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互利

道德經互利

發布時間: 2022-04-17 13:19:12

A. 歐洲的文藝復興到底改變了什麼為何中國卻在沒出現過先秦的百家爭鳴,思想學派林立呢

摘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思想上更是百花齊放。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以儒、墨、道、法為代表的諸家學派「百家爭鳴」,更是對後世中國人的心理、觀念、習慣、行為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也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關鍵字:春秋戰國、 知識分子、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 思想一直都是民族的奠基,但是單一的思想無法推動歷史的齒輪,所以歷代哲人們的哲學思想和學說可以使中華民族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前進。他們對天地萬物、對社會、對人生的各種思考和認識,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也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靈魂和品格。 中國兩千多年以前出現了以儒、墨、道、法為代表的諸家學派,諸家學派「百家爭鳴」,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後世中國人的心理、觀念、習慣、行為方式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漢民族獨具的文化傳統。各派不僅闡述自己的主張,還相互論爭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社會的發展。 首先, 所謂「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而百家爭鳴則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斗爭復雜而又激烈。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在劇烈的社會震盪中,在歷史的夾縫中,學術界和學者獲得了相對充分的自由。從本質上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完全可以與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相媲美。自孔子開始,私人講學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漸漸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學派齊流並進,相互批評辯難,這就是所謂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其中政治思想觀點鮮明、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有儒、道、墨、法四家。 從歷史的角度,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對於後世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它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第一學說,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禮和仁,其中仁的學說使儒家突破了舊的傳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孔子所說的仁包含有血緣基礎、心理原則、人道立場和理想人格,後被提升為人情日用之常和每個個體內在自覺意識。孔子的學說得到了孟子和荀子的繼承和發展,經後世不斷修訂,成為在中國具有普遍和長久影響力的學說。 孔孟之道對現代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可以說更近了,也可以說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系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麼樣的原則,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看起來很樸素,這些辦法有時候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簡單地說,它告訴我們的是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里的分寸。 還有孔子主張「因材施教」 、「學而不厭,悔人不倦」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等等這些都對今天的教育有著指導作用,發展成為全民教育、 素質教育、 職業教育。 老莊思想,也就是道家思想。它是影響中國文化發展的第二大學說,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老子的學說為後世中國人的處世之道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莊子則主張追求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 《老子》也叫《道德經》,它給人們訴說「道」,論辯「道」,授人以「道」。1891年俄國聖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詢問托爾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對他影響最大。他回答說:受中國的孔子和孟子的影響「很大」,而受老子的影響則是「巨大」。由此可見老子的影響。政治家也特別喜歡老子。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第60章)這就是說,治理一個大國就像煎一條小魚,要慢慢地將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動,否則就使魚破碎得不成樣子了。據說美國的一位總統就很欣賞老子的這一智慧,他在「國情咨文」中就用這一理念來指導其經濟政策。科學家也喜歡老子。著名的物理學家湯川秀樹關於老子說過這樣的話:「早在兩千年前,老子就預見到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狀況」,「可能正是這個原因,他才寫下了《老子》這部奇書。不管怎麼說,使人感到驚訝的是,生活在科學文明發展以前某一時代,老子怎麼會向近代開始的科學文化提出那樣嚴厲的指控」。這個問題值得深思。當然哲學家對於老子更有興趣了。西方的哲學家對老子有很高的評價,黑格爾把老子的思想和歐洲人的老祖宗的哲學相比,認為有著重要的共同之處,「有點像我們在西方哲學開始時那樣的情形」。黑格爾尊崇老子哲學,把它同希臘哲學一樣看成人類哲學的源頭。 墨家學說,它在戰國時期與儒家並稱兩大「顯學」,墨家創始人是墨子。墨子特別強調勞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並建立了自己的「兼愛」學說。墨家學說的貢獻不僅在思想理論方面,在形式邏輯和自然科學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在幾何學方面,墨家論述了杠桿原理,力與運動和重量的關系等等。 墨家學說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如鑒借墨家的"兼愛"思想,它要求人們平等互愛,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鑒借墨家的"尚賢"思想,這"賢"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才,這一道德價值取向,對於激勵人們加強自我修身、力爭成為賢者有積極作用;如鑒借墨家的"節儉"思想,墨家的這一"節儉"思想於今而言,依然具有針對性,更值得我們提倡。 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是韓非,他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現在我們可以將法家的理論核心簡化為法律、權術、審時度勢。運用到個人與集體創業、行事中去,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正規操作,必然受到法律保護。在規章制度面前要鐵面無私,但必要時還得運用權術,制度解決不了的要靈活得體地以權擺平。大局要想穩定發展還得審時度勢,人們常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不要不識時務一味蠻干,蠻干最後吃虧的不但是自己,有時還會坑害集體。還有在戰國時期法家就提出了「法治」這個概念,演變成了今天中國的「依法治國」。 法家還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積極進取、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總是在前進的,法律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因循守舊是行不通的。法家的歷史觀是進化的歷史觀。法家的這一觀點說到底就是不因循守舊、主張創新,並且創新的條件是要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原因、狀態和趨勢,找到其發展的規律,然後作出相應的決策。
兵家,是先秦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兵家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候間相互征伐的產物,以孫子與孫臏為代表人物。兵家思想自誕生之日起,就以其實用性為歷代兵家推崇,影響了中國2500多年,其中雖有興衰起伏,但始終未滅。兵家思想中對於取勝之道、帶兵之術以及戰略、戰術都有獨到的見解。關於計謀(戰略)的論述,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內容最豐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許多帶有規律性的原則,是至今仍必須遵守的。許多名言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諸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先計後戰」,「遠交近攻」,「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避實擊虛」,「 以眾擊寡 」,「兵貴勝、不貴久」,「兵貴神速」;「兵貴其和,和則一心 」,「三軍一人,勝」,「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密察敵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2)等等。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運用的一些基本原則,與現代科學理的理論,不僅基本精神一致在語言上也有明顯的淵源關系。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後,由於經濟的發展,兵家的學說被借用於商戰中,對於兵家的研究又興盛起來了。外國的許多商人也十分推崇《孫子兵法》。人們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已經超越了軍事的范疇,其蘊涵的哲理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除了上面詳細講到的學派對後世產生影響之外,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小說家等等對後世來說也是影響極大的。 諸家學派「百家爭鳴」,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樣波及到了科學技術領域。正是這些科學思想的理論大潮,不僅豐富了先秦時期整個科學技術的寶庫,更是我國早期科學技術體系奠定的標志!作為知識階層的士,雖然直接從事科技事業的極少,但他們有著廣博的學識,有著深邃的洞察力與思辨力,因此他們往往能入木三分地深入到科學技術的本質上,建立起獨特的理論思想。但這並不需要我們全盤吸收,因為這種文化長期處於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地位,也不免帶有專制主義、禁慾主義、等級主義的色彩。我們要運用人類的主觀能動性來擇優吸收,同時摒棄那些不正確的思想。 諸家學派在春秋戰國的蓬勃發展不僅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而且在其他方面都顯示出了它的威力。我相信這種威力會一直延續下去,而且不是單純的延續,而是在發展中延續,在延續中發展。

