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聶樹斌案與洪道德

聶樹斌案與洪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17 14:17:32

⑴ 簡述呼格吉勒圖案體現了那些法律精神

一、反映了中國司法糾錯的態度和決心
1、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衛東:從結果上來看,原審認定呼格吉勒圖構成殺人強奸的犯罪事實證據不足,我們看到人民法院本著實事求是、有錯必究的精神,按照無罪推進的原則作出改判,認定呼格吉勒圖無罪,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實事求是、疑罪從無的法制精神,在當前我們國家正在倡導依法治國這樣大的背景下,人民法院堅守法制的精神,本著對法律負責,對事實負責,對當事人負責的精神,依法作出改判,充分體現了我們人民司法為人民,彰顯了司法公正的精神。
2、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這個案件有典型意義,因為這是一起被告人已被執行死刑,後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無罪的,也不同於趙作海案那種「亡者歸來」的情況,所以有著特殊的意義。呼格案的再審宣判,也是推進依法治國、保障人權、堅持疑罪從無的體現。就這個案件來說,它裡面有一些有罪的證據,也有很多矛盾的證據,一些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從這個角度來說,堅持疑罪從無,也是法治的進步。應該說,法院糾正自己的錯誤,需要勇氣,也要承受壓力。我認為,在這方面,內蒙古高院很有擔當,這種做法也會提升內蒙古高院的公信力。
3、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這個案件,是用現有證據推翻以前判決,體現了程序正義,也體現了司法機關糾錯的勇氣,是體現司法機關積極糾錯的典型案件。呼案改判,無論是堅持疑罪從無理念,還是進一步確立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都將對提升今後的案件審判質量起到重要作用。這不僅體現了人民法院貫徹實事求是、疑罪從無法治精神,也反映了法院的擔當,彰顯了司法的自信。
從呼格吉勒圖被改判無罪到聶樹斌案啟動復查程序,可以看到中國司法糾錯的態度和決心,這也是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進步,是中國司法機關完善冤假錯案糾正機制的一個重要標志。
4、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秉志:通過案件的再審應該說是恢復死者名譽,還死者的家屬一個清白,這是最基本的人權的保障,意義比較重大。
5、京衡律師集團董事長兼主任陳有西:司法為民,喊上三年,不如復查幾個呼格案、聶樹斌案。讓人民得到看得見的公正。為近期全國司法付諸實干叫好。希望啟動更多社會呼聲強烈的明顯冤假錯案復查。

⑵ 洪道德論聶樹斌案件,洪道德是人是狗

道德是洪〈哄〉出來的,然後又被洪水沖走。有意思!

⑶ 聶樹斌案的律師是怎樣為其訴訟的

2015年6月日,據媒體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在2015年6月2日,向海淀區法院提起對聶案代理律師陳光武的刑事自訴。
起因是洪道德在央視《焦點訪談》就聶樹斌案發表「非冤案」言論。陳光武發文《洪道德教授無道無德》予以反擊。
陳光武博客、微博言論是否構成對洪道德的誹謗罪?

我們先來看看刑法關於誹謗罪的規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洪道德起訴陳光武的誹謗行為可以分為兩類:
一、不直接涉及聶樹斌案的言論。
如:洪道德無道無德、全世界都在罵您呢、很多人說您很壞、洪道德吃人血饅頭。
筆者認為,這類言論屬於評價、敘述性的言論,與捏造事實無關,因此不符合誹謗罪捏造事實的法律特徵。
二、涉及聶樹斌案有關的言論。
如:陳光武說「沒親歷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這是不是常識?沒到過現場,就不可能准確指認案發地,這是不是常識?百米之外絕對看不到荒草從中那個鑰匙串是不是常識?在常識問題上洪教授都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您洪道德究竟道德何在?」
類似這類言論陳光武主要的意思是說洪道德不尊重事實,歪曲事實。
洪道德質問:「沒親歷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這是什麼常識?沒到過現場,就不可能准確指認案發地,這又是什麼常識?請被告人舉出自訴人在常識問題上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證據。」
這類問題,因為屬於涉及到聶樹斌案的事實的爭論,無論所說是否成立,都與緋謗罪故意捏造事實無涉,因此,這類言論也不構成誹謗罪。

此外,洪道德還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博客微博點擊、轉發、瀏覽數量作為情節嚴重的依據。關於這個司法解釋筆者曾於2013年寫過三篇評論文章,《轉發微博可獲罪——法治之殤》、《誹謗罪不可量化之罪——評誹謗信息被瀏覽五千次轉發五百次定罪標准》、《誹謗罪追究不能越俎代庖》,其中的《誹謗罪不可量化之罪——評誹謗信息被瀏覽五千次轉發五百次定罪標准》闡述了針對不同人的誹謗詆毀信息,對相對人的影響不取決於轉發、瀏覽次數,而取決於相對人知名度、行業。因此,誹謗罪是不可量化之罪。筆者認為這個司法解釋在司法實踐中不應該被引用。
綜上,筆者做出大膽預測,洪道德起訴陳光武誹謗罪不成立。
因此,洪道德撤訴是上策,否則只能自取其辱。

⑷ 聶樹斌是真的被冤枉的嗎

年6月17日,據媒體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在年6月2日,向海淀區提起對聶案代理律師陳光武的刑事自訴。
起因是洪道德在央視《焦點訪談》就案發表「非冤案」言論。陳光武發文《洪道德教授無道無德》予以反擊。
陳光武博客、微博言論是否構成對洪道德的誹謗罪?

