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激發道德動機

激發道德動機

發布時間: 2022-04-18 12:14:40

『壹』 淺談小學低年級行為習慣的養成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就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一段話:「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可見,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兒童一生的成長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低年級兒童認識水平較低,興趣又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行為帶有很大的情境性、自發性和隨意性等心理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律進行一步步地引導,堅持形式和方法的多樣化,採用漸進的方式,逐步要求學生遞減不良行為的次數和頻率,在不斷改正錯誤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激發情感,引發道德動機
1、以情引情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的情感具有移情作用,用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轉移,從而產生相同的情感體驗。行為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行為是人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的表現形式。許多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內在的認知和情緒的外在表露。錯誤的認知和情感,導致錯誤行為反應方式和不恰當的行為結果。必備的行為規范知識,積極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充分利用班集體作為教育的平台,讓學生在互動中提高認識,良好的習慣就可以得到培養。低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為了讓學生知道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哪些行為習慣的要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層次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注意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趣味性,可結合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游戲,班隊活動等進行,使《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得到學生的認同。在情感的感召下,既能克服知識講授的單調,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讓孩子們明白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以趣激情
興趣是獲得知識的前提,對於孩子來說,凡是他們感到有趣的事,他們都樂於去做,因而只有當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事物和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追求時,教育才易產生積極的行為。不是簡單的規范宣講,而重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趣激情,激發學生的向上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對學生進行「認真學習」這一內容的教育時,我就給學生講瓦特、牛頓小時候認真學習的故事,並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與長大成為科學家有什麼關系?孩子們一致認識到由於他們對待學習總是十分的專心,遇到困難窮追不舍,所以長大了才能在科學上取得偉大的成就。在學習上,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其次,還可以讓學生編一些琅琅上口的行為習慣「三字歌」,讓學生在課間通過拍手游戲,不知不覺地銘記於心。通過這樣以趣激情,孩子們的情感在胸中會油然而生。
3、以境生情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人格魅力和精神修養的凝結。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揭示了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教育中,進行情感體驗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班隊活動、《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設置情景,讓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體驗,來激發他們的道德情感,從而指導個人行為。如母親節前夕,為了了解媽媽的辛苦及對孩子的疼愛,就組織學生們通過回憶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真實的小故事,並親自演一演;觀察媽媽一天的工作,說說媽媽的心事,讓孩子們深深地體驗到媽媽對自己的疼愛,在此基礎上開展「真情的回報」活動。
二、有效訓練,促進道德行為形成
「百說不如一練」,「習慣」要「習」才能「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訓練。要讓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良好習慣的行為要求,反復進行行為訓練。訓練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設活動的載體,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理解和規范自己的言行,達到行為從被動到主動的過渡,從而養成良好習慣的目的。
1、小處入手,逐項訓練
為了克服訓練中「眉毛鬍子一把抓,細節訓練不到位」的弊端,可以從小處入手,每周確定一個具體的習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意識的嚴格地反復訓練。比如根據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晨會、班會加強對學生行為的訓練,如:行隊禮的訓練,禮貌待客的訓練,整理書包的訓練,讀寫姿勢的訓練……為了加強訓練效果,我們可以採用表演、討論會,實際操作、唱編童謠等方式。通過這些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行為習慣的養成落到實處。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抓住契機,使訓練細仔、及時、到位。
新學期的第一天,當十幾本大大小小的新書及學具卡片像小山似的堆在孩子們的面前時,孩子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翻看起自己喜歡的書來,頓時,桌子上顯得雜亂無章。於是我抓住時機,適時地對他們進行整理課本的訓練。我讓孩子們把課本按大小分成三堆,然後請他們先把最大的幾本書放在書包的最後一層里,把中等的書放在第二層里,小的課本和學具卡片放在最前面一層,每一層都要放整齊。我還乘機告訴學生,這些剛發的書,我們要讓它穿上新衣服,平時的時候,要讓「新衣服」保持干凈,以後,我們還要來比一比,看誰能和課本交上好朋友。在以後的4個星期里,我每天利用放學前的5分鍾,讓孩子們整理自己的小書包,檢查課本是否臟了,折角了。幾個星期以後,學生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不管你什麼時候檢查,他們書包里的書都會放得整整齊齊,他們的課本里也從未見到亂圖亂劃的痕跡。
