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的道與德

道德經中的道與德

發布時間: 2022-04-21 11:12:25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道者,萬物之始,萬物共尊.德者,天地之奧,萬物同貴.--「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常無為專而無屬不為,德常無為而無以為.道之尊,德之貴,以其莫之命而常自然.」
簡單來說,道和德是自然無為的兩個層次,欲修道,先修德.

②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嗎

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

③ 《道德經》裡面的道和德分別指的是什麼

《道德經》裡面的「道」和「德々分別指的是什麼?
「道」是個體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④ 《道德經》的"道"和"德"是什麼意思

「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
「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⑤ 道德經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5)道德經中的道與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⑥ 《道德經》通篇論道,有道和德有什麼關系呢

道與德是《道德經》通篇講述的理論,老子以德入道,由道升德,道又可以稱為理,有德之人才會有理,所以《道德經》中的道德是為禮法根本。

老子化胡已為先哲,西出函關踐行自己之道,留下《道德經》也只為後人可以知禮,有德者方為道。

⑦ 《道德經》里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 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德經》的這段闡述本身就是一種很哲學的說法,其實換作我們通俗的理解可能會更簡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說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很多都是與「錢」相關的,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人心所向。同理,人們為什麼要設置法律法規,要普及仁義禮教,因為有人在違法,有人在違信違德。

綜上所述,老子的《道德經》向來被看作是人類為人處世的准則。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道是體,德是用。道是宇宙的本體,德是萬物實踐道之用。

⑧ 老子的道德經中的道和德指什麼

樓主你好,我相信樓主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說明了「道」不可說出來,「大道無形」,要抱著「無」的態度去理解大道,《道德經》受《易經》很大的影響,道相當於自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無時無刻的在影響著我們。現在可以說出大道,都是人們根據事物的特徵弄出來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正是這個意思。德的意思 1普通眾生貪「得」。
德:〈集韻〉德,行之得也。道德經中,德,通得。
* n h1 k% L7 z老子所用的德字,使用了當時德字的普通含義,那就是知、仁、義、禮(《周禮·地官》中,列出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下德:有為之得。行,能得知、得仁、得義、得禮,這在當時,是受社會普遍接受並提倡的。而老子,卻稱其為下德。M; q上德:無為之得。老子自立上德概念,指明「不德」便是上德。不德,即是行上能「不得知、不得仁、不得義、不得禮者」,如此以「得無」為德者,老子稱其為上德。$ H% ^3 i7 B' ]7 p8 Y% S

可見,老子的「上德不德」,實際就是「上得不得」。( e# ?1 B* p+ t% `4 Y6 B
凡夫只知道「得有」,即便「得有」中最上之「德」者,也還是得有,得有即是凡夫,無一例外。而聖人,在道者,則以「得無」為上,「不得」就是聖人;即便「得有」中最上之「德」,聖人也是「不德」的,還是得無。

世間普通眾生都是貪得無厭的,都是追求得得得,哪個肯放下,哪個肯不得呢?
老子提出:「不得而得」,從世間解,得,上升了一個層次。
道德經開篇,大聲疾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這無疑是告訴我們,不得,才是最好的「得」。乍看,有點大人欺騙傻瓜小孩的味道。其實不是欺騙。請看:世間解。
) o$ R' J4 v- T得,是不得,形式邏輯上是違背矛盾律的。辯證的看,不矛盾。時間上看,眼下不得,可以成為將來大得的原因,如漁業規定的的禁捕期。空間上看,此處不得,別處大得。站在這個角度看是小,站在那個角度看就是大。這就是不得而得的世間解。這是事實。事物本身就是辯證的。老子正是懂得這樣辯證看問題,才令我們信服,信服他的辯證法,信服他的辯證言論。我們才在現實的逼迫下,勉強接受老子「不得」的言論。
這個層次,我們還存在「小失大得」的貪念,但是,卻肯「不得」了。這比最初只知道一味去得,上進了一步。這樣,這個世間,至少有一部分人,邁上了一個台階,高出了那些只想「得」者一頭。
但這是老子的釣餌,他的目的,絕不是到此為止。
,
3不得而得,出世間解,得,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出世間,是老子的目的。不辯證去看,只這樣直觀,「不得,也是得的」。只不過需要解釋,那就是「得無」。得無,是不得而得之出世間解。說穿了,不得,就是不得,得無也是不得嘛。換句話說,老子的「不得」,進一步理解,不是什麼辯證法,而是真不得。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認定老子比哲學家們高明的多;才知道老子是有修行層次的;才知道老子是悟道者。老子不得主張,不是唱高調,而是說出了事實真相,事實就是不得的。修行一旦歸根,回歸到玄,老子說:親,不可得,疏也不可得;貴不可得,賤也不可得;利不可得,害也不可得。進而推知,有不可得,無也不可得;福不可得,禍也不可得;大不可得,小也不可得。等等,一切對立雙方,都是不可得的。達到這樣高度,就是玄同,也即與玄相同了。得?得一個讓老子看看,什麼都得不到的,原本便是不可得的有人說,得無,還是得,得那個無。這樣理解也是可以的,反之,老子就不會說「上得不得」了,老子正是抓住「得」的誘惑力,才不直接說「不得」,而說「得」的。關鍵是,老子的得是「得無」,哄騙小孩的把戲。動真格的,做到「得無」,我們肯嗎?那可不是得有啊。那是令我們「放下」啊。
所以,把「得無」叫「得」,是老子的巧妙手段;是對不得的我們,一種安慰。看到老子的「得」字,我們象小孩一樣高興以為真得,就是小孩了。
有人問,不得,哪個能做?
最初不得,如平常人的善良舉動,就是不得。上升一個層次,母親喂養子女,就是不得。能夠把世間一切看做是自己子女,不得之心就定了。佛祖就是這樣看世間的。

