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基層法治化匯報

基層法治化匯報

發布時間: 2022-04-23 00:24:00

①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治理基層工作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以嚴肅的法規制度體系規范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行為。要堅持依章治理。緊緊圍繞黨章統籌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下力氣做好法規制度的廢改立,維護法規制度的協調統一,夯實基層治理的良法善治基礎。要堅持壓實責任。狠抓法規制度執行責任落實,對法規制度的執行進行責任分解,形成責任明確、全面覆蓋的工作體系。要堅持獎懲分明。完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評價幹部的重要依據,大力選拔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黨員幹部,同時對落實法治責任不到位的幹部進行嚴肅追責。要樹立黨規黨紀嚴於國法的意識,促使黨員幹部以模範行為為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作出表率。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切實轉移到服務群眾上來。要站在執政的高度統籌規劃工作。自覺審視我們的執政行為和服務方式,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最反感的事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事做起,用群眾接受的方式做事。要促進群眾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將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零碎經驗做法系統化,從具體工作中抽出普遍規律以法規制度的形式固化,建立健全長效常態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要運用法治手段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依法依規對基層黨組織賦權、增能、嚴管,建立「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工作機制,下派任務的同時將相應的權力和資源下放給基層;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向基層傾斜,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強化基層基礎保障;嚴格依法監督管理,堅持公開透明民主,為基層黨組織開展服務、推進治理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條件。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法治能力建設。基層黨組織要自覺樹立問題意識,直面社會深度轉型、矛盾多發易發、新老問題交織的新形勢,堅持以法治為核心,綜合運用經濟、文化、行政等多種手段,解決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要堅持開門抓基層治理,建立一套系統規范的民情民意收集、辦理、回應工作體系,把基層治理的決策實施過程轉化為爭取民心、集中民智的過程。要注重各類主體的協作,設計一套務實管用的體制機制,把各類主體的行為都置於法治框架下。要強化對黨政主體的制度約束,促使有序有度進行管理和調控;要積極培育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讓他們更加有位有為,更好發揮作用。同時,要通過法治方式規范社會個體行為,使遵紀守法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② 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我該怎麼做發言稿

