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研究
1. 法學研究生考試有幾個分類(或說是方向)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國際法學,海商法學(小眾化),法律史,法學理論(小眾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各個院校還會根據自己的特長開設特色方向,具體的需要到各個院校的招生簡章里查看。法學研究生和法碩沒有區別。研究生就是碩士
民商法學
民商法學可進一步分為民法學和商法學兩個部分。民法學主要從事傳統民法學的研究,商法學主要從事商法學各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有的學校還將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方向納入民商法專業,也有的學校將該方向納入經濟法專業。民商法學專業的報考十分火爆,是目前法學專業門類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其錄取比例一般在
推薦院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法學
該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經濟法總論、財政稅收法、金融法、企業和公司法等。作為傳統的優勢專業,經濟法專業一直是備受廣大考生喜歡的專業,其招生錄取比例一般都在
由於與現實經濟生活聯系緊密,經濟法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較其他專業要好。同時,由於是應用型專業,學生在畢業後能夠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這也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一般畢業後去大型國企或者外企的人居多。也正因如此,該專業一直是廣大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
推薦院校:北京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訴訟法學
該學科主要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偵查和物證技術等研究方向。隨著我國的法院系統日益重視程序正義的價值,訴訟法專業的就業前景較好,因此不少訴訟法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法院系統爭相聘用。另外,如果考生日後想從事律師行業,有訴訟法專業背景的畢業在就業競爭中將更具優勢。相較而言,訴訟法中的刑事訴訟法方向的就業難度比民事訴訟法方向要大一些,錄取比例一般也在
推薦院校: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
該專業的報考熱度非常高。一般報考該專業需要有良好的外語能力。國際法學專業的就業十分靈活,一般公務員、高校教師、律師、國企或者外企法務等均是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向。
海商法學(小眾化)
海商法學報考相對小眾化,但是海商法依託我國當前的國家化進程,在未來必然有很廣闊的前景,一般而言他的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公務員、涉外律師、船舶公司法務崗等。海商法是以實務為基礎的法律學科,海商法的眾多基礎理論都源於航運實踐中的經驗和慣例,因此,研究海商法一定要從實務入手,光是一味去談所謂理論在海商法這種特殊領域是行不通的。因此,國內海商法比較好的學校是大連海事大學和上海海事大學。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憲法和行政法學比較偏向冷門化的一門學科,這針對鍾情於理論研究的學生不失為一個良策。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的就業走向一般集中在公務員、律師。
推薦院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法律史
法律史是法學方向中的理論學科,實務性不強,所以對就業有要求的同學需要慎重考慮,但是對於法律史愛好者來說,千金難買你喜歡。
推薦院校: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小眾化)
作為偏重理論研究的基礎性學科,法學理論沒有實務那樣的豐富多彩,但理論來源於實務,法學理論的深造對於法學學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且,整體來看法學的就業前景還是可觀的,可以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
2. 法學的研究生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回(非法答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十五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十五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 哪個學校的法學研究生比較好
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研究生比較好。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刑事司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共同組成中國政法大學的四個骨幹法學院。作為中國公法學和法理學教育研究的重鎮,其中法律史學和行政法律科學在國內具有頂尖的學術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學水平。
(3)法學研究擴展閱讀: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中國政法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於國家教育部,正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現有海淀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
