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的形成

立法的形成

發布時間: 2022-04-18 02:06:54

A. 我國的立法程序

我國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表決,法律的公布四個階段。

1.法律案的提出

(1)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2)是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聯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人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議程。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2.法律案的審議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會議舉行前一個月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以便代表進行認真研究,准備意見;

(2)二是在大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作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

(3)三是各代表團全體會議或小組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

(4)四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並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3.法律案的表決

(1)列人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團進行審議,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2)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常委會進行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條件。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簽署後,及時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在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文本。所謂標准文本,就是凡發現各種法律文本之間不一致的,均以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以維護法制統一,保證法律的正確貫徹實施。

(1)立法的形成擴展閱讀:

根據中央國家機關起草法律草案的實踐,法律草案的提出形成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立項,作出立法決策。自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來,每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五年立法規劃,每年還制定年度立法計劃。通過制定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將需要制定法律的項目列入規劃和計劃,並列明提出法律草案的大致時間。立項是作出立法決策的重要形式。

2.建立起草班子,開展起草工作。立法列項後,根據提出法律案的時間要求,承擔起草任務的機關或部門即著手起草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或指定專門的起草人員,組成固定或相對固定的起草工作班子。起草班子一般由來自於與立法事項有關的領導、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組成。

3.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調查研究,是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的重要方面。調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召開各種座談會、專題研討會、到基層調查、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等。

調查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對立法事項的規定;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規定和做法;立法事項的理論研究情況;實踐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實際工作部門,專家學者對立法事項的意見和建議等。

4.形成草案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立法目的,並按照邏輯結構擬出法律框架以及對主要問題的意見,確立起草思路。確定法律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是草擬法律條文的前提和基礎。

5.起草條文。確定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解決方案後,在研究明確法意的基礎上,著手起草法條,即運用立法技術,科學地表達需要確立的法律規范。起草出來的法律草案,最初一般稱「試擬稿」,供在一定范圍內研究討論。「

6.徵求各方面意見。「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形成後,通常廣泛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將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印發有關方面書面徵求意見,二是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和聽證會徵求意見。

7.形成送審稿並對送審稿進行審查。徵求意見稿經反復討論修改後,形成送審稿,報提案機關討論通過。形成送審稿前,起草單位通常要就法律草案中的重大問題,向上級機關請示報告或正式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提案機關不同,對送審稿的審查程序也有所不同。

8.由提案機關討論決定,形成正式的法律案。國務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央軍委提出法律案,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審判委員會或檢察委員會討論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提出法律案,分別由委員長會議或專門委員會討論通過。

B. 我國授權立法形成的原因

授權立法現復已成為各國政府管理的制重要手段,是自19世紀30年代由英國開始的,自產生後它就伴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政府職能的擴張而逐步發展起來。

授權立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建立和健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及在立法實踐中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授權立法的理論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見研究授權立法對我國授權立法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2)立法的形成擴展閱讀:

授權立法的特徵

1、從屬性,即授權立法來源於享有職權立法權機構的授權,從屬於職權立法,是由職權立法派生出來的。

2、有限性,即授權立法不僅受到憲法限制,還直接受到授權法限制,受到授權機關的監督和制約。

3、靈活性,授權立法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及時制定或修改法律實施細則、處理突發事件,它是在憲法高度穩定性、分權原則權威性與社會對政府職能靈活性需要之間的一種平衡。