從小處入手落實一個個行為習慣的訓練,極大地提高了訓練的實效性,這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真可謂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舉措。
2、循序漸進,分解訓練
對有些目標的達成,想讓學生一下子養成不容易,所以可以把這個目標化為幾個具體的目標,讓學生循序前進,從而不斷進步,最後達成質的飛躍。
在進行某一具體內容教育時,則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規律。在引導學生行為時,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從遠處著眼,近處入手。 如在進行誠信教育時,應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歸還」為主,在低年級可以開展「誇誇我誠實」活動,通過講身邊的誠信故事、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說一句誠實的話等,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才能讓人更美麗。 又如在進行「認真完成作業」這個目標的訓練中,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它分解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認真完成作業;第二階段為: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第三階為: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樣,不僅給了學生訓練的階梯,更給了學生前進的動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受著達成目標後的快樂,同時,更有利於終極目標的達成。
3、腳踏實地,反復訓練
行為習慣的教育要反復抓,抓反復,才會卓有成效,才能真正做到落實。作為班主任,我總是抓住每一個契機,對學生的每一個行為習慣進行扎實有效的訓練,從而使整個班級變得文明、有序、向上。每次接收一年級的新生,總會看到孩子們第一次排隊時的情景:他們喜歡你拉我,我拉你;你一言,我一語;你踩我,我踩你;踢一腳,走一步;有的甚至會倒著走……面對這種現象,我總要多次反復地對他們進行排隊行走的訓練。新學期剛開始,我充分利用每天下午第三節課的時間進行訓練。首先,要求每一個孩子排好隊,不出聲。其次,要求他們走路時挺起胸向前看。然後,要求他們走路時路隊要整齊。剛開始,孩子們把訓練當一回事,但到放學排路隊時,又是另一番模樣。於是,我又抓住每一次排路隊去綜合樓上課和出操的時機進行監督訓練。兩個月後,孩子們大多能做到自覺排好隊伍行走了,但還是有個別十分調皮的孩子會出現離開隊伍的現象。為此,我又利用中午時間對這些學生進行訓練。半個學期後,孩子們基本養成了排著隊伍整齊行走的好習慣。
三、優化評價,強化道德行為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復現象,這樣,平時的評價就顯得更為重要。建立規范合理的班級評價制度,有利於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督促檢查,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養成自覺的習慣。
1、採用亮星銀行星級評價
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心去發現其優點,並以此鼓勵他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根據低年級小學生好勝心強,喜歡競爭的特點,筆者認為採用亮星銀行積分評價的方式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熱情,促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如在班級中我採用了亮星銀行星級評價制。即:把行為習慣的教育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如: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禮儀習慣、安全習慣等五個方面,每一個習慣下面再分解出具體的內容,以小組為單位每周進行量化評比。採用等級記分,星級評比。每一方面的總分為4分,共計20分,如累計分數達到16~20分者為三星級;達到10~15者為二星級。10分以下的為一星級。根據每塊內容的累計積分,每周評出學習星、衛生星、勞動星、禮儀星、安全星,並把學生的名單(附照片)張貼在周明星欄中
通過學生的自評、組內互評、教師評這些多元評價方式,孩子們每周都能朝著爭三星、爭明星的目標努力,其行為習慣的教育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2、實施美德存摺記錄評價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從小培養孩子優良的品質,有利於他們更好地發展。為此,我在班級中又實施了美德存摺的激勵評價。具體操作如下:每個學生根據平時的觀察,發現同學做了好事,就可以在自己製作的漂亮的小圖案上簡單地記錄事跡,並貼在這位同學的存摺中。[見圖1]。這樣,這位同學就可以得到一個「金蘋果」。一張張精緻的存摺里記載著每一位同學的閃光點,一個個「金蘋果」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我還充分利用每周15分鍾的品德課進行美德存摺記錄交流,每一次交流都是對孩子們進行榜樣教育的最好時機。這是一種生動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對於孩子們的知、情、意、行均起著促進和導向作用。通過這樣的激勵評價,孩子們都能自覺地向榜樣靠近,班級中的好人好事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以榜樣引路,弘揚文明行為,抑制不良行為,促進了學生行為習慣的良性發展。
3、利用彩色成長階梯評價
在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中,利用彩色成長階梯的評價方式來實現學生的行為目標,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我把成長階梯設計成六種顏色,即:赤、橙、紅、綠、藍、青,每上一階梯代表一種進步。[見圖2]。平時,由孩子們自己對照成長階梯的內容,進行階梯式前進。即:他實現了第一階梯的目標後,就可以把寫有自己名字的那顆星星貼到第二階梯,依次類推。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自我評價,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主動發展。實際上就是激勵學生不斷向更高的行為目標邁進。
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對比,當看到別人比自己爬得高的時候,落後的學生就會努力地趕上去。當超過別人的時候,他就會有一種成就感,並且他還會繼續努力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不斷地登攀新的目標,不斷實現超越。學生的成長就是在追求更多的「美」的過程中,不斷實現「階段覺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獲得不斷提升和發展。因此彩色成長階梯的評價是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的成長階梯。
孩子們在這種隱性的鞭策、鼓勵、肯定中不斷進步,從而實現自己的行為目標,使行為習慣的培養得以真正的落實。