B. 請分別舉出老子、墨子和韓非子的主張。

老子:老子的教育主張可概括為:一、他反對陳規教條的束縛,主張勿走極端的教育思想;二、他主張教育應當遵循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並從實踐中獲取真知;三、老子認為教育手段應以正面引導教育為主,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進行感化,亦即他在書是倡導的所謂「行不言之教」;四、要善待有缺點的人,不要歧視他們不要放棄對他們的教育。同時,《老子》對封國王提出了一 些養身處世,消除貪欲的「三寶」教育,如致柔、知足、不爭等等,都是極可寶貴的教育思想。

墨子:墨子是戰國初期傑出的宗教思想家和實踐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提出上帝性質、意志和人類使命的先知。其神學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天是至高無上的神--即上帝。
二、上帝擁有天下、兼愛世人、賞善懲惡。
三、上帝的意志(天志)是要人相愛相利,而不相惡相賊。
四、人類應當效法上帝(法天),執行天志,兼愛互利。
五、墨者的使命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六、人的靈魂不死,好人死後靈魂升入天堂,與上帝在一起。
七、人有自由意志,可自主決定向善或作惡,人的命運不是預定的。
八、人類的理想社會是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社會。

墨子上述思想可歸納為八大主張,至今具有指導意義。

這八大主張是:法天、兼愛、互利、非攻、尚賢、節用、明鬼、非命。

韓非子:第一,一切言論的表達要以功效為目的;第二,沒有功效亂發議論擾亂法令,這是不允許的。這兩條是韓非子社會輿論控制的核心思想。同時體現了韓非子濃厚的反智主義傾向。

C. 中華文化為什麼能傳承5000年不斷

本文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就是從老子思想中尋找中華文化傳承5000年不斷的原因。因為2500年前的老子《道德經》,是中華5000年傳統文化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被稱為中華文化的源頭,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總結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三大文化的差別後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四大特點:循序漸進、海納百川、義利相兼、共贏精神,使中華文化得以持久地傳承。

與別國交往時能夠做到雙方都得到利益,自然就減少了互相間的矛盾。這就造成了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挫折,比其它三個古文明少很多。

共贏思想是中華文化能夠持久的重要原因。

這四大文化特點是其它三個古文明所缺少的,所以,它們的古文明無法持續得長久。

這四大文化特點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優勢。

D. 易經對於社交有哪些啟示(可以從人與人的社交、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等方面展開論述

我個人的觀點,讀易經得先讀道德經,無論人與人的社交、或者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還是國家之間的外交關系等得能力方法都離不開個人修養與魅力,易經就說主要是的是如何鍛煉提升個人修養和形成個人人格魅力,如果感興趣就自己去讀,這類書跟哲學書一樣,講求一個悟字,別人給你講的永遠不會和你自己理解得相同!

E. 求《道德經》(部分)的題的解答:

①解釋括弧里的詞:
大成若缺(成): 「大成」就是最大的成就,也就是恢復了道心的成就。 「缺」就是缺陷。這句話直解,就是: 即使恢復了道心的成就也好象有點兒缺陷一樣。
其用不弊(弊): 「弊」就是弊病。 這句話直解,就是:但是它的功用卻沒有一點兒弊病。
信言不美(信):「信」就是親自實證到了道境界的徹知。「美」就是美好,此指所說的話很動聽而言。這句話直解,就是:親自實證到了道境界的徹知若用語言表達出來則一點兒也不動聽。
大盈若沖(沖):「大盈」就是最大的充盈,此指無為而無以為的德行而言。「沖」就是微弱。這句話直解,就是:即使無為而無以為的德行已經很充足了也好象有點兒微弱一樣。
知者不博(知):「智」就是恢復了道心後所流溢出來的大智慧。「博」就是廣,也就是博取。這句話直解,就是:具足了道心的大智慧就不會再去博取虛榮心所追求的功名利祿。
聖人不積(積):「不積」就是心裡空空盪盪,也就是遇事即做、事過不戀。這句話直解,就是:聖人遇事即做、事過不戀而心裡空空盪盪。

②翻譯下列句子:
⒈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這幾句話直解,就是:心思過緊切的躁動能夠產生熱能而驅除寒意,沒有心念的安靜能夠產生清涼而消散熱意,唯有或有妄念或無妄念而皆能不去理它的心止之清靜才能使內心世界保持中正的境界。
⒉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幾句話直解,就是:大道的利人利物之准則,只是利益萬物而沒有一點兒危害;聖人的用世之准則,則是只做奉獻而不爭任何利益。

③對「聖人不積,既已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理解。這幾句話直解,就是:聖人遇事即做、事過不戀而心裡空空盪盪,越是全心身地幫助人就越會使自己的心量更廣大,越是無私地惠於人就越會使自己的智慧更豐富。 至於「理解」,則是你的事了,故不越庖代趄了。

錄於拙著《道德經三解》

F. 【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的各家代表

首先,政治因素的影響。是今後一個時期的社會變革,社會動盪,各諸侯國林糾紛。諸侯國的國君的斗爭中的主導地位,競爭性招聘自己的國家,豐富強大的功能使用不同的思想學說。這將使爭奪創造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

二,經濟因素。在當時的經濟,這使得一些人成為有閑階級時間從事學術活動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三,科學和技術的因素。科學和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當時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標志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科技成果的認識水平,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的人。

文化因素。帝石關,學習四夷,其結果是打破了「官方」的局面,使原來的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傳播到下層階級,倒在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在「民辦學校的崛起。

5個學術自由的因素。相對獨立的政治權力和影響力的學術團體,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已經寫的書,談論時事哲學,成一家之言,但他們不是政治的附屬物,連接到本集團的政治力量之一,但「我住,我沒有去。 「

另外,不同的學校之間,不同學校的同一所學校,都打擊對方,互相學習和借鑒,這也推動了競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3。墨家代表: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五蠹「<BR /著名代表人物:鄧析,惠施,龔神刀還組。作品:「公孫龍子

6陰陽家,代表的人物:鄒燕

7戰略家代表:蘇琴,張義。的主要言論傳「戰國」

雜家代表:補喂

9。農民,農民代表:許西嗯

10。小說家,

儒家思想在戰國時期的重要流派之一,春秋孔子「六藝」,「作為一名教師,崇尚」禮樂「和」義「,提倡保持和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教育和修養派別的學術公正的「中庸」之路。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的穩定和繁榮,人民幸福的唯一途徑。倡導「教育為人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應該受到教育,使整個國家都成為道德的人。

還主張政治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周禮」是理想的途徑,以達到理想的政治。戰國時期,儒家的8個派系,重要的孟子和荀子派別的。