4達到玄同境界,進而回歸大道,得,上升到最高層次:「得而無得」。3 f& o' t$ |& u% j3 a' ]& f1 X
修行一旦達到回歸大道,這樣境界中,即便得,也明白是不得了;即便有,也明白是無了。打個比方,做夢,知道是夢了,得什麼,都清楚是夢幻,清楚是假的,手中緊握元寶,也知道是沒有的了,這就是「得而無得」了。到這個境界,就知道老子所說的「為而無為」,「爭而不爭」,到底是什麼含義了。
4 ?, v+ k! h* L% q: f: L: b) U老子的德字,運用的很神妙。普通眾生都能接受。即便修行到巔峰,德字也不失其用。

⑨ 《道德經》裡面的道和德分別指的是什麼

《道德經》裡面的道和德分別指的是什麼?

道德經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兼論武全先生對道德的見解有待商榷

耿閣(鳴天士君)著

題記:

錄武全先生對道與德
的個人見解的原文原貌: 回答 武全2345LV.172018-04-08
「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附:【耿閣:語】:
老子的「道」是什麼?答曰:「老子之「道」就是「無之宇宙之無極」。或之曰:「就是「無之無極之宇宙」。或之曰:「就是「無之無極之宇宙的之其宇宙道德」。這是鐵律定論。老子的「德」是什麼?答曰:「德也者唯道是從」。「德者也道之居所」。老子的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是什麼?答曰:「答曰:道與德之間的關系是:「道德整體道德無間」之「整體無間無間整體」。「道人德身之道身德影」。「道長啥樣德啥樣之德長啥樣道啥樣」。(世界上所有的比喻都是有缺陷的,美中不足是趨向於無限之美的。不平衡到或然平衡至達平衡是整個宇宙物質運動運行始終行為的並之是整個人類事物發展變化始終因果的總規律總道理總天理的之其道理·是其宇宙的真諦·是其宇宙的法則·是其宇宙的實質·之是其宇宙的本質·是其宇宙的本來面目」。!!!!!)
本文正文:
老子先生和世俗對道的認識認知認為認定境界狀態:
(一):「從來都是清晰無比的」。!!!!!
(二):「始終都是堅定不移的」。!!!!!
(三):「絕然都是斬釘截鐵的」。!!!!!
(四):「本然都是毫不含糊的」。!!!!!
(五):「斷然都是精確至極的」。!!!!!
(六):「常然都是沒有勉強的」。!!!!!
(七):「綜然都是論欠徹悟的」。!!!!!
(八):「總然都是解老有誤的」。!!!!!
(九):「定然都是聖言自謙的」。!!!!!
(十):「鑒然都是不能亂來的」。!!!!!
耿閣:著於2019年9月6日早上7點16分。關於對老子先生對道的認知的問題,有史以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世俗論道者們轉了九百九十九個狗尾巴圈都得回到那個誤解了老子先生數千年的那個什麼總認為老子先生自謙式所說的那種:「吾也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的話語的意思中總是傾向於誤認為的老子先生是勉強曰道,也有的人認為老子先生真的不知道道是啥?道名是啥?道諦是啥?也有人認為老子先生沒有把道解釋清楚等等的那些個怪誕不經的荒謬無際的甘願自丑式的淺識陋知式的那種見識低劣的鬼域魔圈之中·好像永遠永遠的都不能自拔超越似的,好像永遠永遠的都不能正解正悟似的」;其實人家老子先對道是啥?德是啥?名是啥?天道地道人道聖道萬事萬物萬情萬理的所有的規律是啥是什麼意思的道理都講完了並都徹底的講清楚講透徹了!老子先生他自己所著寫的《道德經》他還能不知道「道」是什麼嗎?他所說的:「吾也不知其名」的「自謙自譏」式的自應反詰之語只不過是為了更貼切更自然更有力更順心更有序的論證自己的思想理論觀點而已罷了。!他絕對不是不知其名,而是精準精確到了無以復加的那種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知其所定然的那種層次層級的之其境界境態了」。!!!!!我耿閣所著寫的:「文章三千詩萬首」的千萬言的文字中有很多的篇幅是在論知老子先生的《道德經》的有關問題的之其問題的」。意思?分別指的是什麼?

⑩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與'德'究竟是什麼含義

關於道與德的關系問題,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里,「道」之所顯現於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為「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在人生現實問題上,「道」體現為「德」。

熱點內容
合同法稅率 發布:2024-11-08 06:32:40 瀏覽:903
兩民法典 發布:2024-11-08 05:26:08 瀏覽:176
菲律賓勞動法關於13薪水 發布:2024-11-08 05:04:37 瀏覽:617
美國法律碩士申請攻略 發布:2024-11-08 03:59:32 瀏覽:811
雲南發展中醫葯條例執法檢查 發布:2024-11-08 03:10:04 瀏覽:291
法院換屆年 發布:2024-11-08 02:45:13 瀏覽:83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08 02:45:12 瀏覽:660
2015護理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08 02:44:18 瀏覽:522
婚姻法解釋24條的補充規定 發布:2024-11-08 02:19:42 瀏覽:869
餐飲業法律法規2016 發布:2024-11-08 02:18:18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