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環境的建設依賴於
① 如何理解「只有從政治上分析問題才能看清法治的本質,只有從政治上解決問題才
摘要 政治為法治提供依託和環境。法治總是同一定的政治制度相聯系,沒有脫離國家和政治制度的法治。法律存在的重要實體依託是國家及其組織機構,是對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治關系規范化、法治化的表達,政治變化會引起法律的相應調整。正如馬克思所言,一切共同的規章都是以國家為中介的,都獲得了政治形式。西方學者也直言不諱:「法律的蒼穹不是獨立的,它建立在政治的柱石之上,沒有政治,法律的天空隨時可能坍塌。」政治還為法治的實現提供環境。試想,在一個政治動盪、社會混亂的國家,怎麼可能有法治?可見,法治建設依賴於政治文明的發展與政治環境的穩定。
② 道德品質的提高與法治環境的形成有什麼關系
道德品質的提高,
與法治環境的形成,
當然應該有關系,
道德品質的提高有利於建成法治社會,
法治環境的形成需要每個人提高道德品質。
③ 如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健康成長的基礎和前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這些論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對於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而言,其重大意義不言而喻。
從外部環境看,首先,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企業最需要的。在這個競爭環境中,各類市場主體可以公平地、有序地參與競爭,商品和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公平交易、平等使用,公共資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化,企業的經營成本特別是政策和法律風險成本將有效降低。其次,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企業轉型升級面臨三大關鍵障礙:包括交易成本在內的綜合成本高,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缺乏足以有效支撐轉型升級的金融體系。法治的完善不僅可以通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觀念的加強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還可以完善金融法制,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金融體系向創新友好型發展。特別是可以通過完善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比如,針對「山寨泛濫」等「痼疾」,實施更加嚴格和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比各種其他形式的獎勵和補貼對創新的激勵作用更大、更直接。
除去外部環境,就企業自身而言,法治不僅是一種科學、合理的社會治理方式,其所具有的規則的科學合理性、可預期性等特徵,對現代企業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從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只有擁有持續性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保持這種競爭力優勢,需要企業依法完善其治理結構,實現決策機制科學化、合同訂立合法且規范化、激勵機制長效化。唯有按照合法經營、規范經營、有序競爭的方式經營企業,才能有效避免市場中的法律風險,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並以制度化手段保障此種競爭力得以延續,從而使企業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法治興則國家興、企業興。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穩定、和諧、有序的法治環境,依法治國將強化市場經濟的法治基礎,讓企業得到更公平的生存空間。在良好的法治環境中良性發展、良性競爭,企業的發展將更有活力,也會發展
得更好。如何建立和完善這一法治環境,需要社會外部環境和企業內在機制的良性互動。從外部來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機成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有利於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從企業自身而言,要在理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基礎上,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目標,推進現代企業的法制建設。比如,強化企業自律性,促進企業法治水平提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要求,理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同時立足公司法人制的建立與完善,建立與社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司化經營模式,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建立所有者、生產者、經營者相應獨立、相互制約的治理格局,建章立制,加強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建設,努力實現依法治企,進而推動整個市場經濟的法治建設。再如,完善企業法律監督機制。各企業要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和法律風險控制,建立法律顧問參與企業決策、規章制度制定的工作機制,逐步使企業法制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總之,只有社會、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在完善法治建設上齊下功夫,才能真正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④ 新農村建設對法制發展提出了什麼新的要求
農村法治的發展必須致力於「三農」問題的解決,而「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從法律角度思考,又要依賴於法律制度的創新。制度創新的關鍵是要把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置放於一個新的法律環境和制度環境中去,通過法律制度保障農村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動力。基於這樣一個思路,新農村建設必然要對法治發展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一、法治建設必須關注農民權益的保障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權益保障無疑是法治建設中應當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無論是農業生存的持續發展,還是農村社會的長期穩定,關鍵取決於廣大農民的正當利益是否能夠得到持續而有效的保護。農民權益是一個十分廣泛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農民的財產權。第二類是農民的政治權利。第三類是農民的社會權利。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平等、獨立和自由是包括農民在內的廣大市場主體應有的法律地位,這種法律地位的平等性恰恰是實現各自正當權益的基本保障和前提。但是,在中國長期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社會現實條件下,農民應有的法律地位和正當權益並未得到充分的體現和保護。面對這種情況,法律作為一種利益調控機制,它在保護農民正當利益問題上應當有所作為,而且必須有所作為。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就是保護了農民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說,也是保護了農業生產力。
