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二

道德經二

發布時間: 2022-04-19 05:18:50

①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的最佳註解在哪裡

在我這里。
白話全解老子《道德經》選登之六
照直說

第二章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為定出了美的標准或明確了美的含義,正因為如此,與美對立的「丑'就出來了,「丑」這個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丑」這個標准就是這樣定下來的。大家都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善良的,正因為有了善良行為來做比較,對應的,什麼是丑惡的就區別出來了。丑惡,就是這樣比較區別出來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和無是相互伴生的,難和易是相對而言的,長和短是相互比較出來的,高和下是通過比高低比出來的,音和聲是通過看它是單一的聲音還是混和的聲音區別出來的,先和後是緊密相連的,這一切現象都是客觀事物比較固定的規律。[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所以,聰明的人做自然而然的事,不去做人為生出來的事,他用行動去影響別人,他用行動去引導別人,他用行動去教育別人,不會只說不動,不會去做彈花匠的女兒----會彈不會紡。他尊重世界萬事萬物,不去干預它們的生長、發生、發展情況,要從這里開始到那裡結束,不應該這樣生長、發生、發展要那樣生長、發生和發展,也就是不把個人的意志和意願加入世界萬事萬物中。他有所收獲,他有所成就,他取得成功,也不居功自傲。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也。]

也只有不居功自傲,看淡收獲,看淡成功,看淡成就,才會無所謂得到和失去。[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文:天下皆知①美之為美,惡②已③。皆知善④,斯⑤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⑥也,高下之相盈⑦也,音⑧聲⑨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⑩居a無為b之事,行c不言d之教e;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f唯弗居g,是以弗去。

註解:①皆知:都知道。②惡:丑,丑惡。③已:通「矣」,感嘆詞。④善:善良,好的行為。⑤斯:這,這就是。⑥刑:較量,比較。⑦盈:通「贏」,輸贏。⑧音:多種樂器發出的音響是音。⑨聲:單一樂器發出的音響是聲。⑩聖人: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修養好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等等。a居:按照。b無為:不去人為,不去干預,不去干涉,不那樣做。c行:實行,採納。d不言:不說話。e教:教育,引導,啟發。f夫:只有,也只有。g居:自居,據有,佔有。

說明:
老子對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真是看得透澈,從物質世界的成雙成對現象(有與無、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先與後)和人類社會的成雙成對現象(美與丑、善與惡、難與易)說起,告訴我們,有的要看淡它們,有的要尊重它們,有的要遵循它們。一個人對待客觀事物最好的辦法,還是順其自然好。有的(美的,善的)我們過分看重了,它的對立面反而更加突出,只有看淡美的善的,才能無所謂丑和惡,才有可能丑惡不那麼更加丑惡。當然了,老子在這里不是和浠泥,要人們容忍丑惡,縱容丑惡,恰恰相反,他是反對丑惡的,在他整個道德思想體系中自始至終都在反對丑惡,都在不斷地提出消除丑惡的辦法。主張人們不要走極端,不要過分看重和追求美的善的,這樣有助於消除丑惡。

② 《道德經》第二章是什麼

原文: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內
2、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3、故有無相生,難容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4、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5、萬物作而弗始,為而弗志,功成而弗居。
6、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1、天下都認同美而刻意塑造美,這樣就埋下了惡的禍根。
2、都認同善而刻意表現善,這樣就派生了不善的行為。
3、所以有無因相而生,難易因相而成,長短因相而形,高下因相而傾,音聲因相而和,前後因相而隨。
4、所以聖人,以無為的境界從事自己的事業,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
5、興起萬物於無聲的開始,有所作為於淡泊的志向,自然成就於無駐的境界。
6、因為心無所駐,所以永遠不會失去。

全文見:http://tieba..com/p/1246480430

③ 道德經第二章

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不」。
這段經文的意思,借用佛家的話說:
不住---色聲回香味觸法,而行答布施。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主客就是能所,相對而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真正起作用的那個不在相對里,弗居就是不生,因其不生,所以不去。

若無眼睛,你怎麼感知光線?因為有了眼睛所以才感知了有限的光-----瞎了。

④ 《道德經》的內容是什麼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⑤ 道德經第二章翻譯和賞析

道德經》原文譯文注釋評析及解讀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注釋]

①惡已:惡、丑。已,通「矣」。

②斯: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⑤盈:充實、補充、依存。

⑥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

⑦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擔任。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

⑧作:興起、發生、創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意志、傾向。

[引語]

本章內容分兩層次。第一層集中鮮明的體現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通過日常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闡述了世間萬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論說了對立統一的規律,確認了對立統一的永恆的、普遍的法則。

在前一層意思的基礎上,展開第二層意思:處於矛盾對立的客觀世界,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呢?老人提出了「無為」的觀點。此處所講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隨心所欲,而是要以辯證法的原則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幫助人們尋找順應自然、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他以聖人為例,教導人們要有所作為,但不是強作妄為。學術界有人認為第一章是全書的總綱;也有人認為前兩章是全書的引言,全書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評析]

