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新常態依法治稅

新常態依法治稅

發布時間: 2022-04-17 10:32:30

㈠ 求是理論網 十八大四中全會精神 依法治稅的解讀

依法治稅:「新」在觀念 「常」在落實
「依法治稅」是隨著1997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而確立的,其標志是1998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加強依法治稅嚴格稅收管理許可權的通知》。客觀地說,這一方針雖然提出已久,但一些領域和部分機關仍然沒有對其形成准確認識,在實踐中未能全面有效貫徹,呈現稅收法律供給明顯不足、可操作性不強和執行狀況不佳的狀況,甚至局部產生按指標征稅而非依法征稅的現象。筆者認為,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格局下,應當著力打造依法治稅的新常態。
新常態之「新」在於觀念。過去,社會上有一種觀念認為,依法治稅就是征稅機關要按照法律來征稅,稅法是政府用來管理納稅人的法律。而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稅法變成用來授予、規范和監督政府征稅權的法律。作為一種公共財產,稅收來源於納稅人,最終服務於納稅人,也經由法律體現納稅人的意志。對此,全會公報專門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啟示我們,人民群眾不再是依法治稅的被動受體,而是權利主體和最終歸宿。申言之,依法治稅觀念之「新」,就在於從權力本位到權利本位,從管理到法治,從治民之法到治權之法。
新常態之「常」在於落實。有人認為,現在的核心任務是加快稅制改革,優化稅制結構,稅收法治是第二位的。對此應看到,依法治稅不能只停留於觀念和口號,而應當成為稅收活動實際奉行的日常准則。推進依法治稅和深化稅制改革並不矛盾,二者應當是協同推進、一體兩面的統一過程。一方面,依法治稅是改革要實現的目標。相比服務於經濟市場化的1994年稅制改革,本輪稅制改革的目標是治理現代化,因而完善法治自然是改革的題中之義。另一方面,改革要在依法治稅的框架下進行。全會公報明確指出:「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這表明「改革突破法律」的做法將告終結,法治將成為稅收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常態。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語境下重提依法治稅,雖然語詞未變,但卻在立場、內涵、范圍和要求上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法諺有雲:「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全會公報也提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依法治稅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稅收法治成為信仰,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同。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消解納稅人的對抗情緒與稅收焦慮,內在地提升其稅法遵從,營造合作、互動的稅收文化。
重點突破:加快立法、規范征管、強化救濟協同推進
全會公報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六大任務做出整體部署,雖然沒有直接論及財稅問題,但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無疑為推進稅收法治建設指明了方向。未來,應當按照「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的要求,在以下幾方面協同發力,全面推進依法治稅。
一是加快稅收立法。「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會要求「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結合此前三中全會提出的「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任務來看,稅收立法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內容,房地產稅法、環境稅法等單行稅法有望加速推進;同時,要求「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這對下一階段稅收立法在提高法律實質正當性、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和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值得關注的是,公報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這或許將為稅收法定入憲提供有利的契機。
二是規范稅收征管。全會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按照「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要求,對於財稅機關而言,落實的關鍵和難點都在於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和責任法定化,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制度。作為本次全會一大亮點的「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也應在稅收執法領域加以探索和推行,對於違法違規征稅、用稅的行為應予以嚴肅查處。同時,以稅收征管法修訂為牽引,如何完善稅收征納程序、規范稅務行政裁量權和普遍建立稅收總法律顧問等方面都值得關注。此外,應在推進納稅服務方面更進一步,在原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等舉措的基礎上,對取消審批事項、推進政務公開、簡化辦稅程序、減輕程序負擔和縮短辦結時限等提出新要求。
三是強化稅收救濟。全會要求:「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在依法治稅方面,這應主要表現為完善對稅收執法的監督和問責機制,切實保障納稅人獲得救濟,特別是獲得司法救濟的權利。稅務機關應當改變追求「零糾紛」的維穩思維,強調通過法治方式來解決糾紛、化解矛盾,通過個案來實現公平正義,提高整個社會的法律遵從與法治信仰。此外,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在環境訴訟、消費者保護訴訟已經逐步開展的背景下,待時機成熟時,納稅人訴訟或有望試水。
四是培養稅法意識。根據全會「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要求,應當加大向社會宣傳、普及稅法的力度。按照「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的要求,增強稅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增強其運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同時規范和加強注冊稅務師、稅務律師的隊伍建設。
征稅的權力是事關毀滅的權力,用稅的權力是事關生存和發展的權力。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支柱性組成部分。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我們應當全面推進依法治稅,進而發揮稅法對於規范理財、強國富民的應有功用,使之為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㈡ 如何理解和應對稅收法治的新常態

