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簡述道德與法治的關系

簡述道德與法治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4-19 11:56:38

❶ 如何正確認識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國理政必不可缺的方式
1.地位
①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決定性和統一性,它強調對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
②德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國就是通過在全社會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對不同人群提出有針對性的道德要求。
2.作用(都具有約束作用,但內在要求和表現形式不同,承擔的後果也不相同):
①法治發揮作用要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預測作用、懲罰作用、威懾作用和預防作用對公民和社會組織的行為進行約束,並對違反法律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②德治發揮作用主要通過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俗、社會輿論等進行道德教化,並對違反道德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
3.法治和德治的實現方式和實施載體不同法治是政治建設 政治文明(治外)
德治是思想建設 精神文明(治內)

❷ 論述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

一、聯系:

1、相互制約

法律是通過立法、實施並強制執行的, 以此來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而道德則是通過科學、正確的評價, 推動法律的廢除、修改以及實施等。制約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為, 都不會超越社會基本秩序的許可范圍。

2、在內容上相互滲透, 相互重疊

在法律規章制度中, 會存在一些道德條款, 同樣的, 在道德規范中, 也會有一些具有法律性質的條款。

法律中的很多規章制度都是通過道德規范演變而來的, 其中蘊含著道德精神;同樣的, 在道德規范中, 也存在著很多具有法律性質的條款。尤其是在價值層面上, 兩者之間更是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此可知, 兩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重疊的。

3、在地位上相互轉化, 相互吸收

法律和道德兩者之間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 都是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具體來說,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 道德規范中所規定的, 在法律中也會有所體現, 這也就體現了道德法律化的結果, 可見, 兩者是相互吸收的。

4、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

法律和道德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是相互作用的。在社會的發展中, 法律和道德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法律應是以道德為基礎的, 切不可認為法律是萬能的。因此, 只有將法律和道德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 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區別:

1、產生的時間不同

據史料記載, 法律最早產生於奴隸社會, 在當時, 人類經過不斷地發展, 逐漸進入到了私有制經濟時期, 統治階級為了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利益, 就產生了不成熟的法律體系。道德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的產生, 可以說有了人類就有了道德, 例如:最初的宗教等等。

2、表現形式不同

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強制制定、實施並執行的, 具有嚴格的程序性, 從而就使得法律具有強烈的穩定性和權威性。而道德則是社會在潛移默化的發展過程中悄然形成的, 道德並沒有具體的表現, 它是通過一個人的內心來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規范的。

3、調整范圍不盡相同

法律是對人的行為規范進行調整、規定, 並不涉及人的思想限制。而道德則更加全面, 對人的行為規范、思想等方面均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調整, 在這其中, 更加註重對人的思想方面進行調整, 進而調整人的行為。

4、作用機制不同

法律是通過國家強制實施的, 若人違法犯罪, 就會依法受到處罰。而道德則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來譴責的。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怎麼樣, 和法律並不相關。

5、內容不同

法律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 兩者是相等的, 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更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則不同, 道德更注重對義務的強調, 對於權利的涉及少之又少,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兩者之間的內容是存在一定區別的。

(2)簡述道德與法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法律的門類

1、法律最初指國內法,只在一國主權范圍內適用。隨著國家間交流的頻繁,國際法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國際法和國內法常常發生沖突,也隨著沖突逐漸彼此協調。

2、雖然所有的法律體系處理的議題通常都是很類似甚至是一樣的,不同的國家對於各種法律的分類和命名上通常都會不同。

3、最一般的區分為與國家密切相關的「公法」(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和規范私人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私法」(包括合同、侵權行為和物權法)。

4、在大陸法系中,合同法和侵權行為法屬於債法的一部分,信託法則在法令制度或國際公約下運作的。國際法、憲法、行政法、刑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物權法與信託法被視為「傳統核心課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更為重要的課題。

❸ 德治和法治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

法律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底線和後盾,凡是法律禁止回的,通常也是答社會主義道德反對的;凡是法律鼓勵的,通常也是社會主義道德支持的。社會主義道德是法律的高線和基礎,是法律具有合理性、正當性與合法性的內在依據。