無論學術界在「道」的屬性方面的爭論多麼激烈,學者們都一致認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無為」的規律辦事。老子非常重視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他的這一見解,恰好是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里,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

[解讀] 樸素辯證法的閃光

樸素的辯證法,是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在中國的哲學史上,還從來沒有誰像他那樣深刻和系統地揭示出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規律。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在矛盾對立的狀態中產生的。對立著的雙方互相依存,互相聯結,並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而這種變化,他把它認為是自然的根本性質,「反者,道之動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辯證法是基於對自然和社會綜合的概括,其目的在於找到一種合理的社會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對立面,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善惡、美醜、是非、強弱、成敗、禍福等,都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原理。譬如說,如果人們沒有對美好事物的認定和追求,也就不會產生對丑惡現象的唾棄;當你還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悅中時,或許一場災禍或不幸正悄悄臨近。

有個哲學家說過:人們講得最多的,卻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們對部分事物和表面現象的關注,常常會忽視整體的隱藏在深層次的、最本質的東西。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題西林壁》一詩中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富於哲理的詩句。表述了對事物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現象與本質等諸種關系的領悟,這富於啟迪性的人生哲理,與老子的辯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會發現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在真理與謬誤、美與丑、進步與落後等矛盾斗爭中前進的。而辯證法的豐富內涵就包含在全部人類文明史中。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傳統文學藝術中有不少體現辯證思維的范疇,就與之有明顯的淵源聯系。例如「有」與「無」,出自老莊哲學,「有無相生」體現了事物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實際也體現了藝術創作的辯證關系。後世的作家、藝術家,他們逐步從老莊哲學中引申出了這樣一種思想:通過「有聲」、「有色」的藝術,而進入「無聲」、「無色」的藝術深層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與之相關,「虛」與「實」的概念也隨之應運而生,而「虛實相生」理論也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美學中獨具特色的理論。

「奇」與「正」這對范疇涉及藝術創作中整齊與變化相統一的創造、表現方法,為中國古代作家、藝術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規、正統、整齊、均衡,「奇」指反常、怪異、創新、參差、變化,二者在藝術創造中是「多樣統一」規律的具體表現之一。在創作者們看來,其意味著事物與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間既有對稱、均衡、整齊以有參差、矛盾、變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見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於是產生出和諧的、新穎的藝術美。倘若尋根究源,「奇」與「正」作為對立的哲學范疇,正始見於《老子》五八章:「正復為奇」。而將這對范疇移用於文學理論中,則始於劉勰《文心雕龍》。

不容否認,在中國哲學辯證法發展史上,老子的學說及其影響值得大書特書一筆。

⑥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作品出處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回秦諸子分家前的答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⑦ 道德經第2段解釋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
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認為使行為變美,才是美,這就丑惡了;都認為使舉動變善,就是善,這就不善了。
本來有和無互相生長,難和易相互成就,長和短相互形象,高和低相互充盈,音和聲相互協調,前和後相互伴隨。是常態。
所以聖人要抱著無的心態,去做事,行動不能灌輸教條:
教育萬物勞作卻從不言辭,創造東西不據為己有,做事不依賴別人,功業完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所以才永不逝去。

理解:
大家都為了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美和善的標准,就都故意做作的追求形式上的美和善,就太虛假太偽善了,就會物極必反。

因為包括美和善、有和無、難和易等等都是相互轉化、對立互補的統一常態存在。每個事物都有其兩面性,而人的心中一旦固化某種善惡標准,甚至追求自己理念的完美,就會給自己帶來壓力,甚至精神痛苦。
所以人們認識事物就應該考慮到矛盾的對立統一,不能片面的給某種舉動下定義。

因為「名」的這種物極必反的轉化隨時存在。
比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甚至某些偉人都定義:「給乞丐錢是一種善舉」。如果每個人都給乞丐錢,一定會養成乞丐不勞而獲的錯誤價值觀。那麼給乞丐錢就不是善了,而是一種縱容的惡舉,如果那個乞丐是偽裝的,那你極有可能被騙或者受害。而且當你給乞丐錢後,看到別人不給乞丐錢,那麼不給錢的那個人也許會在你眼裡成為褻瀆聖言的、罪惡的人。同時這句話這種價值觀也束縛了人類思想,甚至被異化成吃人的禮教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偏執的認為某個價值觀是正確的而造成的。這也就是老子指出對立轉化之道與矛盾之相反相成這個規律的原因。

所以聖人除了要考慮到事物的對立統一以外,還要報著無我的心態,去做,行動做事的過程中不要總灌輸教條:
教萬物勞作的過程中,不要總是到處誇耀自己的功勞;生發創造新東西而不要自私的占為己有;做事的過程中也不要總想著依賴別人;大功告成後不要總沾沾自喜、不要到處炫耀、不要居功自傲而止步不前。

