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清代的立法及其特點

清代的立法及其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4-19 21:42:55

Ⅰ 概括清政府編訂法院編訂法的特點


清朝法律內容及其特點
(一)刑事立法的重要變化
1.改變五刑制度
清朝仍沿用隋唐以來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但具體適用往往有一些改變。笞杖刑可折為板責,每十下折責四板,再除去不足五板的零數。笞十至五十,依次折責為四、五、十、十五、二十小竹板。杖六十至一百,依次折責為二十、二十五、三十、三十五、四十大竹板。[⑥]徒刑一至三年五等,分別附加杖六十至一百,每等遞增十杖。流刑二千里至三千里三等,每等附加杖一百。死刑仍為絞、斬兩等,分為立決和監候兩種執行方式。立決屬決不待時,立即執行。監候適用於罪行相對較輕的死刑犯,一般是留待秋後,經秋審或朝審最終裁決。《大清律例》對適用立決或監候的罪名都有明確解釋,對「雜犯死罪」也有一些變通處理,因過失殺人、誤殺人及某些職務犯罪被判處死刑者,往往減等執行徒刑五年。

2.增加法外酷刑
清朝除以上法定五刑外,還增加了一些法外酷刑,主要有充軍、發遣、遷徙、枷號、刺字及凌遲、梟首、戮屍等。充軍創立於明朝,重於流刑,是將罪犯發配戍邊,分為附近(二千里)、近邊(二千五百里)、邊遠(三千里)、極邊(四千里)、煙瘴(四千里)五等。發遣為清朝新增,又重於充軍,是將罪犯發配東北、新疆、蒙古等邊疆地區,充當駐防官兵的奴隸。遷徙是將罪犯強制遷往千里之外安置。充軍、發遣及遷徙等罪犯可以帶家屬前往服刑,不遇恩赦准許,終生不能返回原籍。枷號是一種侮辱體罰性質的附加刑,主要適用於犯奸、賭博、逃軍、逃流或竊盜再犯等罪,是讓犯人帶上重枷,在城門、衙門等公眾聚集或來往之地示眾。枷重者達35斤,枷號時間由三日五日至半年一年。刺字也是一種帶有侮辱性質的附加刑,主要適用於竊盜、逃軍、逃流等罪,即在犯人的臂或面部刺以特定標記或發配地名、犯罪事由等。此外,清朝還沿用了前代的凌遲、梟首、戮屍等極其殘酷的死刑執行方法。
3.調整刑罰適用制度
在繼承前代統治經驗的基礎上,清朝對刑罰適用制度有所調整,主要有:(1)擴大自首適用范圍。如康熙時的《督捕則例》鼓勵逃人「自回自首」,逃亡三次自首仍可免罪;嘉慶時規定,在監犯人因故逃逸又自行回歸者,按原罪名減一等處置。(2)加重處罰家人共犯。凡家人共犯奸盜殺傷之罪,不分首從,一律按首犯論處。(3)實行類推報批制度。清律對唐律的法律類推加以限制,規定「斷罪無正條」者,雖可使用類推,但必須上報皇帝批准,不得擅自裁斷。(4)化外人案件屬地管轄。對「化外人」犯罪案件,清律放棄唐律分別適用屬地、屬人的原則,改為「凡化外(來降)人犯罪者,並依律擬斷」[⑦]。
4.推行重刑高壓政策
清朝入關以後,為了維護君主專制統治,壓制漢族知識分子的反清情緒,極力推行重刑高壓政策。
首先,清律加重對謀反、謀大逆和強盜等罪的處罰。凡反逆案犯,不分首從,共謀者凌遲處死,十六歲以上同居男子斬決,十五歲以下男子及女性家屬罰沒功臣之家為奴。凌遲犯子孫實系不知情者可免死,但均解交內務府閹割,發新疆為奴,十歲以下幼童亦監禁至十一歲時閹割。清律還擴大反逆、謀叛大罪的范圍。例如:上書言事不當或犯忌諱,常按大逆重罪處罰;「倡立邪教」、「編造邪說」者,比照反逆及謀叛定罪;異姓人歃血訂盟,結為異姓兄弟,也比照謀叛定罪。對於強盜罪,清律規定,但得財,不分首從,皆斬;同時又有殺人、放火燒人房屋、姦汙人妻女、打劫牢獄倉庫、侵犯城池衙門等行為,積至百人以上,不分得財與否,一律梟示(懸首示眾);響馬強盜,執弓矢軍器,白日邀劫道路,贓證明白者,不分人數多寡,梟示;越城入室行劫,伙盜行劫官帑、漕船,糧船水手行劫殺人等,也都梟示。
其次,清朝統治者還大量製造文字獄,以語言文字定罪,對漢族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控制。據不完全統計,僅康、雍、乾三朝文字獄即達一百多起,常以莫須有的罪名誅殺無辜。例如:康熙朝著名的庄氏明史案:浙江人庄廷錢私修刻印明史,使用南明年號,稱努爾哈赤為建州都督,被人告發,認為其不奉清朝正朔。案發時,庄氏本人已死,仍開棺戮屍,株及家屬,作序、刻印、買書者及未查覺之地方官等七十餘人也全部處死。雍正朝有名的查嗣庭案:江西考官查嗣庭以「維民所止」為科舉考題,被認為是詛咒「雍正去頭」,論罪處死。乾隆朝胡中藻詩案:胡中藻詩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等句,被認為是譏諷朝政,也被處死。可見,清朝的文字獄案絕大多數都是牽強附會、猜忌羅織而成。造成文字獄的根本原因,是滿清統治者加強專制獨裁所致,其中多數案件都涉及到他們最忌諱的「夷夏之防」問題,唯恐漢族士人把他們當作入侵的「異族」。其結果是扼殺了思想、文化、輿論,阻礙了學術的正常發展。
(二)旗人特權的維護
1.保障滿族貴族統治地位
