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元素生命

道德元素生命

發布時間: 2022-04-21 08:14:32

道德主要涵蓋哪三方面

定義1:由個體自我意識為起始,引影到群體當中,形成的《精神》《語言》《行為》宏觀性微略統一,即為道德。
定義2:道德就是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 這里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范。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提高。
定義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定義4: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以下原詞條釋義僅僅是對行為規范意義上的道德的一種理解: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80年代開始查找道德的定義,沒有很恰當的解釋,經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得到以上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實質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約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圖傷害他人等對人類社會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內在約束(也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雖不違法,但亦會對他人(甚至是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
所以,道德就是社會規范對人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以任何方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道德」),道德也就是繼法律之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這種傷害的工具。

㈡ 道德是啥啊我想知道

哲學上說一切都是物質,確實如此。德也是一種物質,不過是以場的形式存在於另外的科學沒探測到的空間里。
古人說積德,損德也是很有道理的。

(以下內容為轉載別人的)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建立在傳統信仰基礎上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釋、道為根基,這個文化基因的根本就是有神論。

道德,道德,『道』的內涵是承認:宇宙運行並存在著一個特性、規則、法則或理解為真正的理,即真理。佛家稱之為『法』,道家稱之為『道』,道和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合乎道,順應道,則生德積德,違背道、背道而馳,會失德損德。

德是精神標准嗎?不,『道』在某種意義上才是精神標准。『德』在fl佛法里被明確告知,那是地地道道的物質,白色物質,像場一樣布滿人的周圍,存在於另外空間,肉眼是看不到的。德隨著元神走,有德才能夠有福分享受未來,所以古人常說誰誰生活過得好,機遇好,大富大貴,那真是前世積德了,或說祖上積德了;誰誰不好,可能是損德了。從『積』這個詞看,德明顯不是精神標准,是實實在在可以積累可以損失的物質。業力是失德產生的相應物質,黑色的陰性物質,業力因為是背離道,也就是違背道德產生的,有罪性,所以東方文化看人遭罪被認為可能是在還業,償還業債;西方文化正好叫贖罪,其實說的都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真理啊。

無神論的危害正是否定了天理「道」,不承認神的存在,不承認輪回和報應,隨之帶來的危害就是人不再看重德了。現代人提倡的道德、公德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傳統內涵,人怎麼會從心底敬畏她呢?現在真是笑貧不笑娼,笑廉不笑貪的年代,這和破壞傳統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這可是重罪大罪欺天之罪啊。

中華民族幾千年承傳著自己的祖先文化,敬天知命,道德在人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近代外來文化的入侵,推行暴力革命和階級斗爭,再通過『文·革』的強力剿殺,使得傳統道德文化成為苟延殘喘的形而上學式的東西。越是新一代,越不把傳統道德文化當回事,仁、義、禮、智、信、以及孝道統統被拋在腦後,後果不可怕嗎?太可怕了!中華大地處處是『潛規則』,即不講天理道德,又逾越人間法律,找到一塊凈土是真難了。百家講壇里講國學,也大多是拋棄了有神論來闡述的,如此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因為你不信的東西未必真的不存在,報應是如影隨形的。

順便補充一下:傳統文化中,信仰所提到的『天』應該是指另外空間,不是我們這個空間。做個假設:比如我們的空間叫分子層,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層空間是原子層,原子散布在宇宙中,比分子存在的范圍要大的多的多,分子排列組合可以形成我們這個空間的萬事萬物:空氣、水、生命......。那麼原子的空間或稱為境界中,原子是不是平均分布的呢?肯定不是,那麼原子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排列組合形成相應的原子世界呢?原子構成的生命和物質?這只是兔子對一個獨立空間的假設,如此類推:越微觀的粒子形成的時空越龐大。