二、法治建設必須維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需要通過法律加以確認和維護,才能獲得穩定長期的保障。保障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是農業立法的基本宗旨,也是農業法所肩負的第一任務。有關農業方面的立法都必須體現這一基本精神。當然,通過法律保障農業的基礎地位,並不是僅僅意味著將農業的基礎地位通過法律條文加以規定就完事,更重要的通過一系列更為具體的法律制度,將農業的基礎地位切實建立在強有力的法律支撐上。也就是說,要通過立法,正確處理農業和其他產業的關系,防止在發展其他產業時,造成對農業的侵害;通過立法,確立各種有利於調動農業勞動者生產積極性,有利於增加農業投入的農業發展激勵機制,使農業的發展始終充滿活力;通過法律,建立和鞏固農業產業保護機制,保障各項農業產業保護措施和保護政策能夠得到充分落實。在此基礎上,通過強化農業立法的實施機制,保證各項體現農業基礎地位的立法得到切實的實施,使農業的基礎地位真正獲得法律的保障。
三、法治建設必須構建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法治環境
城鄉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鄉差別是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大社會問題,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城鄉隔離制度,例如戶籍制度,糧食供應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就業制度、醫療制度等,這就把中國居民分成城鄉兩個群體。因此,建立新型的城鄉關系是新農村建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這就對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至關重要的是要在農村法治建設過程中,通過提升農村在權力義務的法律配置中的地位和比重,在不損害城市發展的前提下在市場准入、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社會分配與保障等方面給農民社會以適當的傾斜。通過這些制度和措施,形成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法治環境。
四、法治建設必須把國家對農業的干預納入法治化軌道
當今世界各國都很重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不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實行某種程度的干預。我國的實踐也證明,政府對農業的適度干預是農村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基本保證。但是,政府不合理的干預也會給農村的改革、發展與穩定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必須對政府幹預農業經濟的行為進行有限的法律約束。法律約束並不僅僅意味著對政府幹預農業生產經營的限制,而且也應包括對政府合法干預的督促和保證。
參考文獻《幹部法律知識讀本》
⑤ 如何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的好環境
深入推進法治建設,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就是實際、就是方向、就是有的放矢的靶子。總書記指出的一些突出問題,切中要害,直抵靶心,是我們改善法治環境的重點難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把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堅決地直面問題,各個擊破,發現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把總書記指出的在發展環境方面存在不依法辦事的突出問題,逐個逐條梳理,拿出切實有效解決辦法。同時,更要著眼於問題的本質,注重從根子上對症下葯,從源頭上革故鼎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綱,我省去年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優化黑龍江省發展環境的意見》是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的政策舉措,必須下真功夫、花大力氣,持之以恆地落實好。
形成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政貴有恆,善政必簡。簡政放權,是打通政府職能轉變最重要的「一公里」。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問題,簡政放權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只有扎實有效地推進簡政放權,才能讓政府切實地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也才能真正實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改革目標。打造龍江全面振興的好環境,要認真研究如何清除計劃經濟陳舊思維,加快簡政放權落地,解決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用透明的法治環境穩定市場預期,維護市場秩序、發展法治經濟。
源澄而流清,源渾而流濁。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幹部這個群體,人數不多,但作用非常關鍵。依法治理水平和法治化程度,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領導幹部這個關鍵群體對於推進法治建設的信念、決心和行動。一個地方的領導幹部能夠帶頭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就會成為這個地方正氣充盈之源、萬心歸聚之泉。一個風清氣正、公平正義、開放文明、服務高效的發展環境就會加快生成。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帶頭遵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
總書記強調,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深化基層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設建立在扎實的基層基礎工作之上,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每一個人應有的責任。只有全社會都樹立起法治精神,使法治熔鑄到內心中、根植於頭腦里、落實到行為上,才能為法治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社會基礎。「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目標在前,任重道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建設者,也將是最終的獲得者。
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是龍江實現全面振興必須面對、必須破解的課題。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只要我們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引導好廣大幹部群眾這個多數,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營造良好社會秩序,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就一定能不斷以法治建設的新成效,促進龍江經濟振興發展環境的大改善。
⑥ 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1、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2、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要嚴格執法資質、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