C. 明初重典治國的立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明朝初年的統治者之所以會比以往歷朝歷代都更為堅定地選擇重刑主義作為國家立法和司法的指導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朱元璋個人的特殊經歷和背景。
朱元璋出生在安徽鳳陽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7歲削發為僧,乞食與合肥、六安、壽縣一帶,後來又棄僧還俗加入紅巾軍隊伍,由九夫長、低級軍官,到都元帥、封望,終即帝位。朱元璋早年流浪於民間可謂是顛沛流離、備嘗辛酸,並且也經歷了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風雨洗禮,所以他對元末吏治腐敗的可憎場景以及人民反抗的驚人力量都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他說:「昔在民間時,見州縣官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間疾苦視之漠然,心實怒之。故今嚴法禁,但遇官吏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⑤]因此,朱元璋的重典治國首先就是重典治吏,「太祖開國之初,懲元季貪冒,重繩贓吏。」[⑥]
其次是明初統治者對元朝法制教訓的汲取和總結。
經學者考證,除了個別條款(如民間私藏兵器等)元律重於明律和有關政治性「賊盜」、「殺人」的條款元明相同之外,元朝法律的幾乎所有條款都比明律的量刑要輕。元律中一些關於禮教、職制方面的刑法則輕到了甚至是違法不罰的程度[⑦]。所以《元史·刑法志》說:「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緩弛而不知儉也。」因此,朱元璋就認為「姑息」是世亂的根源,他說:「歷代多因姑息,以致於人惑侮」,「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最後,是明初社會現實的狀況使然。
明王朝建立伊始,經濟蕭條、民生維艱,而且「民狃元習為私滅公、暴戾日滋」,各種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政局動盪不安,這些都被日夜為社稷安危擔憂、急於求治的朱元璋看作是「亂世」的表現。因此,為解決農民與地主、舊地主與新地主以及新地主集團內部的種種矛盾,朱元璋認為有必要實施自古以來「刑亂國,用重典」的策略。

