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勝戰

道德經勝戰

發布時間: 2022-04-22 03:03:17

⑴ 老子對戰爭的態度是什麼

老子主張反戰、止戰,但並不反對義戰、善戰。

老子對待戰爭的態度,在《道德經》中有表述。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一是不使用兵器的態度。老子認為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第二是迫不得已才使用兵器的態度。萬不得已使用了兵器,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第三是參加戰爭和戰勝後的態度。戰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死的人。

老子戰爭思想的根源和歷史背景

究其根源,老子認為「天之道,利而不害。」天施利於萬物而從不損害它們。同理,萬物本能求生,都不願自己的生命被殘害,所以應該怨恨傷害生命的東西。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對於治理國家而言,戰爭應該屬於非常態的情況,不能作為治理的主要辦法,所以老子反對一切無道之爭、不義之戰,除非為了保國安民,才在迫不得已時為之。

⑵ 《道德經》到底是講什麼的,為何被那麼多人推崇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經典。從古到今,註解它的書層出不窮: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從修行實操來解老的,有從權謀運用來解老的。各行各業,各類人群,好像都能從中得到啟示,包括歷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麼《道德經》都講了些什麼內容,揭示了些什麼道理,能歷經兩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范圍內都備受推崇呢?(據說:曾經在譯成外國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發行量上,《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因為譯文太多和偏向領域的重疊,《道德經》幾年前就超過聖經了。)

一、宇宙觀

在人們還流行聽天由命,普遍崇拜神靈的時代,老子已經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他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一個叫做「道」的東西造生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麼「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執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著求助於鬼神。

道生萬物是這樣一個過程:道→無→有→萬物,老子概括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內有外,可以分割為「二」;「無」,因為無形無象,故而無上無下,無內無外而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至於「三」,它源出於「有」(二),但又不同於那個母體的「有」,所以被稱為「三」。就好像一顆石頭,它具有堅硬、白色的性質,但如果把這顆石頭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備這些性質了。而「物」,如果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個人,把他分拆成細胞,也就不能再稱之為人了。天下萬物,都具備自身獨有的性質,都來源於這個「三」。

「無」,之所以能造生「有」,因為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只是擁有沒有形狀的形狀,具備沒有形體的形象(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就像我們的意識一樣,沒有形狀,沒有形象,但並非空無,可以有意識空間,可以造生夢境。

所以無中生有的過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那個「無欲」的情狀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就能體會到無中生有的妙處。

比如我們在放鬆身體,放空心靈的時候,常常就能靈機一動,激發出靈感來。靈感即出,心念已動,身體已行,此時為「有」。處於「有」的狀態時,就能在同為「有」的萬事萬物中運用和檢驗它。

這兩種狀態的區別在於,「無」是不用意識主導的,是空虛寧靜的感悟狀態,也就是「常無欲」;而「有」是用意識主導的,是主動有為的有意狀態,也就是「常有欲」。

這「無」和「有」,在於道,同樣源出於道;在於人,同樣源出於人。它們就像形體和影子一樣不可分離,就像聲和音一樣同生共存。它們是道生萬物並讓萬物得以持續演化發展的玄妙法門,也是人得以認知和運用道之玄妙的總法門。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終的根源,指向的一個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萬物。

二、處世之道

這里的處世之道,包括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人與事、物的相處方式。與之相對應,老子提出了「嗇」、「柔」、「小」、「朴」四個概念。

嗇: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間世闖盪;「事天」,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論是生存在人間世,還是應對於天地自然,都沒有比收斂自己的慾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沒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還有一些人,想要讓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長久,結果反而遭到橫死。為何?

