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春秋以法治國

春秋以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2-04-17 07:19:01

㈠ 韓非子是春秋時法家集大成者,主張以法治國,他的主張得到贏政的賞識,對嗎

對的。
韓王安二年(公元前236年),李斯奉秦王命到韓國,促其速降。韓非見到十五六年未見的李斯,出示《孤憤》《五蠹》等篇章,李斯看後,把作品帶走,傳至秦王手中。《史記》說的「人或傳書至秦」,這「人或」就是李斯。
韓非的書傳到秦國,秦王非常贊賞韓非的才華。韓王安三年(公元前235年),因秦國攻韓,韓王在危急關頭召見韓非,「與韓非謀弱秦」。

㈡ 春秋戰國以法治國的思想家是誰

法家:韓非子,主張改革,以法治國

㈢ 春秋戰國時期以法治國的是誰

法家,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個以法治為核心的思想學派.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認為「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商君列傳》)他們在政治實踐中,獎勵耕戰,毀棄詩書,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主張以法治國.
這種流派主要盛行於戰國時的韓、魏、趙三國,而早期的法家學派人物亦來自這三國,如商鞅來自魏國、申不害來自韓國、慎到來自趙國等.法家中有三個學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這些學派思想由韓國人韓非子集以大成,構成法家思想的終極核心.
法家這種學說乃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內容核心主要是針對君主如何加強統治.在戰國時代那種「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的殊死競爭的情況下,法家這種思想在斗爭中確是相當實用,如秦統一六國就是明證,而儒家那種固守傳統的溫和政治主張就未免顯得有些「愚遠而闊於事情」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西漢後期,法家思想被「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所吸收,並開始以儒法並用「儒表法裏」的理論治理國家,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漸被排斥掉.
有人認為法家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意識形態.
代表人物
春秋時
管仲
子產
戰國時
韓非
商鞅
李斯
申不害
吳起
李悝
代表著作
《商君書》
《韓非子》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史稱管子,出生於潁上(今安徽潁上縣),春秋時代的政治家,哲學家.《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記載他的生活傳記,《論語》(憲問第十四)也有關於孔子對他的評論,北宋蘇洵的《管仲傳》也有一些分析.
年輕時家境貧困,鮑叔牙發現管仲有才能,交為好友,經常和管仲往來,管仲常佔小便宜,鮑叔牙並不引以為意,反而處處為他設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為美談,史稱「管鮑之交」).後來,管仲輔佐齊國公子糾,鮑叔牙輔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齊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孫無知篡位.
前685年春天,齊國大夫雍廩殺了公孫無知,公子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魯國卻支持其兄公子糾,因此齊國和魯國之間發生戰爭,管仲射箭中了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騙過了管仲.後來齊國戰勝,鮑叔牙向魯庄公要求處決公子糾,並把管仲交給齊國.
在鮑叔牙強烈推薦下,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甚至尊為「仲父」.管仲在齊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終於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
孔子曾言:「為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司馬光說:「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
子產(?~前522年),復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春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據記載,子產出生於鄭國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子國是鄭穆公的兒子.子產少時就很聰明,有很成熟的政治見解.鄭簡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鄭人立子產為卿.執政二十三年.鄭定公八年(公元前522年),子產卒.《賈氏說林》載:
子產死,家無余財,子不能葬,國人哀亡.丈夫舍玞佩,婦人舍珠玉以賻之,金銀珍寶不可勝計.其子不受,自負土葬於邢山.
孔子聽說後,曰:「古之遺愛也.」現有墓,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西南17公里陘山頂上,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50米.據《新鄭縣志》載:「子產墓累石為方墳,東有廟」.1987年3月4日,鄭州市政府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子產對當時國際國內形勢的判斷是:「國小而逼,族大寵多.」子產從政後,在鄭國進行了內政改革,整理田制,整頓貴族田地和農戶編制,承認土地私有,按田畝征稅等等.接著,他又用200多斤鐵鑄造了一隻鼎,把新制定的刑書鑄在鼎上,放置於王宮門口,讓百姓都知道新刑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刑鼎.子產推行法治,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國內政局長期穩定.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對外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動,維護了鄭國的利益,使鄭國免遭兵革之禍.子產「知人善用,擇其能者而使之」,為政數十年,政績顯赫.《左傳》:
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年,士無尺籍,長期不令而治.
子產的思想接近於孔子以前的儒家思想.子產具有人本主義的思想,強調人事,但也不否認鬼神.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在子產看來,人道先於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論,人道則不能不察.
慎到(約前395--約前315) 趙國人.戰國時道家、法家思想家.
早年學黃老道術,曾以齊國稷下講學而負盛名,受上大夫之祿.齊湣王十七年(前284)離齊至韓,為韓大夫.《莊子·天下》把他與田駢同歸一派,後成為從道家分化出來的法家,主張「尚法」和「重勢」.由「棄知去己」觀點,提出「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慎子·君子》)的法家政治主張,強調「官不私親,法不遺愛」.同時重視「勢治」,以為「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蹳賢者」(《韓非子·難勢》),權勢者應「抱法處勢」,「無為而治天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謂其著有十二論.《漢書·藝文志》著錄《慎子》42篇,列法家 ,現存殘本僅7篇.
韓非為韓國的公子,與李斯一同拜荀子門下學習.
在韓非生長的年代,韓國為戰國七雄當中最弱小的國家,但由於他患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多次上書韓王陳述他的思想,而不為所用.之後《韓非子》一書流傳到秦國,書中《孤憤》、《五蠹》內容被秦王嬴政所贊嘆,甚至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便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到秦國後,受到秦王政的欣賞,准備重用他,但招李斯忌妒,對秦王進讒言,陷害韓非入獄,最後在獄中服毒自盡.
