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實現的方式

法治實現的方式

發布時間: 2022-04-17 09:41:50

㈠ 怎樣實現法治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刑不上大夫。
所以要想實現法制,首先應刑上大夫,官庶平等。

㈡ 如何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深入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一、堅持科學立法,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必要前提。迄至今天,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領域、新情況、新特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及時制定、修改、完善各項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地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適合我國的具體國情。
二、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法治國家對政府行政活動的基本要求。深入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要求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
一是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二是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恰當行使自由裁量權,正確使用相關行政措施和手段,避免損害當事人的正當權益。
三是要求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盡可能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應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四是要求高效便民。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五是要求誠實守信。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六是要求權責統一。通過科學的法律和其他制度,合理規定和配置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和責任,保持責任與權力的對應;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三、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發揮著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保障社會成員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等重要作用。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對於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要堅持司法公正。嚴格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同時理性地權衡案件所關涉的各種社會利益,妥善把握和處理好案件所關涉的各種關系,對各類案件作出正確處理,對各種糾紛予以有效化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實現司法高效。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不斷完善司法程序,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有效應對社會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
要樹立司法權威。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要切實做到公正、高效、廉潔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全社會要依照憲法的規定,尊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尊重司法機關作出的生效裁決。
四、堅持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社會成員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社會基礎: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每一個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模範帶頭遵守法律;每一個社會成員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尤其是在享受自由和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的合法權利與自由,必須依照法定的程序、運用法律規定或法律允許的方式與手段表達利益訴求,維護自身權益。要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掌握和熟悉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五、強化監督制約,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社會主義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權之治」。要從法律上構建起「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以道德制約權力」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以保證執政黨的權力和立法、執法、司法等各種權力的設置和行使始終不偏離我國民主政治的正確軌道。要圍繞權力運行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完善各種權力的配置,統籌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人民法院對於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監督、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以及行政機關自我約束與監督的作用,擴大公民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有序參與,強化人民群眾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廣泛監督,同時重視和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要從法律上規范各種監督行為,不斷提升監督的科學性、合理性,建設性和實效性。

㈢ 法治國家實現的途徑是什麼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提高全民的法制觀念。

㈣ 法治思維的實現途徑

各級領導幹部應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和運用法治思維。首先要堅持依法行政。無論是決策、執行,還是解決矛盾、推動發展、深化改革,都要不斷審視行政行為的目的、許可權、內容、手段、程序是否合法,自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應該大力推進權力清單制定工作,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其次要自覺守法、堅決護法,維護法律和制度的嚴肅性,維護他人和組織的合法權利。任何人不能搞權大於法、以言代法、選擇性執法。尤其是在關涉自身利益時,要做到自律自省、遵章守紀,不搞特權、不搞潛規則。要大力推動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以公開透明保護自己、維護法律尊嚴。再次要大力支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司法腐敗是危害最大的腐敗,是壓垮政府公信力的最後一根稻草,要堅決抵禦和打擊司法腐敗,加快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讓法律真正成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讓全社會充分相信法律、依賴法律。最後要帶頭學法,有效普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以實際行動引導全社會自覺依法維護權益,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㈤ 法治和德治的地位,作用,實現途徑有哪些不同

1、地位:法治與德治都是實現國家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2、法治作用:內

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容意志,體現著國家對其成員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行為要求,體現著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家安全的要求.國家依靠法院、警察機關等帶有強制性的國家機器來保證法律的實施,強調用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用強制的手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德治作用:德治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來影響和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使其履行自己應盡的道德義務,從而維護和保障社會的穩定。

3、實現途徑:法治,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德治,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㈥ 法治的實體要件和形式要件分別是什麼

法治的實現條件有三:一是"精神要件",法治國家是需要一些觀念和精神來支撐的;二是"實體要件",實體要件就是基本的制度和基本的治國原則;三是"形式要件",形式要件就是實現制度的時候所需要的各種技術和支撐。

㈦ 在法律運行過程中,法律實施和實現的基本途徑是

1、建設法治政府要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法治化,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必須建立健全政府決策機制,以嚴格完善的制度克制「拍腦袋」「拍胸脯」「拍屁股」三拍式決策的任性與隨意。