清朝官制形式上標榜滿漢一體,中央六部長官設滿漢復職,但實權操於滿官之手。為了保證滿洲貴族統治地位,清朝特設「官缺」制度,所有官職崗位分為滿官缺、蒙古官缺、漢軍官缺、漢官缺四種,不同官缺只能由本族人出任或補授。作為要害部門的重要職位,如中央理藩院、宗人府及掌握錢糧、火葯、兵器的府庫全部為滿官缺,各省駐防將軍、都統、參贊大臣、盛京五部侍郎等也全部是滿官缺;而地位卑微的小官職,如迎來送往的驛丞全為漢官缺,不得任命滿人擔任。地方督撫、司道、總兵、提督等雖滿漢兼用,但近畿和要隘多用滿官。康熙時漢人督撫「十無二三」,乾隆時巡撫「滿漢各半」,但「總督大都是滿人」[⑧]。直到咸豐以後,由於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力量得以壯大,漢官在地方大員中才漸居多數。
2.保護旗地旗產經濟利益
清朝入關之初,滿洲貴族及八旗兵丁大肆圈佔漢人土地作為私產,得到清廷肯定和法律保護。由於八旗子弟不事生計,奢侈墮落,大量旗地旗產又逐漸流入漢人手中。為了維護旗地旗產等經濟利益,清廷多次申令,禁止漢人典買旗地旗產,並由官府出資予以贖回。僅乾隆時期就四次定例,禁止民人典買旗地旗產;如有違反,沒收其地產房宅,並按律治罪。這些規定反映了清律對旗人經濟利益的特殊保護。
3.維護滿人司法特權
清朝推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賦予滿人各種司法特權。凡屬滿人違法犯罪,一般可享有「減等」、「換刑」等特殊優待。例如:笞杖刑可換折鞭責,變相減等;徒流刑可換折枷號,免予監禁服役或發配遠鄉;雜犯死罪和僅次於死刑的極邊充軍,也可換折枷號;死刑斬立決可減為斬監候;竊盜罪可免予刺字;重罪必須刺字者,則刺臂而不刺面。對滿人案件的審理,由特定司法機關管轄;對滿人的監禁,也不入普通監所;宗室貴族入宗人府空房,一般旗人入內務府監所。
(三)經濟立法的主要內容
1.賦役立法
清朝入關以後,鑒於明末賦斂無度導致農民起義的教訓,明令廢除「遼餉」、「剿餉」、「練餉」等「三餉」加派,並仿效明制編訂《賦役全書》,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頒布,開始建立清朝賦役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登記土地、人丁的等級與數量;計算和確定田賦、丁銀的數量;記載各地承辦內廷及朝廷所需實物貢賦的種類與數量;確定地方所征賦稅的分配與使用原則等。
康熙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轉移速度的加快,農民人口大量流動,原來按人丁征稅的賦役制度已難以保障。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詔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數為定額(2 462萬)徵收丁銀,今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康熙五十五年,廣東各州縣率先實行「攤丁入畝」,把固定的丁銀額按土地畝數平均分攤到田賦中,不再按人口征稅。至雍正元年(1723年),又將「攤丁入畝」之制推行到全國,從而簡化了征稅標准,減輕了農民負擔,廢除了沿襲兩千年的人丁稅,削弱了農民的人身束縛。
2.工商立法
順治三年(1646年)下令,廢除明朝匠籍制度,將匠戶編入民籍,與農民一體納稅當差,禁止官府以各種名義無償役使手工業工人,使其獲得了與農民相同的法律地位。同時,放寬了國家對手工業的專擅壟斷,除武器製造、貨幣鑄造及宮廷所需重要物品由官府經營外,其他行業經過官府批准,並按規定納稅,都允許民間手工業者經營。為了發展私營商業,清朝廢除明末加征的各項稅負,並提高了商人的社會地位。康熙六年(1667年)又下令,禁止官僚貴族欺壓掠奪商賈,以保護商人的合法經營。康熙二十五年,還曾建立牙行制度,由其代表官府監督商稅的徵收,管理市場物價,規范市場交易秩序。
不過,這些工商立法並沒有改變其重農抑商政策的本質,清朝仍是極力壓制民間工商業發展的。當時,除對重要商品繼續實行官營禁榷制度外,還以法律禁止或限制民間私自采礦,並由戶部和工部廣泛設立征稅關卡,高額盤剝工商業者的經營活動。
3.海外貿易立法
清朝初年,為了阻斷沿海地區與台灣抗清力量的來往,曾多次頒布禁海令與遷海令。順治十二年(1655年)頒布禁海令,規定寸板不得下海,違者按通敵罪論處。順治十八年、康熙元年(1662年)和十七年,又三次頒布遷海令,強制閩廣蘇浙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越界立斬,致使海外貿易遭到徹底禁絕。康熙二十二年收復台灣以後,開始解除海禁,允許出洋貿易,並設立廣東(廣州)、福建(漳州)、浙江(寧波)、江南(雲台山,今連雲港)四個海關,負責徵收關稅。但是,沒有統一的海關法規,稅率也各有不同。
其中浙江與廣東海關可以接待外國商船,其他主要管理國內沿海貿易。至康熙五十六年再頒禁海令,停止與南洋的貿易,並嚴禁賣船給外國和運糧出口;違者,造船人與賣船人皆立斬。如出洋人留在外國,要將知情同去人枷號三個月,並行文外國,將其解回立斬。外國的商船也需由地方官員嚴加防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又規定「一口通商」,外國商船隻能至廣州港停泊交易,由粵海關對外國商船徵收船舶稅和貨稅,總稱關稅。當時嚴格限制出口貨物的種類和數量,凡馬牛、軍需、金、銀、銅、鐵、鉛、錫、銅錢、硫磺、書籍、糧食等都不準出口,而允許出口的絲綢、茶葉、大黃等也嚴格限制數量。此外,清朝還規定,在廣州進行的中外貿易,必須通過官方指定的壟斷代理商行「十三行」進行,由它充當外國商人的全權代理人,包銷進口商品,代繳關稅,采購各類出口商品。十三行行商既是外商在華行為舉止的保證人,也是中國官府與外國商人之間的中介人,外國商人的一切請求均由行商轉達,而中國官府對外國商人的一切政令要求也由行商傳達。十三行還在廣州城外開設「商館」,供外商作為來華貿易的辦事處和住所。以上海外貿易立法,束縛民間海外貿易的開展,阻撓中外正常貿易的進行,影響了社會經濟順利發展。
