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眉縣
㈠ 寶雞第二看守所的生活怎麼樣
韓學林,男,寶雞眉縣湯峪鎮黑峪村二組人,系寶雞市第二監獄公職人員;2016年3月30日晚於寶雞市眉縣黑峪村二組攜帶警棍並有預謀的糾集十多名攜帶凶器的社會閑散人員將前來商議離婚事宜的多名男方親屬打傷,其年近60的楊母被打送往眉縣醫院搶救!韓學林目無王法,在派出所民警的阻止下 用電警棍重傷一人,其糾集的社會閑散人員造成多名男方親屬不同程度的人身傷害;韓學林身為國家公務人員知法犯法,流氓地痞做派令人發指,打人後在當地派出所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和其糾集的不法人員強行逃脫,並揚言要將前來商議事宜男方楊姓長輩當場放血。
在當今的法治社會,還有如等殘暴的國家公務人員,目無法紀,聚眾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目前主犯韓學林在逃,希望社會各界關注此事,給我們底層老百姓一個說法,給所有受害者一個公平公正的答復;這樣的人不配穿警服並應收到法律的制裁。
㈡ 三國人物 法正的資料
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飢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建安十三年(208年),張松出使曹操,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後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於是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 法正像
[1]前往。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松密謀協規,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為主。 建安十六年(211),劉璋聽聞曹操欲遣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後兼並益州。張松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讓他討伐張魯,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為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法正於是暗地裡背叛劉璋,向劉備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借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占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松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入蜀。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假意答應北伐張魯,進軍葭萌。張松因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決裂,向成都進軍。益州從事鄭度向劉璋建議以堅壁清野拖垮劉備。劉備知道後十分憂慮,法正卻認為劉璋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還算是個愛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採納這個會損害百姓利益的計策。果不其然,劉璋認為:「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於是罷黜了鄭度。
進言劉備,重用許靖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軍包圍成都,蜀郡太守許靖將要出城投降,被人發覺,因為是在危急關頭,不宜誅殺自己人,於是劉璋放過了許靖。劉璋投降後,劉備也因此不用許靖。許靖與其弟許劭(許子將)是天下聞名的名士,但沒有身為人臣的才能。這時諸葛亮諫道:「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宇內。」(許靖是眾人所仰望的,斷不可失,應當藉助他的名望使海內對您恭敬。)法正也勸說:「天下有名無實的人就是許靖了。但是主公剛剛開創大業,許靖的名聲四海皆知,您如果連他都不用,天下賢人恐怕會認為您薄待賢臣。」希望劉備仿效戰國時的燕昭王重用郭隗的故事,於是劉備對許靖逐漸尊敬重用。
勸勉主公,拉攏士族
劉備占據益州後,急需與蜀中大族豪強結納關系,因此群下勸劉備迎娶劉璋舊將吳壹之妹吳氏,但吳氏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之妻,劉備認為自己與劉瑁同族,這么做有違禮法。法正進諫道:「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晉文公逃難到秦國時曾娶了親侄晉懷公子圉的妻子懷嬴。法正認為晉文公尚且可以娶親侄之妻而未遭到禮法的抨擊,何況於劉備與劉瑁之間還不是親戚關系。劉備遂納吳氏為夫人。其後劉備賜予諸葛亮、法正、張飛及關羽四人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作為諸將中最高賞賜。法正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又命法正與軍師將軍諸葛亮、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興業將軍李嚴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然而法正雖然擅長軍事謀略,但在政治謀略上稍差,但知因循守舊卻不會變通。《蜀科》制定後,由於嚴法治蜀,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豪強十分不滿,以消極態度抵觸蜀漢政權,為此,法正提出用當年漢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之事向諸葛亮進言,認為成都初定,宜「緩刑弛禁」,放寬約束。但諸葛亮認為不能盲目沿用漢初的法度,應當因時制宜,懂得變通,於是寫了封信《答法正書》給法正,曉以大義,告訴其更深一層的意思。(《答法正書》: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濟。劉璋闇弱,自焉以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矣。) 當時法正在外掌握著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權(蜀郡下轄成都縣),在內仍然經常為劉備出謀劃策,是劉備的主要謀士。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掌握大權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與他有過小矛盾的人,他則攜私報復。有人向諸葛亮告發,希望他能夠稟報劉備,不要讓法正作威作福。而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寵信的重臣,足智多謀、勞苦功高,即使稟報,劉備也一定會袒護他,因此不願意過問。
