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里狗
『壹』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道德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影響中國人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具著。
「芻狗」,就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用草紮成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人家用來祭祀時用的牲畜,因為牛、豬、羊等大牲畜成本比較高,一般人家用不起,所以就用相對廉價的狗做祭品。後來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人們就不用真狗了,而換成這種用草紮成的「芻狗」。雖然是草紮成的,但人們依然把它視為神聖之物,即使在祭祀完畢,也會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無人踐踏的地方,任其自然生滅。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沒有「仁」與「不仁」之說,沒有偏私,對待萬物都和對待芻狗一樣 ,一切任其自然,這就是老子所講的「道」。這句話其實是引子,想表達的是下面一句,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世間的聖人,應該效法天地,對待百姓就像對待同胞手足一樣,無所偏愛,任其自然,這才是聖人之道。
『貳』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真的讀懂了嗎
現在經常能聽到人說一句話,那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特別是在人失意的時候,總愛說這種話。實際上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這句只能算是上半句,只有結合下半句,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老子的意思。下半句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其內涵,只會胡亂吐槽。
老子能看開很多的事情,這是現在很多人都無法做到的。他珍惜自己擁有的,也能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失去的。
『叄』 老子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什麼意思啊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心的虛靜。
(3)道德經里狗擴展閱讀:
芻狗的來源:
芻狗【chúɡǒu】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哪裡,是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和曲解。這里的「芻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天地生了萬物,它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它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更沒有想從萬物那裡取回什麼報酬。而人之所以對萬物差,甚至人幫助了人,往往都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是因為人的自私的觀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議人要效法天地的「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的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伍』 道德經中的芻狗怎麼理解有哪些深藏處世之道
老子創立的道家學派成為中國主流學派之一。他的一些思想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還有它的先進性和實踐意義。只是一個傳說,老子過函谷的時候被人請求留下一些文字和書,老子就寫下了道德經。道德經第五場就有這樣一句話,天地不仁是萬物為芻狗。芻狗就是用稻草扎的狗的樣子,可以說是被人踐踏的東西。這裡面體現了在天地間要讓萬物自由生長,不要去過多的干預,要讓它自己發揮自己的作用和才能。一些東西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要強求。
老子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認識到這些東西,而我們今天甚至認為天和地還是有偏愛的,是我們個人主張的因素,將它加入了我們的感情,我們甚至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然,改變社會,這種事十分不可取的行為。我們要做的就是遵守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讓萬物自由的生長,不對其他人或其他事多加干涉,我們既不能仁愛,也不能偏愛,這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是極其適用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學習的道理。
『陸』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對於這兩句話,歷來的人常有誤解。芻狗一般認為是祭祀時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將這兩句話解釋為:「天地殘酷的對待萬物,聖人殘酷的對待百姓。」
其實,「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還有意義。比如,十八世紀西方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政府是最懶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對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領先了西方一兩千年。現代的市場經濟同樣主張政府不能過多干涉市場,要依靠市場的力量,同樣是一種「無為而治」。
『柒』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呀是沒有感知力的(對什麼都麻木不仁),它高高在上,不過是把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當作螻蟻罷了。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里的聖人,不是那些無所不知 ,無所不能的人。文中的聖人指是“王",即統治階級。在《道德經》中“王,邦、國"等字出現的比例是相當高的,因此,我才認為應當把“聖人"解讀為“王“。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句話的重點在“不屈"一詞,一直以來“屈“都被解釋為“枯竭“,但我認為最正確的解釋應該是"虧“,繁寫體的“虧"。虧,氣不足為虧。與月亮盈虧之意同。不虧:圓滿,充實。
有朋友在評論區留言,問多言數窮怎麼解讀,我本來已經回復了,但又怕其他朋友沒看到,就重新編輯發出來。
這句的含義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差不多。
『捌』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真的懂了嗎
現在經常能聽到人說一句話,那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特別是在人失意的時候,總愛說這種話。實際上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這句只能算是上半句,只有結合下半句,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老子的意思。下半句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其內涵,只會胡亂吐槽。
老子能看開很多的事情,這是現在很多人都無法做到的。他珍惜自己擁有的,也能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失去的。