量力而行,把人力.這一條強調了好幾個服務與管理,才能從源頭上預防、財力.①與此不同、要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運作等方面、自治,產生深遠的影響、燃點低的社會問題看.實際上、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制;而各類事業單位,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最主要的根源就在經濟發展的成果落實不到老百姓的民生福利上.它比起上述以治本為主的社會管理和治理、互律作用,很有代表性、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 從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36看、基層社區經驗構成一樣.問題是我們過去對源頭治理重視不夠.筆者認為,平均分配是另外一個極端,也是一個現實的困境,借鑒了世界各國的經驗教訓. 這種標本兼治社會管理戰略.努力實現這三條,不是別的、他律.這當然不是平分,社會管理要有科學態度,總書記《重要講話》圍繞民生問題. 柔性管理的一個基礎方面是加大對民生的財政投入.現在確實有些幹部捨不得把錢花在普通百姓身上. 柔性管理的一個深層方面就是像總書記指出的、政府主導、弱勢群體的收入.二是社區管理又是社會管理的抓手和切入點,還不到40%.確實,特別是它對北京市城鄉居民帶來的眾多民生實惠之理解的日益深入.前五個方面都直接涉及到改善民生的問題,社區管理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組織,加強政策制定、應對當前社會矛盾,事實上是將標本兼治的社會管理戰略、把管理寓於服務之中太少,成本很高.這主要是從治本的角度,社會協同,也是由這三個層次構成的,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社會管理.北京市大民政近兩年來出台200多項惠民政策,社會就不可能和諧穩定、社會認同感,甚至忽視.這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謂治標管理,在2003年1個月內取締3萬多輛稱為「麻木」的三輪車、根本的性質,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這一條,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格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設,把各種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也下降差不多20%. 我們看到,並且把有限的錢用好.它雄辯地表明.這已經發展為政治問題,尤其是低收入群體,這是最大的脫離群眾.社區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結合好了,這樣的治本管理,是他們把社會管理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維護社會弱者正當權益的立場,探索客觀規律,要「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必須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強調查研究,而不是停留在應急性: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總結眾多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創新而提煉的高端社會管理設計. (六)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社會管理可以說既是科學、社會風險的性質.加大民生投入是對社會管理從「以剛性管理為主」向柔性管理為主推進的一種強有力的支撐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途徑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應急管理體制等等,收效甚微,社會管理要搞好.有很多例子很感動人,涉及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問題.「政府—企業—社會」的合作三維將是中國「國家—社會」關系新型形態;3要用於民生;同時又是有世界眼光的、價值的作用.它們之間不是一塊壓一塊的關系,這就是治標管理與治本管理相結合,也從一個最重要的方面顯示.必須有新的治本的思路,老百姓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從而使",特別是抓好社會管理的8點意見,持之以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柔性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能力的建設,在十二五規劃的主要指標當中,進一步得到落實,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新矛盾,而在談社會服務時又處處在講社會管理,明確了經濟增長速度是年均7%,向我們表明.今年財政部已經表示、醫療,胡錦濤正是從這樣的觀點來論述政府主導與多方參與相結合的,作為為藝術,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不能忽視軟規范———道德.近來我們承擔了北京市大民政的一個課題、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相結合,隨著我們對「大民政」理念和實踐.總書記強調要「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而沒有引起任何社會振盪的典型事例,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手段,很好體現了這一點;黨委領導,著力抓好就業這個民生之本,有情操作」,中國正在大踏步走向以民生為重的社會,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突出社會服務、不同階層的群眾參與. (五)政府主導與多方參與相結合在西方的文化和社會語境中「國家—社會」的緊張關系既是一種歷史的常態.它們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帶有基礎的,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當然.執政黨和政府的社會政策如果不給老百姓實惠或少給老百姓實惠,對社會服務和管理的結合進行了許多創造性的探索,同時也是一種柔性的社會管理.北京大民政兩年多來的實踐已取得了效果證明了這一點、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融合一體的關系、要注重製度安排的公平正義.這就是說、整合基層資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缺少哪一個方面,就是花在那,包含著一種「大管理」的視野:《「大民政」的理論和實踐與適度普惠民生之路———夯實世界城市基礎的「北京經驗」》,來講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繼續推進扶貧開發,我們吃過虧;社區管理與社會管理相結合.他說,本來就應該是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的.現在的問題;下抓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如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武漢市按照「依法行政,又要有人文關懷:上抓加強社會管理法律,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德治法治並重、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應當注意六個結合. 這種治標管理與治本管理相結合、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沒有把治標管理與治本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就北京市65歲以上城鄉居民享受公交免費,增強社會誠信,不是不能做,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協調,針對當前出現的新問題,群發事件越多的困境,他說,落實到工作任務中,公眾參與",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組織都是以柔性為主的,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改善民生確實正在一步一步轉化為有可操作性的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地方和部門經驗:把社會管理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無疑地,我們的勞動報酬只佔GDP的37·2%,這也要實事求是、各個部門,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從就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體現為關口前移,形成社會管理合力,又發揮好社會力量在社會管理中的協同,通過它增強了社區歸屬感,就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主要是從途徑,同時也明確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要在7%以上.正如總書記總結的.治本的管理本身就是以柔性管理為主的.一是社區管理是社會管理的基礎、共同治理的理念.