『貳』 道德動機在道德品質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道德品質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觀點為:
(1)道德品質的發展與人的認知活動及其發展水平密切關聯;
(2)道德品質的形成取決於道德動機、道德判斷和道德認識;
(3)要根據認知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去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

『叄』 道德行為訓練中的四個心理因素的辯證關系如何怎樣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

學生道德行為的訓練

(一)導之以行,落實行動
1.激發道德動機
道德動機是道德行為的內在原因,它的性質和水平決定著道德行為的性質和水平。道德動機的產生主要與個人的道德需要、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等因素有關。有了高水平的道德認識、良好的道德情境、正確的道德需要,就可能產生高尚的道德動機。因此,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的道德需要,並努力將其轉化為高級的道德動機。
2.掌握道德行為方式
掌握道德行為方式是產生道德行為的必要條件。教師可通過以下形式指導學生掌握道德行為方式:①道德行為方式的講解和典型行為分析。②榜樣示範。在講解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向學生提供榜樣,展示有關道德行為方式,讓學生觀察學習。③道德行為方式的練習與反饋。道德行為方式一定要通過反復練習才能掌握,教師應重視學生道德行為方式的練習,及時提供反饋信息,糾正不適當方式,強化正確的行為方式。
3.養成道德行為習慣
道德行為習慣是一個人不需要外在監督和意志努力既可自動實現的道德行為。它可使道德行為經常化、鞏固化和自動化,因此它是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標志,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標。道德行為習慣是在反復訓練和實踐的基礎上養成的。
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方法主要有:①在實踐中教給學生合理的道德行為方式,使學生懂得在什麼場合應該怎樣去做。②堅持長期的練習與實踐,不怕行為出現反復。③為學生創設良好行為情境。④讓學生隨時了解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准。⑤可採用一些具體方法如活動替代法、銘記警句等辦法來鞏固好的行為習慣。
(二)加強訓練,付諸實踐
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在道德訓練,通過道德訓練,使學生不僅知道該做什麼,更要使學生懂得怎樣做。道德訓練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來行事,如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便是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也指模仿別人的角色來行事,如老師不在,學生幹部代替老師管理班級,也是一種角色扮演。兒童游戲中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有助於其將來不同社會角色的學習。
2.自我強化
自我強化是自我教育的一種表現,具體包括自我命令、自我檢查、自我獎勵、自我懲罰等。教師不僅要充分信任學生,而且還要有明確的外部監督和檢查措施,幫助學生能夠逐步過渡到自我調節和自我監督。自我教育是以學生自覺參與他們自身思想品德塑造的最高形式,也是進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這種教育效果最真實、最牢固,即使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在結束學校生活後,學生也會朝著道德修養的目標不斷前進。
3.善於運用獎勵和懲罰
獎勵和懲罰都是一種強化,它可以對人的復雜行為起到一種反饋作用。在這里,強化與反饋構成了條件反射的核心成份。把這種理論運用於品德教育過程,就產生了「行為修正激勵理論」。這個理論指出,當行為的結果對個人不利,這種行為重復發生的頻率就會降低或消失。在品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某種行為給予肯定或獎勵,就會使社會期望的行為得到鞏固和保持,這就叫「正強化」。它能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積極向上、愉快的情緒。獎勵的形式有獎賞、表揚和贊許等。相反,對某種行為給予否定或懲罰,就會使社會不期望的行為發生的頻率降低,或消失。它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並吸取教訓,去克服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
4.樹立榜樣,促進遷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應該給學生提供榜樣行為,使學生通過模仿,並進而發生態度與行為的遷移,促進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與道德行為的形成。在通過榜樣示範進行道德行為訓練時,應考慮榜樣行為的情境因素。情境安排應注意兩方面:一是以各種變式來安排榜樣示範行為的情境,即榜樣示範的行為本身的本質方面保持不變,而情境的非本質的因素和條件應加以各種變化;二是注意安排從榜樣示範的訓練情境逐步地向學習者會仿效加以操作的真實生活情境過渡。