法律的價值、精神、原則等大多建立在社會主義道德的基礎上,道德所要求或者禁止的許多行為,往往是法律作出相關規定的重要依據,而多數調整社會關系和規范社會行為的立法,都是道德法律化的結果。

(3)簡述道德與法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律與道德的融合、法治與德治的並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結合。

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關系的全面闡發,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的重要准則。

❹ 論述德治與法治的關系

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思想道德體系,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這是法制的發展,也是時代的呼喚。法治和德治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我們在加強法治建設的同時,要堅持不懈地加強德治,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的過程中的必然要求。但在進行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時,客觀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矛盾的地方,而兩者發生矛盾時,又以哪一個為准:
一、法治治外,德治治內,二者具有互補性。
法律與道德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的,由於兩者之間各有獨特的地位和功能,它們之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依法治國是外在的,從外面的力量、從強制的角度來規范人的行為的話,以德治國就是從內心、從人的素質上要求來自覺地遵循這些規范,如果這兩個相輔相成精神文明建設會搞得更好。法律的實施依然需要道德的土壤,當整個社會迷信市場作用的時候,互助精神在法院司法判決中無法體現。處於弱者的消費者面對一個又一個貌似公正卻完全不同的判決無所適從。我們不缺少市場的理念,也不缺乏對法律的關照,我們缺少道德的支撐。
按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法律是統治階級用以統治的一種工具,它必須同經濟政治道德等諸因素緊密聯系相互適應。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思想,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基礎上,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再認識。我國市場經濟下的法律和道德在實質上是一致的,有著共同的經濟、政治和思想基礎,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內容體現了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都是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力量和鼓勵力量,並且通過對人們行為的約束和鼓勵而具有指引人們應該怎樣行為的功能,實現它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和一定的階級利益服務,對社會的發展起推動作用。遵紀守法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道德要求,法律具有崇高的道德價值。法治和德治是人類管理社會和階級社會實現階級統治的兩種重要手段,是兩種性質不同而又關系密切的社會現象。其中,法治是對道德中重要問題的調整,是對道德力量的強化,道德法律化把人類的理念鑄化為法律;德治既是對法治內化,把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同時也是對法治的重要補充,把法律之外的社會關系納入自己的管轄范圍。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是一個交互演進的過程。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肩負著維護社會共同道德的任務。」
「1」「法律的最終目標是使人們在道德上善良。為了求得眾人所能達到的最大的善良,世俗法律使自己適應各種道德信條所認可的各種生活方式,但它應該抗拒那些由於道德觀念的真正鬆弛和墮落的風尚而為人們所要求的變更。它應該始終保持走向有道德生活的總方向,並使共同的行為在第一個標准上面傾向於道德法則的充分實現。」
「2」 道德是法律評價標准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二者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道德和法律是不可分的,沒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不成其為社會組成部門,而僅僅是寫在官方文件上的詞句,只顯得空洞且與社會無關。」
「3」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呼應,互相配合,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但是,法律本身屬於政治上層建築范疇,是以國家意志和全民必須遵守的姿態出現的,它直接干預人們的行為,它只要求對人們的行為是否違法、是否構成犯罪以及違法或犯罪的程度,作出相應的評判;道德屬於思想范疇,而思想問題是不能靠國家權力的強制來解決的,它通過干預人們的思想和精神來實現干預人們的行為,道德規范的評判要求比法律要廣泛得多和高得多。這告訴我們,在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道德建設,把法治和德治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法律的充分實現必然會提高一般公民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道德水平,反過來,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又必然會促進法律的制定和實現。我們在創建社會主義文明法治環境中,必須把握法治與德治的互補性、兼容性和一致性。
二、法治和德治的差別
