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法治
❶ 漆多俊編的經濟法學好還是楊紫煊 編的經濟法好
漆多俊: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是2005年《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收錄的著名法學家之一。湖南祁陽人。武漢大學、中南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經濟法研究會會長、湖南省法學會副會長
漆多俊經濟法學它系統論述了經濟法的基本原理和各主要法律制度,展示了經濟法的完整體系;按照市場、調節機制與法律同步演變的規律和邏輯思路,清晰地揭示國家經濟調節機制和職能產生的必然性,揭示經濟法作為國家調節社會經濟之法產生的社會根源、本質和體系;在論述經濟法一般規律基礎上,分析了各主要國家經濟法的特殊性,重點分析中國經濟法產生、發展所遵循的普遍規律和中國特色;在論述經濟法基本原理後,按照經濟法的體系構成,分別論述了市場規製法、國家投資經營法、宏觀調控法的原理和基本法律制度。《經濟法學》在闡明經濟法理論觀點的同時,對國內外法學界的研究成果和各種主要觀點作了客觀介紹和評說,並特別注意總結我國體制改革和法治建設中的新情況和新經驗,介紹了新的立法。
楊紫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會員,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屆特邀咨詢員,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七屆專家顧問團顧問,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顧問。
楊紫煊經濟法學共分為經濟法總論、市場監管法和宏觀調控法三編,從三個方面分為28章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
自出版以來,我國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又取得了不少新成就,經濟法學又有了新的發展。為了及時反映經濟法制建設新成果、新經驗和經濟法理論研究的新水平
❷ 李龍的生平
李龍,1937年1月生,湖南祁陽人,法學家。195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律系。主攻法理學,同時潛心研究憲法基礎理論,尤其是對法治、人權、法的一般原理、法學范疇等基本理論的研究有獨到之處,並在國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97年曾作為中國法學會代表團團長率團參加在阿根廷召開的國際法律哲學與社會哲學第十八次代表大會。1999年作為中方主題發言人出席中美法學家聯席會議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2001年主持海峽兩岸法學研究會議,並作為大陸法學代表團負責人率團赴台灣出席研討會。先後任湖北師范學院政教系主任、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武漢大學律師進修學院名譽院長、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國際法律哲學與社會哲學協會理事、國家教委第一屆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組主要成員等職。獨著的《憲法基礎理論》和任副主編的《法理學》和先後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主編的《良法論》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作為執行總主編的《人權理論與實踐》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主持的《中國法學教育的改革與未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❸ 劉備真的是漢朝後代嗎原因
劉備是漢朝親王的後代。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 ,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蜀科是蜀漢的法律,劉備初入川時,百廢待興,乃命當時對典制、舊法熟悉者許慈、胡潛、孟光、來敏典掌舊文、草創制度。在平定益州之後,便著手制定典律,據《三國志》記載,參與蜀科的制定一共有五人,分別是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 蜀科的具體內容已經丟失,但是據《諸葛亮傳》記載,蜀漢雖然執法嚴峻,但公正公平,百姓無怨。
劉備對劉表、劉璋的大赦制度作了批判,而諸葛亮也指出了劉璋治理益州弊政的原因。他認為,劉璋實施的所謂德政,是以小恩小惠拉攏人,喲美好高位尊寵臣下,僭越法度,積重難返,而樹立法律的威嚴,法律施行則會感恩,並以爵位管轄百姓,爵位增加則知道榮耀,榮譽和恩典共同施用,上下便進退有度,這才是治理國家的關鍵。 不但包含了法家認為法治優於德治的觀念,也體現了法家理論建立的基礎——性惡論。
劉備諸葛亮治國是法、禮並用,威、德並行,強調「訓章明法」、「勸善黜惡」,亦即以法為體,著重公平客觀原則;以德為用,著重教化為本。以商鞅之法,卻不迷信其權威主義,取其理法,結合儒家教化,把行法與教化合而為一。經過這樣的「法治革新」運動,蜀漢政權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吏治也逐漸清明。而蜀漢後期,執政者費禕 多次施行大赦,大司農孟光引諸葛亮、劉備故事對費禕進行了強烈的斥責。
❹ 歷史上鄧姓的名人快快快!