『肆』 如何促進初中生的道德素養養成

繼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水準。「可見,加強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靈魂,核心和關鍵。如何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我經過多年班主任的工作,摸索總結了一些初淺的體會。 現代唯物主義心理學認為,品德包含四種心理成分,即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簡稱知,情,意,行)。同時品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能自發形成,它是在社會輿論的熏陶下,在家庭影響與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教育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有效的方式方法促進其道德認識的形成,激發其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培養其堅定不移的道德意志,訓練並內化其道德行為。因此,在實施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必須在品德教育的規律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 一,教育說服法 教育說服法是通過」曉之以理「啟發和引導學生自覺地接受社會道德行為准則,改正錯誤的道德觀念,從而指導道德行為的一種教育方法。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師曉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學生心悅誠服時才能轉化為學生的道德要求,進而產生道德動機推動道德行為「因此,如果學生對教師講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壓制和強迫不但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結果,還會產生負效應。因此教育說服法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說服法很多,如主題班會,思想品德課,座談會等。下面談談我作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在思想品德培養的實踐中,我經常採取」集體講解法「,」個別談話法「以及」集體討論法「。」集體講解法法「就是通過各種集體活動的形 式,結合具體事例,由《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八榮八恥「以及校紀校規,向全班學生講解社會道德規范。通過道德知識的傳授,豐富學生的道德知識,使之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掌握道德行為方式方法,提高鑒別是非能力。在集體講解中我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品德狀況,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和自身的情感感染力,同時盡量採取啟發式講解,盡量地留予學生思考的餘地,也視學生集體情況讓學生提出質疑,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的參與性。 我在採取」集體講解法「的同時,更多的是根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個別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盡量以誠懇,耐心和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談話氣氛,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前提下,針對一定的中心內容,或表揚,或批評,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觀點。同時,允許學生作充分的說明,解釋和申辯。在整個談話過程中勸說情深意切,批評嚴肅中肯。實踐證明,唯有如此,學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誠心,關心和愛心,教育才能行之有效,才能曉以明理,動以情理。 如果說」集體講解法「和」個別談話法「是班主任處於主動地位,那麼,」集體討論法「則更充分貫徹平等,民主的原則。在德育教育的實踐中,我採取的更多的方法是」集體討論法「。我班的學生在集體討論中各抒己見,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主人翁責任感。在整個過程中,我作為班主任,既是組織者,又是討論的普通一員,更是引導者,在適當的時候,經常闡明自己的觀點,以自身的道德情感體驗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總之,在中學生思想品德培養中,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貫徹」教育說服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就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內化學生道德意志,形成學生穩定的道德行為。 二,情感陶冶法 積極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構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創設富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學生在特設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 目染,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陶冶情操,修養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品德培養的有效方法。 學生學習和活動所處的主要是在學校和班級中,其道德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校和班級的環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風和班風是一個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環境,對學生是一種異常活躍的教育因素,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行為習慣等,多會產生直接而巨大的影響。能否經過努力引導學生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風,關繫到能否為學生品德的培養創造一個健康的道德環境。