因為他們被主觀欲求控制了頭腦,結果失去本心清明;拋棄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勢,妄動入死地而不自知,這正是導致他們橫死的原因。

柔: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說「曲則全」。這三者之間有關系嗎?當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來,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馳騁天下,而不會受到阻礙。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態沒有一個是絕對筆直的。經歷那麼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它們最終都選擇了最適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幾乎沒有一直一帆風順,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情況出現,所以才有「委曲求全」這個成語。

因此,彎曲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達目標,因為避開了障礙。柔弱,故而能夠「全生」,能夠「葆真」,所以老子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守柔曰強」。

柔弱之所以強大處上,正是因為它在下、在後,老子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為之下」。所以聖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後,但卻能站在前方領導眾人;並不一心為自己謀取福利,但卻能得到天下人的保護和擁戴。這就是無私反而成其私,處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勝剛強。

小:老子說「見小曰明」。見小,是因為「知常」,掌握了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故而再細微的地方都能掌握。

任何難,都成長於易;任何大,都成長於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處理困難的問題,要在它還很容易解決的時候就開始處理;治理大的問題,要在局面還沒有發展至混亂的時候就開始治理;成就大的功業,要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所以聖人從來不會等小事變成大事之後才開始有所作為,故而最終能取得大的成就。

因此,真正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反而不會留下什麼值得記錄的重大事件,因為國家是太平無事的。真正善於打仗的人反而沒有赫赫之功,因為他根本就不會讓戰爭打起來,未戰已先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真正善於成大事的人看起來反而無所事事,或者只是在做小事。

事物在趨勢之初的時候,事都還是小事,都還是容易的事。但我們不能因為事情「小」就輕視它,因為事情「大」才重視它。因為「大」都是由「小」發展起來的,只有像對待「大」那樣去對待「小」,才能輕松做事,成功做事。「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人們做事,常常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如果不論是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在結束的時候,都能始終如一地謹慎對待,也就不會再有失敗的事了。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如果把什麼事情都看得很容易,最終就一定會碰到大的困難;如果輕易去許諾別人,最終就會失信於人。所以話說太多就顯得很廉價,行為太隨便就顯得很輕浮。

朴: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眼睛是用來視物的,而不是用來追求視覺享受的,五顏六色看多了反而會讓眼睛受到損害;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而不是用來追求音樂享受的,靡靡之音聽得多了,反而會讓耳朵受到損害。

嘴巴是用來吃飯的,而不是用來追求口舌享受的,品嘗的味道多了,反而會讓味覺受到損害;內心是要保持淡泊寧靜的,過度的馳騁娛樂只會刺激得人心中狂躁;生活是要過得自由自在的,身上珍貴的東西放多了,反而連走路說話都變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過於追求外物,就會損害自身。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貪得無厭。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個人自己知道滿足而得到的滿足,才是真正恆久的滿足。

人不需要外物來襯托和裝扮,物也同樣如此,質朴才是最美。《韓非子》說:「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飾;隋侯珠,不用金銀修飾。它們的本質極美,別的東西不足以修飾它們。事物等待修飾然後流行的,它的本質不美。」

老子說「大巧若拙」,我們總覺得大自然不夠完美,於是對自然的素材進行加工。自以為手法靈巧,卻不知這素材本身,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們總是否定自己,主觀去雕琢自己,修改自己,自以為「成器」。卻不知這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也無法通過主觀人為來造就的――「大器免成」。

三、治國方略

治國,取天下,也是《道德經》中比較突出的主題了。老子用了很多的篇幅,提出了三個理念:1、中正;2、無為;3、少私。

中正: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如果得「正」?守中而已。守中而得正,天下就會向之歸順和依附,就能成為天下的根本。也就是老子所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無為、好靜、無事而無欲,即為「清靜」,故「清靜為天下正」。

我不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強行管理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發展;我喜好清靜而不折騰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諧安寧;我不人為生事而侵擾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我不為自己的私慾而驅使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實。

中正,故而能視天地萬物如一,故而能以百姓為芻狗,不會有特別的偏愛或偏恨,故而能得公平公正。「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韓非子?大體》)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山石,故而能成就其高;江海對細小的流水也不拒絕,故而能成就其廣。所以君王如果能像天地一樣對待萬物,就會人才齊備;如果能像山海一樣心胸寬廣,就會國家富足。

無為: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如果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私產而隨意處置,那麼最終就會失去它。同樣的,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治理國家,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處置自己的身體,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運轉規律存在,如果隨意去干涉,就必然會遭受失敗。所以「以無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烹制小魚一樣,不能隨意的翻來翻去,否則一來二去小魚就被翻爛了。