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權被濫用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把決策、執行等環節的權力全部納入監督制約機制之中,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運行,防止行政權力的異化,確保法律公正、有效實施。
三、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6)法治環境的建設依賴於擴展閱讀:
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幹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⑦ 法治建設的基本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進中國法治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關於依法執政理念,提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關於法治的價值,強調樹立法治信仰,提出憲法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要以法治凝聚共識,讓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關於法律實施,要求執法者必須忠實於法律,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保證憲法和法律的遵守和執行。關於法治與德治的關系,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他律和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公民既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關於弘揚法治精神,提出堅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實踐相結合,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促進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等等。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奴隸制的習慣法。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出現了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唐朝(618年-907年)時,中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並為以後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獨樹一幟的法系,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制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於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於失敗。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逐步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從1949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對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維護社會秩序和恢復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隨後制定的有關法律,規定了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規范了國家機關的組織和職權,確立了國家法制的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後,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年-1976年)動亂,中國社會主義法制遭到嚴重破壞。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作出把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並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權威性,使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成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法治建設的基本理念。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方針指引下,現行憲法以及《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行政訴訟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由此進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並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1999年,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新篇章。
進入21世紀,中國的法治建設繼續向前推進。200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200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並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國家基本方略和全社會共識。以依法治國為核心內容、以執法為民為本質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以服務大局為重要使命、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逐步確立。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遍增強,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
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同時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並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各項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隨著法律規定、司法體制、維護權益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權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公民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全面保障。
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中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和司法的組織法制和工作機制,保證了行政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類公開辦事制度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公安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
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不斷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監督合力和實效不斷增強。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監督。人民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監督行為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公眾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監督渠道不斷拓寬。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證了對國家公務人員的監督有力有效。