聖人只有不驕傲不止步,才能不斷創造輝煌,所以他的聖跡才永存於世。

注意:
呼應第八十一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美之為美,譯文為使之美是美。如果譯為美就是美,那第二十一章的「道之為物」,就變成道就是物了,這是不對的。「功成而弗居」呼應第九章「功成身退」,呼應第三十四章指出「大道」生養「萬物」,但大道卻從來「不辭」「不明有」「不為主」「無欲」。呼應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注釋:
知,知識、知曉。美之為美,第一個美是動詞「使。。美」,第二個是名詞美好。之,這件事。惡,厭惡,憎恨。善,善於、善良、善待、喜愛。已,多義詞:止,句末通「矣」。
生,產生、活命、生命。成,形成、成就、完成。形,對照、表現。和,調和、協調、和解。
隨,依順、跟隨。是以,所以、因此。處,置身、引申為處理。無為,不違背。
恆,常也《說文》。事,侍奉,事件。言,主張、號令、話。作,興起,勞作。
辭,說法、借口、口實。有,佔有。生而不有,倒裝句,不有生。恃,賴也《說文》。
不恃,不依賴、獨立。居,停留、止步、休息、處在、處於。
是,這、表肯定對的正確的、連詞。唯,因為,是以,所以、因此。去,逝去。

⑧ 道德經卷2選取了道德經多少章的內容


卷二其一選取了十七、十八章

卷二其七選取了二十九、三十章

總共選取了14章

⑨ 關於老子《道德經》篇二·(美之為美)「已(矣)」

老子在這段話中運用了辯證法來說明世間萬物的發展狀態其實都是互相對立的。
一開始就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來說明一個事實---美與丑,善與惡是互相對立的。
如果從現代漢語的習慣來解釋這段話,就成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那就是醜陋的;都知道什麼是善,那就是惡了。」雖然從對立的辯證法來講,表達的意思沒有多少改變,但是理解起來太困難了,也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既然知道什麼為美是醜陋的行為,那何必要去知道呢?倒不如大家都去尋找醜陋算了。
《老子的幫助》是王蒙先生以幾十年的人生歷練對《道德經》的理解,作品風格既是散文又是雜文, 他在書里對這段話的解釋就是如此,所以後面又用了很多觀點來糾正自己的這段闡釋。

為了更加說明這個世界的「辯證」、「矛盾」,老子又用了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這些對立的形態(或事物)來加強自己的觀點。(音和聲在古代漢語里是有區別的,音表示悅耳的樂曲,聲表示不動聽的雜音。) 

毛主席1937年在抗大所講的《辯證法唯物論》里就有《矛盾論》和《實踐論》,是毛澤東哲學的代表著作。(可惜,早知道這兩篇著名的文章卻從沒看過,一定要找來感受偉人思想的宏大與深邃。)

僅僅從文章名字-實踐、矛盾上就可以看出,毛主席對於老莊哲學、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是非常深刻、運用是非常巧妙的。
《道德經》開篇《眾妙之門》就講了實踐的重要性,而此篇又講到矛盾對立,令人不由自主想到一個詞--萬法歸宗!!

⑩ 道德經第二章白化文意思

這一章節是《老子》全書中」道經「的頂峰創作,如下為原文,請參考
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將文言文轉換成今天我們都能聽懂的文字。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聲之相和也⑥,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⑧,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導讀】

老子在本章介紹了比較的方法,指出比較要有參與比較的兩個方面:本體和比較體。除此之外,老子指出了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一個方面:比較需要有一個比較的載體或者說比較的空間,這就是「人心」,也就是人的邏輯思維。人可以利用自身的邏輯思維與宇宙的邏輯產生同一性,從而從邏輯上再造宇宙,解決宇宙的起源問題,除此以外別無他法。這種方法應當被納入科學的范疇。以為可以用科學實驗的手段來找到宇宙的始點是不切實際的。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意思:第一個方面,宇宙的誕生是早於人的出現而出現的現象,屬於人不可能看到的現象,這就好比每一個人不管如何追溯也不可能親眼看到自身的誕生過程,更不可能親眼看到自身父母的誕生過程一樣;第二個方面,人不管使用任何實驗的手段,都不可能在整體上消滅或再生人本身賴以存在的宇宙。這些簡單的理由表明,關於宇宙整體的起源的研究,註定不能屬於實驗科學的范疇。關於宇宙整體的起源的研究首先只能屬於哲學、邏輯學和數學的范疇,其後才屬於(理論)物理學的范疇。

熱點內容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
教師職業道德的定義 發布:2025-01-16 14:40:37 瀏覽:788
法庭與法院的區別 發布:2025-01-16 14:29:40 瀏覽:536
資產轉讓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14:28:11 瀏覽:59
勞動法2017全文哺乳期 發布:2025-01-16 14:24:56 瀏覽:693
勞動法里出差發燒算什麼 發布:2025-01-16 14:06:42 瀏覽:252
天橋法院地址 發布:2025-01-16 13:05:15 瀏覽:960
受賄最新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6 12:56:01 瀏覽:516
發票失控會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6 11:41:49 瀏覽:430
食品安全法中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16 11:19:34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