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天地之道德

天地之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20 01:26:42

1. 天地之大德日生』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之間最偉大的道德是愛護生命」。

語出《易.系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

生:指化生萬物。聖人:古指帝王。

天地的弘大德澤,在於使萬物生生不息,聖王的重大珍寶,在於有崇高的職位。

意謂帝王守位,在於使萬物生生不息,不相侵害。

(1)天地之道德擴展閱讀: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義。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南朝.梁元帝《忠臣傳序》:「夫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因生所以盡孝,因位所以立忠。」

唐.苗神客《大唐故右虞候副率檢校左領軍衛將軍乙速孤府君碑銘並序》:「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生不可以無宰,俟有道以存之。」

晉.葛洪《抱朴子.勤求》:「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

唐.李華《卜論》:「天地之大德曰生。舜好生之德洽於人心。」

宋.李攸《宋朝事實》卷一:「春秋法五始之要,聿嚴受命之符;天地之大德曰生,爰下維新之令。」

2. 道德經·天地之始的詳解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用了三個道字來解說道,這個道字第一個和第三個是同一個道就是大道的道。第二個道字是言道的道。這句話可以這樣說!大道如果可以用言語道出,那就是非通常的大道,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為道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到,可是他又無處不在。 <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是和上一句所對應的,是說我們如果給他起個名字,也不會是長久的名字。而且就會誤導人們!因為說他是黑的 他就不是白的,說他是強的他就不是弱的,所以道是人們靠心去感悟的,而不是用來言道或妄加名稱就可以的!
<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這是描寫道的本質與道的作用的,<無>就是道的本體,道在天地為開辟之前就已經有了。因為道最擅長的就是無中生有,所以才創出了天地,這就是<有>。有了天地就有了萬物,他就像是世間萬物的母親一樣偉大。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這句是讓我們體會大道所用的。讓我們來看看大道的無名無形的微妙,然我們來看看道創造出世間萬物的神奇力量。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最後他為我們總結了道的玄妙與他的神奇。意思是這樣的。上面所說的這兩種玄妙和神奇,一種描寫的是<無>一種描寫的是<有>,只是字不同而意相同的。都可謂是道玄妙的作用!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個玄字和上一個玄字是不一樣的,上一個是<玄妙>的意思,這個<玄>是指變化來講的。所以意思是這樣的變化來又變化去,就是萬物所遵守的的大道了。

3. 橫劍攻於技,以求其利,是為捭;縱劍攻於勢,以求其實,是為闔.捭闔者,天地之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意思是:橫劍以技進攻,以求得利,這叫開。縱劍以勢進攻,以求得實,這叫合,開合,天地大道。

出自:鬼穀子[戰國]《鬼穀子全集》。

原文:「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

釋義:橫劍劍法專攻技巧和招式,以求得劍法的攻擊和鋒利,這叫捭。縱劍劍法專攻氣勢和局勢,追求致命一擊的機會,這叫闔,能夠達到達到捭闔境界和水平的人,才是掌握天地大道的人。

(3)天地之道德擴展閱讀:

影響

《鬼穀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軍書之寶」,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是亂世之慧說,亂世之哲學。它的哲學是實用主義的,講求名利與進取,是一種講求行動的實踐哲學,其方法論是順應時勢,知權善變。

因為千百年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所以鬼穀子的學說沒有得到後人應有的重視,因此,歷代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譏詆者極多。

其實,《鬼穀子》一書並非等閑之書,它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深影響今人,享譽海內外。

《鬼穀子》、《關令尹喜內傳》、《本經陰符七術》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在其後的史書及其他文獻典籍也多有記載。《鬼穀子》作為縱橫家游說經驗的總結,它融會了鬼穀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其價值是不言自明的。

《鬼穀子》共二十一篇,其中的轉丸,卻已失傳。該書作為縱橫家的代表著作,為後世了解縱橫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參考。

4.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老子所說的天地大道

老子的"道"其實代表了中國古代先哲們的世界觀——世界萬物從何而來,或者說誰創造了世間萬物。不同與西方的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一切,把原罪留給了人類,老子認為世間萬物源於道,而"道法自然",因此順因自然規律,按規律辦事就是"大道"。老子的世界觀與孔子大相徑庭,但又互為依存,是中華文化或者中國哲學史上三個組成部分中的兩個。

《老子》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二十五章說「道法自然」。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自然、無為是說「道」生萬物是無意志、無目的、自然而然的。「道」沒有意志,因為它無所求,無所私,無所爭。十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就是說「道」生養了萬物,但是不據為己有,也不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也不去宰制它們。它反對社會人事的有為,認為人在自然和社會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5. 「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所以說,恬淡、寂漠、虛空、無為,這是天地賴以均衡的基準,而且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出處:《莊子·外篇·刻意》——戰國·莊子

原文節選: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釋義: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之平易和道德之本質。所以說: 聖人息心於此,息心則平易不偏倚,平易不偏則恬淡無心。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侵入,邪氣不能襲擾,故而其道德完美而精神不虧缺。