像經濟「新常態」一樣,稅收「新常態」尚未完全成為一種穩固的形態。所謂稅收「新常態」指在現代稅收治理新理念和新規則的基礎上構建的較穩固和可持續的新秩序、新態勢和新狀態。筆者認為,稅收工作轉為「新常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深刻變化。

一、收稅的問題層面,稅收工作的思維慣性正從「管理納稅人」向「服務納稅人」的「新常態」轉變。制度變遷往往由新理念引領,而改革的本質就是改掉傳統的不良習慣或思維慣性。自200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服務型政府」以來,我國各級稅務機關廣泛開展了創建服務型、企業型以及顧客導向型稅務機關活動,稅務機關與納稅人良性互動的新型和諧征納服務關系已在建立。事實上,傳統的稅收工作思維以納稅人有罪判定為假設前提,以管理和監督納稅人為慣性思維,習慣於用對抗性的方法來解決稅收執法中的問題,把打擊逃稅作為稅收執法工作的全部內容或主要方面。現在,在尊重納稅人,服務納稅人,引導納稅人,滿足納稅人合法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和遵從度,將是不可逆轉的稅收工作「新常態」之一。

二、在收多少稅的問題層面,稅收工作的行為慣性正從「任務至上」向「稅收法定」的「新常態」轉變。經濟決定稅收,稅收決定財政(即支出),是財稅活動的基本規律。但在現實財稅實踐中,「任務至上」、「唯稅收任務馬首是瞻」的導向問題長期存在,任務和稅法孰輕孰重或誰大誰小的爭議一直不斷。不難發現,在不擇手段確保完成各種稅收任務的行為慣性下,必然出現兩種不良現象:1.是經濟不景氣或衰退時,為確保年度稅收任務的完成,稅收機關往往傾向於收「過頭稅」或「刮地皮」;2.是經濟景氣或繁榮時,為確保以逐年遞增為特徵的下年稅收任務的完成,稅務機關往往傾向於「有稅不收」或「留有後手」。不管是哪一種情形,都嚴重地削弱了稅法的嚴肅性、規范性和權威性。

從稅法的角度來講,「有稅收稅、無稅不收」是基本的行為准則。告別稅收增長的「速度情結」,強化稅收的顆粒歸倉原則,則是稅收法定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4年8月31日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預演算法的決定, 將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即「經濟憲法」)第五十五條明確規定:各級政府不得向預算收入徵收部門和單位下達收入指標。這條前所未有的法律規定和限定顯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這標志著稅收任務時代的淡出以及稅收長期「超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意味著稅收法定時代的到來。

三、在怎麼收稅的問題層面,稅收工作的制度慣性正從稅收管理員「各事統管」模式向稅源管理的「分級分類+專業協作」模式的「新常態」轉變。為適應新的稅收征納環境,近年來我國各級稅務機關都不同程度地試行了以「稅源專業化管理」為基礎的新一輪稅收征管改革,稅收征管制度正向專業分工與協作模式過渡,從而有效提升了稅源管理工作的質效。事實上,我國稅收征管制度長期實行「一人盯多戶」模式,稅收核定徵收的隨意化或情緒化特徵明顯。隨著納稅戶或稅源戶的大幅增長以及跨行業、跨區域企業集團的日益增多,關聯交易、虛擬市場、電子商務等新興經營模式蓬勃發展,稅收征管制度必然需要升級換代或轉型升級。以信息管稅為依託(包括縱向信息的大集中以及橫向信息的大分享),以分級分類管理為原則(如按規模、行業和區域相結合的科學劃分原則),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大量組建了稅源專業化管理團隊,重組了稅收征管流程,實現了稅務人員與企業類型的「專業對口」,大大提升了稅收征管工作的質效或績效。盡管以稅源專業化管理為導向的稅收征管改革依然在路上,但這種稅收「新常態」已然確立。

四、在收哪些稅以及由誰收的問題層面,稅收的體制慣性正由「隨意修補」向「成熟定型」的「新常態」轉變。理論上,財稅體制安排體現並承載著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利益關系,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體系中處於基礎性位置。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盡管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我國的稅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稅制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不適應、不協調、不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例如,現行稅制在應對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危機和貧富差距擴大等重大社會問題上調節作用不夠明顯;多年來在構建地方稅體系、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所得稅、降低間接稅比重、開征房地產稅和全面改革資源稅等問題上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特別是,「營改增」背景下如何給予地方像樣的主打、主力或主體稅種,國稅、地稅兩家之間的「責任田」如何科學劃分,已對新一輪稅制改革呈現倒逼之勢。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深化稅制改革,加快形成成熟定型的稅制體系既迫在眉睫,也正在啟動。盡管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稅收體制由「隨意修補」向「成熟定型」的「新常態」轉變已是改革的大方向和大趨勢。

