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神學政治

道德神學政治

發布時間: 2022-04-21 12:37:50

『壹』 道德的第二層含義

一、對現行道德的定義的分析

現代漢語詞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筆者認為,這兩概念有三點不足:一是缺乏鮮明的價值判斷,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道德應該以什麼作為價值標准,沒有提及。沒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價值不明確的東西肯定沒有必要作為人們的操守和追求。我們通常說「有道德」、「講道德」、「以德治國」,實際賦予了道德極高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二是「人們」一詞帶有范圍的模糊性。如果包含地球上所有人那理所當然就應該叫人類了。從我國現行使用的教材中關於道德的特徵的論述也可以看出,「人們」很顯然不是指「人類」,而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歷史時期甚至於某特殊階層的共同體。 「人們共同生活」的范圍有地域性、民族性、階層性甚至宗教區域性,所以就有不同的行為准則和規范,道德也就具有多樣性、民族性、階級性了。這么一來,道德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標准。例如農村普遍重男輕女,世界各地的種族歧視,基督教歧視婦女的教約,一些國家的冷戰、霸權主義思維,都可能代表「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看來統統可以是「道德」。三是道德這種社會意識形態與宗教、風俗習慣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有何本質區別沒有界定。「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特殊在哪裡? 「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的社會意識形態」,很顯然是傳統習俗、倫理、宗教、統治階級的意識和思想家的一些學說,諸多因素錯綜交織引起的,這就意味著道德是復雜的多因素引起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大染缸」。筆者認為,如果這樣定義「道德」,道德並不具有先進性,這是因為,第一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統治階級可以用它來作為控制人們思想,愚弄民眾維護其統治的工具。作為統治階級禁錮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本身就沒有正義性,因而階級性的本質是反道德性。第二它具有民族性,道德的民族性根源主要是宗教性,宗教大多是信奉上帝、神之類的(無神論的宗教只有我國的道教,它沒有成為我國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基礎是唯心主義的,因而是非科學的。一個反道德的,非科學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要給它被上華麗的「道德」外衣?基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為,「道德」必須進行重新科學定義。

二、科學道德定義的要素

如果我們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些跨越時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積極意義,例如,仁愛、誠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義等等,成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們的普遍的追求,與宗教和統治階級愚弄民眾的伎倆格格不入,經過歷史長河的滌理砥礪,越發綻放出奪目的光芒。筆者認為,這才是道德的范疇,也才符合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講道德」的語義。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科學的思想基礎

現行定義的道德的思想基礎五花八門,派系林立。讓我們先看看歐洲曾經占統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基礎。舉三例:1、神學宗教思想。宗教在古代西方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這些宗教所供奉的都是神靈,遵守神的旨意就是道德(讓神的旨意成為社會習俗和行為規范),通過神使社會的不平等,奴隸制度,民族的仇殺「合法化」。比如《聖經》中有戰俘為奴隸的規定,甚至有要猶太人去滅絕其他民族的文字。

2、倫理教化思想。柏拉圖的教化理論認為,靈魂分為慾望、激情和理智三個部分,相應的德性分別是節制、勇敢和智慧,這三個部分各自的功能發揮到優秀狀態,同時又能和諧,就是整體心靈的正義之德。城邦也相應由三個等級構成:即農工商階層,他們負責社會的物質財富的生產,所以節制是他們的德性;護衛者階層,主要職責是護衛城邦,所以勇敢是他們的主要德性;以及統治者,他們要為整個城邦的利益而謀劃,所以,他們的主要德性是智慧。這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各盡其分,又能達到社會的總體和諧,整個城邦就是正義的。他認為,除了生產階層由於理智的羸弱無法獲得理性對慾望的統治,而被從教化與政治生活中排除外,道德教化從護衛者階層開始。很顯然,柏拉圖的教化理論具有鮮明的維護奴隸制度統治秩序的色彩。

3、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據自然界「食物鏈」現象提出「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並以此解釋社會現象。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採的超人哲學被認為是臭名昭著的納粹的思想武器。

正是這些偽道德、反道德的「道德」怪胎演繹著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歐洲的階級統治、政治紛爭和民族屠殺並蔓延到全球。然而,我們給它們穿上「道德」的華麗外衣,然後再去用道德的階級性民族性讓它合理化,再然後去用道德去斗道德。