看準時機,進圖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劉備獻計,認為曹操一舉降伏張魯,卻未繼續進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一定是內部動亂,而夏侯淵、張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漢中,應該立即發兵奪取漢中。且告訴劉備奪取漢中的意義:上,可以討伐國賊,尊崇漢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拓國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戰略。劉備贊同,於是率領諸將進攻漢中。 劉備有一次與曹軍在作戰中,形勢不利,本應馬上撤退,而劉備卻大怒不肯撤軍,無人敢進諫。當時箭如雨下,法正便走去擋在劉備前面。劉備趕緊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連明公也冒著箭雨、飛石,何況我呢?」劉備只好允諾:「我和你一起撤退。」便暫時撤軍了。
非凡謀略,斬殺妙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南渡沔水,於定軍山、興勢山山麓扎營,與率軍前來的夏侯淵部對峙。當時夏侯淵(字妙才)駐守南線據點走馬谷,張郃駐守東線據點廣石。法正採取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余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廣石。張郃率親兵搏戰,雖然沒有丟失據點,但也抵擋不住劉備軍的輪番攻擊,於是向夏侯淵要求增援。 夏侯淵將精兵分撥一半去支援張郃,自己繼續固守南線。隨後劉備派兵偷襲走馬谷,放火燒毀了曹軍陣地前的防衛工事鹿角,夏侯淵親自率四百軍士出營救火、修補鹿角。此時,法正看準時機,見夏侯淵正處於劣勢,提議全力進攻夏侯淵,劉備於是命黃忠居高臨下從後方擂鼓突襲,夏侯淵猝不及被黃忠斬殺,曹軍潰敗。劉備從此占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不久,曹操親征,聽聞是法正獻計取漢中,因而感慨不已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 接下來的漢中爭奪戰中,曹操雖然兵力佔有絕對優勢,但是劉備斂眾拒險,終不與曹操交鋒,曹操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操不得已而引軍還,劉備遂占據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以法正為(漢中王)尚書令、護軍將軍。
一代奇才,英年早逝
魏黃初元年(220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被追謚為翼侯。 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先主傳雲: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進諫,皆不聽從。章武二年(222),大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諸葛亮對法正善出奇謀十分欣賞,陳壽也將他比作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但陳壽同時也認為法正品德不佳,這一點也與程昱和郭嘉相似:程昱性格急躁,喜歡與人結怨;郭嘉不喜拘束,行為不檢點。兩人雖對魏國功不可沒,但性格及操守上皆有缺陷,故陳壽以此二人比擬之。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曹操: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華陽國志》) 孫盛:正務眩惑之術,違貴尚之風,譬之郭隗,非其倫矣。(《三國志·蜀書·法正傳》注引孫盛評) 楊戲:翼侯良謀,料世興衰,委質於主,是訓是諮,暫思經算,睹事知機。--贊法孝直(《季漢輔臣贊》) 諸葛亮: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三國志·蜀書·法正傳》) 陳壽: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擬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三國志·蜀書·法正傳》) 司馬光:法正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飧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編輯本段簡明演義傳記
法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法正(張民甫飾)
正是賢士法真孫子,張松之友。原為劉璋部屬,與張松、孟達合謀獻益州給劉備。在涪城大會上,與龐統一起策劃刺殺劉璋的計劃。伐蜀成功後,曾與諸葛亮討論治法之事。後來任蜀郡太守時公報私仇,聽聞諸葛亮向他人的解釋後有所收斂。曹劉爭漢中時,說服劉備親征,又受諸葛亮之命助黃忠斬殺夏侯淵。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後,法正被任命為尚書令。
編輯本段劉備眼中的法正
第一謀士
提起劉備手下的第一謀士,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諸葛亮。其實當時諸葛亮主要管理內政和籌措糧草,在劉備身邊為其出謀劃策的是法正,劉備對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過了諸葛亮,三國志記載法正,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可見他當時的地位。下面我引用了彭氏軍史評論里對法正的評價:
彭氏軍史評論
因為劉封、孟達不發救兵,關羽被東吳擒殺。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計,欲擒故縱,先調劉封守綿陽;孟達機警,與申耽、申儀商議:「我與法孝直同有功於漢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漢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見害,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達反水,將上庸獻予曹魏,並禍及並導致劉封被殺。諸葛亮的這一計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關羽和荊州以後的損失。法正若在這一切是否還會發生?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東)人,名門之後。其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是東漢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東漢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監。東漢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饒閉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戰火的避難所。法正和好友孟達入蜀投靠劉璋(難怪孟達有此一說),但劉璋昏庸不識才。僅委任法正為縣令,法正的缺點是品行不怎麼樣,所以劉璋以後乾脆不予任命。法正這段時間很不得志。後來法正和益州別駕張松成了好友,在張松的極力舉薦下,法正才獲劉璋委派出使劉備的工作。法正正是利用這次出使的機會結識一代梟雄劉備。 法正和張松決心共同幫助劉備入主西川,後來孟達也加入進來,於是就有了《三國演義》中有名的「張松獻地圖」的故事。法、張一直苦於沒有機會,直到建安十六年(211) ,曹操欲取漢中,劉璋為防範曹操大軍禍害益州,再次派遣法正為使者去見劉備。法正暗中向劉備獻計,鼓動游說劉備奪取西川以成就王霸大業。而收取兩川以做為圖取王霸的根據地正是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設計好,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劉備即率步