鄧九公--商紂時大將,後從武王伐紂,戰死。
鄧析--春秋末思想家。鄭國人。反對禮治,主張法治。自己擬定了一些刑律科條,刻於竹簡,名為「竹刑」。
鄧通—漢武帝時寵臣。
鄧艾—三國魏大將,263年奉司馬昭之命滅蜀,後被鍾會陷害,死於軍中。
鄧牧--宋元之際思想家。浙江錢塘人。宋亡,終身不仕、不娶。著有《伯牙琴》一書。主張君民相安,一律平等,各司其職,安居樂業。
鄧石如--清篆刻家、書法家。別號完白山人,安徽懷寧人。篆刻圓轉蒼勁,世稱「鄧派」,也稱「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軍傑出愛國將領,在黃海與日寇海戰中為國捐軀。
鄧中夏--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湖南宜章人。曾參與領導長辛店鐵路工人和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省港大罷工。歷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等職。1933年5月被捕,9月被害於南京雨花台。
鄧拓--新聞工作者、學者。原名子建,筆名馬南屯。福建閩侯人。曾任《晉察冀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分社社長。1949年後,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等職。著有《中國救荒史》、《燕山夜話》等。
鄧散木--現代篆刻家、書法家。上海人。著有《篆刻學》等。
鄧穎超--中共早期黨員,周恩來妻子。
鄧小平—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亞萍--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先後獲得 14 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 8 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❺ 寧遠縣的介紹
寧遠縣,是湖南省永州市所轄的一個縣,地處湖南省南部、永州南六縣的中心位置,東為新田縣、藍山縣和嘉禾縣,南為江華瑤族自治縣,西為道縣、北為祁陽縣。寧遠縣總面積2510平方公里,全縣轄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4個民族鄉以及4個國有林場。寧遠縣境內有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寧遠文廟、舜帝陵等著名景點。寧遠縣是中國糧食主產比照縣、生豬調出大縣、優質油茶林基地示範縣、現代煙草農業整縣推進試點縣、小農水建設重點縣、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生態功能區補償縣、法治創建先進縣、科普工作示範縣、競技體育後備人才重點縣、革命老區縣,是湖南省承接產業轉移試點縣、發展開放型經濟先進縣、旅遊強縣、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城鄉環境衛生十佳縣。1
❻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法學家
1、史尚寬
史尚寬,安徽安慶桐城南鄉,民國著名法學家,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作為迄今為止獨立完成"民法全書"的第一人,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2、肖蔚雲
肖蔚雲,1924年10月生生於湖南省祁陽縣,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1959年畢業於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獲國家法副博士學位。
3、張釋之
漢文帝時,張釋之捐官出仕為騎郎,十年未得升遷,後經袁盎推薦,任為謁者,因向文帝陳說秦漢興亡之道,而補任為謁者僕射,累遷公車令、中大夫、中郎將等職。後升任廷尉,嚴於執法,當皇帝的詔令與法律發生抵觸時,仍能執意守法,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
時人稱贊「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漢景帝即位後,因張釋之曾彈劾時為太子的景帝「過司馬門不下車」,將釋之謫為淮南國的國相。
4、商鞅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5、韓非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❼ 邵陽很亂嗎.