法治和德治雖然具有一致性,但兩者始終是兩種不同的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方式,二者不能混淆。其區別可以從法律和道德的區別中看出,即二者產生的條件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實施方式不同,調整范圍不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非常明顯:法律由國家制定和實施,道德則通過人的內心信念、信仰及社會輿論來實現;法律具有確定的、強制性的制裁力,道德的懲罰方式則主要依據公共輿論、不贊成、嘲笑和摒棄於某一特定的社會團體之外。……法律與道德在客觀性及執行方面的區別表現在:法律著眼於行為,而道德著眼於意志和感情;法律規則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道德准則則因人、因環境而異。」
「4」 「法律規定一般來說總是避免涉及良心的問題,不過問其意圖如何,而只考慮其行為和態度;與此截然相反,道德所選定的范圍則是意圖。對法律來說,『所有未禁止的都是允許的』。然而,反過來人們可以說在制裁方面,法律比道德更有強制性。違反一項道德規范可以招致指責,這是不可忽視的,因為指責,或者哪怕是嘲笑,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如造成精神失常,毀了前程,甚至引起自殺。但是,它畢竟不如公眾權力的行為,如刑事判決那樣在有關人員的身上打上烙印。」
「5」從《法律基礎教程》和《思想道德修養教程》看,德治強調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而法治則是強調公民意識,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公民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遭受損失時,有權提起行政訴訟和要求國家賠償。德治要求人們多盡義務、多奉獻;法治則要求人權保障,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要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德治要求發揚傳統美德和老一輩革命傳統,而法治要求遵循現行法律和法治與國際接軌。德治從治心的角度來規范人們的內心世界和行為,執行的標准有點空洞,不便於操作;而法治從治行為的角度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執行的標准就是法律,明確具體,便於操作。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早在西周時,「德」就是一個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為一體的綜合概念。「德」既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也是司法行政的指導方針。周禮所確定的基本原則是「親親」、「尊尊」。「禮」和「刑」在適用上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漢代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德刑關繫上實行德主刑輔,並把《春秋》作為決獄的依據。唐朝繼續並發展了漢魏晉的法律儒家化的潮流,其特點是「一準呼禮」。其指導思想是「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德禮和刑罰之間的關系是「本」和「用」的關系。明朝在德法的關繫上採用「刑亂國用重典」的指導思想,但並不放棄德禮的教化作用。清朝在立法上貫徹了「詳譯明律,參與國制」的基本指導思想。基本延續了前朝的做法。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歷代封建王朝奉行「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的思想。其結果是:道德訓誡具有了法律的威勢,甚至代替了法律,把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等同起來。
在現代社會,法治是主要的,德治是補充。強調以德治國和以德育人,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淪與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深化發展。是個人健康成長和國家繁榮穩定的客觀需要。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體現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治國理念。是建立健全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雖然嚴密,但也有它難以管轄的地方。因為違反法律的行為一般是違反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的行為,但不能由此認為一切違反道德的行為就是違反法律的行為。法律行為與道德行為,法律義務與道德義務之間是有嚴格界限的。法律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而道德一般強調的是義務。通過道德的義務推動法律的實施。以人作為主體而言,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外界強制性。無論道德和法律,既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也調整人們的內心活動。但法律側重於調整人們的外部活動,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他律;道德側重於調整人們的內心活動,一般體現為社會輿論的譴責,是自律。法律是外部強制性的管束,道德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約束和社會輿論的外力作用於內心活動。內外結合,方可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因為現實社會還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個人的遺傳天賦、聰明才智等等在事實上還是不平等的。只有在法治社會中堅持正確的道德導向,在政策制定中充分注意保護社會的弱勢群體,才能使社會穩定有序和文明進步。
法律的基礎是道德,法律的立意和歸宿是為了公正,公正也可看作是道德要求的范疇。法律實施的過程是個機械過程,它必須以道德作為基礎。而且,一個國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主要取決於道德規范被納入法律規則的數量。道德不具有國家強制性,而是基於個人的自主的創意和決心規范自己意志以及人們的相互高尚而建立的准則,它主要訴諸良心,明辨善惡,是居於人的內心自律。「法律不考慮潛在的動機如何而要求對現行規則與法規進行外部服從,而道德則求助於人的良心。道德規則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首先是根據倫理責任感-而行為,它還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
