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訟與現代法治精神
「息訟」思想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並且在中國古代司法實踐中發揮著重要社會職能。以「和」為貴的儒家思想一直影響著人們,所以封建官吏審判時盡量做到避免訴訟、注重調 解。古代「息訟」法律文化仍然對當代的法治進程產生影響,與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有一定的關聯性和借鑒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賴以 存在的經濟、政治基礎都已基本消失,其整體上已不能支撐我國的法制現代化建設。要使中國傳統息訟法律文化獲得新生,就要對其進行現代化改造,對其進行批判吸收。
調解制度源於我國古代民間「排難解紛」、「止訟息爭」的傳統,因契合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傳統道德,成為民間乃至官府解決矛盾糾紛的基本准則之一。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百姓有糾紛找調解的傳統與習俗已經形成。本世紀以來,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呈現出各種矛盾凸顯疊加的局面,人民調解的范圍也逐漸從傳統的婚姻家庭、鄰里關系、小額債務、輕微侵權等常見、多發的矛盾糾紛,向土地承包、拆遷安置、環境保護、醫患糾紛等社會熱點、難點糾紛擴展。在新形勢下,發揮民間調解化解社會矛盾的作用,成為中國特色的化解社會矛盾的「東方智慧」模式,受到國際社會的贊譽。
2. 如何認識法家思想中的法治精神對現代法治建設的意義
眾所周知,法家崇尚「以法治國」,重視法律在政治和社會中的作用。那麼,對於中國今天的法制現代化事業來說,古代法家思想是否仍是有價值的傳統文化資源?本文首先探討法家思想在哪些方面具有進步的、積極的意義,與我們當前急需建設的現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然後再看法家思想傳統在哪些方面存在缺陷或局限,以致它必須接受改造,才能在現代生活中繼續發揮其生命力。
1、法家思想簡介
法家在先秦諸子中是最重視法律及其強製作用的一派,對法學也最有研究。他們對法的起源、本質、作用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乃至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1. 1反對禮制
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他們認為,應當按照新興地主階級的意志來立法,也只有按照新興地主階級意志所立的法才能稱為「法」,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在法律面前與貴族平等的思想。
1. 2「好利惡害」的人性論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①」韓非進一步把「好利惡害」的人性發展為自私自利的「自為心」②。
1. 3「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人類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相應變化,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固步自封。
1. 4「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1. 5對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視
按照法家說法,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
在這里,想從另一個角度談談法律的作用,即法律作為治國方略的形式意義。法家強調法具有一種普遍的制約作用,它要約束的不僅僅是臣民,甚至包括了君主本人。其強調法律的成文化,使法律運作有高度的可預測性,認為這樣有利於防止徇私。這些都表明了法家強調以國家暴力為後盾的法律的作用。法家主張「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但其「法」、「術」、「勢」沒有任何終極價值內涵,只是治理國家的手段而已。其始終強調治國的關鍵是「法」,而不是「人」,這些都充分說明法家對以「法」 治國的推崇。
2、法家思想的正面積極影響
法家的階級基礎是新興地主階級,它是伴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形成而後產生的,也是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言人。它對我國奴隸制的轉化和封建大一統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後世法治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2. 1法家重視法的客觀性
二千多年前的法家思想家已經認識到,法是用以規范和衡量人們的行為的客觀的、公正的准則,並因此把法比擬為度量衡。《管子》說:「尺寸也,繩墨也,規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
2. 2法家強調法的強制性
法家非常強調「法」和「刑」的結合。他們認識到,使法有別於道德或「禮」等行為規范的最重要特徵,便是法是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後其後盾的,違法的後果,便是國家施予刑罰。《韓非子》說:「法者,憲令著於官府,賞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
2. 3法家重視法的穩定性和統一性
法律既然是向人們傳遞關於行為規范的信息的媒介,如果不同的法律條文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或是朝令夕改的,人們便會無所適從,法律的目標便不能實現。法家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故特別強調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
2. 4法家注重法的權威性
法家思想的其中一個關鍵性的特徵,是它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管子》說:「有生法、有守法、有法於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於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之謂大治。」
2. 5法家強調法的普遍性
法家的核心主張之一是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務求家喻戶曉,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是有重大進步意義的。法家認為,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且應嚴格地貫徹執行,其運作應具有高度的可預見性,不應被官員恣意運用。
從上面論述的法家思想傳統的正面價值中可以看出法家是極其重視法律的。他們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倡導法應公布、清晰、易明,從而主張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強調法的操作的可預見性,主張「信賞必罰」;重視法的強制性,力主「法」和「刑」相結合;注重法的客觀性,認為它是公平、正直的客觀准則;強調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反對法律頻頻變更等等,這些都是與我國當前急需建設的現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的,尤其是都強調法律在政治和社會中應高度規范化的運行。但從實質上看,法家思想與現代法治理念是不同的,現代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所以,在我國,要建立現代法治,有必要對法家思想進行現代反思。