D. 中國立法的詳細流程

中國立法的詳細流程:
(一)法律案的提出
1.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二是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聯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人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議程。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法律規定上述兩類主體可以直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在實踐中,屬於全國人大立法許可權范圍的基本法律的制定,一般都是在全國人大舉行會議之前,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經過常委會審議後,再提請大會審議。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對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立法法明確規定,向全國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經常委會會議審議後,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審議。
2.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委員長會議、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委會提出。二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委會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二)法律草案的形成過程
法律案是指依法享有提案權的機關或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的關於制定、修改、廢止某項法律的議案。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提出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其中,法律草案文本是法律案中最重要的內容,它以條文的形式體現立法目的、指導思想、原則和所要確立的法律規范。起草法律草案,是立法工作的基礎性環節。
根據中央國家機關起草法律草案的實踐,法律草案的形成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立項,作出立法決策。自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來,每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五年立法規劃,每年還制定年度立法計劃。通過制定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將需要制定法律的項目列入規劃和計劃,並列明提出法律草案的大致時間。立項是作出立法決策的重要形式。五年立法規劃經反復討論、徵求意見後報中央批准實施。如果沒有列入規劃和計劃,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認為需要制定法律的,也可以作出立法決策,組織起草。在作出立法決策時,應當初步明確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立法目的,立法應當把握的主要原則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建立起草班子,開展起草工作。立法列項後,根據提出法律案的時間要求,承擔起草任務的機關或部門即著手起草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或指定專門的起草人員,組成固定或相對固定的起草工作班子。起草班子一般由來自於與立法事項有關的領導、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組成。
3.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調查研究,是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的重要方面。調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召開各種座談會、專題研討會、到基層調查、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等。調查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對立法事項的規定;二是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規定和做法;三是立法事項的理論研究情況;四是實踐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五是實際工作部門、專家學者對立法事項的意見和建議等。
4.形成草案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立法目的,並按照邏輯結構擬出法律框架以及對主要問題的意見,確立起草思路。確定法律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是草擬法律條文的前提和基礎。為了使法律草案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基本可行,有時還要在一定范圍徵求意見和進行論證,並報起草機關的領導審定,以確保起草工作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上。
5.起草條文。確定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解決方案後,在研究明確法意的基礎上,著手起草法條,即運用立法技術,科學地表達需要確立的法律規范。起草出來的法律草案,最初一般稱「試擬稿」,供在一定范圍內研究討論。「試擬稿」經起草部門或單位初步討論同意,有的報送有關主管機關批准同意後,形成為「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發各方面徵求意見。對於起草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復雜和敏感的問題,起草班子還要及時向上級請示報告,以作出正確決策和判斷。
6.徵求各方面意見。「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形成後,通常廣泛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將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印發有關方面書面徵求意見,二是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和聽證會徵求意見。
7.形成送審稿並對送審稿進行審查。徵求意見稿經反復討論修改後,形成送審稿,報提案機關討論通過。形成送審稿前,起草單位通常要就法律草案中的重大問題,向上級機關請示報告或正式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提案機關不同,對送審稿的審查程序也有所不同。比如,由國務院部門起草的法律案,在送審稿形成之後、國務院決定提出議案之前,先交國務院法制辦審查修改。經國務院法制辦審查修改,協調各方面的意見後,報國務院決定。軍隊各總部起草的法律案,報中央軍委決定前,交中央軍委法制局審查修改。
8.由提案機關討論決定,形成正式的法律案。國務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央軍委提出法律案,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審判委員會或檢察委員會討論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提出法律案,分別由委員長會議或專門委員會討論通過。提出的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如修改現行法律的議案,一般附有修改前後的條文對照表。
(三)法律案的審議
審議法律案,是立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過程,實質是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程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會議舉行前一個月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以便代表進行認真研究,准備意見;二是在大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作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三是各代表團全體會議或小組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四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並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全國人大審議法律案,一般經過一次會議審議後即交付表決。法律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委會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全國人大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委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全國人大下次會議審議決定。這種情況,實踐中曾發生過幾次。比如,1987年4月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審議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後,由於代表對村民委員會的性質等重大問題有較大不同意見,會議決定原則通過該草案,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關於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規定,參照大會審議中代表提出的意見,進一步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審議修改後予以頒布試行。據此,1987年11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在對草案進行審議修改後通過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
2.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常委會會議舉行的7日前將法律草案發給常委會組成人員,以便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認真研究,准備意見;二是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作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由提案人委託的人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及法律草案的主要內容作出說明;三是常委會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在此基礎上,必要時可以召開聯組會議進行審議;四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常委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常委會提出審議意見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的報告,並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3.關於三審制。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般實行三審制,即一個法律案一般應當經過三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後,才能交付表決。實踐證明,實行三審制,對於充分發揚民主,保證常委會組成人員有充分的時間對法律案進行深入審議,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立法法又規定了三種例外情況:一是,如果各方面對法律案的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二是,對屬於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如果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會議審議後即交付表決;三是,如果法律案經常委會三次會議審議後,仍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由委員長會議提出,經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根據立法法規定和實踐做法,三次審議之間的主要分工是:
一審,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然後在分組會議上對法律草案進行初步審議。一審著重審議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法律的框架結構是否合理等問題。
二審,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然後在分組會議上對法律委員會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稱「二次審議稿」)進行全面、深入的審議。二審重點審議法律草案二次審議稿對若干主要問題的規定是否合適、可行。
三審,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然後在分組會議上對法律委員會提出的新的法律草案修改稿(稱「三次審議稿」)再次進行深入的審議。三審的審議重點是,各方面提出的對法律草案中若干主要問題的意見是否得到妥善解決,對沒有採納的意見是否有充分、合理的解釋和說明。根據常委會的分組審議意見,法律委員會在當次會議中再次召開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必要的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交分組會議作最後的審議。如果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建議表決稿沒有大的不同意見,則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以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過半數通過。
4.關於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制度。在立法過程中,除了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參加審議討論、提出意見外,還要廣泛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是我國立法工作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和基本經驗。立法法總結實踐經驗,對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制度,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主要包括: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等幾種制度。
書面徵求意見和座談會簡便易行,可以根據法律草案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確定書面徵求意見和參加座談會的機關、組織和專家,便於對有關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因此是我國立法實踐中最經常運用的兩種方式。
論證會,是就法律草案中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問題,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從科學性、可行性角度進行研究,提出論證意見。論證會制度主要是解決立法的科學性問題,論證意見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對立法具有重要影響。為了保證論證意見的客觀、公正,舉辦單位在邀請論證會參加人員時.應當使持各種不同意見的專家都有代表參加,發表意見。論證結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由同意論證結論的人員簽署,並附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及其理由,以供立法機關作出全面判斷。
聽證會,是面向社會公開舉行聽取意見會的一種方式。聽證會的主要特點:一是公開、透明。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內容一般事先向社會公布,如果公民有意願出席聽證會發表意見,可以報名參加。聽證會一般公開舉行,允許公眾旁聽和新聞媒體采訪、報道。但如果公開舉行會損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則可以不公開舉行。二是充分、客觀。聽證會的組織者應當在報名參加聽證會的公民中選擇各種不同意見的代表參加聽證會,以使各種不同意見都得到比較充分的反映和表達。三是程序性強。聽證會參加人員往往比較多,為了使參加人員都有平等的機會發表意見,也為了提高聽證會效率,聽證會一般都要制定聽證規則,對聽證會的發言順序、發言時間、會場紀律等作出規定,以保證聽證會有秩序地進行。聽證會結束後,應當將聽證記錄整理成聽證報告書,提交常委會作為參閱資料。
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是立法發揚民主的又一重要方式。對於一些重要的法律案,特別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案,除採取以上幾種方式徵求意見外,還採取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的方式,公開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實踐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向社會公布了憲法修改草案、民法通則草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婚姻法修改草案等十多部法律草案,公開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收到了很好效果。
(四)法律案的表決
列人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團進行審議,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常委會進行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所謂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是指實有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不是指代表名額或常委會組成人員名額,也不是指到會的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所謂過半數,是指贊成票超過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半數,贊成票剛好是半數,不是過半數。
(五)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條件。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簽署後,及時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在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文本。所謂標准文本,就是凡發現各種法律文本之間不一致的,均以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以維護法制統一,保證法律的正確貫徹實施。