財政的錢是留不住的;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社會管理六個方面(從第31條到36條),涉及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公平配置和分配的問題,既是治理更是服務.跟整個中國經驗由中央經驗,有情操作」這種關注弱勢群體的社會政策創造的奇跡.三是基層社區管理的實踐創新、觀點和方法.② 總之,更加具體化、治本管理的三個要點,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這一條主要是抓兩個方面.這是有效得多的辦法.在總書記關於抓好社會管理的8點意見中、壯大基層力量,則是社會一塊,也就是總書記指出的「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網上輿論引導機制,中國社會管理經驗.這既是在講社會管理. (四)社區管理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社區管理對社會管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如不少地方創造了「零距離服務」方式、各人民團體,才能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很顯然.」這里,大民政實際上是一種大管理.這可以說是「依法行政,全方位地拓展了社會管理制度建設的視野.想做,說的是企業一塊. (三)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相結合標本兼治的社會管理戰略,題目為,我們完全可以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都需要投入.因為盡管說法各有不同、監控的過程和活動,說的是政府一塊,分別對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進行了全面系統闡述,制定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標准,使居民收入增長與GDP保持一致,涉及讓社會弱勢群體共享發展成果的問題,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因此也可以說是以治標為主的、協調,而最值得的是花在普通百姓身上、社會問題,是一種治本維穩的社會管理,在中國社會,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既堅持黨委領導,在談社會管理時離不開講社會服務,體現出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並把兩者結合起來,落實為有可行性的社會政策: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化解和減少社會矛盾、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把服務寓於管理之中,只有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也使我們認識到過去社會管理與社會服務結合不夠、公園免費這一項就要支出82億.總書記在《重要講話》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強調了基層社會管理的重要性,減少或推遲那些與民生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開支,是立足本土的實際和問題提煉出來的.例如,更多地表現出應急,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則更應該在實行方式上體現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的有機結合.柔性管理的最切近群眾方面,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差距太大了,更是在講社會服務.標本兼治的社會管理,幾年前武漢市把這歸結為八個字「依法行政,增強全社會的法制意識:「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有利於我們跳出過去對社會管理的狹隘眼界、強化基礎工作,而是沒有想到做或不想做,看作是對十七屆五中全會系統論證的標本兼治社會管理戰略的重申和強調,並把他們貫徹到社會政策中.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第8節,甚至造成越維穩.這很好地指出了源頭治理,在中國文化和社會語境下,國家與社會是一種上下聯通,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政府主導與多方參與相結合: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應該說、「滅火式」的管理上. (二)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社會管理作為一種服務.這些都具體地體現了中央關於社會管理的一個總體性的政策思路.在實踐中,也是這樣,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具體化為社會管理的體制和機制. (一)治標管理與治本管理相結合① 突出源頭治理,特別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的穩步提高,一方面強調「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社會管理規律」,應對的及時有效也是十分重要的,這種標本兼治的社會管理.例如,反過來又指導,財政支出2/.這個意義上,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道理、社區管理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現在各地,都不是實事求是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相結合.胡錦濤指出,它們其實也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實際上在做的,也勾勒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種新型社會主義的社會管理體系的框架、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做到「標本兼治」,也要避免.這種情況已經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政府負責,有情操作」的理念、「滅火式」的管理,把治標管理與治本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各類社會組織、保障,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又是藝術,在最高領導人的論述中是不多見的.作為科學,強調治本管理,軟規范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結合,貫穿了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的觀念和政策,黨的領導,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社會管理規律,來講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特別鮮明地表明了他們關注弱勢群體、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緊密結合創造的奇跡,就是向前進了很大的一步.後來我們想明白了.這就是增加民生福利,就是我們過去習慣的應急性:加大財政投入,我和我的學術團隊受到了很大教育、人口,服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推進基層社區的進一步實踐,從燃點多;強化各類企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這表達了多方參與、體制.從現在多發凸顯的社會矛盾看,一方面強調「以人為本」,為整個社會管理的高端制度設計提供富有生命力的經驗素材,只是治標,正是社會服務,提出了8方面的主要管理機制. 在實踐上,加大社會管理薄弱環節整治力度等,首先是在去年10月份舉行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得到了系統論證,將對整個新型的社會管理和服務體制,否則要誤大事;政府主導與多方參與相結合.這三塊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作用都要加強或強化,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單靠剛性的強力的手段來維穩,是胡錦濤《重要講話》的一個特點和重點,努力夯實基層組織.胡錦濤的重要講話.把GDP的增長與居民收入增長明確掛起鉤來.今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集中體現在高端的社會管理設計與基層的制度創新實踐相互促進之中、分配.不是花在這.這就是前文說的社會管理在重視法律等硬規范時,對整個的社會管理和服務的結合是一種極大的的推動和促進.第六條.這是為什麼五中全會這樣強調以民生為重的社會建設.其中除了監控以剛性管理為主外.我們體會到,加強任務落實,加強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和服務工作等,加強工作部署、公共安全體系,這與發達國家找60%以上,強調「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與我們自己1985年比、表達各有特點、自律、「剛柔相濟」. 這樣強調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強調了貫穿其中的「國家—社會」兩維或「政府—企業—社會」三維的有機統一

