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與校園

法治與校園

發布時間: 2020-12-22 02:46:46

❶ 建設法治校園常見問題和解決途徑有哪些

高校法治文明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學校整體法治文明意識比較淡內薄。很多學校的法律體系容 不夠完善。加強高校法治文明建設的途徑:加強法制教育,增強依法治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高校自覺、主動依法治校是法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法治文明程度的主要表現。加強高 校法治文化建設,文化是文明的起點,大學文化是育人的重要手段, 應把法治文化納入到大 學文化的建設范圍內。完善法規體系,健全學校各項制度,我國的高校是社會的縮影,涉及教 育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等多元主體。他們構成高校法治的主體,其權利與義務關系構成 高校法治的對象。這幾個 多元主體彼此相對獨立、 彼此依賴、彼此互相制約而又彼此合作, 權利與權力的相互關聯,關於高校的法制與法規應有針對性地對此加以調控和制約,以實現高 校各主體之間的和諧共進,共同發展。增強聯動力度,密切高校與司法部門的聯合,規范高校 活動依賴於外部的國家法律與高校內部各項制度,這些法律與制度的制定是為了高校有法可依 ,但要做到高校內部的規章制度與國家法規之間不沖突,制定的制度要根據學校外部環境與高 校自身 發展情況,不脫離實際情況的需要。

❷ 關於法治校園的名言

1、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法制進校園名人名言精選

2、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3、我已經發現,混亂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發展都與各種社會的腐敗的法制有關。

4、刑罰的嚴厲程度應該只為實現其目標而絕對必需。所有超過於此的刑罰不僅是過分的惡,而且會製造大量的阻礙公正目標實現的坎坷。

5、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6、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7、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8、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9、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11、正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

12、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13、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16、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18、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9、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20、習慣法非但不比法令靈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適應新的條件,而且相反,它更趨向於抱殘守缺、因循守舊、難以變化。

❸ 法治進校園作文100字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回學生犯罪答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矩」。
當今社會是法治的社會,學校要發展,離不開教育,離不開師德,更離不開法律的保障。
如何適時地向學生貫徹學習法律知識,引導他們邁好人生的第一步,是人生之旅的關鍵所在。
通過教育,要讓他們從小就明是非,識善惡,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❹ 校園法制教育管理體系和校園法治管理體系的區別有哪些

校園法制教育管理體系是依法治理校園,通過制定校園規章制度內,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容守護規則的同時普及青少年對於法律知識的認識,這種教育模式在屬於先治理後防範的教育模式。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科技領域的突飛猛進,法制教育已無法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所以,我國教育部為了提高防範青少年的違法犯罪行為,採用了新型的校園法治教育管理體系,通過以法教育同時,還需要注重青少年的德育體美勞等五大素質培養,讓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減少接觸危害青少年的不良健康行為。
校園法治宣傳教育體系的建設有利於促進校園、學生、家庭對青少年的監督管理能力,還能夠促進社會與政府對青少年的關注,讓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平安、健康,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接班培養更多人才。

❺ 實現《道德與法治》校園法治宣傳普法的意義有哪些

我國實施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是緩解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防禦方式之一。

2018年,國家青少年犯罪研究內中心研究數據表明,在調查的2834名未成年人犯罪人員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不懂法,百分之六十的青少年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犯法。所以實施青少年法容治宣傳教育,讓法律成為青少年在平安成長階段的最後防線。

實施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小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養,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長;

2、讓社會、政府、校園、家庭參與到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當中,實現以社會、政府、校園、家庭為核心的青少年保護政策,為青少年的成長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貢獻;

3、建立校園法治宣傳教育體系,培養青少年愛法,護法,尊法,培養青少年依法保護自己的權益,讓青少年在後續的成長過程中能夠健康平安成長。

4、《道德與法治》教育教材進校園是實現全民普法的主要戰略,從小培養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讓我國法治社會管理階段早日實現和諧,自由,公正。

❻ 如何依法治校,打造法治校園

高校法治復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制主要問題:學校整體法治文明意識比較淡薄。很多學校的法律體系 不夠完善。加強高校法治文明建設的途徑:加強法制教育,增強依法治校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高校自覺、主動依法治校是法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法治文明程度的主要表現。加強高 校法治文化建設,文化是文明的起點,大學文化是育人的重要手段, 應把法治文化納入到大 學文化的建設范圍內。完善法規體系,健全學校各項制度,我國的高校是社會的縮影,涉及教 育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等多元主體。他們構成高校法治的主體,其權利與義務關系構成 高校法治的對象。這幾個 多元主體彼此相對獨立、 彼此依賴、彼此互相制約而又彼此合作, 權利與權力的相互關聯,關於高校的法制與法規應有針對性地對此加以調控和制約,以實現高 校各主體之間的和諧共進,共同發展。增強聯動力度,密切高校與司法部門的聯合,規范高校 活動依賴於外部的國家法律與高校內部各項制度,這些法律與制度的制定是為了高校有法可依 ,但要做到高校內部的規章制度與國家法規之間不沖突,制定的制度要根據學校外部環境與高 校自身 發展情況,不脫離實際情況的需要。