不亂的。
邵陽歷史悠久,名傳瀟湘。境內早在商代即有先民繁衍生息,西漢初置縣,歷經昭陵、邵陵、邵陽、敏州、邵州、寶慶,最後定名為邵陽,已有2500多年。清代,寶慶府城資江繞郭,邵水穿城,環城牆炮台林立,加之山環水復,攻之不易,留下「鐵打的寶慶」美名。
2020年,邵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50.8億元。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民俗文化
邵陽流傳最廣的地方戲劇為祁劇。祁劇是湖南地方大戲劇種之一,它又稱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清末又名「楚南戲」,因形成於祁陽而得名。
祁劇廣泛流行於湖南省的祁陽、衡陽、邵陽、永州、郴州、懷化等地區,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全州、桂林、平樂、柳州和贛南、粵北、閩西一帶。祁劇兼有高腔、崑腔、彈腔3種聲腔,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永河、寶河兩大流派,其舞台語言均統一使用祁陽話。
❽ 龍勝到寧遠縣要經過東安縣嗎
摘要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做出以下回答:
❾ 中國的水產業
江南素稱「魚米之鄉」,漁業、水產業有悠久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漁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當時主要是以捕撈為主,後來, 隨著「四大家魚」人工繁殖的成功,逐步從捕撈為主轉變為以養殖為主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商品魚基地建設為基礎,廣大漁業科技人員總結和推廣了各類養殖水面的高產精養和綜合開發模式,漁業生產進入了以精養高產為主導的快速發展時期。20個世紀80年代初,長期困擾人們的「吃魚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隨著改革的深化,水產品價格的放開,各地政府和水產部門及時調整工作重點,一方面,加大水產品加工和市場流通的開發力度,挖掘水產品市場潛力,根據市場需求,大力推廣輪捕輪放、混合套養技術,逐步將水產品市場從季節性集中銷售轉向常年鮮活銷售和深精加工品銷售;另一方面,引進、推廣名特優新養殖品種,推動漁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的方向發展。特別是進入90年代後,全省水產行業堅持以種苗工程建設為龍頭,以優化結構、提升水產品品質和漁業可持續發展為主要內容,以產業化建設為目標,漁業生產進入以質量為主導的快速發展新階段。
湖南是「全國漁業十強省」之一
湖南漁業總體實力較強,已躋身於「全國漁業十強省」。漁業發展從「以捕為主」到「以養為主」,人工養殖從人放天養、粗放經營到精養高產高效集約化經營。漁業經濟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向產業化經營的商品經濟發展,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賣方市場已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買方市場。1998年,全省水產品產量達到116.78萬噸,比1949年的4.34萬噸增加112.44萬噸,增長26倍;產值79.57億元(1990年不變價),比1949年的0.03億元(1950年不變價)增長226倍;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達到17.97公斤,比1949年的1.45公斤增加16.52公斤,增長11倍。盡管1998年湖南漁業受到歷史上特大洪澇災害的侵襲,漁民家庭人均純收入仍達到2407元,率先奔向小康生活。
湖南漁業在農業、農村和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漁業的發展對開發農業資源,調整農業結構,開闢地方財源,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全省漁業總產值79.57億元,年均遞增11.7%,是湖南農村經濟中發展最快、最穩,且又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全省有28個縣(市、區)漁業總產值過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0%以上。其中湘陰、華容、沅江、漢壽、鼎城等縣市區漁業總產值在3億元以上,占農業總產值20%左右。1998年,全省鄉村辦漁場1819個,年產水產品18.8萬噸,實現利潤2.89億元,上交鄉、村積累7821-萬元,成為鄉村兩級財源的重要渠道、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稻田養魚作為省政府十二大農業重點工程之一已經成為邊遠貧困地區人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總之,水產品已經發展成為湖南繼水稻、牲豬之後的第三大宗農產品,漁業已成為湖南農業、農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