法家的法治思想影響了當今的依法治國體制,反對禮制 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他們認為,應當按照新興地主階級的意志來立法,也只有按照新興地主階級意志所立的法才能稱為「法」,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在法律面前與貴族平等的思想。
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商鞅才得出結論:「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人類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相應變化,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固步自封。對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視
按照法家說法,第一個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的所有權。第二個作用是「興功懼暴」,即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
在這里,想從另一個角度談談法律的作用,即法律作為治國方略的形式意義。法家強調法具有一種普遍的制約作用,它要約束的不僅僅是臣民,甚至包括了君主本人。其強調法律的成文化,使法律運作有高度的可預測性,認為這樣有利於防止徇私。這些都表明了法家強調以國家暴力為後盾的法律的作用。法家主張「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但其「法」、「術」、「勢」沒有任何終極價值內涵,只是治理國家的手段而已。其始終強調治國的關鍵是「法」,而不是「人」,這些都充分說明法家對以「法」 治國的推崇。
、法家思想的正面積極影響
法家的階級基礎是新興地主階級,它是伴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形成而後產生的,也是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言人。它對我國奴隸制的轉化和封建大一統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後世法治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法家重視法的客觀性
二千多年前的法家思想家已經認識到,法是用以規范和衡量人們的行為的客觀的、公正的准則,並因此把法比擬為度量衡。《管子》說:「尺寸也,繩墨也,規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法家強調法的強制性
法家非常強調「法」和「刑」的結合。他們認識到,使法有別於道德或「禮」等行為規范的最重要特徵,便是法是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後其後盾的,違法的後果,便是國家施予刑罰。《韓非子》說:「法者,憲令著於官府,賞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法家重視法的穩定性和統一性
法律既然是向人們傳遞關於行為規范的信息的媒介,如果不同的法律條文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或是朝令夕改的,人們便會無所適從,法律的目標便不能實現。法家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故特別強調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法家注重法的權威性
法家思想的其中一個關鍵性的特徵,是它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管子》說:「有生法、有守法、有法於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於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之謂大治。」法家強調法的普遍性
法家的核心主張之一是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務求家喻戶曉,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是有重大進步意義的。法家認為,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且應嚴格地貫徹執行,其運作應具有高度的可預見性,不應被官員恣意運用。
從上面論述的法家思想傳統的正面價值中可以看出法家是極其重視法律的。他們大力提倡法的權威性和拘束力,強調人民、官員、甚至國君都應該守法和依法辦事;倡導法應公布、清晰、易明,從而主張法應成文化和公諸於世;強調法的操作的可預見性,主張「信賞必罰」;重視法的強制性,力主「法」和「刑」相結合;注重法的客觀性,認為它是公平、正直的客觀准則;強調法的統一性和穩定性,反對法律頻頻變更等等,這些都是與我國當前急需建設的現代法治有相通的地方的,尤其是都強調法律在政治和社會中應高度規范化的運行。但從實質上看,法家思想與現代法治理念是不同的,現代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理性、文明、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所以,在我國,要建立現代法治,有必要對法家思想進行現代反思。
3. 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包含哪些價值要素
法治文化是一個大題目,理論上一般將法治文化分為三個方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文化學者將文化分為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屬於顯性文化,精神文化屬於隱性文化。法律精神文化表現的是法律心理、意識、觀念和思想等無形的文化。無形文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浸潤於人們的言行舉止之中,彌漫於社會的方方面面。隱性文化既是顯性文化產生的基礎,也是顯性文化存在的依靠。在此我僅就如何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下,推進法治精神文化建設談點粗淺體會。
由於制度文化相對精神文化,具有顯性和剛性的特點,我們一般比較重視法律制度文化建設,相對忽略法治精神文化建設。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建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說初步完成了制度文化建設。但是,我國社會法治精神文化的變化與發展不能適應法律制度的發展與變化,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精神文化的回應和支持。正如粱治平教授所說的「制度是現代化的或近於現代化的,意識則是傳統的或更近於傳統的。」 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發生脫節現象。
這種脫節現象反映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說明,某些法律制度的內容不能適應中國現階段的社會實際,是超前的法律,或者不能適應中國國情,缺乏在中國生成的土壤。所以,法治精神文化不認可、不支持。不少法律特別是移植型的法律,由於沒有考慮中國社會實際特點以及法律運作條件,成為紙面上的法律。所謂「立法如林,執法如零」的說法是誇張了,但是「有法可依,有法難依」確實點中了某些法律或者法律中的某些內容的「虛置」現象。另一方面說明,法律制度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落後的文化觀念和社會習慣的抵制和反對。有些法律規定是科學的,也是符合我國現階段需要的,但是,在某些地區某些情況下,仍然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貫徹起來仍然存在障礙。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傳統文化中的消極因素起著抵制和反對法律的作用,這種情況說明法律文化建設的遲滯和落後。