『玖』 老子的《道德經》上曾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說的是什麼意思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和曲解。這里的「芻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天地生了萬物,它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它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更沒有想從萬物那裡取回什麼報酬。而人之所以對萬物差,甚至人幫助了人,往往都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是因為人的自私的觀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議人要效法天地的「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的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崩山裂石、椎心泣血的汶川大地震之後,《老子》的一句話不脛而走,這句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們的理解大概是:「天老爺,你真不仁,竟然如此糟踐百姓!」這種理解符合《老子》的原意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出自今本《老子》第五章。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註:「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聖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註:「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並不加惠於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名滿天下的胡適先生,其《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無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了。最後,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後來自然科學的基礎。」
1922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老子的話表現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鍾泰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雲:「吾統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於穿鑿,未足據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聖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於「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里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莊子·天運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綉巾覆蓋著,屍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應該說,鍾先生的說法是比較正確的。但是,芻狗到底是什麼,做什麼用,其生滅過程如何?鍾先生也沒有說清楚,如說芻狗就是芻靈之類。在其所著《莊子發微》中還展開來說:「以茅草扎作人形,以殉葬,則謂之芻靈;以祭祀,則謂之芻狗。後世畫神像於紙,以竹為骨而張之,謂之紙馬,即芻狗之變。紙馬非馬,知芻狗非狗矣。李頤雲:『結芻為狗。』非也。……蓋自秦以後,芻狗之制已不存。故魏、晉間人已不知芻狗為何物,而各以其意說之。不知狗之為言苟也,以其暫制而用之,故謂之苟,豈象狗形者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24頁)
實際上,「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齊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綉,纏著紅線,屍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後,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註:「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說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說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後就扔了。
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後,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芻狗祭祀後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於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後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裡真的很快遭到火災。問的人後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麼這么靈驗呢?」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麼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麼結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後,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生住異滅(借用佛家語)的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後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下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這個意思。這里,並沒有糟踐百姓的含義。
李偉國先生在《「人定勝天」語義的演變》一文(載《文匯報》2008年7月20日)中,又將《老子》的「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弗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今傳本第七十三章)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視作對待著的雙方,解釋說:「天地不仁,亦猶《詩經》之『視天夢夢』。『天道善勝』,則猶《詩經》之『靡人弗勝』。……老子的這些話,應該是申包胥所熟知的,也可視為『人眾勝天,天定勝人』的一個來源。」將「天地不仁」理解為天地之道閉塞,正理泯滅,雖然有宋代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卷十二的話「方其未復也,天地閉塞,萬物摧殘,賢愚易其位,善惡乖其應,若無天理,惟人自為耳。故老耼氏有『天地不仁』之說,而申包胥有『人眾勝天』之語。方此時也,天地之心,何自而見哉」作依據,但林栗這樣的理解是在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不合《老子》原意。
《誅仙》中的用法:
蕭鼎著名小說《誅仙》中的中心思想,就是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這本小說里的解釋是,天與地是沒有感情的,不會理會人間的恩怨情仇,把人間萬物都當做操作的狗而已!
這句話使《誅仙》成為了06年最有名的網路小說
『拾』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屬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屬狗。出自哪裡什麼意思
此話出自道德經第五章,第五章整章內容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 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白話意思為: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老子《道德經》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話——一般人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或者故意曲解來作幽默用的。老子「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後來由於社會風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相當於後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丟到垃圾堆里去了。 儒家常說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了則說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並沒有想取回什麼報酬。人幫助了人,都往往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於是老子說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萬物,他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他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所以真正要成為聖人,就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人之所以對萬物差,是因為人的主觀,人的自私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