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道德經經典名句及感悟有哪些
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道德經.七十六章》
點評: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人一死後,身體就變僵硬了。舌頭最軟,到死都不壞;牙齒最硬,卻壞得最早。身體柔弱、病病殃殃的人,卻往往長壽;身強體壯、很少生病的人,卻往往短壽。
二、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七十九章》
點評:天道,就是大自然的運行法則、規律,它對萬事萬物一視同仁,沒有偏私,沒有親疏遠近之別。
那為什麼又會「常與善人」呢?就是因為善人會順應自然規律,一切順道而為,而惡人卻不懂這個道理,常常違逆自然規律,從而遭受自然規律的懲罰。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八十一章》
點評:誠實可信的話,用不著去刻意裝飾;美好動聽的言語,往往都是不可靠的。真正的好人,不會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的人,往往不是什麼好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博學;見多識廣的人,未必就有智慧。
四、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七十三章》
點評:天道是公平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雖然時間跨度很長、空間跨度很廣,但從來不會漏掉一個好人,也不會漏掉一個壞人。
五、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六十七章》
點評:這三條,可以仔細揣摩,真的是為人處世的三個法寶。一是待人寬容,有仁慈之心;二是淡泊物慾,生活簡單樸素;三是謙卑處下,不跟人爭強好勝。只要能做到這三條,人生的境界就很不一般了。
② 老子的《道德經》的10大名句分別是
1、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
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二章》。當人民不怕威脅的時候,那麼對統治者的大的威脅就要來了。
3、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輕易許諾別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難就一定多。
4、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寬厚仁慈,人民就會變得純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會恐慌,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5、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窪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
6、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咎:災禍。遂:成功。金玉財寶堆滿堂室,沒有誰能守藏得住;富貴了就驕橫,是給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這些話指出事物發展達到頂點、極端後,就會轉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適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7、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於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不會失去。
8、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失敗;在快要完成、結束時能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壞事。這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從頭到尾都要兢兢業業、謹慎對待。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總是有利於萬物的生長,卻不與萬物相爭而以平靜自持,甚至甘心處於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地方。這句話以水的品性來贊揚利他、無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爭無憂」、「甘於平淡」的精神。
1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自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會勇武鬥狠;善於打仗的人也不會發怒;善與敵人交戰的人不要與之交鋒;善於用人的人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③ 道德經經典名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經·第七十章》
說話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版定要中心。
2、治大國若權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
小鮮是指小魚。治理龐大的國家,就像是烹調小魚一樣。
3、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處世原則,是干實事而不與人爭高下。
4、少則得,多則惑。 ——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學到的知識少,反而能夠有所收獲,學到的多,反而會使人產生迷惑。這句話是指學習,應當能夠專一,而不應當繁雜。
5、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知識淵博的人不賣弄,賣弄的人沒有多少學識。
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東西,是沒有菱角的,最寶貴的器物,是在最後製成的。至大的聲音聽起來卻似沒有聲音,最大的形體,卻反而沒有形狀。
④ 道德經名句有哪些
道德經名句有: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摘自《老子·道經·第八章》
解釋: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摘自《老子·德經·第四十一章》
解釋: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宏遠。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摘自《老子·道經·第五章》
解釋:「芻」讀作(chú)。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摘自《老子·德經·第四十五章》
解釋:正直的人像屈服,靈巧的人像愚笨,有口才的人像遲鈍,指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顯露自己。
5、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摘自《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解釋: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⑤ 道德經經典名句100句
1、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經·第七十章》
說話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
小鮮是指小魚。治理龐大的國家,就像是烹調小魚一樣。
3、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處世原則,是干實事而不與人爭高下。
4、少則得,多則惑。 ——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學到的知識少,反而能夠有所收獲,學到的多,反而會使人產生迷惑。這句話是指學習,應當能夠專一,而不應當繁雜。
5、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知識淵博的人不賣弄,賣弄的人沒有多少學識。
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東西,是沒有菱角的,最寶貴的器物,是在最後製成的。至大的聲音聽起來卻似沒有聲音,最大的形體,卻反而沒有形狀。
⑥ 道德經 名句
1.道可來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⑦ 《道德經》中的名句,你感悟最深的有哪些
最早知道《道德經》這部經典,應該是在上初中的時候,當時給我留下印象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名言。然後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直到了大學,對儒釋道三家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就更加入迷。下面就分享幾句《道德經》中感悟最深的句子:
三、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我們姑且把人的悟性分為三種:上等、中等、下等。悟性最上等的人,他聽了「道」的理論,馬上就明白了,就會積極地去實踐,把這些理論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悟性中等的人呢,他聽了「道」的理論,半信半疑,有時候相信比較多一點,有時候懷疑比較多一點,有時候也會去實踐一下,但不久又放棄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這一類人。悟性最下等的人在聽完「道」的理論後,他完全聽不懂,他以為你在講故事,開玩笑,所以就會哈哈大笑起來,如果他要是不笑,那反而就不足以稱為「道」了。
一部《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可以說句句都是經典,句句都意趣無窮,值得我們反復閱讀,細細品味。
⑧ 道德經名句及解釋
道德經名句及解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處】《道德經》第一章。
【解釋】天地萬物之道是可以認知的,但道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名也是可以名狀的,但名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有與無相互滋生,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比較而顯現,高與下相互依存,聲音音律的相互應和而成曲調,前與後相互聯接而成順序。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無所謂仁慈不仁慈,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5、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有的版本為「多言數窮」。意思是:多說無益,言多必失,還不如保持靜默。
6、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解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解釋】最大的善就應當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與萬物交融,而不與之爭奪;水只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低窪之處,所以水性最接近於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太滿了會溢出,應當適可而止;太冒尖了,難保長久。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金玉滿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貴而驕奢,容易引禍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解釋】五光十色,有時會令人眼花瞭亂,看不清丑惡;優美的順音,有時會令人聽不到忠言;美味佳餚十分爽口,有時會令人品嘗不了疾苦;騎馬游獵,有時會讓人性情放縱;有時一些稀有珍貴的物品會讓人圖謀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