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談道德
『壹』 我國古代的道德格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制勝者強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
『貳』 我國古代關於道德的名言警句包括出自典故、人士
山不在高來,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源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南淮子.人間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論語》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荀子。天論》
『叄』 古人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
1、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
2、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行人。——劉備
5、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7、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唐太宗
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11、黃鍾毀棄,瓦釜雷鳴。——《楚辭》
12、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諸葛亮
1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6、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1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
18、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於謙
19、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
20、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2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25、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唐·韓愈
現代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的精選
1、如果沒有德行,人類就是一種忙碌、有害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越。——培根
2、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的全部意義。——尚福爾
3、德行的實際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4、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5、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6、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7、德行啊,你是純朴的靈魂的崇高科學。——盧梭
8、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9、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10、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11、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12、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達爾文
13、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14、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里特
15、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日本
16、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17、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培根
18、有謙和、愉快、誠懇的態度,而同時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運的'。——塞涅卡
19、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20、道德常常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義大利
21、以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會失去自己的智慧。——猶太人
22、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希臘
23、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24、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25、本性流露永遠勝過豪言壯語。——萊辛
『肆』 古人講道德的故事
古人講道德的故事:
1.程母嚴格教子
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都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學奠基人,被人們稱為「二程」。「二程」的母親侯氏,一共生過六個男孩子,只剩下程顥、程頤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愛兄弟倆,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他哥倆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敗子」的道理,從不嬌慣溺愛。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只相差1歲,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報,侯氏勸阻說:「不要管他們,讓他們自己站起來。」然後,又對孩子說:「你們走路時,慢一點就不會摔跟頭了,你們試試看。」吃飯的時候,孩子愛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著他們的性子來,專門給他們愛吃的飯菜,侯氏制止道:「對小孩子不能慣,你慣什麼毛病就會有什麼毛病。小時候養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長大後怎麼辦?」在母親的嚴格教育培養下,「二程「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
2. 司馬光教子節儉
司馬光系北宋大臣、史學家,他的一生不僅自己生活十分儉朴,更把儉朴作為教子成才的重要內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他常說:「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為了使兒子認識崇尚儉朴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糜,極力提倡節儉朴實,並明確指出:古人以儉約為美德,今人以儉約而遭譏笑,實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誡兒子:「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司馬光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朴,具備這些道德品質,才能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朴的重要性,並以儉朴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朴而稱謄於後世。