我國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也沒有跳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泥潭。

隨著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道德建構在科學的思想基礎上已經成為現實可能。一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已經成為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發展的科學思想武器。二是正在興起的新的公共哲學思想正為公共管理、市場經濟、道德和政治等領域開闊嶄新的理論視野。公共哲學主張「共媒(相互媒介)--共働(相互作用)--共福(共同幸福)」,促進「活私開公--公私共創--幸福共創」;倡導「世界同胞」、「世界市民」、「公眾」和摒棄「第三人稱」(共同參與,不把某群體排除在外)理念等等。這些無疑比區域(民族、國家)分割、階層(階級)分割的對立對抗式的理念要進步,更易為全球各國各民族所接受而國際化、全球化。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劃清界限

道德應不應該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區分?是否應該是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查閱相關資料,不同的語境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語境一:「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句話的根源在於把道德定位為民族化、階級化、宗教化、世俗化、政治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民族道德、階級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政治道德雜合的「道德體系」。這種雜合的不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切割分離的道德肯定不具有普世性,從哲學和邏輯的角度講,沒有一種特殊性能夠等同普遍性,因此,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一觀點與現行道德定義的語義一致。

語境二:「宗教是一種缺乏實證支持的世界觀,和道德沒有必然聯系,道德先於任何宗教,獨立於任何宗教存在。宗教為了取得世俗的容忍和合法性,寄生在道德之上,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的宗教彼此間沖突但是道德觀彼此近似的原因,因為道德中有很多普世的人類社會規范。道德是宗教的傳銷品,剝離了道德,宗教沒有辦法讓人們支付贖罪卷和功德箱。」這段話中作者把宗教與道德進行了分離,對宗教道德的虛偽性進行了深刻揭露。

如果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階級道德中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不良習俗因素從「道德」雜合體中剝離,是不是應該剩下純粹的道德呢?這種純粹的道德是不是具有普世性呢?我想,誰也不會否認吧。這樣的道德當然不會是一種現存地域性階級性的道德範式,卻是諸多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筆者所主張的正是這種與其他因素分離的抽象的寓於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的道德。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明確的價值取向

現行的道德概念,在階級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維護階級統治的工具,在宗教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宗教服務,是維護宗教秩序的工具,在非階級社會,其價值取向定位為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筆者認為,這樣認識道德,一方面,與政治、宗教、習俗混在一起,功能上沒有作區分;另一方面,貶低了道德的價值。道德應該是與道德哲學相關聯的十分理性十分智慧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范,不能與傳統習俗、宗教的價值混同在一起。不管以前是怎麼樣,至少現在我們應該給道德賦予這樣的價值: 「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科學定義的「道德」應該惠及全人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和密切,這往往需要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在道德領域各說各話很多時候是站不住腳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比方說,種族歧視會受到道義上的普遍譴責,公共場所抽煙會普遍受到限制(並且作為文明的標志),中國人在國外上廁所後不沖水也並沒有人看成是民族習俗或者道德的差異性而倍加尊重。在全球環境,人權等問題上道義方面並不存在什麼分歧(如:都肯定要保護環境、尊重人權),分歧的恰巧是基於各自政治的考慮(如:環境責任分擔,以人權為借口乾涉他國內政)。道德的標准好像更具有全球性,那種民族的階級的道德好像不見了蹤影。有民族性階級性的成分恰恰是宗教、政治、習俗。我們通常說尊重民族宗教、習俗,但從來也沒有誰說過尊重民族道德。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恰恰是求道德之同存宗教、政治、習俗之異。道德只有惠及全人類,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才能成為人們崇高的價值追求。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決非想以道德普世性為借口淡化國家界限和國家合理、正義的利益,道德的普世性與維護國家的尊嚴和符合道德規范的利益一點也不矛盾,並且可以把捍衛國家合理正義利益作為道德的普世價值而使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得到強化。

隨著市場經濟在全球的縱深發展,資本、技術、信息、人才、勞動、商品以及其他各種資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圍流動,經濟層面的流動必然帶來精神層面的流動,即各種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為常態。尤其是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世界各地人們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頻繁,我們還用落後的區域分割、階層分割的道德觀來否認道德的普世性和普世價值已經不符合歷史潮流了。