故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無所作為,但實際上它無所不為,萬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來治理天下,萬物將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有各種慾望產生,有各種負志強行的行為出現,此時就需要以「無名之朴」鎮之。讓人們「無知」以保守自然天性,「無欲」以保持清靜無事。如此,天下自然也就能得到和諧安寧了。

所以「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國家政令寬厚,則民眾淳樸真實;國家政令繁苛,則民眾狡詐多智,難以治理。

少私: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人民之所以會挨餓,是因為統治者橫征暴斂無度,所以才會導致人民挨餓。人民之所以會難以治理,是因為統治者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國家,所以才會覺得人民難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連死都不怕了,是因為統治者讓百姓都沒有了活路,為了生存下去,才會不怕死。所以那些居於上位的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麼重,不處處想著盤剝人民利益自己,他就是善於造福人民的賢主了。

如果人民一直都不害怕死亡的話,拿死亡來威脅他們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人民一直都很害怕死亡的話,那麼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們都抓起來殺掉,又還有誰還敢再去作惡呢?

自有上天來除去那些必死的人,而不是由統治者來決定誰當死誰不當死。如果硬要替代上天來執行殺人的任務,就好像替代技藝高超的木匠去砍木頭一樣。替代木匠去砍木頭,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因此:「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如果我對道稍微有所認知,那麼行走在大道上,我就會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所以不敢憑借自己的主觀妄然行事。

否則的話,朝政無人打理,田地一片荒蕪,倉庫非常空虛。但卻有人穿著華麗的衣服,行走佩帶利劍,山珍海味吃到厭煩,財產貨物多到用不完。這不是一群強盜在治理國家嗎!

四、個人修養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我一直有三樣寶貝,並堅定不移的持守著它:一個叫「慈」,一個叫「儉」,一個叫「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不傷人,不害物,守護培育的意思。父母因為有「慈」,所以能養育自己的子女,所以能「勇」到不顧自己的生命來守護自己的孩子。

「儉」,是少欲的意思。少欲的人,他們不會被外物所驅使,不會因利而貪得,不會把得失放在心上,所以能夠積累到很多很富有。

「不敢為天下先」,是不爭的意思。不爭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而更願意站在天下人的後面。他們把自身放在最後,所以能夠得到大家的推崇,可以成為眾人的官長。

如果舍其慈,勇於傷人;舍其儉,貪得無厭;舍其後,處處爭先,這樣的人,就算能夠風光一時,最終也必會給自己招來無窮的禍患。

「慈」,用於作戰則百戰百勝,用於守護則無人能破。所以上天將要成就一個人,就會讓他心中恆有慈念。

因此「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善於輔佐治理天下的人,不會以武力逞強於天下;善於作戰的人,不會表現出很兇猛好鬥的樣子;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給敵人正面硬拼的機會;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都很謙下。

因此「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聖人不會為自己爭奪利益,而是用來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廣博;聖人不會為自己累積財貨,而是用來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傷害他們;聖人造福於萬民,而不會與人相爭。

⑶ 老子的什麼思想是軍事勝利的法則

「柔之勝剛」和「不爭」是軍事勝利的法則。
水在老子的《道德經》里曾多次出現,水作為柔弱的象徵貫穿於老子思想的整個過程中,備受老子稱道。

水的特性,比如它的順勢而為,甘居下位、柔弱、順暢、堅韌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老子說天下萬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它卻是最堅強的。為什麼這么說呢?老子所處的時代,科技不發達,很多自然現象人們無法對其正確詮釋,常常以神化的力量進行曲解。比如對於洪水,人們將其比喻為猛獸,以為有一個管理水的神在統治著,它時而溫柔順暢時而來勢洶洶,實在讓人費解。它的力量是難以估量的,所以老子說它「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絕非溢美之詞。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說天下人都已清醒地認識到了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道理,但都不能像水一樣貌弱而實強,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里,人們從小就被灌輸進一種思想,那就是要爭先、爭強,決不能軟弱,因為軟弱就會被鯨吞。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人們變得爭強好勝,然而越是爭強越不可能強,反而真正的強者是不爭,就如同水,甘居下位、溫順無比,卻是最有力量的。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這是老子引用聖人的話來說明真正的君主應具備的品德。配得上做一國之主的人能夠承受得了國家的恥辱,比如越王勾踐,不以自己的榮辱為榮辱,為了國家不惜忍辱負重,他像水一樣柔弱、能屈能伸,而不是窮兵黷武,他們知道愛惜民力,知道尊重老百姓的生命,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稱為國家的君主。

