅務總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批准,方能從事稅務代理業務
代理政策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節選)
……
第八十九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委託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稅務事宜。
……
代理政策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節選)
……
第一百一十一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委託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稅務事宜的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規定。
……
代理政策摘錄——注冊稅務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
1996年11月22日,由人事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頌發《注冊稅務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人發[1996]116號),開始在稅務代理行業實行注冊稅務師資格制度,將稅務代理人員納入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資格准入控制范疇,標志著稅務代理作為國家確認的一種社會中介服務行業,已經進入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
代理政策摘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稅務總局《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方案》的通知(節選)?
1997年1月23日 國辦發〔1997〕1號
……?
要積極、穩妥地發展稅務代理服務。國家在社會中介服務行業中建立稅務代理業,為需要服務的納稅人提供幫助。稅務代理實行自願的原則。納稅人出於自身的需要,可以依法委託社會中介服務組織進行稅務代理。稅務代理的重點是為納稅人提供咨詢服務……。稅務機關不得以任何形式從事稅務代理,已建立的稅務代理實體,必須與稅務機關脫鉤。?
代理政策摘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方案的通知(節選)
1997年2月21日 國稅發[1997]27號
……?
納稅人可依照稅收法規,委託社會中介服務組織代為辦理涉稅事宜。稅務代理服務的重點是廣大的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倡為個體戶建帳和申報納稅提供代理服務。要加強對稅務代理行業的管理監督,嚴格稅務代理機構和注冊稅務師執業資格的審批,嚴格代理服務收費標准,稅務代理機構必須與稅務機關在人、財、物上脫鉤。
……
代理政策摘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節選)
2002年5月16日 國稅發[2000]84號
……
第五十七條 根據本辦法和有關稅收規定,需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後在稅前扣除的事項,省級稅務機關可以作出規定,要求納稅人在上報稅務機關審核批准時,附送中國注冊稅務師或注冊會計師的審核證明。
G. 行政程序法的作者簡介
應松年,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院榮譽博士。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曾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北京、天津市政府法律顧問。曾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最佳宣講獎等,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教學和研究,是我國第一批行政法碩士研究生導師,最早的行政訴訟專業博士生導師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國走向行政法治探索》、《行政程序法理論與立法研究》、《當代中國行政法》等,在《中國法學》等刊物公開發表文章近百篇,主持完成《行政法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先後參與《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立法法》、《行政許可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H. 憲法主題活動有哪些
七大主題活動奏響憲法最強音
天津司法
2019年12月02日 · 天津司法局官方賬號
12月4日是第六個國家憲法日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動全市集中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按照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的部署,全市將組織開展「憲法宣傳周」系列宣傳活動。
憲法宣傳周
天津將舉辦多場系列活動哦
讓我們先來一睹為快吧
時間安排
12月1日(周日)——12月7日(周六)
活動主題
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七大」憲法主題宣傳活動
憲法進企業主題日(12月1日)
結合企業法治文化建設,面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突出宣傳「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憲法法律對國有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保障和規范,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法規,法治企業建設等。
憲法進農村主題日(12月2日)
針對農村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突出宣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憲法關於農村農業農民的有關規定,法治鄉村建設等。組織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宣傳『鄉村振興』,關注農村法治、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進鄉村法治宣講。結合「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開展「憲法及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憲法進機關主題日(12月3日)
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開展憲法集中學習,組織憲法宣誓活動,營造憲法宣傳氛圍,學習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推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增強制度意識,依憲依法依規履職,做制度執行的表率。
憲法進校園主題日(12月4日)
在青少年學生中組織開展參與度高、具有儀式感的憲法宣傳活動。突出宣傳憲法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培育青少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國家意識、規則意識。在天津實驗中學設置天津分會場,與全國中小學生同步參與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活動。組織參加教育部第四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全國總決賽、普法網在線學習和「憲法小衛士」2019年行動計劃。
憲法進社區主題日(12月5日)
針對社區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結合「憲法進萬家」活動,深入基層社區、家庭開展普法宣傳。充分利用市民講堂、道德講堂等陣地為社區居民講法治課,邀請法律專家為社區工作者等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宣傳周期間,推動各區組織力量深入社區開展憲法宣傳。
憲法進軍營主題日(12月6日)
結合部隊工作實際,組織指導軍地法官、檢察官、律師到部隊開展普法宣傳。突出宣傳憲法及相關法律關於軍人履行職責、軍屬權益保障等內容。
憲法進網路主題日(12月7日)
組織網路媒體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活動。組織中央新聞網站天津頻道、本市新聞網站、主要商業網站天津頻道,以及「網信天津」和各區微信政務新媒體矩陣開設「憲法宣傳周」專題專欄,全網推送活動相關重要稿件。組織中央網站駐津頻道,做好議題設置,在「津門里巷」、「聞鼓論津」等品牌評論欄目邀請專家學者等撰寫文章,圍繞宣傳周主題闡釋憲法精神內涵。
其他精彩活動
01
組織開展天津市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
02
組織開展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參加網上學法用法考試。
03
組織參加司法部、國家網信辦、全國普法辦開展的第十三屆全國百家網站、微信公眾號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04
司法機關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
05
組織開展第三屆「我與憲法」微視頻優秀作品和第十六屆法治動漫微視頻優秀作品網上推送展播活動。
06
積極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和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
07
印發憲法宣傳折頁、掛圖等宣傳資料,加強憲法宣傳,營造法治氛圍。
08
各區、各部委辦局要因地制宜,策劃組織特色鮮明、群眾參與度高的重點宣傳,廣泛開展生動活潑的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在公共場所設置憲法宣傳元素,讓憲法看得見、找得到。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在全體公民中普及憲法法律知識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學習憲法我們一直在路上
宣傳普法我們一直在行動
承擔司法行政機關應有的責任
積極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我們全力以赴
「憲法宣傳周」一大波精彩活動來襲
是不是很期待?!
有沒有很心動?!
12月1日,津曉法與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