有個例子很有意思。最近新聞報道,上海不少居民買了西式花園別墅,但是卻紛紛在家門口挖了一口井。住西式洋房,守中式水井,其現代居住方式與傳統居家習慣的結合,也是上海一怪。然而大量開挖水井,破壞地下水的平衡,而居民卻普遍認為在自家住房范圍內挖井天經地義,並不覺得此事可能危害公共利益。這一事例說明人們居住方式現代化了,但是生活觀念並沒有同步現代化,目前尚無法律禁止居民開挖水井,即使頒布這一法律,估計居民一時半會也不可能理解接受。可見,法治文化建設,除了改善法律制度文化建設之外,研究如何推進法律精神文化建設,以使法律制度規范得到法治精神文化的響應和支撐,是我們應當重視的問題。對此,我談幾點看法:
第一,法治精神文化建設需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社會主義主義法治理念提出了五大觀念;依法治國,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法治觀;執法為民,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人民觀;公平正義,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服務大局,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大局觀;黨的領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政治觀。這些觀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當前,在法治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首先,應當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保證法治精神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其次,應當進一步強化依法治國理念,通過法治精神文化影響並且促進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法;第三,應當強調執法為民理念,通過法治精神文化建設,使充分尊重和合法實現人民群眾利益成為執法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第四,應當強化公平正義理念,通過法治精神文化建設使公平正義成為社會的基本價值追求;第五,應當強調服務大局理念。通過法治精神文化建設使維護國家大局和民族大義成為社會共識。
第二,法治精神文化建設需要動員社會參與。社會主義法治制度文化、精神
文化和物質文化建設的過程應當是黨和國家主導的,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過程。也就是說,法治文化建設的主體應當是整個社會,既包括黨和政府,也包括社會組織、公民個人。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光有黨和政府主導推動,沒有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積極參與,是不能完成法治文化建設偉大工程的。當前,在法治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不足,二是社會組織和公民被動參與。我們建議通過更多的更好的制度和機制安排,使社會組織、公民有機會、有興趣參與到法治文化建設過程中來。上海對於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所建立的表彰、獎勵、保障配套制度,就是一個體現了政府激勵和公民響應的制度和機制安排的成功範例。最近上海安排十一位見義勇為英雄去沙家浜休養院度假,雲耕書記稱贊他們是百姓英雄、城市英雄、時代英雄,更是感動了廣大的市民。公民見義勇為,政府匡扶正義,一系列的見義勇為事例和一整套獎勵保障措施,本身就是極具文化感染力的社會主義公平正義觀念的法治精神文化建設活動。
第三,法治精神文化建設需要社會法律實踐的推動。法治精神文化建設的過程是形成、確立、固定、強化法律觀念的過程。而舊的思想意識的轉變和新的法律意識的形成,在一定意義上,是法律實踐促進和固定的結果。如果沒有法律實踐,法律規則永遠是死的法律,與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毫無關系。對於公民來說,選舉、參與立法、參加訴訟、參與陪審以及參與各種執法協助等等活動都是重要而生動的法律實踐體驗,公民正是通過這些法律實踐活動,了解法律,認同法律,形成法律意識,學會法律思維。同時,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促使有關法律內容以及運作環節工作的改進和完善。上海法院去年受理案件突破30萬件,我認為這是好事情,因為人們通過選擇合法的訴訟途徑尋求利益的實現和糾紛的解決,說明大多數人對司法程序與規則基本認同,對司法基本信任。這其實是法治文化建設的成果。
可見,社會法律實踐體驗對於法治文化精神培育和養成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一方面,我們建議進一步增加公民參與法律實踐的機會,特別是公民參與立法聽證、參與案件陪審、參與執法協助、參與社區管理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體驗法律的運轉,體會法律的宗旨。另一方面,我們建議更多地為公民提供表達法律實踐體驗的機會。這里涉及改變法治文化宣傳方式。例如,傳統普法活動主要依靠「擺攤咨詢、講課教育、知識競賽、知識考試」方式,雖然也有一定成效,但是,這主要是單向灌輸教育方式。隨著社會發展,我們應當通過新的傳播、交流、影響、熏陶方式進行法治精神文化建設,其中互動體驗交流就是一種新的形式。例如,法治節目請人民代表談參與立法的體會,請當事人講講訴訟的得失,這些內容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其正面的經驗,容易被仿效,負面的教訓,容易被吸取。效果要比單純說教好。
第四,法治精神文化建設需要汲取我國傳統法律文化精華。我們認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內容構成應當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要有與我國當代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現實條件相適應的,反映社會主義社會本質特點和價值追求的法治文化內容,這是我國法治文化的主導內容;其次,要有適用於中國的世界先進法治文明成果;第三,要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精華。
以往不少學者對於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都持否定批判態度,認為它與現代法治文化不能相容。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崇尚人治的價值取向雖然與社會主義法律文化強調法治的價值取向迥然不同並相互沖突,但是我們不能一概否定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全部內容,因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理念,是中國人上千年來法律探索和實踐的智慧結晶,也是一種法治文明成果。例如,重追求實質正義,表現了對法律正義的終極關懷,這一理念的價值已經被重新認識,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修正對程序正義的過度膜拜。又如,調解息訟,蘊涵著中國人對和諧的價值追求。1980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肯定了中國人獨創的人民調解方式。
所以,當前我們推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應當注意汲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精華內容。這些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其實是我們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生成和運行的本土資源。有效利用這一本土法律資源,將會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文化建設
4. 如何讓法治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保駕護航
如何讓法治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保駕護航?