⑧ 法治政府建設的目錄
序言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論證途徑
三、論證方法
第一章法治政府及其經濟基礎
第一節法治政府的含義與作用
一、法治政府的含義
(一)法治的含義
(二)法治政府內涵的具體化
二、法治政府的作用
(一)政府的角色定位
(二)法治政府的經濟作用
第二節法治政府的經濟制度基礎
一、關於制度經濟學
二、制度的主要作用與淵源
(一)制度的主要作用
(二)制度的淵源
三、法治政府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建設法治政府
(二)在我國,法治政府的建設是與行政法治的建設同步的,它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第三節法治政府與市場經濟
一、市場經濟與經濟行政管理主體
(一)關於市場經濟
(二)經濟行政管理主體與法治政府
(三)經濟行政管理主體的權力與控制
二、法治政府有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第二章法治政府依賴的環境探析
第一節建設法治政府的大背景
一、建設法治政府是市場經濟的要求
二、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
三、現代社會,政府行政權力運行的新特性要求建設法治政府
四、公民的權利意識覺醒要求必須建設法治政府
五、在我國,建設法治政府是歷史的必然要求
第二節法治政府對環境的要求
一、法治政府所依賴的整體環境
二、法治政府對法律環境的要求
第三節法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法律環境的制度屬性
(一)法律環境的性質
(二)法律環境的「軟」、「硬」經濟作用之內涵
二、法律環境的「硬」經濟作用
(一)硬法律環境的整體作用
(二)單個法律制度的經濟作用
三、法律環境的「軟」經濟作用
第四節法律環境的建設
一、關於硬法律環境的建設
(一)硬法律環境建設的原則
(二)硬法律環境的建設內容
二、軟法律環境的建設
(一)概述
(二)軟法律環境建設的必要性
(三)培養法律意識過程中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四)培養全民法律意識的具體措施
第三章法治政府的標准探析
第一節法治政府理念上的標准探析
一、依法行政理念
二、行政服務理念
三、行政公開理念
四、誠實信用理念
五、法律優先、法律保留理念
六、行政行為的程序化理念
七、行政行為要受到司法監督的理念
八、行政賠償理念
第二節如何從實踐上認定政府的法治性
一、概述
二、法治政府的實踐標准
(一)從政府是否具備完善的行政法律制度角度予以檢驗和判斷
(二)從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角度予以檢驗和判斷
(三)從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角度予以檢驗和判斷
(四)從行政許可的角度予以檢驗與判斷
(五)從行政救濟制度角度予以檢驗和判斷
第四章我國法治政府的具體制度建設
第一節我國法治政府的建設現狀與展望
一、我國法治政府建設所做出的工作和成果
(一)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工作與「法治政府」的提出
(二)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狀況
二、目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問題
(二)阻礙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原因
三、如何更快更好地建設法治政府
(一)建設法治政府的指導原則
(二)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展望
第二節建設法治政府的行政程序制度
一、行政程序制度是法治政府的核心制度
(一)行政程序的價值決定其核心地位
(二)行政程序法的發展歷程決定其核心地位
(三)行政程序的經濟功能、民主屬性決定其核心地位
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建設
(一)行政程序法的特點與基本原則
(二)國外行政程序法的發展和現狀簡介
(三)中國行政程序制度的建設
第三節建設法治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一、政府信息與政府信息公開的一般理論
(一)政府信息與政府信息公開
(二)政府信息公開的憲法基礎
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建設
(一)建立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法律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二)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
(三)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建設法治政府的行政許可制度
一、行政許可法的基本制度
二、建設我國行政許可程序制度
(一)行政許可程序及依據
(二)我國行政許可程序主要存在的問題
(三)建設我國行政許可程序制度
第五節建設法治政府的行政救濟制度
一、關於行政救濟制度
(一)行政救濟及其特徵
(二)行政救濟的發展趨勢
二、行政救濟的核心制度——行政訴訟制度的建設
(一)行政訴訟制度與我國之建設現狀
(二)現行行政訴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第五章和諧社會與法治政府
第一節關於和諧社會
一、和諧社會的內涵
二、和諧社會的和諧與其根本目的
第二節和諧社會與法治政府的關系
一、社會與政府間的緊密聯系
二、和諧社會與法治政府間的關系
(一)法治政府建設依賴於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推進
(二)和諧社會對社會治理、糾紛解決機制的要求有助於推進行政法治的建設,從而促進法治政府的建設
(三)法治政府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四)建設和諧社會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目標,這一目標對法治政府有基本的要求
(五)以和諧社會為目標,對建設法治政府基本途徑和方法的思考
⑨ 如何理解法治環境是最重要的發展環境
法治環境是指全社會尊重和踐行憲法法律,國家和社會事務依法治理所形成的特定意義上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管理趨向文明過程中所形成的制度化特徵和必不可少的客觀基礎,對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維護、保障、促進、規范和鞏固的作用,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我省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改革、發展、穩定只有在良好法治環境中才可順利實現
當前,我省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進入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進入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崛起的關鍵期。發展對於我省這樣經濟社會相對落後的省份仍然是首要任務。發展需要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同時又不能引發社會震盪。為此,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重大改革要於法有據,要以法治引導、規范改革行為。由政策引導到法治引導,這是我國改革方式的重大變化。以法治護航改革,一方面在立法環節凝聚共識,減少改革阻力;另一方面,一改政策引導型改革的易變性,使社會個體能夠預測行為的結果,在秩序下追求利益自由,既保障了社會的穩定,也在整體上推動了社會發展。如果沒有法治環境的保障,社會共識難以形成,個體行為缺乏規范,公共權力難以制約,不僅改革會夭折,發展會畸形,社會穩定也難以實現。從這一意義上講,推動河北改革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至關重要。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建設「三個河北」的重要保障
