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法治名人
Ⅰ 高分求古今中國的法治人物及其名言
我幫你找找。
孔子,「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子產版,「民不可逞,度不權可改」。商鞅,「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則不威。」韓非子,「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一民之軌,莫如法」。管子,「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司馬遷,「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歐陽詢,「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劉禹錫,「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包拯,「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張居正,「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梁啟超,「立法之業,益為政治上第一關鍵,覘國家之盛衰強弱者,皆於此焉。 」
Ⅱ 有關古今中外名人的正義的事例
1、岳飛
岳飛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煉身體。岳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
岳飛還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的士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飢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後才離去。「岳家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在一次岳家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岳家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 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後,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姦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2、曼德拉
在任職總統前,曼德拉是積極的反種族隔離人士,同時也是非洲國民大會的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當他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時,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依據判決,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獄後,轉而支持調解與協商,並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導南非。自種族隔離制度終結以來,曼德拉受到了來自各界的贊許,包括從前的反對者。
曼德拉在40年來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2004年,其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3、韓信跨下之辱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
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裡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 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 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 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4、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司馬遷
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2)古今法治名人擴展閱讀
正義的概念
正義是人類社會普遍認為的崇高的價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觀點、行為、活動、思想和制度等。正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正義觀。衡量正義的客觀標準是這種正義的觀點、行為、思想是否促進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否滿足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需要。
正義最低的內容是,正義要求分配社會利益和承擔社會義務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和標准;正義的普遍性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平等或是量的均等、或是按人的貢獻平等或按身份平等,分配社會利益和義務;分配社會利益和義務者要保持一定的中立。總而言之正義是彰顯符合事實、規律、道理或某種公認標準的行為。
Ⅲ 古今中外名人對法律的觀點
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
——費爾德
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
——阿奎那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
——斯賓諾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
——西塞羅
法律不可能使本質上是道德的或純潔的行為變為犯罪行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為又變成純潔的行為一樣。 ——雪萊(英)《人權宣言》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凶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 ——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 ——傅玄(晉)《傅子·法刑》
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歐陽修(宋)《劍州司理參軍董壽可大理寺丞制》
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
