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基於
1. 關於道德的內容
什麼是道德? 一個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1]。道德存在的目的是直接關繫到人們了解並掌握基本的為人之道,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正常的人格,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我們對道德看似非常重視,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簡單化和片面化,重視高層次的道德理論教育,而對社會道德等基礎性的道德規范重視不足。 無論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和長久的,本惡,道德促使他多從善。本善的,道德促使他繼續從善。作為某些受過幾年到十幾年教育的人,在接受了十幾年的系統教育後,依舊曝露出某些醜陋的一面,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道德的缺乏。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和效益的凸顯使得教育等社會上的東西也變得功利化甚至市場化。自古以來,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是學校和老師的基本方向和目標,但現代許多學校的教學理念里往往重視強調「才」而忽視了「德」的重要性,教育的天平發生了傾斜,是導致了大量缺乏道德的事情發生的重大因由之一。而一系列缺乏道德的事件的發生則說明道德的缺失已經不再是個別現象,這不得不讓人審視現代缺乏道德存在的問題。雖然國家一直在提倡「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並行,在用人機制上也倡導「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但在實際的貫徹落實中成效卻不顯著,這也是當今社會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道德作為規范人們行為的准則,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著引導、促進人們向善的功能。正是因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溫馨和諧。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是沒有希望可言的,也不會走的長久。法治作為強制性的懲罰手段是對道德約束的補充,但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道德約束人的作用。道德能使人們主動去遵守行為規范,法律永遠只能是使人們被動的接受。因此,道德在規范人們行為和實現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2]。人才與道德應該是相對應的兩個范疇,有德才有才。道德的培養應該與知識的培養、能力的塑造同步進行,而其中若是出現道德的滯後,最終的結果可能會給社會、國家帶來嚴重的損失。一個沒有道德,不懂得遵守道德的人將來踏上工作崗位之後只能是中飽私囊、唯利是圖、置民族國家利益於不顧。從國家高級官員貪污腐敗到企業老總不顧消費者利益再到教師、醫生的灰色收入,無不在說明一個問題:職業道德嚴重缺失!雖然社會整個大環境對人們的思維和觀念會造成一定的沖擊,但人們對道德操守的無視則是問題更根本的所在。而這些行為與某些人的缺乏道德的致使這些所謂的人才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後不能將職業道德以及社會道德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對道德和法治的無視也造成了他們在迷途中越走越錯誤。競爭與忍讓基本對立,博弈與道德基本對立。如果你一心勝在博弈, 甲骨文中的「德」就可能輸在道德;你一心想贏得道德,就容易輸在博弈。領導人的行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決策優先,道德是對抗默認。超智慧的領導人知道多少忍讓,又何時競爭。他們總是尋找戰略主題,制定規則,讓他人競賽。道德是基於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發揮的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范。也可以說,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徵的法律。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制約,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道德與自信沒有法紀,是第三空地里游盪的個人意志,那裡的靈魂正將演變成智慧,它不是生也不是死,而是新文明的創生。其實人類的文化進程無窮無盡,無終無果。
2.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從形式來看,道德包括一個人的言論和行為兩大方面;從內容來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2)道德是基於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第二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潮流。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著群眾,不搞近水樓台先得月。
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優良品質,艱巨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沖在先,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攻關克難的急先鋒。生活享受往後靠,物質待遇不與人攀比,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人、帶動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執行黨的決議率先垂範,完成黨的任務身先士卒,不落在群眾後面。
3. 怎麼理解做人為本,道德至上
道德是基於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發揮著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范作用。也可以說,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徵的法律,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無形的制約機制。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下,道德有效地調節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並在方方面面影響著人的行為。