韓非總結了商鞅、申不害、李悝的思想,主張君主應該用法、術、勢結合起來治理國家.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後為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時對魏惠王說:「公孫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為相.」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後,商鞅聽說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攜同李悝的《法經》到秦國去.通過宦官景監三見孝公,商鞅暢談變法治國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長,開始變法,後升大良造.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這時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與老師公孫賈.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復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變法日久,秦民大悅.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前340年,率秦趙軍敗魏國公子卬將軍,魏割西河之地與秦,將人民遷居至大梁,此時梁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於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秦國貴族多怨.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於鄙」、「不貪商、於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駟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斃」;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帥,亦不願收留.後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出擊鄭國,秦國發兵討之,殺鞅於鄭國黽池,死後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於彤,滅商君之族.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在諸子百家中,李斯是荀子的學生,後和韓非都成為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秦王政四年(前237年)爆發韓國水工鄭國為間諜案,在宗室大臣的鼓噪下,秦王下令驅逐一切客籍官員,李斯因此上〈諫逐客書〉於秦王,說明有容乃大的重要性,他認為「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於是秦王政下令取消逐客令,重用李斯,並加強對各國進攻.韓國恐懼,韓王派韓非至秦求和,秦王將韓非扣留在秦國,秦王政十四年(前227年),他害死自已的同學韓非.他協助秦始皇一統天下,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全國幣制.始皇三十四年(前207年),李斯建議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等百家之學,又坑殺儒生,史所謂「焚書坑儒」.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7月秦始皇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李斯密不發喪,和趙高合謀矯詔扶立嬴胡亥即位,並賜死嬴扶蘇.秦二世元年(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不久趙高誣陷李斯想割地稱王,又誣陷李斯子三川郡守李由與亂軍私通,李斯上書申冤,卻被趙高扣下,並投入監獄.後來李斯不堪酷刑,終於被迫認罪,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腰斬於咸陽,臨死前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父子對泣,夷滅三族.
李斯主張以小篆為標准書體.對漢字的規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申不害(?~前337年),河南滎陽人.「史記」在「老子韓非列傳」後面寫他是「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干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脩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
申不害也是早期的法家.史記有「著書兩篇,號曰申子」的話,漢書有「申子六篇」的話,但全都亡軼了.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
「韓非子」有一段話,說到這點:問者曰:「申不害、公孫鞅,此二家之言,孰急於國?」應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則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謂之衣食孰急於人,則是不可一無也,皆養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法者,憲令著於官府,賞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此人臣之所師也.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國古代軍事家和政治家.
吳起,戰國時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縣西)人,曾經拜魯國曾子為師,學習儒術.敢於改革,善於用兵.
早年得魯國國君賞識,及後齊魯交戰,吳起因在魯國娶了一位齊國宗室女子為妻,魯國人對即將擔任統帥的吳起表示懷疑,吳起為博得魯國信任,竟將自己妻子殺死.魯國雖然保住了,但是吳起以殺妻來求得將位,這種行徑為魯人所惡,因而最終還是被魯國的國君所辭棄.
之後吳起到魏國,被魏文侯和李悝重用,任西河守,推行李悝的變法.後來又去楚國為宰相,同樣推行變法,想要廢掉疏遠的公族、蓄養戰士,但是做事過於急切嚴厲,被許多皇族所恨.
楚悼王死後,楚國貴族即向吳起展開圍攻,必殺之而後快.吳起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便來一招借刀殺人,同歸於盡.他逃跑至太廟,躲藏在楚悼王的屍體下.吳起雖然仍被亂箭射死,但也有不少箭射到楚悼王的屍體上.楚悼王的兒子即位後立即命人以楚悼王屍體上的箭捉拿在放箭的人,並以大不敬之罪誅滅了七十多家貴族,也算替吳起自己報了仇.
吳起的變法時間較短,基礎不深,繼任者楚肅王又對吳起的變法並不感興趣,吳起在楚國的變法收效甚微.吳起是與孫子齊名的偉大軍事家,他治兵有術,在戰略戰術上留下許多佳話;但母喪不臨、殺妻求將,在品德上沾上重大污點,向為儒家學派所誣.這種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性格,雖然使他治兵有術名揚天下,卻也註定了悲劇的宿命.
李悝(約前455年—前395年),中國戰國時代著名思想家,主持魏國變法,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故一般認為他是法家的始祖.
李悝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進行「盡地力之教」,其具體內容已不可知,但主要為鼓勵農民精耕細作,推廣成功的耕作經驗,提高產量.並且實行「善平糴」的政策,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奴隸主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按照功勞和能力提拔官吏,如任命吳起為西河守,用西門豹治鄴.經過變法,魏國國力增強,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他還匯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六篇《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商鞅聽說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攜同《法經》到秦國去.現僅存篇目,內容已失傳.