我在建設班風的實踐中越來越感覺到優良的班風可以使整個班級形成一種強烈而感人的氣氛,優良的班風能充分地發揮情景教育的功效,對學生產生巨大而無形的」滲透性「影響,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鳴,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壯情煉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響作用,是因為在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是非標准,對來自各方面的影響,能明辨是非美醜和善惡榮辱;同時,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體輿論,這種輿論對每個學生具有某種威懾作用。在這種健康輿論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行為不斷擴展與發揚光大,使錯誤的道德行為受到譴責,抑制甚至消除。 三,實踐鍛煉法 學生品德的養成,無論是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發,道德意志的鍛煉,還是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各種實踐活動。學生的優良品德不僅要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形成,也要在不斷豐富和深化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時由於學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積極好學,求知慾和上進心強,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種實踐活動恰恰特別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能滿足他們的多種需要。我在實踐中也大量地採取各種實踐鍛煉方式,創設各種情景,在課堂上讓學生對特定事情採取他們所認為有效且符合道德規范的措施,然後以探討的方式附於集體討論法,最終得出一定的道德評價。除此以外,我還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課外活動,學雷鋒做好事等社會實踐活動,甚至通過家庭日常生活等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結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班上許多有惰性的學生不象以前那麼對班級衛生狀況漠不關心了,勞動紀律明顯增強 了;有的學生本來我行我素,不把班級紀律當回事,現在變得越來越有集體榮譽感了。可見,各種實踐活動既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有效方法,也是矯正不良品德的一條捷徑。 四,榜樣模仿法 榜樣模仿法是引導學生通過模仿英雄模範和其他先進人物的思想言行,促進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種教育方法。除了要通過組織讀書,看電影然後採取座談,討論等形式充分發揮英雄人物的榜樣作用外,更重的是要充分發揮班主任本身良好品德的榜樣作用。首先,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導航者。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其思想品德和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樣。為了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我作為班主任,要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對學生傳授道德規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既重言教,又重身傳,努力做學生修養品德的表率。 學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培養是一個外在教育的內化過程,是培養和發展其知,情,意,行的復雜系統工程。學生思想品德培養方法豐富多彩,實踐證明,只要是符合中學生實際心理,按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實施的方法和途徑就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加強表少年思想品德培養,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伍』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道德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道德行為是很具體的,如誠實,不故意說謊;尊敬師長;能分享和謙讓;不打罵夥伴;愛護環境,不損壞公物;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遵守游戲規則和紀律等。但這些具體的道德行為的培養關繫到一系列復雜的品德心理。孩子在社會生活中首先形成的事物是非善惡的認識。認識「好人、壞人」,對好人產生尊重、熱愛的情感,對壞人形成反對、厭惡的情感,這叫道德情感。在道德認知的指導和道德情感的推動下,孩子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稱為道德動機,並且在動機作用下,孩子會採取有目的行為,稱之為道德行為。孩子在堅持道德行為的同時,體現著克服困難的頑強努力,稱為道德意志。由此可見,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培養孩子的道德行為是十分復雜的過程。父母要了解道德教育的全部過程才能達到目的。
孩子由於認知程度的限制,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標准,主要依據成人的標准(心理學上稱為「他律」)。因此,成人必須首先明斷是非,以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教育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父母還應該用自己的道德情感來熏陶孩子、感染孩子,使他們從「通情」到「達理」。對於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要給予鼓勵、表揚和欣賞,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對孩子違背道德的行為要給予批評、懲罰,使他們體驗到羞愧、悔恨,這對於發展道德行為是有利的。父母對於孩子的道德行為標准要一致對待,既不能父母不一致,也不能前後不一致。
道德行為的訓練和培養要從小做起,如果早期不做,等到孩子長大了重新糾正是很困難的。