㈢ 還歷史人物本色,拋開《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客觀評價諸葛亮。
我以為「三國演義」不是歷史,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人,演義當中的諸葛亮是神。魯迅先生說得非常正確,諸葛亮是中國造神運動的結果,也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通過研讀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我個人對諸葛亮有如下評價:
1、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其結果是諸葛亮死後費禕、董允、姜維等人只能獨當一面,而不能統馭全局,致使政令、軍令不能統一。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寫道:宮中府中,具為一體……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這樣的管法,即使劉禪有雄才大略,也無展示之處。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中大小事情全憑「相父」決斷,劉禪根本就未親政,使得諸葛亮死後後主對軍國大事一無所知,更無法作出決斷。
2、不能知人善任。其結果是諸葛亮死後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政治、軍事上沒有可當大任之人,加之後主昏庸、黃皓弄權,使蜀國迅速衰敗。
3、隆中對的戰略錯誤。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制定了占據荊州、奪取巴蜀占據漢中以為更本,然後以圖中原的戰略構想。造成原本弱小的蜀國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於一點,只是兵力分散,處處薄弱。況荊州乃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即使荊州不丟,問鼎中原也無可能。
4、治國有方、馭軍無能。諸葛亮在治國方面可謂出類拔萃,在短時間內使蜀國改變了劉璋時期的暗弱政治,使百姓富足。但在軍事方面雖六齣祁山皆無功而返,且首出祁山在一片大好形勢的情況下,因街亭之敗造成全線崩潰。首出祁山是三國鼎立後的首次北伐,其意義非同一般。當時,關中震動、隴西三郡望風歸降,魏國遣大將張合來抵禦蜀軍。諸葛亮深知此次北伐的重要性,也知道張合乃魏之名將,更知道街亭對蜀軍的重要是生死攸關的,當時諸葛亮應親駕街亭,這樣斷無街亭之失。如是,潼關以西歸蜀國多時矣,三國歷史就有可能改寫。諸葛亮雖深知依蜀國的國力無法和魏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應該以奇兵勝之,但在以後的五次北伐中,仍然以法進兵。而魏國統帥深知蜀軍的弱點,堅守不戰,致使蜀軍雖六齣祁山皆無功而返。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魏國同帥司馬懿相差甚遠。三國演義當中為美化諸葛亮,把他描寫成一個「失敗的英雄」。
5、窮兵黷武。蜀國人口不過94萬多,劉禪投降時有兵11萬多人,是三個國家中比例最高的一個。而當時魏國人口500多萬,吳國人口240多萬。在蜀國存在的42年間,大的戰爭就又征南、征吳、六齣祁山、九伐中原等。連年征戰使得蜀國國力凋敝、人口減少,大量的精壯勞力從軍破壞了蜀國的經濟。
6、剛愎自用。在首伐中原時,魏國派夏侯懋率軍抵抗,魏延上賬獻策曰:「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尋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懋若聞某驟至,必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諸葛亮卻以「此非萬全之策」為由,拒絕考慮。
我曾研究過當時的三國形勢圖,此計謀確屬出奇兵之計,後來確實證明夏侯懋無謀,若按此計,三國的形勢將會發生大的變化。首次北伐失敗後,其後的五次北伐已再無此可能,因為魏國的統帥已換成深通軍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論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
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歷來被稱為政治家、軍事家,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公正、廉明的作風,受到歷代的一致好評。在現代也非常需要向諸葛亮這樣的治國人才。
其中,《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其的評價引起了後代的許多爭論。陳壽在高度評價了諸葛亮的為人、執政、治軍的能力後,稱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如此一來,諸葛亮是否還能稱為軍事家呢?本文根據歷史的真實情況就此作一分析。
一、 諸葛亮指揮的主要戰役
諸葛亮一生所親自指揮的主要戰役均發生在劉備去世後(公元223年),主要有:
1、 諸葛亮南征戰役
2、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役(祁山)
3、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戰役(陳倉)
4、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戰役(武都、陰平)
5、 諸葛亮反擊魏第一次攻蜀戰役(漢中-隴右)
6、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戰役(祁山)
7、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戰役(五丈原)
在劉備去世之前,諸葛亮基本上負責一些外交遊說、行政治理、參謀和戰略方針方面的工作,從未指揮大兵團進行作戰。而在劉備去世後,直到諸葛亮去世,蜀國的主要軍事行動基本上都是由其親自指揮的。
應該說劉備的識人能力在三國時代與曹操、孫權並列第一,馬謖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終劉備一生,沒有派諸葛亮指揮過一次重要戰役,應該說,在劉備看來,諸葛亮的指揮作戰水平是在自己、龐統和法正之下的。而後來將兵權交給諸葛亮也是因為前三名都不在了的緣故。在指揮作戰水平的水平上,諸葛亮可能與魏延不相上下,這也是魏延一直感嘆自己的才能無處發揮的緣故吧。
劉備在漢中稱王時,尚書、尚書令等國家治理的大官均另有其人,諸葛亮僅是一個軍師將軍,而魏延為鎮軍將軍、漢中太守,因此在劉備眼裡,獨立統兵作戰的能力魏延高於諸葛亮、也高於張飛等其他大將。因為當時蜀國的危險只來自漢中方向。這一方向的統兵大將就是當時的最高水平了。
二、歷次戰役簡評
1、 諸葛亮南征戰役(公元225年)
此次戰役平定了蜀國南方的少數民族叛亂,保證了今後北伐戰爭中後方的穩定。當時由於西南屬於荒蠻地區,少數民族人數不多,軍隊也沒有受過什麼正規訓練,加之採取了馬謖軍事為輔、政治為主的策略,並由包括李恢、馬忠等將領共同分三路進兵,依次平定了高定、雍凱、朱褒和孟獲的叛亂。此次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軍事作戰,而主要是克服山水險阻、氣候、水土等困難,無法反映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而所謂七擒孟獲的事情,不見於《三國志》等重要史籍,因而其很有可能是後人杜撰的。或許擒獲後又釋放的事情是有的。