學校是國家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參與了自建校以來幾乎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引領國家法學教育的創新、法學理論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國家對外進行法學學術和法治文化交流。
同時,學校多學科和跨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人文社會科學高級專門人才,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人才培養的生力軍。
4. 什麼是法學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很多人習慣將法學專業稱之為法律專業。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4)法學研究擴展閱讀:
法學詞源
1、「法學」這一用語的拉丁文Jurisprudentia ,至少在公元前3世紀末羅馬共和國時代就已經出現,該詞表示有系統、有組織的法律知識、法律學問。
古羅馬法學家曾給「法學」下過一個經典性的定義:「法學是關於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是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德文、法文、英文以及西班牙文等西語語種,都是在Jurisprudentia的基礎上,發展出各自指稱「法學」的詞彙,並且其內容不斷豐富,含義日漸深刻。
2、關於法律問題的學問,在中國先秦時期被稱為「刑名法術之學」,或者「刑名之學」。據考證,雖然「律學」一詞的正式出現,是在魏明帝時國家設立「律博士」以後,但是,自漢代開始就有了「律學」這門學問,主要是對現行律例進行注釋。
中國古代「法學」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代,然而,那時所用的「法學」一詞,其含義仍接近於「律學」。中國古代的「法學」一詞與來自近現代西方的「法學」概念有著很大區別。
3、現代意義上的漢語「法學」一詞,最早由日本輸入。日本法學家津田真道於1868年首次用來對應翻譯英文Jurisprudence,Science of Law以及德文 Rechtswissenschaft等詞彙並對之作了詳細說明,該詞於「戊戌變法」運動前後傳入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學
5. 法學考研院校怎麼選
一、院校選擇
我用我們新東方在線考研院校庫幫助你對比了一下你提到的三所學校,鏈接如下:
【東北林業大學_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吉林大學哪個好】東北林業大學_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吉林大學區別-新東方在線院校庫
如果你想要選更多學校的對比也可以進去再選擇,每個院校也可以點開再了解詳細的信息。
從院校類別來看,吉林大學是綜合類,哈工大是理工類,東北農林是農林類,所以如果考慮法學專業,還是吉林大學較好,且高校研究生教育綜合排名,吉林大學為第九,如果自身實力足夠,建議吉林大學。
二、專業選擇
我用我們新東方在線考研院校庫里也有相關的民商法學的學校情況,你也可以進去做一個對比,也可以輸入別的專業進行查找和對比。
民商法學專業介紹_民商法學就業方向_民商法學專業課程_新東方在線院校庫
民商法學 院校排名也給你一個參考:
1中國人民大學A+ 2中國政法大學A+ 3西南政法大學A+ 4吉林大學A+ 5武漢大學A+
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 7北京大學A 8黑龍江大學A 9山東大學A 10復旦大學A
11對外經濟貿易大學A 12清華大學A 13寧波大學A 14廈門大學A 15華中師范大學A
16四川大學A 17上海海事大學A 18華東政法大學A 19重慶大學A 20暨南大學A
6. 法學的研究對象有哪些
法學的研究對象首先是法。
這里的「法」包括通常所說各種意義的法。
從法的形式角度說,包括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從法的體系角度說,包括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程序法以及其他各種部門法;
從時間角度說,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現代法和當代法;
從空間角度說,包括本國法、外國法、本地法、外地法;
從歷史類型角度說,包括奴隸製法、封建製法、資本主義法、社會主義法;
從一般分類角度說,包括國內法和國際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別法、實體法和程序法;
從表現形態角度說,包括動態法和靜態法、具體法和抽象法、紙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現實法(如實際生效的法)等等。
法學只有將所有這些不同意義上的法盡收眼底,加以研究,才算是名副其實的法學。
2.2法學還要研究各種「法的現象」。
即基於法產生的各種現象,如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法的起源、發展、移植、繼承、現代化;法律秩序、利益、正義;法律觀念、思想、制度、事實、規律等等。
2.3法學還要研究「與法相關的問題」。
法和法的現象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和發展同其他事物特別是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研究這些相關問題可以更好地研究法學的主要問題。
7. 法學考研院校的排名
名次 學校
1 中國政法大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3 西南政法大學
4 武漢大學
5 北京大學
6 華東政法大學
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 吉林大學
9 廈門大學
10 清華大學
11 南京大學
12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3 重慶大學
14 浙江大學
15 上海交通大學
16 復旦大學
17 山東大學
18 南京師范大學
19 西南財經大學
20 湖南大學
21 同濟大學
22 湘潭大學
23 湖南師范大學
24 蘇州大學
25 中山大學
26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27 四川大學
28 中南大學
29 南開大學
30 安徽大學
31 北京師范大學
32 黑龍江大學
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4 鄭州大學