黨的十八大將法治定位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定位為我們所要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提出要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的確立,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總任務的必然要求,是國家治理轉型的價值追求,是黨60餘年執政的歷史經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方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夢保駕護航。
一、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觀
理解和詮釋法治價值觀,應當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結合起來。
法律至上是法治價值觀的首要要求。法律至上要求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即已建立的法律秩序獲得普遍的服從。維護法律權威,必須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基本行為准則的觀念。它意味著必須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要堅決反對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嚴格執行法律以制止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統一的行為。通過認真實施法律、加強法律監督來確立法治的公信力。法治價值觀要求至上的法律必須為「良法」。即良法之治。良法,即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的,體現最廣大人民利益與意志的法律。法律反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要求,不能超出一定的經濟基礎而超前立法,也不能不顧生產力的發展而滯後立法;法律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意志,為廣大人民實現當家做主權利提供條件,旨在維護、實現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法律應當符合自身發展規律,體系合理,內在協調,能實現法自身的科學發展。
法治價值觀要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切實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的目的在於通過法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制定和實施法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利。法治價值觀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衡量社會主義法治的終極標準是能否有效保障人民權利、回應人民訴求、滿足人民期待。防止權力濫用、制約和監督權力是法治價值觀的基本蘊涵,也是保障人權的必然要求。權力之間必須實現分工與制約。這是法治的重要原則。即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人民代表大會根本制度,建立各負其責、互相監督的權力架構。權力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接受法律的監督。權力行使是一種責任,怠於行使或濫用職權,都是失職瀆職,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權力受到監督是法治國家的基本准則。違法行使權力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二、法治是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理念
法治作為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理念,是歷史與現實的必然,是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發展的必然,是黨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必要。
我國處於並仍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一個基本國情。法治確立為我們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十八大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依據,從「五位一體」總布局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任務出發而提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的主體確認、運行規則、責任追究都仰賴法律制度及其實施。通過法治實現民主,是真正保障人民主體地位,有效實現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權益的途徑。法治是先進文化的制度保障,先進文化為法治提供倫理與精神的基礎。法治與先進文化價值同向,互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與生態文明建設,沒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保障,沒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作為支撐,只是「沙灘上的城堡」,是美麗的空中樓閣。從總依據、總布局和總任務出發,法治確立為核心價值觀是勢所當然。
將法治確立為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治理轉型的價值追求,是現代國家實現善治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怎樣帶領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國家,是黨一直在思考和從事的事業。總結60餘年來黨執政的歷史經驗,新形勢下,黨要率領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必須將法治確立為核心價值觀,以之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