改革開放給漁業發展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這主要是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漁業生產經營新機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如租賃制、股份制、多種承包(風險承包、招標承包、集團承包)制等的推行,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增加了擴大再生產的資金投入,從而使漁業生產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漁場辦公司、公司聯市場、市場牽農戶,從單一生產經營轉變為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並向產業化方向發展。正是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 全省水產資源逐步得到全方位的開發,漁業產業結構得到了調整,增長方式也發生了轉變。比如說,大水麵包括大中型水庫水面的開發利用,在經營體制上,採取承包、租賃、股份制合作等形式開發,建立水面流轉機制,水面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離。在技術上,積極推廣運用增養新技術,從內湖、水庫擴展到啞河、溪河和江河外湖;從局部圍欄發展到直接精養;從圍欄投餌精養到以開展節糧型圍欄精養為主;從單純圍欄養殖到增養殖結合; 從單一漁業向漁牧、漁禽結合。1998年,全省大中型養殖水面達17.3萬公頃,產量14.6萬噸,每公頃產量840公斤。稻田養魚主要是改革傳統的養殖方式、方法,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高壟低溝」、「田凼溝結合」、「稻萍魚」等高產模式並加以推廣,同時擴大放養品種(雜交鯉、羅非魚、白鯽、草魚等)。 1998的稻田養魚實收面積32.4萬公頃,成魚面積每公頃產量306公斤。
在改革開放中,漁業多渠道流通體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這種體制,也就是產供銷一體化的管理體制,國營、集體、大批生產者和個體商販進入市場,從而形成一個開放型、多元化、少環節、多渠道的水產品流通體制。同時,以水產品專業市場為中心的市場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岳陽「洞庭漁都」、株洲、湘潭、常德水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祁陽大忠橋等水產品集貿市場相繼建成。1998年,全省水產商品總量為100.29萬噸,商品率85.88%,調出省外17.3萬噸,其中出口2900噸。
漁業生產具有很強的發展後勁
湖南漁業生產前景好,潛力大,發展後勁足,這固然是由於水面廣,水產資源豐富,漁業發展具備了比較堅實的物質基礎,但主要是由於湖南各地正採取基地精養、法律保障、 科技先導等措施。可以預料,21世紀的湖南漁業,將是高產高效的湖南農業的又一個重要支柱產業。
一是基地精養。湖南已從實際情況出發,從市場需求出發,認真分析了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漁業產量中濾食性的鰱鱅魚等低檔產品佔60%以上的現狀,提出了「壓縮鰱鱅魚,增加草食魚,擴大雜食魚, 套養名貴魚」的措施,努力發展高效漁業。並通過引進世界銀行軟貸款、爭取國家投資、發動廣大群眾集資和以勞代資,全省各地已興建了近7萬公頃商品魚基地。1998年,全省池塘精養水面13.5萬公頃,佔全省養殖水面的33.2%, 產鮮魚66.17萬噸,占總產的56.66%,平均畝產326公斤,比全省平均畝產高134公斤。
二是法律保障。湖南漁業生產開始步入以法治漁,依法興漁的階段。隨著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頒布實施,湖南省也相應制定了《湖南漁業條例》,還配套制定了《湖南省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使用辦法》、《湖南省漁船漁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新魚塘開發建設基金的徵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和多項漁業政策,使漁業生產和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 並沿著法制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專業漁政執法隊伍逐步建立健全。現在,全省共有各級漁政管理機構129個,漁政管理人員750名,為實行依法治漁奠定了基本的組織基礎。漁政人員全面宣傳漁業法律法規和有關科學知識,開展打擊電魚、毒魚、炸魚以及布圍子、迷魂陣等有害漁具的專項治理行動,實行禁漁區、禁漁期制度和漁業環保監測、監督機制,遏制水產資源衷退和漁業水域的污染,促進水產資源的回升,提高天然捕撈漁業的產量。保護水生生物種群的種質資源和多樣性,促進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通過建立張家界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和大鯢救保中心,強化和推動了對水產野生動物的資源保護工作。同時,通過上述法規政策的貫徹實施,開辟了新魚塘開發建設基金、排污水費、漁業資源保護費等規費收入多條渠道,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為漁業的發展建立了穩固的投入機制, 保障了漁業生產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科技先導。