我們先來看看刑法關於誹謗罪的規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侮辱罪、誹謗罪】以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洪道德起訴陳光武的誹謗行為可以分為兩類:
一、不直接涉及案的言論。
如:洪道德無道無德、全世界都在罵您呢、很多人說您很壞、洪道德吃人血饅頭。
筆者認為,這類言論屬於評價、敘述性的言論,與捏造事實無關,因此不符合誹謗罪捏造事實的法律特徵。
二、涉及案有關的言論。
如:陳光武說「沒親歷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這是不是常識?沒到過現場,就不可能准確指認案發地,這是不是常識?百米之外絕對看不到荒草從中那個鑰匙串是不是常識?在常識問題上洪教授都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您洪道德究竟道德何在?」
類似這類言論陳光武主要的意思是說洪道德不尊重事實,歪曲事實。
洪道德質問:「沒親歷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這是什麼常識?沒到過現場,就不可能准確指認案發地,這又是什麼常識?請被告人舉出自訴人在常識問題上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證據。」
這類問題,因為屬於涉及到案的事實的爭論,無論所說是否成立,都與緋謗罪故意捏造事實無涉,因此,這類言論也不構成誹謗罪。

此外,洪道德還援引《最高最高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博客微博點擊、轉發、瀏覽數量作為情節嚴重的依據。關於這個司法解釋筆者曾於年寫過三篇評論文章,《轉發微博可獲罪——法治之殤》、《誹謗罪不可量化之罪——評誹謗信息被瀏覽五千次轉發五百次定罪標准》、《誹謗罪追究不能越俎代庖》,其中的《誹謗罪不可量化之罪——評誹謗信息被瀏覽五千次轉發五百次定罪標准》闡述了針對不同人的誹謗詆毀信息,對相對人的影響不取決於轉發、瀏覽次數,而取決於相對人知名度、行業。因此,誹謗罪是不可量化之罪。筆者認為這個司法解釋在司法實踐中不應該被引用。
綜上,筆者做出大膽預測,洪道德起訴陳光武誹謗罪不成立。
因此,洪道德撤訴是上策,否則只能自取其辱。

⑸ 二零一五年,四月三十號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聚焦聶樹斌案聽證會

關鍵詞:敬一丹 濟南 王書金 聶樹斌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洪道德 李樹亭 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張煥枝

⑹ 洪道德起訴聶樹斌案律師誹謗罪靠譜嗎

2015年6月17日,據媒體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在2015年6月2日,向海淀區法院提起對聶案代理律師陳光武的刑事自訴。
起因是洪道德在央視《焦點訪談》就聶樹斌案發表「非冤案」言論。陳光武發文《洪道德教授無道無德》予以反擊。
陳光武博客、微博言論是否構成對洪道德的誹謗罪?

我們先來看看刑法關於誹謗罪的規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洪道德起訴陳光武的誹謗行為可以分為兩類:
一、不直接涉及聶樹斌案的言論。
如:洪道德無道無德、全世界都在罵您呢、很多人說您很壞、洪道德吃人血饅頭。
筆者認為,這類言論屬於評價、敘述性的言論,與捏造事實無關,因此不符合誹謗罪捏造事實的法律特徵。
二、涉及聶樹斌案有關的言論。
如:陳光武說「沒親歷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這是不是常識?沒到過現場,就不可能准確指認案發地,這是不是常識?百米之外絕對看不到荒草從中那個鑰匙串是不是常識?在常識問題上洪教授都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您洪道德究竟道德何在?」
類似這類言論陳光武主要的意思是說洪道德不尊重事實,歪曲事實。
洪道德質問:「沒親歷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這是什麼常識?沒到過現場,就不可能准確指認案發地,這又是什麼常識?請被告人舉出自訴人在常識問題上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證據。」
這類問題,因為屬於涉及到聶樹斌案的事實的爭論,無論所說是否成立,都與緋謗罪故意捏造事實無涉,因此,這類言論也不構成誹謗罪。

此外,洪道德還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博客微博點擊、轉發、瀏覽數量作為情節嚴重的依據。關於這個司法解釋筆者曾於2013年寫過三篇評論文章,《轉發微博可獲罪——法治之殤》、《誹謗罪不可量化之罪——評誹謗信息被瀏覽五千次轉發五百次定罪標准》、《誹謗罪追究不能越俎代庖》,其中的《誹謗罪不可量化之罪——評誹謗信息被瀏覽五千次轉發五百次定罪標准》闡述了針對不同人的誹謗詆毀信息,對相對人的影響不取決於轉發、瀏覽次數,而取決於相對人知名度、行業。因此,誹謗罪是不可量化之罪。筆者認為這個司法解釋在司法實踐中不應該被引用。
綜上,筆者做出大膽預測,洪道德起訴陳光武誹謗罪不成立。
因此,洪道德撤訴是上策,否則只能自取其辱。

熱點內容
刑法酒 發布:2024-11-09 05:02:56 瀏覽:738
上海法律法規條件 發布:2024-11-09 04:38:38 瀏覽:891
程約律師 發布:2024-11-09 04:02:18 瀏覽:90
2013年出台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9 04:02:15 瀏覽:333
民法總則缺陷 發布:2024-11-09 03:07:40 瀏覽:224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09 03:03:15 瀏覽:730
山東省章丘法院 發布:2024-11-09 02:56:38 瀏覽:258
簡單員工宿舍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2:37:38 瀏覽:62
水產市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2:36:20 瀏覽:533
教育管理規章 發布:2024-11-09 02:02:46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