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觀立法決策

中觀立法決策

發布時間: 2022-04-23 15:57:04

㈠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哪些措施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通過以下措施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作出和調整程序:
1、決策機關領導人員提出決策事項建議的,交有關單位研究論證;
2、決策機關所屬部門或者下一級人民政府提出決策事項建議的,應當論證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建議理由和依據、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及其必要性、可行性等;
3、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通過建議、提案等方式提出決策事項建議,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書面決策事項建議的,交有關單位研究論證;
4、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在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面准確掌握有關信息、充分協商協調的基礎上,擬訂決策草案;
5、決策承辦單位應當全面梳理與決策事項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使決策草案合法合規、與有關政策相銜接;
6、決策承辦單位根據需要對決策事項涉及的人財物投入、資源消耗、環境影響等成本和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進行分析預測;
7、有關方面對決策事項存在較大分歧的,決策承辦單位可以提出兩個以上方案。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第四條 本條例所稱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以下簡稱決策事項)包括:
(一)制定有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規劃;
(三)制定開發利用、保護重要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四)決定在本行政區域實施的重大公共建設項目;
(五)決定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眾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對本條第一款規定事項的決策程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決策,政府立法決策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決策不適用本條例。
決策機關可以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結合職責許可權和本地實際,確定決策事項目錄、標准,經同級黨委同意後向社會公布,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㈡ 立法程序的中國立法

1) 立法機關
我國《憲法》第58條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人大常委會是人大的常設機構,在人大閉會期間行使國家權力。具體地說,它有權解釋憲法、法律並監督其實施;有權制定和修改應由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有權對人大制定的法律加以補充和修改,但不得違背其基本原則和精神。一般地說,基本法律,如刑法民法等的制定權都應由全國人大行使。全國人大常委會音向全國人大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人大的監督。全國人大有權否決全國人大常委的不適當的立法和決定。
2) 立法范圍
從原則上講,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是沒有邊界的,但在立法實踐中,國家也將某些事項交給政府制定行政法規。根據2000年3月15日通過7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下列事項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1)國家主權事項;(2)國家機關的產生、組織和職權;(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法;(5)涉及公民權利自由的事項;(6)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9)訴訟和仲裁製度;(10)必須由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從實踐來看,「必須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大體包括:(1)有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其利益的事項,如《行政訴訟法》等;(2)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制度方面的事項,如《兵役法》等;(3)有關國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等事項;(4)凡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認為應該由它立法加以調整的事項。我國《立法法》同時還規定,上述第8項涉及經濟基本制度方面的「部分事項」,全國人大可專門授權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先制定行政法規」,但不得涉及「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
3)立法程序
(1)提案。全國人大主席團、常委會、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各代表團或30名以上代表,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屬於自己職責范圍內事項的議案。
(2)審議。代表團或30名以上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是否列入議程,由大會主席團決定,或者先交有關委員會審議後再根據審查意見決定是否列入議程。由人大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其他中央國家機關提出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交各代表團審議,或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後提出報告,再由主席團決定交大會表決。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或先交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經法定程序審議後決定提交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法案,應當在會議舉行前一個月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必須由人大常委會或提案人向人大全體會議作說明。在各代表團審議過程中,提案人應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有關組織和機關應當根據代表的要求介紹情況。
(3) 通過。全國人大審議的議案,凡未在審議過程被提案人撤回或經主席團決定停止審議的,都要進行表決,「由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憲法和憲法修正案須經全體代表2/3贊成方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議案,由它的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4)公布。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案,皆以國家主席令形式公布,並同時宣布生效時間。 (1) 行政立法體制。根據我國《憲法》、《立法法》和《國家機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的國務院,國務院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會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經濟特區的政府,都可根據其職責范圍制定行政法律規范,發布決定和命令。這就是我國多層次、分等有序、嚴密統一的行政立法體制。
(2) 國務院及所屬部門行政立法的范圍。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可以就下列事項制定行政法規:①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②憲法第89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職權的事項;③全國人大授權的事項。憲法規定的國務院的職權,范圍明確的有17項,外加沒有邊際的「其他」事項,因此說,除了前述應當由國家立法調整的所有事項,都可以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予以規范。簡單地說,國務院的行政立法包括執行性立法、職權性立法和授權立法。
(1) 行政立法程序。行政立法程序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制定、修改、廢止行政法律規范的秩序和步驟。不象國家立法程序那麼復雜,比較簡便靈活。根據《立法法》第57—— 62條的規定,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應當遵循如下程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由國務院規定):
①規劃、立項和起草。國務院法制機構應在綜合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具有指導性的年度計劃、五年規劃乃至十年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執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立法法》第57條規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相應的,國務院部門規章也應由部門組織起草。「組織起草」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②論證和聽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這是強制性的,必須遵循。
③審查和修改。根據《立法法》第59條的規定:「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審查內容見教材)
④審議和通過。行政法規起草、審議之後,就進入正式會議審議的階段,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審議決定。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制定不同於一般的行政決策,不是由首長個人說了算,而應當以少數服從多數決定。
⑤簽署和公布。行政法規審議通過後要「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並應「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刊上刊登」。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並及時在國務院公報或者部門公報和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刊上刊登。
⑥備案和接受審查。根據《立法法》的規定,除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其他所有的法規、條例和規章都「應當在公布後的30日內」報送有關機構備案。行政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並接受審查,如果不適當可以撤銷;部門規章的撤銷由國務院審議決定。 根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經濟特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執行國家、上級法律法規的需要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並報全國和上級人大常委會備案。相應級別的國家行政機關也可以根據執行法律、法規和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地方性法規的需要制定行政規章和補充性、執行性規則或實施細則,並報國務院和上級行政機關批准或備案。
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地區,還依法享有與其行政級別相當的自治立法權。
特別行政區在不違背全國人大為之制定的基本法的前提下,享有完全自主的立法權。 第一, 我國立法機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第二,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與其常設機構分享立法權,既保證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又能保證經常性的立法活動順利進行。
第三, 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法律的解釋權和執行法律的監督權使法律的解釋和適用與立法的本意保持一致。
第四, 國家立法、行政立法、地方立法、民族自治立法和特別行政區自主立法有機結合,構成了完備的立法體系。