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凝練核心價值觀,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借鑒域外文明與傳承中國文化、人類共同文明與中國特色國情有機統一起來。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個層面價值觀存在交織融合、相互促進的關系。法治貫穿於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中,是實現國家富強民主、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的保證,而法治踐行仰賴後者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制度基石、文化底蘊和社會氛圍。法治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守護神,通過懲治不符合個人主流價值觀的行為提供價值導向功能,而法治踐行有賴於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價值觀提供守法意識的土壤和規則實施的道德基礎。法治同自由、平等、公正相互融合,相輔相成。法治的目的在於實現每一個個體的自由發展。缺乏法治的自由是無限度的自由,社會將陷入「叢林法則」的無序。法治是實現公平正義的制度保障,內在地蘊涵著平等和公正。通過法治的強有力保障才能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讓人人享有公平正義的陽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三、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必須通過法治來實現。一定意義上講,中國夢,也是法治夢。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要求我們堅持中國法治道路、弘揚中國法治精神、凝聚中國法治力量,方能實現法治中國夢。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必須堅持中國法治道路,加快法治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法治建設實踐中探索形成的,是經過實踐證明符合中國國情、反映法治規律的正確道路。堅定中國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中國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對憲法法律負責與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具有一致性。堅定中國法治道路,必須堅持依法執政,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新形勢下,依法執政必須堅持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依法執政要求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即進一步理順黨委與人大、政協、政府、司法機關以及人民團體等各方面的關系,推動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協調統籌推進法治國家建設。堅定中國法治道路,加快法治國家建設,必須既要重視頂層設計,也要重視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法治建設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需要專門的法律技巧,需要縱向地分析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歷史方位,橫向地參考國際法治發展趨勢並緊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通盤考慮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必須弘揚中國法治精神,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精神是法治社會普遍尊崇的法治價值追求的總和,而法治文化是法治精神普遍化實踐和實現的結果。近現代法治發源於西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發展到現在已經歷數百年歷史,其法治文明有益因素應當為我們借鑒學習。中華古代法制文明中存在諸多有益於我國法治建設的因素,比如德主刑輔、禮法共治、息訟止爭等,均值得我們今天細加分析借鑒,要看得起、不自大、善梳理、勤學習、勇揚棄。積極培植和踐行法治價值觀決非一日之功,既不能統統照搬、全盤抄襲,也不能以鄰為壑、逢西必反,而要堅持拿來主義,善於借鑒西方法治文明,努力傳承中華古代法制文明,認真總結建國以來的法治建設經驗,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能實現法治文化的自強。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必須讓法治軟實力發揮力量,成為推動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正能量。法治是一種軟實力,力量的發生在於法律得到普遍的信仰和遵守。法治力量不僅僅在於懲治、規范,更在於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為公民的內心信仰和行為准則。任何人都應當遵守法律,違反法律應當平等地接受法律制裁。法治因實施而生公信力,因公信力而產生強大的力量。法治的力量還在於親和力。法治親和力在於人們堅信法治、堅持依法辦事,不再信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法治軟實力的產生還要求激發公民守法意識。伴隨市場經濟而湧入的物慾主義、拜金主義等導致社會道德價值取向產生混亂,判斷「是非」、「善惡」、「美醜」、「榮辱」的標准喪失基本准則,一些行業、領域、地方存在不以榮為榮,反以恥為榮,不以守法為榮,反以違法為榮的道德倒錯現象。比如,中國式過馬路、小悅悅事件、「潛規則」問題,等等。必須繼續深入開展全民普法教育,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律素質,推動全民守法意識的確立。
積極培育和踐行法治價值觀,需要將法治融入核心價值體系協同推進,傳遞釋放正能量。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來界定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三足鼎立,一體同向,共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踐行法治為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法治思維和規則意識,而將法治納入核心價值體系一體建設、協同推進則能實現相互促進,達到整體最優。唯有堅定法治道路,弘揚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才能為實現偉大中國夢保駕護航;只有系統性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能量,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5. 中華法系的主要特徵,影響和地位。
中華法系的主要特徵
1、禮法結合
禮主要指的是儒家學說,禮法的結合也經歷了一個儒法對立再到儒法合流的過程。
2、諸法合體,刑民不分
「諸法合體」是指(現代意義上)各部門法不作區分,統一登載,「刑民不分」是指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交叉糅雜在一起。就中華法系的法典編纂形勢來看,是由刑法、民法、訴訟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各種法律部門構成的。
3、儒家思想影響深厚
儒家思想的本質像血脈一樣融入包括中華法系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德禮治國,禮法並重」、「寬猛相濟,刑罰得中」、「強調人治,為政在王」、「無訟」「息訟」「明德慎罰」。
4、重刑輕民
受小農經濟、「重農抑商」與儒家思想影響,中華法系呈現重刑輕民的特徵。
5、皇權至上,法律是維護君權的工具
中國自秦至清行君主制,君權的強大和持久使皇權凌駕於法律之上。法律的形式劃分了君臣名分,維護君尊臣卑的關系,還嚴厲制裁侵犯皇權統治並施以重科。
中華法系的地位
1、中華法系存續時間最長,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在地理上的獨立性和文化上的獨立性。法系都是有階段性的,人類的各個歷史階段的法系必不同,從而,當人類處於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後,就必須博取古今和外國的法制,重新進行探索和研究,以建立全新的法系。
2、中華法系的理性化水平最高。