道家是戰國時期,也被稱為「道德」的重要流派之一。這所學校為理論基礎的我遲到春季和秋季的「道」的學說,宇宙的描述,性質,產地,成分,和「道」的變化。 ,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神的超凡脫俗的佔主導地位的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和,維護婦女孵化柔軟。政治理想是「小國」,「無為而治」。我後來道教內部分化成不同的派別,著名的四大派別:宋尹,楊,朱莊子學校學校,學校和黃老學。

墨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流派,創始人墨子之一。

這所學校的普遍的愛,互惠互利「為基礎的學說:此外,根據自己的人,普遍的愛,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世界是博愛的,可以實現的目的「互惠互利」。主張尚賢政治,但與非進攻;主張加強經濟思想上提出的雕像天的事鬼。同時,提出了「非生活」的倡導者,強調通過自己的力量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大多來自下層階級,相傳皆能走了火舞蹈刀,自苦鼓舞人心的。的信徒屬於從事的談話主張,墨家,從事武術,說:「墨夏領導人表示,巨大的(大)子,其嚴格的紀律,根據傳說,」墨的法律,殺手,傷人處罰「(」呂氏春秋·去私人「)。

墨子亡,分裂成三派。到戰國後期,合並為兩個:一個重點的研究,認識論,邏輯,數學,光學,力學和其他學科,是所謂的「墨家放學後」(也被稱為「後期墨家」),另一支轉換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法家的重要流派之一戰國時期,主張法治,「不,不親密,而不是特殊是平等的,違反法律」,所謂的法家。春秋,管仲子是法家的先驅在戰國早期期間,奎,尚揚,申晡嘿,慎到率先法家,戰國後期,韓非商鞅法「,慎到」潛在「和沈逋咳。」技術「,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個學校,倡導的經濟浪費艾達抑制獎勵耕戰;政治的倡導者的廢分封我們縣,絕對君主制,張施術嚴刑峻法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張故宮哲學家的學說,法律教官員教師。其學說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行動戰略,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

「漢書·藝文志記錄法家工程217,今存了近一半,其中最重要的是,」規則「和」韓非子·五蠹。

有名的是戰國時期的重要流派之一,從事的參數名稱(名稱,概念)實(事實),真的為主要學術活動,後來被稱為著名的。被稱為「防禦」,茶市「或」懲罰(形狀)著名。惠施和公孫龍的代表人物。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流派,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之一,並用它來解釋社會人員。這所學校時,來自統治階級的戰國時代,鄒燕齊人古老的執掌天文歷數代表的。

陰陽學說,陰陽兩種對立和轉化能力的事情本身所具有的優點和缺點,可以用來說明事物的變化發展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在此期間,兩個法律相生和相勝(斯坦斯),可以用來解釋宇宙的起源和變化。鄒燕集成,根據五行相勝說,「五德」屬性釋放的五行,最高的「五德」,並連續王兆星報廢的法律,為新興的統一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

「漢書·藝文志」記錄本派21種書籍,分散,失去了所有。在戰國後期的「禮記·說:」有些人說的博物學家的作品。有些文章在「管」是自然主義者「呂氏春秋·應是相同的,」王懷齊庸俗的培訓「,」秦始皇本紀「的記錄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戰略家演習的戰略游說諸侯,戰國時期中國從事政治,外交活動輔導員。分類的哲學家之一。主要代表蘇秦,章宜。南方和北方的縱向

戰國,西,東,蘇提倡的水平,燕,趙,韓,魏,齊,楚縱向拒絕秦,張義力是打破縱向和橫向的六個國家分別侍寢,戰略家,因此而得名。他們的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戰國時期,政治格局的變化,軍事。

「戰國策」,它的活動有大量的記錄。據來漢藝文志「記載,戰略家有十六,七本書。

兼收並蓄,綜合性學校在戰國後期。」儒學,共同的名字法案,「在100路都是一致的全面的「(」漢書·藝文志燕師菇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通志」是一個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農場是重要流派之一戰國時期。命名是因為對農業生產的一個焦點。派官員自古管理農業生產,農業食品和衣物,應放在第一的各項工作。「孟子。 ·滕文公頭腦,有許希嗯,「神農燕,提出聖人」的人,農業和食品行業的一餐滿足規則「,農業生產的農場的社會和政治理想的性能。技術和經驗,這個黨也要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農業為 文章,是一個古老的農舍。

小說家,預秦糟糕的十景之一,以檢查當地的風土人情,收集民間傳說的談話。「漢書藝文志智雲:小說家流蓋出稗官街巷語言,傳聞哲治所。」

- --------------------------------------

百家爭鳴的局面發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據啥?藝文志「記載的漢代(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早期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的著作的形式,共189。韓歷史學家排序,劃分為10個,儒教,道教,著名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項,農場和小說家。在這10個,雜家,農家,小說家很少被討論的問題相關的理念。後代9個外小說家,也被稱為「糟糕」。十所謂的「糟糕」從這里開始。

後裔相互爭論和學術繁榮,名為「花卉。除了這10個,」易經「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理念可以被稱為易居研究軍事和

----------------------

前戰爭的藝術是豐富的哲學學說可以被稱為軍事指揮官。琴為什麼會出現將是一個百家爭鳴抗衡?

社會轉型期,還沒有一個統一思想的理想信念,沒有統一的概念,沒有統一的國家制度,沒有一個統一的價值觀,當然,可以說

------------------

什麼是百家爭鳴秦以後不再出現?

大一統的漢獨尊儒術,隋,唐代科舉考試(考試的儒家主要的東西)
在元代,獨尊儒術,但不完全,的預味道,所以元朝統治的97年,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和科技成果

G. 道教產生的歷史條件

道教形成於東漢的中後期。它之所以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所以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思想淵源,並經長期的醞釀和積累的必然結果。

歷史背景

第一,中國封建社會由戰國進入秦漢時代,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當時的世界上居於發達的領先地位。但是,秦漢的社會發展,又受到封建生產方式的制約,呈現時起時伏的波浪式延展的趨勢。即使在秦漢鼎盛時期,社會矛盾也很尖銳。在封建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地主階級和封建國家對廣大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土地兼並也日益加劇,使得「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赭衣(囚徒)半道,斷獄歲以千數」。①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民對地主階級的反抗也日益增多。封建統治者如何對付農民的反抗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秦王朝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實行嚴刑峻法,僅憑暴力鎮壓以加強其統治,又迷信神仙方士,大搞鬼神祠祀,夢想由一世至萬世,但卻轉瞬之間即為農民大起義的怒濤所覆滅,從而震撼了整個地主階級,迫使繼起的漢王朝統治者不得不從中吸取教訓,結合實際,重新調整其所謂「治國理民」的理論和策略,實行約法省禁與清靜無為相結合的「黃老政治」,以安定社會秩序。於是,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景象。漢武帝即位之後,他憑借幾代經營積蓄起來的雄厚資財,連續發起反擊北方匈奴的侵擾和開拓西南疆域的大規模戰爭,擴大和鞏固了邊防陣地。中國封建社會,處於空前強盛時期。但同時卻「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蓄)積至今未復,亡德澤於民」。②封建社會的固有矛盾愈來愈尖銳。到武帝晚年,「郡國盜賊群起」,③農民紛紛起義。