就像我們認識空氣一樣,以前人認為空氣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後人發現了:哦,還有氧氣、二氧化碳.....光粒子、各種波等等等等,原來不是空的。再然後人們又認識到:宇宙中有真空,這次真的空了!呵呵,其實啊,人對微觀粒子的研究有限,那個粒子是可以無限分解的,更小的粒子,還有更小,還有更小........。釋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說過了,這個宇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人認為真空,其實是遍布了更微觀的人類沒有認識的粒子,根本就不是真的空了。

也就是越微觀的粒子,在宇宙中的存在范圍越大。每一層粒子是不是都可以構成一個獨立的空間呢?有不少頑固的朋友認為,什麼時代了,還談有神論?你看宇航員都飛到天上了,怎麼沒看到神啊?我們卻沒有想過,我們人類活動范圍再大,也沒有突破其他粒子構成的另外空間,宇航員等於是在我們的空間里平行移動了位置而已,怎麼能夠看得到神呢?你不用上到天上,神就來在你身邊,你還是看不到的,因為不在一個空間中啊。就好比一個原子空間的生命站在你身邊,你能夠看得到嗎?所以歷來高層次的生命要度人,都得投胎轉生到人類的空間,有了人身,你也就能夠看到和聞道了。當然,這時候你看到的已經是實實在在和你一樣的肉身的人了,你只有通過其宣講的道來認識,這個人是不是聖人。所以釋迦牟尼佛、老子、耶穌等等,從來就有人信,有人不信。

㈢ 道德觀念和道德概念有什麼區別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在不違背自然發展的前提下,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80年代開始查找道德的定義,沒有很恰當的解釋,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得到以上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moral)是一種社會現象,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人不能離開群體而孤立地生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其行動必須顧及別人或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否則就會引起糾紛或沖突。早在原始社會中,人們為了維護部落成員的共同利益,協調彼此的關系,就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調節各人行為的准則。遵守這些准則,便稱之為善,就會受到輿論的贊許或使個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則,便稱之為惡,就會受到眾人的譴責或使個人感到內疚而力求改正。這些由輿論力量與人們的「良心」所支持的行為規范及其施行的總和,就是道德。道德規范(moralnorm)是一種分辨善惡的尺度,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改變而改變。自從社會出現了對立的階級,道德就成了各階級內部協調關系和維護本階級利益的手段。在階級社會中,各階級對於善與惡往往有各自的標准與看法,除了公德外,道德從總體上說也就有了階級性,而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道德也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在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社會里,盡管舊道德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還有一些影響,但占統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階級的道德。在工人階級看來,凡是有利於人類徹底解放事業的行為都是善行;凡是損害廣大人民利益的行為都是惡行。工人階級的道德正是我國現在所提倡的道德,這是用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推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促進社會走向共產主義的道德,所以也叫社會主義的或共產主義的道德。