——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篇》
法律必須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因為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
——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製法律的任務》
疏法勝於密心,寬令勝於嚴主。 ——呂坤(明)《呻吟語·治道》
在一個國家中, 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柏拉圖(古希臘)《法律篇》
律的基本意圖是讓公民盡可能的幸福。 ——柏拉圖(古希臘)《法律篇》
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托馬斯·莫爾(英)《烏托邦》
Ⅳ 法治的名人名言
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28、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Ⅳ 我國古代提倡法治的名人及名言
「愛臣太親,必危主身;人臣太貴,必易(改變)主位」–––––––中國官場是惡虎相爭的角斗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君王要緊握權柄,時時抑制、殺戮愛臣、貴臣。
「千乘之君(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君,指中等國家得君主)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指大國之君主)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如果千乘之君不防範,則必有百乘重臣窺隙候變,從而奪得臣民,改朝換代;如果萬乘之君不防範,則必有千乘重臣鼾睡於側,伺機篡國奪權)––––––––中國文化就是暴力文化、奪權文化。
「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專制統治者都不容許老百姓聚在一塊,像秦始皇,三人聚議,必殺無赦。
「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君臣之間一天有上百次沖突)」––––––沒有制度、規則、法治的約束,沒有人民的主權、治權,上下一日百戰的戲會沒完沒了地上演。
「有道之君,不貴其臣;貴之富之,彼將代之」–––––––怕臣民顯貴,尾大不掉,功高震主,所以,中國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酷烈的屠殺。
「臣主之利相與異者也。何以明之哉?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無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勞而爵祿,臣利在無功而富貴;主利在豪傑使能,臣利在朋黨用私」(君與臣得利益是相反的,何以見得?答:主上的利益在於尊賢使能,而臣子得利益在於無能而任官;主上的利益在於按功行賞,而臣子的利益在於無功受祿;主上得利益在於使用能人,而臣子的利益在於結黨營私)––––––韓非子認定君臣之利異,所以,君主要警惕臣下的一舉一動。君臣關系成為虎狼關系。
「凡奸臣皆欲順人主之心,以取親幸之勢也。是以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毀之。凡人之大體,取捨同者則相是也,取捨異者則相非也」(大凡奸臣都想順從君主的心意,以取得被寵幸的權勢。所以,君主所喜歡的,大臣順著恭維;君主所憎惡的,大臣跟著詆毀。大凡人的一般情況是,愛憎相同的就相互肯定,愛憎不同的就相互否定)「夫安利(安全有利)者就(趨之若鶩)之,危害者去(避之不及)之,此人之情也」––––––人性的弱點,韓非子洞察秋毫。特別是,中國人性情曲謹,不率直,善於溜須拍馬,為民族性的大病痛。
「人主之患(毛病)在於信人。信人,則制(受制)於人」–––––很難讓中國人講信用,也很難讓中國人信任別人。
「故為人臣者,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而人主怠傲處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弒主也」(所以,作為臣子的,沒有片刻停止他的窺視君主的活動,而君主疏忽傲慢地處於上位,這就是為什麼世上有劫君弒主的事發生的原因)––––––在中國,不僅君臣是敵人,常常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愛則親,不愛則疏」–––––––在韓非子的眼裡,父子、夫妻、君臣的關系都不可靠,他是徹底的絕情主義者。
「偏借其權勢,則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權勢也」(大權旁落,於是君與臣的位置發生變化。這就是說,不能將權勢讓給大臣)––––––一個「權」字,一個「官」字,中國人最為覬覦,最為看重,十二分地垂涎欲滴。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所以一個人做事和幫助人,如果一心考慮對別人有利,那麼與疏遠的越國人也能和諧相處;如果一心考慮對自己有害,那麼父子之間也會分離和仇怨)––––––「利」、「害」二字,韓非子研究得最透。
「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明確地行賞),則民勸功(勸勉立功);嚴刑,則民親法(重視刑法)」––––––嚴刑峻法,統治者把人民當作豬狗,那麼,人民也把統治者當作壓迫自己的天大仇人。最終,遵從韓非子之法的秦帝國被人民擊得粉碎。
「聖人之治民,先治者強,先戰者勝」(聖人治國,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這樣國力就強大;未等開戰,就穩操勝券,這樣必勝無疑)––––––聖人就是善於恐嚇人民的統治者!
Ⅵ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有哪些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有:
1、鄭宜棟
其主要事跡是1942年因家庭遭遇飛來橫禍而債台高築。半個多世紀以來,老人節衣縮食,67年裡三度為父還債。世界上最貴重的不是黃金,而是誠信。67年的時間償還了父親的債務,他用一生遵行了公序良俗。誠信,是構建法治中國的精神基石。
Ⅶ 遵守法律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西漢張釋之
其後有人盜高廟坐前玉環,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釋之案律盜宗廟服御物者為奏,奏當棄市.上大怒
曰:「人之無道,乃盜先帝廟器,吾屬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
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大意是有人在把劉邦廟里的玉環偷走了,漢文帝大怒要治罪,張釋之認為論罪當斬.漢文帝很生氣說受不了這貨太過分了,我讓你辦案就是要判誅族,結果你按照法典回答我,這搞不成。
張釋之說律法的規定就是這樣,罪惡本身是一樣的,怎能以對陛下您本人的忤逆與否而做出區別判罰?在宗廟里偷個禮器就要族誅,那如有百姓在劉邦墳上取了一捧土走了,該如何判罰?
