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教育法

法學教育法

發布時間: 2022-04-17 16:43:25

㈠ 教育法律關系是一種什麼關系

教育法律關系是指教育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所形成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教育法律關系與一般社會關系相比是不同的,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第一,教育法律關系是以教育法律規范為前提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教育法律關系的存在是以教育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的,沒有教育法律規范的存在,就沒有教育法律關系的存在;一旦社會關系納入教育法律規范調整的范疇,這種社會關系就成為一種教育法律關系。例如,在沒有《義務教育法》之前,就有兒童入學這一社會現象的存在,由此便有了兒童與學校之間的社會關系。但這種社會關系不具有強制性質,所以,兒童是否入學與學校之間並不屬於
法律性的社會關系。《義務教育法》實施以後,適齡兒童是否入學,與學校之間則形成一種教育法律關系。
第二,教育法律關系是以權利與義務為核心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教育法律規范的確定,就是要通過權利與義務的確定將當事人納入教育法所調整的范圍之內,使之成為權利與義務的享有者與承擔者。明確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也就明確了相互之間由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除此之外,當事人之間所具有的其他社會關系,不屬於教育法律關系。
第三,教育法律關系的存在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教育法律規范要明確當事人可以做什麼、不得做什麼和必須做什麼,這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但當教育法律關系受到破壞時,國家強制力是否立即發揮作用,則要取決於教育法律關系的性質。這種性質有強制性的,有任意性的。前者受國家強制力直接保障,後者則需通過權利人的請求,國家強制力才會發揮作用。
教育法律規范的含義
1、簡述教育法與教育法學的聯系與區別。
答:教育法是教育法學的研究對象和存在依託,教育法學則為教育法提供學科理論依據和指導方向,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育法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部分,而教育法學是法律科學的分支學科。
2、簡述教育法的特性。
答: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調整對象和特定的內容所決定的不同於其他法律的個性特點。如果將教育法作為法律整體的一部分而與其他社會規范相比較,它便具有一般法的強制性、普遍性和規范性的特徵。如果將教育法作為一個獨立組成部分與其他部門法相比較,教育法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是調整教育領域的社會關系。
3、簡述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不同特點。
答:(1)主體不同。教育權的主體主要是以國家、機構或組織的身份存在的,受教育權主權是以公民的身份存在的;(2)來源不同。國家教育權是公民所賦予的,是一種權力,是不可以放棄和轉讓的,受教育權是來源於人的生命權,是由於人的存在而存在。
4、簡答教育法學的特徵。
答:(1)教育法學的研究對象具有較強的指向性;(2)教育法學具有較強的社會性;(3)教育法學具有綜合性;(4)教育法學具有邊緣性。
5、簡答教育法學的發展特點。
答:(1)教育法學逐漸從行政法學中脫離出來;(2)教育法學的研究內容更為系統;(3)出現了教育法學的專業學術組織和專業學術雜志;(4)高等師范院校普遍開設教育法學課程;(5)出版教育法學著作。
6、簡答教育法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答:(1)教育法的理論。具體包括教育法學的基本原理、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法律性質、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法的運行等;(2)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具體包括我國現行教育基本制度體系,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權利與義務等。(3)法律責任與救濟。具體包括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構成要件、歸責原則、責任方式,教育法對法律責任的規定,法律救濟等。
7、簡述教育法學與教育學的關系。
答: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教育法學與教育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都是以教育現象為研究對象,但側重點卻有不同。教育法學是為保證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而在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機構的管理、教師與學生的權利義務等方面對教育活動進行法律規范的研究。教育學是對各種形式、各種類型、各種模式的教育事實、教育活動、教育問題、教育理論等方面進行的研究。教育法學與教育學從不同的角度對相同客體的不同方面進行了研究,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教育學為教育法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教育法學在對教育法律現象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教育方針、教育目的、教育規律等。
8、如何理解教育法的含義?
答:教育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調整教育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對這一定義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首先,教育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其次,教育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這體現了法的強制性的本質特徵。最後,教育法是調整教育活動中各種法律性的社會關系

㈡ 教育法由哪些法律法規組成

您好
這個抄問題即是教育襲法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也就是教育法的淵源的問題。
我國教育法的基本淵源是有權創製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制定發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教育法是由眾多的法律規范組成的。這些教育法律規范有的是以單一法規的方式出現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有的則包含在其他法律文件之中,如關於教育行政管理和行政處罰等問題的規定便屬於這種情況。
我國教育法的主要淵源是:憲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規、地方性教育法規、部委教育規章、地方性教育規章等。

㈢ 簡述教育法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教育法學的研究內容是指組成教育法學體系的各項基本知識的總和。
我國教育法學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一是教育法的基本理論。其具體包括教育法學的基本原理、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法律性質、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法的運行等。
二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其具體包括我國現行教育基本制度體系,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權利與義務等。
三是法律責任。其具體包括法律責任的含義、構成要件、歸則原則、責任方式,教育法對法律責任的規定,教育法律救濟等。