3、中華法系造就了中國長達二千年的強勢,且保持了基本的國家安全和獨立,這也是人類史上的唯一特例。
4、中華法系所在地域較為穩定,且似乎在穩定放大之中。
中華法系的影響
中華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源遠流長,獨樹一幟,為人類法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古代中國國力長期居於東亞、甚至世界前列,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儒家文明圈。中國的法律制度自然而然地影響到周邊國家,其中以唐律為甚。
作為中華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國界,對亞洲諸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高麗律》篇章內容都取法於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寶律令》,也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參用唐律。從唐朝起,中國法典的先進性、科學性受到相鄰國家的尊重,並被奉為母法,相鄰各國均成為中華法系所覆蓋的國家。
(5)息訟與現代法治精神擴展閱讀
若按歷史分期展開,中華法系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前國家時代的法律形態。
所謂前國家時期,通常是指原始社會時期,大致對應於中國歷史上的堯舜禹時代。盡管原始社會並不具備進入階級社會後的法律形態,但是這並不能否認其具備相應的社會規則。而對這種社會規則的認識就構成了中華法系的法律傳統。這種法律傳統可以稱之為德刑體系。
第二,邦國時代的法律形態。
所謂邦國時期,通常是指奴隸社會時期,大致對應於夏商西周春秋時代。在這種國家形態下,中華法系開始出現一種新的行為規范體系,即「禮」,
並逐漸取代了「德」的地位。由於「刑」的行為規范體系依然存在,因此,就形成了禮刑並用的法律體系。
第三,帝國時期的法律形態。
所謂帝國時期,通常是指封建社會時期,其對應於秦漢至明清時期。不過,由於戰國時期已經出現這種國家形態,所以可以將戰國時期劃入此一階段。此一時期國家形態具有兩大特徵:一是君權的擴張;二是官僚制的形成。
第四,「民國」時期的法律形態。
所謂「民國」時期,並不是指近代中國的一個歷史分期,而是一種新的國家形態,可以將辛亥革命以後的歷史時期均視為此種歷史形態。在這一階段,由於西法入侵和疑古思潮的盛行,人倫關系被認為不利於現代化的需要,從而使其遭受到嚴峻
的考驗。
6. 現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基本內容是: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2]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
[3]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4]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5] 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機制; [6]自由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忽略其進步性,容易導致遷就人治的現實傾向;忽略其具體性,則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
7. 法制現代化的歷史根源和當前困境
同學,華大的吧
8. 09播音 即興評述的 範文
1: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一套以「天道」觀念和陰陽學說為哲學基礎、以儒家學派的主流思想為理
論根據、以農業生產方式和血緣家庭家族為社會土壤、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完整而圓熟的法律傳統和法律
體制。
對於一個有悠久的法制歷史、有深厚法律傳統的國度而言,從傳統到現代法治的轉換尤為艱難。現代法治
精神是我們人類的共同財富,現代法治也需要從傳統中不斷總結,創造性地完善。
完整、圓熟的法律傳統和思想體系
在世紀之交、千年更迭的特殊時刻,回顧數千年來積淀在中華文化中的法律傳統,回望過去的百年中國法
制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蹣跚步履,總會讓人有太多的思緒和感慨。
在幾千年的發展遞嬗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一直保持著發展的連續性和主體的純潔性,成為東方文化的主
流,與西方文明並存於當世。在我們的文化傳承中,習法、尚法、重法的精神也佔有重要的位置。自古以來,
「刑德」就被當作經國治民的「二柄」,以刑法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成
為傳統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無論在精神旨趣還是在制度、技術層面,都是環環相扣,具
有明顯而密切的聯系性,故而後人一般都將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概括地稱為「中國法律傳統」。這是一套經過
幾千年的積累和迴旋,從簡單幼稚的法律幼苗發展而成的體系完整、內容全面、義理精深、風格特異的龐大法
律系統,是一套以「天道」觀念和陰陽學說為哲學基礎、以儒家學派的主流思想為理論根據、以農業生產方式
和血緣家庭家族為社會土壤、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完整而圓熟的法律傳統和法律體制。
這套法律傳統,不僅以國家強制的方式積極而有效地統治著傳統社會、傳承著歷代祖先的生活智慧和中華
文明,而且也曾對封建時代的日本、朝鮮、越南及西域諸國法律文化產生過「決定性」的影響,形成了世界法
律文明史上獨樹一幟的著名「中華法系」。對於今人而言,這是一筆無比豐厚的法律遺產,也是一筆精化與糟
粕雜糅、讓人愛恨交織的法律財富。
重視法律的作用。自秦漢至明清兩千餘年間,各個主要政權,在立國之初都要制定一部大而全的律典,作
為國家法制的基礎,並作為「祖宗成憲」垂範後世。除基本法典外,歷史上還先後出現過令、科、比、格、式
、典、敕、條例、指揮、故事等名目繁多、功能各有側重的法律形式,作為成文律典的重要補充。這些法律法
規,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規定之詳細、思慮之縝密,在世界古代立法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唐朝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議》以其高超的立法技術、詳備而完整的體系、豐富而有特色的內容,在世界上享
有極為廣泛的聲譽,其中許多制度的設計,在千餘年後的今天,讀來仍是讓人贊嘆。清朝的傳世法典《大清律
例》中,就包含律文436條,條例近2000條,有效法律條文約40萬字。如此規模的成文法律,足以批駁那種「中
國古代是人治社會,根本沒有法律可言」的論調。
強調法律、刑罰與道德教化的相互為用。「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這是中國古代社會對道
德教化與法律刑罰之間關系的典型概括。儒家的政治學說是以人性性善論為基礎的。孔子曾說:「其為人也孝
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所以只要通過適當的禮義教化,則「人皆可為堯
舜」、「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就不難實現。法律刑罰的功能是相對有限的,所謂「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仁,
能殺人而不能使人廉」,所以「刑罰為盛世所不能廢」,亦「為盛世所不尚」。因此,治理國家應該是「導之
以禮,齊之以刑」,應該「德主刑輔」。意思是治理國家、統治民眾應以發揚德政、宣傳教化為主要的手段和
根本目的,而不能像法家主張的那樣本末倒置。同時,制定法律、實施刑罰也應反映、適應禮義教化的要求,