具體地說,道德具有認識、調節、教育、評價以及平衡五個功能,它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到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時代與不同階級,其道德觀念都會有所變化。從目前所承認的人性倫理觀點來說,道德,是對事物負責、不傷害他人、不損害別人利益的一種准則。
道德在大眾的心中是一個很神聖的概念。千百年來,有多少人為了追求道德的真諦而孜孜不倦地鑽研。道德是一種社會評價尺度。一個人如果違背社會道德,比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那麼人們就會給他負面的評價,從而對他形成一種來自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約束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很多人來說,道德是個人良心的自覺遵守,無需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制約。人們對一個人的道德評判,主要來自於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口頭上標榜仁義道德的不一定真的有仁義道德,因此人們往往「聽其言而觀其行」,然後作出評判。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道德准則的約束。不管是正人君子還是黑幫地痞,在檯面上,道德總是占據著價值的制高點——盡管他們的道德標准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在道德上走在前列的人一般都會受到廣泛尊崇,並獲得顯著的話語優勢;另外,由於道德主體不分貧富貴賤,任何人都能夠擁有,標榜道德成為人們內心普遍的慾望。
對於有錢人來說,道德,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比權力和地位更加耀眼的光環。因為道德往往能夠造就一種好名聲。當一個人擁有了財富、權力和地位後,就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有人說他不光有錢有勢,還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那麼,他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欣喜若狂,因為終於有人承認了他的精神魅力,這是很難得的,也是有錢人所希望看到的現象。當然,前提是這些有錢人必須做了一些「體現道德」的事情。
於是,很多富豪們開始熱衷於慈善事業,其目的就是為自己樹立一種有道德、有愛心的形象,並以這種高尚的形象向世人「擺譜」。因為慈善家們深深地明白,慈善的力量就是一種道德力量。
著名企業家李春平被人稱作是百年慈善「第一人」。他名下的基金會有李春平博愛基金管理委員會和李春平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目前,李春平已經向中國各界及世界受災地區捐獻過1?35億元人民幣。2009年,他被中華慈善總會評為最具有影響的「慈善楷模」。
當年,北京市福利院有一位103歲的老人過生日,李春平特地讓司機們開來自己的三輛勞斯萊斯為這位老人祝壽。他讓老壽星和其他老人坐著勞斯萊斯車逛京城,自己叫了一輛計程車跟在後面,從中他享受到了快樂。這就是李春平所倡導的「博愛精神」,他的慷慨義舉傳遍海內外,愛心灑遍中華大地。由此,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這位大富豪崇高的道德情操,而他自己也是以「慈善家」的頭銜為極大的榮耀,他對「做人為本,道德至上」這種人生境界展開了不懈的追求,並以此為樂。
還有一類人也是道德忠實的標榜者。不過,這類人多數屬於貧窮落魄的弱勢群體。正因為他們一無所有,在其他方面拿不出任何東西來炫耀,所以,只能以自命清高的「道德家」自居,來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他們雖然沒有金錢和權力,但其「認認真真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的風格也是一種擺譜的資本,同樣能讓自己在人群中挺直脊樑。
由於信息的不透明及鑒別的困難,口頭上標榜道德是一種相對安全的行為。不過,正如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衣食足而知廉恥,倉稟實而知禮節」,「無恆產者無恆心」,成功者的道德標榜更容易讓人相信。事實上,不管是因為手中已握有大量的資源,還是出於贏得更多的機會和利益,成功者更願意在道德上進行投入,為道德追求而犧牲其他利益。
道德有不同的領域,如政治道德、商業道德、公共道德、職業道德、家庭倫理道德等,又有高中低不同的層次。當一個社會某種道德要素最匱乏、公眾關注度最高時,炫耀這種道德要素最能引起人們的正面反饋。這樣的做法也最普遍。在中國傳統社會,淡泊名利、超凡脫俗具有極大的道德正當性,這培養了一大批著名與非著名的隱士。像赫赫有名的陶淵明先生,六齣六隱,數番折騰,一會兒稱貧出仕,一會兒因酒歸隱。
在崇尚競爭的現代商業社會,歸隱已顯得不合時宜,道德標榜也不斷轉換它的主題。由於當下社會還有欺詐行為,還有商業行賄,誠信、公平、社會責任就成為成功人士和企業家們爭相炫耀的焦點。
王石公開宣稱自己「不行賄」,「不做暴利項目」的商人。在行業論壇和大學演講等多種公開場合,他一再表示這是自己多年的底線,「我做萬科20年了,別的大話不敢說,『不行賄』這句話我敢說,這條底線我是把持住了。萬科的項目贏利不超過25%,拿到的地都不好,逼迫經理人在產品、營銷、服務上創新。」這種說法盡管遭到很多人的懷疑,但也讓很多人記住了這一點,敢於公開站出來說自己不行賄、不做暴利,畢竟也是需要勇氣的。
王志綱說得更「直白」:「下海10年了,我可以自豪地講,我們工作室從來沒有收過任何人的回扣,也從來沒有給任何人回扣。
「很多人都問,到底老闆們向王志綱工作室買什麼?老闆們的回答是:買信心,買方向,還有買公信力。我們向老闆推薦規劃設計、園林景觀、廣告代理等下游公司,從來不要任何中間介紹費,如果哪個員工敢這樣做,不管是誰,我一定要他走人。
「我們的做法恰恰相反,『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我們比別人高尚,只表明我們彼此之間算賬的方式不同。」
在各種財富排行榜紛紛出爐,貧富懸殊引起社會熱議的時候,同情心、社會責任也成為老闆們的口頭禪。比如在《福布斯》2006年度全球富豪榜出爐時,曾連續三度上榜的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我不在乎富豪榜,但想進入慈善榜和納稅榜。創造財富是一種責任,使用財富也是一種責任。」
4. 道德是通過什麼來維系的
道德是通過人們的信念和對社會的理解來維系的。
道德是衡量行為的觀念標准,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系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所以道德也是有生產壓力維系的,當然也有的是以內心安寧,其實這個也可以看作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生活,同時也來自於自己的精神。