2、唐周時期狄仁傑
儀鳳元年(676年),武衛大將軍誤砍了唐太宗陵園內的柏樹,狄仁傑說他應該被免職.但唐高宗說要殺掉,狄仁傑又說不行,罪不當死.唐高宗用了和漢文帝一樣的理由,說砍老爹陵園內的柏樹讓我不孝,必須死.狄仁傑就用了上面張釋之的例子和魏文帝曹丕與辛毗的例子來說明。
總結說,陛下的法典,各種罪名判罰都不同,哪有犯了非死的罪名卻一定要死的?法如果變換不定,那麼百姓將無所適從.如果陛下一定要改變法典(意味把這事定位死罪),那麼從今日開始(你先定了死罪,以後就都是死罪了,但武衛將軍不能死,因為此時你還沒改法律)。
3、北宋包拯
包公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兄嫂撫養成人,供養讀書,科舉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獨子包冕作為地方官,利用職務便利,貪污用來賑災的糧錢,後被人舉報。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後,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包冕。
臨行刑時,面對嫂子的責罵,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而是因為職責所在,要嚴格執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了解脫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願代替侄子為她「養老送終「。
Ⅷ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留下了關於法制的名言,請摘抄兩則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明)馮夢龍
於患難風豪傑。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Ⅸ 跟名人有關的法制小故事50字
關於法制的名人故事1:李離伏劍
李離,春秋時期晉國人,晉文公重耳在位時任典獄官。他執法嚴明,一絲不苟,深受人們敬重。
有一次,由於下屬調查失誤,他誤斷案件,枉殺了一個無辜。當得知真相後,他把自己關了起來並請求晉文公判自己死刑。晉文公以主要過錯在於下屬官吏為由赦免了李離。聽到自己被赦免,李離正色說道:「我當官為長,沒給下屬讓位;我受的俸祿多,沒與下屬分利。
現在我錯判誤殺,卻要把罪過推給下屬,這怎麼能成呢!」 面對如此「一根筋」的官員,晉文公顯得有些不高興了,問道:「你的下屬辦錯了案子,你自認為有罪。那麼我是一國之君,你出了差錯,我也有罪呀!」李離答道:「我身為典獄官,負有典獄官的法律責任。
錯施刑者就該受刑,錯殺人者就該受殺。主公正是因為我能察微識疑,才任命我為典獄官的。如今我聽錯案情而殺人,就該治我的死罪!」 最後,李離不肯接受赦免,拔劍自殺了。李離奉職循理,為法伏劍,被歷代所稱贊。
觀近年來平 反的杭州叔侄冤案,從未聽過冤案炮製者女神探的任何歉意,而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也僅僅是一個不對外公開的內部處分,處罰力度如何不言自明;沸沸揚揚的呼格冤案,十八年後才得以平 反。
責任人是逮捕了,只是,冤案對被害者家屬的打擊、對執法者職業形象的破壞以及帶給人們的心靈沖擊,卻不是法院的一紙判決能夠將救贖的。
可見,李離雖是一根筋,但這個世上能多些「李離」,無論於國於民,都不是壞事。
關於法制的名人故事2:法當有常
狄仁傑是唐朝有名的大臣,仕宦歷經高宗、武後兩朝。他任大理丞時,一年之中斷滯獄一萬七千人,時稱平恕。
有一次,武衛大將權善才誤砍昭陵柏樹,狄仁傑奏罪當免職。唐有宗勃然作色,下令立誅權善才。
狄仁傑又奏權罪不當死,高宗說:「善才陷我不孝,必須殺掉他才解我心頭之恨。」左右的人聽到這里,都朝狄仁傑使眼色,叫他離開殿廷,狄仁傑卻不慌不忙地說:「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雄,臣遇以為不然。
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干之誅。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百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為始」。
一番說既婉轉得體,又顧全了高宗的面子,其態度才緩和下來,善才倖免一死
Ⅹ 關於世界歷史上推動法治進步的人物有哪些
中國
1商鞅
商鞅的法律思想具體來說,可以歸納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依法治國的思想。這是商鞅最根本的法律思想,也是商鞅的其他法律思想生存的基礎。作為前期法家的代表,肩負著反對「禮治」、「德治」和「人治」的使命,商鞅在論證依法治國的合理性上是不遺餘力的。他的理論邏輯大概是這樣的:首先,他認為,人人都有「好