㈢ 我國立法系統的決策程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立法程序:
1.提出法律議案,即享有法定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和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有關法律議案或制定修改、補充、廢止某項法律的提議。
2.審議法律草案,即立法機關對列入議事日程的法律議案進行審查、討論。
3.表決和通過法律草案,即立法機關對經過審議的法律議案進行表決,是立法過程中最具決定性的階段。
4.公布法律,即立法機關將活的通過的法律按照法定的形式公之於眾。法律的公布全由公家主席來行使。法律的法定公布形式是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上公布全文,傳媒可予下載。
立法程序
(1) 提案。提案權屬於誰,各國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有的國家提案權專屬政府,如奧地利;有的國家只有議員才可以提出議案,如美國;有的國家,政府、議員皆有提案權;還有的國家無限制,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從政府部門到社團組織,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都可以提出法律議案。
(2) 辯論。議會審議法案要依據一定的議事規則進行公開辯論。辯論一般要經過三讀(也有「一讀」或「二讀」的),以英國為例,其下院的一讀只宣布議案名稱,使之付印,不進行辯論。二讀是關鍵,即在確定議案的重要原則之後交由有關委員會審議;受理該委員會要逐條逐款審查並向議會提出報告。報告。三讀是在委員會審理和報告的基礎上對議案的內容進一步進行辯論,然後表決。實行三讀的國家還有丹麥、芬蘭、德國、美國、泰國、菲律賓等。各國在「讀」的具體程序或者方式上多有不同,但目的卻大同小異。
(3) 通過。立法機關對立法議案表示最後同意即為通過,英國等少數國家,所有法案都以簡單多數票通過。多數國家,憲法性法須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其餘以簡單多數通過。法案的表決可就整個議案進行,也可分內容逐條進行;通過的部分進入下一道程序,未通過的部分則為廢案。有的國家的某些法案,議會通過後還須全民公決。
(4) 公布。法案由議會表決或者全民投票通過後,一般還要經國家元首簽署並以一定形式公布後才能成為正式的法律。對議會通過的法案,國家元首應在法定期限內簽署(有的還要務求行政首腦、主管部長附署),或要求復議,或予以否決;對全民公決通過的法案,國家元首在法定期限內簽不簽署都要生效。在瑞士,法案經兩院通過後要在官方的「法律匯編」刊行5天後才生效。
三、 中國的立法體制
1、 立法許可權的劃分
我國是單一制的社會主義大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因此,國家立法權的劃分,既要充分體現主權在民的原則,確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國家立法中的優勢地位,又要賦予中央政府和地方適當的立法許可權以便對國家進行有效的治理。基於這種考慮,我國立法權主要包括國家立法權(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行政立法權(由國務院行使)、地方立法權(由省級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

