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治冊

道德與法治冊

發布時間: 2022-04-22 14:39:57

① 小學道法是什麼課程

小學道法課就是《道德法治》課。《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道德與法治》課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促進校園安全,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

本套教科書將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專門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小學涉及30部法律法規,中學涉及50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司法解釋。

名稱由來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9月1日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品德與社會」等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主要內容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② 怎樣上好一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

1、新課導入生活化
導入新課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學生課前緊張、恐懼的學習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准備。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課導入生活化。
2、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
教學實踐表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徵採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整堂課師生始終是在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進行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情境設置生活化
創設教學情境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思維。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 境,教師應注意:創設情境所選用的材料必須是與課堂教學內容有著內在聯系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真實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巧用教材內容設置情境,設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4、教學活動生活化
教育教學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這句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

③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融什麼於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實踐性於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與法治主要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

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來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面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的學生學習。

《思想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修訂

教材重點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維度闡述了時代新人的應有素質,新教材調整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四個維度,分別以「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記使命,自重自勵」「明大德,就是要錘煉高尚思想品格,崇德修身,啟潤青春」「成大才。

就是要有高強的本領才幹,勤奮學習,全面發展」「擔大任,就是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講求奉獻,實干進取」等起句展開。其中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三方面內容依據原教材內容修訂,明大德部分為新增寫。

邏輯框架方面,原教材緒論由「我們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時代新人要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兩大部分構成,第二部分又分為「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與法治素養」兩個層次。

這次修訂,未改變這些內容呈現的基本邏輯,但為進一步凸顯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提升這一教材指向的主題,「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單獨列為一個部分,緒論由此調整為三個構成部分。

④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如何促進學生成長

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認真組織和開展校園活動。比如每周的升旗儀式、班隊會、晨會等,學校組織每月的法制知識講座,還可以開展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做到形式新穎,內容充實。鼓勵學生觀看電視中《道德觀察》《法治在線》等法制節目,並對學生產生的焦點問題進行討論,隨時組織活動進行學習。班會活動是對學生思想教育最有效的途徑。要針對班級學生的情況,老師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動態,在不同的成長時期召開不同的班會,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思想教育。堅持每周准時開設,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勞動、感恩教育、遵紀守法、努力學習、實現理想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思想得以升華,得到全面發展。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道德與法制課的教師,我們要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有效學習,從學生出發,優化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把道德與法制相結合落到實處,讓我的學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守法制的社會新一代接班人。

⑤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什麼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適應初中學生的成長需要,思想品德課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相關內容。

旨在促進初中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初中學生處於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於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學校在思想品德的發展上給予正確引導和有效幫助。

注意事項: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學校樹德育人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們的道德與法治的培養,因為這門學科的教學效果與初中生們的健康成長相聯系,所以要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教師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簡要分析、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建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建議來引導學生們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應用教材與實際生活結合的教學方式。

引導學生們積極的思考問題,最後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們的實際能力等,讓學生們能夠健康的學習成長,培養自身的整體素質,做個德育健全的祖國接班人。

⑥ 談談如何讓學生喜歡道法課

1、游戲引導。我們可以用游戲,使我們的課堂更具吸引力,教師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為平台,引導學生認識什麼是規則,認識到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並且盡自己的力量去維護規則的公正性,這樣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兒童法治意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有限的空間,享受無限的創意。

2、 課堂實踐。道德與法治源於生活,寓於生活,最終用於生活。人的道德意識形成的過程,是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脫離了具體的實踐活動,再精彩的講解也是生硬的灌輸,用生活中的類似小故事激發學生對安全問題的關注。

(6)道德與法治冊擴展閱讀:

道法課的意義:

1、道德與法治學科思想能正確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交流中反思,在生活中提高,讓他們沉浸於道德與法治的氛圍中,讓道德與法治思想紮根於每個同學的心田。

2、讓小學生認識到在我們日常生活和成長過程中,法律有著重要的角色,它伴隨著人的一生,所有的人都離不開法律,法律法規都具有強制力,他的強制力來源於國家,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制訂,以憲法為根本大法。

3、道德與法治課根據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兒童身心認知的特點而設置,旨在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充滿探究與創造樂趣的童年生活中,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

⑦ 道德與法治課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1、樹來立自信心,懂得做源人要自尊、自愛、自覺抑制不健康的生 活方式,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2、體驗家庭生活中長輩對自己的呵護,熱愛自己的家庭和長輩,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具有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尊重理解他人的生活態度。

3、感受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熱愛祖國,感受人民與軍隊的魚水之情,懂得寶島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的一部分,體驗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的真摯感情。

4、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認識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團結的紐帶,形成熱愛中華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行為與習慣: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抑制吸煙、酗酒、迷戀游戲機等不良生活習慣,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行為。

2、能主動分擔家務勞動,盡力為父母分憂,正確處理與長輩的矛盾。

3、逐步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4、在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己繼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愛好,加強某一方面的練習,培養一項文化特長。

(三)知識與技能:

1、體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於家庭幸福和個人身心健康。

2、學習關心、照顧家人的具體做法,用正確的方法處理和父母長輩之間的矛盾。

⑧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有哪些

《道德與法治》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以下四個方面的目標:

(一)情感與態度 ·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摯愛生命,熱愛自然。 ·自信向上,誠實勇敢,有責任心。 ·喜歡動手動腦,樂於想像與創造。

(二)行為與習慣 ·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習慣。 ·樂於參加勞動和有意義的活動。 ·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具有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 ·初步了解有關祖國的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 ·體驗提出阿題、探究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 ·初步體驗與社區和社會生活相聯系的學習過程。 ·學習幾種簡單的調查研究方法並嘗試應用 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l.按時作息,生括有規律。 2.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 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4.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 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6.了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7.了解兒童易發疾病的有關知識,積極參加預防疾病的活動。 8.使用玩具、設備進行活動時,遵守規則,注意安全。 9.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和安全標志,遵守交通規則。不到危險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傷害。 10.了解當地多發的自然災害的有關知識,知道在緊急情況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適應並喜歡學校生活。 11.在學校里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12.熟悉學校環境,能利用學校中的衛生保健設施。

愉快、積極地生活
1.喜歡和同學、老師交往,高興地學,愉快地玩。 2.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3.在成人幫助下能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積極向上 4.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並為此而高興。 5.在成人的引導下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 6.在成人幫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標,並努力去實現。7.學習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有應對挑戰的信心與勇氣 8.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9.敢於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或活動。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學會做事,學會關心
1.做事認真負責,有始有終,不拖拉。 2.愛父母長輩,體貼家人,主動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3.關心他人,友愛同伴,樂於分享與合作。 4.認真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 遵守社會道德規范 5.懂禮貌,守秩序,愛護公物,行為文明。6.能初步分辯是非,做了錯事勇於承認和改正,誠實不說謊。 7.尊重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8.愛護動植物,節約資源,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9.喜歡集體生活,愛護班級榮謄。 10.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主要物產等有關知識,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11.熱愛革命領袖,了解英雄模範人物的光榮事跡。 12.尊敬國旗、國徽,學唱國歌。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

⑨ 道德與法治課用英語怎麼講

道德與法治課用英語表達為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讀音為[ˈeθɪks][ənd; ən; n; ænd][ðə; ði; ðiː][ruːl][əv; ʌv][lɔː]。

重點詞彙解釋:

1、rule

n. 規則;建議;統治;習慣;定律;法治;尺子;破折號

v. 統治,管理;支配;規定;裁決;用尺畫;(非正式)極好

雙語例句:

It'sthe oldestruleinthe book.

這是這本本子上最古老的規定。

2、law

n. 法律;規律;法治;法學;訴訟;司法界;戒律;守則;准則

vi. 起訴;控告

vt. 控告;對某人起訴

雙語例句:

Shefinishedlawschoollast year.

她去年畢業於法學院。

law的用法:

law的基本意思是法,指由至高無上的權威機構或是部門頒布並強制推行的,對被統治者具有約束力和義務性的原則,從狹義上說可指地方至國家立法機關所頒布的法令法規,也可指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指具體的某項法律時是可數名詞。

law表示法律整體時,是不可數名詞,前面有無定冠詞the都可以。當law表示某一類法律時,不加定冠詞the,而當確切地表示某國或某時的法律時,前面要加定冠詞。law引申還可表示規則,條例的意思。

law還可作法學的意思,是不可數名詞,一般情況下不加冠詞。

the law用於美國口語中,可表示執法者,警察,只用單數。the law還可作律師界的意思,ollow the law的意思是當律師。

⑩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是什麼

一堂入腦入心的道德與法治課,應該滿足: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三個標准。

每一堂道德與法治在新課導入時,要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課導入生活化;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徵,採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巧用教材內容設置情境,設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圍,做到教學情境設置生活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只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實現教學活動生活化。

道德與法治課程注意事項

品德學科的總體目標再細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我里我們著重分析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認知領域可分為六個層次: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知識是對以前學過的事實、方法、過程和理論的記憶,屬於最低認知水平的學習結果。

領會是指能夠藉助於轉換、解釋和推斷等三種形式來把握學習材料的意義。運用是將習得材料應用於新的情境以解決問題。分析是將整體分解成構成成分和理解其組織結構。綜合則是將部分組成新的整體,以產生新的模式和結構。評價是指對學習材料做出價值判斷,屬於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

熱點內容
兩民法典 發布:2024-11-08 05:26:08 瀏覽:176
菲律賓勞動法關於13薪水 發布:2024-11-08 05:04:37 瀏覽:617
美國法律碩士申請攻略 發布:2024-11-08 03:59:32 瀏覽:811
雲南發展中醫葯條例執法檢查 發布:2024-11-08 03:10:04 瀏覽:291
法院換屆年 發布:2024-11-08 02:45:13 瀏覽:83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08 02:45:12 瀏覽:660
2015護理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08 02:44:18 瀏覽:522
婚姻法解釋24條的補充規定 發布:2024-11-08 02:19:42 瀏覽:869
餐飲業法律法規2016 發布:2024-11-08 02:18:18 瀏覽:119
婚姻法解釋二修正 發布:2024-11-08 02:12:43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