E. 為什麼要立法

第一,它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
第二,掌握國家政權回的階級答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
第四,立法還有指導未來的預測功能。
第五,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F. 我國立法體制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法許可權、立法權運行和立法主體諸方面制度構成的有機整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幾經變化,逐步形成了現在的立法體制:(1)1954年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實行相當分權的立法體制。在中央,根據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當時行使中央立法權的主要是中央人民政府,它享有制定和解釋法律、頒布法令的權力,批准許多規范性法律文件。共同綱領和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沒有規定政務院享有立法權,但實際上政務院也制定和頒布規范性法律文件,它還批准許多地方性法令、條例和法規。在地方,根據各地方政府組織通則,大行政區、省、市、縣的政府可擬定法令、條例或單行法規;根據1952年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從最基層的民族自治鄉往上,各級民族自治機關都有權制定單行法規。(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後,中國立法體制,變為實行中央相當集權的體制。根據1954年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有權修改憲法,制定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解釋法律,制定法令;國家主席公布法律和法令。憲法除規定國務院有權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提出議案外,沒有規定國務院有其他立法職權,但事實上國務院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議和命令,被視為國家法規,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令一起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中。1954年憲法取消了一般地方享有法令、條例或單行法規的擬定權,僅規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立法體制上相對的分權與集權,在當時都有其原因並都發揮過有益的作用。但開始時連縣政府都有擬定法令、條例的權力,未免分權過甚;以後又取消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所有地方的立法權,未免集權過甚。(3)1979年後,中國立法體制在朝著完善化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有多次改革。首先是1979年地方組織法揭開中國立法體制改革的序幕,規定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之後1982年憲法從多方面推進了這一改革,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行使行政法規制定權,並確定了國家立法權、行政法規制定權、地方性法規制定權、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制定權的劃分、歸屬及其基本關系。接著1982年和1986年兩次修改地方組織法,把地方性法規制定權逐漸擴大到省級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這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還多次授權國務院和有關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單行法規,形成了一個主要由國家立法權、行政法規創制權、地方性法規創制權、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創制權、授權立法權所構成的新的立法體制。同當代媒界普遍存在的單一的立法體制、復合的立法體制、制衡的立法體制相比,中國立法體制是獨具特色的立法體制:(1)它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強調國家立法權屬於中央並在整個立法體制中處於領導地位。國家立法權只能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行使,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要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不得與之相抵觸。(2)它實行多級(多層次)並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一般地方,在立法職權上以及在它們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上有級別之差,它們並存於中國立法體制中。(3)它實行多類結合,即上述立法權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權和有關方面享有授權立法權,有類別之差。中國立法體制中的各種立法權不是都可用「級」的概念表明它們的關系:其一,制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與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規不同,後者以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為前提,前者無此前提但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或備案;只有省、直轄市和國家確認的重大的市的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構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其二,行政法規一般能在全國有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不能在全國有效,因此行政法規比後者高一級;但後者不象一般地方性法規那樣必須以行政法規為依據,有的還是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在這點上又不能說比行政法規低一級;把兩者看成平級更不妥。其三,根據授權而行使的立法權更不可能以「級」或「層次」來表明它們在中國立法體制中的地位及其與別的立法權的關系。當代中國這種立法體制,是中央統一領導和適當分權,多級並存、多類結合,相當靈活的民主集中制的立法體制。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法律,統率全局、國務院有重大的規范創制權,但不得與憲法、法律相抵觸;地方也享有相當大的規范創制權,但不得予憲法、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相抵觸