「南陽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齊有徐勃,燕趙之間有堅盧、范生之屬。大群至數千人,擅自號,攻城邑,取庫兵,釋死罪,縛辱郡太守、都尉,殺二千石,為檄告縣趣具食;小群以百數,掠鹵鄉里者,不可勝數也」。④

西漢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便由盛而衰,最後終於滅亡。光武雖號中興,但這個東漢王朝卻是建立在農民起義的火山上的,只有光武、明帝和章帝三代,社會稍為安定。

從和帝開始,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勢力迅速膨脹,並在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與宦官兩大集團,彼此爭奪政治權力,把持朝政;地方官吏則貪殘專恣,不奉法令,侵冤小民。

東漢王朝的統治日益腐朽和黑暗,整個社會一直動盪不安,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莫大的痛苦。特別是在外戚、宦官兩大集團激烈爭奪政權的過程中,豪強地主大量兼並土地。

廣大農民喪失土地後,一部分淪為依附豪強地主的佃農或僱傭,受著極其殘酷的剝削,更多的農民則變成無家可歸、輾轉道路的流民,處境尤其悲慘,被迫起為「盜賊」,甚至出現「貧困之民,或有賣其首級以要酬賞,父兄相代殘身,妻籋相視分裂」⑤等目不忍睹的悲慘景象。加以當時自然災害頻仍,疫病流行,廣大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造成人民深重苦難的現實世界,是宗教賴以滋生的氣候和土壤。一方面,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廣大人民群眾,在擺脫秦王朝的奴役之後,又受到新建的漢王朝日益沉重的壓榨而痛苦不堪。但他們當時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局限,生產規模小,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知識十分貧乏,人民群眾既無法避免、也無法理解封建壓迫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社會不平與人世苦難的根源,他們渴望擺脫苦難,而又找不到出路。

因此往往幻想有一種超人間的力量來伸張正義,並幫助他們改善處境,於是就把希望寄託在神靈的護皊上。這是產生宗教的內在條件;另一方面,統治階級在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時候,也極力企圖利用宗教來麻痹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揚君權神授,藉以消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人民抗爭的風暴,同時也希望宗教成為他們統治的後盾,祈求「長治久安」和個人的福壽康寧。在上列兩種條件下,宗教的產生,就成了客觀的社會需要。

第二,漢代統治思想的宗教化,也直接為道教的產生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

秦王朝的覆滅,暴露了單靠嚴刑峻法和暴力鎮壓,並不能解決社會矛盾,治國安民。

漢初奉行黃老之術,雖然使社會矛盾得到了緩解,也未能防止封建社會固有矛盾的發展,以致到漢武帝時,又面臨「盜賊群起」、農民以暴力反抗官府的事件「不可勝數」的嚴重社會問題。為了在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中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們鑒於歷史上「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⑥的經驗,企圖藉助鬼神的威力,加強「文武並用」的「長久之術」,以使黎民百姓成為規規矩矩的順民。

《淮南子》明確主張「因鬼神為禨祥,而為之立禁」,「借鬼神之威,以聲其教」。⑦

漢武帝更是身體力行,他即位之後,「尤敬鬼神之相」,⑧重用神仙方士,大搞祠神求仙活動。為適應封建統治階級利用神權維護皇權的需要,董仲舒的宗天神學也應運而生。他援引陰陽五行學說,重新解釋儒家經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神學體系,把「天」說成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具有無上的權威,是「百神之大君」。⑨認為自然界日月星辰的運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人類社會的治亂興衰,吉凶禍福,都是由這個「大君」的意志所決定的。而帝王則是「承天意以從事」。⑩當帝王的行為體現了天意,積善累德,天就降符瑞任命他、嘉獎他;當帝王違反了天的意志,有了過失,天就降災異警告他,讓他改過;如果屢告不改,就要受到天的懲罰。這種「天人感應」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善惡報應」思想的表現,是宗教思想的核心內容,它為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這種宗天神學,縱貫於昭、宣、元、成、哀、平各代,在政治生活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不僅是一個宣揚「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宗天神學家,而且還是神仙方術的鼓吹者。他在《春秋繁露》這一著作中,不僅以神秘的陰陽五行學說附會儒家經義,而且還創造求雨、止雨儀式,登壇祈禱作法,集儒生、巫師、方士於一身。他將儒學加以宗教化,促使儒生與方士合流。以董仲舒為前導,在漢王朝的支持下,讖緯之學逐漸興起。「讖」是一種假託神意製造的政治預言,「詭為隱語,預決吉凶」,⑾源出巫師和方士,由來已久。「緯」是以神意來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解釋,把儒家六經宗教化,把孔子神化為超人的教主。二者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就其宗教神秘主義的實質來說,則是一樣的。所以,「迨彌傳彌失,又益以妖妄之辭,遂與讖合而為一」,⑿合稱讖緯之學。

西漢末年,這種讖緯之學極為盛行。漢光武也是靠圖讖起家的,即位以後,更是大力提倡,使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之學,於是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氣氛之中。

這種氣氛,顯然是孕育道教極為重要的氣候和土壤。再加上佛教在漢代的傳入,也給某些神仙方士創立道教提供了啟示,成為道教產生的助產劑。可見道教的產生,乃是當時客觀的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當然,有了這種氣候和土壤,還必須要有產生道教的種子。沒有這種種子,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憑空產生。道教既是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因而這種種子的來源也只能從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中去尋找。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就有必要進一步考察它的思想淵源。

思想淵源

道教的思想淵源是「雜而多端」的,大體有以下幾種主要因素: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來是有區別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為代表的哲學派別,而道教乃是東漢形成的一種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無聯系的。道教創立的時候,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道德經》為其主要經典,規定為教徒必須習誦的功課。

《道德經》的基本思想是「道」,並把道視為超時空的天地萬物的根源,既有本體的意義,也含有規律的意義,其界屬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說。《莊子》更把道解釋成為:「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並謂「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⒀這種以道為萬古常存、得道以後便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的思想,為後來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從宗教的角度把道說成是神異之物,靈而有信,「為一切之祖首,萬物之父母」,⒁並與神秘化了的元氣說結合起來,認為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無形無名,有清有濁,有動有靜,「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⒂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還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這種思想在道教產生之前就有了。東漢明帝、章帝之際,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明,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把老子與道合而為一。道教繼續發揮了這種思想。

