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的缺點
㈠ 道德和法律分別存在哪些缺陷
法律被譽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古代法學家傾向於「德主刑輔」,近代法學家們強調「依法治國」.
從《漢莫拉比法典》開始,法律就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法律具有建構性、確定性、一元性、法律評價的共同性、外在側重性、程序性、外在強制性、可訴性的特徵.
道德具有非建構性、模糊型、多元性、道德評價的個體化、內在關注、非程序性、內在約束、不可訴性的特徵.
個人認為:例如
1、法律的缺點是:當代法律覺有不健全性,很多權益無法用法律保障.
道德的優點是:雖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可為」或者「勿為」,但根據個人的信念和良知,自行約束或者判斷該行為的「可為」或者「勿為」.
2、法律的缺點:滯後性.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物質決定意識,不同時期,人的觀念會隨之變化,而法律卻滯後於社會的發展.很多法律問題出現,且法條不能解決時,才會修改或從新解釋法律.
道德的優點:社會不斷發展,物質決的意識,人的思想覺悟會隨社會的變化而改變,道德具有靈活性.自身修養的提高,道德水平會隨之提高.
3、法律的缺點:只懲罰行為.此所謂「法無明文規定不為法,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道德的優點:可以懲罰思想,也可以懲罰行為.例如,犯罪預備中的中止行為,有些法條可以是不處罰的.都是法律不懲罰行為,而當犯罪嫌疑人後悔時,或者當此行為引起社會公憤時,道德是可以懲罰一個人的思想的.例如,犯罪行為結束後,銷贓行為的時候不可罰,在道德層面是可以懲罰行為的.
總是,道德的層面比法律廣很多,法律僅僅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㈡ 依法治國的不利之處
法治比較進步,犯罪比較少,限制了部分群眾侵犯其他公民自由的自由。
㈢ 道家和法家的缺點
1、道家:
八卦源於兩抄儀 → 兩儀源於太極 → 太極源於無極 → 無極源於混沌 → 混沌源於 「?",
道家指導實踐的 理論研究 ,就只能到「混沌」了,即:混沌之前是什麼?道家理論 就 沒法 再解釋清楚。
道家 研究世界本源 的 「基本指導思想」有缺陷,致使其「研究方法」也有了嚴重缺陷。 這是道家 最嚴重的缺點 或者說 最根本的缺陷。
2、法家:
「一法度」是法家的主要主張。
其實,道德和法律 是維護社會秩序 的兩個不可或缺的保障因素, 但,法家忽視了 道德 對 社會和人的行為的 影響,這是法家的致命缺點。
㈣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缺點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作為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築的重要內回容。要說它們的答缺點,具有社會歷史性。因為,缺點是一種價值判斷。
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矛盾和兩大規律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兩大基本矛盾。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基本規律。
所以談我國目前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從總體上,實踐證明,這一制度實現了三個有利於,因此對其作出的價值判斷,應該是具有優越性的。如果講缺點,就是這一基本經濟制度中,仍然存在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因此,需要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完善。
同樣,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內容有好多,但其本質特點,是堅持了人民當家作主、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統一,實踐證明國家發展,人民幸福、民族振興有保證,也是好制度,缺點,也是仍然存在著不適合經濟基礎的因素,同樣需要加強改善黨的領導,完善人民民主,加強依法治國。
㈤ 堅持以德治國是否與依法治國相矛盾
不矛盾的,法具有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德是靠道德去約束,不具有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所以即使堅持以德治國,依然要有依法治國的底線去保障的。
㈥ 法律的缺點與道德的優點
法律被譽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古代法學家傾向於「德主刑輔」,近代法學家們強調「依法治國」。