道德的作用:
(1)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2)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3)道德是影響社會發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生活的穩定,保障人們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5)道德能夠保護或破壞一定階級的政治統治。
5.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相同點、不同點)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1、法律與道德的產生不同。法律的產生以國家的形成為前提條件,是國家制定的並且帶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並且有相關的部門執行,像國家的司法機關等。而道德並不以國家的產生而山產生,早在原始社會,道德就已經形成,直到現在,道德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受到社會輿論的制約。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權,也就只能有一種法律,而道德可以有好幾種,比如尊老愛幼、社會公的等都是。
2、法律和道德的規范不同。一個國家的法律是對一個人具體行為的規范,俗話說精神上的犯罪並不是犯罪,沒有具體的實施改造行動,並不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道德不同,一個人的不道德,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會受到人們精神上的鄙視,只是一種無形的制裁,沒有行動,但勝過行動。比如一個人不尊敬老人,法律並不會制裁他,但是人們會譴責他,會看不是他。
3、法律與道德的評價標准各不相同。看以個人是否有罪,是要看這個人是否有犯罪的行為,並造成犯罪的實施;道德就不同,一個是是好人或壞人有它的評判標准,這個標准在人們心中,俗話說懲惡揚善就是道德批判的一種表現。而且一個人沒有犯法,並不代表他就是好人,這就是法律和道德在評價標准上的不同。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和聯系:
1、道德和法律的合作關系。法律的實施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哈有助與道德的形成;一個人受到道德的約束,有利於和諧的社會發展,但是當道德失效的時候,法律就會走上台,判定他是否犯罪,是否要受到懲罰。比如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都是道德的范疇,但一旦人們走過這個范疇,就會上到到法律的高度,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道德和法律是相輔相成的。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准和補充。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而且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哈有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這是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范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6. 中國傳統文化以什麼為基
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德為基。
道德觀念是人們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所處關系的系統認識和看法。屬於社會倫理的范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道德。
相關信息:
道德是基於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發揮的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范。
換言之,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徵的法律。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制約,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
7.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從形式來看,道德包括一個人的言論和行為兩大方面;從內容來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7)道德是基於擴展閱讀:
道德是基於承認和保證人類社會存續的理念,發揮的旨在限制或倡導人們行為的規范。也可以說,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徵的法律。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長期進化而形成的一種制約,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下,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
「道」指的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大自然的次序關系,這個很容易理解,春種秋收,這就是道;蘋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陽升起,晚上月亮出來,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那就要隨順大自然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人做事,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愛兒女,這就叫德;兒女孝順父母,也叫德;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也是德。
「道德」這兩個字最早連起來用,見於荀子著的《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從此人們就一直沿用下來,做人做事應該遵循自然規律,道德代表了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用以衡量人們行為是否正當合理,與法律相輔相成,共同起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8. 求名詞解釋:道德