省委八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全省上下形成共識,凝神聚力,共同奮斗,也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法治環境建設,一是有利於保障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確保政府宏觀調控措施的有效實施,防止權力過度干預市場,同時也有利於政府正確實施發展規劃,發揮政府在克服市場經濟外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法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職權職責、權利和義務,形成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的良好局面。二是通過法治自身的規范作用和救濟功能,對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予以及時糾正和完善,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協調發展,防止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為眼前利益犧牲長遠發展的情況發生,培育自我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
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於市場資源的聚集和流動
市場的核心是自由競爭、平等競爭和秩序化競爭,而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是自由、平等、秩序、公正,市場與法治是硬幣的兩面,如果說市場是經濟內核,法治則是制度骨架,二者相互促進,互為表裡,市場的契約文明會促進法治化制度文明,而法治化的制度文明又會創造既有自由又有秩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法治是市場交易的准則,是投資安全的保障,是政府行為的依據。良好的法治環境能夠給投資者明確的利益預期,減少交易成本,提供投資保障,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是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信用保證,已經成為吸引眾多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法治環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投資環境,就是競爭力。法治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投資環境,影響著市場資源的聚集與流動,影響著一個地方的整體形象。對我省來講,要吸引更多生產要素聚集,提升經濟競爭力,必須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規范公權行為,推進治理現代化的保障
加強對公權力的制約,是法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讓權力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與依法治國的共同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省委書記周本順指出,各地各部門都要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跳出自身利益的藩籬,自覺在大局下推進改革,堅決破除束縛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把法治建設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中真正落實法治要求、體現法治精神。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的黨委依法執政、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規范行政執法、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以及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等措施,都是著力從制度方面管住權力的舉措。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對全會提出的各項舉措,要一項一項地進行細化分解,明確責任,明確標准,明確抓手,務求實效。
良好的法治環境需要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識
公民的法治意識是法治環境的組成部分,而公民法治意識的培育和提高也有賴於整體法治環境的改善。如果公民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淡薄,再好的法律也會因為得不到遵守和執行而不起作用,良好的法治環境更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即。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省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加強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教育,引導大家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能觸碰,牢記法律底線不能逾越,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守法,才會推動全社會崇法守法良好風氣的形成。其次,要通過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法治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的法治意識。摒棄或改變各種不利於法治的傳統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人們發自內心地擁護和信仰法治,自覺地把法律規定內化為行為准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環境。當前,根據我省實際情況,要健全法律服務體系和機構,改變空洞說教、形式主義的法治宣傳方式,結合公民身邊實例和切身利益,有針對性地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高效、廉潔、公正、公平、公開和法治化的糾紛解決新機制,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⑩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是什麼
法治與法制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法制的概念不包含價值;法治包版含了價值內涵,權強調了人民主權。
二,法制只是強調形式意義方面的內容,而法治既強調形式意義的內容又強調實質意義的內容。
三,法制更偏重於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強調「以法治國」的制度、程序及其運行機制本身,它所關注的焦點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會秩序的穩定。
(10)法治環境的建設依賴於擴展閱讀: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當前,社會上對執法司法狀況意見還比較多,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問題還比較突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實現公正司法的目標,強調了「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明確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對以法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讓人民群眾感到不公時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評理、有地方處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司法為社會撐起公平正義的天空。
參考資料:網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