《太平經》曰:「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極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應接無窮,……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傳為張陵(或為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其後《混元皇帝聖紀》又稱:「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也。」於是老子與道便被神化為眾生信奉的神靈。道是天地萬物之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這說明哲學家老子和哲學范疇「道」在道教中已被神化為天上的神靈。因此,信道也就變成了信神,崇奉老子亦即崇奉天神。修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煉方術,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而展開的。道教的命名,也與它的基本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此可見,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為重要的思想淵源之一;道家哲學乃是它的理論基礎之一。《魏書·釋老志》在談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時便稱:「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變萬化,有德不德,隨感應物,厥跡無常。……其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積行樹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長生世上。」這里所說的道家,就是指道教。正因為道教的形成和發展,與道家老子確有不解之緣,所以人們習慣上常常把道教也稱為道家。

先秦道家後來演變為黃老之學。這種黃老之學是以道家的清靜養生、無為治世為主,但汲取了陰陽、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內容,已不完全是先秦的道家,而是被稱為黃老術的新道家。後來,黃老養生之術演變為道教的修煉方術,奉黃老術的黃老道家便是道教的前驅。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對道家思想曾作過這樣的評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是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所說的道家,就是指黃老道術的新道家。司馬談的這種觀點,被東晉道士葛洪所採用。

葛洪依據司馬談的這種觀點,從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場出發,闡述了他的道本儒末、道高於儒的思想,以為道家之教「務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主張「包儒墨之善,總名法之要」,吸收各家之長,來建樹其神仙道教的理論體系。⒃在修道方法上,他也主張「內寶養生之道,外則和光於世,治身而身長修,治國而國太平。以六經訓俗士,以方術授知音,欲少留則且止而佐時,欲升騰則凌霄而輕舉」。⒄這就是他的「外儒內道」和儒道雙修、內外兩得的兩重人格的本質表現,也是上層化的士族貴族神仙道教的一個顯著特點。

其次,道教還汲取了儒家的倫理綱常思想。這種倫理綱常的核心是「三綱五常」,這是封建社會中最主要的道德規范。

這種倫理綱常思想,是儒家導其源,道教纘其緒,作了繼承和發展。在道書中,雖然很少提到三綱五常的名稱,但宣揚這種倫理道德思想頗力;在宣揚這些倫理道德的時候,往往與它的長生成仙思想結合起來,而且以「神」的威力驅使人們去奉行,這對維護封建社會的倫常和秩序,更容易發揮其特殊的作用。《荀子·禮論》提出「禮有三本」

之說,認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董仲舒則認為「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⒅把三綱五常說成是天經地義。《太平經》汲取了這些思想,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養天地所為,名為不孝之子也。」並稱:

「子不孝,弟子不順,臣不忠,罪皆不與於赦。令天甚疾之,地甚惡之,以為大事,以為大咎也。鬼神甚非之,故為最惡下行也。」又謂:「子不孝,則不能盡力養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尚有餘責於地下,名為三行不順善之子也。」⒆《太平經》不僅繼承儒家旨趣,大肆宣揚天、地、君、父、師信仰的重要,而且還第一次將「天地君父師」合為一體,這在當時儒家的經典中尚未如此,而這正是後來社會上「天地君親師」信仰的由來,其影響尤其深遠。《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亦說:諸欲修道者,務必「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它特別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義不可不行。」《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中,更把儒家的許多封建倫理道德規范都包括進去了,它說:「與人君言,則惠於國;與人父言,則慈於子;與人師言,則愛於眾;與人兄言,則悌於行;與人臣言,則忠於君;與人子言,則孝於親;與人友言,則信於交;與人婦言,則貞於夫;與人夫言,則和於室;……與奴婢言,則慎於事。」這樣,把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的道德規范都講到了,用「忠」、「孝」、「慈」、「愛」、「惠」、「悌」、「和」、「貞」、「信」、「慎」等道德規范來調整各種不同的人與人的關系,比儒家講得更集中,更全面。

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漢董仲舒為之一變。董仲舒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宗天神學以及隨之而起的讖緯神學,均為道教直接所吸收,成為道教的重要淵源。如《河圖紀命符》說:

「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紀。……又人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實魂魄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饗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窮日,輒上天白司命,道人罪過。過大者奪人紀,小者奪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屍,恬淡無欲,神靜性明,積眾善,乃服葯有益,乃成仙。」這類神秘的東西,幾乎原封不動地為後來的道教所吸收,並加以發揮。其他如「少室山有玉膏,服即成仙」;昆侖山為仙人集聚之所;西王母為賜授仙經、指導修道之神;黃帝原本北斗黃神,即位後即「一道修德,唯仁是行」,最後乘龍上天;五嶽四海和人的耳、目、鼻、齒、發皆各有神;以及星象預示吉凶之說和召神劾鬼之術,如此等等,均是便於道教利用的資料。

此外,《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東漢時的《太平經》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家」,而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來論述修仙的方法,對後世道教的影響甚大,被稱為「萬古丹經王」。此後,以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來闡發道教的內外丹法的道教學者相繼不絕。

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過:道教思想是「本諸墨氏,源遠流長。」⒇墨子提倡尊天明鬼,這種思想顯然是被道教所吸收,這方面無須多加說明。此外,墨子還站在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利互助。墨子在《非樂》上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在《天志》下又反對「不與其勞獲其實」。《太平經》亦強調「人各自衣食其力」,反對「強取人物」。墨子在《兼愛》中主張人與人之間應當實行「兼相愛,交相利」的原則;在《尚賢》下又認為「為賢之道」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反之,他在《尚同》上說,若「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余財,不能以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那就會使「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太平經》亦強調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利思想,主張有財物的人應當「樂以養人」,「周窮救急」。它認為天地間的一切財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氣」所生,應屬於社會公有,不應為私人所獨占。認為「此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處,比若倉中之鼠,常獨足食,此大倉之粟,本非獨鼠有也;少(小)內(指帝王的私庫)之錢財,本非獨以給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知乃萬屍(戶)之委輸,皆當得衣食於是也」。又稱:「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飢寒而死,罪不除也。」有道德的人也應當以道德教人,否則也是犯了「不可除」的彌天大罪。認為「人積道無極,不肯教人開蒙求生,罪不除也。……

人積德無極,不肯教人守德養性為謹,其罪不除也」。它也反對「智者」欺負「愚者」,「強者」欺負「弱者」,「少者」欺負「老者」。說「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強,反欺弱者;

或後生,反欺老者,皆為逆,故天不久佑之。何也?然智者當苞養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強者當養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後生者當養老者,反欺之,三逆也。與天心不同,故後必有凶也。」《太平經》的這些思想,顯然都是墨子有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變化方術,也依託墨子。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記有《墨子丹法》,《遐覽》記有「變化之術」的《墨子五行記》,稱「其法用葯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淪無方」。《神仙傳》又記載孫博、封衡皆宗墨子,孫博「治墨子之術,能令草、木、金、石皆為火光,照耀數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學道,有《墨子隱形法》一篇。葛洪還把墨子列入《神仙傳》,說他外治經典,內修道術,精思道法,想像神仙,後得神人授書,「乃得地仙」。可見,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產生過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說的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還吸收了傳統的鬼神觀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與巫術。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甚為崇拜,視之為神靈,對他們進行祭祀和祈禱,並由此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天神、地*和人鬼的神靈系統。道教承襲了這種鬼神思想,並將這個神靈系統中的許多神靈作為道教神靈的組成部分。古代殷人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師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禳災。