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回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答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9. 道德源自於什麼需要
法律是基於道德的一種量化的規范的行為准則,都知道,道德雖然沒有法律那麼強的規范力,但它也是一種准則,一種規矩,一種方圓,那麼它肯定也會基於某種比它范圍更大,約束力更弱的准則,規矩。並且,這三種准則的受益者可以說是一致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准則,當全社會的人的內心的准則形成一個並集的時候,必然有沖突,那麼刪去對大多數人不利的,刪去對少數人可能存在既得利益的,就形成了全社會人都可以接受的准則。形成的這種准則是不是能說成是道德呢?如果能的話,那麼道德就源於每個人的准則。隨著社會的變遷,每個人的准則都在發生變化, 道德的標准也在變化。例如現代女性的穿衣標准,從古代,到解放,到當前,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女性衣物布料的減少,那麼穿這種衣服,也就不是不道德的了。這能算作證據吧
道德源於物質和社會的穩定,解決了溫飽問題才能去注重禮儀,關心其他人和社會。自己有了安全感才能去關注其他動物的生存權。
10. 道德是什麼
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很難有清楚的解釋。我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我們不妨把「道德」這一抽象的概念分解為幾個成分:
1、道德感
2、道德判斷
3、道德實踐
道德感:(Moral feelings)道德感是人根據道德規范來評價社會行為時所體驗到的情感。這句話說明了幾個問題。
首先,情感也許是我們道德的基礎。孟子就有過很好的論述: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顴顴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看到小孩子掉到井裡,難免就為他難過心痛,並不是和孩子的父母有什麼交情,或是要什麼榮譽。我們只是有一種惻隱之心,否則我們就不是人了。
所謂的」惻隱之心「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共情(Empathy,有些人譯為同理心,哎,還不如惻隱心呢)。每個正常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別人的痛苦,常常能讓我們掩泣,別人的快樂,也能讓我們開心。正是因為我們能感受到別人的喜怒哀懼,我們才會用道德來對待別人。
其次,道德也是社會性的。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就不存在所謂道德與不道德了。而因為道德具有社會性,所以古今中外、各個民族,他們的道德就會存在區別。比如,中國古代有裹小腳的傳統,歐洲人販賣黑奴,在那個時代可以被接受,在我們現在就不行,就是因為整個社會價值發生了改變。
道德判斷:道德就是人們對社會行為來進行價值判斷,形成道德觀念。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對道德判斷及道德發展做了很好的論述。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關於道德判斷的一些分類。
科爾伯格用兩難故事發來考察各個年齡段的兒童,然後得出了他的結論。兩難故事的例子如下:
歐洲有個婦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個葯劑師最近發明的鐳。製造這種葯要花很多錢,葯劑師索價還要高過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製造鐳,而這點葯他竟索價2000元。病婦的丈夫海因茲到處向熟人借錢,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夠葯費的一半。海因茲不得已,只好告訴葯劑師,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請求葯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欠。但葯劑師說:"不成,我發明此葯就是為了賺錢。" 海因茲走投無路竟撬開商店的門,為妻子偷來了葯。
請問海因茲應該這么做嗎?為什麼?
根據兒童的回答,科爾伯格認為道德推理存在三個層次,每個階段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前習俗層次,年齡在4-10歲左右
第一階段:這個時候兒童的道德完全依賴於是否受到懲罰。孩子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就是,「海因茲是不對的,因為警察會抓他。」
第二階段:這個時候兒童的道德依賴於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比如,孩子們會說,」海因茲的老婆要是對他好,就應該去偷,對他不好,就別偷。「這種道德,是互惠型的,而非有什麼原則。
(2)習俗層次,年齡在10-13歲。
第三階段:這個時候道德是一種習俗,如果行為能得到表揚,那麼就是好的。孩子們會說,」他偷葯會讓家人蒙羞,她其中也不一定要吃,他不應該去偷。「
第四階段:這個階段的道德是強調權威的,就是說看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是否遵從權威。」他偷東西是不對的,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他妻子的情況就變得合法。「或者,」偷東西是不對的,但是不這么做,他又沒有盡到做丈夫的義務。「
(3)後習俗層次。年齡在13歲以後
第五階段:道德是一種社會契約。規范的存在,是為了集體的利益。因此規范是可以質疑的,也可以進行理性分析、進行協商。孩子們會說,」他不應該偷葯,丈夫沒有偷葯救妻子的義務。葯劑師雖然不對,但是這畢竟是他的權利。「,」法律禁止偷竊,但是沒有考慮為了救人而偷竊的情況,這說明法律存在問題。海因茲是對的,錯的是法律不夠完善。「
第六階段:道德是基於普遍的倫理原則,比如平等、尊嚴、自由、生命等。這個時候的道德往往成為一種體系,會根據個人所選擇的某些倫理原則而形成系統的、全面的道德體系。這個時候的回答就會變成,「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尊重其他生命,這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海因茲的偷盜即使受到懲罰,那也是值得的。」「海因茲這么做是不對的,也許城裡還有其他人得病,他們本來可以買到,但是因為他的偷竊他們卻得死去。他的偷盜是自私的表現,對別人不公平。」
科爾伯格認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最後的道德階段,有的人一生都停留在權威階段。因為最後的階段,人的道德水平是基於他的理性認識才產生的。他必須認識到道德的相對性,然後懂得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倫理原則是要取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