35 大連海事大學
36 海南大學
37 西北政法大學
38 中國海洋大學
8. 環境法學是研究什麼的
環境法學研究為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而制訂各種環境保護法規的必要性、制訂法規的依據和程序。環境科學目前正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迅速發展。它的各個分支學科基本上都形成不久,遠未達到成熟階段。
9. 法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法學的綜合研究方法:
①當代西方綜合法學派首倡的一種研究方法,本世紀初開始,西方法學以自然法學;分析——規范法學、社會學法學為代表,形成三派鼎立之勢。他們之間進行無休止的論戰,各持法律的研究某一側面,對其意義無限擴大,試圖抹殺其他流派存在的意義。
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一些法學家紛紛指責上述三大法學派別的偏執和排他性,認為社會的、經濟的、心理的、歷史的和文化的因素以及價值判斷等,都影響到法的制定和實施,法律應是「形式、價值和事實」的特殊結合。
因此,用任何單一的絕對因素或原因來解釋法律制度、法律現象都是不科學的,必須在法學方法論上進行一場變革,要把對法律的價值分析、形式分析和事實分析結合起來,採取全方位、多層面的研究勢態,於是,法學的綜合研究方法便應運而生。
提倡這種方法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美國的哈爾及其《綜合法學》,丁·斯通及其《法律制度和法學家推論》,博登海默及其《法理學》,以及前西德的費克納等。綜合研究的方法,目前在西方法學界已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因為以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看,流派和方法論的相互吸收、兼采博取,乃是學科發展的推動力之一。
然而,作為一種方法論,綜合研究的方法實質上是對三大流派研究方法的折衷,其涉及的內容龐雜而無邊際,仍然帶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
②從多角度、多層次來研究法律現象的一種研究方法,這些方法具體包括哲學的、歷史學的、社會學的、比較法學的、注釋法學的、價值論的、語義分析學的方法等。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可以對法律現象的各個方面、各個因素有更深刻的把握。
(9)法學研究擴展閱讀:
從法的形式角度說,包括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從法的體系角度說,包括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社會法、刑法、國際法、程序法以及其他各種部門法;
從時間角度說,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現代法和當代法;
從空間角度說,包括該國法、外國法、本地法、外地法;
從一般分類角度說,包括國內法和國際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別法、實體法和程序法;
從表現形態角度說,包括動態法和靜態法、具體法和抽象法、紙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現實法(如實際生效的法)等等。
法學只有將所有這些不同意義上的法盡收眼底,加以研究,才算是名副其實的法學。
10. 法學研究的歷史沿革
自夏至周,調整奴隸社會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制度已逐漸完備,只是還沒有形成有系統的法典,規范內容散見於《禮記》等文獻之中。如「分爭辯訟,非禮不決」(《禮記·曲禮》),「土無二王」(《禮記·喪服四制》),「里田不鬻」(《禮記·王制》)等,說明當時土地屬奴隸制國家所有和不得買賣的情況。「人民、牛馬、兵器、珍異,凡買賣者質劑焉」(《周禮·地官·司徒》),說明當時重要的買賣合同必須有書面的契據文書。其他關於婚姻、家庭和繼承的規定也多有記載。
李悝編成《法經》,商鞅又承襲《法經》制定秦律,其中關於土地關系和人身關系的規定,已顯示出封建主義性質。漢承秦制,制定《九章律》。以後隨著朝代的更迭,律令典章的增刪,至唐代《永徽律》,封建法制已臻完備;其中關於財產所有和財產流通關系,婚姻、家庭及繼承關系,已有較詳細的規定。唐代以後由宋代至清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貨幣關系的發達,律、例、法令中民事內容已有相應的發展,但立法體例、條目遞相承襲,沒有脫離唐代《永徽律》的模式。
中國近代的民事立法始於清末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漸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於外國資本主義傳入,瓦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基礎,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加上西歐文化的影響,變法圖強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清政府迫於形勢,宣布「變法」和實行「新政」。光緒三十年(1904)正式開館修訂《大清律例》,於宣統二年(1910)頒行。中華民國時期,參議院於1912年4月決議:「嗣後凡關於民事案件,仍依前清現行律中規定辦理」,其中處理民事案件的規范後來稱為「大清現行律之民事有效部分」,包括:服制圖、服制、名例、戶役、田宅、婚姻、犯奸、斗毆、錢債,施行至1929年10月。清末在修訂《大清律例》的同時,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開始制訂《大清民律草案》,至宣統三年(1911)完稿,是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律草案,其中包括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5編,大體仿效日本、德國民法,未及頒行,清廷已亡。中華民國時期於1918年二次設館著手修訂「民律」,至1925年脫稿,此稿除債編部分效法瑞士債務法外,其他各編與第一次民律草案相比變動很少,是為中國第二次民律草案。1927年國民黨政府設立法制局,又著手修訂民律,決定先行草擬親屬、繼承兩編,至1928年脫稿,是為中國第三次民律草案。同年12月國民黨政府成立立法院,著手編訂民法典,從1929年5月~1931年12月分編陸續公布,共分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5編,計1225條。這部法典承襲了德國、瑞士和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事立法原則和體系,但也保留了上述三次民律草案中的封建主義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立法