這種巫術,也為道教所吸收和繼承。

道教對戰國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術也作了繼承,並有所發展。早在《莊子》和《楚辭》里,有關神仙思想的言論已屢見不鮮。稍後,在燕齊和荊楚等地均出現了鼓吹長生成仙的方術。這種神仙方術原無系統的理論,後來,這些方士利用戰國時齊人鄒衍所論終始五德之運的五行陰陽學說加以解釋,從而形成了所謂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漢武對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勝數」的地步。傳說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鄭伯僑等都嚮往神仙、「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以後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術皆為道教所承襲,神仙方術衍化為道教的修煉方術,神仙方士也逐漸衍化為道士。

由此可見,道教和我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它的產生,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孕育的結果。但從孕育到最後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衍化的醞釀過程。早在戰國之末,已有鼓吹長生成仙的所謂方仙道的漸次興起。西漢末年,由於讖緯神學的盛行,黃老學向宗教化的方向發展,隨即又有黃老學與方仙道相結合的所謂黃老道的出現。這些可視為道教的胚胎。不過它仍屬於類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為宗教組織,行其術者一般謂之方士,還未稱為道士。到了前後漢交替的時候,開始出現方士又稱道士的情況。《漢書·王莽傳》說:「先是衛將軍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孛星掃宮室,劉氏當復興,國師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這個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門君惠,在桓譚的《新論·辨惑》中仍稱方士。又據《後漢書·祭遵傳》記載,鼓動涿郡張豐造漢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雲:『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

《後漢書·許曼傳》載:「許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張巨君授以方術,所著《易林》,至今行於世。」《後漢書·第五倫傳》稱:第五倫「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姓名,自號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這個第五倫看來並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隱姓埋名於民間,熱心為民眾公共衛生事業服務,經常為他們掃除垃圾,受到人們的尊敬,人們便以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稱之。說明道士之名在當時已為民間所熟知,而且視為一種尊稱。當時民間不僅有個別道士的活動,而且開始近於有組織的活動。如《後漢書·馬援傳》說:「初,卷人維汜,訞言稱神,有弟子數百人,坐伏誅。後其弟子李廣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誑惑百姓。十七年(指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皖城,殺皖侯劉閔,自稱『南嶽大師』。」同書《臧宮傳》雲:「十九年(43),妖巫維汜弟子單臣、傅鎮等復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稱將軍。」同書《桓帝紀》又稱: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並圖舉兵,悉伏誅」。從這些起義的組織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稱「南嶽大師」、「黃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學家稱之為「妖巫」等事實來看,表明當時民間已有類似於道教的組織存在了。

H. 請問「勿友不如己者」本意是什麼

【名稱】無友不如己者
【解釋】無:同「毋」,不要、禁止之意。友:名詞作動詞用,交朋友。
【出處】《論語·學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又《論語·子罕第九》:子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也不會扎實。做人重要的是誠實、守信用。不和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說解】學習是重要的,但怎樣才能學好?孔子教育我們,想學習扎實,為人不能輕浮,「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為人必須自重才行。近年來學風浮躁,學者涉嫌剽竊者多,做人不莊重,不注重品德修養,這么干,在別人眼裡還有什麼威信可言呢?
另解: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對此提出:「千萬不要依古人的解釋,認為交朋友一定選比自己好的,那就錯了。要尊敬每個人,認為所有的朋友,不可能不如自己的。"本人認為,初交友,擇善為之。自己修養好了,可以泛交,學人所長。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注》里保留地取字面意思,譯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李澤厚《論語今讀》說,「無友不如己者」,作自己應看到朋友的長處解。即別人總有優於自己的地方,並非真正不去交結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過自己。如是後者,在現實上不可能,在邏輯上作為普遍原則,任何人將不可能有朋友。所以它只是一種勸勉之辭。
南懷瑾先生認為,孔子是教育我們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人不如自己。人與人相交,各有各的長處。「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
錢遜先生覺得把意思整個翻轉,有點不落忍。他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較合孔子原意。所以譯為: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李零先生就旗幟鮮明地說,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著拐彎抹角。
錢穆也這樣認為。
蕭民元在《論語辨惑》中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他認為要正確理解這句話,就要先把「主忠信」連上去,應合解「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就是說,君子以忠信為重,不要與不重視忠信的人交朋友。在這里,「不如」不是比自己差的意思,而是不像自己一樣很重視忠信的意思。因為忠信這種品德,小而言之,是忠於事而信於人;大而言之,則是忠於國而信於民;皆君子立身行事的要素。
陳志歲《載敬堂集·讀書體義·〈論語〉參解》:「〈論語·學而〉記子曰:『 無友不如己者。』 謂沒有朋友不有長處,定有逾己者。人各有其長,堪資取補,誨人謙虛砥益爾。〈述而〉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旨別白也。」
可見,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是應該有一個特定的語境,特定的說話對象的。我們不可能復原當時的情景,就不可能真正知道孔子的意思。不過這句話,確可以讓我們反思自己交友的原則。

I. 你是如何看待道德文化

一、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特徵

《漢書?藝文志》對於諸子的起源有過清楚的論述:「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不難看出,這些學派的起源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基本上都起源於官。這些官雖然各司其職,分工負責,但目的與功能都不外乎道德問題。

《大戴禮記》中說:「古之卿政以治天下者,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馬之官以成禮,司寇之官以成義,司空之官以成智。」這表明,「司徒」等官職在堯舜時期就已經設立,「道、德」治理在五帝時期就成為政治的主軸。

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中華傳統文化,上溯其祖根,初創於伏羲的「易道文化」(以原始「易學」為標志),成形於黃帝的「法道文化」(以馬王堆出土《黃帝四書》內容為標志),成熟於老子創立的「道德文化」(以《道德經》為標志),她們共同組成「以易闡道、以法論道、以德證道」三部曲,為諸子百家之源頭,為中華文化之發祥,非常完美地構成中華道德文化大系統。老子創立的「道德文化」對他以後的諸子百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公認的「百家之祖」。所以,中華文化從本質來講是道德教化的文化,道德回歸、道德熏陶、道德實踐、道德修養、道德傳播等,幾乎是中華文化精神與內容的縮影。

二、道德文化的基本價值

(一)自覺憂患。內修道德,見微知著,具有高度的預見性、洞察力和判斷力,這叫做自覺。將自覺常態化,成為心靈深處亘古回盪的警鍾,則為自覺意識。大眾自覺意識的培養是社會、企業與個人規避風險的基石。