而且,也並不是終諸葛亮一生南方都很穩定,諸如馬良、張翼均在諸葛亮在世時進行過平定南方再次叛亂(公元233年)的行動。同樣的工作,在吳國基本上是派一位得力將領就可完成。在魏國,突擊烏桓部族以及袁氏集團殘余的戰役卻是由曹操親自指揮的,應當說是長途奔襲戰的典範吧(一戰就將蹋頓單於的數萬騎兵全部殲滅)。
2、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役(祁山——公元228年初)
此次戰役的開始階段形勢很好,應該說是歷次北伐中形勢最好的一次。但由於諸葛亮連續犯了若乾的錯誤:用人不當、對戰局判斷不準、缺乏互相策應、部署失當等,導致此戰最後成為歷次北伐中失敗最慘的一次。
戰前雙方部署:
蜀軍:共10多萬人,其中東路由趙雲、鄧芝率領約一萬人,出箕谷作為疑兵吸引魏軍於關中地區;諸葛亮自率9萬兵馬出祁山,准備攻佔隴右地區。諸葛亮此前沒有採納魏延的率精兵突擊長安的建議,因為其一開始就已經制定了先佔領隴右在逐步進攻關中的戰略。蜀軍調集了當時能調集的所有主要將領(魏延、趙雲、鄧芝、馬謖、吳壹、王平、高詳、李盛、黃襲等)和絕大部分機動兵力,准備趁魏國忙於東線戰事時,在西線一舉成功。
魏軍:前後共有6萬人投入戰斗。其中張郃率主力野戰兵團五萬人進攻隴右的蜀軍,曹真率數千人防守秦嶺各谷口,隴右各郡數千人馬堅守各主要戰略要點。戰前,由於自劉備去世後5年來此戰區一直沒有大的戰斗,而在魏、吳前線卻戰事連連,因此魏國在本地區僅有不到一萬兵力收縮於主要戰略要點進行戒備。戰區司令為沒有領兵作戰經驗的駙馬司馬琳。直到蜀國即將進攻時才匆忙派大將軍曹真替換了司馬琳。而張郃實際為魏國的戰略預備隊,這可以從其一會在荊州、一會在雍州反復奔忙中得到證明(見《三國志——張郃傳》。為反擊蜀國的進攻魏主親自派兵五萬由張郃統帥自洛陽前往西線作戰,魏主隨後也親臨長安督戰。
戰役結果:由於諸葛亮分兵作戰,並委派沒有實戰與獨自領兵經驗又自負的馬謖為阻援部隊司令,導致馬謖很快被魏軍擊潰,而諸葛亮准備不足,應變能力也不夠,在兵力仍處於優勢的情況下選擇了敵前撤退,從而使戰局無法挽回,全線崩潰。
分析:雖然事後將主要失敗責任推在馬謖身上,但諸葛亮的錯誤還是很明顯的。
其一,對敵我雙方形勢的判斷不準,過高地估計了蜀軍的攻城和山地防禦能力,過低估計了魏軍的快速進攻和突擊能力,導致戰役預備隊未能進行及時的增援。
分析當時蜀軍分為三大部分:前軍由先鋒魏延等將領率領(約2.5~3萬人)在攻擊冀城、上邽等隴右戰略據點;阻援軍分由馬謖、高詳帶領在街亭、列柳城阻擊魏軍增援部隊(3萬人);而諸葛亮率3~3.5萬人(估計有部分負責押運糧草)作為戰役預備隊踞中策應(在西縣,位於祁山東北)。
由於在進行形勢判斷時,認為阻援部隊可以堅守很長的時間,而攻城部隊能夠很快攻克各城,又以為魏軍兵力處於劣勢,不敢發動猛烈的進攻。結果三個判斷均出現失誤。
其二,諸葛亮在魏軍主力即將到達時,沒有集中主力首先擊敗魏軍野戰兵團,而是一面阻援,一面對隴右各戰略據點進行攻城作戰,結果被魏軍各個擊破,犯了分兵作戰的兵家大忌;
其實,這才是本次戰役的失敗關鍵。看看相同的情況下,曹操是如何指揮的:曹操在進攻袁紹的鄴城時,袁尚領兵(也是野戰兵團,原先在進攻袁譚)來增援,曹操立即留少量部隊監視鄴城守軍,自率主力迎戰袁尚兵團,經過激戰一舉擊潰增援(野戰)兵團,結果鄴城守軍軍心大亂,加上曹軍主力回師猛攻,隨後很快就被攻佔了。
因此,諸葛亮當時的唯一正確選擇是:集中攻城的魏延、吳壹軍團,加上馬謖、高詳的兵團以及自己的中軍,首先迎戰魏軍張郃兵團,可留下少量部隊牽制冀城、上邽等地的守軍。如果擊敗張郃兵團,隴右必定全是蜀國的,如果被張郃打敗,那就只能說蜀國還不具備進攻魏國的實力。
其三,諸葛亮識人的能力比劉備差,劉備早已叮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諸葛亮認為其軍事理論很好,就委以重任,結果造成阻援行動的迅速失敗;
其實,到過街亭(不論是庄浪的街亭還是秦安的街亭)或看過街亭地形照片的,都能夠發現,街亭附近的山(南山)均很小、很矮,並不是想像的那樣是高大險峻的山峰。如果2萬多人站在山上,就只能是一個挨著一個了,這明顯是不符合基本常識的。故此,歷史上馬謖很可能是既佔領了山又佔領了城和路,完全是按照諸葛亮的部署進行的,只不過2.5萬人蜀軍被精銳的4.5萬魏軍(因為這支魏軍是魏國的戰略預備隊,魏王親自交給張郃率領的)擊敗了。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馬謖沒有獨立統兵作戰的經驗,又是一位書生(決不是武將),哪裡是魏軍名將張郃的對手呢。
馬謖可能只是諸葛亮為向國人交代的替罪羊,這也是馬謖被斬時蜀人均落淚而蔣琬也反對殺馬謖的原因了。不過後人均歌頌諸葛亮,也就沒人敢提這件事了。
其四,兵力部署有問題:街亭的位置歷史上有爭議,若按標準的說法,是在甘肅庄浪東20公里,距諸葛亮的中軍所在地西縣竟有200公里的山路,這在通信與交通落後的1800年前,是一個很遠的距離了。諸葛亮把2.5萬軍馬派到如此遠的地方(還讓一位沒有實戰經驗的將領統帥),加上周圍的廣魏郡以及安定郡、天水郡的一部分均還在魏軍手中,是極其危險而不合理的;估計街亭的實際位置應在今甘肅秦安東北的隴城鎮(也就是漢代的古城略陽,東漢初劉秀擊隗囂的戰斗多次在此發生),距西縣也有100多公里。總之,戰役預備隊距阻援前線過遠是一個重大部署錯誤。
至少在馬謖危機的時候,諸葛亮的中軍無法進行增援,而為什麼諸葛亮躲在距前線很遠的西縣到現在也分析不出來原因。可能是為了策應糧草或怕魏軍出散關斷蜀軍後路吧,那樣的話也就太過謹慎了。
其五,阻援失敗後,應變能力差,未能組織有效的反擊,戰役預備隊也沒有使用,使餘下的6萬大軍只能進行匆忙的撤退而損失慘重。當時諸葛亮手中還有6萬人(9萬減去馬謖2.5萬,高詳0.5萬人),應比魏軍兵多(5萬再減去街亭、列柳城作戰的損失),估計僅諸葛亮的西縣就應有戰役預備隊2萬左右,如果組織的好,還是可以向魏軍進行反擊的。諸葛亮的西縣撤退只是由於魏軍勝利後沒有進行追擊(或前去攻擊蜀軍攻城的前軍去了)而比較從容罷了。
根據以上幾點,可以認為本戰役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軍事失利,而且與他的指揮錯誤有直接的關系。這也造成了以後的各次戰役中,諸葛亮的指揮作戰更加謹慎、小心。
3、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戰役(陳倉——公元228年末)
此戰前,西線形勢也很好。當時吳國在東線擊敗了魏軍大將曹休,魏軍損失很大,因此從西線抽調大量兵力向東線增援,包括張郃的主力兵團,關隴地區兵力空虛。雖然蜀軍年初剛經歷了大敗,但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應有一定的恢復。但諸葛亮出兵陳倉要塞,久攻不下,白白喪失了大好時機,魏軍增援一到,蜀軍只好撤退,雖然射死魏將王雙,但於大局無補。
戰前雙方部署:
蜀軍:諸葛亮親率數萬人(估計實際兵力在3~4萬)出散關直抵陳倉,准備攻佔陳倉要塞,斷絕隴道,切斷隴右與關中的聯系,再進一步佔領隴右、威脅關中。
魏軍:將軍郝昭、王生領兵千餘堅守陳倉,大將軍曹真率兵數千守長安,張郃等主力遠在荊州前線。但魏軍提前加固了陳倉要塞,作好了堅守的准備。
戰役結果:蜀軍屯兵於堅城之下,猛攻20多天,無法攻克,看到魏將張郃統兵前來增援,加之糧食快要用盡,只好撤回漢中。
分析:諸葛亮用兵刻板的典型戰例,雖然沒有什麼損失,但所失掉的寶貴戰機,是再也找不到了。從此戰之後,魏軍重兵集團就長住西線,在祁山、上邽、陳倉、眉縣、長安一線築壘堅守,蜀軍已經沒有戰勝魏軍、攻佔隴右、關中的機會了。諸葛亮的主要失誤在於:
其一,用兵刻板,在街亭勝利後,魏軍主將曹真就估計諸葛亮下次將進攻陳倉,故提前派郝昭對陳倉進行加固與防禦准備,而號稱用兵入神的諸葛亮竟然就來攻打陳倉,這不能不說是在形勢判斷、敵情偵察等方面的重大失敗(見《三國志——曹真傳》;
其二,對攻堅戰准備不足,以為依靠雄壯的軍威就可迫使守軍投降。而在勸降失敗後,以數萬人猛攻1000人防守的小城陳倉20餘日而無法攻克,至少說明攻城准備不充分,加上魏軍增援很快(當時,魏主急招在荊州前線的張郃回河南城,並命其率戰略預備隊3萬人緊急趕往西線增援),使此次戰役無功而返。白白浪費錢糧。
而殺掉一個小將王雙(不是大將,演義為突出諸葛亮,將王雙說的很厲害),對魏國來說是無關痛癢的事情。何況在前面的荊州戰場吳國也曾殺死一個王雙,不知是否同一人?