「6」法治的實現只有通過立法者、執法者、守法者將自身的道德修養、人格魅力體現在法治的活動中,使法律與道德的精神協調起來,使法律得到道德的內化力的支持,讓法律精神同道德精神一起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會成為可能。一般地說來,道德調整的社會關系領域要比法律廣泛。法律難以觸及人的心靈,解決不了人的思想問題,而德治的落腳點在於人心,在於人的思想自覺。法律解決不了信仰、價值觀問題,只有道德才能使人樹立正確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並以其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法律不可能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統統管起來,而必然留有一些領域由道德來管理。道德是指導和制約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精神力量,道德的相對獨立性是道德的社會價值能夠發揮出來的前提。道德建設中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的方針,依靠教育、引導、培養和熏陶,輔之以相應的社會管理制度和法規約束,努力倡導和培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大力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逐漸形成和確立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內容,以排解引導為橋梁,以陣地建設為依託,以強化管理為手段的新機制,使一些公共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再轉化為人們的道德行為,改變人們的舊習慣,推動社會的不斷文明和進步。
三、社會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統一。
「法治的理念來自西方,德治則來自中國傳統法文化,兩者的結合順應了尋根意識與全球意識相結合、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的潮流。」
「7」在一定意義上,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這主要表明法律對經濟的影響和作用的密切關系。法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搞市場經濟離不開法或法治。法律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起著引導、促進、保障和制約作用。法律確認經濟活動主體的法律地位,調整經濟活動中的各種關系,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糾紛和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雖然法律對經濟和社會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是巨大的,但我們也應認識到,法律是概括的,它為一般人的行為提供了一個標准和模式,而實際生活卻是具體和千變萬化的,因而法律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法律並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8」法律的這些缺陷,彌補的手段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滲透於經濟、政治、行政、文化、教育、習慣、傳統和輿論的思想觀念和准則。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和適用,如果一個法律工作者不具備思想道德水平,又如何能正確執行與道德緊密聯系的法律呢,也就很難想像法律會得到有效實施。另外,制定得再好的法律,也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如果社會成員缺乏守法的思想道德風尚,沒有他們對任何違法行為的道德上的抵制,法律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實施。再者,法律的不健全和存在漏洞,如果社會成員缺乏起碼的道德水平,就會做出不違法卻又有害於社會公德的行為,影響社會的健康有序的發展。最後要提及的是,官僚腐敗的滋生,一是法治觀念的淡薄和官本位思想的突出,認為法律是」專管老百姓「的,二是道德約束下降,心理防線潰堤。市場經濟需要道德和法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通過法律推動和影響道德的發展,通過道德推動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並彌補法律的不足。
在西方, 治理社會一手靠的是法律,一手靠的是《聖經》,法律管行為,《聖經》管靈魂和內心。「法律與道德代表著不通的規范性命令,其控制范圍在部分上是重迭的。道德中有些領域是位於法律管轄范圍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門幾乎是不受道德判斷影響的。但是,存在著一個具有實質性的法律規范制度,其目的是保證和加強對道德規范的遵守,而這些道德規則乃是一個社會的健全所必不可少的。」