稅收工作需要保持「平常心」,適應「新常態」。但應指出的是,稅收「新常態」在現實中依然存在認識不清、不深和不透問題,可能在一段時期內還會出現交集或糾纏,稅收「新常態」也不宜和不能加以絕對化的理解,其內涵也必然會與時俱進地發生漸變,但無論如何,我國稅收工作從理念、行為、制度以及體制等方面正發生積極而深刻的變化,並在「為什麼收稅、收多少稅、怎麼收稅以及由誰收」等方面逐漸形成不可逆轉的「新常態」。

㈢ 當前稅收工作面臨哪幾個方面的新常態

從組織收入上看,隨著國家經濟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收入增速放緩將成為組織收入工作的新常態。經濟發展新常態,必然帶來稅收工作的新變化、新要求,稅收收入由計劃任務型、高增長向稅收法定型、中高速增長轉變。這種轉變,源自經濟增速的放緩、增長方式的轉變、稅種稅源結構調整。我們要進一步轉變觀念,不能簡單地認為「稅收新常態」就是地稅收入規模縮小,稅收收入增速放緩,隨著「營改增」的擴圍而在工作上無所作為;而是要深刻認識新常態下稅收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把握新常態下地稅發展新機遇,堅定向管理要收入的理念,千方百計挖潛增收,確保稅收收入有質量的持續穩定增長。

從依法治稅上看,稅收執法由重實體、輕程序向實體與程序並重、風險導向、全程監控轉變。這種轉變,源自法治理念的深入、依法治稅的推進,以及稅收法制的成熟定型。我們要牢固樹立依法治稅意識,強化法治思維,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把法治要求貫穿於稅款徵收、落實政策、納稅服務、稅收征管、內部管理等各個環節,讓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內運行。

從稅收征管上看,稅收管理由傳統的粗放式、鬆散型以及專管員制度向現代的精細化、專業化、信息化以及分級分類和團隊管理模式轉變。這種轉變,源自稅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推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必須緊跟征管改革步伐,強化稅源管理,創新管理模式,加大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信息管稅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征管質效。

從納稅服務上看,納稅服務由以往重「管理」輕「服務」、服務方式淺顯單一向服務與管理並重,流程更優、程序更簡、效率更高,規范化、多元化、個性化方向轉變。這種轉變,源自服務理念的深刻變革、服務模式的革故鼎新。為此,要牢固樹立「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最大限度規范稅務人」的服務理念,突出納稅人需求導向,落實好納稅服務規范,不斷提高納稅人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

此外,稅務機關還面臨著深化改革、隊伍建設、作風建設等新常態,這些新常態相互交織、層層疊加,對我們而言,就是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勇於打破傳統慣性思維的束縛,樹立有效應對新思維,以新的狀態努力開創新常態下地稅事業健康發展新局面。

㈣ 如何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與依法治稅

西城、豐台兩區國稅局與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中央財內經大學稅務學院容院長湯貢亮、中國稅務報總編輯劉佐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稅收工作法制化的具體措施,交流依法治稅的改革路徑。
劉劍文認為,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個目標、五大體系和六項任務,在推進依法治稅和稅收工作法制化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決定》內容,打造依法治稅新常態。他進一步指出,人民群眾不再是依法治稅的被動受體,而是權力主體和最終歸宿,依法治稅要從權力本位走向權利本位,從治民之法走向治權之法。
湯貢亮表示,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案》,其中就提出財稅體制在治國安邦中始終發揮著基礎性、制度性、保障性的作用。因此,要擺正立法與改革的關系,把深化財稅改革和依法治稅作為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關鍵環節。
中國稅務報總編輯劉佐則提出在推進依法治稅的過程中,要在進一步完善各種稅收實體法的同時,增強稅法與其他法律的相關性。他同時表示,稅收法制化應建