4、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戰役(武都、陰平——公元229年)
諸葛亮派將軍陳武(也稱陳式、陳戎)率軍自漢中進攻魏武都、陰平兩郡,魏將郭淮本准備進行反擊,後發現諸葛亮率軍跟在後面,就撤回了天水郡,諸葛亮沒有追趕,佔領兩郡後回軍。
戰前雙方部署:
蜀軍:蜀將陳武率兵數千人進攻,諸葛亮自率主力數萬人於後;
魏軍:雍州刺史郭淮領兵數千人,其他部隊沒有參戰。
戰役結果:此戰根本沒有發生大的戰斗,應該不算一次正式的戰役,只不過後來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功績,才將此次作戰列為幾出祁山之一了。此次行動的結果是佔領了魏武都、陰平兩郡。
分析:估計此次蜀軍行動的真實目的為,以弱軍假裝進攻兩郡吸引魏軍前來作戰,而諸葛亮自率主力再進行包抄攻擊,從而達到消滅隴西魏軍主力的目的。原因是:
其一,武都、陰平兩郡早在曹操撤離漢中時,因兩郡太過靠近蜀境,不易防守而決定放棄,並同時將人口5萬余戶遷往天水、長安一帶,這在《三國志——張既傳》中有非常明確的記載。且兩郡處於荒山僻嶺中,距離雙方的防禦線均較遠。因此當時兩郡根本沒有攻佔的意義,也無須攻佔(因為兩郡當時就無兵防守)。直到後來魏國准備吞並蜀國時,此兩郡才開始重要起來了。
另外,在第一次北伐時,此兩郡均在諸葛亮的駐地西縣和祁山的南面,諸葛亮的部隊早已通過了武都郡,可並不見記載武都郡響應或被攻佔,諸葛亮撤退後魏軍收復領地也沒有該郡的名字。這就證明該兩郡是無人區,無佔領的必要。
本次戰役的「勝利」,只不過是為諸葛亮恢復官位的一種托詞罷了。
其二,蜀將陳武沒有什麼名氣,所帶兵估計不會很多,派到很遠的山嶺中去,很明顯是誘敵部隊,而其後諸葛亮的部隊才是真正的攻擊力量。諸葛亮不會如史書所記載的那樣是正好在那一帶,因為很明顯,諸葛亮如沒有什麼事情,帶領大部隊跑到荒山中干什麼呢?
其三,魏將郭淮開始果如諸葛亮預計那樣,看到陳武的部隊較弱,就准備由天水南下,攻擊一番,檢一點便宜。不過他後來發現了諸葛亮的主力,識破了蜀軍的真實意圖,就馬上退回天水去了。使諸葛亮的計謀沒有成功。
5、諸葛亮反擊魏第一次攻蜀戰役(漢中-公元230年)
曹軍鑒於蜀軍多次進攻,准備反擊一下。曹軍兵分四路進攻漢中,不過由於遇上連下30多天大雨,使魏軍一直都忙於修復道路,直到魏帝下令撤退,雙方也沒有發生接觸和戰斗。
此後,蜀軍進行了一些追擊戰,但實際諸葛亮沒有參加。估計規模也很小,因為道路問題對雙方是相同的。諸葛亮的防禦部署看起來是比較合理和嚴密的。不過沒有經受實戰考驗。
演義所述的基本都是虛構的故事。本次是諸葛亮在世時唯一一次魏軍兵力超過蜀軍,因此諸葛亮也很謹慎,命令李嚴立即抽調防禦吳國的部隊2萬人增援漢中。
6、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戰役(祁山——公元231年)
諸葛亮進攻祁山和上邽等地,魏軍防守,司馬懿、張郃領兵增援,雙方在祁山一帶相持不下,並發生了一些局部的戰斗,最後諸葛亮糧盡撤兵,並伏擊射死魏將張郃。
戰前雙方部署:
蜀軍:諸葛亮親率魏延、高詳、吳班等將領,兵馬8萬多,以武都郡為基地進攻祁山一線;
魏軍:司馬懿(接替生病的曹真)、張郃領兵鎮守長安後前往祁山增援(估計4萬多人);祁山一線守軍:賈栩、魏平、費曜等(估計1萬人),由西線增援的部隊:郭淮部(估計5000人)共計不到6萬人。
戰役結果;此戰為諸葛亮生平最大勝利,不僅殲滅魏軍3000人,還射死魏大將張郃。諸葛亮通過反復調動魏軍,希望以包圍祁山、上邽等地來吸引魏軍增援,而後集中主力消滅魏軍增援兵團。不過由於魏軍新統帥司馬懿非常謹慎,沒有給諸葛亮以機會,最後糧盡撤兵。應該說此戰諸葛亮沒有犯什麼錯誤,其反復調動兵力的藝術很高,但是最終沒有辦法使魏軍與其決戰,只能放棄佔領的上邽等地撤退。撤退中的反擊部署的很好,一舉消滅了張郃,報了街亭的仇。
不過這些戰術上的小勝利於整個國家戰略相比,實在是太小了。而魏國兵多將廣,死了一個張郃,又冒出了郭淮、鄧艾、鍾會等大將,蜀國實在是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7、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戰役(五丈原——公元234年)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大軍出褒斜道,直取關中地區,希望與魏軍進行決戰。魏軍加強防禦不與蜀軍進行決戰,最後諸葛亮病死於軍營中,蜀軍撤退。
戰前雙方部署:
蜀軍:諸葛亮率魏延、楊儀、姜維、王平(改名何平)、馬岱等10萬軍自漢中直接進攻關中。
魏軍:司馬懿、郭淮、秦朗等軍約7萬人。
戰役結果:司馬懿佔領了渭水南面的陣地,部署防線,使諸葛亮無法東進,又派郭淮搶先佔領了渭水北岸的要點北原,加上西面的要塞陳倉,使諸葛亮軍被阻擊在秦嶺北側,渭水南麓一線,進攻攻不下魏軍的防禦陣地,想依仗優勢兵力與魏軍決戰又不得,這樣一直相持了3個多月100餘天,最終諸葛亮不幸病故,蜀軍才撤退,而魏軍吸取了上次張郃失敗的教訓也沒有進行追擊。
分析:諸葛亮此戰也有許多錯誤:
第一、10萬大軍跨越數百里崎嶇的秦嶺進攻關中,必定要想盡辦法速戰速決,而不能屯兵堅城之下100多天,而無所事事。即使你准備的糧草再多,這也是違反最基本兵家常識的事情了。
第二、諸葛亮的用兵部陣均在魏軍的預計之中,這只能說明用兵謀略太過平常。首先,司馬懿認為蜀軍如果沿秦嶺向東面的武功進攻,魏軍就比較麻煩了,為什麼呢?因為向東進攻逐步進入關中平原,魏軍無險可守,而東面的長安是魏國重鎮,不能丟失,故魏軍必須出擊進行攔截,這樣一來蜀軍就能夠同魏軍進行決戰了,因此司馬懿力排眾議,領兵渡過渭水在南岸背水布防,提前防住了這一對魏軍威脅最大的進攻。其次,蜀軍看到東進不能只好西上五丈原。這時魏將郭淮判斷蜀軍的戰役企圖是切斷隴道,從而控制隴右,馬上建議搶占戰役要點北原,從而堵住了蜀軍北進的道路,蜀軍果然來爭奪,不過以失敗告終。再次,諸葛亮又派兵向西攻擊要塞陳倉,結果可想而知了。
第三、進行前線屯田。如果諸葛亮的屯田是真的話,那實在是太不符合最基本的軍事常識了。原因是:首先,大軍三面受敵,地域狹窄,部隊要隨時准備作戰,怎能在前線進行屯田呢?其次,屯田至少需4個月時間(尤其在北方的關中)才能收獲糧食,10萬大軍靠此維持是不現實的;再次,即使糧食豐收了敵軍騎兵過來一沖,結果只能是顆粒無收了;再者,諸葛亮為此次戰役准備了大量的糧草,加上發明的先進運輸工具和提前在斜谷中建立的糧倉,因而蜀軍並不需要依靠屯田來增加糧食。實際上諸葛亮進行前線屯田的目的只有一個,引誘魏軍前來進攻,好找機會擊敗他們,這才是符合諸葛亮思想的真實企圖。至於所謂送婦女絲巾給司馬懿,那隻是後人為貶低司馬懿而編排的故事。因為諸葛亮已經知道司馬懿根本就不會出戰的(許多士兵散在田間種地都不能誘使司馬懿出戰,送條絲巾就能奏效的話,恐怕那就不是司馬懿了),而且我相信諸葛亮也不會採用這等下三爛手法,因為這不是那個嚴謹、氣節高亮的諸葛亮所能做的出來的。請不要貶低諸葛亮的偉大人格。最終,諸葛亮的誘敵之計沒有成功,一則是他的計謀過於平常,同時他的對手也與他不相上下。
第四、諸葛亮在進攻北原失敗後,沒有繼續進攻,也沒有任何其他辦法,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如果不進攻,那就立即撤兵。10萬大軍每天需消耗多少糧草啊,還要跨越數百里崎嶇險峻的小路運送過來,這要消耗多少人力財力啊。而魏軍緊靠渭河和關中的根據地,運輸、補給極為方便,是根本不會著急的。因此立即撤兵能減少大量的損耗,可能諸葛亮也不會憂煩而死了。
以上總結了諸葛亮所親自指揮的主要戰役,這些內容均根據歷史真實而寫,當然還有一些個人的分析。通過比較,在作戰水平上,諸葛亮應高於司馬懿,而低於曹真。原因是諸葛亮與曹真作戰3次,第1、2次均以諸葛亮的失敗告終,第3次因下雨沒有交戰算做平手,故諸葛亮對曹真為0.5比2.5。諸葛亮不如曹真。與司馬懿交戰2次,諸葛亮一勝一平,為1.5比0.5,諸葛亮高於司馬懿。這樣說估計大家不能接受,因為在演義中曹真被貶低的太多了。
當然,這僅是對作戰、指揮水平上的評價,而諸葛亮在政治、軍事理論等方面的才能是非常優秀的。這是不可抹殺的。由於這些內容已經是歷史公認的,我就不再評說了。
歸結起來,我認為諸葛亮應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理論家。軍事家不僅應有好的理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必須用兵如神,勝多敗少(至少是勝8敗2吧),如果是勝少敗多隻能為理論家。
㈣ 寶雞眉縣中考含生地分數嗎
不算。
生地分數在八年級就已經考了,分數不計入中考但是計入學籍。
眉縣的中考考的科目計入分數的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共7科,其中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筆試,其他科目均為閉卷,而且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也會計入考試總成績里。
㈤ 幫忙歷史故事
三國
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發黃巾起義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三國局面的形成