(5)天地之道德擴展閱讀

作品簡介

莊子的散文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學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像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先也。」(《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司馬遷在《史記》用精練的一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用來辨明老子的主張的。

6. 天之道利而不害,賢人之道為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天地之道利而不害是什麼意思?
答曰:天地之道利而不害的意思是說:「天地自然宇宙的道德作為既或道德行為是有利於有善於萬事萬物萬情萬理的之其意思的」。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答曰:「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意思是說:「聖人的道德作為既或道德行為是與之其天地的道德作為既或道德行為是平衡等衡相符一致的並而是不存在有爭議的之其問題的那種意思的之其所有的把其:「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是什麼「不與天斗不與地斗不與人斗」的那種不爭的意思說辭統通的都是不妥不真的都是悖律悖理的」。

7. ] 中國古人認為天地最高的道德是()。a理b氣c生d滅

] 中國古人認為天地最高的道德是理。

8. 《道德經》第一章天地之始說的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道德經》第一章並沒有專門解釋“天地之始”是怎麼回事,到是第四章和第二十五章在談“道”的源頭屬性時涉及到了幾句。

《道德經》第一章在闡釋“道”可以取道遵循,但沒有可以一成不變取道遵循的道之後說:“無,名天地之始。”意思是說“用沒有來為天地的開始命名”。

《道德經》第四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意思是:“道空盪盪地,所以把握它可能不圓滿。它真深邃啊,像萬物的主宰;它真精妙啊,好像存在著可能本來就存在著。我不知曉它是誰的兒子,好像是天帝的先祖。”

“寂兮寥兮”,寂,言其無聲;寥,言其無形。道默默地存在,不轟轟烈烈,是說“道”不事張揚。“獨立不改”,獨自存在,不為外物所動,表明“道”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周行而不殆”是說“道”循環往復運行而不止息,強調它的普遍性和動態化。

現在回來再說“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混沌狀態沒產生時,對於後來出現的人來說什麼都沒有,所以用“無”為天地之好命名;當人類出現,認識了自然,認識了出現在人的視野中的事物,便用“有”一一地為萬物命名。

9.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是誰說的

莊子.外篇 天道
天 道

【原文】
天道運而無所積(1),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2),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3),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4),其自為也(5),昧然無不靜者矣(6)。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7),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須眉(8),平中准(9),大匠取法焉(10)。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11);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12),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13),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14)。虛則靜,靜則動(15),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16)。無為則俞俞(17),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18),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19)。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20),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21)。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22),此之謂大本大宗(23),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
【譯文】
自然規律的運行從不曾有過停留和積滯,所以萬物得以生成;帝王統治的規律也從不曾有過停留和積滯,所以天下百姓歸順;思想修養臻於聖明的人對宇宙萬物的看法和主張也不曾中斷和停留,所以四海之內人人傾心折服。明白於自然,通曉於聖哲,對於了解帝王之德的人來說,上下四方相通和四季的暢達,全都是自身的運動,晦跡韜光不露形跡從不損傷靜寂的心境。聖明的人內心寧寂,不是說寧寂美好,所以才去追求寧寂;各種事物都不能動搖和擾亂他的內心,因而心神才虛空寧寂猶如死灰。水在靜止時便能清晰地照見人的須眉,水的平面合乎水平測定的標准,高明的工匠也會取之作為水準。水平靜下來尚且清澄明澈,又何況是人的精神!聖明的人心境是多麼虛空寧靜啊!可以作為天地的明鏡,可以作為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天地的基準,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所以古代帝王和聖明的人都停留在這一境界上。停留在這一境界上便心境空明虛淡,空靈虛淡也就會顯得充實,心境充實就能合於自然之理了。心境虛空才會平靜寧寂,平靜寧寂才能自我運動,沒有干擾地自我運動也就能夠無不有所得。虛靜便能無為,無為使任事的人各盡其責。無為也就從容自得,從容自得的人便不會身藏憂愁與禍患,年壽也就長久了。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萬物的根本。明白這個道理而居於帝王之位,就象唐堯作為國君;明白這個道理而居於臣下之位,就象虞舜作為臣屬。憑借這個道理而處於尊上的地位,就算是帝王治世的盛德;憑借這個道理而處於庶民百姓的地位,就算是通曉了玄聖素王的看法和主張。憑借這個道理退居閑游於江海,山林的隱士就推心折服;憑借這個道理進身仕林而安撫世間百姓,就能功業卓著名揚四海而使天下大同。清靜而成為玄聖,行動而成為帝王,無為方才能取得尊尚的地位,保持淳厚素樸的天性天下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跟他媲美。明白天地以無為為本的規律,這就叫做把握了根本和宗原,而成為跟自然諧和的人;用此來均平萬物、順應民情,便是跟眾人諧和的人。跟人諧和的,稱作人樂;跟自然諧和的,就稱作天樂。

熱點內容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
深圳勞動法是不能超幾號發工資 發布:2025-01-16 08:10:44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