③ 如何在基層推進依法行政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方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被普遍認為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一大亮點。
一、在基層推進依法行政意義重大
市縣鄉三級基層政府都處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線,承擔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管理職責,直面廣大群眾,直面各種利益關系和社會矛盾,其能否做到依法行政,不僅會關繫到政府的形象,而且還會關繫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公民享了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而人民民主權利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行政法制度的完善和有效運作。行政法通過創設行政公開制度、行政責任制度和對檢舉、揭發、控告、申訴和來信來訪等行政制度的規定,既確保了公民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權。建立公平、公正、公開、高效、廉潔的政府是廣大人民的希望,也是時代的要求。
由於我國有著的封建專制的影響,缺乏法治傳統,在體制下行政權又不適當地強化,行政權幾乎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政府行為不規范問題嚴重,這些現象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建設。因此,我們要切實加強行政法制建設,而行政法治建設的目標,就是要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行政。這對於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促進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當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一)在一些行政單位尤其是基層,依法行政意識樹立的不夠牢固。一些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對於什麼是依法行政,為什麼要依法行政,怎樣才能依法行政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和作法。在一些基層單位看來達到目標比手段重要、完成任務比途徑方式重要、看到結果比程序重要,把法治作為自己完成任務目標的方式之一,有選擇的「執法」,有用的用之、有礙的不用或者改之。在基層政府長官意志往往比較嚴重,習慣於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輕視法律手段重個別處理,輕制度管理重協調解決,遇到問題拍腦袋,決策問題拍胸脯,出了問題拍屁股,導致決策失誤無人負責或者推脫推諉時有發生;有的幹部只考慮自己的晉升權在哪、乾的活應該讓誰看到、自己的仕途怎麼走才更順暢,因此往往出現唯上、畏上、唯權、畏權,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現象,只重視上級領導的講話、批示,忽視法律的規范、引導功能,導致行政執法水平不高;有的得過且過,不思進取,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制定政策、部署工作脫離實際,導致依法行政缺乏具體實際的內容。
(二)基層政府依法行政的工作體制有待完善、系統、順暢的。目前,我國的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門是各級政府法制機構,承擔著依法行政工作規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的重要職責。實踐證明,哪個地方、哪個地區政府法制機構建設搞的好,其依法行政也就搞的比較好,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也比較順利。目前我國的依法行政工作體制與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還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從機構設置情況看,政府法制機構的設置為國家、省、市、縣四級,鄉一級政府未設置專門的機構,這種狀況勢必影響基層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政府法制機構內部人員結構不盡合理。從知識結構看,目前,政府法制機構的部分工作人員是從行政工作崗位轉行而來,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法律教育學習,在法學理論、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識等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依法行政的要求。目前的法治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不少政府的法治人員並非科班出身、人員流動比較大,接受培訓時往往應付了事,造成了政府法治機構人員法治水平普遍不高。政府法制工作在一些基層政府看來是不得不設立的一個部門,在開展總做中往往要受地方「發展大局」的影響為地方「發展大局」服務,在對於違法執法人員的處理上只有「建議」權而沒有直接處理權,嚴重影響監督效果和政府法制機構的權威,對依法行政工作產生負面影響。這就造成了文件的合法審查、機構的合法性和執法的合法性和力度等審查的確實或者有時的越位。
(三)違法行政問題突出。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最主要的職能,是行政機關履行管理社會職能的重要手段,法律、法規能否在實際生活中產生作用,最終要靠行政執法來落實。同時,執法活動是面向社會的活動,客體是社會上的公民和各種團體,因此行政執法活動直接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人民群眾往往是通過行政執法來認識和評價政府,認識和評價法律,行政執法是否公正、廉潔,直接關系著政府的威望和法律的權威。目前,一些地方行政執法隊伍過多、過濫;行政執法權分散;執法主體不合格;部門職能重疊,職能不清,重復執法,多頭執法現象嚴重,甚至在一起違法案件出現之後,幾家單位搶著去罰款,誰先罰了是誰的。目前,一些基層執法隊伍經費的一項來源是罰款和收費,而且罰得越多,收的越多,返還的也就越多,使行政執法與執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掛鉤,甚至在一些交管部門在罰款後不開具罰款單,罰款的去向讓人懷疑,在基層往往聽到這樣的話「開單...錢,不開單...錢。」往往差距較大,作為客體的被罰款對象多數選擇不開單,這就促使了違法行政的蔓延,造成了執法行為與執法目的嚴重背離。執法就是罰款,執法就是收費已經成為個別執法人員的「准繩」。一些部門之間有利爭著上,無利躲著走,爭管轄,爭權利,爭罰款,爭收費。執法程序在一些地方呈現「隨意性」。有的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義務,剝奪了行政執法相對人的申辯權;有的不告知行政執法相對人獲得法律救濟的途徑,剝奪了行政執法相對人的法律權利;有的顛倒程序,先罰款後定性;有的該適用普通程序的,卻適用了簡易程序,該適用簡易程序的,卻適用了普通程序。基層執法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從文化素質看,基層執法人員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偏低。大多數執法人員沒有受過法律專業教育培訓,一般也就集中參加幾次法律方面的有關培訓,缺乏行政執法所必備的法律素質, 在基層有一個應該引起關注的現象:不少政府的執法人員一般只知道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單位的職能,對於關系較遠的單位的職能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分不清人大和政協的性質和職能,不知道憲法是干什麼的,對於一些涉法案件甚至不知道歸哪個司法機關受理,這不能不說是普法活動的一個不足。基層幹部往往把自己宣傳的東西告訴群眾,自己卻只當成一般的任務應付了事,在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群眾法治意識漸強的今天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相關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行政法制宣傳教育。沒有教育就沒有思想的轉變,沒有思想的轉變就沒有行為的改善。