東漢中平六年(189)靈帝死,劉辯繼立為少帝。執政的何太後兄何進聯絡西園八校尉之一的袁紹,殺統領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碩。袁紹、何進等密謀盡殺宦官,並召並州牧董卓入洛陽為援。當宦官殺何進,而袁紹又盡殺宦官之時,董卓率兵入洛陽,盡攬朝政。他廢黜少帝,另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董卓的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對,釀成大規規模的內戰。
董卓入洛後,袁紹出奔冀州,東郡太守橋瑁假東漢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董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他們分屯要害,推袁紹為盟主,相機進攻董卓。初平元年(190),董卓避關東兵鋒,挾持漢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軍本是烏合之眾,彼此欺詐並吞,不久就分崩離析了。初平三年長安兵變,董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
經過激烈的混戰以後,到建安元年(196)時,全國形成許多割據區域:袁紹占據冀、青、並三州,曹操占據兗、豫二州,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公孫瓚占據幽州,公孫度占據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後占據徐州,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占據荊州,劉璋占據益州,孫策占據揚州的江東部分,士燮占據交州。此外,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保據漢中地區,置祭酒以治民。在這些割據者中,勢力最強也最活躍的是袁紹和曹操(見魏武帝曹操)。
董卓入洛後,曹操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反抗,成為關東聯軍的一支。他在濟北(今山東長清南)誘降黃巾軍三十萬眾,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又陸續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建安元年,他把漢獻帝遷到許縣(今河南許昌東),取得了挾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又屯田積谷,以蓄軍資。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兩軍進行官渡之戰,曹操以弱勝強,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袁紹二子的矛盾攻佔袁氏的鄴城,相繼佔領青、冀、幽、並四州之地,統一了中原地區。建安十二年,曹軍出盧龍塞(今河北遵化西北),打敗侵擾北方的烏桓。
建安十三年,曹軍南下,攻佔劉表之子劉琮所據的荊州。依託於荊州的劉備向南奔逃。江東的魯肅受孫權之命與劉備會晤,商討對策,諸葛亮又受劉備之命,於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與孫權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水師於赤壁(一般認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迫使曹軍退回中原。這就是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戰。曹操北歸以後,用兵於關中、隴西,把統一范圍擴及整個北方。
建安十六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劉焉之子)的地盤。二十四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據守荊州的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劉備軍相持。
漢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即魏文帝曹丕),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即漢昭烈帝劉備),國號漢,世稱蜀,又稱蜀漢,建元章武。孫權於221年接受魏國封號,在武昌稱吳王。222年,蜀軍出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今湖北宜都境),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即吳大帝孫權),後遷都建業(見建康),建立吳國。猇亭之戰以後不久, 蜀、吳恢復結盟關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三國疆域,大體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區,吳得東南地區。魏國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蜀、吳相接。蜀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吳有揚、荊、交三州。三國戶口,魏有戶六十六萬余,口四百四十餘萬;蜀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余;吳有戶五十二萬余,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余,兵二十三萬。
魏 漢未社會中的世家大族,魏晉時稱為士族,影響很大,名士多出於這個階層,或者在政治上站在這個階層一邊。曹操由於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說來不為名士所尊重,不具備戰勝出身於世家大族的割據者的政治優勢。曹操殺戮譏議自己的名士邊讓,引起兗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勢力幾乎覆沒。東漢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紹,實力和影響遠勝曹操,在討曹檄文中曾辱罵曹操是「贅閹遺丑」。官渡之戰時,曹操的文武官員多與袁紹通謀。曹操為了戰勝強大的對手,不得不度外用人,即從較低的社會階層中網羅有能力的人才。後來他一再發布「唯才是舉」的教令,拔用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但曹操選官的真正准則並不是「唯才是舉」,而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曹操不但不曾籠統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強調的德行標准,而且很重視對名士的爭取。在其帷幄中有許多名士。官渡戰前,徐州混亂,他曾派出名士陳群、何夔等人出宰諸縣,以圖穩定 局勢。曹操得鄴城後,立即辟用袁紹原來轄區內的名士;破荊州,也盡力搜羅本地的和北方逃來的士人。曹燥越到晚年,越是以慎德為念。
曹操死後數月,曹丕在尚未代漢稱帝之時,採納了陳群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選擇賢而有識鑒的員,兼任其本郡的中正。負責察訪與他同籍而流散在外的士人,評列為九品,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這就是九品中正制。魏國齊王芳時,又增設州中正。九品中正制初行時,士人品定之權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裡,中正采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臧否人倫,操縱選舉的局面,有利於政權的穩定。但在士族階層發展和易代紛紜的歲月中,此制並不能長久地超然於士族勢力和政局之外而堅持其既定準則,西晉時已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為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別的戶籍,男丁世代當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於平民,士逃亡,妻子沒官為奴。冀州士家有十萬戶以上。
曹操勢力得以不斷壯大,經濟上主要得力於屯田。曹操建安元年破汝南、潁川黃巾,奪得大批勞動人手和耕牛農具,在許昌附近開辟屯田區。接著,許多郡國都置田官,招募流亡者屯田。屯田區一般都在易墾或沖要地點,自成系統,不屬郡縣。屯田民是國家佃客,以四六分(用官牛的)或對分 (不用官牛的)向國家繳納地租,但不負擔另外的徭役。一部分屯田用軍士屯墾,稱為軍屯。屯田者的生產有政府保障,其勞動生產率比郡縣的自耕農民高,在短期內屯田即能保證軍糧的需要。齊王芳時,由壽春到洛陽一線,軍士屯田取得很大的成果(見曹魏屯田)。