利惡害」或「就利避害」的本性,這是法治思想的理論基礎。「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1]。正因為「人好爵祿而惡刑罰」,所以只能用賞罰的法律手段而不能用仁義道德來統治。法家的人性論是是當時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商品等價交換在人民權利義務方面的反映。法家正是利用這種人性論來否定溫情脈脈的宗法關系和儒家的「禮治」、「德治」、「人治」,並為實行法治的必要性提供依據的。[2]與此同時,商鞅強調了反對復古保守的觀點,主張「不法古,不循今」,「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3],「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4]。他之所以這樣強調,是為了在理論上說明,即使是伏羲、神農、皇帝,他們都是「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因此,「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古今異俗,新故異備。如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悍馬,此不智不慧也。」總之,現今的社會只能用以力量為特徵的法治。[5]由此,商鞅論證了推行法治的必要性。
由於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因此,其依法治國的思想在變法中得到了實踐,其內容筆者認為可用章太炎的一句話來概括「盡九變以籠五官,核其憲度而為治本」[6]。
二、嚴刑峻法的思想。或者說是「重刑主義」,是商鞅的一個重要的法律思想。這一點從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驗證:「不告者腰斬」,「步過六尺者有罰,棄灰於道被刑」「禁奸止過莫過於重刑」商鞅的重刑思想是出名的,那麼為何其要選擇與傳統的明德慎罰思想迥然不同的道路呢?筆者認為,這和商鞅的統治方略有關,而非其思想的落後和殘暴。商鞅為秦國臣民設計的是「自治」的道路,也就是主動擇利避害的道路,而為國家設計的是用賞導,用刑督的「禁使」之法。二者的統一,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使賞足以使民擇而不旁求他利,;使罰足以禁而民不得避其害,從而實現法治所要追求的目的。當然,在厚賞和重罰之間,商鞅雖也重視厚賞,如「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10],但無疑,他更加重視的是重罰。商鞅認為,「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於治,而治莫康於立君。立君之道莫廣於勝法,勝法之務莫急於去奸,去奸之本莫深於嚴刑。姑王者以賞禁,以刑勸,求過不求善,藉刑以去刑。」他把重刑的意義說得很清楚,也就是去「奸」,「以刑去刑」,可見,商鞅的重刑論就是預防論。
三、刑無等級的思想,或者說是法的平等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先秦法家普遍強調法的平等性,而商鞅最為堅決。他聲稱,「聖人之為國也,一賞、一刑、一教;一賞則兵無敵,一刑則令行,一教則下聽上。」一刑,則就是「刑無等級的思想。這一點在「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中體現得更加明確:法的實施不因出身、地位的不同而有輕重,法律根本不能屈從權貴。從而否定了「刑不上大夫」的傳統。
商鞅緣何會堅持「刑無等級」?筆者認為,原因有二。其一,很顯然,這是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的需要,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重新分配權利和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強烈願望,事實上,也正是奴隸主貴族反對最多,「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族多怨望者」;其二,應該是商鞅樹立法律威信的需要。變法之初,法必不能馬上為民所信,商鞅對這點也非常重視,此後著名的「徙木賞金」也正是為了取信於民。而此時假如法律再不能平等待民,要推行法律幾乎是不可能的,商鞅說的「一刑則令行」也正是這個道理。
以上是我認為商鞅最重要並且是影響最深遠的三點法律思想,當然,他的法律思想遠遠不止這些,還有一反前朝「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思想的法必須「布之於百姓」的思想;法令必須統一、穩定、沒有溯及力的思想:「法莫如一而固」,「刑罰已錯又移之,則慶賞雖重,民不勸也;殺戮雖繁,民不畏也。」定分止爭,即確定名分,防止爭奪,維護等級制度也是商鞅的法律思想,「法定不定,以下為上也,此所謂名分之不定也」
2韓非子
一)本體領域------道的無為和奉法治國的「體道」無為的關系