從《漢莫拉比法典》開始,法律就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法律具有建構性、確定性、一元性、法律評價的共同性、外在側重性、程序性、外在強制性、可訴性的特徵。
道德具有非建構性、模糊型、多元性、道德評價的個體化、內在關注、非程序性、內在約束、不可訴性的特徵。
個人認為:例如
1、法律的缺點是:當代法律覺有不健全性,很多權益無法用法律保障。
道德的優點是:雖然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可為」或者「勿為」,但根據個人的信念和良知,自行約束或者判斷該行為的「可為」或者「勿為」。
2、法律的缺點:滯後性。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物質決定意識,不同時期,人的觀念會隨之變化,而法律卻滯後於社會的發展。很多法律問題出現,且法條不能解決時,才會修改或從新解釋法律。
道德的優點:社會不斷發展,物質決的意識,人的思想覺悟會隨社會的變化而改變,道德具有靈活性。自身修養的提高,道德水平會隨之提高。
3、法律的缺點:只懲罰行為。此所謂「法無明文規定不為法,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道德的優點:可以懲罰思想,也可以懲罰行為。例如,犯罪預備中的中止行為,有些法條可以是不處罰的。都是法律不懲罰行為,而當犯罪嫌疑人後悔時,或者當此行為引起社會公憤時,道德是可以懲罰一個人的思想的。例如,犯罪行為結束後,銷贓行為的時候不可罰,在道德層面是可以懲罰行為的。
總是,道德的層面比法律廣很多,法律僅僅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㈦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有點和缺點各是什麼
所謂依法治國,就是以法律為中心。
就是大公無私,只要犯罪就得受罰
做到了內公正嚴明。容也會大大降低犯罪事件的發生。
而以德治國也就有點「唐僧式」的治國方法
會以好言相告。感觸一個人。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總有說是依法治國,但也包含著「德制」。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政治體系
㈧ 法治的缺陷有哪些
法治的缺陷就是法律的不全面 有些事情無法可依
說我們是法治社會 要依法治國 但是專法律的屬制定一般都是 事出了 但是沒有相應的法律來約束 這個時候才去研究立法 等這個法律研究明白了 這個事基本就黃了 的等下個事的時候這個法律才能有用處
當然也不一定有用處 那就是社會的范疇了
這就是法治的缺陷
㈨ 諸葛亮依法治國為何失敗
諸葛亮以用法嚴峻著稱,但奇怪的是,被諸葛亮「嚴刑峻法」懲罰過的人,卻在聽說諸葛亮去世時都垂淚涕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諸葛亮,早已被歷代史籍所稱頌和被後代各階層人士所推崇,但他作為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成功的法治實踐家的巨大成就,卻尚未被人們廣泛地熟識接受。
在中國歷史上,「法治」與「人治」始終是一對矛盾。同樣是出於維護政權的需要,儒家系統強調的是人治,法家系統強調的是法治。
但所謂人治,並不是不講原則,儒家所主張的「道」,就是他們所理想的社會原則,《論語》中提出「守死善道」,荀子則明確說過「從道不從君」「從道不從父」。但他們立足於宗法血緣關系,又主張「尊尊」「親親」,所謂「尊尊」「親親」就是講「情」。所以當「情」與「法」相沖突的時候,他們就只有讓「法」屈從於「情」,孔子就明確地主張「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所謂「隱」,就是包庇。因此,在整個封建時代,徇情枉法是自然而普遍的現象,讓國家的法規很多時候成了一紙空文。
所謂「法治」,核心的特點就是排斥「情」的干擾作用,中國古代的法家是如此主張,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也曾極其明確地強調:法律是「全沒有感情的」。但是完全地拋棄「情」,又是違背人類天性的,所以在中國古代的輿論上,法家並不怎麼受歡迎,連司馬遷也批評他們「刻薄寡恩」。
比較來看,無論是過於「人治」,還是過於「法治」,對於整個國家的長久穩定都不是好事,但是其中的「度」,千百年來很少有人能夠把握,就像「在兩個雞蛋上跳舞」,踩碎哪個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而諸葛亮治國思想中最大的特點,恰恰是做到了既嚴於法,又重於情。
作為具有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諸葛亮,在東漢末年軍閥混亂、諸侯爭立的時代,在他跟隨先主劉備輾轉創業,後又託孤輔政20餘年治理蜀漢的政治和軍旅生涯中,形成「德主刑輔」為主,仁政與法治並舉,恩德與威嚴兼用,以正統儒家思想為核心、法家思想為手段的完整系統的思想體系。