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制,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每畝土地徵收田租谷四升。每戶徵收戶調絹二匹、綿二斤。戶調取代漢代沉重的人頭稅,對農民有好處,也有利於大族豪強庇蔭佃客。曹操命令加重對豪強兼並行為的懲罰,但大族豪強兼並事實上難以阻止。
隨著北方的統一和屯田制、租調制的施行,北方社會秩序趨於穩定,生產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利用水力鼓風冶鑄的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都日趨繁華。魏國與日本境內的邪馬台國保持著較頻繁的交往。西域諸國也有使臣和商人往來。
文化方面,文學、哲學和科學技術都有重要成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都是著名詩人;還有以王粲、陳琳為代表的所謂建安七子。三曹和建安七子在詩歌創作上形成 「建安風骨」,留下許多名篇。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蔡琰(文姬)有《悲憤詩》傳世,著名的樂府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也創作於建安時。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玄學的產生,是 哲學思想的突出成就。後世稱為「醫聖」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後人析為《傷寒論》及《金匾要略》二書),奠定了中國醫學體系的基礎。華佗則精於外科手術、首創用麻沸散作手術麻醉劑。數學家劉徽在圓周率計算上有重大貢獻。馬鈞在機械上有多種發明,包括提水工具翻車。在宗教方面,道教由於黃巾起義和張魯保據的失敗,略 有沉寂,佛教則繼續流傳。洛陽有佛寺,西域僧人前來傳法譯經。潁川人朱士行遠赴於闐求經,是第一個西行求法的漢僧。
魏國建立不久,政權開始腐敗。齊王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謚等人,改易朝典,排斥司馬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司馬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有軍功。景初二年(238),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 國版圖。正始十年(即嘉平元年,249),又乘曹爽奉齊王芳出洛陽城謁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逼迫曹爽屈服,並處死曹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高平陵事件。後來,司馬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壓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嘉平三年,25i)、毋丘儉(正元二年,255)、諸葛誕(甘露二年,257)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 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
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乘時立功,於魏景元四年(263)出兵滅蜀。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魏國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蜀 董卓入洛的前一年(中平五年,188),漢宗室劉焉出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繼任。劉焉、劉瘴相繼壓平了益州豪強的反抗。建安十六年劉璋邀請暫駐荊州的劉備入蜀,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建安十九年,劉備占據益州;二十四年進駐漢中,自稱漢中王。是年,留守荊州的關羽被孫權軍襲殺。劉備於221年稱帝後,為爭奪已失的荊州,於次年出峽,與吳軍進行了夷陵之戰,敗退入蜀,病死。其子劉禪繼立。
劉備在新野時,邀約客居隆中的諸葛亮為輔佐。諸葛亮看清了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荊州不可持久的形勢,從戰略上促成劉備進入益州,以圖自保。劉備死,諸葛亮輔劉禪。小國弱民,處境困難。今川西和雲、貴的一些少數民族,當時統稱西南夷,接連發生叛亂。益州郡(今雲南晉寧東)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元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建興三年(225),諸葛亮率軍南征,大軍分為三路,諸葛亮軍西平越嶲,馬忠軍東平牂柯,然後他們與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諸葛亮敗孟獲,並按出軍時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對孟獲七縱七擒,終於使孟獲歸心,南中平定。諸葛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蜀國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
南中戰爭結束,蜀吳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諸葛亮於建興五年率軍進駐漢中,同魏國展開爭奪關隴的激戰。諸葛亮在益州疲憊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來鞏固自己「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正統地位;一方面則以攻為守,藉以圖存。建興六年,諸葛亮命趙雲據箕谷(今陝西褒城北)以為疑兵,自己率主力取西北方向進攻祁山(今甘肅禮縣東北)。前鋒馬謖在街亭(今甘肅庄浪東南)敗陣,蜀軍撤回。以後三年,諸葛亮又屢次出兵,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建興十二年再次北伐,進軍至渭水南面的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病死軍中,蜀軍撤回,北伐停頓。
諸葛亮死後,蜀國以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而已。景耀元年(258)以後,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大將軍姜維北伐,勞而無功。景耀六年,魏軍三路攻蜀,姜維在劍閣抗拒魏鍾會大軍,而魏鄧艾則輕軍出陰平(今甘肅文縣西)險道南下,於這年冬滅蜀。蜀國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吳 漢未黃中起義時,孫堅隨會稽朱俊到中原鎮壓黃巾,以後又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於袁術,在淮南活動,孫堅死,子孫策統領部眾,約於興平元年(194)開始向江東發展。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驅逐暫駐曲阿的揚州刺史劉繇,逼降會稽太守王朗。建安元年獻帝都許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建安四年,孫策擊破袁術廬江太守劉勛,吞並其部曲,並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孫策死,策弟孫權統眾。建安十三年孫權由吳徒治京城(今江蘇鎮江)。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十五年招附保據嶺南的士夑兄弟,取得東南半壁。建安十六年孫權徒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建安二十四年孫權破關羽,佔有荊州全境。三年以後(222)又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限制了蜀國出峽發展的可能。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
散布在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嘉禾三年(234)諸葛格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東晉南朝史籍中,關於山越的記載只偶爾一見。
孫權主要的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戰後,曹操軍屢攻合肥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江北居民多渡江,瀕江數郡成為空虛地帶。 諸葛亮死,魏蜀戰爭停止後,魏國加強了在淮南對吳國的進攻。吳軍除沿江設督駐軍、遍置烽燧以外,還在巢湖南口築濡須塢,嚴密防守。魏軍水師有限,進攻難於奏效,所以魏吳相持有年。