(四)行政立法的主要內容
1.行政管理體制
在清朝行政管理體制中,皇帝仍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切軍政事務由其「乾綱獨斷」。為了防止宦官專權和臣下結黨營私,清律嚴禁宦官參與政治,嚴禁大臣交結朋黨及內外官交結,犯者按「奸黨罪」處斬。在皇帝之下,仿明制設內閣「贊理機務,表率百寮」[⑨],代擬批旨,呈進奏章。內閣大學士名額不定,康熙時多用滿漢大學士四員,雍正時六員,乾隆時增協辦大學士一至二員。內閣大學士為正一品,位列百官之上,但實權遠不及明朝,僅僅具有上傳下達的職權。內閣之外,設有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等輔政機構。雍正即位後,因西北用兵而設立軍機處,取代傳統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並侵奪了內閣的部分職權。軍機大臣位高權重,只服從皇帝命令,是清朝君主專制極端化的標志。
內閣與軍機處之下,沿襲明制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設滿漢尚書各一人,滿漢侍郎各二人,下置郎中、員外郎等屬官。六部長官對皇帝負責,只能奏請皇帝頒發必要的詔令,無權向地方直接發布命令。六部之外的院、寺、府、監均有較大裁並,九寺只剩下審理刑獄的大理寺,管理祭祀的大常寺,管理馬政的太僕寺,以及管理典祀筵宴朝會的光祿寺和鴻臚寺;五監僅剩下掌國學政令的國子監;只有培養封建統治人才的翰林院仍維持明朝時的地位。
地方政權機關分為省、道、府、縣四級。明朝臨時派遣的督撫已成為固定的省級長官,握有地方軍政大權,但必須秉承朝廷指示行事。布政使和按察使失去了明朝時行政上的獨立性,成為隸屬於督撫的分理地方民財和刑獄的兩個機關。與省平級的行政單位有順天府、奉天府和東北、外蒙、新疆的各駐防將軍轄區以及西藏辦事大臣轄區等。省下設道,作為省的派出機構,負責聯絡省與基層的關系,由道員主管政務。道下設府,由知府主管行政、經濟與司法等事務。與府平級的機構有廳和直隸州。府下設州和縣,州置知州,縣置知縣,由中央直接派遣。縣下設有徵收賦稅錢糧的里甲和防範盜賊的保甲。
2.職官管理制度
在職官選任方面,清朝仍以科舉取士為正途,每三年一考,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在省城舉行,由取得秀才資格者參加,通過以後成為舉人。會試在京城由禮部主持,由取得舉人資格者參加,合格後再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通過以後成為進士。科舉考試的內容,仍然採取明朝時的八股文,用以禁錮士大夫的思想。取得舉人或進士出身者,就取得了做官的資格。清朝規定,滿、漢官員均須經過科舉考試,但滿人做官往往憑借特權。科舉考試只是為漢官鋪設的一條參加政權的階梯。正途之外,還有「特簡」、「會推」、「捐納」、「蔭生」等制度。「特簡」即由皇帝直接任用;「會推」是由大臣互推任用;「捐納」是捐錢買官;「蔭生」又分恩蔭、難蔭和特蔭三種:恩蔭主要用於三、四品以上高級官員的子孫。早在順治時便規定:文官在京四品、在外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各送一子入國子監讀書,學習期滿後,按其父輩的品級授予官職。
在職官考核方面,清初沿用明朝的考滿法。康熙四年(1665年),廢除考滿法,實行「京察」與「大計」。「京察」是對京官和地方督撫的考核,每三年舉行一次。京察結果分為稱職、勤職和供職三等,按考核等級實行獎懲。「大計」是對督撫以下外官的考核,也是三年一次。大計分卓異與供職兩等,按等予以獎懲。京察與大計的標準是統一的,即「四格六法」。四格是從守(廉、平、貪)、政(勤、平、怠)、才(長、平、短)、年(青、中、老)四個方面對官員作出評價;六法是從「不謹、罷軟無為、浮躁、才力不足、年老、有疾」六個方面處理不稱職的官員,具體作法是不謹、罷軟無為者革職,浮躁、才力不足者降調,年老、有疾者退休。考核優異者可以得到引見、陞官、晉級、賞賜、封贈等獎勵,考核差劣者則給予罰俸、降級留任、革職等處分。
在職官監察方面,清朝基本沿襲明制,中央仍以都察院為監察機關,長官為左都御史。為了集中皇權,雍正元年(1723年),將六科給事中並於都察院。六科給事中與十五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分別負責對京內外官吏的監察和糾彈,使監察機構實現了一體化。當時有科道官密折言事制度,將軍機處以外的所有機關和官員都納入監察稽違的范圍之內。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令左都御史為議政大臣,參與朝政決策,充分發揮科道官作為皇帝耳目的作用。地方則由省按察使派出的「分巡道」和省布政使派出的「分守道」分別對府、州、縣官員進行監察,同時廢除了巡按御史制度。