三、重新定義道德

筆者拋出這個議題的目的在於,我國的學術道德概念與日常用語道德含義存在巨大偏差,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學界和廣大愛好者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如果不從理論上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關於道德的認識就會長期處於混亂狀態。至於應該怎麼定義道德,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廣泛討論。筆者初步拋出一個定義作為「磚」,希望能夠引出無暇之「碧玉」。

筆者認為,道德可以定義為:道德是人們的崇高價值追求,是與促進人類社會和諧進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相關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識、行為操守和社會規范。

『貳』 中世紀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1)政治思想以神學的形式表現出來
政治思想以神學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西歐中世紀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徵。基督教神學思想一直是西歐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紀時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學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時期,政治學的首要問題是教權與俗權的關系問題,是教權與俗權各自的依據、界限等問題。人們很少對政治問題進行單獨的研究,對政治問題的討論,無不從基督教神學教條出發,從《聖經》和神學權威的理論中演繹出政治結論:一些關鍵的政治學概念,如主權、法律、臣民、服從、義務等,都是在神學的體系內得到討論的。
基督教神學思想的統治在政治上的表現是神學政治觀。神學政治觀致力於維護封建統治,提高和鞏固教會的地位。神學政治觀視《聖經》為信仰的絕對權威,並將其作為判斷是非的惟一標准;以愛「上帝」作為人們首要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准;主張王權神授,教權高於王權。神學政治觀改變了古代觀察政治問題的立足點,改變了古代的道德倫理觀念。
(2)世俗國家觀念淡薄
世俗國家觀念淡薄是中世紀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徵。在中世紀的西歐,基督教的統治降低了國家的作用。根據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國家只是在教會之旁或教會之下的一個社會組織。教會控制人們生活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國家僅僅負責低等級的事務。因此,西歐人的基本觀念是「基督教世界」,各個世俗國家只在人們觀念中處於次要地位。由於中世紀國家以分封和私人佔有為基礎,國王與臣民之間的聯系以分封時的契約為保障;並以此形成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中世紀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國家」概念,中世紀的人不了解國家的獨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國家概念的公民團體基礎和法律基礎。因此,世俗國家觀念的淡薄無疑有利於強化教會統治,樹立教權高於王權的思想意識。
(3)教權派的政治思想佔有重要地位
中世紀西歐形成了獨特的王權與教權二元化的權力體系,中世紀西歐的政教關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教權與王權的斗爭中,教權派的政治思想占據上風。教權高於王權,教權至上的思想成為思想的主流。「雙城論」、「日月論」、「兩劍論」,是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與國王的斗爭中,最早提出並闡述教權至上主張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會史上重要人物,他積極主張實現奧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對國家干預教會事務,竭力維護教會的獨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權與王權斗爭中的著名人物,教權派思想在他這里得以發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會的最高首腦,其權力直接來自上帝。因此,教皇不僅在教會內部事務上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其地位也超過了任何世俗國王。教會從未犯錯誤,也將永遠不會犯錯誤。
(4)政治思想沒有形成獨立系統的理論形式
中世紀時期,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阻礙,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內容都是實踐需要的直接產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思想既體現在國家的政治制度、人們的政治行為中,也體現在宗教儀式和禮儀上。政府和政治家根據實際需要創造和運用政治思想,以法令和官方文告的形式表述政治思想;教會領袖也是根據實際需要對政治思想加以應用。這個時期雖然出現過大量論戰性的著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許多新的內容,但卻大多沒有升華為理論形態。所以,中世紀雖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創造,但政治理論基本上顯得非常貧乏,很少產生傑出的政治學著作和論文。