㈣ 提出以法治國的齊法家是誰

法家的代表人韓非子主張的思想就是「依法治國」,這也成為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獨霸中原的一個關鍵點,自秦國開始,就已經實行了唯一的君王制,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如今的民主社會體系,建立了中央集權制。
他認為推廣仁義都是在空談,他的「法治思想」反對著「儒家思想」,君主應該採用手段統一自己的權利,將所有的權利統一起來,治理國家應該制定法律,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也因為他的輕罪重罰思想,導致了後來因為濫用權利的暴政,秦始皇在政時非常的重視並且重用韓非子的思想主張,並且推廣實施韓非子的政治政策,不幸的是,韓非子在收到重用後,也遭到了同門師兄弟李斯的嫉妒羨慕,李斯與韓非子出師同門,因此密謀毒死了韓非子。

但是也不得不說韓非子的「法治」也成就了現在我們的中國,法家思想成為了法律的起源點,它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國家政權,人口,環境之間的關系,但同時他也認為在追求利益的社會中是沒有道德可言的,兩千年的法治社會也和我們現在追求的法治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剛建立起的法律下還不是很成熟,很難做到人人平等,雖然說法治的思想跟本是「公平公正」。

因此,韓非子的思想主張有利也有弊!法律成為了當時統治國家的一種重要工具,不過秦國雖然因統一六國而強大,也因為了他的暴政走向了改朝換代。

㈤ 春秋時期的法律制度

春秋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代。社會的基本特點是「禮崩樂壞」,封建制逐步確立。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早形成、最有影響的一個最大的學派。孔丘是儒家的創始人,其貢獻在於提出並建立了以「仁」為核心、以「復禮」為目的的思想體系,作為整個儒家的理論基礎,並構建了儒家法律思想的體系。孟柯沿襲孔丘的思想體系,荀況對孔丘的思想發展較大,是儒法合流、禮法統一的先行者。
儒家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維護「禮治」,即要求建立以家庭為本位、以倫理道德為中心、以宗法等級為基礎的法律制度和意識形態,要求以「禮」作為指導立法司法的基本原則。提倡「德治」,即認為法律僅僅是確立和維護「君臣父子」等道德准則的輔助手段,主張「教化」,反對不教而殺;在法律和道德的關繫上,相對來說,輕視法律及其強製作用,重視道德感化作用。重視「人治」,即指重視統治者個人尤其是最高統治者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決定作用,提倡「聖賢」治國,主張將立法、司法權集中於「英明」的君主手中。
法家是戰國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主張「以法治國」的一個學派。法家主張「變法」、要求「以法治國」「一斷於法」。法家學派的鼻祖是戰國初期的李悝。
(二)春秋末期的法律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就是鄭、晉兩國最早出現的「鑄刑鼎」事件,公布了以保護私有財產為中心的成文法律。「鑄刑鼎」事件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成文法的產生。
1.春秋末期,首先創製成文法的是鄭國的子產。公元前536年,子產「鑄刑鼎」,將法律條文鑄在鼎上,公布於眾。這是中國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此舉遭到晉國大夫叔向他的抨擊。
2.公元前503年,鄭國執政殺鄧析而用《竹刑》。《竹刑》原為鄭國大夫鄧析所私自編撰,並無法律效力,後經國家認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3.公元前513年,晉國大臣趙鞅、荀寅將該國法典鑄在鐵鼎上,公布於眾。但遭到了孔子的反對。
4.鄭、晉兩國相繼鑄刑鼎的事件是中國法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中國奴隸製法律形態的結束和成文法的誕生,標志著中國古代法律步人了一個新的時代。
(三)鄭、晉兩國的成文法之後,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紛紛登上各諸侯國的政治舞台,進行變法改革,制定成文法,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成文法運動。成文法運動的發祥地三晉地區的魏國,產生了成文法運動的豐碑《法經》;在秦國,出現了成文法運動的集大成者《秦律》。
(四)《法經》
《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戰國時期魏國李悝制定的,是成文法運動的結晶,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法經》共有《盜法》《賊法》《國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盜法》和《賊法》是關於懲罰危害國家安全、傷害他人及侵犯財產的法律規定。《囚法》(也稱《網法》)是關於囚禁和審判罪犯的法律規定。《捕法》是關於追捕盜賊等的法律規定。《雜法》主要是關於盜賊以外的其他犯罪與刑罰的規定,起著具體加減作用。
《法經》的基本特點是: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私有財產和人身安全;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和封建統治秩序;體現法家重刑輕德的思想;開創編纂成文法典新體例。
(五)商鞅在秦孝公重用下,實行變法,對秦國法律制度進行重要改革,主要內容有:
1.改法為律。商鞅對《法經》做了許多重要補充,以《法經》為藍本創立了秦國的法律體系。
2.重農獎功,富國強兵。頒布墾草令、分產令等,實施廢井田、開阡陌的土地政策,從法律上確認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為獎勵軍功,頒布《軍爵律》,這對廢除世卿世祿制有重要意義。
3.明法重刑。制定了一系列的執行重刑的具體措施,主要有族刑連坐、行刑重輕、不赦不宥、刑用於將過和獎勵告奸等。
商鞅變法為秦國的政治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商鞅的法律理論與實踐都為秦朝各代君主所接納,以至直接影響到秦的「法峻刑嚴」,為封建法律的嚴酷

㈥ 最早提出以法治國的是那位思想家

戰國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治統治,為秦國所採納。我以前背的初一歷史資料上這么寫的。