Ⅱ 清代定罪定刑的特點

清朝刑法的淵源。從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至崇楨十七年(1644年)順治皇帝入關,是清朝的開國時期,這時立法的指導思想是「參漢酌金」,「十惡」已入律。公元1644年清朝開始統治全國,在詳譯明律的基礎上,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的不斷總結,於乾隆五年(1740年)完成《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在形式上與《大明律》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三十篇,四十卷,三十門,律文四百三十六條,附例一千零四十九條。
清律沿用笞、杖、徒、流、死五種法定刑罰。死刑於斬絞之外,還設凌遲、梟首、戮屍等殘酷刑罰,對於謀反、謀叛、侵犯皇權等行為均加以嚴懲,對於異端思想也用刑罰來加以遏制。
清朝刑律在實踐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私家注律的出現,民間人士對於刑律的註解不斷被吸收在立法之中,在律例無明文規定時,地方官也多引律注作為定案的依據,如沈之奇的《大清律輯注》就是通過對律文逐字逐句的註解並附以相關的條例來對大清律例進行解釋。
(二)、清末刑法變革的主要內容。在清末變法中,沈家本認為,「各法之中,尤以刑法為切要。」他首先主持修訂了《大清現行刑律》於1910年5月頒行,於1911年又正式頒布《大清新刑律》。變革 的主要內容有:
(1)《大清新刑律》拋棄了以往舊律「諸法合體」的編纂方式,以罪名和刑罰等專屬刑法范疇的條文作為法典的唯一內容,因而成為一部純粹的專門刑法典。
(2)在體例上拋棄了以往舊律的結構形式,採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體例,將整部法典分為總則與分則兩部分。
(3)確立了新的刑罰制度,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僅絞刑一種)、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罰金。從刑包括剝奪公權和沒收兩種。
(4)採用了一些近代西方刑法原則。筆者認為,這些原則的運用是清末刑法變革最有突破的地方,正是這些原則標致著中國刑法從此走向現代化。這些原則包括:
反對比附援引,主張罪刑法定。《大清新刑律》第十條規定:「法律無正條者,不問何種行為不為罪。」罪刑法定的原則被公認為近現代刑法典的基石。袁偉時先生認為,這條原則的確立實質是增加個人的自由度,保護人身權利,廢除了以思想治罪的專制主義傳統,還導致了中國傳統法律株連家族這類極其野蠻的律例的廢除。在這個問題上,張之洞提出了激烈的反對意見,他認為,如律例無可引用,援引別條比附者,在審案時加以說明,並無不可,若因律無規定,不論何項行為均置之不理,就會給刁徒有空可鑽,這樣法政就會廢馳。沈家本則認為,法者與民共信之物,律有明文,乃知應為與不應為。若刑律之外,參以官吏之意見,則民將無所適從。以律無明文之事,忽授類似之罰,是何異以機殺人。他又認為,如果允許司法官於律無規定之時比附其他條文定罪處罰,則其立法、司法兼而有之,就不符合立憲國家的基本原則。這些論點與論據和我們九十年代討論取消類推制度時的情形何其相似,所以袁偉時先生認為,我國1997年刑法對於罪刑法定的重新規定是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回歸」。
反對酷刑,廢除肉刑,提倡慎刑,主張刑罰人道主義。在《大清新刑律》中將凌遲、梟首、戮屍等酷刑廢除,,將戲殺、擅殺、誤殺三項虛擬死罪改為徒流,從而使《大清新刑律》開始與世界先進的法律接軌。
參照西方國家法律在《大清新刑律》中引入了故意、過失、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現代刑法理論。