內儒外法、厲行法治、適勢定法、並存剛柔、執法嚴明、寬嚴有度、刑不擇貴等方面的立法精神及執法准則,既是其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其法治思想的明顯標志。
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
雖然諸葛亮在劉備集團很早就居於高位,但真正掌握大權,成為實質上的「一把手」,是在劉備去世之後。
夷陵之戰後,蜀漢內外交困,形勢愈加危急。曹魏從北方窺視,欲乘蜀之新敗加以攻滅;孫吳扼守荊州,使諸葛亮不能東向。以匡扶漢室旗號起家的蜀漢苟安一方,進退兩難。內部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錯綜復雜,特別是益州舊地勢力待機而行,樹欲靜而風不止,領受先主遺詔的諸葛亮十分清楚當時的局勢。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推行法治、增強國力、鞏固政權已成為蜀政的迫切要求,諸葛亮這時總揆百官、獨擔大任所面臨的任務就十分艱巨。同時也應看到,正是因為局勢的危殆,修明政治的難為,方顯出諸葛亮的英雄本色,其封建法治才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可貴的亮點。
建國之初,諸葛亮受劉備之命,會同法正、劉巴、李嚴、伊籍等人共造《蜀科》,開始了立法工作。由於文獻無征,我們今天已無從知曉《蜀科》的具體內容。不過,有學者利用其他材料進行推測,我們可以據此窺知《蜀科》的大略情況與諸葛亮的思想相一致。同時,諸葛亮還曾作「八務、七誡、六恐、五懼」,皆有條章。
治軍方面,則在《武侯兵法》中立有輕、慢、盜、欺、背、亂、誤七禁,並且對這「七禁」作了詳細說明,有此者斬之。這樣,諸葛亮的法治政策就有了法律條文上的保證,首先做到了「有法可依」。
諸葛亮急症猛葯,重典治國,時人譏為「惜赦」,即在赦免他人罪行方面十分吝嗇。面對這種非議,諸葛亮溯古察今,闡明隨便赦宥的危害,要求赦不妄下,體現了其法治的嚴肅性。
誠然,赦宥作為調整社會矛盾的一種手段,有時也會起到收攏人心、穩定社會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去嚴明法治,公平賞罰,而只寄希望於通過頻繁的赦免來求得臣民歸心,那隻能是捨本逐末,根本無法消彌固有的矛盾,反而會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歷史上這類教訓很多,諸葛亮之前的劉表如此,其後的後主劉禪也是這樣,這也就是老祖宗「治亂國用重典」政治智慧的最好體現。
嚴刑峻法下的人性光輝
諸葛亮以用法嚴峻著稱,但奇怪的是,被諸葛亮「嚴刑峻法」懲罰過的人,卻在聽到諸葛亮去世時都垂淚涕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在具體的案例中,就能看到諸葛亮可貴的執法精神與方法。
比如我們都能熟知的「揮淚斬馬謖」,就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例子。
據《三國志》及裴松之注,諸葛亮與馬謖關系非常好,在平定南部的少數民族時,馬謖還曾提出過極有益的建議,馬謖是諸葛亮極為看好的青年俊才。但是因街亭的失責,諸葛亮堅決地依法將其處死。另一方面,在他死後,諸葛亮又「親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以至於使「十萬之眾為之垂涕」。
再從諸葛亮整個政治上看,他在蜀國以「立法施度」、「科教嚴明」著稱,所謂「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他的這種做法,得到百姓的擁戴,據陳壽說,諸葛亮死後,「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州和益州的老百姓,說起諸葛亮時,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
何以會如此呢?陳壽總結說:「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又引孟子的話說:「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所謂「用心平」也即「開誠心,布公道」,就是清楚地表明嚴格的執法,是出於國家的利益,而非出於私心私利。所謂「勸戒明」、「以逸道使民」、「以生道殺人」,就是對被處罰者來說,也使他能清楚地明白,嚴格地執法,是從根本上對他的關愛和維護。
在馬謖被斬之後,諸葛亮未株連家人,而是將馬謖的後代視若己出,安頓好馬謖的家庭生活,實現了「情」與「法」的交融。
在一個本質上「非法治」的時代,諸葛亮能夠「依法治國」,如同淤泥之中盛開的蓮花,十分了不起。諸葛亮不但做到了保證法律的正常運行,堅決用法律來治理國家,還做得非常好,數千年歷史,就此一家,別無分號。
陳壽評價諸葛亮是「用心平而勸誡明」。「用心平」就是公平,「勸誡明」就是公開。雖然諸葛亮用法嚴厲,卻造就了一個三國中治安最好的國家,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他的法律智慧也值得後人去深思。
但為何諸葛亮依法治國這么完美卻沒有一統三國呢?