『陸』 皮亞傑和科爾伯格認為到的道德動機在道德品質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皮亞傑和科爾伯格是認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強調道德動機在道德品質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觀點為:
(1)道德品質的發展與人的認知活動及其發展水平密切關聯;
(2)道德品質的形成取決於道德動機、道德判斷和道德認識;
(3)要根據認知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去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

『柒』 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具有統一性和多端性。培養學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和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順序進行。

(2)德育過程是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響的過程,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

(3)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具有主動性和自覺性。德育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一過程。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還要引導學生能動地進行道德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自覺能動性。

(7)激發道德動機擴展閱讀

蘇聯學者提出了教育、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統一;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相互作用等規律。在西方,各種學術流派各按其理論體系作出不同的表述。

如:道德教育認知學派提出,按照兒童道德發展的階段,激發積極道德思維活動,以捉高道德發展水平;社會學習學派提出,通過觀察、模仿等社會學習形式,以促進人格和道德的發展;人本主義學者則提出,在情感性學校道德氣氛中形成和發展受教育者的人格結構。

『捌』 小學生言行脫節該怎麼辦

小學生言行脫節是思品教育中的常見現象,作為教師,要正確認識,不要有任何泄氣行為。那麼,對此,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要提高道德認識,形成道德信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種要素。四者之間相互聯系彼此促進。可以這樣說,道德認知是道德情感產生的基礎;道德情感又影響道德認知的傾向;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產生的催化劑;道德行為是在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導和影響下通過練習或鍛煉形成的;同時通過道德行為又可鞏固發展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時,不僅讓學生知道應怎樣做,而且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些小學生言行脫節,主要就是道德認知模糊,不知什麼是對錯,什麼是美醜,以致於錯把魯莽當勇敢,在學校與在家裡表現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要「曉之以理」,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水平,並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從而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比如:培養學生愛勞動的行為,教師可通過班會、課外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認清勞動的意義和作用,並把學生對勞動的最初認識上升為帶有社會意義的一種信念。這樣,就會增強學生勞動的自覺性,也就不會出現部分學生在校內是勞動積極分子,在校外(特別在家裡)是四肢不勤的懶惰者了
二、要培養道德情感,激發道德動機。
在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的過程中,僅僅讓其「知」之深永遠不夠,還必須讓其「愛之切」。小學生接受要求容易,落實要求卻很難。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聽到的道理及要求轉化為個人的內心需要,激發其道德動機,從而產生強大的內驅力,同時讓學生在正面的實踐活動中獲取良好的情緒體驗,有了良好的情緒體驗,就可使小學生產生堅強的意志行為,作為教師就要運用「動之以情」的原則來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感。比如:當學生親眼見到自己做好事給班集體帶來好處,並受到師生的一致稱贊時,他就會產生愉悅的心情,就會有繼續做好事的動機。而這種強烈的道德動機猶如機器本身的強大動力。
三、要強化道德意志的訓練,注意行為習慣的練習。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雖能產生良好效果、但由於小學生年齡小,缺乏自製力,一些良好的道德行為不穩定,不鞏固,所以我們還應鍛煉小學生的道德意志,使他們在行動中克服一切困難去產生良好行為,同時使一些良好的行為經過不斷有意練習而成為道德習慣,形成個性品質。當然,意志訓練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比如:可建立《班級公約》來規范小學生的言行;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小學生任意力集中等良好行為和個性品質。我們知道,大部分小學生言行脫節主要就是缺乏堅強的意志品德,若經常在一種良好的行為練習和實踐鍛煉中進行,言行脫節的現象就完全能得到改觀,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而關鍵的關鍵還在於「持之以恆」。
總之,小學生言行脫節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教師千萬不要認為他們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有利於我們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從而順利地解決小學生言行脫節的難題。