四、清末刑法改革的影響
沈家本主持修訂頒布的《大清新刑律》標致著傳統殘酷的古代刑法解體,以大陸法系為基礎的現代刑法體系開始形成,中國刑法現代化的進程由此展開。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民國取代了清王朝,但《大清新律例》並沒有隨之消亡,臨時政府一成立,司法部長伍廷芳立即向孫大總統報告,建議除內亂罪不適用外,《大清新律例》繼續有效。孫中山同意後,參議院批准了這個建議,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也承認該法繼續有效,於是沈家本所制定的這部法律及其原則一直成為1949年前各個時期的基礎。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廢止 這些規定,在1997年新刑法頒布時,罪刑法定等其他原則又成為刑法的基本原則。

Ⅲ 概述清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點

清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點有四:
一、制度與「家法」相聯。清朝「家法」森嚴,其宗旨是嚴密防範一切侵犯皇權、威脅國家安全的舉動。家法成為第一大法。針對明末的諸種社會弊端,清廷各種制度凸現「家法」精神。
二、糅入周邊民族的多種文化。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就借鑒了契丹的「八部大人」,金朝的「猛安謀克」制,以及明代衛所的總旗、小旗等;部分機構名稱又吸納朝鮮稱謂,例如,崇德時期設立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它們的名稱及其職掌均參酌了朝鮮王朝承文院、承政院、弘文院等制度。就連六部早期正副長官的名稱承政、參政都參用朝鮮部院職官之名。[24] 文化上彼此相互借鑒,這也是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王朝在政權建設上的一個共有特徵。
三、彰顯滿洲貴族與官員的地位。在「首崇滿洲」的清代社會,官員雖設滿蒙漢復職,但制度本身卻凸顯滿洲的地位。
四、「仿古效今」,承襲明制。後金初創,制度未全,多仿明制。皇太極指出:「凡事都照《大明會典》行,極為得策。」清定都燕京,多爾袞攝政期間也一如明制。也就是說清前期基本上是繼承明朝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定內外文武官制[27] 。比如,清代從中央的內閣、六部、翰林院、六科給事中、都察院等,到地方的行省、道、府、縣衙門的建置,與明朝大同小異。

Ⅳ 清朝法律 兩大特點

(一)刑事立法的重要變化
1.改變五刑制度
2.增加法外酷刑
3.調整刑罰適用制度
4.推行重刑高壓政策
(二)旗人特權的維護
1.保障滿族貴族統治地位
2.保護旗地旗產經濟利益
3.維護滿人司法特權

Ⅳ 清朝的立法活動包括哪些

滿族人關前曾頒布了一系列軍政法令,但總體來說仍處於由習慣法向成文法過渡的階段,法律制度比較簡單。人關以後,面對尖銳復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原有的簡單舊律已經不能適應清朝統治全國的新形勢,很快便開始了法律的創制工作。

(一)大清律的制定

1.《大清律集解附例》

順治元年,在遵行「故明律令」的基礎上參酌時益,進行立法,至順治四年(1647年)制定了《大清律集解附例》,頒行全國,這是清代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這部法典「詳譯明律。參以國制」。實際上無異於明律的翻版、不少條文雖然與當時社會實際狀況不符,仍照錄,有些規定與清初的社會現象完全脫節。此外,對滿官沒有法律條文規定,該法典對於滿官更無約束力,這都使得大清律頒布以後並沒有完全認真執行。

2.《大清律例》

康熙繼位以後,重新修訂律令,並於康熙十九年完成《現行則例》,載入大清律中,刪去重復參差的條款。此後,經雍正朝、乾隆朝數次修訂,至乾隆五年最後完成《大清律例》,簡稱《大清律》,「刊布中外,永遠遵行」。這樣,清初由簡單地襲用明律,幾經修訂終於編成一部比較完整的封建法典。

《大清律》這部以明律為藍本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部封建法典,集歷代封建法律之大成,所謂「隱合古義」,「矯正前失」。由於清朝統治的歷史特點,決定了大清律中廣泛增加了確認滿族特權的條款。

清初定律的過程中,確立了「詳譯明律,參以國制」的立法思想,是「清承明制」的具體表現。清朝人關以後,為了要長久地統治下去,無論政權與法制建設,都適應先進的廣大漢族地區的社會實際,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改革。清初,在治國理民的方針上大都本著「清承明制」的精神,隨著形勢的發展,進而強調「詳譯明律,參以國制」。在保留人關的政權機構與法制的同時,進一步沿襲明朝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權體制和法律制度。《大清律》已經修改,但始終以明律為藍本,很好地貫徹了清初的立法思想。

