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和順道德

和順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4-23 03:52:06

❶ 「倔強」的反義詞是什麼

柔順、馴順、柔弱、和順

❷ 在孔子孟子看來怎樣的人可以稱為君子

以君子之道行之具有才德即為君子.要求可就多了,比如君子三達德要仁者無敵,勇者無懼,智者無憂.君子終日乾乾.

❸ 儒家所謂的「道德」和道家所謂的「道德」有什麼不同

道德: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合宜的規范與准則。
《易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 一切。

❹ 易經與現代科學

《易》之形而中與內時空之形而上</SPAN>時空是人類認識之生成方式,由於西方哲學及西化之中國哲學研究陷入形下性即時空主在性誤區,從而使時空成為哲學基本問題並導至哲學終結。主在性誤區產生於主體內時空與外時空之對立即內外時空之二元分離,是故如何使主體之內時空與外時空統一,不但是哲學問題而且也是科學問題。文獻表明,《易》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承諾之「形而中者謂之人」以及「形而中主體之謂神」使內時空與外時空中和統一,並以主體之科學性把握,實現對內時空之形上性操作,從而以內時空之可操作性,超越外時空對主體生命之限定,解決了「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終極關懷問題。是故就本體論而言,「窮理盡性」是終極關懷之客在性把握,「以至於命」是終極關懷之主在性中和。《易》以「生生」作為時空本在與主在之中和統一,和諧地把握了時空中和性,在時空本體性上給出了能與主體中和之本體論、主體論與價值論承諾與推定之統一,以《易》為理論形式實現了「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生生之謂易」《易》由此給出了「生生」之本體性以及主體必然自為於「生生」之價值取向。「生生」作為概念范疇,是本體之「生」與主體之生即在「生」上之中和統一,第一個「生」為本體論亦即「天命」之存在,第二個「生」是主體論之推定,是故謂之「生生」。由此可知「生生」概括了「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亦即「窮理」於「生生」、 「盡性」於「生生」、「至命」於「生生」,是故,《易》之「生生」中和貫通了所有存在因此也包括了人之存在本質及價值,此即孔子「萬物莫不欲長生而亞死,會心者而合作《易》,和之至也」,此「和」者,時空也,「之至」者,「生生」也。由此可見,人類存在之最高價值為「生生」,應當怎樣實現「生生」之「真善美」從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為此給出了具體推定,並且形成了嚴謹而一以貫之的《易》思想理論體系。因此,孔子於《論語》「述學」中所表述之「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主體所「命」之「天」,是謂『生生』,第一個「生」字為天之「生」,第二個「生」字為主體所「命」而「生」之;「六十而耳順」,耳者,代詞也,所知「天命」之「生生」也;「順」者,學問之道「和」「順」以「生生」,是故孔子「晚而喜易」,之所以「喜易」者,「喜」以《易》和順「生生」者也。所謂「和之至也」,可以知也。顯然,無論易學史或現當代易學及中國哲學研究尚沒有涉及上述領域,甚至誤解重重。為此,《易》「和之至也」是以怎樣之理論推定在時空基本性上實現了本體與主體之中和並於「生生」上統一,是應當釐清之《易》學重要問題之一。由於《說卦傳》是《易》之思想綱領,其以「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實現了「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是故究其「和順」之所以,應當是易學研究之邏輯起點。

❺ 思修考試道與德及道德本義是什麼

「道、德」,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兩個詞彙,上古至西漢,「道」和「德」是兩個一字一義的詞彙,各有如下涵義:

[道],《說文》曰:「道,所行道也。」;《爾雅》曰:「一達謂之道路;道,直也。」;
《易·履》曰:「道坦坦。」。

[德],《說文》曰:「德,升也。」;《易·剝》曰:「君子德車。」;《爾雅》曰:「顒
顒卬卬,君之德也。」。

僅從中文詞義解釋,「道」有名詞,動詞、量詞、介詞之分。但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道德」中的「道」,很難定義,應該是個抽象性的名詞,其大概有兩層涵義,一是指人類知識文化領域里的根本價值體系,二是指制動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本體和社會時空的宇宙動能。中文詞義中的「德」,同樣有動詞和名詞之分,是指當事人遵照某種認識價值體系而規則言行的狀態。

「道德」的概念和本義

中國的古典文獻中,將「道」和「德」聯系起來組合成為一個詞彙,最早見於:

1,「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易經·說卦傳》);

2,「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
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
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
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
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禮記·曲禮》);

3,是故聖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管子·戒第》);道德
定於上,則百姓化於下矣。(《管子·君臣》)
人類對自己身心的理性認識,是通向智慧和自律的必經之道,也是一個人和一個

民族是否有道德的關鍵。「道德」,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蘊涵著道家養生修真內涵的概念,是人事先將自己身心視為是一個天人合成世界,然後再去對自己的身心進行理性認識和具體修煉實踐的結果。

❻ 滿堂和順度平安中和順的意思

和順,指順應,不違背;和睦順從。語出《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應答時間:2021-03-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和順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gentle] 溫和柔順性情和順
詳細解釋
1.
順應,不違背。《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孔穎達 疏:「上以和協順成聖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斷人倫之正義。」
2.
和睦順從;和睦融洽。《管子·形勢解》:「父母不失其常,則子孫和順。」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對》:「爭奪之患銷,則和順之心作。」《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兩個是七八歲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後並不曾爭論一遍兩遍,且是和順。」 阿英 《灰色之家》八:「 王公子 一家多和順,奴與他露水夫妻有的什麼