『叄』 中世紀神學政治觀的主要觀點

(1)政治思想以神學的形式表現出來
政治思想以神學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西歐中世紀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徵。基督教神學思想一直是西歐封建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紀時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學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時期,政治學的首要問題是教權與俗權的關系問題,是教權與俗權各自的依據、界限等問題。人們很少對政治問題進行單獨的研究,對政治問題的討論,無不從基督教神學教條出發,從《聖經》和神學權威的理論中演繹出政治結論:一些關鍵的政治學概念,如主權、法律、臣民、服從、義務等,都是在神學的體系內得到討論的。
基督教神學思想的統治在政治上的表現是神學政治觀。神學政治觀致力於維護封建統治,提高和鞏固教會的地位。神學政治觀視《聖經》為信仰的絕對權威,並將其作為判斷是非的惟一標准;以愛「上帝」作為人們首要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准;主張王權神授,教權高於王權。神學政治觀改變了古代觀察政治問題的立足點,改變了古代的道德倫理觀念。
(2)世俗國家觀念淡薄
世俗國家觀念淡薄是中世紀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徵。在中世紀的西歐,基督教的統治降低了國家的作用。根據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國家只是在教會之旁或教會之下的一個社會組織。教會控制人們生活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國家僅僅負責低等級的事務。因此,西歐人的基本觀念是「基督教世界」,各個世俗國家只在人們觀念中處於次要地位。由於中世紀國家以分封和私人佔有為基礎,國王與臣民之間的聯系以分封時的契約為保障;並以此形成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中世紀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國家」概念,中世紀的人不了解國家的獨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國家概念的公民團體基礎和法律基礎。因此,世俗國家觀念的淡薄無疑有利於強化教會統治,樹立教權高於王權的思想意識。
(3)教權派的政治思想佔有重要地位
中世紀西歐形成了獨特的王權與教權二元化的權力體系,中世紀西歐的政教關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教權與王權的斗爭中,教權派的政治思想占據上風。教權高於王權,教權至上的思想成為思想的主流。「雙城論」、「日月論」、「兩劍論」,是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與國王的斗爭中,最早提出並闡述教權至上主張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會史上重要人物,他積極主張實現奧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對國家干預教會事務,竭力維護教會的獨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權與王權斗爭中的著名人物,教權派思想在他這里得以發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會的最高首腦,其權力直接來自上帝。因此,教皇不僅在教會內部事務上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其地位也超過了任何世俗國王。教會從未犯錯誤,也將永遠不會犯錯誤。
(4)政治思想沒有形成獨立系統的理論形式
中世紀時期,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阻礙,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內容都是實踐需要的直接產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思想既體現在國家的政治制度、人們的政治行為中,也體現在宗教儀式和禮儀上。政府和政治家根據實際需要創造和運用政治思想,以法令和官方文告的形式表述政治思想;教會領袖也是根據實際需要對政治思想加以應用。這個時期雖然出現過大量論戰性的著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許多新的內容,但卻大多沒有升華為理論形態。所以,中世紀雖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創造,但政治理論基本上顯得非常貧乏,很少產生傑出的政治學著作和論文。

『肆』 神學政治觀

致力於維護封建統治,提高和鞏固教會地位。視宗教典籍為信仰的絕對權威,將其作為判斷是非的惟

一標准;以愛上帝作為人們首要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准;主張王權神授,教權高於王權。

『伍』 什麼是啟示神學、理性神學、道德神學、浪漫神學

對於上帝的死亡過程,學者陳鼓應先生作出了歸納:
"啟示神學",這是上帝的獨裁時代,上帝為全能的創造者。
"理性神學",上帝之為信仰及信念的合理性已遭取消,上帝的價值合理性已大打折扣,天國開始向人間靠近。
"道德神學",以上帝居於人生意義中心,欲與科學劃界而治,把外在認知領域劃歸科學,以道德領域劃歸上帝,這個時期也是尼采面對的。
"浪漫神學",實質是"浪漫的無神學",認為人類精神及生活各方面已無需上帝,這種神學只把上帝作為抒情工具而已。

從啟示神學,到理性神學,再道德神學,再到浪漫神學,上帝也逃不掉"盛極而衰"的法則,道德神學是上帝存在的最後形式

『陸』 神學政治觀和權利政治觀有什麼區別

神學政治觀和權利政治觀的區別在於:神學政治觀主張神制,認為王權神授,教權高於王權。權利政治觀主張人制,認為權力是國家的,也是統治者的.
神學政治觀致力於維護封建統治,提高和鞏固教會地位。視《聖經》為信仰的絕對權威,將其作為判斷是非的惟一標准;以愛上帝作為人們首要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准;主張王權神授,教權高於王權。
權利政治觀認為,研究國際政治應當避免理想主義、感情用事和完美世界的烏托邦夢想;應當把道德問題留給神學家和哲學家去研究,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為生存、權力和擴張而斗爭的嚴酷現實上。權力政治論強調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認為權力是一國在國際舞台上追逐自身利益和實現行動自由的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權力關系」。一個民族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權力越大,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國家權力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其中既有可見的物質的要素,又有不可見的精神要素。概括來講,國家權力主要包括:地理條件、自然資源、工業能力、軍備狀況、人口狀況、民族特徵、國民士氣、外交能力以及政府要素。

