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失敗的立法

失敗的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4-22 04:46:19

A.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一、失敗原因

根本原因

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於弱小,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頑固派掌握實權,實力強大。

直接原因

1、守舊派勢力強大,當時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光緒皇帝手中,而為以西太後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維新派只有少數幾個人,沒有實權。西太後最初曾指示「今宜專講西學」,但是,當她感到變法觸及到她自己的權力和清廷王公貴族的利益時,就動手遏制、鎮壓。

2、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書都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此外,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

3、維新派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只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和極少數的官僚,甚至對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4、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變法一開始,光緒皇帝就因不滿自己的老師、軍機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頂撞,將其開缺回籍。大量裁減冗官,僅京師一地,涉及閑散衙門十多處,失去職務者近萬人,但是又沒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書被阻而一下子罷免六個部長級大員,也操之過急,並且失之過重。

5、變法手段單一:採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二、教訓

戊戌變法教訓是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的。

(1)失敗的立法擴展閱讀

一、介紹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二、後世影響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後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政治經濟

1、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條約》後,慈禧太後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

2、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維新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

思想文化

1、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戊戌維新之後,民主思潮就充分發展起來了。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戊戌維新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

2、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

三、主要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

B. 高中歷史選修3 一雅典往何處去 學習思考:德古拉立法失敗的根源是什麼

德拉古立法失敗的根源是他迴避了雅典社會尖銳的社會矛盾,並沒有改善廣大平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不利地位.

C. 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

戊戌變法失敗的失敗原因:
1.根本原因
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於弱小,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2.直接原因
其一,守舊派勢力強大,當時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光緒皇帝手中,而為以西太後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維新派只有少數幾個人,沒有實權。西太後最初曾指示「今宜專講西學」,但是,當她感到變法觸及到她自己的權力和清廷王公貴族的利益時,就動手遏制、鎮壓。
其二,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書都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此外,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
其三,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變法一開始,光緒皇帝就因不滿自己的老師、軍機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頂撞,將其開缺回籍。大量裁減冗官,僅京師一地,涉及閑散衙門十多處,失去職務者近萬人,但是又沒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書被阻而一下子罷免六個部長級大員,也操之過急,並且失之過重。
其四,變法手段單一:採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D. 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 具體些

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如下:

1、守舊派勢力強大,當時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光緒皇帝手中,而為以西太後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維新派只有少數幾個人,沒有實權。西太後最初曾指示「今宜專講西學」,但是,當她感到變法觸及到她自己的權力和清廷王公貴族的利益時,就動手遏制、鎮壓。

2、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書都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此外,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

3、維新派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只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和極少數的官僚,甚至對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4、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變法一開始,光緒皇帝就因不滿自己的老師、軍機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頂撞,將其開缺回籍。大量裁減冗官,僅京師一地,涉及閑散衙門十多處,失去職務者近萬人,但是又沒有安排出路。

5、變法手段單一,採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4)失敗的立法擴展閱讀:

對後世影響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後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條約》後,慈禧太後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維新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此條更准確的說應為戊戌政變的影響,而不是戊戌變法本身的影響。)

E. 戊戌變法失敗原因及教訓 戊戌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一、戊戌變法失敗的失敗原因:

  1. 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於弱小,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2. 外部原因:帝國主義的反對或不支持;

3.直接原因:袁世凱的背叛;

4.其他原因:其一,守舊派勢力強大,當時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光緒皇帝手中,而為以西太後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維新派只有少數幾個人,沒有實權。西太後最初曾指示「今宜專講西學」,但是,當她感到變法觸及到她自己的權力和清廷王公貴族的利益時,就動手遏制、鎮壓。

其二,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書都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此外,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
其三,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變法一開始,光緒皇帝就因不滿自己的老師、軍機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頂撞,將其開缺回籍。大量裁減冗官,僅京師一地,涉及閑散衙門十多處,失去職務者近萬人,但是又沒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書被阻而一下子罷免六個部長級大員,也操之過急,並且失之過重。
其四,變法手段單一:採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其五,維新派沒有建立廣泛而又堅強的同盟。對於任何改革而言,最積極的支持者和最積極的反對者都是少數,更多的是等待、觀望和溫和派。對改革者來說,最大限度地爭取溫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擴大同盟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其六,過分相信沒有實權的皇帝。沒有看到光緒只是一個舊統治秩序的維護者、改善者,並不主張把中國建成一個資產階級統治的君主立憲國家。雖然現實的危機促使他選擇了變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實現他內心深處「君權至上」的理想。因此在發布那麼多的上諭中,都沒體現維新派所要求的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



二、教訓:由於資產階級的缺陷(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導致資產階級改良派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變法要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眾支持。變法要逐步深入,不要一下子對敵對勢力觸動太深,清政府已經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不能依靠它救亡圖存,只有推翻它。

F. 中國的司法真失敗,打個官司這么慢

從立法開始就失敗了!因為中國立法機關的立法者的立法思想法學思想基本上就是抄襲殖民主義國家帝國主義,甚至不懂裝懂欺善護惡懲善揚惡……跟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正義觀背道而馳,所以註定是失敗的!

G. 美國禁酒令的失敗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美國禁酒令失敗,告訴我們不能以強制性方式來實施政治。

H. 戊戌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於弱小,沒有掌握實權。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堅強的組織領導。同時在變法過程中,維新派採取了冒進措施,變法手段單一。

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書都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此外,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

(8)失敗的立法擴展閱讀

直接起因

主詞條:馬關條約、公車上書

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的組織發動下,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史稱「公車上書」。但上書因頑固派的阻撓,而沒有送到光緒帝的手中。

I. 戊戌變法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戊戌變法失敗的真正原因是:資產階級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勢力相抗衡。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於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導致失敗。

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書都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此外,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

同時頑固派非常強大,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希望中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於是,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絞殺了維新運動。

歸根到底是由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決定,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很低,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9)失敗的立法擴展閱讀

1890年代的維新變法運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最初階段——從1890到1894年——是思想革新的時期。這一階段主要以幾部變法主題書籍的問世為標志,這些書涉及農業、工商業、國防、教育、考試和行政系統 ,大多是在為變法運動提供製度改革的具體方案。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些作品是對文人傳統的延續,這一傳統肇始於1880年代,最早體現在馮桂芬和王韜的思想中。盡管維新運動矢志不渝地維護中國道德和文人傳統的至高地位,但是1890年早期的變法論稿表明,傳統文化里「中國中心論」的世界秩序論調正在逐步弱化。

一種全新的觀念應運而生——中國作為一個現代國家,應該更富裕、更強大,並且能在國際較量的世界中獲得立足之地。

此外,這些作品反映出早期維新派對於阻礙中國獲得這種新地位的根本因素的思考,特別是科舉制度未能給政府部門遴選出最合適的人才,等級制的社會隔閡阻擋了君臣之間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1890年早期維新派文人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作品中和他們在強調經濟發展時的人文主義論調。不過,他們最鮮明的革新之處在於相信西方的代表制立法機構或議會制能夠解決分隔君臣的藩籬。

他們看到議會制在遴選和集中治國之士上的可行性,能讓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聯系更緊密及有規律,維護民族團結,構建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

J. 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的失敗對香港政局產生什麼影響

疑點利益歸於被告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發布:2025-01-15 20:24:31 瀏覽:739
注冊會計師和司法考試 發布:2025-01-15 19:42:55 瀏覽:259
19經濟法基礎第四章 發布:2025-01-15 18:14:41 瀏覽:188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