在我國,治理社會靠的是綜合治理。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改革由經濟改革向經濟、社會、政治以及倫理文化的綜合改革發展。對市場經濟的整體道德評價轉向對市場中的道德秩序與行為規范的關心和評價,因而法律和道德成了治理社會和經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而且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既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兩者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我國的市場經濟促進人們的自立、競爭、效率和開拓創新精神,但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也會反映到精神道德中來。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其原則就是要求等價交換,即交換的商品應是貨真價實和雙方的互利互惠,同時又絕不允許搞權錢交易。我國目前社會面臨的狀況和帶來的問題首先是信用危機問題,其突出表現是:在宏觀方面,政府管理者一方以「三亂」來增加財政收入,甚至建立小金庫,亂發獎金;社會單位(包括企事業單位和社團)一方以各種偷逃稅方式來轉移和隱瞞利潤。在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之間利用「雙軌制」長期存在的條件,大規模地、非法地侵佔和轉移權益,「三角債」是最突出的表現。在社會組織內部,管理人員利用國家「所有人缺位」以及改革賦予他們的「自主權」,為個人謀取利益;勞動者則利用抽象的「主人翁」地位普遍地消極怠工,追求分配利益的擴大化,而國家又使勞動者在缺乏社會保障的情況下下崗,其利益受到損害。這樣,一方面,信用問題幾乎遏制了社會經濟活動,另一方面,社會對信用危機一致譴責,建立信用危機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普遍需要。
其次是單純謀利的動機和取向問題,表現為物質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再次是不擇手段問題,表現為把致富與商業賄賂、商業欺騙、商業投機、商業偷竊和掠奪性開發經營;又次是對經濟利益的態度問題,表現為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不對等交易和強制性簽合同等;還有就是「搭便車」或「無票乘車」問題。不少人仍抱有「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思想,使得國家權力被濫用,社會上貪污腐敗、徇私枉法現象屢禁不止,雖然採取多種措施,但各種職務犯罪行為仍然甚囂塵上。這些現象的嚴重性在於,社會組織和個人普遍「陷入」了不道德的經濟行為之網,對應當遵從的道德規則失去信任,將以不道德手段謀取利益作為普遍的行為准則。對此現象,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對一般的問題顯得蒼白無力。因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全面的「系統整合」階段,而全面的市場整合需要全面的倫理道德建設為基礎,制度整合更需要以倫理道德觀念整合為必要條件,社會對規范的市場經濟倫理道德觀念的呼籲已經越來越強。
全社會要共同行動,齊抓共管,協調一致,發揮法律的權威作用,發揮道德的感化作用。各級人大要發揮權力機關的主導作用,積極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力,加強監督,特別是有立法權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積極適應形勢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所必需的法律法規,為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執法機關要按照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要求,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同時通過各種具體的執法活動,把基本道德觀念的要求融於各項具體政策中,融於社會的各項管理中,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在全社會的形成和完善。大力整頓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創建社會主義文明的法治環境,進一步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四、德治應與法治的協調
近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浪潮和西方文化的沖擊,以儒家倫理文化為主導的「自然道德」傳統已經崩潰,計劃經濟時代的道德體系也因為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運行要求而失去其社會約束力和整合力。儒家的以人性論為基礎的「德教為先」思想涵蓋從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秩序的內容,是與儒家的「德治」思想及治國方略緊密相聯的,儒家的思想道德對中國歷史上的法律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德主刑輔」、「明刑弼教」和「出禮入刑」的思想。其優點在於強調人是可以教化而且必須教化的,這種教化,包括家庭道德和社會公德,其缺點在於它的立足點在治民,即教化老百姓對封建統治者安分守己,順從封建專制和等級剝削制度。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的道德同傳統社會是完全不同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德治」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治民,而在於服務,在於通過道德和法律兩種手段調節社會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從而實現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道德教育不是奴化和愚民的教育,而是「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所有的人在不損害他人的條件下有權利追求自己生活的滿足;道德規范在權利義務平等的基礎上規定個人應盡的義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能夠生活在一種實用化和功利化的道德環境和法治環境中。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在健全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同時形成社會主義市場道德。市場經濟和依法治國的內容要求我們要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造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和框架,把當前我們已經提倡的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設抓好。我們應使傳統美德和新型規范相互滲透,法制和德治相輔相成,把依法治國不斷完善,使以德治國深入人心。為改革發展營造一個人心思進的良好社會環境。