『柒』 為什麼神學政治論會成為西歐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神學政治論以愛上帝作為人們首要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准;主張王權神授,教權高於王權。
有益於鞏固統治階級利益

『捌』 古人為什麼用神學解釋政治

政治一詞,是近代的產物。在古代是沒有政治的這個名詞的,所以也談不上什麼用神學來解釋政治這一說法。
古代叫治國,為政。孔子說:為政以德。
中國古代代,人們都信神,尊儒釋道三教。這是社會環境,道德環境。為政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

『玖』 儒家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這里的道德神學指什麼

牟宗三先生說儒家是「道德的形上學」,但沒說道德神學,他認為康德的學說是道德神學。
道德神學的意思是由道德入手來建立的神學。什麼意思?就是說我並不是先去預設有個神在,然後神創造了道德,神規定了道德。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是先有神,後有道德,這個叫「神學倫理學」。道德神學是反過來的,我先承認人是有道德的,然後這個道德從哪來?我只能推測它來自於神,所以說是由道德入手來建立的神學。康德就是這樣做的典型。
宋明理學和道德神學有相似性,就是都是從道德入手來建立更高層次的體系。只不過理學把「天理」作為終極,沒有一個明確的神,所以不能說是神學。但天理也是不可名相的,不能直接把握的,所以牟宗三先生說儒家是「道德的形上學」。
至於為什麼把儒家說成道德神學。我猜是從馬克思主義出發,只要不是唯物的,就是唯心的要否定的,所以硬安一個「道德神學」的帽子來否定理學。

『拾』 簡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學對藝術發展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與哲學是遠離社會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雖然它們與物質存在條件的聯系被一些中間環節弄模糊了,但這種聯系是存在著的。宗教與哲學一樣,都是由社會經濟基礎來說明的上層建築。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時代從人們關於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圍的外部自然的最原始的觀念中產生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宗教經歷了由氏族宗教到國家宗教、世界宗教的發展歷程。無論宗教採取何種形式,都要對上帝、神靈、靈魂和來世生活作出回答。對這些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分別形成了有神論的唯物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無神論的世界觀。任何一種宗教都是對上帝或其他神靈的崇拜,對靈魂不朽的信仰和對來世生活的追求,因而任何宗教都包含著有神論的唯心主義哲學或這種哲學的萌芽。宗教與哲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宗教的起源與唯心主義的哲學有著天然的聯系。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一種觀念:他們的思維和感覺是寓於人體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從這時候起,人們不得不思考這種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系,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同樣,由於自然力被人格化,由於智力發展中自然發生的抽象化的過程,最初的神產生了。隨著宗教的向前發展,這些神愈來愈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由於氏族、部落融合以至統一王朝的建立,在人們頭腦中,從許多神中產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觀念。因此,思維對存在、精神對自然界的關系問題,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像宗教一樣,其根源在於蒙昧時代的狹隘的觀念。哲學家依據他們對思維與存在關系的不同回答分成了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任何宗教神學在回答哲學基本問題時都屬於唯心主義的陣營,任何無神論都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

唯心主義哲學與宗教神學實質上是相通的。唯心主義的實質在於把心理的東西作為最初的出發點,從心理的東西引出自然界,然後再從自然界引出普通人的意識。哲學唯心主義不過是隱蔽起來的、修飾過的鬼神之說。一切唯心主義者,不論是哲學上的還是宗教上的,都相信神靈、啟示、救世主、奇跡創造者,至於這種信仰是採取粗野的、宗教的形式還是文明的哲學的形式,這僅僅取決於他們的教育程度。從哲學的發展來看,唯心主義與宗教神學是一致的。古希臘羅馬哲學的原始的自發的唯物主義不能徹底了解思維對存在的關系,弄清這個問題的必要性引出了關於可以和肉體分開的靈魂的學說,然後引出了靈魂不死的論斷,最後引出了一神教。

熱點內容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
山東省商品房預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2:18:23 瀏覽:480
司法棺材 發布:2025-01-15 21:56:51 瀏覽:811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
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5 21:06:39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