「正言若反」是老子對整部《道德經》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比如大成若缺、大白若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等。正面是成,反面是缺,正面是一套反面又是一套,正面和反面是矛盾的統一體。老子在此說「正言若反」,和原文並不是割裂的,它是承接上文所說的水的柔弱和剛強而來的。
不爭是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太上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
道教教義。認為天地萬物以及為人處世,都要順乎「天理」而不能強求。《老子》中有多處提到「不爭」。認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夫唯不爭,故無尤」。道教承襲並衍化了不爭的概念,使之成為道教戒律的一項內容。規定「容非忍性」,不論是非,「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與之共爭乎」(《老子想爾注》),認為與人爭會招致滅亡,不爭不會遇害,能無往不勝。後世的道教內丹家又把不爭和修煉聯系起來,認為追求長生的人,不勞累精神,不追求祿位,不貪圖財富,「不與俗爭」。

⑷ 善戰者不與,善戰者不怒,出處及解釋

善戰者不與,善戰者不怒。出自《道德經》,意思是善於作戰的人不會輕易發怒,善於取勝的人不會特意強求。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4)道德經勝戰擴展閱讀: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

⑸ 為什麼面對勝利,道家老子卻說「戰勝以喪禮處之」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發展中的每一次巨大變革,都相應伴隨著戰爭,於此,古今中外的古哲們不止一次思考過戰爭的意義,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去對待戰爭?道家老子從「道」的角度,發現了容易被戰爭激發的「欲」,繼而相應指出「戰勝以喪禮處之」。

也就是說,老子勸誡世人用「喪禮」的方式對待戰爭,那麼,這是老子在反對戰爭嗎?不,必要的、合適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強行反對也是一種「胡作非為」,老子只是看到戰爭背後最本源的東西,借著「勝仗之喪」告誡世人,戰爭與勝利,絕對不是我們最本質的「追求」,我們追求的東西應該是與戰爭相對的「和平」。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部分素材來自網路,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⑹ 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爭,善思者不語,善柔者不辯什麼意思

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爭,善思者不語,善柔者不辯的意思是善於戰斗的人不會輕易發怒,善於取勝的人不會特意強求,善於思考的人不會輕易發表意見,善於處事的人不會輕易辯論。

出自《道德經》中《德經》的第六十八章。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

原文為: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翻譯為: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於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6)道德經勝戰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⑺ 道德經提到的哲理,哀兵為什麼必勝

《道德經》是我國流傳千百年的一部哲學經典,極受國人推崇,其中所蘊含的哲學知識讓我們屢屢都被先人的智慧所折服。其中,《道德經》中所提到的,“驕兵必敗嗎,哀兵必勝”,為什麼說哀兵必勝呢?因為當士兵受到強大的壓迫的時候,必然會開始反抗,這個時候的軍隊,必定能夠得到勝利。

所以說,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當讓自己維持一顆平常心,面對再弱小的敵人的時候也不能驕傲,輕視敵人,面對敵人或者困難的時候,都滿懷必勝之心,必定能夠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⑻ 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戰爭取勝後應該怎麼做

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戰爭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參加,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對待戰死的人。)

熱點內容
兩民法典 發布:2024-11-08 05:26:08 瀏覽:176
菲律賓勞動法關於13薪水 發布:2024-11-08 05:04:37 瀏覽:617
美國法律碩士申請攻略 發布:2024-11-08 03:59:32 瀏覽:811
雲南發展中醫葯條例執法檢查 發布:2024-11-08 03:10:04 瀏覽:291
法院換屆年 發布:2024-11-08 02:45:13 瀏覽:83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08 02:45:12 瀏覽:660
2015護理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08 02:44:18 瀏覽:522
婚姻法解釋24條的補充規定 發布:2024-11-08 02:19:42 瀏覽:869
餐飲業法律法規2016 發布:2024-11-08 02:18:18 瀏覽:119
婚姻法解釋二修正 發布:2024-11-08 02:12:43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