《周易》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識說,一個富有道德修養的人,應當終日不懈地自覺激勵,晚上也要戒懼警省,這樣即使有禍端也能避免。老子認為:「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意思說,在矛盾還沒有產生的時候就提前介入,在亂象還沒有顯現的時候就預先治理。把自覺意識貫穿始終,就不會有失敗了。在道德文化的熏陶下,中華民族涌現了大量具有自覺意識的精英,他們前瞻性地運籌帷幄,先覺地勘破迷霧,自由通達。如諸葛亮《隆中對》未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劉伯溫《時務十八策》謀定大明天下……精英們從不在危難中缺位。中國的新一輪再發,需要人民的精英,更需要精英的人民。精英意識能否復制、普及為群英團體,將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自信自強。自信是什麼?它是一種軒昂的底氣,以道德修養為基礎,就有了正氣而無傲慢;以文明沉澱為內涵,就有了厚實而無浮華;以民族認同為標識,就有了尊嚴而無自卑;以中華復興為責任,就有了振作而不頹廢。中華文化的自信一開始就站在道德關懷和天下主義的制高點上,把自我心靈修養(內天下)的抱負,擴充到世界和諧大同(外天下)的責任。

西方文化從蘇格拉底開始,目光從自然中心轉到自我中心,到今天泛濫成個人貪欲。現代西方文化的自覺意識,更多的是通過征服自然滿足自我物慾的意識。西風日漸,在全球化、市場化的進程中,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如何提升全民素質,規避道德淪喪是非常迫切的課題。西方炫耀「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的荒謬邏輯,建立在強勁軍事、經濟實力上的西方文化,以浮華耀眼的優越感給我們造成了空前的自信危機。西方科技和經濟單純發展物質文明所產生的惡果正逐漸顯現,這種「自己活不讓別人活」的達爾文主義的模式成本過於高昂,不值得效法。

(三)睿智清醒。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閑暇(即寧靜沉思)才能產生智慧」,他特別重視在心靈美德基礎上培養智慧。恩格斯最崇拜、欣賞的品德和機智兼備的軍事家——亞歷山大就出自他的門下。

《淮南子》中說:「執元德於心而化馳若神。」意思說,只有心修道德,才能產生自由馳騁於萬事萬物的大智慧。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而愚之首也。」意思說,淺表層的智力,僅是思想的外在光華,看似鮮亮實則愚昧的開端。如果失去道德修養的支撐,智與慧的開發不同步,聽憑後天智力的單向發展,那麼屬於慧心的潛意識與預見性、創造性思維和靈感將難以透發,慧心也容易被蒙蔽。大智慧的精髓是「內求法」。中醫學認為,腎臟蘊藏著支撐智力活動的能量,又稱為「智德」和腎氣,而腎又生精,精氣上行補充於大腦,大腦與心靈相通,智力與慧性互補,一旦「腎精虛損」就會出現精神萎靡、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的病理表現。凡被酒色淘空了的身軀,智慧之光必會消磨。

在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正需要靜下心來睿智地重新布局和盤活新的增長點。我們的幹部和企業主如果沉湎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同樣會磨損銳氣,耗散智慧。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在《第二次機遇》中反思:「誰要扮演當今全球的領袖角色,都需要有一種能夠把握世界時代精神的本能。」人文是心靈之燈,儒雅是交流的潤滑劑,雋永的智慧既可以使個體、團體與國家之間競爭的成本降低、資源得到高效整合及實現良性循環,還可以使我們肩負起引領人民克服各類艱難險阻的使命。

(四)勇擔責任。在生物世界中,生物圈的分布格局呈金字塔形,層級越高,數量越少。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生物所起的作用最大,因為高端生物不僅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和資源最多,而且它們的微小變動將引發其他生物的巨大變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能力最大的人所承擔的責任就最大。

老子認為,人類對待自然的責任是「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違」(始終遵循自然規律,竭力保持生態平衡而不敢有所違背);對待同伴是「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有高度道德修養的聖人,心胸寬廣而沒有私心,始終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裡);對待國家社會的責任是「執一以為天下牧」(從道德的高度教化人民,統領社會與國家)。從而告誡:敬畏自然,共同呵護生存環境;效法聖人,一起維系人際和諧;以道德為最高宗旨,凈化社會風氣,規范大眾行為。

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由於長期在水中勞作,腿上的汗毛磨光了,腳趾甲脫落了,腰以下的肌肉都潰爛生蟲了。以至於人們感慨:「微禹,吾其魚乎!」意思說,要不是有大禹,我們現在早已變成魚蝦了。他的豐碑建立在大地之上,後世的人稱國土為「禹域」,就是對大禹最好的紀念。身處戰國的亂世中,孟子說:「如果想以道德來安撫治理天下,在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有誰可以肩負這個責任呢?」中華興衰,我的責任。我們的社會責任是大國崛起大志向的外在顯示和擔當,從個人生存價值向國家社會經濟進步共同的責任價值轉變,從而在個人與全局、人與區域人、人與大自然之間傳播持久的關懷和大愛。

(五)合作共贏。傳統中醫學認為,人與自然環境「天人合一」,人的機體與精神「形神合一」,所以人體是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人體依賴「天人、形神」兩大生態系統而獲得健康,我國的生產與經濟活動的成功同樣依賴兩大「生態系統」:這里的「天人」是人與自然資源的生物鏈,這里的「形神」則是經濟人與經營模式的關系鏈。在區域性合作的世紀,共生共贏及合作發展才是可行的路徑,而獨占和單打與信息共享化、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所以,所有行業企業理應放棄劍拔弩張的沖動,放棄非理智的惡性競爭,杜絕殺雞取卵的同行壓價,避免一窩風的重復經營,相互容忍地生活在「生態系統」共同的屋檐下。

《易經》中的「比卦」就蘊涵親密團結、真誠合作的深意。老子說「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意思說:對創造的成果並不獨自佔有,對事業的發展並不唯我主宰,這樣的合作關系才最為穩固,因為它的核心價值觀是「玄德」——高尚無私的品德。老子不僅把市場利益視為生態資源,不允許個人擅自霸佔,而且進一步把合作成果以及合作本身視為自然生態,恢復它公正獨立、平衡共享的道德屬性,告誡合作者和競爭者要從屬、臣服於這個生態系統,遵循「天下為道」 的自然規律,而不是讓生態系統隸屬、淪落於人的私慾。即以敬畏心對待同類和生態、以「玄德」觀鞏固利益資源和合作態勢。

將互利精神引進經濟領域,制定道德約束,功利性的商業活動和資本運作才會恢復智慧、理性與溫情。在一個經濟體系裡,經濟行為主體把求自身利益與交換對方的利益結合起來,不僅關心自己的利益,而且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這也符合「經濟最優化」的現代經濟學規律。

