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崇尚法治信仰法治

崇尚法治信仰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4-23 06:17:58

⑴ 執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線是什麼

公平正義。

總書記明確要求,政法戰線的同志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端正執法理念、打牢思想根基。

1、切實解決好「權從何來、為誰執法」的問題。身為人民法官、人民檢察官、人民警察,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為人民謀利益。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公僕意識,把群眾當親人,

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克服特權思想、官僚習氣、衙門作風,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不懈怠。

2、始終堅定法治信仰。公正是法治精神的真諦,對法治的堅守就是對公平正義的最有力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把法治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對各級領導幹部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法幹警執掌著國家法律武器,必須把法治精神作為主心骨,始終信仰法治、崇尚法治,發自內心地認同、敬畏、遵守和捍衛法律。必須有堅守法治的定力,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權勢、金錢、人情、關系等因素的干擾和誘惑面前,始終站穩腳跟、挺直脊樑,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以實際行動捍衛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3、時刻恪守職業良知。一些案件判決有失公正,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執法幹警在職業操守上出了問題。司法機關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公正廉潔是政法幹警的最基本操守。如果政法機關不能對人民群眾公平對待、平等保護,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就失守了。

實現司法公正

1、一方面,要按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目標的要求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司法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讓執法司法權在制度的籠子里運行;

2、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司法工作隊伍,這是確保司法公正的關鍵。只有司法公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才能實現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國家長治久安的目標。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堅守政法工作的生命線

⑵ 如何強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帶頭學法尊法用法

1、要堅持帶頭學法,不斷提高法治素養。把學習憲法和黨章作為首要任務,原原本本地學,逐條逐章地看。把學習做好領導工作必需的法律法規作為關鍵所在,既要學習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也要本著「干什麼、學什麼」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履行職責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堅持勤學、真學、善學,帶著問題學習,聯系實際思考,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推動學法常態化、制度化。
2、要堅持帶頭尊法,發自內心信仰法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切實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增強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自覺性堅定性,牢牢把握人民在法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切實增強憲法意識,帶頭抓好憲法實施,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堅守法治的思想基礎,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引領社會風尚、培育法治文化。
3、要堅持帶頭守法,切實做到依法用權。把握權力邊界,按照「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對已經明確的權力邊界,要嚴格貫徹執行;對權力邊界不清晰的,要抓緊依法界定清楚。堅持秉公用權,處理好情與法、利與法、權與法的關系,切實做到公正用權、公平處事。主動接受監督,習慣於在「聚光燈」下行使權力,在「放大鏡」下開展工作,確保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充分發揮制度的監督約束作用,有針對性地立制度、建平台、定規矩,帶頭強化制度執行,主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4、要堅持帶頭用法,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規作為決策的前置審查條件,最大限度防止決策不當、決策失誤。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發展,自覺在法治基礎上凝聚改革共識,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風險,確保改革於法有據、蹄疾步穩。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嚴管黨治黨,把黨章作為管黨治黨的根本依據,與時俱進加強黨內法規建設,落實主體責任,嚴守政治規矩,不斷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⑶ 我國崇尚法治體現在哪些方面

法律信仰的表達,是指人們發自內心深處的認同和自覺自願的依歸;法律信仰的實質,是它對公平正義理念的維護和對公民基本人權的保障;法律信仰的標識,是它深植於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法律信仰的踐行,意味著公民應當知法、守法,並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法治社會的建設。

今天的社會,已經從集體主義的遮蔽中再現個體,每一個個體的生存發展都是不可忽略的。我們已經擁有了人格的獨立和發展的自由。但是,這獨立有其社會的支持,這自由有其法律的邊界,我們不能生活在原子化、叢林化之中。今天的社會,已經從意識形態的高揚中解放利益,每一個百姓的利益訴求都是不可置換的。但是,利益的潮水並不能漫過法律的堤壩,財富的追求也不能湮滅道德的光照,我們不能沉湎於社會慾望的極端化、暴戾化之中。今天的社會,已經從階級斗爭的極致中回歸法治,每一個公民的合法權利都是必須保障的。依法抗爭,合法維權,本來就是公民的權利和法治的踐行。但是,如何在多重社會矛盾多樣利益沖突中,將這種維權抗爭納入法治社會公共秩序的建構之中,更好地釋放這種維權抗爭對於治道變革、社會進步的良性效應,還是需要求解的問題。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文明是人民建設的,法治也是由人民推進的。這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利器,是社會價值的核心,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民眾權利和力量的源泉。