『玖』 為什麼說德育的起點是激發品德發展動機

德育程按照社要求受教育者自身身發展水平計劃目促使受教育者思想發變化程促使受教育者思想情意志行發變化程
德育品德:品德發展程德育於發展程調節指導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自身品德發展規律德育調節程
德育構要素:教育者(組織者發行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
德育矛盾;教育者受教育現教育水平間矛盾總起說種社矛盾
德育基本規律:情知意志行(衡量德育水平高低高標准)知起點行終點情教育起點引起受教育者內部思想變化期反復發展程交往統面素
德育原則指導德育綱領於德育內容德育德育組織都具重要指導作用
德育原則:導向原則疏導原則材施教原則知行統原則集體原則尊敬信任嚴格要求原則面疏導紀律要求原則積極引導克服消極原則致性期性原則
德育模式:認知模式體諒模式社模仿模式價值澄清模式
德育途徑:達德育目標渠道德育途徑主要兩種:思想道德課科教;社實踐課外校外班主任課共青團班等
德育:完德育目標教師教間相互作用
德育:說服榜陶冶熏陶實踐品德評價品指導
影響德育依據:德育目標德育內容身發展發規律性
我德育途徑:社區理健康輔導基革命教育滴
我德育問題:重智力教育輕德育忽視德育首要位
德育目標切實際
德育內容脫離
知行統
缺乏吸引力染力
形式主義誇張主義盛行
改革趨勢:重視德育首要位
德育目標要切合實際
德育內容應該實際行習慣性品質發展水平相適應
知行統:社實踐工作
德育應該種
應該制宜