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2、建設法治政府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權責不明、權責交叉、多頭執法,是當前我國行政執法過程中突出問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糾錯問責機制。

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任務復雜艱巨,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全力推進改革深入進行。

3、建設法治政府要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監督。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這是權力運行的基本規則,不受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必然會損害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

我國現行的權力監督機制包括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要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這些監督機制對權力運行的制約作用,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作制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4、建設法治政府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公開透明才能避免權力濫用和暗箱操作。近年來,為了推進政務公開,各級各地政府部門做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工作。

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立法形式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建設,實現了政務公開法治化。建設法治政府要以政務公開為突破口,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7)法治實現的方式擴展閱讀

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需要從下面幾方面用勁發力

「法律的高效實施,依賴於守法觀念的形成,而守法觀念的形成,首先就要求政府嚴格依法辦事。以守法、高效、廉潔的政府帶動社會守法氛圍的形成。」張志銘認為。

馬懷德也指出,法律有效實施,嚴格執法是關鍵。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做到行政行為於法有據,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應整合執法機構、充實基層執法、強化綜合執法,做到嚴格高效執法。

同時,他還提出,保證法律的高效實施,需要合理的激勵評價制度和嚴密的有效監督。「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形成全天候立體監督模式,讓執法者須臾不敢忘記法定的職責,司法者絲毫不敢違背法律准則,確保法律的嚴格、公正實施。」

楊建順提出,高效的法治實施體制,要做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與法治社會分層治理才能達到高效。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應一體建設,但在具體的操作上要分層治理,即法治國家需要考慮什麼問題,法治政府需要考慮什麼問題,法治社會需要考慮什麼問題。這樣才能高效、有針對性地把法律實施到位。

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認為,司法公正已經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㈧ 什麼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一、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

簡言之,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因此,法治思維需以法治概念為前設。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於法治概念之認知盡管不完全一致,但對其核心內涵包括精神、實體、形式等層面諸要件已經有基本共識存在。

就中國當下而言,經過30多年砥礪耕耘,在法治概念上的初步共識也已基本具備。這是之所以提出法治思維命題的前提。

二、法治方式就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

簡單地說,法治方式就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法治方式與法治思維是內在和外在的關系,法治方式就是法治思維實際作用於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

可以說,法治思維影響和決定著法治方式。法治方式與原來人們常用的法律手段一詞,在意義上相近。但,手段一詞過於工具化,而方式則是更恰當更中性的描述。

(8)法治實現的方式擴展閱讀

一、法治思維四個層次

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層次。概括而言,法治思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一是認知判斷層次,即運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認識並得出初步判斷的層次。人們可以根據法律對社會中的一些行為或現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斷,例如飲酒駕車是違法行為。這種層次的法治思維,是普通社會成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的。

二是邏輯推理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推理,並得出結論乃至解決辦法的層次。法律職業者的思維多為這一層次。這一層次的思維是以通過法律解決個案為主要特徵。

三是綜合決策層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認知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性衡量,並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決策。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法治思維更多地體現在這一層次上。

四是建構制度層次,即在前面三個層次的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從而能夠通過建構或改革法律制度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最高層次的法治思維,也是高層級的領導幹部所應當具備的。因此,考察法治思維能力的高低,應當按照對象和主體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標准。

二、與法治思維相應的法治方式,其外延更為寬泛。通常人們所說的「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都是屬於法治方式的范疇。

凡作決策、處理問題,都要先找法律依據。有法律依據的,看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所提出的處理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沒有法律的具體依據的,看看上位法、憲法中有沒有原則性的規定,有原則性規定,要按照法律原則進行辦理。

有些事情可能是全新的,也要按照法律的基本原理進行比照處理,使之符合法律精神、合乎法理。有些情況下,出現法律規則之間相互沖突的情況,則要按照下位法服從與上位法的原則,依照法定程序來處理。