❼ 100字法律進校園的內容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堅持「法治」理念為主導的21世紀,在全民接受普法教育的今天,法律,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行各業各種領域,法律也必將與960萬平方公里上生活的人們緊密聯系,生生不息。

(緊接著描述下當今校園學生違法的各種現象)然而,當純凈校園里,上演著層出不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走出校園犯下彌天大錯的時候;當昔日親密無比的同學拔刀相向的時候;當被紙醉金迷的虛榮潛移默化進而實施敲詐勒索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法,在校園的管理中卻又實實在在過於稀缺、過於疏導呢?

(轉折到本文的重點)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徑,和諧校園建設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並有效地實行管理規則,實現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但是,要實現校園管理法治化,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深化法律進校園,法治化校園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這個你可以適當分點詳細描述)

第一,法治化管理的校園模式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趨勢。(可以結合國家法治化進程與校園建設之間的聯系詳細敘述)
第二,是對學校自治的促進和保障。(可以從法律的特徵上,詮釋為什麼法律對於學校的管理起到了促進和保障的作用)
第三,校園模式的管理法治化承載了公民法治素養的傳承。(這段可以這么說:公民教育是支撐民主政治的根本」。真正有效的法治,必定有道德和教育的充分支持。為此,我國的公民教育就不能進行單一的法制知識教育,應當進行的是包含憲政思想,法治知識、信仰、文化和能力的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特點是實踐性的、批判思考性的,它紮根於學校的校園文化,不是局限於課堂上的法律基礎課,而是延伸至校園公共管理的整個過程,要求在學生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各項權益,有暢通無阻信息的公開渠道,有評論校園事宜的自由與保障。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更能激活創新思維,才能承載創新的使命。)

綜上所述,深化法律進校園,不僅僅是被迫的過程,更為深遠的意義在於法治能為學校自由、民主、有序發展提供保障,能為國家法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能夠提高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學校為社會服務的能力。

二、 (可以從校園法治的作用體現續寫)深化法律進校園,對現代教育的管理起到創新與保障作用。

第一,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形成良好穩步發展的基礎教育。(自己展開寫)
第二,合理規范學校的管理方式,改善現代教育的管理環境、秩序。(同樣展開寫)
第三,為提供科學教育、優質服務學生的教育平台起到法律保障。(展開)
第四,改變墨守成規的教育模式,開拓創新,保障現代教育科學穩步發展。(展開)

三、深化法律進校園,推動和諧校園建設、服務教育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第一,正確認識學校和學生間的法律關系。
正確把握兩者間的行政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規范各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行為,實現校園學生管理的價值定位從「義務本位觀」到「權利」本位觀的轉變,才能讓學校管理者明確其該何去何從,才能維持健康的校園秩序,維護管理雙方的利益,使管理在法治的框架下更有益於高校的健康發展。
第二,在校園管理文化中注入法治精神。
法治文化的基本內涵是民主精神。校園的管理文化建設,需要高校全體成員共同努力,通過在管理文化中注入法治精神,有助於改變傳統文化和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學生管理觀念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因素。只有注入法治文化的內涵,加強與法治要求相適應的高校管理文化建設,構建良好的校園法治環境,才能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更持久的行為保證。
第三,建立健全學生管理法律體系,建立正當的學生管理程序。

(結尾)深化法律走近校園,必將是任重而道遠的長遠目標。讓法律普照校園的大地,不僅僅在於一朝一夕之間,「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學校的穩步發展,現代教育的科學發展,離不開我們的不懈努力與不斷追求!

參考範文:
隨著時代的進步,法律之風吹進了我們學校。學校揚起了一股學法,守法的熱潮,大家都可踏入法律之路,享受著法律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另外,在學校開展的學法活動中,我學到了一些法律知識。這不僅使我增長了見識,還使我獲得了許多感觸、體會。這些感觸一直回盪在我的腦海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我覺得法律是公平、公正的體現,是勞動人民利益的保障,是提醒我們不要去點燃犯罪之火的警惕鍾。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就像剛剛買的新房,由於質量的問題,到處漏水。這樣,我們就能向有關的部門投訴,踏上法律之路,通過法律的途徑去得到公平。同樣,人們在工作時,也會遇到像被老闆拖欠工錢的事。但是因為工作者無條件去追還,就會發生一些我們不願看到的悲劇。所以,我覺得應該讓一些沒有法律意識的人群進行法律教育,讓他們採用正確的途徑去解決一些不公平的事。這就可以阻止讓人悲痛欲絕的事的發生。還有一點,現在的青少年有著一顆好奇的心,對什麼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嘗試一下。就像吸毒那樣,完全是他們對毒品的好奇導致他們墮入深淵,不能自拔,到最後不但毀了自己的一生,還給家人帶來了無法忍受的確悲痛。擁有一顆好奇的心,本來是一件好事,這能是他的只是不斷得到增長,可他們卻用到了不正確的途徑上。而法律就有可能盡量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它的制裁使人望而生畏,使心裡存有歪念的人取消了念頭。這就能大大減少那樣的事情發生。