㈤ 堅持依法治稅 為統領,打造依法行政新常態

中國江蘇網2月13日訊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後依法治國進入新常態,而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稅收領域的集中體現,深入推進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為此,稅務部門應堅持以依法治稅新常態為指引,以建設「科學、規范、高效、廉明」的稅務機關為目標,牢記忠實履職、安全履職的要求,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依法治稅建設,奮力譜寫稅收法治新篇章。
要深刻領會依法治稅新常態的內涵。依法治稅的要求伴隨新常態而步入「升級版」,社會公眾和納稅人稅收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必然要求稅務部門打造高標准、法治化「稅收生態環境」。作為一種公共財產,稅收來源於納稅人,最終服務於納稅人,也經由法律體現納稅人的意志。因此,稅法變成了用來授予、規范和監督政府征稅權的法律,依法治稅成為稅收活動共同奉行的基本准則,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知,其成果也必須體現在稅務幹部法治意識、水平與納稅人稅法遵從上。
要堅持法治思維提升依法治稅能力。堅持以依法治稅理念統領稅收工作全局,堅持「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行政規則,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也不擾民,使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法治化的軌道運行。要健全和落實「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新進幹部初任學法、執法幹部法治輪訓、領導職務任前考法」制度,把稅收法律法規作為各類培訓班的必學內容加以強化。要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做到征納雙方法律面前義務地位平等。要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建設稅收法治文化,將稅收法治原則作為稅收行為先導,將法治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事項各環節,培育稅收法治思維整體生成。注重運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規定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實踐鍛煉,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提升依法治稅的能力和水平。
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系統謀劃「法治稅務」建設規劃,加強對依法治稅工作的領導,領導班子要明確依法行政責任,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帶頭遵法信法守法用法,堅決防止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實施行政許可,建立涉及權力運行所有環節的制度規范。加大稅收執法督察力度,全面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規范執法行為和行政處罰裁量權。規范運用稅務稽查、稅收行政強制等執法手段,加大對涉稅案件的查辦和執行力度。全面落實納稅信用管理辦法和稅收「黑名單」制度,聯合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積極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濃厚氛圍。堅持以公開為常態,拓寬行政公開范圍,推行稅收執法結果公開化控制,讓稅收執法權力在陽光下健康運行。
要完善制度建設保障依法治稅的落實。推行稅務重大決策和重大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審查制度,落實重大稅務案件集中審理制度,加快推進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建設,進一步明確崗責體系,細化確定執法風險點,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橫向道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控體系。加強外部監督,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司法、審計等部門的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及各種新媒體、特邀監督員和納稅人代表對稅收執法的監督作用。完善稅收政策執行情況反饋制度、基層聯系點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政策執行中的問題。對於征管質量、政策執行、納稅服務、稅務稽查、廉政建設等情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督查、跟蹤問效。建立健全獎懲並舉的法治考評機制,進一步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加大對執法過錯行為的懲戒力度,對於執法違法的行為,特別是玩忽職守、不作為的行為,以及亂作為、損害納稅人利益、破壞稅收公平正義的行為,堅決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及相關領導責任。

㈥ 徵文新稅風,新常態500字

「新常態 新稅風」,是國家稅務總局針對稅收現代化進程中呈現的新趨勢,做出的新調適,提出的新要求。

筆者認為,稅收新常態有四個主要特徵:從組織收入上看,稅收收入由計劃任務型、高增長向稅收法定型、中高速增長轉變;從依法治稅上看,稅收
執法由收入型、多頭隨意向執法型、分級應對上轉變;從稅收征管上看,稅收管理由鬆散型、個人管戶制向專業化、團隊管事制轉變;從納稅服務上看,稅收服務由
單一性、淺層化、被服務向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方向轉變。各級國稅機關、國稅人員要以新狀態適應新常態,以新稅風彰顯新作為,需從四個方面著力:

提振精氣神,在服務理念上要有新思維。要樹立全員服務理念、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執法是最佳服務的理念和納稅人正當需求應予滿
足的理念,凡事從廣大納稅人的共同利益出發,解決納稅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問題,滿足納稅人的正當需求,以此不斷提升納稅人對國稅機關
和國稅工作者的「滿意指數」、對稅收法律法規的「遵從指數」和共享和諧稅收的「幸福指數」。

打好主動仗,在創業創新上要有新辦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稅收助力。面對風起雲涌的全民創業、創新大潮,國稅部門必須主動作為、積極作
為,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以稅收杠桿鑄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加速器」「發動機」,為湘商崛起作出積極貢獻。因此,各級國稅機關、國稅人
員要努力做到:在政策宣傳上突出「快」、在政策輔導上突出「全」、在政策落實上突出「准」、在政策服務上突出「合」,最大限度地給創業創新者幫一點、拉一
把、扶一下,讓更多的人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做實加減法,在提速減負上要有新突破。制度簡明、程序簡化、操作簡便,這是納稅人真正需要的、深層次的納稅服務。對此,一方面要在加強溝
通、交流、服務平台上做好「加法」,另一方面要在審批時限、報送資料、下戶檢查等方面做好「減法」。進一步拓展同城辦稅、國地稅聯合辦稅范圍,做好三證合
一服務,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進一步減少審批項目、提速審批時限,行政審批實施「一窗受理、限時辦結、規范流程、透明公開」辦理。按照納稅信用等級,對企
業實行分類管理制度,加快出口退稅、稅收優惠審批進度,幫助企業用活資金。進一步減少整合報表資料,推行容缺受理、先辦後補,降低辦稅成本。統一規范表證
單書格式,進一步擴大免填單業務面,逐步向移動化辦稅推進。按照分權制衡的思路優化征管流程,整合稅務執法,減少下戶檢查。