孫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今江蘇常州、鎮江、無錫一帶)最大。會稽郡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效益。江南運河雲陽至京口(今江蘇丹陽至鎮 江)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吳未得到修整。雲陽以西開辟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所以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黃龍二年(230)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即今台灣省,這是大陸與台灣聯系的最早記錄,吳國使臣朱應、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諸國。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建業。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陸績、韋昭。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
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吳國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象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佔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
孫權死(252)後吳國日趨衰弱,而魏國則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日趨強大。由於司馬氏以先滅蜀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蜀(263)、代魏(265)後又忙於新朝定製,吳國政權暫得延續。晉泰始五年(269),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咸寧五年(279)冬,晉軍出兵自長江以北、江陵至建業之間五道攻吳,而以益州水師為奇兵出峽順流,於太康元年(280)三月攻下建業,吳帝孫皓降,吳國亡。吳國歷四帝,共五十二年。東漢初平元年(190)後出現的全國分裂局面,經過魏、蜀、吳三個區域的局部統一和相持後,至此又歸於全國的統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至治年間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的幕客.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視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全書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
《三國演義》帶來我國歷史小說創作的熱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國已家喻戶曉,婦而皆知。
《三國演義》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粗朴,內容平易;《三國志演義》,清毛宗崗增刪評點本,約成書於康熙初年,該本在社會上流傳最為廣泛。人民文學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
梗概
《三國演義》以各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為內容;以蜀和魏的矛盾為主要線索開展全書情節,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將相和政治、軍事、外交上的英傑人物。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曹操和關羽。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有這樣一句俗話:「三個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足見他影響之深廣。自諸葛亮初出茅廬之始,便立刻成為蜀漢——劉備集團中的核心人物。劉備曾說,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不僅對他言聽計從,而且付以幾乎全部的軍中大事,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實際上上成為蜀國的最高決策人。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諸葛亮身上,集聚了許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謀更為人們津津樂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僅如此,他還能隨機應變,如「空城計」的運用。總之,諸葛亮是中國老百姓人人喜愛的人物。
《三國演義》全書通過錯綜復雜的預選斗爭,提示了宮遷內部、集團與集團之間,同一集團的不同勢力之間,以權術和機變為手段的政治斗爭,以利慾和霸權為目標的軍事爭奪,再現了三國時期動盪不安的現實。書中描寫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描寫的特點是側重於表現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戰略戰術的運用。赤壁之戰是該書描寫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戰爭。
在赤壁之戰中,周瑜、諸葛亮等人正確地分析了敵我雙方形勢,通過反間計、連環計、苦肉計等一系列有步驟、有計劃的行動、,將己方的優勢予以充分發揮,同時又巧妙而正確地確定和運用火力攻等戰術,最終以弱勝強擊敗了強大之敵。反觀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驕代表性自大,盲目輕敵,決策指揮一錯再錯,使自己的優勢逐步喪失,最終遭致慘敗。
《三國演義》還描寫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不同集團和派別,為達到一己私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使盡陰謀詭計,廣泛地運用謀略權術,進行了激烈復雜的政治、軍事斗爭。這,貫穿全書的始終。
孫權為從劉備手中取回荊州,不惜以自己的親妹妹為誘餌,使用「招親」把戲,企圖將劉備「賺來南徐……幽囚於獄中,卻使人去討荊州抽劉備」。此計被識破後,又謊稱「國太病重」,欺騙孫夫人攜帶劉備幼子阿斗返回東吳,企圖以阿斗為人質交換荊州。在關羽失荊州死亡之後,孫劉聯盟破裂,孫權惟恐劉備起兵報復,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給曹操,孫權在信中奉承曹操說:「臣孫權久知天命已歸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將剿滅劉備,掃平兩川,臣即率群下納土歸降矣。」孫權勸曹操廢漢稱帝的企圖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劉備及其他擁護漢室勢力群起反對曹操;二是轉移劉備對東吳奪荊州、殺關羽一事的注意,用心十分險惡。難怪曹操說:「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燒烤嗎?」卻使以仁義取天下的劉備也極善於玩弄謀略,當呂布被曹操俘獲時,曹操詢問劉備如何處置,劉備幫作沉思,隨後提醒曹操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致使劉關張三人合力方可擊敗的呂布頓時殞命。曹操煮酒論英雄時,他假託聞雷失箸,以掩飾自己的失態,竟然瞞過了一代奸雄曹操。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奮力救回幼主阿斗,劉備竟當趙子龍面擲阿斗於地,正如民間歇後語所說:「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鑒賞與評析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力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本文指中國的三國時期。關於本條目名稱之其他意思,詳見「三國 (消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