(二)例的制定與編例

1.例與《大清律集解附例》

大清律後附之「例」,源於唐時的「敕」和五代至宋的「指揮」。從明朝起,例始附於律後,律例並行。

雍正三年,頒行了遵循舊稱的《大清律集解附例》,律後附例八百二十四條。凡屬累朝舊例稱為「原例」,康熙年間增人的例稱為「增例」,經皇帝特旨及內外臣奏準的例稱為「欽定例」,統稱為「條例」。

由於清朝比附審判已經制度化,因此條例不斷增加,乾隆二十六年已達一千四百五十六條,至晚清同治九年,例已增至一千八百九十二條。清例不僅數量增多,而且起著特殊的作用,效力大於律,甚至可以以例為律。清朝統治者總結歷史和現實的統治經驗,認識到「例」是一種靈活的法律形式,可以隨時把統治意志提升為法律,而且不受法律條文的約束。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廣泛推行以例斷獄,以至律之間「前後抵觸,或律外加重,或因例破律」。

2.編例

為了消除律例之間的矛盾,乾隆十一年確定「條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此後成為定製。各朝設修訂專館修例,使例制度化。然而清朝後期國勢衰微,內憂外患紛至沓來,定期編例的制度也陷入廢弛。例仍然是困撓「法治」的一大弊端,成為官吏循私曲法的途徑,律也漸漸成為具文。

(三)《清會典》

為了總結國家行政管理的經驗,提高官吏的統治效能,從康熙時起便仿照明會典制定《清會典》。其後屢經續修,先後有《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事例》、《光緒會典》。正文一百多卷,事例一千二百二十卷。

從會典的內容看,康熙、雍正兩朝以官統事,以事隸官。乾隆以後始以事別錄,典例分編,成為固定的體系。大清會典中詳列清代從開國至光緒朝各級行政機關的職掌與事例,是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資料。大清會典不僅是清代行政法大全,也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行政法之集大成者。

(四)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單行法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遼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大清律外,清代還注意少數民族單行法規的修訂,先後制定了適用於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回律》、《番律》、《蒙古律》、《苗例》等單行法。其中有的條例開始帶有臨時性質,因在實行中有利於清朝的統治,遂成為常制。例如,雍正十一年制定的適用於寧夏、青海、甘肅等地少數民族的《西寧番子治罪條例》,原擬實行五年後改用大清律,但一再展期。至乾隆十三年,確定今後番民案件依照此條例規定辦理。

Ⅵ 清朝法律內容是怎樣的

清朝是以滿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也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高度發展的時期,它所建立的法律制度,不僅因襲明制,維護封建法律制度體系,而且突出了其民族統治的特色?清朝法律在「參漢酌金」的立法思想指導下,在前朝法律的基礎上,根據滿足自身的特點及現代社會的現實,制定出的法律內容和司法體系?既體現了儒家傳統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又保障了滿族貴族的統治地位,從而維護了清朝統治者進行封建統治的需要?

清朝仍沿用隋唐以來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具體適用往往有一些改變?笞杖刑可折為板責,每10下折責4板,再除去不足5板的零數?徒刑1至3年共5等,分別附加杖60至100,每等遞增10杖?流刑2000里至3000里共3等,每等附加杖100?死刑仍為絞?斬兩等,分為立決和監候兩種執行方式?立決即立即執行?監候適用於罪行相對較輕的死刑犯,一般是留待秋後,經秋審或朝審最終裁決?

《大清律例》對適用立決或監候的罪名都有明確解釋,對「雜犯死罪」也有一些變通處理,因過失殺人?誤殺人及某些職務犯罪被判處死刑者,往往減等執行徒刑5年?

除以上法定五刑外,清朝還增加了一些法外酷刑,主要有充軍?發遣?遷徙?枷號?刺字等?充軍創立於明朝,重於流刑,是將罪犯發配戍邊,分為2000里?2500里?3000里?4000里?4500里等?

發遣為清朝新增,又重於充軍,是將罪犯發配到邊疆地區,充當駐防官兵的奴隸?遷徙是將罪犯強制遷往千里之外安置?充軍?發遣及遷徙等罪犯可以帶家屬前往服刑,不遇恩赦准許,終生不能返回原籍?枷號和刺字均是一種侮辱體罰性質的附加刑?

Ⅶ 明清時期司法文化有怎樣的特點呢

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以及國家政治體制等原因,明清刑事訴訟主要以法官的個人業務水平和主觀判斷作為審判的核心,而不是證據和法律,同時法官集偵查、起訴、審判等職權於一身,不利於保護人權。故雖然建立了一系列重申、再審、會審的制度,但仍然出現較多的錯案冤案。
但明清一些立法和司法改革,對後世有一定積極作用。