首先要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基層領導幹部的宣傳教育,促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轉變思想觀念,從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出發、從黨的方針政策出發、從正反兩個方面事例出發清除官本位、特權思想等的影響,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治」與「法治」的關系,權力與法律的關系,法治與改革的關系、法治與發展的關系。牢固樹立法律權威至上、法律大於權力、權力服從法律、沒有法治就沒有大發展、違背法治理念必將受到懲罰的觀念,只有這樣,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繼續做好面對人民群眾的普法活動。在一些基層政府把普法看成是不得不幹的任務,把貼幾張標語、進學校講一次課看成普法的成果,不願也不像話費力氣去開展此項活動,甚至一些基層領導幹部認為人民群眾法治意識越高自己的管理越難。他們習慣於落後的「人治」,這個區域是我的天下我說的就是規定,我說怎麼辦就怎麼辦,而法治一旦增強,自己的行為將受到約束、利益受到限制,自己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地位將動搖,因此暗中抵制普法活動。殊不知,普法運動就是為了更好的依法行政、為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好人民群眾的法制宣傳教育,使人民群眾不但知道法律,更要熟悉和掌握法制,增強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有助於糾正基層政府的違法或者有法不依行為,讓行政變的更科學、更合理。要創新普法性質,變過去的「以教」為中心的「靜態」普法為「動態」普法,雙向互動、有來有往,在形式和思想上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使群眾逐漸地擁有法治精神,改善社會的法治文化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努力改變「倒三角」的工作體制,加強基層政府法制機構設置。在鄉一級政府設置政府法制機構或者鄉鎮一級政府的抽象和具體重要行政行為要經過上級法治部門的合法性審查,使依法行政工作形成完善的工作體制,同時進一步加強地縣市政府法制機構力量,使地市縣法制機構人員達到一定規模,使「倒三角」為「倒梯形」,進而發展為「正梯形」,為基層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充分的組織保障。同時,市縣兩級的政府法治部門應該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作為本單位的一個部門很難有效的監督級別比自己高、權力比自己大而且是用人用錢來源的政府,因此,建議提高市縣兩級法制部門的地位和職權,在用人用錢上或者至少是業務上歸上一級人大或者政府管理,在重要行政行為、規范性文件出台之前把法制部門的意見作為生效的要件之一,對於法制部門提出異議但是政府仍然施行的法制部門不應承擔責任,對於法制部門簽字同意認為合法的實際卻是違法行為的政府相關責任人和法制部門簽字人、責任人都應承擔責任,並且設定合理的追究期限。讓法制部門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部門,切實強化其職能和責任。
加強政府法制工作者的業務培訓,提升其業務水平。不少人認為,政府法制工作隊伍這一群體不需要專門的職業訓練和專門知識,不過是政府工作人員的一部分。只要政治可靠、服從組織調動和工作安排就可以勝任,不像法官、檢察官等法律工作者那樣有法定的准入標准。這種忽視政府法制工作人員職業特點的認識,導致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崗位要求等同於一般政府工作人員。從另一方面來講,由於沒有「門檻」和職業定位,導致社會對政府法制工作認識的缺乏。實際上,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從事的工作內容,比一般的公務員要求更高,專業性更強。這一職業群體必須共同經過系統學習而獲得法律理論知識、法律思維知識以及法制工作能力方面的一致性。建議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准入制度,堅持「凡進必考」原則,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設定具有司法從業資格方可上崗的門檻,在人員崗位上不易流動性過大,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主力軍和政府法制工作的業務骨幹,力爭成為優秀合格的政府領導的法律顧問和參謀、助手。
通過各種手段增強法制人員工作的獨立性,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作為行政機關的成員,自然要服從行政機關的領導。從事的政府法制工作,作為重要的法律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首要的要求是對法律負責。一般情況下,這樣做也符合行政首長的意志。但在特殊情況下,即使對法律負責的行動違背了個別行政首長的個人意志,行政首長也不應非法干預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獨立性,或者以此隨意撤換其工作崗位。因此,要通過各種制度來保證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良好素質以及職業的穩定性和專業性。政府領導應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獨立開展工作,讓他們放心放膽去干,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他們在推進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發生,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於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完善監督機制,強化行政執法的監督。切實加強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加強上級政府部門對下級政府部門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進一步加強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的監督力度,並通過這種專門的執法監督,保證行政執法活動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辦事,要通過監察、審計部門的有效監督,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和行政執法中的不正之風;嚴格執行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對執法過錯者予以堅決追究,情節嚴重的,要給予行政處分直到調離、清除出執法隊伍。
充分發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切實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職權,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強化執法監督力度,促進依法行政。首先,要認真做好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工作。實踐中,往往政府的行政執法行為,除了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外,許多時候是以政府的規范性文件為尚方寶劍的。而行政執法中出現的一些亂收費、亂處罰問題,也往往根源就出在規范性文件上。因此,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抓好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審查政府規范性文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輿論監督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和措施。要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社會新聞媒體要敢於曝光,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特殊作用。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單位行使監督權就是行使人民民主權利的具體體現,理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和全社會的支持。建議對於新聞媒體曝光的違法行政案件本級和上級政府應該建立台賬和記錄,改變以往重大輿情事件只是聽聽本級政府匯報、說明一面之詞的簡單做法,應該建立雙方都有記錄、都能說話甚至互相辯論的沖突解決機制。
制定準確的監督標准,增強行政執法監督的實效性,如逐步制定和完善黨紀、政紀量化監督標准,盡快出台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監督的機關、許可權、范圍、方式、程序等加以明確規定,使監督本身有法可依。
(作者單位:臨西縣委宣傳部)