湖南漁業、水產品科技從零起步,近些年來,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據統計,全省共取得省級以上技術部門鑒定的水產科研、教育、推廣成果100多項,其中3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獲國家發明獎,5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0多項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項獲部省級「豐收計劃」等級獎。上述科研成果有90%以上的應用於實踐,漁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達到36%,全省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廣以「豐收計劃」為龍頭的高產養殖新品種新技術項目,累計實施面積8萬公頃,共增產鮮魚8000多萬公斤,創社會漁業產值近7億元。由於其輻射帶動作用,全省池塘養殖產量大幅度提高。家魚人工繁殖技術、草魚抗病品種選育、大面積池塘精養高產綜合養殖技術、「暴發性」魚病防治技術等研究成果的推廣,推動了漁業生產的大發展。中華鱉、烏龜等名特優水產品種的胚胎發育、人工繁殖及其工廠化養殖技術、鱉飼料配製技術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省內空白,達到國內同行先進水平。牛蛙配合飼料、烏鱧口服液等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權。甲魚工廠化快速養殖技術、稻田模式化養殖高產技術和湖泊養殖高產技術等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全國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到1998年,湖南已擁有一支1900多人的水產專業科技隊伍,建有一個省級和5個市級水產研究所,省地市級水產技術推廣站9個,鄉鎮水產技術推廣站392個,配備鄉鎮水產技術推廣工作人員871人,初步形成以省、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為龍頭,以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為中心,以鄉(鎮)水產技術推廣站為骨幹,以科技示範戶為基礎的水產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與此密切相關的,是漁業種苗體系也逐步完善。國家級湖南魚類原種場、中華鱉原種場建設以來,以省級建設原種場為龍頭,市州建設良種場為主體,縣市建設苗種場為基礎,分片建設特色品種繁育基地為重點的水產種苗供應體系日趨完善。1998年,全省共有國家級原種場2個,地縣良種場16個,苗種場72個,生產魚苗247億尾,培育魚種53億尾,保證了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甲魚的養殖
甲魚,又稱團魚,學名為中華鱉,它是一種名貴食用水產動物。繁養甲魚低投入,高產出,見效快。1972年,酃縣(現為炎陵縣)漁場首次獲得鱉的人工孵化及飼養的成功。1974年—1979年,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鶴龍湖農場與湖南省水科所協作,開展了甲魚的人工養殖技術研究,摸索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人工養殖技術,創造了升溫孵化和冷水催化的新技術,縮短了孵化時間,簡化了人工繁殖技術,同時,還成功地進行了魚、鱉結合的養殖試驗,取得了每667平方米水面生產商品鱉、商品魚各150公斤的好成績。
甲魚生殖生理的研究帶動了甲魚的人工養殖
中國工程院院士、魚類生理學家、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筠先生一直從事魚類研究,對甲魚的研究造詣頗深。1979年,湖南省科委下達了「鱉的繁殖和理與養殖」研究課題。湖南師范大學生物系和漢壽縣特種水產研究所接受這一任務。
湖南省水產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於1986年開始探索利用地熱打破甲魚的休眠規律,使甲魚不受冬季低溫的影響,輔之人工投放甲魚餌料,改變其生態營養條件,達到使其快速生長的目的。這項研究取得了成功,每平方米水面可年產甲魚2.12公斤。之後,又開展了人工飼養條件下甲魚生長規律的研究。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甲魚生長速度加快,個體均重4.2—5.5克的稚甲魚通過365——414天的飼料期,個體均重可達308.4—342.3克,成活率達到80%以上。與此同時,還對利用地熱養殖甲魚的工程設計進行了研究,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甲魚病害如紅脖子病、紅底板病、腐皮病、水霉病、干癟病等進行了預防與防治的研究。這一系列的研究為甲魚的人工養殖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基礎,為湖南省廣泛開展人工飼養甲魚作了成功的前期探索。
甲魚飼料的研究成功促進了甲魚生產的專業化