韓非認為,奉法而治是符合道的無為原則,是「體道」的具體表現。韓非是道本體者。認為道是宇宙本體和萬物本原。對此,他說「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他還說,道是一種「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的存在,之所以成為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是由於道虛靜無為、能放任自然而無所不為。人們要成功,必須要效法道的虛靜無為。這便是「體道」。「體道」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行動的原則。對於君主來說「體道」的最好方法是無為而治。其具體方法是:擺脫喜惡之心,做到無喜無惡、任其自然。「喜之,則多事;惡之,則多怨。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韓非告誡君主,治理國家應該清靜淡泊,不存喜惡之心。那如何做到呢?就是:奉法而治。
(二)人性領域------人的性情和「緣理」推導出法治的必要性
韓非從人性的角度論證,君主奉法而治是「緣理」的表現。按韓非的思想,世間萬物都是稟道而生的,萬物稟道所獲得的內在規定性(德)反映在外部屬性上就是「理」。「體道」的原則要求人們在對待萬物時應「緣理」而為,因循萬物的本性。君主統治天下必須因循人性的本來面目和事實情況。他說「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在他看來,人性好逸惡勞、自私自利。在此基礎上,如果奉行法治,就能避免犯罪,杜絕混亂。而且法治迎合了「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的人性趨利的本性。奉法而治是「體道」「緣理」在政治領域的具體表現。
(三)價值領域------法的功能性、效益性伸張了法治的合理性
韓非指出,法家主張法術,並非好法而法,而是為了治理好國家。實行法治,暫時痛苦而可長久的利;實行仁政,苟樂而後患無窮。君主採用法治並非出於殘忍,而是出於長久的考慮。君主奉法而治是應為法治的合理性,依靠法治治理國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歷史領域------時代的變遷與道德的軟弱共同印證了法治的優越性
在「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的問題上,針對儒家所說的古代聖賢德治而國富民豐的傳說,韓非反駁說,古今的社會狀況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古代資源多、人口少,生活不費力就有充足的資料,人們所以不爭。如今人口越來越多,致使財貨短缺,紛爭激烈。時代發展了,社會環境和物質情況也隨著發生變化,治國之策也要隨之變化。如果再用老辦法應付新問題,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束手無策。應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制定出新方法、新對策。這就是他所說的:「古今異俗,新故異備。」「世異而事異」,「事異則備變「。具有非凡的現實主義的韓非不恪守陳規,而是強調時代和歷史的變遷,要求因時制宜,不斷更換、調節新的統治政策,這就是法家所遵循的」法後王「原則。韓非的」法後王「原則是其社會變化論的必然結果,也是他治國方針的理論依據。道德手段也許適應於古代,卻不適應於當今。對當今來說法治優於德治。
總之,為了證明自己的奉法而治的思想,韓非進行了多方論證,涉及到本體哲學、人性哲學、歷史哲學、道德哲學多個方面。而在論證中,韓非更堅定了他的治國理念,他的法治信心,建立了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3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這個最厲害
該書所倡導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權力分立是對神學和封建專制的有力抨擊,成為此後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政治綱領。特別是為孟氏所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權與制衡理論,對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政治實踐和政治思想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經過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實踐,已經成為資產階級國家構建民主制度和政權體制的組織原則。孟氏所集中討論的不是具體的法律規範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類理性的必然性和規律性。所以,孟氏把法律置於決定地位,認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而專制則是對人性的蔑視和對自由的踐踏。他進而深入探討了自由賴以存在的體制條件,並藉此找到恢復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權分立,以權力制約權力,防止權力濫用。主張憲法統率下權力分立與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與憲法結合起來,奠定了憲政理論的基本框架,這也是孟氏對政治理論最傑出的貢獻。
我就想起來這三個人,其他的你再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