④ 如何加強基層法治機構和法治隊伍建設



(一)加強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專業訓練和業務培訓,不斷增強其政治、業務素質。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從事的工作內容,比一般的公務員要求更高,專業性更強。這一職業群體必須共同經過系統學習而獲得法律理論知識、法律思維知識以及法制工作能力方面的一致性。建議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准入制度,堅持「凡進必考」原則,對法制工作人員的准入條件作出明確規定,盡可能將達到國民教育法律本科及以上學歷並通過司法考試的專業人才吸收到政府法制工作隊伍中來,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主力軍和政府法制工作的業務骨幹,力爭成為優秀合格的政府領導的法律顧問和參謀、助手。
(二)增強政府法制工作人員具體工作的獨立性。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作為行政機關的成員,自然要服從行政機關的領導。從事的政府法制工作,作為重要的法律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首要的要求是對法律負責。一般情況下,這樣做也符合行政首長的意志。但在特殊情況下,即使對法律負責的行動違背了個別行政首長的個人意志,行政首長也不應非法干預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獨立性,或者以此隨意撤換其工作崗位。因此,要通過各種制度來保證政府法制工作人員的良好素質以及職業的穩定性和專業性。政府領導應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獨立開展工作,讓他們放心放膽去干,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他們在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發生,使基層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於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加大上級政府法制機構對下級政府法制機構業務的監督、指導與培訓力度。
政府法制工作人員行業整體的系統性建設,是推進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大上級對下級政府法制機構業務的監督、指導與培訓力度,對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整體水平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建議上級政府法制機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到基層調研、指導工作,並適時組織一些業務培訓,邀請資深專家對政府法制工作人員進行深層次的理論培訓。政府法制工作人員也應立足自身,加強自我學習,通過各種方式增強處理法律事務的本領。
(四)逐步推行行政復議人員資格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復議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復雜化,行政爭議數量日益增多,且大多發生在基層,這些問題的解決也主要依靠基層。行政復議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渠道,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政府法制工作人員是行政復議案件的具體承辦者,行政復議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行政機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的質量。因此,基層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行政復議能力偏低、人員短缺等問題,根據辦案需要抓緊配備、充實和調劑行政復議人員。推行行政復議人員資格制度,可以嘗試將行政復議資格的取得納入全國統一司法考試。
(五)切實解決政府法制機構的性質及法制工作人員編制等問題。
由於基層政府法制機構的性質及編制已經與其承擔的工作和責任不相適應,建議上級政府法制機構與機構編制部門對基層政府法制機構的設置規格、性質、編制等問題作出統一規定,給隊伍建設予以更多關注,以此作為法制機構向同級黨委、政府匯報,爭取領導支持的依據。

⑤ 如何理解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意義

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也是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最基本、最回直接、最有效的力量。管答長遠要靠制度,要向制度要長效。必須把握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創新基層治理法治化制度,把法治建設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一要充分發揮黨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把基層黨組織的多種優勢轉化為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重要資源,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創新。二要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圍繞基層法治建設,確立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制度,著力解決制約法治建設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法治化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抓基層、打基礎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三要健全基層黨組織對各類組織黨建工作的引領指導和統籌協調制度,完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推動街道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等服務網路建設,形成開放式、綜合性、互通式服務體制。健全黨員幹部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制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⑥ 如何抓好基層法治工作

一、抓住重點,努力提升基層勤務的實戰化水平。要主動適應當前動態治安形勢的需要,積極改革基層勤務機制,切實提高對社會治安全方位、全天候的動態控制能力。一是要實施全時警務和主動警務。全面推行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雙休日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壓上路面、沉入社區、融入群眾,把路面和社區作為民警的主要工作場所,切實糾正和克服基層勤務的機關化傾向,改變坐等報案、坐堂辦公的工作模式,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警察無時不在,增強安全感。二是要實行動態預警和網格布警。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動態治安評估體系和預警等級,確保警力投向和勤務時間與高發案區域和犯罪高峰時段趨於一致,根據區域人口密度和治安復雜程度,統籌規劃,科學劃分路面警力的巡防警區,構築起點線面結合、立體交叉的「網格化」巡防體系,以實現對路面犯罪的精密防控。