㈨ 建立法治社會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法治的途徑

(一)法治形式的完善

法治有內容和形式之分。法治的內容,是指根據法治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各法律主體應然的權利義務和實然的權利義務。法治的形式,是指根據法治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各法律主體權利義務的實現形式和存在形式。對法治的內容和形式,我們在以往過分地強調了法治的內容,而忽視法治的形式,並認為西方國家所強調的法治形式只是騙取公眾合作和信任的工具。對法治的內容,我們又過分地強調了法治的本質,認為法治就是政治統治和階級斗爭。這種演繹的結果,卻是踐踏法治。

我們認為,法治的內容及其本質應得到正確的強調,但法治的形式應受同等重視。這是因為:第一,形式是內容的外在表現。沒有形式的內容是難以捉摸的,形式有欠缺的內容是容易引起誤解和爭執的。法治的存在,不能僅僅要求人們用思想去感受和體會,而且還要讓人們的眼睛看得見、雙手摸得著。法治不僅應當真正存在,而且還要讓人們相信它存在。然而,人們只有通過形式,才能看清或確認法治內容的客觀存在。第二,形式是內容的前提。法治的形式是對法治內容的一種規范。只有通過法治的形式,才能實現法治的內容。例如,迴避、聽證和表決只是法律公正的一種形式,但只有通過這些形式才能保障法律公正的實現。第三,形式比內容更具可行性。法治的形式是有限的、易行的和確定的,法治的內容是無限的、有難度的和模糊的。例如,人民當家作主的形式是容易做到的,而當家作主的內容卻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連容易做到的都沒有做到,那麼要做到難以做到的就值得懷疑或就是空談了。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實現法治的形式。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盡管法治的內容並不完備,但法治的形式更欠缺。例如,盡管政府在當時為公眾提供了許多服務,卻既沒有用貨幣來衡量也沒有用相應的形式來確認,因而既難以為公眾所感受也可隨時予以取消。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與法治目標及法治內容相適應的法治形式。在當前,我們首先必須完善司法制度這一法治形式,因為這既是法律主體最後可獲得的、可信任的服務形式,也是法律主體間最後的合作機會。如果連這一服務形式都難以真正享受、不可信任,連這一合作機會也被錯過或剝奪,那麼將沒有什麼法治可言了。因此,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一切形式都必須得到完善和保障,任何障礙都應被清除。司法腐敗不論程度多大,性質上比其他腐敗更為嚴重和惡劣,必須盡快得到徹底消除。司法受黨的領導,但黨也必須服從法律。黨服從法律的形式標志,就是尊重司法審判。

(二)溝通渠道的拓展

「合作是一個過程」,[30]信任有賴於溝通。過程的法制化就是法律程序。法律程序具有可預測性。人們通過法律程序,可以預測他人的意志及其形成過程,從而作好合作的准備。現代法律程序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即雙方主體的交互作用程序。因此,程序意味著參與。通過參與,可以了解對方主體的內心活動和意志形成過程,並溝通雙方的內心活動,達成意思表示的一致和相互信任,消除可能發生的磨擦和沖突,從而使最終結果具有可接受性、公正性、准確性和效率性。20世紀法治進步於19世紀法治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不僅重視法律行為的結果,而且關注該法律行為的形成過程;並不是強制或強迫對方來接受自己的單方面決定,而是要求對方來了解自己的決定過程和參與決定的作出。

根據傳統的私法自治原則,私法領域的合作程序和溝通機制並不需要法定主義。但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社會依賴性日益密切,傳統已不能適用於私法的一切領域。我們認為,員工與業主之間的和平合作、信任融洽,在員工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問題上,就必須有法定的溝通機制。在煤氣、電力、交通、教育、衛生、通訊、農產品收購和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等壟斷領域,有關服務質量和價格調整等問題,僅僅依賴政府部門的監督似乎也是蒼白無力的,公眾往往被任意宰割,因而必須有公眾的參與機會和法定的溝通途徑。