什麼是道德?因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人們最終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幸福而逐漸約定俗成的一些行為規范。
從物質和意識的領域來理解,信仰就是一種意識,道德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從真理的概念來理解,信仰就是正確的意識,道德就是正確的行為。
如果我們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講:什麼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為。
因為人是時代的產物,因為物質決定意識,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盡相同,所以,人與人的信仰是不盡相同的。當你幼小熏陶於清真教的教化中,那麼你的信仰就是真主了;當你幼小受教於天主教的感化里,那麼,你的信仰就是上帝了;如果你幼小污染於金錢銅臭之環境,那麼,金錢就是你的上帝了。
因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們的道德觀也就不盡相同,所以人們的道德行為也就不盡相同,所以社會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是不和諧社會的根本原因。
相反,如果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都崇尚一些共同的道德,那麼,我們的世界必然會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物質決定意識,所以,一個脫離了生存危機的人的崇高信仰,不是天生俱來的,而是從優良的教育中學來的,是從愛的熏陶中萌發的,是在適合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崇高的信仰,來自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自於偉大的社會——幸福主義社會。
物質決定意識,所以我們的信仰和道德應當服從於客觀規律,服從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大地是人類的母親,所以,呵護地球,保護自然就是愛我們的家,就是愛我們的母親,所以讓地球更和諧地存在應當是我們最崇高的理想,因為他關繫到我們人類的千秋萬代。
歷史地看,封建社會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和諧的社會,因為它存在著高等人與低等人的矛盾,但它與自然卻是相對資本主義社會和諧的多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是平等的社會,但它與自然卻是極為地不和諧,濫砍濫挖,亂捕亂殺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大自然已被現代社會給破壞到了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危險程度,而我們還在高呼著GDP萬歲,自由萬歲!現代的人類,你們太不道德了,你們對不起祖先,對不起我們的子孫。
[編輯本段]道德定義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范。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提高。
在《博弈聖經》中說道:「優先預測悲劇後作出的忍讓是道德。」
優先預測勝利前作出的競爭是博弈。
競爭與忍讓基本對立,博弈與道德基本對立。贏在博弈,就缺失道德;贏得道德,就缺少博弈。
領導人的行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決策優先,道德是對抗默認。超智慧的領導人知道多少忍讓,又何時競爭。他們總是尋找戰略主題,制定規則,讓他人競賽。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詞源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的定義與道德觀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道德的階級性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指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行為規范。
它是統治階級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創造的精神產物。目的是使被統治者自願的放棄自己的利益,心甘情願的接受統治階級的奴役。
因此階級社會的道德往往是一種最卑鄙的雙重標准,對於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行為規范。
統治階級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於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要求被統治者的個人利益無條件的服從虛幻的集體利益(即統治階級的利益),甚至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個人的生命。
中國
中國道德從上古發展而來,傳說中堯、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經》,到漢朝傳為《五經》,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發展的學說,被稱為儒家學說,以後儒家又將《五經》發展為《十三經》,這些儒家經典學說,成為中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盡管各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道德觀並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學說是歷代中國社會道德觀的依據。
道德是判斷一個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道德是調節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規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國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為補充。同時,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順應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條文,反映了社會道德觀念在法律上的訴求。
道德具有普適性,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身份,全皆適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學》:「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之有階級、等差,各國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於天賦人權之說。吾國之言平等,則基於人性皆善之說。以禮之階級為表,而修身之平等為里,不論階級、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

㈣ 以道德與生命為題寫一篇感想

道德與生命
寒風吹落了樹枝上搖曳的黃葉,讓它埋進了深土。南國的冬天,只剩下一些四季常青的樹木,傲然挺立在寒風中。噢,我願當作那一棵在寒風中褪盡了樹葉的落葉樹,不像常綠樹在寒冬里刻意展示自己,而是把那一份展示化作力量,等待明年春暖花開。
有人說:"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這就是生活。"在收獲的氣氛被南下的寒風中沖淡之後,我深刻地感受到在與時間賽跑的日子裡,生命是這么的短暫,青春是這么的充滿活力。學習的知識就像年輪,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在你的頭腦里一點一滴地在刻寫知識的痕跡。在學習上收獲之後,我不禁感慨:忙碌一點,再忙碌一點,這就是學習。
我感嘆於時間的流逝似流水無痕,所以我加倍珍惜時間。在明年的那一次決定命運的考試前,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片書的海洋。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在碌碌無為後而悔恨。"他說到,也做到了,這才有了一部閃爍著生命激情的不朽偉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與時間的賽跑中,我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真諦。是的,在學習的田野上,擁有同樣的陽光,充足的水源,但結果長出的果實的豐富與否,就要取決於它所得到的肥力高低。我們在簡單的生活中忙碌地學習,努力製造能量,在不斷的努力中等待明年取得豐盛的收獲。
我驚嘆於青春的激情與活力,所以我加倍努力播下自己的一份種子,等待開花結果。毛澤東同志說:"十七八歲的青年猶如八、九點鍾的太陽,朝氣蓬勃。"是的,我們就像太陽,要懂得播種光和熱,才會收獲一片生機勃勃。但如果我們不懂得播種,那麼大地將是一片死氣沉沉的局面,而我們所獲得的也僅僅是一片黑暗而已。青春是向上的,只要在青春時懂得播種,善於播種,展現在你面前的將一片綠油油、生機盎然的豐收之野。
縱然播種是我們通往成功殿堂的一條重要道路。我們渴望收獲,渴望走進成功的殿堂,那麼,我們就得學會去播種。當我們立足於一幢宏偉的建築前驚嘆於它的輝煌時,我們不該忘記,這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由一塊塊普通的磚塊堆砌而成的,也可以說,這是由一次次地播種而收獲到的。同樣是一堆磚頭,如果你去利用它,它可能會製造出世界上最華麗的建築,相反,如果你懶於利用它,那麼它最終僅是一堆無用的磚頭,而你也將一事無成。
我播種,所以我收獲。我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所以,我握著知識的鋤頭在學習的田野里辛勤地勞動著,在夢境中從朦朧的狀態逐漸清晰,直至將它成為現實。
也許,冬天裡的樹兒也在做著同樣的夢。它們在寒風的搖曳下,逐漸地褪盡了自己的葉子,讓它們落葉歸根。這也是在播種一種與我們同樣的希望。它讓葉兒們給它補充了養分,積蓄力量,想在明年春天展現自己的繁盛,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這是樹的收獲。在春天,人們只會贊美這些重現光彩的樹兒,而不會去贊美那些不懂得播種的常綠樹。
"豐富一點,再豐富一點,這就是收獲。"我們渴望收獲,所以就要"辛勤一點,再辛勤一點地去播種"。