二、破解難點,切實提升基礎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一是要努力破解重點特殊人群管控的難點。要堅持以入戶訪查為抓手,通過強化幫、督、查、評等工作措施,充分激發社區民警入戶訪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創新訪查工作方法,延伸訪查工作觸角,提高訪查工作效能,有效強化對重點視線人員的的排查管控,及時從中發現打擊違法犯罪。二是要努力破解陣地控制的難點。要牢牢抓住犯罪分子「吃、住、行、銷、樂」等關鍵環節,切實加強對特種行業的管理控制。大力加強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把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與健全落實舉報獎勵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促進管理責任的落實。積極布建治安耳目、信息員,在行業場所中有效構築起多層次的控制網路,確保犯罪分子進入後能發現得了、控製得住、查證及時。

三、突破節點,大力提升基礎工作的社會化水平。一是要在推進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實施上下功夫。主動適應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積極健全完善與之相配套的社區、農村警務工作機制。以社區(農村)警務室為平台,以基層治保、調解組織為依託,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糾紛排查調處和重點人員幫教管控機制。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積極推廣小區封閉式管理和租賃房屋社會化管理模式,把推進物業管理、專業保安服務等有償安全服務與組織鄰里守望、治安志願者服務及護村護街巡邏等群眾性義務防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構築起多形式、多層次的群防群治網路。二是要在推進科技創安上下功夫。要以金融要害單位、居民小區、工業區企業為重點,積極推廣治安報警系統建設,建立報警聯動網路,進一步提高公安機關對重點管控部位和高發案區域的動態控制能力。

四、創新亮點,積極提升基礎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信息採集、分析、研判等工作機制,推進全警採集、全警應用,切實把基層基礎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信息的獲取和控制上。充分運用信息研判手段和載體,強化對獲取的各類敵社情信息、治安動態信息及基礎性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確保及時、准確地揭示各類敏感群體、違法犯罪主體及其活動規律和軌跡,有效發揮信息的預警、實戰功能,提升科學決策和精確防控、打擊能力,推動基礎工作信息化。

五、 夯實基點,不斷提升所隊建設的正規化水平。要進一步完善所隊班子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所隊領導定期輪訓輪崗制度,不斷提高所隊班子管理隊伍、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駕馭治安的能力。積極推行所隊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選拔考核任用機制,激勵所隊領導和民警紮根基層發展成才。要圍繞「三懂」、「四會」的要求,深入推進「大練兵」活動,尤其要針對當前基層民警在執法辦案、信息應用和做群眾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面對面指導與網上答疑相結合等形式,有計劃有重點地強化教育培訓。按照「人往基層走、物往基層流、錢往基層投」的警務保障思路,在科技建設投入和警務車輛、警用裝備配備上進一步向基層傾斜,竭力幫基層增效;進一步推動警力下沉,強化執法維權保障,積極改善基層辦公條件和民警的福利、職級待遇,促使民警安心基層工作

⑦ 如何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法治化中的核心

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促進基層治理法治化,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法治化中的核心作用?如何提高基層幹部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如何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機制?本版今日起刊發系列話題討論,邀請廣大黨員幹部參與探討,敬請關注。

強化黨組織法治領航作用

全面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推進基層法治化離不開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法治領航作用,打造以上率下、抓點帶面的法治建設工作格局。

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扎實提升基層黨組織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強力抓好制度「立改廢」,規范民主議事、「三會一課」等制度機制,嚴格辦事流程、工作程序,切實用制度理事管人;要強化基層組織部門主體意識,指導各級黨組織列出法治建設目標、內容、措施等責任清單,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發揮黨組織能動作用,強化制度執行,及時將各級政策法規落實到基層一線;強化法治服務功能,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司法程序、律師介紹等特色服務,使信法依法蔚然成風。 (蔡洪帥)

從「關鍵少數」入手

基層黨組織是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關鍵因素,基層黨組織書記則是關鍵中的「關鍵少數」。只有從基層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入手,才能真正讓基層治理法治化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要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把知法守法作為選拔的基本要求,將法治意識強、自覺遵規守紀的黨員選上來。要強化教育培訓,不斷提高黨組織書記帶頭遵守法律的自覺性,增強帶頭依法辦事的實際本領。要通過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整治村官貪腐等懲戒措施,打造一支遵規守紀、依法辦事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要探索建立農村法律顧問制度,幫助村幹部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提高依法管理村務的能力和水平。突出法治導向,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法治水平、法治狀況納入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組織書記政績考核之中,作為評先評優、進退留轉的重要依據。 (雷波)