法律對我們來說,雖然是有利的,但是每一件事都像鏡子一樣有兩面,有利就有弊,在給我們帶來方便時,它還給我們帶來了制約。一些無良的人,他們利用法律,和那些不懂法律的人簽上合約,利用他們的貪婪,在合約上標出不平等的條件,使自己受益。雖然那些受害事後知道自己受騙了,但又因為合同是起法律效果的,投訴無門啊!相信大家在電視或者報紙上都會得知這些事,但是在利誘面前,誰能頭腦清醒地去對待這件事呢?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不要因為貪小便而上當受騙,應受得住利益的誘惑,堅持自己的立場。平時也不要輕信那些看上去有利的事情,不要讓利益蒙蔽了雙眼。記住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不被人欺騙的情況下,也不要去欺騙人。

法律不僅有兩面性,而且它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假如沒有法律,那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將變得亂七八糟的,毫無秩序。醉酒駕駛等的事故就會頻頻發生,造成一個又一個的令人悲痛萬分的場面。公眾場所的空氣更加是變得渾濁,我們吸入二手煙的機會就會更多,這不僅會使我們感覺難受,還會威脅著我們的健康。法律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身邊,是它使我們正常地生活,如果我們都去觸犯它,那我們的生活就會由美好變得痛快不堪。

讓我們行走在法律的道路上,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學生!讓我們盪漾在法律這個小院里,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警惕!讓我們做一個知道法律兩面性並讓自己受住誘惑的學生!讓法律陪伴我們渡過無怨無悔的一生。

❽ 與校園生活密切的法制徵文

題目可以擬為:讓法律的光輝普照校園大地

(開頭簡潔描述法律對現實生活的影響)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堅持「法治」理念為主導的21世紀,在全民接受普法教育的今天,法律,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行各業各種領域,法律也必將與960萬平方公里上生活的人們緊密聯系,生生不息。

(緊接著描述下當今校園學生違法的各種現象)然而,當純凈校園里,上演著層出不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走出校園犯下彌天大錯的時候;當昔日親密無比的同學拔刀相向的時候;當被紙醉金迷的虛榮潛移默化進而實施敲詐勒索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法,在校園的管理中卻又實實在在過於稀缺、過於疏導呢?

(轉折到本文的重點)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徑,和諧校園建設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並有效地實行管理規則,實現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但是,要實現校園管理法治化,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深化法律進校園,法治化校園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這個你可以適當分點詳細描述)

第一,法治化管理的校園模式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趨勢。(可以結合國家法治化進程與校園建設之間的聯系詳細敘述)
第二,是對學校自治的促進和保障。(可以從法律的特徵上,詮釋為什麼法律對於學校的管理起到了促進和保障的作用)
第三,校園模式的管理法治化承載了公民法治素養的傳承。(這段可以這么說:公民教育是支撐民主政治的根本」。真正有效的法治,必定有道德和教育的充分支持。為此,我國的公民教育就不能進行單一的法制知識教育,應當進行的是包含憲政思想,法治知識、信仰、文化和能力的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特點是實踐性的、批判思考性的,它紮根於學校的校園文化,不是局限於課堂上的法律基礎課,而是延伸至校園公共管理的整個過程,要求在學生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各項權益,有暢通無阻信息的公開渠道,有評論校園事宜的自由與保障。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更能激活創新思維,才能承載創新的使命。)

綜上所述,深化法律進校園,不僅僅是被迫的過程,更為深遠的意義在於法治能為學校自由、民主、有序發展提供保障,能為國家法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能夠提高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學校為社會服務的能力。

❾ 1.法治和法制的區別 2.你怎麼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 3.學校里喜歡打架斗毆的人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不容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

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

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

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拓展內容:

法制: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其一,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其二,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其三,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

法治:

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

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

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 (法制網頁鏈接)(法治網頁鏈接)

熱點內容
審理法官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5:05:27 瀏覽:74
員工辭退賠償勞動法 發布:2025-01-22 14:46:58 瀏覽:51
道德公民圖片 發布:2025-01-22 14:31:53 瀏覽:392
自然法學派概念 發布:2025-01-22 14:31:14 瀏覽:688
自考2017年4月勞動法答案 發布:2025-01-22 13:58:25 瀏覽:196
道德宣誓 發布:2025-01-22 13:41:20 瀏覽:692
2016年福州市幹部法律知識統一考試 發布:2025-01-22 13:40:36 瀏覽:882
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發布:2025-01-22 13:26:02 瀏覽:733
什麼樣的發票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3:00:05 瀏覽:887
西鄉有按勞動法的廠沒 發布:2025-01-22 12:28:09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