㈣ 教育法學的教育法學

對應英文:scienceofecationallaw
亦稱「教育法律科學」。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和教育學的交叉學科。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伴隨教育法的產生和對教育法律現象的理論研究而發展起來的。
20 世紀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教育法學在聯邦德國、美國和日本應運而生。1957 年聯邦德國國際教育大學法律系漢斯?赫克爾教授與西普教授合著《學校法》,系統闡述學校制度的法律構成及其管理、教育法律關系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法學專著。此後,赫克爾又著《學校法與學校政策》,憲法學者克萊因與人合著《教育權利以及在人口稠密地區的實現》等,側重於對事實與法律的分析與評價,廣泛涉及國家的教育行政責任、教育權利、受教育權利等問題。在美國,諾爾特和林恩合著的《學校法——教師手冊》為第一部較系統的教育法學著作。該書在判例基礎上構建學校法學基礎理論體系,涉及美國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礎、教師的法律地位等。60 年代中期,美國俄亥俄州教育協會律師德魯里和杜克大學教育學教授博爾梅爾共同主編《美國學校法叢書》。80 年代初,瓦倫特出版《學校法》一書。該書既有理論分析,又有法律解釋,每章附有判例介紹,體現美國教育法學的實證主義傳統。1954 年「全美教育法問題研究會」成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法學組織。日本自 20 世紀 50 年代起,對教育法的研究迅速發展,初期的著作主要是法律解說和教育判例匯編。1963 年,兼子仁出版《教育法》一書,成為日本第一部系統闡明教育法學原理的權威著作。在中國,把教育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加以研究,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198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頒布後,學術界開始研究教育立法實踐中的問題。1981 年,《甘肅師范大學學報》發表《談談制定教育法令的問題》,開教育立法理論研究的先河。此後 5 年間,一系列教育立法方面的文章問世。其中,1982 年第 1期《教育研究》發表的《試論教育立法》、1983 年第 2 期《法學》發表的《初等教育立法芻議》,標志中國教育界和法學界開始關注教育法問題。198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行後,學術界在研究教育立法的同時,開始有意識地把教育法學作為一門學科加以探討。進入 90 年代,學術界的研究轉為從整體上構建教育法學學科體系框架階段,專門著作相繼出版,主要有:《教育行政執法》、《教育法學基礎》、《教育法論》等。
由於不同國家間教育法學的理論基礎和面臨的情況各異,研究的范圍和內容亦不盡相同。研究范圍包括: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規律,本國現行教育法,外國教育法,教育法歷史,教育法的比較研究,教育法與其他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聯系。其研究內容可分三類。(1)教育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教育法的產生和發展,教育法的概念、本質和特徵,教育法規范構成,教育法的價值和作用,教育法體系,教育權利和義務關系,教育法律責任的概念、本質、種類和認定,制定和實施教育法的一般原理等。(2)教育法基本問題研究。主要是:教育權、受教育權、現代教育行政的法律形式、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權利義務、學校內部及與外部的法律關系、教師的基本權利義務、學生的基本權利義務、舉辦者和管理者的法律關系、教育投入問題法律保障等。(3)教育法運行問題研究。包括:教育法律意識、教育法律秩序、教育行政執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監督、依法治教等。此外,教育判例的選編和評介也日益成為研究的重要內容。以研究教育法的制定為主的教育立法學及以研究教育法的實施為主的法社會學構成教育法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

㈤ 簡述法學教育的目標和功能

培養目標
編輯
第一,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規則;
第二,掌握現行法律體系框架;
第三,運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邏輯,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價值考量,理性評判法律規則;
第五,分析案件事實,把握法律關系,作出法律解釋,適用法律規則;
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標准和要求。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的要求,法學教育應以培養高質量的法學人才作為自己的使命。 現代大學教育應當致力於培養具備優秀綜合素質的人才。學生素質是知識與能力的進一步深化發展,其中包含多種內容,如思想道德素質,科學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以往中國法學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重視不夠,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面對新的形勢,應樹立素質教育的培養理念,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合在一起,構建培養中國高素質政法人才的模式。
可以說,高校教育尤其是法學教育中重視並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一是源於對原有教育體制弊端的反思,二是為了主動適應現代化建設對高素質人才的全面需要,三是來自於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的更新和轉變。 從教育屬性看,法學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價值引導與自主建構的統一,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不斷完善和全面發展,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的有機結合。從法律屬性看,基於法學專業的應用性學科性質,法學教育應當致力於培養服務於民主法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專門人才。將以上兩個方面的要求結合在一起就成為法學教育的歷史使命和基本目標,即培養具有比較完整的法學專業知識和理論體系,法律專業思維,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應用能力的專門人才。大學的法學院應當為學生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專業知識和理論體系,努力在每個學生身上培養出獨特的專業思維、職業倫理修養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法律實踐能力。 素質教育對於高等教育內在規律與發展趨勢的准確把握,理應成為法律教育的理想模式,以真正做到素質教育與法學教學過程的融合。
因此,法學教育不僅僅是職業教育,同時還是一種素質教育,即法學教育不僅教授法律的知識、理論、制度,而且還要教授相關的人文科學知識,培養深厚的人文精神,還要教授必備的技能、素質,特別是法律職業者獨有的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法律思維和法律人格。 法學素質教育既是一種培養目標與模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與觀念。現代法學教育不再以培養法官、檢察官或律師作為單一目標,而是旨在培養在任何一個法律職業領域都有能力開展工作的專業人才。法學教育培養的人才應當是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識背景,嚴密的邏輯分析能力,突出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崇尚法律、恪守法律職業道德的精神品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身心健康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和治國人才。歸根到底,法學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高品質的法學人才。