⑷ 如何增強全面的法治觀念,樹立法律信仰

首先,要來建立黨員領導源幹部帶頭學法、用法的相關制度,形成黨員領導學法、用法、信法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黨員幹部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社會氛圍。
其次,要不斷完善立法體制機制,立法要跟上社會發展需要,考慮社會接受程度,便於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易於營造群眾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氛圍。
第三,要有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國家行政機關是法律法規實施的主要部門,也是運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法與人民群眾打交道的主要窗口和「前沿陣地」,人民群眾能否相信法律,是否願意使用法律去解紛止爭,與執法部門的執法水平、執法方法息息相關。
第四,要提高司法公信力,保證司法公正,通過公正司法營造全社會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圍。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第五,要加強法制宣傳力度,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增進全民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意識。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⑸ 如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

法制宣傳教育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一項全局性、先導性、基礎性工作。今年是開展「六五」普法的第一年,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意義重大。全市各地、各部門要圍繞深入推進「法治湖州」建設,認真實施「六五」普法規劃,以抓好第十一個「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為契機,突出「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這一主題,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努力實現法制宣傳教育理念和手段與全社會學法用法需求相適應,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相適應,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與人民群眾對法治社會的期望相適應,為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更大作用。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必須著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養公民的法治精神,在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是法治建設的核心。普法既要注重法律知識的學習宣傳,更要注重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熔鑄到幹部群眾的頭腦之中,體現於幹部群眾的日常行為之中。當前,在少數地方和領域中,法律實施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真正樹立法治精神,導致有的人對法律缺乏敬畏、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要把培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向社會傳播信仰和崇尚法律的理念,使全社會都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必須堅持主動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要通過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充分發揮法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從而主動服務、自覺融入全市社會管理創新實踐。特別是對土地徵用、房屋拆遷、醫療糾紛、勞動就業、安全生產、社會保障、食品安全等社會熱點問題,法制宣傳教育要及早介入、有效預防,著力提高群眾理性表達利益訴求、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切實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維護權益靠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必須切實強化重點對象學法守法。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在對象和內容上既要重視普及,更要突出重點。要積極推進法制宣傳教育進鄉村、進社區、進課堂、進企業、進單位、進機關,有針對性地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學法律、講權利、盡義務、明責任。要突出加強對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農民及外來務工人員等重點對象的法制宣傳教育,以全社會各類人員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實際成果來檢驗我們的法制宣傳教育成效。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必須大力加強法治文化培育建設。培育法治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推動法治成為全社會普遍遵循的規則和普遍實現的一種生活方式。要強化與我市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積極挖掘、整理和利用好以沈家本為代表的法治文化資源。要強化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積極推進法治縣區、法治鄉鎮(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區)、誠信守法企業、依法治校示範校、依法行政示範單位等創建活動。要強化與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以身邊人身邊事來開展各種形式的法治文化創作活動,努力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法制宣傳教育要取得新實效,必須不斷適應新形勢、採取新舉措、創造新方法。要堅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通過「以案說法」、「娘舅來了」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要多用生動具體的案例來「以案說法」,多用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來普及法律,多用優質的法律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使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要充分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網路、手機、遠程教育等傳媒的優勢,構建起多形式傳播、立體式覆蓋的普法網路,不斷增強普法工作的實效性。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必須充分動員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法制宣傳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力量,拓寬社會參與途徑,引導人才、智力和資金等資源投入到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來。要加強專兼結合的法制宣傳隊伍建設,不斷充實法制宣傳教育人才資源庫,發揮好我市各類普法講師團的作用。要大力支持志願者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鼓勵支持律師、法律職業者加入志願者隊伍,推進法律志願者活動規范化發展。要積極探索法制宣傳教育的市場化運作機制,調動企事業單位、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等一切社會力量參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積極性。

⑹ 如何培養公民正確的法治意識

1、通過學校教育的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憲法和法律具有至高無上權威的理念,培養秩序與自由相統一的法治觀念,引導他們確立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規則意識,踐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為准則。

2、加快普及國民素質教育 。通過大面積普及國民素質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使社會成員都具有較強地獲取知識技能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有較強地獲取和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

3、提高普法工作水平 。普法工作應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推進公民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以灌輸給公民現代法的基本觀念為主要內容,重點在於對公民權利意識、訴訟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

4、完善法律體系建設。完善法律體系就是要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水平,使所制定的法律更具有嚴密性、具體性、可操作性,能更加有效地規范和制約現代社會生活的運轉。

5、建設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我們今天社會所呈現的法律意識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知識宣傳普及的結果,而不是從社會現實和文化深層生長出來的,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宣傳的社會效應和效果,這也是法律意識提高的一種必要手段。