㈤ 什麼是道德

行為規范意義上的道德定義
定義1:由個體自我意識為起始,引影到群體當中,形成的《精神》《語言》《行為》宏觀性微略統一,即為道德。 定義2:道德就是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 這里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范。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提高。 定義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定義4: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以下原詞條釋義僅僅是對行為規范意義上的道德的一種理解: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查找道德的定義,沒有很恰當的解釋,經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得到以上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實質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約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圖傷害他人等對人類社會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內在約束(也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雖不違法,但亦會對他人(甚至是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 所以,道德就是社會規范對人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以任何方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道德」),道德也就是繼法律之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這種傷害的工具。
編輯本段道德的主要功能
一個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歸納起來,道德具有五個方面的主要功能:
認識功能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 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道路。
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 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 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 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 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
平衡功能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 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 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 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㈥ 道德是什麼

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

㈦ 生命道德的核心是什麼

您好,生命道德的核心是什麼價值論。

生命的主題是愛。人間生存著就是需回要愛,如果愛沒有了,答那麼感情也就沒有了,感情是用愛來作基礎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人是社會的人,打個比方,一個吸毒的人,他的生命的主題是毒品,他的生活充滿恨,那麼他的世界是黑暗的,因為他違背了生命的主題,他的生命不會被人同情,只能被人唾棄。愛才能人活的溫暖,讓人生活在藍天白雲下。
生命的偉大是貢獻。李時珍用了畢生的精力寫了《本草鋼目》,他的生命貢獻在這本書上,讓後人解決了醫學難度,他廷長了人類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偉大的,錢學深為中國研製了原子彈,加強了新中國的國防力量,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打下個強心針。他們象春蠶一樣吐出自己最後一縷蠶絲,為人類提供價值,這些生命的貢獻是被後人敬仰的,不會被人類忘記的,他們的生命有意義,是我們這些前輩激勵著我們後人的鬥志。
生命的渺小是無為。如果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索取和消化,那麼我們人類的生產力只會降低,那麼這個生命是多餘的,一個沒有事業心的人和人生追求的人是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的。