㈣ 協調與協商的區別

區別如下:

一、詞意的不同:

協調有兩層意思,一是配合得當,動作協調,上下級通氣,比如甲乙方協調;二是和諧一致,比如她的舞蹈和舞台的背景取得了最完美的協調。

協商的意思為了取得一致意見而共同商量。比如我們一起協商這件重要的事情,表示大家一快商量出統一的意見,即達成一致的建議。在生活領域,協商是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潤滑劑。在政治領域,協商則是一種重要的民主形式。

二、名詞與動詞的不同:

協調是名詞,它是一個名詞,是一種感覺,或是有默契的配合之意。協商是動詞,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商討的意思,有多人參入的會議,會話或者談話。

(4)中觀立法決策擴展閱讀:

做實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發揮宏觀協商與協調作用

政、勞、資三方參與協調是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協調勞動關系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方式之一。我國也早已在全國和地方建立了多層次的三方協調機制。但是在實踐中,三方協調機制發揮的作用還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於,一是重視不夠,二是機構、人員不實,責任難以落實,工作機制無法形成。

現階段的勞動關系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具體利益差別的矛盾,完全能夠在合作、協商、協調、依法調處的基礎上得到解決。因此,勞動關系應當在人民內部以協商協調的方式調整。而協商協調的理念和方式應貫穿於勞動關系調整的全過程,

既包括宏觀層次中的立法、政策制定,也包括中觀層次中行業或企業相關決策和管理制度的制定,還包括微觀層次中企業與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的訂立或勞動爭議的處理。

當然,強調協商協調時應當立足我國國情,政府要充分發揮協商協調中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加強勞動關系的源頭治理和綜合施策,從而為協商協調奠定堅實法律及政策基礎。

參考資料:人民網-堅持以協商協調為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㈤ 當代美國和中國公共政策的形成構成及其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我自己寫了哈,分給我哇。。咦丶小小