3.成吉思汗母親教子團結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領、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父親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在一次部落紛爭中被人殺害了。成吉思汗的母親只好帶著幾個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飢挨餓,備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託在兒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侖夫人為了教育年幼的幾個孩子,經常講自己母親教育孩子們要團結的故事。她說:「記得有一天,你們的外婆阿蘭阿豁看到五個兒子不團結,便拿出五支箭,讓五個兒子分別去折,他們很容易就折斷了。後來,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讓他們折,結果誰也折不斷。這時,外婆就對她五個兒子說:「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敵不過人多;最好的馬,也經不起百條鞭子抽打。只有團結起來,握成一個拳頭,才有力量,才能戰勝敵人!」 在母親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壯成長,後來成了「一代天驕」。
『伍』 中國古代18個道德故事有哪些
1、孔融讓梨: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總是拿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後來,「孔融讓梨」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2、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傳授高深的理論,曾子本來坐著,聽了便從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達了他對老師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鵝毛:唐朝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在路上,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剩幾根鵝毛。到長安後,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奉上鵝毛並附詩「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這個典故比喻禮物單薄,情意卻異常濃厚。
4、三顧茅廬:東漢末年,劉備為求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三次到其住處請他,最後才等到諸葛亮。」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著名典故。
5、車胤囊螢:車胤是晉朝人,自幼聰穎好學卻家境貧寒,常無油點燈。於是他夏夜就捕捉螢火蟲,用以照明夜讀,學識與日俱增,成為知名學者。「車胤囊螢」也成為勤奮學習的典故。
6、身無長物:王恭當官後回家,同族的一個長輩去看到他坐在一張竹席上便說,你從東邊回來,應該有不少這種東西,可不可以給我一張。王恭將席子送給他,自己之後卻只能坐草席了。那人聽說後非常驚訝說,我本來以為你還有多餘的竹席。王恭回答,我為人從來沒有多餘的東西。
7、樂善好施:李士謙是北朝魏齊時人,他家中十分富有。有一年他把幾千石糧食借給鄉親,但當年災荒,借糧的人無力償還,他.便將借契全部燒掉。第二年莊稼豐收,借糧的人來還糧,他仍然堅決拒收。這也成為樂於助人的典範。
8、張良拜師:張良在成為劉邦軍師以前,有一天在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讓張良把鞋撿上來給他穿上。張良照做後,老人高興地稱他孺子可教,並給他一本《太公兵法》。張良仔細研讀,終於成為一代軍師。這個故事後來成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9、崔樞還珠:崔樞是唐代人,他趕考時曾和一個商人住在一起。後來商人得了重病去世,送給他一顆價值萬貫的寶珠。崔樞埋葬了商人,卻沒有收下寶珠,而是將其一同葬進墳墓。他的不貪錢財後來傳為美談。
10、捨身救友:荀巨伯是東漢桓帝時的賢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圍攻城。他不肯獨自逃跑,甘願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動,率軍撤回,全城都得救。荀巨伯對友情的忠誠也流傳千古。
11、管鮑之交:春秋時,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謀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經在齊桓公敵人的門下做事,失敗後被俘虜。齊桓公讓鮑叔牙做相國,他反倒大力推薦管仲。最終管仲做了相國,鮑叔牙則成為其手下,這段友誼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12、許衡不食無主之梨:許衡是元代理學家。有一次他在盛夏時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邊有一棵梨樹,別人都爭著搞梨來吃,唯有許衡獨自端坐。有人問他,他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卻有主人。別人所遺失的東西,即使有絲毫不合乎道義也不能接受。
13、晏子朝總是乘弊車駑馬:春秋時,齊國國相晏子上朝總是乘弊車駑馬。齊景公多次派人送給他豪華大車,他都謝絕了,認為自己管理百官,應該從自己做起、勤儉節約,為百官和百姓作出表率。
14、程門立雪:宋代時,程頤的學生楊時、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頤家求教問題,來到老師家時卻發現程頤睡著了,他們不忍打攪,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時天寒大雪,當老師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程門立雪」後來成為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15、交友誠信:東漢時,張劭和範式一同住在太學里讀書,是很好的朋友。學成離別時,兩人約定兩年後的中秋節中午在張劭家再見。兩年後中秋,張劭殺雞備飯,正午時範式果然從數千里外趕來。兩人交友誠信的典故也由此流傳。
16、緹索救父:西漢時,官吏淳於意被判肉刑被押送上京。他的小女兒淳於緹索堅持一路隨父親進京,為救父親向漢文帝上書,最終令漢文帝廢除肉刑,成為著名的孝順典故。
17、孟母三遷:孟子幼年時,家附近的環境不好,其母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孟母三遷」後成為父母用心良苦培育孩子的典故。
18、趙柔賣梨:趙柔是北魏人,一次他上街去賣犁,有個人要買趙柔的犁,趙柔要價二十匹絹,另一人見他要價太低,於是要出三十匹絹來買,趙柔卻說,與人交易,一言便定,豈可以利動心,還是賣給了原來那個人。
『陸』 古人說的關於素質道德的話
治民先治吏,是歷代王朝共同的政治經驗。這是因為,官吏的管理與權力的運用相伴而行。因此,官吏既要具備普通社會道德和基本的職業道德,如忠於國家、忠於職守、勤於政事、揚清激濁、辦事公道、救危助困等,又應在權力運行的過程中養成官德,也就是權力道德,如清正廉潔、誠實無私、遵紀守法等。另外,中國古代的百姓視官如父母,因此,官吏的道德素質狀況不僅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統治效能,而且對整個社會的道德狀況有廣泛影響。正所謂官德如風,民德如草,官風正則民風純。鑒於官吏在社會道德體系中的這種主導地位,歷代統治者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都始終把對官吏的道德素質要求放在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