㈧ 道德 的詮釋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80年代開始查找道德的定義,沒有很恰當的解釋,經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得到以上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實質上,人之初,性本惡,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約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圖傷害他人等對人類社會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內在約束(也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雖不違法,但亦會對他人(甚至是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
所以,道德就是社會規范對人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以任何方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道德」),道德也就是繼法律之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這種傷害的工具。 中國幸福學之道德定義什麼是道德?因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人們最終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幸福而逐漸約定俗成的一些行為規范。
從物質和意識的領域來理解,信仰就是一種意識,道德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從真理的概念來理解,信仰就是正確的意識,道德就是正確的行為。
如果我們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講:什麼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為。
因為人是時代的產物,因為物質決定意識,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盡相同,所以,人與人的信仰是不盡相同的。當你幼小熏陶於清真教的教化中,那麼你的信仰就是真主了;當你幼小受教於天主教的感化里,那麼,你的信仰就是上帝了;如果你幼小污染於金錢銅臭之環境,那麼,金錢就是你的上帝了。
因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們的道德觀也就不盡相同,所以人們的道德行為也就不盡相同,所以社會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是不和諧社會的根本原因。
相反,如果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都崇尚一些共同的道德,那麼,我們的世界必然會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物質決定意識,所以,一個脫離了生存危機的人的崇高信仰,不是天生俱來的,而是從優良的教育中學來的,是從愛的熏陶中萌發的,是在適合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崇高的信仰,來自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自於偉大的社會——幸福主義社會。
物質決定意識,所以我們的信仰和道德應當服從於客觀規律,服從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大地是人類的母親,所以,呵護地球,保護自然就是愛我們的家,就是愛我們的母親,所以讓地球更和諧地存在應當是我們最崇高的理想,因為他關繫到我們人類的千秋萬代。
歷史地看,封建社會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和諧的社會,因為它存在著高等人與低等人的矛盾,但它與自然卻是相對資本主義社會和諧的多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是平等的社會,但它與自然卻是極為地不和諧,濫砍濫挖,亂捕亂殺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大自然已被現代社會給破壞到了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危險程度,而我們還在高呼著GDP萬歲,自由萬歲!現代的人類,你們太不道德了,你們對不起祖先,對不起我們的子孫。 道德定義道德就是 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 這里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范。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提高。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詞源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的定義與道德觀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道德的階級性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指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行為規范。
它是統治階級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創造的精神產物。目的是使被統治者自願的放棄自己的利益,心甘情願的接受統治階級的奴役。
因此階級社會的道德往往是一種最卑鄙的雙重標准,對於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行為規范。
統治階級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於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要求被統治者的個人利益無條件的服從虛幻的集體利益(即統治階級的利益),甚至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個人的生命。
中國
中國道德從上古發展而來,傳說中堯、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經》,到漢朝傳為《五經》,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發展的學說,被稱為儒家學說,以後儒家又將《五經》發展為《十三經》,這些儒家經典學說,成為中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盡管各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道德觀並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學說是歷代中國社會道德觀的依據。
道德是判斷一個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道德是調節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規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國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為補充。同時,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順應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條文,反映了社會道德觀念在法律上的訴求。
道德具有普適性,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身份,全皆適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學》:「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之有階級、等差,各國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於天賦人權之說。吾國之言平等,則基於人性皆善之說。以禮之階級為表,而修身之平等為里,不論階級、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們評價一個人的一個尺度。一個人若違背社會道德,比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那麼人們就會給他負面的評價,造成他沒有好的名聲,從而對他形成一種來自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約束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很多人來說,道德是個人良心的自覺遵守,無需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制約。人們對一個人的道德評判,主要來自於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口頭上標榜仁義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義道德,因此人們往往「聽其言而觀其行」然後作出評判。個人對道德的意見,對己對人,有寬容者,有苛求者。中國文化中多有提倡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責己,薄以責人。」韓愈:「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中國傳統道德基本概念
四維:禮、儀、廉、恥