㈦ 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興起的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興起的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也進入到一個「注重人事」、「私學」大興、「百家爭鳴」的新時代。在那裡,傳統的神權觀念和神權思想受到了「德」、「仁」思想的猛烈沖擊、批判,「禮」思想、「法」思想成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基礎;「士」階層出現,私學大興。這些「士」階層有文化知識,有政治謀略,有軍事才能,他們的活動不受國界的限制,無論走到哪裡,都受到統治者的禮遇,從這個意義上講,士人的活躍,奠定了思想文化繁榮的基礎。
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前719-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政治人物。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漢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改革家,被譽為「聖人之師」和「華夏文明的保護者」。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失敗,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成為齊國上卿(即宰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並因開創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供奉為保護神。
姬僑(?—公元前522年),姬姓,公孫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號成子,人們又稱他為公孫僑、鄭子產,鄭國貴族,鄭國國都(今河南鄭州新鄭)人。他是鄭穆公的孫子,所以人們又稱他為公孫僑、鄭子產。他自鄭簡公時(前554)被立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執掌鄭國國政,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政治家。子產沒有著述傳世,他的言行事跡,主要載於《左傳》、《史記》等書籍。子產的在法律上所做出的貢獻主要有鑄「刑書」,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36年子產「鑄刑書」,把自己所制定的刑書鑄在鼎器上,開創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秘密法。提出「以寬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張。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戰國初期魏國人(今河南濮陽)。約生於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卒於周安王七年(前395年),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魏文侯時任丞相,主持變法。司馬遷說:「魏用李悝盡地力,為強君。」班固稱李悝「富國強兵」。李悝變法在魏國走上富強之路過程曾做出很大貢獻,是中國變法之始,隨後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都在發展著李悝的變法實踐,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慎到(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趙國人,早年曾「學黃老道德之術」,後來成為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對於法家思想在齊國的傳播做出了貢獻。《史記》說他有《十二論》,《漢書·藝文志》的法家類著錄了《慎子》四十二篇。後來很多都失傳了,《慎子》現存有《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群書治要》里有《知忠》、《君臣》兩篇,清朝時,錢熙祚合編為七篇,刻入《守山閣叢書》。此外,還有佚文數十條。
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另有資料認為在前420年-前337年),亦稱申子,鄭韓時期人物(今河南新鄭)人。戰國時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術」著稱,著有《申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的代表人物。韓國滅掉鄭國後,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為相19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製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十五年間便使韓國強盛起來。
商鞅,原名衛鞅,也叫公孫鞅,戰國時期衛國人。商鞅早年為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孫痤病死後,魏王並沒有重
用商鞅。後來聽說秦孝公下令求賢者,便攜同李悝的《法經》到秦國去。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三見孝公,商鞅暢談變法治國之策,孝公大喜,商鞅得到了施展他變法理想的舞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為:建立新型的軍功爵制,激勵士兵奮勇殺敵;獎勵耕織,保證了秦國後方糧草充足;制定新法,使得百姓各司其職,安分守己。秦國自商鞅變法後,迅速成為一個強大的諸侯國,為後世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劇辛(公元前?~前243年),趙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燕國將領。在戰國歷史上,劇辛不是一般人物,當年在趙國也出仕過趙武靈王。劇辛是戰國後期法家的重要代表,著有著名的《劇子》,亦稱《處子》九篇。