『拾』 如何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

一、明確要求,教育引導在日常學習與交往中,要講清良好思想品德和良好習慣的具體要求和標准,並對不符合規范的行為予以批評和糾正。這樣,經常教育引導,及時糾正能使學生明白道理,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怎樣做才是一名好孩子,好學生。另外,不斷強化《中學生守則》及其它規章制度,使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而且大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守紀意識。二、為人師表,樹立榜樣教師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學生都具有模仿的特點,教師更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他們往往把體現在教師身上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的品德。因此,教師平時要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要求學生講禮貌,首先自己要做到談吐文明;要求學生熱愛勞動,首先自己要做到不怕臟、不怕累、帶頭干;要求學生勤奮學習,首先自己要做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總之,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想學生做好,務必先從自己做起。這樣才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三、從生活點滴做起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在日常瑣事中,要根據傳統習慣、社會規范、道德標准等教育引導學生,使學生有行為的准繩,時刻對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如講究衛生,尊敬師長,誠實待人,不打斷他人說話等。另外,在生活中家長不能一味的遷就孩子的要求和過多的物質上的滿足,以免使他們產生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的心理,導致生活上有依賴,學習上則缺乏進取心的不良後果。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平時,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捕捉學生思想中的不良火花,使這些不良因素消滅於萌芽狀態。(一)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俗話說:「要成才必先成人。」成才與成人是不可分割的,除了要使孩子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種積極的動力因素,它的養成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多交流、溝通青少年階段是汲取各種知識和鍛煉各種能力的黃金時期,也是身心發展不穩定時期。為了使學生能健康、全面地發展,我們必須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明確目標和方向,加強思想灌輸和情感溝通。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諦和價值。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等,事在人為,只要我們努力進取,做個「有心人」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到達理想的彼岸,實現人生的價值。又如教育孩子不自卑、不氣餒:「失敗乃成功之母」,「不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應該感到欣慰和快樂,因為我們畢竟付出過拼搏的汗水,向成功又邁出了一步。」……就這樣,我經常與學生在一起談學習,論理想,肯定成績,指出不足,鼓勵後進,鞭笞先進,提高學生的挫折耐力,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充分發揮了學校的教育功能。(三)及時排除消極情緒在當前經濟大潮中,有不少不良因素也紛至沓來,有些學生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在生活上貪圖享受、在學習上不求上進,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這時,教師要有耐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及時教育引導,把粗暴的批評斥責,化作中肯的話語,讓學生感到家長的苦心與厚愛,信任與期待。我們還可以用名言名人的事跡力量影響和感染學生。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如果不努力學習,長大後悔都來不及了。只有不怕吃苦,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將一事無成。又如:我國的大畫家徐悲鴻常說:「任何天才都需要勤奮。」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繪畫藝術上的執著追求,頑強進取,最終使他成為世界上的一流大畫家。學習不能三心二意,悲觀泄氣,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需要專心努力,持之以恆。這些道理,大部分學生還是樂於接受的。五、根據學科特點,滲透思想教育學校教育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工作,容不得我們來半點馬虎。在教學中,也可通過學科的實際應用,不斷對學生學習目的和學習習慣的教育。習慣是人行為活動的一種固定化傾向。學習習慣對學習的影響很大,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促進學習,能產生創新;不良的學習習慣會妨礙學習的進步,阻礙創新。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促進其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勤奮好學、充滿自信、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後天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教育和訓練形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學好知識,而且要通過學習知識,逐步掌握這學科的思想和方法,從中受到科學的世界觀的教育,養成科學態度,敢於克服困難,關心集體,遵守紀律等良好品德。教育學生養成認真做作業的習慣。要求書寫整潔,字跡清楚,計算過程完整,發現錯誤自己改正,找出原因,不懂的題目弄懂後才動手去做,不抄襲別人或別人代做,使學生逐步形成對待任何事都要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作風,敢於正視錯誤,自覺查找原因,積極改正錯誤的優良品德。教育學生養成認真鑽研課本的習慣。課前認真預習,帶著問題聽課。課後先復習,再做作業,練習遇到困難,帶著問題,再去鑽研課本,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刻苦鑽研的精神。教育學生積極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習慣。首先,教育學生要積極參與問題討論。在討論時認真聽取、分析別人的意見,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其次,教育學生要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敢於堅持自己正確的想法,敢於批判錯誤的觀點,並想方設法有理有據地說服別人,並熱情地幫助別人分析錯誤的原因,使學生形成任何事都要有科學的態度,堅持真理,自己有獨立見解,不人雲亦雲。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端正思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和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大而言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程!

熱點內容
勞動法退伍軍人辭退 發布:2024-11-08 23:15:06 瀏覽:645
2020cpa經濟法可轉債 發布:2024-11-08 23:12:39 瀏覽:591
大學生村官遵守什麼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8 22:17:22 瀏覽:893
常寧蔭田法院 發布:2024-11-08 21:41:40 瀏覽:913
單位語言規范的規章制服 發布:2024-11-08 21:33:09 瀏覽:995
非法學考試科目 發布:2024-11-08 21:21:34 瀏覽:253
邯鄲肥鄉區法院 發布:2024-11-08 21:12:41 瀏覽:42
異性戀婚姻法 發布:2024-11-08 20:54:51 瀏覽:727
所有執法必須符合立法目的 發布:2024-11-08 20:08:58 瀏覽:495
科克倫律師 發布:2024-11-08 20:08:58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