明清時期獨特、具體的司法制度呢:
1、司法機關:
明以後的皇朝體制,許多都受到元王朝的影響,原有刑部繼承元的體制,仍然以刑部作為主審機關,雖然恢復了大理寺,卻成為了復核機關。
清的中央司法機關是以刑部為首,大理寺和負責監察的監察院為輔的司法制度。
2、司法制度:
明代地方司法機構有省、府、縣,省一級設有提刑按察司,其是古代出現的較為獨立的地方司法機構。清代地方司法分州縣、府、省按察司、總督四個審級。
3、廷杖與廠衛:
廷杖。廷杖不始於明,廷杖真正影響和制度化在明代最為突出。廷杖是在朝堂之上杖責大臣。廠衛,是直屬皇帝的特務機關。清朝沒此機構。
4、訴訟制度:明代的九卿會審(又稱九卿圓審),清代的秋審、朝審,以及秋審、朝審以後如何來處理的四種情況。
5、法律形式:
《大明律》是把《名例》作為總則,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篇,即按照「中央六部」這個名稱將《唐律》中的11篇分門別類進行編排,這是一種新的體例。。《大清律例》中包括「律」這種穩定的法律形式和「例」這種非穩定的法律形式。

Ⅷ 中國法制史的題目 論述題 :簡述清代的主要立法。 這道題該怎麼回答

供參考:
二、清代的主要立法 一、清代立法思想 清入關前已經歷了由原始社會末期到封建社會初期的幾個發展階段。社會關系的急劇變化,推動了立法的發展。其統治者的法律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皇太極在吸收漢族法律文化的基礎上,確立的「參漢酌金」的立法思想和立法原則。「參漢」就是引進或借用漢族(明代)法制,「酌金」就是適當記錄整理提煉後金原有的習慣法及舊法令,二者合起來就是要向先進的漢族政權的法制靠擾。 1644年,清人入關之初,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廣闊疆域及眾多的人口,面對著漢族地區遠比關外原有治區更為發達的文化和復雜的社會生活,其原有法律制度遠不適應新的統治需要。在此情況下,清統治者確立了「詳譯明律,參以國制」的立法指導思想。「詳譯明律」就是詳細推導演繹或借鑒《大明律》,並以《大明律》為藍本;「參以國制」就是適當參考保留入關前的舊有典章制度。 清代的主要立法 (一)《大清律例》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廷即設置律例館,負責 修律。三年初,律成,名曰《大清律解集附例》,次年三 月正式頒行。至雍正三年(1725年)制定《大清律集 解》,並於雍正五年頒行。至此清律基本定型。乾隆初 年,進一步對律例逐條進行考訂,乾隆五年(1740年), 以《大清律例》之名「刊布中外,永遠遵守」。是中國歷史 上最後一部綜合性封建成文法典。 乾隆十一年間(1746年)規定:「條例五年一小修, 十年一大修」,至此,按期修例形成定製。律例合編的法 典體例,使法律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有機的結合起來,更為 有效全面地發揮封建法律的作用。 (二)《大清會典》的制定《大清會典》是清代行政立法的總匯。它始於康熙時期。在康熙朝以後,雍正、乾隆、嘉慶和光緒朝均在前朝會典的基礎上,結合本朝國家機構的發展變化,分別制定出《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和《光緒會典》。這些會典,後人統稱為《大清會典》或「五朝會典」。 《大清會典》循「以官舉職,以職舉政」的思路,詳細記述了有清一代國家機構的設置、職權范圍以及辦事規程。在每一機關之下,開列該機構的建制、官員職數、品秩、職掌、許可權,並考慮其歷史沿革,記載歷年重要事例。因此,《大清會典》不僅是清代的行政法規大全,也是集歷代封建王朝行政立法之大成,成為我國封建時代最為完備的行政法典。(三)適用於少數民族地區的專門法規 清朝是我國封建時代疆域最為遼闊、人口眾多 的多民族的國家。為了加強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 的統治和管理,清朝廷有針對性地制定了與當地 經濟文化水平和風俗習慣相適應的單行法規,如 適用於蒙古族、藏族等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理 藩院則例》,還有處理西藏事務的重要章程《酌 定西藏善後章程十三條》、《藏內善後章程二十 九條》、《新治藏政策大綱十九條》等;有適用 於青海地區少數民族的《青海善後事宜十三 條》、《青海禁約十二事》、《西寧青海番夷成 例》;以及適用於苗疆地區的各種條例、禁約和 章程等 清律的內容及其特點 一、刑事立法 二、民事經濟立法的發展 三、維護旗人特權和滿族統治 四、維護統一,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有效 的法律控制 刑事立法清朝的法律制度無論是在基本精神、總體風格上,還是在核心內容、主要制度上,都是唐、宋特別是明朝法律精神、法律制度的直接延續。在鞏固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維護封建皇帝的絕對權威方面,清律即直接承襲了明朝的制度,把維護皇權作為法律的核心。(一)重刑嚴罰「反逆」罪 清律承襲明律的規定,加重對「十惡」重罪特 別是對「謀反」、「謀大逆」等侵犯皇權的犯罪的懲 罰。 並且清代還擴大了謀反、大逆罪的范圍。諸 如「上書奏事犯諱」、「奏疏不當」等,經常被加上 「殊屬喪心病狂」、「妄議朝政」等罪名,按反逆重罪 處罰。(二)沿用「奸黨」罪條 《大清律例》除全部援用《大明律集解附例》 中奸黨罪的條款外,還從加強皇權削弱各旗主勢 力出發,嚴禁內外官交結。