4.1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不同發展時期的要求,逐步開展民事立法。《共同綱領》第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取消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的國家所有,有步驟地將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保護國家的公共財產和合作社的財產,保護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及私有財產,發展新民主主義的人民經濟,穩步地變農業國為工業國。」為貫徹本條的原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制定了許多法律、法令,如《政務院關於沒收戰犯、漢奸、官僚資本家及反革命分子財產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新區農村債務糾紛處理辦法》和《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等。這些法令的公布和實施,使官僚資產階級財產歸於國家所有,使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於農民所有,從而肅清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財產關系,而且使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國營經濟領導下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不到3年時間扭轉了國民黨統治時期財政經濟極端混亂的局面,有效地制止了通貨膨脹,穩定了物價,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得到了供應,解放了生產力,為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和進一步對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准備了條件。
4.2 1953年以後,中國進入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並開始進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工商業方面,國家公布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關於在公私合營企業中推行定息辦法的規定》以及《關於目前工商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若幹事項的決定》等一系列法令和單行條例,並通過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等合同形式,把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經濟活動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在農業方面,國家公布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等。根據這些法令、規章,國家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對資本主義工商企業進行了和平改造,並使個體農業和個體手工業走上了社會主義合作化的道路。1956年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在中國奠定了由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構成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4.3為了調整企、事業單位間,企、事業單位與公民間,公民相互之間在經濟協作方面的各種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陸續制定了調整物資的買賣和購銷,加工訂貨,基本建設工程承攬,財產租賃和房屋租賃,銀行信貸和儲蓄,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貨運和客運,倉庫保管,信託行紀,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等經濟關系的合同法律規范(見合同);還制定了關於保護智力成果的著作權、發現權、發明權、專利權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保護工商企業商標權等單行條例。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把經濟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制定和公布了許多關於不同經濟成分的經濟組織形式和法律地位、關於它們對於財產的所有和管理的許可權、關於經濟組織間開展多種形式互助協作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於發展先進的科學管理和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法學界也有人認為,這些法律、法規不完全屬於民法,其中有的應屬於經濟法范疇。
4.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法建立在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本質。它的指導原則主要是: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保護和鞏固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正確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全面提高社會生產經濟效益的原則;當事人權利義務一律平等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