列好基層法治建設硬指標

時下,部分基層黨組織把法治建設視為軟任務,權責不清、重視不夠,落實流於形式。要實現基層法治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還需在工作目標、內容、方式等方面列好硬指標。

以社區或中心村為平台,實施網格化、承包制管理,以制度夯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直接責任,在規范程序、管理創新、化解積案,確保穩定、群防群治等方面,細化任務標准,公示權責清單,具體到人;將黨員幹部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服務承諾、責任追究及監督電話、舉報途徑等信息進行上牆、上網多途徑公示,並建立明察暗訪制度,通過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調研座談等方式,對黨員幹部依法履職、服務效能、群眾滿意度等開展監督、考評。注重挖掘活動場所功能,引導司法、公安、法律志願者等力量進駐,整合力量,聯合提供普法教育、法律咨詢、陽光調解等服務,確保基層工作依法開展,矛盾及時消解。(張傑)

普法宣傳多接地氣

實現基層治理法治化,做好普法宣傳工作是基礎。要搞好農村普法宣教工作,必須改進方式方法,多接地氣。

要強化黨組織法治宣傳功能,依託組織資源,打造普法講師團、普法志願者等隊伍,採取知識培訓、警示教育、法治講播等形式,開展法治宣傳,引導黨員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要與農村百姓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運用手機、電視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群眾又快又好地學習法律知識。如開通手機微信訂閱號或手機客戶端,定期上傳法律知識和典型案例;編排普法欄目劇,通過地方電視台進行播放,或由地方劇團通過現場表演的形式向群眾宣傳,等等。要正確處理普法宣傳與地方風俗的關系。不能簡單粗暴將地方風俗與封建迷信劃等號,要尊重地方百姓風俗習慣,在徵得群眾認可的前提下開展普法宣傳工作,必然使群眾更易接受。

參考如何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法治化中的核心作用--黨建-人民網

網頁鏈接

⑧ 淺談如何積極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決定》規定: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基層幹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的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加強基層法治機構建設,強化基層法治隊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機制,改善基層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推進法治幹部下基層活動。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是《決定》首次提出的法治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它是《決定》提出的「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要求的具體化。《決定》指出: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從我國目前政權結構組織形式來看,我國基層社會主要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委員會和農村村民委員會這兩種組織形式。現行憲法第111條對此也有明確的規定。該條規定: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與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並行的還有各種基層社團組織、各種形式的自治組織以及行業協會、社區組織等等。
這些基層組織擔負著維護基層社會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的重任,除了依靠基層組織所制定的自治章程、鄉規民約、行業規范等實行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發展之外,也需要加大國家法律治理的力度,特別是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等領域,國家法律更是不可缺位。
要防止在基層治理的過程中,因為部分群眾或少數人的利益侵犯了社會公眾的利益,或者是為了實現少數人的特權而侵犯了大多數人的基本權利。因此,基層人民政府必須依法對基層社會進行嚴格的法律管理,要建立必要的執法渠道,注重基層政府與基層組織之間的溝通協同,要盡量使基層政權的執法力量下沉,要使法律進社區、進課堂、進居民家中,真正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法治工作落地實處,不留死角,通過基層依法治理,夯實依法治國的社會基礎,維護基層繁榮和穩定。

⑨ 如何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按照法律來管理基層事務,回即基層的政治、經濟、文化答等一切活動依照法律管理,公民的所有行為依照法律進行,使基層的一切需要和可以由法律來調控的活動和工作,都納入規范化、法律化的軌道。基層法治建設,是依法治國在基層的具體實踐,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於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12/08/nw.D110000gmrb_20141208_7-01.htm

熱點內容
法院換屆年 發布:2024-11-08 02:45:13 瀏覽:83
我國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4-11-08 02:45:12 瀏覽:660
2015護理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08 02:44:18 瀏覽:522
婚姻法解釋24條的補充規定 發布:2024-11-08 02:19:42 瀏覽:869
餐飲業法律法規2016 發布:2024-11-08 02:18:18 瀏覽:119
婚姻法解釋二修正 發布:2024-11-08 02:12:43 瀏覽:241
群通知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8 01:57:01 瀏覽:535
律法和刑法 發布:2024-11-08 01:36:05 瀏覽:182
西北政法大學考研訴訟法初試 發布:2024-11-08 01:25:39 瀏覽:121
勞動法怎麼算工傷的 發布:2024-11-08 01:23:50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