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從事甲魚營養研究的專家們從甲魚的營養生理研究著手,系統地研究了甲魚的營養需要和人工配合飼料技術,提出了不同生長階段甲魚的營養生理指標。他們發現,使用配合飼料養甲魚,在同等條件下,比傳統甲魚養殖技術縮短養成周期1.5年,幼甲魚養殖飼料系數2.92,相對生長增長率為37.53%,個體日均增重0.31克。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甲魚的生長速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為甲魚的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提供了可能。這項研究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改變了我國甲魚養殖長期依賴天然餌料和鰻魚飼料的局面。1990—1994年推廣應用49.22公頃,新增產值5379.72萬元。
甲魚的人工養殖技術在湖南已經逐步完善與配套,這是粗放經營逐漸向集約經營轉變的必要條件。1994年由湖南省科委以「甲魚工廠化快速高產配套養殖技術研究」作為難題公開招標項目向全社會公開招標,湖南省水產研究所、慈利縣畜牧水產局和衡陽市白鷺湖農場有限公司共同揭標,並獲得成功。這個項目,對稚、成甲魚養殖技術,包括飼料及投喂技術、水質調控技術以及甲魚疾病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試驗研究,達到了甲魚加速生長、降低飼料系數、提高成活率和增加效益的目的,為發展我國甲魚人工養殖事業,提供了比較成熟的、利用多種能源、大規模工廠化養殖的技術保障。
返回主頁
❿ 李祖蔭的湖南祁陽李祖蔭
1927年,他在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即東渡日本,就讀於明治大學法律系專攻科。未及畢業,即應北京燕京大學之聘,於1930年回國,歷任該校(專任)講師、副教授。同時兼任朝陽大學教授、名譽教授及《法律評論》總編輯。後因與燕大教務長美國人司徒雷登意見不合,從1936年起便專任北大教授,只在燕大兼課。
李祖蔭富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民族自尊心。抗日戰爭爆發,北平淪陷,他身居虎口,拒不參加日偽組織的中南海懷仁堂大學教育界的集會。漢奸登門威逼利誘,他大義凜然,剛正不屈,並出示遺囑,表示誓死不從的決心。1937年冬,他沖破險阻,逃出北平,繞道天津、香港、廣州,抵達長沙,參加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合組成的臨時大學教學工作。次年,該校西遷昆明,他因父母年老體衰,便留在湖南,受聘為湖南大學教授,同時兼任民國大學教授,並為湖大創辦法律系,任系主任;後又兼任訓導長、法學院院長等職,直至長沙和平解放。
他一生致力教育事業,培養、愛護青年,殫精竭力。1944年,國民黨政客李毓堯出任湖大校長,引起學潮。他身為訓導長,因反對迫害學生而被解聘。李毓堯去職後,法律系全體學生一致要求李祖蔭回校主持法律系工作,並於1945年暑、寒假兩次派代表到祁陽,登門恭請,1945年底他重新回到湖大。在湖大教授中他威信很高,在全國法學界也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在舊社會從不作官,一心致力於教育事業,志在推進民主與法治。西安事變前夕,蔣介石電召蔣夢麟、梅貽琦等著名教授去西安,他也是受召者之一,拒不應命。在湖大被解聘不久,國民政府曾任命他為某省高等法院院長,他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抗戰勝利前後,他的思想進一步傾向進步,逐漸了解和接受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同情和支持進步學生活動,成為當時湖南最著名的進步教授之一。1946後,他敢冒風險,在國共兩黨斗爭高潮中,毅然聘請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達擔任湖大法學院教授。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前夕,在李達和其他共產黨員的影響和幫助下,他應省長程潛的邀請出任省教育廳長,積極參與湖南和平解放活動,盡力保護進步師生,營救被捕學生鍾振農、龍漢河出獄,抵制國民黨反動措施,拒不執行白崇禧將教育廳和某些學校撤離長沙的命令,對促進湖南和平解放和保護湖南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長沙和平解放後不久,他應召去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委員兼民事法規委員會主任。以後歷任國務院參事、國務院法制局委員、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法律室顧問,並參與《憲法》、《婚姻法》等重大法規的起草和修改工作。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二、三屆委員。晚年,他仍然關心法學教育,勤於著述,為北京大學研究生講授《中國法制史》,組織編寫《清史刑法志注釋》和《中國民法史書目簡介》。上述兩書均於1958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他治學嚴謹,博採眾長,窮本究源,自成一說。對民法造詣尤深,蜚聲法學界。著作十餘種,共數百萬言,已出版的主要專著有:《比較民法總則編》、《中華民法總則評論》、《民法概要》、《法律辭典》、《法律學方法論》等,這些著作均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影響頗大,曾被許多大學法律系用作教材或主要參考書。他還編纂了《法律藝文綜》、《民法文選》、《古今法學文選》、《英文民法文選》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