提高遵從度,在依法治稅上要有新亮點。依法治稅的終極目標,是要讓稅收法治成為信仰,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同。作為國稅部門,一要落實
稅收法定,讓稅收執法更規范;二要加強執法監督,讓權力運行更陽光;三要樹立柔性理念,讓執法方式更文明;四要嚴查涉稅違法,讓稅收環境更公平。

㈦ 新常態,新稅風為主題的範文

「新常態 新稅風」,是國家稅務總局針對稅收現代化進程中呈現的新趨勢,做出的新調適,提出的新要求。

筆者認為,稅收新常態有四個主要特徵:從組織收入上看,稅收收入由計劃任務型、高增長向稅收法定型、中高速增長轉變;從依法治稅上看,稅收 執法由收入型、多頭隨意向執法型、分級應對上轉變;從稅收征管上看,稅收管理由鬆散型、個人管戶制向專業化、團隊管事制轉變;從納稅服務上看,稅收服務由 單一性、淺層化、被服務向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方向轉變。各級國稅機關、國稅人員要以新狀態適應新常態,以新稅風彰顯新作為,需從四個方面著力:

提振精氣神,在服務理念上要有新思維。要樹立全員服務理念、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執法是最佳服務的理念和納稅人正當需求應予滿 足的理念,凡事從廣大納稅人的共同利益出發,解決納稅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問題,滿足納稅人的正當需求,以此不斷提升納稅人對國稅機關 和國稅工作者的「滿意指數」、對稅收法律法規的「遵從指數」和共享和諧稅收的「幸福指數」。

打好主動仗,在創業創新上要有新辦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稅收助力。面對風起雲涌的全民創業、創新大潮,國稅部門必須主動作為、積極作 為,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以稅收杠桿鑄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加速器」「發動機」,為湘商崛起作出積極貢獻。因此,各級國稅機關、國稅人 員要努力做到:在政策宣傳上突出「快」、在政策輔導上突出「全」、在政策落實上突出「准」、在政策服務上突出「合」,最大限度地給創業創新者幫一點、拉一 把、扶一下,讓更多的人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做實加減法,在提速減負上要有新突破。制度簡明、程序簡化、操作簡便,這是納稅人真正需要的、深層次的納稅服務。對此,一方面要在加強溝 通、交流、服務平台上做好「加法」,另一方面要在審批時限、報送資料、下戶檢查等方面做好「減法」。進一步拓展同城辦稅、國地稅聯合辦稅范圍,做好三證合 一服務,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進一步減少審批項目、提速審批時限,行政審批實施「一窗受理、限時辦結、規范流程、透明公開」辦理。按照納稅信用等級,對企 業實行分類管理制度,加快出口退稅、稅收優惠審批進度,幫助企業用活資金。進一步減少整合報表資料,推行容缺受理、先辦後補,降低辦稅成本。統一規范表證 單書格式,進一步擴大免填單業務面,逐步向移動化辦稅推進。按照分權制衡的思路優化征管流程,整合稅務執法,減少下戶檢查。

提高遵從度,在依法治稅上要有新亮點。依法治稅的終極目標,是要讓稅收法治成為信仰,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同。作為國稅部門,一要落實 稅收法定,讓稅收執法更規范;二要加強執法監督,讓權力運行更陽光;三要樹立柔性理念,讓執法方式更文明;四要嚴查涉稅違法,讓稅收環境更公平。

㈧ 「新常態」下,基層稅收工作怎麼「變」

稅務部門應與時俱進,科學分析「新常態」下稅收領域的變化趨勢,實現組織收入工作從「任務至上」向「稅收法定」轉變,依法治稅從「納稅遵從」向「雙向遵從」轉變,征管改革從「各事統管」向「分級分類+專業協作」模式轉變,核心業務從「管理納稅人」向「服務納稅人」轉變,隊伍建設從「傳統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變。

經濟「新常態」客觀上決定了稅收「新常態」。今後一個時期,如何認識、適應、引領稅收「新常態」對推動稅收現代化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常態」下基層稅收工作面臨的挑戰

組織收入工作面臨新形勢。當前稅收計劃與依法征稅之間,還存在著比較尖銳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一是「需要」與「可能」之間存在矛盾。在編制收入計劃時,政府出於「保盤子」的需要,往往是「以支定收」,而不是充分考慮現實的稅源狀況能否達到預期的收入目標,加上對各級政府確定稅收指標的許可權缺乏明確規定,容易出現脫離實際的高指標,客觀上妨礙了稅務機關依法征稅。二是「主觀」與「客觀」之間存在矛盾。在稅收計劃的制定方法上,基本上是採用「基數比例法」,即「基數+增長率」的方法確定的,而實際上稅收收入來源的經濟結構,包括稅收來源的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等都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仍沿用「基數比例法」來制訂稅收計劃,顯然是脫離實際和缺乏科學依據的。