韓非,韓非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韓非本是韓國的王族貴人,但是,他的理論不被當時的韓王所採納。在悲憤之下,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言的著作。後來這些著作傳到了秦國,秦王政看完後,發出了「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嘆。但韓非在出使秦國時,沒有得到秦王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賈陷害,最後自殺於秦獄中。韓非雖然一生都沒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卻著成了流傳千古的《韓非子》。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統一六國之前,有一次,他讀了韓非寫的書,十分佩服的說:我想和這個人交流,即使死也沒遺憾了。統一的,秦始皇開始將早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法家學說應用到全中國。他根據韓非子的中央集權理論開始強化國家機器。在中央,確立了一整套為皇權服務的官僚體制,使皇帝總攬國家一切大權;在地方,廢除了所有的分封諸侯國,將全國統一劃分為三十六個郡縣,皇帝直接掌握地方行政官的任免權;
李斯,戰國末年楚國人。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游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政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治;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西漢法家人物、理財家。出生於洛陽,父親為當地商人。漢武帝時期的政治人物,專長為財政。桑弘羊13歲時「以心計」入貲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漢武帝賞識,被委以重任,歷任大農丞、大農令、搜粟都尉兼大司農等要職,統管中央財政近40年之久。終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斂資財以增強國力,為武帝屢敗匈奴,多次出巡耀武揚威,打通西域,開發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理財之功連對之十分不滿的司馬遷也不得不擊節贊揚,稱弘羊時代「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公元前80年桑弘羊因與權臣霍光政見不和被殺。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制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 《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其思想源頭可上溯於夏商時期的理官,春秋、戰國亦稱之為刑名、刑名之學,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為一個學派。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圍涉及法律、經濟、行政、組織、管理的社會科學,涉及社會改革、法學、經濟學、金融、貨幣、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組織理論及運籌學等。
法家是戰國時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志。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㈧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法家受到推崇,各國以法制國,而隨著歷史更替,之後許多統治者開始舒緩刑法,如漢高祖

法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備受推崇的主要原因:
(1)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改革版的需要。
(2)符合權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的趨勢。
(3)有利於統治者加強對人民的控制。
(4)強調樹立君主個人權威以加強中央集權。
(5)地主階級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思想政權來維護他們的利益。

以上答題如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朋友們來補答一下。

㈨ 中國古代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人是誰

韓非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專文家。他創立的屬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㈩ 春秋戰國時期儒墨道法四家為救世提出的治國主張是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儒墨道法四家

儒家

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墨家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道家

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無為而治」。

法家

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

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10)春秋以法治國擴展閱讀:

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的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的儒學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墨家創始人墨翟,戰國初期宋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反對戰爭,在當時主要是反對不正義戰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生活的願望),「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的任人唯親)。

韓非是戰國後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主張「以法為本」「法不阿貴」。

熱點內容
寶安區教育局規章制度匯編 發布:2025-01-17 01:08:05 瀏覽:155
湖南開福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00:26:03 瀏覽:124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