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君主
『壹』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它的主旨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是“道”,什麼是“德”,要如何做到“道”和“德”。而它的主旨思想又是“道法自然”。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二期思想又是非常具有哲理性的,而且他的思想在很多地方讓孔子都不得不佩服,曾經孔子還特地就某個問題去詢問老子,讓老子為他答疑解惑。而老子也是道家的創始人。上面我們說到老子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哲理性,而《道德經》這本書就是老子所寫的,所以《道德經》是老子的一本哲學著作。
道和法本應該就這樣發展,不隨便干預,也就是“無為”,所以在《道德經》中,它鼓勵君主“無為”,不要對國家,社會,百姓過多的干預,因為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
『貳』 中國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他們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 趙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叄』 老子道德經的精髓
的道德經主要講的就是順應自然。
第一,《道德經》認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規律是「道」,道也可以說成是「無」。
道生成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本體。具體的事物有種種具體的屬性,如有白有黑,有高有下,有大有小,但是道不能有具體的屬性。
因為具體的屬性是相對立的,如果道有大這種屬性,就不能生成小的事物,如果道有白這種屬性,就不能生成黑的事物。
所以道沒有任何具體的屬性,老子形容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只能是恍恍惚惚的一片混沌。
所以道可以稱之為「無」,魏晉時期的天才哲學家王弼在註解《道德經》時,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思想。王弼說:「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
第二,《道德經》認為,人也必須學習「無」的道理。
道是萬物的規律,所以人也應該順應道的規律,才能成功。《道德經》特別重視「無」的作用,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提倡「無為而治」,認為君主應該做到不妄為,這樣就可以天下大治。
《道德經》還說:「常使民無知無欲」,要去除民眾的機巧之心與慾望之心,才會消滅種種紛爭。
老子認為,高下,美醜,前後,禍福這些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甚至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看到對立物之間的真實關系。
02 逆向思維
春秋時期,儒家提倡仁愛、禮義和忠孝,認為只有仁愛、禮義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會,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但老子採用逆向思維,他認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紛亂,有忠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認為,上用智慧治,下便以計謀應,上下都旁離了質朴而崇尚文飾機詐,便使天下失去了真誠,以致大的詐偽必然就會出現。家庭親屬不和睦,才有了所謂的孝慈;國家陷於昏亂,才有了所謂的忠臣。
03 不爭思維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唯有不爭的處世態度,天下才沒有人能與之相爭。老子認為,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不爭,才能保全自己,立足不敗之地。
04 利他思維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這個世界上,什麼才是真正的無敵?儒家說,仁者無敵。這與老子有相通之處。只有利他的人,才是無敵的。
只有利他的人,才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為自己的私慾所蒙蔽,看問題、做事情始終離不開自己的慾望,那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肆』 如果讓你用一句話總結《道德經》的精髓,你會用哪一句為什麼
一、辯證法——關於方法
《道德經》最奇妙的一點,就是他的辯證法,看待任何事情,處理任何事情,都要用辯證法。而《道德經》的辯證法至少告訴我們以下幾點:
1.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對立的。陰陽、彼此、內外,物我、得失、成功失敗、榮辱、貴賤、為與無為、男女、教學、……如第一章的“道”和“可道”、“名“與“可名”、“無”和“有”。而二元的對立性,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反者道之動”。可以說,事物對立是絕對的。
2.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又是相互依存的。事物的對立是絕對的,同時,事物的相互依存也是客觀的,也是絕對的。《道德經》第二章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不立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立了一物,必有另一物與之對應存在。
3.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又是相互轉化的。萬事萬物的對立,是發展的起點,萬事萬物的發展的過程。萬事萬物相互轉化,是發展的最終結果。世界之所以不斷變化發展,就是萬事萬物在不斷的相互轉化。
二、管理學——關於過程
管理學也可以說是統籌學,也可以說是謀術,老子是最講究謀的,要深謀遠慮,謀術還要分陰謀陽謀。用管理學的話說,管理需要從長計議,必須有明文的政策,和暗中的人心。
『伍』 老子的《道德經》的精髓是什麼
老子的《道德經》的精髓就在這81章的最後一章裡面的最後一句話: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陸』 道德經·太上,不知有之的作品出處
《太上,不知有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七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道德經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來自:道德經注意:此文來自藝術中國品茶讀書欄目,請勿轉載。
【悟道】老子這里是在講君主之道,說做一個君王啊,應該做到沒有自己。就是說我自己的生命不是為自己而生,而是為天下蒼生而生,處事才不失公允。看眾生要明了明察秋毫之道,比如說人世中的人有參政議政的;有畏懼政壇的,伴君如伴虎嗎;有藐視侮辱朝政的;有信任我但信心不足的;亦有根本就不相信我的。所以做君主要多觀察,思考,盡可能少的發號施令。只有老百姓能過上太平、祥和、富裕的日子,就是一個君王的成功,說明沒有逆天道而行,也叫自然而然吧。從修煉的角度講,無我是一個多高的境界啊,那麼宇宙就會給予得道者多大的得分,試想,這樣一個大德之士別說治理一個國家,就是治理人類又有何難。天道不變,人道自然。
『柒』 老子的話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怎麼理解
這句話的含義是,所以聖人說:「承受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受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78章,原文如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沒有人能實行。所以聖人這樣說:「承受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受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7)道德經講君主擴展閱讀: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捌』 道德經的精髓
《道德經》五千餘言,言簡意賅,無一廢字,已經是老子哲學、道家哲學的精髓了。如果非要從《道德經》中再提煉出精髓,我認為是兩個字:「無」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