使法律成為道德仁義、綱常名教的最好載體。所以,儒家不僅主張實行「仁政」,也強調執法要「仁恕」,要
審慎,要「恤刑」。過於強調道德教化的作用,在實踐當然容易導致泛道德主義泛濫,容易使法律淪為政治和
道德的附庸和工具,這是其消極的一面。但這種理論注意到從更寬泛的角度,多方面看待和處理社會問題,無
疑又有其值得參考借鑒價值。
注重家族倫理,注重維護家庭的和睦和親情。我們的祖先認為,家庭的生命是一脈相承的整體,個人的生
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子女的生命又是個人生命的延續。所以我們把家庭親情稱為「骨肉之親」,兄弟關系稱
為「手足之情」。在這種情形之下,一遇到與親情倫理有關的問題,考慮的、注重的東西,就和常人大不相同
了。傳統法律制度,很自然地被深深地烙上了這種印痕,「依倫理而輕重其刑」的倫理特性也就成為中國傳統
法律文化最為鮮明的特徵。在各朝法律特別儒家化以後的法律中,有關處理親屬、家族成員間殺傷、侵犯、奸
盜、婚姻、田宅及子孫不孝、違反教令等倫理性條款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處理這些親屬間糾紛的原則,向來
是儒家所宣揚的尊卑、親疏觀念,完全是一套不同於常人的評判標准。這些倫理性規則中,充斥著相當濃厚的
尊卑、親疏、名分等色彩,含有明顯的父子、夫妻、尊卑長幼間不平等的成分,但是其中也包含有維護家庭和
睦、強調家庭成員間相互扶助,特別子孫對父祖、卑幼對尊長的尊敬、撫養的義務。這些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
德的重要表現。
注重調解、調處,強調息訟、和息紛爭。「和諧」是中國社會的悠久而珍貴的思想傳統和價值追求,包含
了我們祖先關於社會和人生的高超智慧,對傳統社會司法訴訟、解決紛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孔子強調「己所
不欲,勿施於人」,並直接提出「無訟」的理想,就是主張每個人都應該盡量克制自己的慾望,大家相互忍讓
、體諒,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去過自己應該過的生活,就不會發生爭訟;即使有了爭訟,也可以相互妥協,和
睦相處。在漫長的傳統社會里,「無訟」被士大夫階層視為一種終極的理想和目標,逐漸設計和形成了一套關
於「賤訟」、「息訟」、調解和調處的特殊制度。這些制度的消極面在於過於強調「息訟」而忽視了當事人的
權利和利益,但對緩和社會矛盾、降低社會成本、消除濫訟現象、達成社會的整體和諧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中國傳統法律制度畢竟是在農耕社會條件下形成的一套觀念和體制,其中天然地存在著一些根本性
的、結構性的缺陷。由於這些缺失是根本性的和結構性的,所以在社會進步的歷史洪流中,必然會逐漸成為社
會進步的精神羈絆。
從傳統到現代法制的轉換
鴉片戰爭以來,在內憂外患之中,中國法律制度一直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艱難轉換過程中。傳統法律中
的許多有益的營養成分,已經潛移默化地存在於現代社會。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消極落後的觀念與現代
法治理念間的沖突,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出來。傳統法律中的身份觀念、等級觀念,與現代社會的平等觀念、權
利觀念相沖突。中國的傳統法律強調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長幼、貴賤、尊卑、親疏之間的不平等的
關系,各朝法律無一例外地規定了臣民、子孫等「卑幼」對於君父、官貴等「尊長」的絕對服從的義務,絕少
涉及現代社會所關注的個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權利。現代法治的精髓在於,法律應以大多數人的意志為依歸,
應該是造福天下蒼生的「公器」,而不應是少數人強權的工具;法律應以保障每個社會成員的平等權利為原則
,而不應因種族、身份、階級或經濟地位的不同而差別對待;法律應該以促進大多數人的幸福、促進社會進步
為宗旨,而不應以限制個人的權利與自由為目的。經過一個世紀的社會革命,我們已經從制度上鏟除了不平等
的封建專制體制,在保障公民個人的平等和權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們在今天的社會中,國家
為推進現代法治的種種努力,仍然經常被傳統阻力消減。
傳統的「馭民工具論」與現代法治精神大相徑庭。在中國歷史上,連以最重視法律而著名的法家學派,也
都把法律刑罰當成君主治國安邦、駕馭臣民的利器、私器。《管子·任法篇》就說:「有生法者,有守法者,
有法法者。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法者庶民也。」也就是說,法律是君主的意志的體現,由官吏去實施
。對於老百姓而言,法律只不過是許許多多應該無條件遵守、服從的規則,根本沒有任何選擇和置喙的餘地。
這種狹隘的「工具論」,正是中國傳統法律的專制性和落後性的重要表現。遺憾的是,雖然經過了一個世紀的
變遷,在社會各階層中,包括在理論界、法律實務界,把法律簡單地看成是政府施政工具的觀念,仍有很深的
影響。可以說,這種片面的「工具論」如不能轉變,將是實現現代法治的重大障礙。
傳統的「泛刑罰主義」、「泛道德主義」與現代法治理念差距甚遠。按照傳統法律的觀念,法律是君主依
據「天理」來制定的,作為臣民只能是無條件地遵循。任何違背既定秩序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和違法的,都
應同時受道德譴責和國家刑罰的雙重懲罰。這種傳統觀念大大限制了人們對法律的認識,使人們把法律與刑法
完全等同,把法律與官府等同,認為「違法」就是犯罪,就要坐牢。而民商事等私法的廣泛調節功能卻被長期
忽視,官府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凌駕於法律之上,法治的真實功能被扭曲,法治的意含被曲解。現代法治精神要
求的是一種「全面的法律統治」。如何提升全民的現代法律意識,正確理解和發揮法律的全面功能,將是我們
在新世紀面臨的重要法律任務。
對於一個有悠久的法制歷史、有深厚法律傳統的國度而言,從傳統到現代法治的轉換尤為艱難。現代法治
精神是我們人類的共同財富,現代法治也需要從傳統中不斷總結,創造性地完善。如果我們在總結中國固有法
律傳統的基礎上,按照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創造出一套融合傳統觀念與現代精神、融合中國法律傳統與西方
現代文明於一體的法律體制,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的又一重大貢獻。
2:昨天下午,我們班舉行了一次別出心裁的活動——包餛飩。
剪菜
我們來到實驗基地,准備把菊花菜剪下來,拌餡。哇,現在菊花菜已經長得密密麻麻了,長勢十分喜人。幾個同學帶著剪刀,跟著宋老師來到菜地里,用剪刀剪起菊花菜來。在剪菜的時候,我看見了幾個同學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想:他們一定是在笑收獲的甜美吧!我雖然沒有去剪,站在一旁觀看,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心裡也心滿意足了。只見他們剪菜不慌不忙,只朝菊花菜的根部一剪,「啪」一聲,一棵就剪下來了,「啪」一聲,又一棵剪下來了,動作十分干凈利落。不久,剪下來的菜便滿滿地裝了兩盆子。「走,大家洗菜去!」不知誰叫了一聲,「大軍」便出發了。
洗菜
我們大家來到水池旁邊,每人抓了一把菊花菜,開始在水槽里洗起來。我抓起一把菜,一看,菜葉上有些小洞,洞口邊有些枯黃,根部呢?根頭上滿是泥土,十分不幹凈。我開了水龍頭,費力地洗起了根部,很快,隨著水流,呢土一點一點少去,直至沒有。接下來是洗菜葉了,菜葉更難洗,稍一用力,菜葉就會「五馬分屍」,只能更加仔細地洗。「呵,總算洗好了」,我拿著那把菜,愉快地說道。大家把洗好的菜放回盆里,准備去拌餡了。
拌餡