G. 中國立法機關是怎麼產生的

中國的立法機關從狹義上講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從廣義的「法」而言,立法機關的范圍也相應擴大。如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制訂自治法規等。
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是中國的立法機關。憲法還規定,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職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職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H. 立法的意義

立法的意義:
第一,它是國家意志形成和表達的必要途徑和方式;
第二,掌握國家回政答權的階級必須利用立法手段,來確認那些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第三,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協調社會關系,解決社會矛盾;
第四,立法還有指導未來的預測功能;
第五,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條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活動。

I. 立法在我國產生的原因

立法,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國家和人民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政府立法,通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起草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活動。
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於2000年3月15日通過的《立法法》,是規范立法活動的基本法律,對政府立法活動作了原則規定。
國務院根據《立法法》於2001年11月16日制定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專門就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

政府立法在我國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1954年制定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因而,當時國務院沒有立法權。
1975年和1978年制定的兩部憲法,都沒有突破1954年《憲法》關於立法許可權的規定。我國行政機關獲得立法權,是自1982年開始的。
1982年《憲法》第89條第1項規定,國務院享有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的職權;第90條第2款規定,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規章。
經過1982年和1986年兩次修改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賦予了有關地方政府的立法權。
該法第60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2000年公布的《立法法》第9條還規定國務院可以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進行立法,第71條明確了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國務院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制定規章的權力。對於政府能否立法的問題,《立法法》進一步從制度上作了回答,該法第2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根據這一規定,我國的立法包括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活動,行政法規和規章都屬於法的范疇。
現行《憲法》和上述有關法律的規定,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原則下的多層次立法體制,明確了政府立法在我國立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結束了在政府立法問題上的爭論。

下面是政府立法的原因。
我國之所以賦予有關行政機關立法權,主要是為了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我國地域廣大,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很不相同的實際情況。
中國憲法規定了國務院享有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這就是政府立法權,即政府立法權。
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對國務院以特別授權形式賦予的立法職權,為授權立法權。按照這種解釋,以立法活動的方式或者立法職權取得的方式來劃分,前者為職權立法,後者為授權立法。
這種觀點的理由是,因為前者的立法職權是由憲法規定的,因此屬於職權立法;因為後者的立法職權是通過立法機關具體授權取得的,所以屬於授權立法,這種解釋並沒有從立法權的本原上證明權力機關的立法權與行政機關的立法職權之間在性質或本質上的差異。
在社會主義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人民主權原則的具體體現。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將自己的主權權力、特別是廣義的立法權通過憲法授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則以憲法的形式記載了人民的最高權力--國家立法權,並通過國家立法權的行使來反映、匯集和體現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意志。
在這個過程中,人民、人民主權和國家立法權在憲法的理論邏輯上達到了高度的一致。
從立法權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主權原則對立法權的要求以及國家權力的分工來看,憲法對全國人大立法權的規定只是一種人民主權權力的記載,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固有屬性的必然表現形式。
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原理,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惟一機關。"
1975年憲法第17條和1978年憲法第22條均規定,制定法律屬於全國人大的職權。
從1954年到1978年的三部憲法,都沒有賦予國家行政機關以政府立法權。
這些事實表明,本原意義上的立法權屬於也只能屬於人民及其代表者--人民代表大會。由於行政機關並不直接由人民產生,而是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因此人民的主權權力並不直接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的立法職權來自於實行代議制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需要通過憲法或法律的授予。

下面是立法產生的原因:

界定立法權,是因為其創立之初,為了區別政府的不同功能--法律的創制、法律的執行和法律的適用(裁決)--而把創製法律的權力稱為"立法權"。
立法權概念的正式確立,是以政府職能區分的需要及其現實運作為前提的。在專制集權的政體下,君主實際上集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和任免等權力於一身,國家職能沒有明晰分工,國家權力無需明確區分,因此,"立法權"概念就沒有產生的現實基礎。
"政府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職能,這一現代觀點是在許多世紀間慢慢衍發起來的。"
這些職能范疇今天構成了我們思考政府結構及其運作的基礎;
這些觀念首先是在17世紀英格蘭被人們明晰地領悟,而今天仍然在形成的過程中。
英國學者維爾教授認為,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曾經將政治科學分為立法科學和政治學或者政策,但這不是以分權為前提來界定立法權概念的理論。
在17世紀的英國,國王與議會之間的激烈斗爭,使立法和執行的功能、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區別更明確地提出來了,隨著政府的基本司法職能的再劃分,人們看見了這兩種權力。
西方的布丹、哈林頓、洛克 、孟德斯鳩、漢彌爾頓等人,都對分權理論的提出、發展和完善做出了貢獻。由上可見,立法權主要是一個國家政體結構意義上的概念,它的存在以分權學說和分權制度為前提;
它的歸屬以立法機關為主體;
它的功能既包括立法,也包括議決預算、監督、調查、宣戰媾和、質詢、彈劾等。
現代立憲實踐表明,大多數國家的憲法都對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用了同樣或相似的詞語予以表述,規定了各機關的分工和這些權力的憲法性質。
從權力的本原來考察,現代國家制定法律的權力由或主要由民選的代表機關來行使,執行法律的權力主要由行政機關來行使,裁判法律的權力主要由司法機關來行使,這是一種合理的科學的權力分工。
權力分工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的理性基礎是主權在民,即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且來自人民。

政府立法在社會主義新時期下必要性

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立法權主要歸與國家的權利機關,即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但是,在現實中權利機關的立法往往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所以政府立法就成為立法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一,立法機關的能力有限。現代立法的內容,有很多是涉及專門性、技術性很強的立法,立法機關的議員具有各種復雜的專門技術知識者不多,如果由他們來制定技術性很強的法律,難免不成為外行立法,以致使所制定的法律得不到切實而有效的實施。
其二,立法機關的時間不夠。立法機關不可能成為"萬年國會",終年舉行會議,而須按會期或法定條件舉行常會或非常會,這樣,其會期制度下的集會時間必然有限。
其三,彌補立法機關"骨骼式立法"的不足。由於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復雜多變,許多立法不得不只規定某些一般原則和主要條款,以留有充分的餘地容納各種應由法律調整的事項。骨骼式立法的優點是它能使法律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包容性和適應性。
其四,應付緊急情況的需要。"在一個現代國家中,在許多場合有採取立法行動的突然需要。對於許多這樣的需要,委託立法是惟一方便的甚或是惟一可能的應付辦法。" 一個國家有時會碰上天災、戰爭、動亂、經濟危機等緊急情況,靠立法機關依立法程序按部就班地制定法律來應付這些緊急情況,往往由於民主程序繁復冗長,缺乏應變能力,等法律制定出來後,早已時過境遷。而委託給行政機關一部分立法權,由於行政機關立法具有針對性強和便捷快速等特點,就能有效應付國家發生的緊急情況。
其五,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立法程序繁瑣,修改和補充也很不靈活,這種僵硬的立法機能,難以滿足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而政府立法,不僅便於制定,而且可以經常根據需要加以修改、補充,直至適應需要為止。政府立法機能的靈活性,既能夠補充立法機關的立法缺陷,又能及時調整已經發生變化了的社會關系,保證立法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慈願地藏團隊回答完畢。

熱點內容
河南租賃行業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1:42:19 瀏覽:983
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 發布:2024-11-09 01:31:57 瀏覽:896
法院案件案件 發布:2024-11-09 01:23:37 瀏覽:368
縣供電公司能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9 01:13:08 瀏覽:24
龍岩司法所 發布:2024-11-09 01:04:27 瀏覽:181
規章制度的單位是什麼 發布:2024-11-09 00:30:56 瀏覽:917
勞動法退伍軍人辭退 發布:2024-11-08 23:15:06 瀏覽:645
2020cpa經濟法可轉債 發布:2024-11-08 23:12:39 瀏覽:591
大學生村官遵守什麼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8 22:17:22 瀏覽:893
常寧蔭田法院 發布:2024-11-08 21:41:40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