1,
蜀國內部矛盾太激烈,而是蜀國人才過於貧乏,諸葛亮對人才要求條件太高。諸葛亮對有缺點的人才不敢放手使用的結果,如魏延。蜀國用一州之人對八州人才本身就夠艱難,再加上苛刻的用人表准導致。當時諸葛亮以身作則的去清廉,導致整個蜀國人跟著一起吃苦。
2,
諸葛亮當時的依法治國和現在的依法治國不同,當時他們講究的法是公平,公正,公開,但最後還是在一人的統治下的王法他們的法首先是保證帝王的權力。而現在的法是約法。
一.約法的目的,首先保證公民的權利(是權利不是權力)
二.約法成立了之後任何人都不能凌駕與此法之上,(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
㈩ 法治和人治,的優缺點各在哪裡
1. 法治的優點
法治的社會中,法具有絕對的權威,一切的行為與交往都有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人們憑借法律的指引來確定自己的行動,人們憑借法律可以預見他人的行為,以及自己和他人行為的結果。人們合法的預期利益可以得到實現,人們權益的受損可以用法得以補償。許多的社會生活都在法的秩序中有序、和平地穩定地進行著,人們享受法所帶來的穩定與安全。
2. 法治的缺點
法雖可以確立一種人們普遍遵循的一種社會秩序,但是正是它的優點往往成了它致命的缺點。秩序一定的穩定性、持續性、連續性往往意味著一定的保守性和滯後性。社會生活的繁紛復雜,以及社會的變動不居,有限的條條框框是不能完全框定多彩的世界。既存的社會規則往往因為社會的變化變得不合時宜,新情況的出現往往在以前的本本里找不到應對的辦法。
1. 人治的優點
人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正是認識不斷變化世界良方。社會不斷在在進步,人也不斷在發展。雖然,過去的規則不能應對現實的需要,可人能及時因時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持認識與現實的一致。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可以針對現實生活的千變萬化和適用對象的不同特點,最大限度地實現個別正義,從而使法律規范所追求的社會正義獲得有效分配,有利於緩解法律規范穩定性和適應性之間的內在的緊張關系使法律更具活力,在這方面判例法國家通過官造法以及判例法內部衡平法對普通法的特殊補充機制而保持了很好的社會適應性。規則的形成和制定需要復雜的程序和長期的時間,因此法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變得色彩暗淡。「船小好掉頭」個人對社會變化的反應總是敏感的,個人的反應總是迅速的,個人的意志總是集中的。個人的決策不需要復雜的程序和時間,能夠緊扣時代的變遷。
2. 人治的缺點
作為社會的一種治理的模式,則應當需要大家普遍地接受和認可。人治,必竟是一種個人表達的意志,這種個人意志和眾人的意志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呢?個人與眾人總是存在差異的,個人的決定未必就符合縱人的需要。人治的社會里眾人的命運被系於個別人的手中,許多人的命運常常因為有權者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改變。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沒有了合理的預期,成天生活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掌權者的號令朝令夕改,人們的行事則完全憑著對掌權者個人意志的猜測作為指導。因而,人治也是往往充滿著危險,人治往往有走向專制,人治往往損害人們的合理預期,人治也往往與人們追求穩定安全的心理需要不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