❽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是什麼意思

和順⑴於道德⑵而理 ⑶於義⑷,窮理⑸盡⑹性⑺以⑻至⑼於命⑽。出自於《易經·說卦》
大意為:《易經》和協順從社會共同的道德准則,因而其條理都是合乎正義的行為和事情;深究其中的道理全面了解《易經》固有的特點就會認為《易經》敘述的內容都是來自於生活。
注釋:⑴「和順」和協順從。《論衡·異虛》:「吾聞為人子者,盡和順於君。」
⑵ 「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⑶ 「理」條理(指文章的組織結構。)。《荀子•儒效》:「井井兮有其理也。」
⑷ 「義」合乎正義的行為和事情。《老子•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⑸「窮理」深究事物的道理。《後漢書•胡廣傳》:「探頤窮理,六經典奧,舊章憲式,無所不覽。」
⑹ 「盡」全,全部。《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⑺ 「性」事物固有的性質、特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
⑻ 「以」認為……是……。《史記·陳涉世家》:「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⑼「至」來;去。《左傳•隱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⑽ 「命」生活。唐韓愈《原人》:「形於上者謂之天,形於下者謂之地,命於兩間者謂之人。」

❾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無論在我們個人的生活,或在社會生活中,天地陰陽之變,都要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在義之中表現「理」,就是理於義。

•附註:第一個「理」當動名詞用。「窮理」,窮什麼理呢?窮道德之理,窮那個「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的那個理

❿ 關於道德的格言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國諺語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作者:普盧塔克
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 作者:布夫勒
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作者:王安石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明·洪自誠《菜根譚》 暗昧:不光明。厲鬼:凶惡的魔鬼。情操不同,對客觀環境事物的體驗迥異。 作者:洪自誠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作者:毛澤東
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作者:《禮記·中庸》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證明。 作者:約翰生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纓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中 作者:凱洛夫
真理的發見,或道德責任的完成,都引起我們的歡欣,使我們整個生命震顫…… 作者:克羅齊
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作者:毛澤東
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
人類的食糧大半是謊言,真理只有極少的一點。人的精神非常軟弱,擔當不起純粹的真理;必須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詩人、藝術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層謊言。 作者:佚名
明人不做暗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見不得人的壞事。 作者:吳承恩
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 人能剋制自己就沒有災禍,做事不昧著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馬致遠
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 作者:凱洛夫
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作者:歐文
一生肝膽向人盡。唐·顧況《行路難》 為人處世,應當肝膽相照。 作者:顧況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誹謗。 作者:薩迪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須少結實成。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外表光鮮好看,也不如有實際內容的好。 作者:《增廣昔時賢文》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黃石公
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馮雪峰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作者:盧梭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為先。宋·王安石《洪範傳》 宜:應該,應當。 作者:王安石
忠誠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學案》
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作者:周敦頤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詩經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作者:孔丘
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 作者:高爾基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作者:德謨克利特
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作者:雨果
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積極的人,只能是會愛別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車爾尼雪夫斯基
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作者:蘇格拉底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 作者:別林斯基
欲為天下第一等人,當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業錄》要成為傑出的人物,就應當干出傑出的事業。 作者:胡居仁
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羅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貝多芬
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 作者:歐里庇得斯
忍耐和時間,往往比力量和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
憐此皎然質,無人自芳馨。唐·白居易《詠牡丹》 憐:憐愛。皎然:潔白。 作者:白居易
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惡行為的萌發。 作者:史襄哉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 作者:何塞·馬蒂
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於沒用。 作者:莎士比亞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於接受道德的熏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作者:孟德斯鳩
從惡德中逃避是美德的開始。 作者:賀瑞斯
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作者:但丁
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和:和順。 同:隨聲附和。君子和順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順。 作者:《論語·子路》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唐·孟郊《游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 作者:孟郊
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作者:狄德羅
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非關道德合,只為錢相知。 作者:諺語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作者:程頤
守正直而佩仁義。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 作者:朱熹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作者:章炳麟
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些喝酒上了癮的,是因為做了錯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責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葯物;強盜或小偷,賭徒與妓女沒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作者:托爾斯泰
我情願變成一枝兩頭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 作者:盧森堡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作者:《禮記·中庸》
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青雲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諛奉迎的辦法換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該得志了。但這不是我的道路。 作者:雨果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作者:愛因斯坦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凈的。 作者:契訶夫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作者:禮記
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 作者:林肯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作者:岡察爾
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 作者:中國諺語
我寧願要那種雖然看不見但表現出內在品質的美。 作者:泰戈爾

熱點內容
國家電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5 13:27:12 瀏覽:903
民法典規定的家事代理權 發布:2025-01-15 12:58:48 瀏覽:609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數規定 發布:2025-01-15 12:46:04 瀏覽:909
孫國祥行政法違法性判斷 發布:2025-01-15 12:35:34 瀏覽:44
新編行政法理論與實務 發布:2025-01-15 12:31:38 瀏覽:463
最新行政法不定項選擇 發布:2025-01-15 12:31:37 瀏覽:660
奧地利民法典pdf 發布:2025-01-15 12:29:15 瀏覽:649
個人外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12:13:50 瀏覽:951
如何講道德 發布:2025-01-15 11:55:36 瀏覽:142
讓我們用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5 11:35:34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