早在夏朝,統治者就有所謂「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廉政思想。西周在選拔官吏時,吸取夏商亡國的教訓,特別強調道德品行,以「六德」(即知、仁、聖、義、中、和)與「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為選拔官吏的標准。由於司法官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西周在選拔司法官時更是強調必須遵循「有德惟刑」的標准,即司法官既要道德高尚,又要知刑懂法。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貴族世襲政體的崩潰,封建官僚政治逐步形成,任用官吏時更加重視能力與德行。管仲把禮、義、廉、恥視為維系國家的四大繩索,並強調「清潔於貨」是設置官吏的重要條件,即用官時必須考慮「清廉」之節。秦朝是我國歷史上典型的以法家學說為統治思想的王朝,在國家治理上反對「禮治」,「獨任法治」。但即便如此,秦朝在職官管理制度中仍十分注重官吏的道德素質。《雲夢秦簡·為吏之道》載:「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由此可見,秦朝的官吏守則中,道德要求占很大比重。此外,秦律中還規定了「五善」與「五失」的考課原則,「五善」即「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敬多讓」,可見其內容主要是對官吏道德品行的考察。
到漢代,伴隨著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禮義道德教化也被置於治國的首位,對官吏的道德素養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漢朝選官的主要途徑是察舉制,其法定的主要標准為「四科取士」和「光祿四行」。「四科取士」為:「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四曰剛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光祿四行」為「質朴、敦厚、遜讓、節儉」。由此不難看出,漢朝選官是按照德、才、能的順序進行考察的,德被置於首位。三國時,曹魏創造了九品中正制的選官辦法,此法至隋才得以終止。盡管該法在選官標准上過於重門閥家世,但對才德亦有具體要求。如西晉咸熙二年頒行的《諸郡中正六條舉淹滯令》對官員的德行就有明確規定:「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盡禮,三曰友於兄弟,四曰潔身勞謙,五曰信義可復,六曰學以為己。」
唐朝統治者在「德禮為政教之本」思想的指導下,更加強調德禮在治國中的作用。其時,從官員的選任到考績到監察等一整套職官管理制度中,每一個環節都高度重視官員的道德素質狀況。唐朝實行科舉選官制度,科舉考試及第者還須經吏部的考試,合格者才被授予官職。吏部考試主要從體貌、言詞、楷法和文理等四方面進行,若「四事皆可取,則先以德行,德行均以才,才均以勞」(《通典·選舉》)。唐朝對官吏考績的法定標准為「四善二十七最」,所謂「四善」專指品德 「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主要是根據不同部門的職責規定的具體標准,其中第三條是「揚清激濁、褒貶必當,為考校之最」(《唐六典·尚書吏部》)。唐朝對流外官則按四等第進行考核。《唐六典》規定:「流外官本司量行能功過,立四等第而免進之:清謹勤公,勘當明審為上;居官不怠,執事無私為中;不勤其職,數有愆犯為下;背公向私,貪濁有狀為下下。」另從唐玄宗時制定的監察法規——《六察法》的內容來看,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惡」。由此可見,唐朝對職官的選任、考核和監察,都把道德品行放在首位。
唐以後的宋、元、明、清各朝在職官管理制度方面與唐有諸多相同或相似之處,如宋代的《守令四善四最》和金代的《四善十七最》在官吏考課方面,對「四善」的要求與唐代是完全一致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這位以重典治國治官著稱的明代開國君主,也認為「禮樂者治本之膏梁」,在察舉賢才時,「以德行為本,而文藝次之。」
通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雖然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和社會賢哲也強調「禮樂刑政,綜合為治」,但由於儒家倫理觀在中國古代社會始終居於支配地位,因而道德教化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也就被無限拔高了。無論是董仲舒提出的「刑者德之輔」,還是唐代律家倡導的「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或者康熙帝提出的「以德化民,以刑弼教」,其主旨無不在強調道德教化在綜合治理中的主導地位。統治者意圖通過突出道德教化來喚醒官員的良知和責任感,從而遠惡近善,不去違法,達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盡管這一目的在中國古代的政治實踐中遠未達到,但強調道德教化這一手段對治理貪官、反對腐敗所起的作用還是應該肯定的,其中有些東西對今天也仍不失其借鑒意義。
『柒』 中國古代關於道德修養的名言名句
1)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
2)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
3)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
4)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5)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6)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7)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8)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捌』 歷代名人論道德的名言警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內寵,一危也;才下而位容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南淮子.人間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論語》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荀子.天論》
『玖』 中國古代道德名言有哪些
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
孟子曰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忿怒二字,聖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曾國藩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為窮困而改節。(《重訂增廣》)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
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讀書錄.體驗》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明.薛瑄
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唐.駱賓王
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德不廣不能使人來,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劉基)
無德而官,則官不足以勸有德;無功而賞,則賞不足以勸有功。(宋·李覯)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淮南子·人間訓》)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荀子)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
人重官非官重人,德勝才毋才勝德。(明·李廷機)
『拾』 關於道德的中國古代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
目,聖人皆孩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以上是道德經中很出名我又比較喜歡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司馬遷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大學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葯
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
種樹者必養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王守仁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