另外,新的經濟形勢給組織收入工作帶來壓力。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稅收征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稅收收入始終保持相對較高的增幅,收入規模也不斷擴大。但從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逐年增多,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經濟增長拉動因素逐步減弱。完成指令性稅收收入計劃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

依法行政面臨新任務。對於基層稅務部門而言,落實依法行政的關鍵和難點都在於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和責任法定化,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制度。依法行政對取消審批事項、推進政務公開、簡化辦稅程序、減輕程序負擔和縮短辦結時限等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稅務機關保姆式管理太多,既管不好、管不了、浪費行政資源,還會帶來不必要的執法風險。另一方面,稅收執法監督比較乏力,存在多部門重復監督的現象,人人有權監督,結果人人走過場,對稅收執法的全過程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大多是運動式的或者被動地進行,通常半年或者一年搞一次執法監督檢查,沒有形成層級監督與結構監督,即使事後發現問題,造成損失已難以挽回。

改革創新面臨新挑戰。一方面,基層稅收征管制度長期實行「一人盯多戶」模式,稅收核定徵收的隨意化或情緒化特徵明顯。屬地劃片、固定管戶的模式尚未從根本上改變。面對日益跨國化、跨區域化以及經營管理電子化、智能化的稅源變化,傳統征管方式已顯得力不從心,征管資源等配套措施也明顯滯後。另一方面,稅制改革帶來壓力。自「營改增」工作推行以來,對稅務機關在管理和規范上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從稅法宣傳指導、徵收范圍的劃分、財務規范管理、執法風險規避、收入任務完成等方面,對幹部的理解力、學習力以及執行力等方面都形成了壓力。

管理與服務面臨新課題。傳統的稅收工作思維以納稅人有罪判定為假設前提,以管理和監督納稅人為慣性思維,習慣於用對抗性的方法來解決稅收執法中的問題。現在,在尊重納稅人,服務納稅人,引導納稅人,滿足納稅人合法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和遵從度,將是不可逆轉的稅收工作「新常態」之一。在提升稅法遵從度上,落實法治要求,依法強化管理應當發揮基礎支撐作用。特別是在依法治國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依法行政的要求更高,後續管理的任務更重。而服務則為稅法遵從提供有利條件,應在促進納稅人滿意度上發揮更大作用。當前,隨著納稅服務工作不斷強化,一些稅務幹部瞻前顧後,管理失之於軟,出現了怕得罪納稅人、不敢管、不便管的現象,有的還打著優化服務的旗號,將原則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出現不正當交易。這些現象是對優化服務的曲解。

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稅務幹部晉升機會較少,特別是基層單位受自身級別限制,幹部晉升機會明顯不足,對幹部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實現「五個轉變」,推動稅收工作新跨越

就稅收工作而言,所謂稅收「新常態」指在現代稅收治理新理念和新規則的基礎上構建的較穩固和可持續的新秩序、新態勢和新狀態。稅務部門要與時俱進,科學分析「新常態」下稅收領域的變化趨勢,正確把握做好稅收工作的新要求,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發揮好稅收在「新常態」中的作用。

組織收入工作應從「任務至上」向「稅收法定」轉變。一是完善計劃制定體系。在依法治國大背景下,傳統的「基數加增長率」的計劃編制方法已不能適應依法治稅的要求,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相應改革。計劃編制由上級測算為主,逐步改變為上下共同預測,以下級預測為主。下級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實行逐級上報建議計劃,預測影響收入的主要增減因素。採取比較科學的「因素法」和「GDP稅收負擔率法」取代「基數法」。隨時掌握稅源動態,當稅源發生大的變化時,要及時調整計劃,使之與實際情況盡可能相符,逐步探索出一條「科學編制計劃,適時調整計劃」的新方法。同時轉變各級政府「以支定收」的稅收觀念,走從經濟到稅收的良性發展之路。二是緊緊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思考問題,在地方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社會治理等制度設計和規劃中,進一步增強稅務機關的建言獻策話語權和影響力。

依法治稅應從「納稅遵從」向「雙向遵從」轉變。依法治稅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稅收法治成為信仰,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同。作為基層稅務部門,要牢固樹立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通過運用法律手段規范納稅人納稅行為及稅務機關執法行為,確保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從而使征納雙方自覺形成「征稅遵從」和「納稅遵從」,自覺履行稅法規定的權利和義務,進而營造人人遵守稅法的良好稅收環境。建立健全嚴格的稅收執法事前、事中及事後的控制監督體系,包括崗位職責、工作規程、評議考核、過錯追究四部分內容,並通過這四個環節明確每一個稅收執法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能力要求,告訴稅收執法人員該「做什麼」、「怎麼做」、「應做到什麼程度」、「做錯了該怎麼辦」,以及什麼是「作為」與「不作為」的問題。從根本上改變監督機制不完善,過錯責任追究不到位,執法責任制難以顯現的弊端。