在國家機關或政府部門之間的公法領域,溝通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因為,國家機關或政府部門之間只有相互溝通,才能形成統一的國家意志,才能使所作的國家意志具有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才能得到公眾的信任。現在的溝通主要表現為會議和文件,盡管有文山會海之稱,效果卻有限。在立法上,法律規范之間的脫節和沖突並非個別現象,部門立法的壟斷主義和地方立法的保護主義嚴重影響了國家法律的權威性和統一性。在決策上,問題同樣存在。例如,「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縣」、「依法治鄉」和依法治某某部門,並不是對依法治國精神的貫徹,而往往是對依法治國的肢解和歪曲。另外,民族與民族、地區與地區之間,也需要加強溝通。

與上述公法領域的溝通同樣重要的,是政府與公眾之間這一公法領域中的溝通。這一領域的溝通,近十幾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相繼建立了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機制和行政處罰程序。但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畢竟是一種事後的溝通,並且范圍有限、成本過大,事前的溝通途徑還很少。盡管事前的溝通途徑已在行政處罰領域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個人的參與機會並不充分,作為溝通機制核心的聽證制度僅限於個別行政處罰案件。在其他領域,如行政許可和行政徵收等領域,事前的溝通機制尚未建立;在內部行政領域即政府與公職人員之間,甚至連事後的溝通機制也還是空白,就工資報酬、編制核定等問題的事前溝通機制似乎尚未列入議事日程。

總之,拓展溝通途徑是實現法治的途徑之一。

(三)價值取向的轉變

統一和對立都是利益關系的運動形式。但是,我們,作為已經取得統治權的人們,在意識形態上就不能只強調或過分強調利益關系的斗爭性而否認或輕視利益關系的統一性。否則,只能人為地動搖本政權所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導致非法治的運動治國。在18世紀,處於革命時代的資產階級,為了奪取政權強調了利益關系的對抗性,提倡分權制衡、天賦人權和個人自由,並延續到取得統治權後的19世紀。於是,無產階級利用了這一武器,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工人運動,甚至最終奪取了政權。因此,以狄驥為代表的壟斷資產階級的代言人,為了鞏固本階級的統治,幾乎全面拋棄了啟蒙思想,只承認利益關系的一致性,提倡以階級合作為反動本質的全面合作,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要求國家轉變法治目標。列寧等社會主義者也給我們提供這樣的經驗。在俄國革命時,列寧強調了民族利益的對立性,提倡民族自決權,強調自決權中的分離權,號召各民族從資本主義陣營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民族國家;在俄國革命勝利後,列寧又強調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提倡民族自決權中的聯合權,號召各民族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成立統一的蘇維埃聯盟。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布哈林也及時提出了消除社會沖突,穩定社會秩序的「平衡論」。這些經驗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依法治國這一治國方略的提出也表明,我們的價值取向已經發生轉變。因為,利益對抗和階級斗爭不需要任何法治。

然而,治國方略的根本轉變,依法治國觀念的確立,並不等於說人們的觀念都已經轉變到法治觀念上來。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和全面確立還需要艱苦努力。要使人們間社會聯系的觀念,從相互間的感情和友誼聯系轉變到法律聯繫上來;要把市場經濟的觀念,從爾虞我詐的競爭經濟轉變到互利互惠的合作經濟上來;要讓人們的訴訟觀念,從我勝你敗的法律對抗機制轉變到溝通與合作的法律和平機制上來;要將人們的國家權力運行觀念,從權力分立、相互牽制和保持平衡轉變到職責分工、相互尊重和團結合作上來;應將政府與公眾間關系的觀念,從命令與服從轉變到服務與合作、信任與一致上來。總之,我們的觀念,應當從找領導和組織全面轉變到找法律和法院上來。

法治之路是漫長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目前容易做到的和迫切需要做到的,恐怕還是以上三個方面。

五、後記

從認識論上說,人們的認識既有科學性認識的一面又有價值性認識的一面。價值性認識體現了主體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但科學性認識卻不涉及階級性,只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熱點內容
違規處置醫療垃圾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7 01:30:48 瀏覽:373
法院具辦人 發布:2025-01-17 01:30:03 瀏覽:793
寶安區教育局規章制度匯編 發布:2025-01-17 01:08:05 瀏覽:155
湖南開福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00:26:03 瀏覽:124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