四維的說法,最早載於《管子》。《管子》牧民篇:「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五常:仁、義、禮、智、信
漢章帝建初四年以後,「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並高度概括了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仁和義是儒家文化中兩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謂總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義相比其他價值觀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則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仁、義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為證,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
孔子:仁者,義之本也;義者,仁之節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 孟子:「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子言:「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韓詩外傳》:「愛由情出,謂之仁,節愛理宜,謂之義。」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
仁 —— 子曰:仁者,愛人。仁之廣義,涵蓋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恭、寬、信、敏、惠」。「剛、毅、木、訥,近仁。」「仁者,其言也訒。」「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並非遠不可及,「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無理性、無原則或者軟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必有勇。」
義 —— 子曰:「義者,宜也。」朱熹:「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曰:「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四字:忠、孝、節、義
忠、孝在中國社會是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孝經》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則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興於夏,「夏道尚忠,復尚孝」。
忠 —— 《說文解字》:「忠,敬也,盡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 《禮記·表記》中載孔子言:「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恥費輕實,忠而不犯」,《左傳·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於民」。孔子講君臣關系的側重點,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此處「忠」指臣忠於君,而在後世帝王時代,這種含義幾乎演變為「忠」的唯一含義。孫中山曾說:「古時所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我們在民國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於君,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為四萬萬人效忠,比較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傳·昭西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 忠,本指人與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謂之忠」,故忠「非專指臣民盡心事上,更非專指見危授命,第謂居職任事者,當盡心竭力求利於人而已」[3]。
孝 ——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從身邊之最近處做起的人間關系德目,被稱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經》中,子曰 :「教民親愛,莫大於孝」。「孝之為義,初不限於經營家族。」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主主義》一文中指出:「《孝經》所言的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內涵是子女對父母的孝。《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最首要的含義是尊親,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說孝,往往指子女贍養父母、晚輩贍養長輩,其實,尊敬先於贍養。至於祭祀祖先,祭享之禮,「其事似近於迷信,然尊祖敬宗實為報本追遠之正務」[4]。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三達德:智、仁、勇
三達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達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縱欲、禁慾和天理欲求
到了宋代,朱熹針對當時的人慾氾濫和奢華風氣,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又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認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違背天理的人慾,而通常飲食、一夫一妻則是天理[5]。在先儒中也有類似思想,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載告子言:「食、色,性也」,《禮記·曲禮》:「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飲食男女的欲求,天經地義,滿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縱欲。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到了現代,孫中山提出中國固有的八種道德,他在《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中說:「講到中國固有的道德,中國人至今不能忘記的,首是忠孝,次是仁愛,其次是信義,其次是和平。這些舊道德,中國人至今還是常講的。但是,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
八德和四維,合稱「四維八德」。
[編輯] 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
世界上的大多數古代國家都是以宗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唯有古代中國的儒家學說強調「以德治國」。儒家素倡德主刑輔,因為道德教化可以「防患未然」,比嚴刑峻法更有利於統治。不但可以麻痹人民鬥志,而且有利於使統治階級的思想成為整個社會的統治思想。
儒家又重義輕利,特別是宋明理學鼓吹「存天理,滅人慾」,把人民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說成「人慾」,也就嚴重地壓抑了人們的權利觀念。統治者一方面為了自己的利益為所欲為,另一方面卻要求人民「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大義滅親」,就算犧牲生命或殘殺親人也要遵守符合統治者利益的仁義道德。被犧牲者得到的補償僅僅是事後的精神慰藉而已。
中國古代社會的道德特點是把宗法觀點和皇權至上合二為一,也就是讓皇權統治和家長制統治互相呼應,強調子女必須要嚴守「孝道」,絕對服從家長的命令,而皇帝則被視為全國的君父,全國的人都必須絕對服從他。孝親的目的就在於培養忠君的感情,以期移孝作忠。忠孝不能兩全時要以忠君為上,必要時「大義滅親」。
這些封建道德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忠孝節義四個字:
忠: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孝:子女必須絕對服從家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家長毆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權利。
節:中國封建社會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卻被要求守身如玉、從一而終。
義:指被統治者必須誓死服從道德規范,為了統治者的利益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自己的生命。
魯迅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中借狂人之口指明了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㈨ 道德,生命,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道德是一個生命中比較高級的衡量成分,生活必需是人的生活,在世上的一系列的活動,生命生命的

熱點內容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