(六)真情包容。高尚無私的德,是萬物最大的公約數,德越淳厚,就越具有承載性和包容性,顯示出的情感就越真切無私。

究竟如何才能具備這種承載性和包容性呢?老子說:「江海之所以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浴王。」意思說: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浩淼深淵,是因為它們善於居於下位,始終把自己擺得低低的,海納百川地接納了涓涓細流,成為水中的王者。歷史上,周文王以「握發吐哺」的精神實行仁政,使天下諸侯和賢士競相歸附,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正應了老子的一句話:「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意思說:有德的人,他自然具備包容心和真感情,即使他走在前面,那是他引領大眾邁向真善美的和諧之境,對百姓絲毫不構成傷害;即使他居於尊貴的位子,那是他勇擔服務大眾的職責,肩負天下和平、眾生幸福的重任,對百姓絲毫不構成壓力。所以天下都無法與此相爭。

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道德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建

(一)道德文化與中華文明的興衰

中華文明歷史的沉浮就是一部道德文化的興衰史,天下有道,則國家昌明;天下無道,則國家混亂。漢代道學的興起,客觀上促進道德文化的傳播,唐代以「清靜無為」為國策,從而形成百國來朝、四海賓服的道德文化鼎盛局面。宋遼金元時期,四百餘年間,道德文化進入了一個遲緩的發展變革的新階段。明清兩代五百多年,統治者對道德文化徒用其表,外有異族入侵,內因理學禁錮,由漢唐所積累的道德資源「莫之能守」,與整個封建社會的衰落同步,道德文化步履惟艱。後儒在宋明時期的自我拔高和不斷僵化,偏離了道德文化的主線,故步自封,導致科學與人文的分離,為「西強中弱」長期格局的形成種下苦果。

改革開放以來,在西方文化的物慾主義影響下,非道德主義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許多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標准。事實證明,西方的弊端日見深重,西方自然科學、政治經濟的代表人物不約而同地把探索、欣賞和崇拜的目光投向東方的老子、孔子,絕非偶然。我們要深入研究學習中華根文化,發揚道德文化中的道德價值觀,樹立自身的道德信仰;要大力傳播道德文化,推動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修養,努力發揮道德文化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功用。

(二)道德文化是價值體系不斷成熟的最重要元素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將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時期稱為歷史的「軸心期」,他說:「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這一時期。在中國,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躍,中國所有的哲學流派,包括墨子、莊子、列子和諸子百家,都出現了。像中國一樣,印度出現了《奧義書》和佛陀,探究了一直到懷疑主義、唯物主義、詭辯派和虛無主義的全部范圍的哲學可能性。伊朗的瑣羅亞斯德傳授一種挑戰性的觀點,認為人世生活就是一場善與惡的斗爭。在巴勒斯坦,從以利亞經由以賽亞和耶利米到以賽亞第二,先知們紛紛涌現。希臘賢哲如雲,其中有荷馬、哲學家巴門立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圖,許多悲劇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在這數世紀內,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幾乎同時在中國、印度和西方這三個互不知曉的地區發展起來。」

現在看來,雅斯貝斯所說的軸心期也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萌芽期,它以「道」的形式在中國的老子、孔子及其門生的的作中出現了,在西方以宗教的形式出現,並發展延續下來,直到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從這個時期開始,人類的價值體系開始進化,在與舊價值體系激烈沖突的過程中,新價值體系發展起來,這期間經過了許多曲折,經過多少代人的傳承發展,並與西方文化傳統的優秀成果馬克思主義匯聚融合,經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上升為統治的意識形態,再經過長期執政的考驗,最終形成了科學理性的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人類的歷史便是這種價值體系的成長史,這同時也是人性與獸性沖突的歷史,是叢林法則與和諧法則沖突的歷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這一過程的成果,它是老子、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馬克思的理想的忠實繼承和最終實現,是人類進化過程的共同精神遺產。

從軸心期開始到我們現在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2500年的歷史即是人的誕生成長期。直到馬克思主義的問世,在列寧和毛澤東領導的奪取政權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革命斗爭中,新的價值體系長出了主幹,直到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新的價值體系成型,人性趨向成熟。

(三)馬克思主義與道德文化同源性

李約瑟先生曾經說:「辯證唯物主義淵源於中國,由耶穌會士介紹到西歐,經過馬克思主義者們一番科學化後,又回到了中國。」

大文豪郭沫若還專門寫了一篇《馬克思進孔廟》,馬克思描繪成孔子的學生。郭沫若寫道:「馬克思(對孔子)說:『我想不到兩千年前,在遠遠的東方,已經有了你這樣的一位老同志,你我的見解完全是一致的,怎麼有人曾說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們中國國情不合,不能施行於中國呢?』」他們的對話幽默詼諧又令人深省。

越南前國防部長武元甲元帥就公開表示過:他之所以信仰了馬克思主義,走上了革命道路,是因為他早年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

馬克思是一個徹底的人道主義者和道德實踐家,他的道德觀曾批判性地汲取了基督教神學道德觀、黑格爾唯心主義道德觀、康德自律論倫理觀、費爾巴哈觀點等諸多觀點的有益部分,最終確立了以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論為基本原則的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的思想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意識形態或上層建築,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道德又具有區別於其它意識形式的特殊本質和規定性,從而使道德成為憑借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觀念來把握現實世界的「實踐精神」。馬克思主義的這一道德本質觀,為我們研究當今社會的錯綜復雜的道德文化現象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辯證法中,與老子《道德經》的辯證觀有許多接近性,來布尼茲、康德、黑格爾等都曾對老子的辨證觀大為贊賞。道德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從世界觀和方法論到人與自然關系都是相通的。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伴隨而來的社會改革,需要我們架通中國道德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橋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及時將道德文化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相結合,這既是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國崛起有力的力量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升華和創新,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行不悖、互相促進。我們今天研究和探索道德文化,就是要以文化傳播和道德覺醒的形式,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發揚馬克思主義的道德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實踐,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理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建增加豐厚的養分。

J. 粉絲的迷惑行為,片場送龔俊《道德經》,他當時有什麼樣的反應

龔俊在片場時,專門有人等在那裡,然後給他送書。送書的人直接把書塞到了龔俊面前,嚇得龔俊直接擺手拒絕。這本書居然是《道德經》。

最後是顏值抗打。龔俊太好看了,五官立體,身材比例超好。記得看到山河令的服裝設計師發博感謝他,說他把自己設計的服裝穿得那麼好看,完美的詮釋了每一套衣服的韻味,高高瘦瘦,行走衣架!

熱點內容
程約律師 發布:2024-11-09 04:02:18 瀏覽:90
2013年出台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9 04:02:15 瀏覽:333
民法總則缺陷 發布:2024-11-09 03:07:40 瀏覽:224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09 03:03:15 瀏覽:730
山東省章丘法院 發布:2024-11-09 02:56:38 瀏覽:258
簡單員工宿舍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2:37:38 瀏覽:62
水產市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2:36:20 瀏覽:533
教育管理規章 發布:2024-11-09 02:02:46 瀏覽:318
河南租賃行業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1:42:19 瀏覽:983
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 發布:2024-11-09 01:31:57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