(6)崇尚法治信仰法治擴展閱讀:

增強公民的法治理念、培養公民的良好法治思維習慣,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關鍵。公民的法律素養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准。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但是如今,有些公民,包括個別黨員幹部,遇事第一時間、第一思維,不是依法、求法、找法、靠法,而是求人、找人、靠關系、走後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最後被逼無奈才走法律程序,把打官司告狀當醜事。

在他們心裡,人大於法,權大於法,甚至有人拿法律當兒戲,這都是缺少法治理念、法治思維習慣的表現。

《決定》指出「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為依法治國指明了方向,如何培養公民的法治思維習慣是提高公民法律素養的關鍵、前提。

多年來,我們在立法的修改、完善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這只是第一步,如果第二步跟不上或者脫節,法律再完善,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必須在普法上下功夫、做文章。

普法,就是讓公民了解法律,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利用各種途徑,多種形式普及法律知識。如利用媒體開展法制講堂、課堂、會議、學習培訓等,讓普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氛圍、環境。

學法,就是讓公民掌握法律,學習法律常識、知識,學習法治思維,增強法治理念,遵法、守法。目前,應該從小學生抓起,讓法進課堂,開辦法治課,從小就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打上法律烙印,養成法治思維習慣。

作為黨員幹部要帶頭學法,做學習法律的模範,帶頭、帶領、帶動全民族學法熱潮,樹立正確的法治理念,形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社會風氣。

用法,就是讓公民駕馭法律。法律,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律,不成社會。法律是保護公民自身與他人的雙刃劍,普法、學法的最終目的是用法,學會用法律武器,小到修身、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

有法、守法,天下太平,無法、違法,天下大亂。教育引導公民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運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提高自己的用法水平,這是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也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關鍵。


參考資料來源:光明網-培養公民良好的法治思維習慣

⑺ 如何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信仰

法治抄信仰,是發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賴法律、遵守和捍衛法律。沒有精神的法治,猶如沒有靈魂的人體,再剛性的法條也難免淪為擺設。一旦法治成為一種信仰,人們就會長期持續、自覺自願地遵守法律,把依法辦事當成自己的生活習慣。法律只有被信仰,成為堅定的信念,才能內化為人們的行為准則。隨著國家法治建設的深入,我們的法律條文越來越完善,人們對法律知識的了解越來越豐富,但為什麼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中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為什麼法律懸空、制度空轉現象依然存在?原因就在於對法治的信仰沒有真正樹立。對於執政者來說,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基礎。只有對法治有著發自內心的信仰,才有可能形成法治思維,才能主動、自覺和善於運用法治方式。對於一般公民來說,法治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力量在於人民真誠的信仰。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中,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習慣,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規則的正能量。

⑻ 十八大四中全會理解依法治國,如何弘揚法治精神,法治信仰

法治精神和法來治信仰是法治的靈源魂,人們缺乏法治精神、沒有法治信仰,社會也就不會有法治風尚,法治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當遵紀守法成為一種自覺、依法辦事成為一種習慣、恪守法律規則成為一種自然,才能使法治釋放更多的規則正能量真正的法律,從來都不是銘刻在銅表上,更不是印刷於華美的書卷中,而是駐守在每個公民的靈魂深處。

建設法治中國,不僅體現在公正高效權威法律制度的表面,而且彰顯於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已經滲入每個公民的內心。只有當全體社會成員都把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理所當然的作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的時候,法治中國也就悄然而至。執政黨依法治國、政府依法行政、民眾自覺守法,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也就會被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之中,紓解矛盾靠法、解決問題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也就水到渠成。

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是建成法治中國的硬指標,而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是建成法治中國的真內涵。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建設法治中國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 建設法治中國絕對不會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們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努力樹立法治信仰,建成法治中國將不再遙遠。

熱點內容
民法典規定的家事代理權 發布:2025-01-15 12:58:48 瀏覽:609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數規定 發布:2025-01-15 12:46:04 瀏覽:909
孫國祥行政法違法性判斷 發布:2025-01-15 12:35:34 瀏覽:44
新編行政法理論與實務 發布:2025-01-15 12:31:38 瀏覽:463
最新行政法不定項選擇 發布:2025-01-15 12:31:37 瀏覽:660
奧地利民法典pdf 發布:2025-01-15 12:29:15 瀏覽:649
個人外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12:13:50 瀏覽:951
如何講道德 發布:2025-01-15 11:55:36 瀏覽:142
讓我們用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5 11:35:34 瀏覽:853
淶水法院 發布:2025-01-15 11:34:38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