到了食堂,許多人就開始拿盆拿刀了。「蒸板來嘍!」不知誰一聲「令」下,同學們很快讓開一條道,讓他進來。好了,我們開始看宋老師切菜了。只見她把一把菜放在蒸板上,左手拿著菜的中部,右手開始切菜。只見切出來的菜只有黃豆大小,不過菜味卻十分濃,沁人心脾。我們都享受著這陣清香,不住地發出贊嘆聲。「讓一下!」只見吳煥鋒拿來一個大盆子,把所有切好的菜都放了進去。
宋老師又把肉、豆腐放了進去,只見開始都是顏色不一的,可慢慢地,慢慢的……
9. 戰國時法家思想和現代法治思想不同點
法家主張「抄以法治襲國」以「權,術,勢」逐級統治為根本。 講究「以刑去刑」「輕罪重罰」
假如你偷了東西, 就有可能被砍頭, 如果你殺了人或是更嚴重的罪,就會被腰斬。
和現在的「以法治國」 有很大區別, 一個是用重罪來威懾人們,一個是用一個適當的刑罰來給予告誡。
至於中央集權制也是和法家有很大淵源。 法家也正是將一切的權力全都集中到了君王身上。讓君王擁有權勢可以懲罰違法之人。
法家的「法治」 是用重刑來威懾人他人,以達到懲罰威懾他人的作用。
而現在的「以法治國」更多的是來保護受害者的權益。 也讓那些違反了法律的人有的相應的處罰,以與警示。
10. 中國法律傳統的表現是什麼
對於一個有悠久的法制歷史、有深厚法律傳統的國度而言,從傳統到現代法治的轉換尤為艱難。現代法治精神是我們人類的共同財富,現代法治也需要從傳統中不斷總結,創造性地完善。完整、圓熟的法律傳統和思想體系在世紀之交、千年更迭的特殊時刻,回顧數千年來積淀在中華文化中的法律傳統,回望過去的百年中國法制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蹣跚步履,總會讓人有太多的思緒和感慨。在幾千年的發展遞嬗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一直保持著發展的連續性和主體的純潔性,成為東方文化的主流,與西方文明並存於當世。在我們的文化傳承中,習法、尚法、重法的精神也佔有重要的位置。自古以來,「刑德」就被當作經國治民的「二柄」,以刑法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成為傳統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無論在精神旨趣還是在制度、技術層面,都是環環相扣,具有明顯而密切的聯系性,故而後人一般都將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概括地稱為「中國法律傳統」。這是一套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和迴旋,從簡單幼稚的法律幼苗發展而成的體系完整、內容全面、義理精深、風格特異的龐大法律系統,是一套以「天道」觀念和陰陽學說為哲學基礎、以儒家學派的主流思想為理論根據、以農業生產方式和血緣家庭家族為社會土壤、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完整而圓熟的法律傳統和法律體制。這套法律傳統,不僅以國家強制的方式積極而有效地統治著傳統社會、傳承著歷代祖先的生活智慧和中華文明,而且也曾對封建時代的日本、朝鮮、越南及西域諸國法律文化產生過「決定性」的影響,形成了世界法律文明史上獨樹一幟的著名「中華法系」。對於今人而言,這是一筆無比豐厚的法律遺產,也是一筆精華與糟粕雜糅、讓人愛恨交織的法律財富。重視法律的作用。自秦漢至明清兩千餘年間,各個主要政權,在立國之初都要制定一部大而全的律典,作為國家法制的基礎,並作為「祖宗成憲」垂範後世。除基本法典外,歷史上還先後出現過令、科、比、格、式、典、敕、條例、指揮、故事等名目繁多、功能各有側重的法律形式,作為成文律典的重要補充。這些法律法規,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規定之詳細、思慮之縝密,在世界古代立法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唐朝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議》以其高超的立法技術、詳備而完整的體系、豐富而有特色的內容,在世界上享有極為廣泛的聲譽,其中許多制度的設計,在千餘年後的今天,讀來仍是讓人贊嘆。清朝的傳世法典《大清律例》中,就包含律文436條,條例近2000條,有效法律條文約40萬字。如此規模的成文法律,足以批駁那種「中國古代是人治社會,根本沒有法律可言」的論調。強調法律、刑罰與道德教化的相互為用。「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這是中國古代社會對道德教化與法律刑罰之間關系的典型概括。儒家的政治學說是以人性性善論為基礎的。孔子曾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所以只要通過適當的禮義教化,則「人皆可為堯舜」、「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就不難實現。法律刑罰的功能是相對有限的,所謂「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仁,能殺人而不能使人廉」,所以「刑罰為盛世所不能廢」,亦「為盛世所不尚」。因此,治理國家應該是「導之以禮,齊之以刑」,應該「德主刑輔」。意思是治理國家、統治民眾應以發揚德政、宣傳教化為主要的手段和根本目的,而不能像法家主張的那樣本末倒置。同時,制定法律、實施刑罰也應反映、適應禮義教化的要求,使法律成為道德仁義、綱常名教的最好載體。所以,儒家不僅主張實行「仁政」,也強調執法要「仁恕」,要審慎,要「恤刑」。過於強調道德教化的作用,在實踐當然容易導致泛道德主義泛濫,容易使法律淪為政治和道德的附庸和工具,這是其消極的一面。但這種理論注意到從更寬泛的角度,多方面看待和處理社會問題,無疑又有其值得參考借鑒價值。注重家族倫理,注重維護家庭的和睦和親情。我們的祖先認為,家庭的生命是一脈相承的整體,個人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子女的生命又是個人生命的延續。所以我們把家庭親情稱為 「骨肉之親」,兄弟關系稱為「手足之情」。在這種情形之下,一遇到與親情倫理有關的問題,考慮的、注重的東西,就和常人大不相同了。傳統法律制度,很自然地被深深地烙上了這種印痕,「依倫理而輕重其刑」的倫理特性也就成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最為鮮明的特徵。在各朝法律特別儒家化以後的法律中,有關處理親屬、家族成員間殺傷、侵犯、奸盜、婚姻、田宅及子孫不孝、違反教令等倫理性條款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處理這些親屬間糾紛的原則,向來是儒家所宣揚的尊卑、親疏觀念,完全是一套不同於常人的評判標准。這些倫理性規則中,充斥著相當濃厚的尊卑、親疏、名分等色彩,含有明顯的父子、夫妻、尊卑長幼間不平等的成分,但是其中也包含有維護家庭和睦、強調家庭成員間相互扶助,特別子孫對父祖、卑幼對尊長的尊敬、撫養的義務。這些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表現。注重調解、調處,強調息訟、和息紛爭。「和諧」是中國社會的悠久而珍貴的思想傳統和價值追求,包含了我們祖先關於社會和人生的高超智慧,對傳統社會司法訴訟、解決紛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孔子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直接提出「無訟」的理想,就是主張每個人都應該盡量克制自己的慾望,大家相互忍讓、體諒,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去過自己應該過的生活,就不會發生爭訟;即使有了爭訟,也可以相互妥協,和睦相處。在漫長的傳統社會里,「無訟」被士大夫階層視為一種終極的理想和目標,逐漸設計和形成了一套關於「賤訟」、「息訟」、調解和調處的特殊制度。這些制度的消極面在於過於強調「息訟」而忽視了當事人的權利和利益,但對緩和社會矛盾、降低社會成本、消除濫訟現象、達成社會的整體和諧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國傳統法律制度畢竟是在農耕社會條件下形成的一套觀念和體制,其中天然地存在著一些根本性的、結構性的缺陷。由於這些缺失是根本性的和結構性的,所以在社會進步的歷史洪流中,必然會逐漸成為社會進步的精神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