征管改革應從「各事統管」向「分級分類+專業協作」模式轉變。隨著納稅戶或稅源戶的大幅增長以及跨行業、跨區域企業集團的日益增多,關聯交易、虛擬市場、電子商務等新興經營模式蓬勃發展,稅收征管制度必然需要升級換代或轉型升級。要推行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分類分級專業化管理,對稅源進行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別稅源按照管理事項在各層級、各部門、各崗位之間進行分解,實現稅務人員與企業類型的「專業對口」,適當提升稅收風險分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和執法督察等復雜管理事項的管理層級。要明晰征納雙方權利義務,大力減少行政審批和不必要的調查、認定等事項,還權還責於納稅人,使納稅人成為自主遵從稅法的主體。對於征管改革推進過程取消和下放的審批、認定等事項,要有及時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確保管理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認真研究解決改革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清晰界定權力、責任和義務,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建立完善縱向結合、內外協作的稅源管理運行機制。

核心業務應從「管理納稅人」向「服務納稅人」轉變。要通過強化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在稅收工作中的廣泛應用,逐步適應納稅人大量增加、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和納稅人應稅收入多樣化的新形勢,依託當前全面開展的征管改革和《全國縣級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的實施,逐步實現稅收征管和納稅服務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由單純執法者向執法服務者角色轉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由形象性服務向實效性服務轉變。按照「服務+執法=遵從」的理念,越是優化服務,越要嚴格執法;軟的要更軟,硬的要更硬。對遵從度高的納稅人,要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或者個性化的納稅服務,引導他們更加願意遵從。對不遵從特別是故意不遵從的納稅人,一定要通過強化管理和嚴厲的打擊威懾讓他們不敢不遵從,這樣才能體現公平、公正,才能維護稅法剛性。

隊伍建設應從「傳統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變。樹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堅持「用人所長,能級匹配」的原則,理順幹部能力與崗位匹配,征管改革和人員素質,人力資源數量和工作量的關系,藉助現代信息技術,由單純的、相對靜態的「人員管理」,向前瞻性的、動態的「人力資源開發性管理」的職能轉變,實現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㈨ 如何認識新常態下的財稅政策