(三)以思想言辭定罪,大興「文字 獄」,實行思想文化專治 明末清初,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在思想意識形 態領域出現了啟蒙的民主主義思潮,對封建專制主義統治 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同時,在以漢人為主要成份的知識分 子中,還存在著強烈的反清情緒和民族意識。這些「異端」 思想,對封建專制統治構成了潛在重大威脅。在這樣嚴峻 的客觀形勢下,清統治者採用嚴刑峻法,實行空前絕後的 思想文化專制。歷史上將因著書、作文、吟詩、上疏等在 文字上觸犯了統治階級而招致災禍,被捕入獄,甚至被處 死,戮屍、株連親屬的案件稱為「文字獄」。據不完全統 計,僅在號稱「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發生文字 獄108起。由於在《大清律例》中並無文字獄條款,所以 對於此類案件,往往是按謀反、大逆案處罰,極為酷烈。 大興「文字獄」的結果,使一代文人「戰戰兢兢,無日不在恐 怖之中」。Treason by the Book by Jonathan D. Spence文字獄和雍正 刑罰制度的變化《大清律例》中除了規定傳統的笞、杖、徒、流、 死五刑體系外,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刑罰處罰方 法。1、遷徙。遷徙是將犯罪人強制遷離原籍一千 里外安置,未得官府許可,永遠不得回原籍。 2、充軍。清朝的充軍制度,直接承襲於明代的體 制。清朝的充軍刑亦分五等:極邊、煙瘴(四千 里)、邊遠(三千里)、近邊(二千五百里)、 附近(二千里)。充軍刑一般在定罪後由兵部發 配。為解決路程遠近的標准問題,乾隆年間專門 制定了《五軍道里表》,並載於《大清律例》之 內,以統一的標准確定充軍地點。 3、發遣。發遣是清朝創設的一種刑罰方法,是指將犯罪人發往邊疆地區給駐防官兵為奴。這是一種比充軍更重的刑罰,多適用於政治性案犯。如在於些文字獄案中,曾經將罪人發遣至新疆伊犁等地。 4、戮屍。戮屍是清朝定例中規定的野蠻刑罰。按照清朝的制度,應處凌遲極刑的人犯,如果在執行凌遲之前就已經死亡,或庚斃獄中,仍應將其戮屍。 5、斬監侯與絞監侯。清朝的死刑,有凌遲、斬、絞數種。對於普通犯罪,多適用斬刑與絞刑。斬、絞刑又分「立決」與「監侯」兩種方式。所謂「立決」,是對於那些性質比較嚴重、案情屬實、適用法律適當、並無疑義的案件,判處斬刑或絞刑,在當年秋分以後執行,稱為「斬立決」或「絞立決」。對於那些尚有疑問或是有矜免情節的案件,則判處「監候」,稱為「斬監候」或「絞監候」。被判處「斬監候」與「絞監候」的案犯,不在當年處決,而是暫時監禁,留待來年秋審或朝審再作判決。 民事經濟立法的發展(一)典權 清朝進一步明確了典的性質。雍正十 三年(1735年)詔諭:「民間活契典業者, 乃一時借貸銀錢,原不在買賣納稅之例」。 認識到典的擔保性質,並且與買賣契約分 開,典契不必經官府加蓋官印,不必繳契 稅,也無須過割賦役。 (二)繼承製度清代的繼承分為身份繼承和財產繼承。身份繼承包括宗祧繼承和封爵繼承。宗是近祖之廟,祧是遠祖之廟。宗祧繼承通常是以嫡長子為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無嫡長子者立嫡長孫,以下按嫡次子、嫡次孫、庶長子、庶長孫、庶次子、庶次孫、依次繼承。允許獨子兼祧,即一人繼承兩房宗祧。獨子兼祧是清朝的獨創。(三)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法律措施 明末清初,延續了近半個世紀的戰爭,嚴重破 壞了農業生產,出現了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的 局面。清初統治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迅速恢復 和發展農業生產。首先,頒布了許多減免賦役的法 令。其次,鼓勵墾荒。正式確認了農民所墾荒地的 所有權。同時還給予了新墾荒地免徵賦稅的優惠政 策。再次,頒布「更名田」令。「更名田」是官田向民 田轉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是指在明末農民大起 義爆發後,明代王公勛戚的一部分土地就由農民占 用耕種。

熱點內容
中介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17:40:52 瀏覽:639
教育附加條例 發布:2024-11-08 17:35:33 瀏覽:992
別人借錢怎麼打條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17:30:09 瀏覽:321
拍賣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17:27:33 瀏覽:138
蕭山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4-11-08 17:20:48 瀏覽:485
律師張丹璇全文txt 發布:2024-11-08 17:04:21 瀏覽:415
臨安法院宋 發布:2024-11-08 17:03:44 瀏覽:920
勞動法超過法律規定要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08 16:21:52 瀏覽:141
十八准則條例心得體會 發布:2024-11-08 14:58:47 瀏覽:296
國際經濟法中尊重國家主權原則 發布:2024-11-08 13:49:38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