㈥ 教育法學有哪些研究重點

教育法學的研究內容是指組成教育法學體系的各項基本知識的總和。我國教專育法學研究的內屬容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教育法的基本理論。其具體包括教育法學的基本原理、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法律性質、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法的運行等。二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其具體包括我國現行教育基本制度體系,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權利與義務等。三是法律責任。其具體包括法律責任的含義、構成要件、歸則原則、責任方式,教育法對法律責任的規定,教育法律救濟等。

㈦ 《教育法學》1.為什麼要遵守教育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為中國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標志著中國教育工作進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階段,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7)法學教育法擴展閱讀

教育法學研究內容分類

其研究內容可分三類。

1、教育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教育法的產生和發展,教育法的概念、本質和特徵,教育法規范構成,教育法的價值和作用,教育法體系,教育權利和義務關系,教育法律責任的概念、本質、種類和認定,制定和實施教育法的一般原理等。

2、教育法基本問題研究。主要是:教育權、受教育權、現代教育行政的法律形式、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權利義務、學校內部及與外部的法律關系、教師的基本權利義務、學生的基本權利義務、舉辦者和管理者的法律關系、教育投入問題法律保障等。

3、教育法運行問題研究。包括:教育法律意識、教育法律秩序、教育行政執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監督、依法治教等。此外,教育判例的選編和評介也日益成為研究的重要內容。以研究教育法的制定為主的教育立法學及以研究教育法的實施為主的法社會學構成教育法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

㈧ 什麼是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關系是由教育法在調整教育領域中的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和確認的一種法律關系。它是教育中的各種社會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是教育法所確認。

基本內容

一、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種類

(一) 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徵

法律關系是在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關系具有如下特徵:

1. 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具有合法性。第一,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產生的前提。第二,法律關系不同於法律規范調整或保護的社會關系本身。第三,法律關系是法律規范的實現形式,是法律規范的內容(行為模式及其後果)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得到具體地貫徹。

2. 法律關系是體現意志性的特種社會關系。

3. 法律關系是特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二) 法律關系的種類

1. 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

調整性法律關系是基於人們的合法行為而產生的、執行法的調整職能的法律關系,它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行為規則(指示)的內容。調整性法律關系不需要適用法律制裁,法律主體之間即能夠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保護性法律關系是由違法行為而產生的,旨在恢復被破壞的權利和秩序的法律關系,它執行著法的保護職能,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保護規則(否定性法律後果)的內容,是法實現的非正常形式。

2. 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和橫向(平權)的法律關系

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體之間所建立的權力服從關系(舊法學稱「特別權力關系」)。其特點是:第一,法律主體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第二,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具有強制性,既不能隨意轉讓,也不能任意放棄。橫向法律關系是指平權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其特點在於,法律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㈨ 教育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我國的教育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以下4部: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接受教育既是一項權利,也是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㈩ 教育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教育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教育法是中國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關繫到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賦予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10)法學教育法擴展閱讀

教育法律法規的相關情況

1、教育法律法規要普及,為依法治教創造良好環境。要把對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普及作為全面依法治教的基礎性工作,按照普法規劃有組織、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和教育行政執法人員,要首先帶頭學法,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熟悉教育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

2、教育法律法規要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學校負責人培訓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普法工作的指導,在廣大教師、學生中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和法制教育,並面向社會,採取多種形式宣傳教育法律,促進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履行職責和規范行為的社會氛圍,為全面實施依法治教奠定基礎。

熱點內容
上海法律法規條件 發布:2024-11-09 04:38:38 瀏覽:891
程約律師 發布:2024-11-09 04:02:18 瀏覽:90
2013年出台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09 04:02:15 瀏覽:333
民法總則缺陷 發布:2024-11-09 03:07:40 瀏覽:224
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09 03:03:15 瀏覽:730
山東省章丘法院 發布:2024-11-09 02:56:38 瀏覽:258
簡單員工宿舍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2:37:38 瀏覽:62
水產市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2:36:20 瀏覽:533
教育管理規章 發布:2024-11-09 02:02:46 瀏覽:318
河南租賃行業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1:42:19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