❺ 思想道德建設和法治建設有什麼關系

思想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是引導和約束人們行為,保持社會穩定的兩個重要手段。思想道德教育是倫理教化,引人向善,是通過學習,宣傳和耐心細致的說理工作去啟發人們取向正確行為的自覺性;而法制建設則是規矩方圓,懲惡揚善,是通過法律去規范人們行為的一種強制性手段。

從它們的關繫上說,思想道德教育不能代替法制建設,法制建設也不能代替思想道德教育。兩者比較起來,應當以思想道德教育為主。但是,由於道德與法制的內在聯系和存在著相互轉化的關系。

思想道德修養在生活中的主要任務:

1、積極推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

2、貫徹落實「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

3、教育和引導高職生正確認識高等職業教育、認識自身、認識環境、認識時代特徵。

4、對高職生進行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

5、提高高職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評價能力,培養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6、引導和幫助高職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觀、成才觀,確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馬克思主義信念。

7、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❻ 如何看待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來說,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規則同樣重要。法律與道德二者各有各的邊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們有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不能簡單偏重於某一個方面。

1、對於法律規則來說,無論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還是社會習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適用於社會公共行為領域。在法律規則管轄的公共領域,維護社會正義、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權利是根本要求。而道德更多涉及個人內心的自我修為,它可以高標特立,但只能針對自己,不能強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為指針,道德以效法聖賢為理想;法律講求的是底線正義,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2、法律與道德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律能夠為社會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構架,為個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環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夠凈化人們的內心,讓人們激濁揚清、去惡存善。因此,雖然法律規則不等同於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發人們的道德良知。

3、法律要深入人心、發揮作用,也必須符合社會的道德追求。換言之,法律規則要有道德性。這個道德性不是法律規則自身生長出來的,而是法律規則吸收了道德理念,從而彰顯一個社會的道德價值。與此同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們強化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弘揚社會公序良俗,自覺遵守法律。另外,實踐中被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為法律規則。

(6)簡述道德與法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不能簡單地分割或統合。使二者絕緣甚至截然對立起來肯定不行,但混同亂用的做法也行不通。應當明確,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義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的基礎。今天,我們既要贊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法律並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長。這個促成不是代替,而是為道德提供一個制度環境。一個法治昌明的社會,才有望成為一個道德純凈的社會。

❼ 法治和道德的關系

道德是社會人員最基本最低層的行為規范與准則,每個國家與每個社會都有不同的規范與准則。法治就必須依靠制定法律來執行,而法律的來源就是道德。所以法治就離不開道德,道德離不開法律的保證。

❽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什麼

在法律的范疇內,來講到底源是不合適的,在道德底線錢講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覺得這兩個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在我看來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記得在法律中有一個規定就是在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公利益的同時要維護良好的道德風尚,這是法律的一條基本原則。

總結: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更多意義上來講,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個法律的規定,只是給法律的一個圓場說法而已。

❾ 如何正確理解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1、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
道德理論、理念、觀點、學說是法律理論、理念、觀點、學說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沒有道德理念、原則、信條不斷地轉化為 法律理念、原則、規定和規范,就沒有法律理論、法律規定、法律制度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地基。
2、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
道德是衡量良法與惡法的標准, 是引導人們進行法律制度、 法律秩序建設和改革的指針。沒有道德及價值觀念體系作為基礎,法律就缺乏內在支柱,它的合法性將最終失去。
3、道德是法律運作的社會基礎。
法律權威、力量、合法性的發揮和實現是建立在道德這一基石之上的。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 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在具體的法律運作過程中,人們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別是法官律師、檢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則、水平的狀態, 直接影響法律的實施和實現。
4、道德是法律的補充,它具有彌補法律漏洞的作用。

❿ 道德與法治的關系,二者應如何相互促進

道德與法律相互滲透、相互依賴。道德與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都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都可以成為指引、評價人們行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法律側重對人們的外部行為進行調整,道德則更多的規范人們的內心世界,二者從不同角度作為人們社會行為的調節者,維持社會的公秩良序,使之和諧、文明、健康地發展。

道德與法律相互補充、相互作用。法律是人們共同生活下所必需的社會秩序保障系統,是調整當今社會經濟、文化、道德、思想等各種社會關系的巨大整合器,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但是法律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全覆蓋所有生活空間,一般說,違反法律的行為也違反了社會道德,但違反道德的行為卻不一定違反法律,法律作為一種成文的規范,有相對穩定性,不可能頻繁變動,因此法律對於社會具有滯後性,單純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在此時的作用就顯而易見。

(10)簡述道德與法治的關系擴展閱讀:

道德對於人們的約束機制,是它能夠在不良行為發生前阻止其發生,具有前傾性,則重治本;而法律則適應實際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良行為,後發制人,側重治標,二者緊密聯系,相和益彰。法律離不開道德的支持、配合,道德也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輔導,既要發揮教育的感化育人作用,又要同法制的強制功能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制,才能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保證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健康快速有效地發展。

熱點內容
受賄最新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6 12:56:01 瀏覽:516
發票失控會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6 11:41:49 瀏覽:430
食品安全法中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16 11:19:34 瀏覽:342
刑法理論論文 發布:2025-01-16 11:19:31 瀏覽:782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 發布:2025-01-16 11:17:46 瀏覽:401
崗位交接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11:04:05 瀏覽:668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