一、轉變觀念,深化對征管改革的認識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前提。從當前情況看,要突出強化以下四種觀念:一是要強化改革觀念。充分認識深化征管改革對提高稅收管理水平、防止稅款流失、堵塞稅收漏洞、增加稅收收入的重要作用,消除對深化征管改革的等待觀望思想、畏難發愁情緒,進一步提高推進和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要強化依法治稅觀念。改變傳統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按新的征管模式履行職責,按章辦事,依法徵收,體現執法公正。三是要強化服務觀念。增強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深化納稅人對征管改革的理解,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改革的配合的支持。四是要強化全局觀念。自覺服從、服務於改革。
二、優化要素,為深化改革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優化征管要素,即優化納稅主體、徵收主體和服務主體,其實質就是健全稅收服務體系,為征管改革的全面深化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一是積極改進稅收宣傳的途徑和辦法,優化納稅主體。建立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除設立辦稅服務場所外,還要建立稅法公告制度,確保納稅人及時、准確地了解稅收信息。因此當前加強和改進稅收宣傳,關鍵要健全和延伸稅收公告制度,為納稅人提供現行有效的稅法信息、納稅指南,對政策法規的變動、變更及時公告,促進納稅意識的提高。可採取在辦稅服務廳設立「稅法咨詢窗口」、開通公開咨詢電話、建立定期信息發布會制度等形式,傳達輔導稅收政策,以暢通納稅人了解稅法的渠道,引導納稅人如實申報納稅。二是深化「文明辦稅,優質服務」活動,優化征稅主體,明確服務主體。稅務部門征稅的對象是納稅人,服務對象也是納稅人。要在強化稅務人員的服務觀念和服務意識的同時,重點簡化辦稅手續、環節,建立科學、規范的辦稅程序,養成文明、熱情的辦稅行為,營造良好有序的辦稅環境。通過快捷、准確、規范地為納稅人提供納稅申報、稅款徵收和稅務事宜辦理等服務工作,加深征納之間的業務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強納稅人對稅務部門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要適應改革需要,下大力氣提高稅務幹部素質,突出稽核查帳技能、計算機應用能力、稅收會計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培訓,提高稅務幹部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強化職能,確保稅收收入的穩步增長
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增強稅收聚財職能和監控能力,確保國家財政收入。衡量征管改革的成敗得失,也主要以能否有效地組織稅收收入為標准。因此要以新的征管模式為依託,不斷強化稅收聚財職能,確保稅收收入的穩步增長。
1、鞏固和完善納稅申報管理機制,確保稅款及時足額入庫。一是要完善納稅申報管理制度。簡化申報手續,建立科學、簡便的申報程序。歸並統一申報表格式,設計簡便易行、填寫方便的申報表,方便納稅人。二是對外強化申報制約機制。試行分類管理的申報管理辦法,把納稅人按申報情況分為A、B、C三類,與日常稅務稽查工作相結合,對財務制度不健全、納稅申報不正常的納稅人,加強日常檢查,加大處罰力度,促其盡快走上正軌。同時,強化「以票管稅」,對不能按期申報的納稅人嚴格發票使用控管。三是提高申報准確性。加強對零申報、負申報等異常申報現象的稽查,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堵塞稅收流失漏洞,四是積極推行電話申報、郵寄申報、遠程電子申報等多元化申報手段,方便納稅人,提高申報質量和效率。
2、建立嚴密科學的稅務稽查體系,突出稽查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流失。稅務稽查是組織收入的重要保證,也是建立新的征管運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根據「選案、檢查、審理、執行」四個環節健全稽查工作制度,規范稽查行為,提高稽查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二是堅持分類稽查制度,提高稽查的針對性。按重點稽查、日常稽查(調帳稽查和實地稽查)、專案稽查等方式實施稅務稽查,加大申報稽核力度,增加調帳稽查的比例。三是科學地考核稽查工作,提高稽查工作成效。在考核查補收入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更加科學合理的質量指標的考核,如人機選案的准確率、重大稅收違法行為的立案率、案件審理的規范率、稅收違法行為處理的准確率、重大案件結案率等等,促進稽查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四是繼續充實稽查力量,改善稽查手段。充實稽查人員,並在財力上向稅務稽查作必要的傾斜,盡快實現以計算機手段為基礎,以快速便捷的交通、通信手段為支撐的稅務稽查手段的現代化。
3、適應征管改革的新形勢,積極探索新的稅收計劃管理辦法。在稅收計劃的編制中,應堅持「從經濟到稅收」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比例,逐步淡化計劃,使組織收入與經濟增長相適應,力求改變以往那種基數加增長比例、按支出來定計劃的做法,使稅收計劃管理更趨科學合理。
四、夯實基礎,不斷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和效率 夯實征管基礎工作,是提高征管質量的基礎,也是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內容。
1、以強化監控為重點,盡快建立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的征管體系。計算機的開發與應用是深化改革的先行條件。在計算機的開發與應用上,要堅持做到正確處理硬體投資與軟體開發以及開發與使用的關系。一是要根據新機制的要求,加強計算機軟體開發,確保統一、共享、正確的稅收征管軟體的正常運作。二是要突出監控重點,積極運用計算機對稅收管理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的監控,真正體現計算機網路在新的征管運行機制中的依託作用,把計算機全方位應用到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徵收、催報催繳、發票管理、會統核算、數據分析、稅務稽查、稅政管理、綜合查詢等稅收征管工作的各個環節上,並依託計算機對其進行全程監控管理,體現計算機網路的運行實效。三是要健全計算機軟、硬體管理制度,加快實現計算機聯網和信息共享,提高計算機綜合利用效率。
2、加強征管基礎管理。內部進一步健全各項征管制度,規范征、管、查業務流程、工作程序和銜接、協調制度,提高征管各環節的整體效能,形成以效率為中心,網路為依託,稽查為重點,各環節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和促進的現代稅收征管體系。對外健全協稅護稅網路和制度,調動一切社會積極因素,加強對漏管戶和重點稅源戶的管理,有效地控管稅源。
3、規范征管資料管理,提高征管資料的利用效率。當前要在征管資料檔案化管理的基礎上,重點把工作轉移到對檔案資料的簡化、規范、提高利用效率上,可按照「按崗收集,按類整理,按期歸檔」的原則,以計算機管理為主,部分手工為輔,減輕手工勞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搞好配套,為深化征管改革提供保障 適應新的征管模式的要求,要繼續深化兩項配套改革:
1、深化機構改革,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征管機構體系。以「精簡、效能」為原則,調整和理順機構。要按照管理服務、徵收監控、稅務稽查、政策法規四個系列科學設置機構、崗位。在此基礎上,健全部門間的工作銜接制度,明確職責,嚴格執行管理程序,使徵收管理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2、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與新的征管機制相適應的人事管理制度,促進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當前關鍵要建立健全三項機制:一是競爭機制。二是激勵機制。三是監督制約機制。結合征管改革,在稅務登記、票證管理、稅款徵收、稅務稽查等環節和重要崗位建立監督制約機制,重點加強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的監督制約,以制度規范和約束幹部的行為,確保稅務部門依法行政,公正執法。

熱點內容
寶安區教育局規章制度匯編 發布:2025-01-17 01:08:05 瀏覽:155
湖南開福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00:26:03 瀏覽:124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