公共政策是由不同的部分構成的。一般地說,公共政策在橫向結構上是由立法決策、行政決策和司法決策這三種形式構成的,在縱向結構上是由中央政策(國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層政策構成的。但是,由於世界各國的政治體制互有差別,所以公共政策的形式構成就有所不同。
(一)美國:公共政策=立法決策+行政決策+司法決策
美國政治體制的基本特點是國家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三權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由於國家決策體制與政治體制同構,這就決定了美國的公共政策的形式構成為立法決策+行政決策+司法決策。
美國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國會立法。國會在憲法的「授予權力」和「默示權力」的限度內行使其立法權。隨著一項議案提出後經過重重關卡,最終獲得通過而成為法律,也就是一項政策完成了制定過程而正式出台。
美國總統是強有力的直接決策者。總統決策包括這樣幾種類型:①立法倡議。總統每年向國會提出國情咨文、預算咨文和經濟咨文,並就國防、科技、能源、環保、民權、福利等問題提出專門咨文。這些咨文作為立法建議,實際上決定了國會的主要議事日程並最終成為國會的重大立法。②立法否決。國會通過的立法須經總統簽署方可成法律。如果總統不同意國會通過的一項議案,他可以用否決文書或者擱置的辦法行使立法否決權。否決就意味著不做決策,而決定不採取行動也就是制定政策。③委託立法。在當代美國,國會授予總統的「委託立法」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④外交決策。總統在外交事務方面處於支配地位,對外決策不僅可以行使憲法列舉的權力和默示的權力,而且可以行使主權國家的「固有權力」。⑤防務政策。總統作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有權為「保衛國家」而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有權在世界任何地區部署軍隊,有權命令軍隊作戰。另外,國會還常常授予政府機構以正式權力去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選擇。
美國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司法決策的形式主要有:①司法審查。美國最高法院有司法復審權。這種正式權力使最高法院能夠裁決國會已獲通過的某項法律不符合憲法,這項法律從而也就無效。②推翻先前的判決。司法裁決的一個非正式規則是維持先前判例的效力。但如果法官作為政策分析者能發現一種適合當前問題的科學的或理性的政策,他們就會推翻原先的裁決,做出新的裁決。③司法命令。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發出司法命令以規定糾正不公正情況的辦法。司法命令是以憲法或法律為依據的,其適用范圍廣大,跟其他形式的公共政策一樣對美國社會、經濟、政策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在美國,政黨政策不屬於公共政策。
(二)中國:公共政策=黨的政策+人大決策+行政決策
1.黨的政策
就組織的結構和功能而言,當代中國的共產黨組織與其說接近於一般意義上的政黨,不如說更接近於一般意義上的政府。也就是說,共產黨組織事實上成為一種社會公共權力,而且是各種社會公共權力的組織機構的領導核心。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的過程,「是指以中國共產黨組織為首的所有履行當代中國社會公共權力的組織機構的決策與執行的過程」。
在當代中國的現行政治體制中,黨的政策以兩種形式成為公共政策;①直接的形式。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通過的政策性文件,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1978年12月22日通過),以及黨的主要領導人發表的一些重要講話,如鄧小平南巡講話(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都是直接採取政府行為而貫徹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之中的。②間接的形式。從黨的十三大開始,開始強調「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決策的領導和向國家政權推薦重要幹部。黨對國家事務實行政治領導的主要方式是: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變成國家意志」。
將黨的政策變成國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種類型:第一,中共中央與國家機構聯名發布政策方案。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保護森林發展林業若干問題的決定》(1981年3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1982年2月9日),等等。政策宣示的這種方式在中國政治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第二,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創議,國家機構據此制定具體的政策方案,並按照法定程序通過。舉例來說,198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國家機構精簡問題,鄧小平做了《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的講話,提出了機構改革的政策要點。國務院據此擬制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初步方案、國務院部委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直屬機構改革方案,並先後經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1982年3月)、第23次會議(同年5月)、第24次會議(同年8月)審議、通過。第三,政府決策以黨提出的政策原則為依據。例如,全國人大刑事立法,就是以黨的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為總的立法原則。總起來講,賦予黨的政策以國家政策、政府政策的形式,使之定型化、規范化、法制化,是黨更有效地實現其對國家和政府各機構的領導以及在社會生活各領域貫徹其主張的基本途徑。
2.人大決策
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不是處於平等的地位,而是高於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人大在立法上享有最高許可權,其立法許可權的行使不受任何制約。立法是人大的首要職權。人大決策主要採取如下幾種形式:
(1)憲法。根據現行的1982年憲法,全國人大有權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有權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對憲法的每一次修改和解釋都意味著我國公共政策的重大變動。
(2)基本法律。全國人大有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其他的基本法律。憲法只確定國家制度各個方面的基本原則。要保證國家制度真正體現憲法精神和按照憲法確認的基本原則來構造,就必須將這些基本原則用基本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
(3)法律。這里不是指一般意義的法律,而是指特定意義即現行憲法所界定的意義上的法律,其確切含義是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為規范。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制定不屬於基本法律性質的其他法律。
(4)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國是單一制國家,進行地方立法通常只是執行國家立法和補充國家立法的結果。根據憲法對立法體制所作規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批准後施行,並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其中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自治區的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5)人大決定。人大有四大職權,即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作為人大決定權行使的結果,就是決議、決定、命令、條例等的制定和頒行。具體而言,「人大決定」包括:第一,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憲法明確列舉的決定權的那些行為。憲法規定;全國人大有權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決定戰爭與和平問題,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預算,決定國務院各部委的設立、撤銷或合並;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決定全國或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戒嚴等等。顯而易見,這些決定權的行使就是國家在做出重大決策。第二,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憲法明確列舉的人事任免權的行為。人事任免權是指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組成人員進行選舉、任命、罷免、免職、撤職等諸種權力。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這項權力所涉及的范圍,就是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
第三;人大及常委會行使憲法明確列舉的監督權的行為。人大監督權的對象是指那些由人大及其常委會產生並向其負責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組成人員。全國人大還對國家主席、副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監督。由於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監督憲法的實施,所以各政黨、各社會團體和企業組織也屬於其監督權所指向的客體。人大監督權不僅是一種了解情況和檢查、監督的權力,而且有一定的處置權,能採取有法律效力的強制性措施。顯而易見,決定行使處置權、採取強制性措施,就是國家在做出決策。第四,地方人大中除了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者外,其他縣以上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和鄉(鎮)人大做出的全部決策。
3.行政決策
(1)行政法規。現行憲法規定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另外,國務院還可根據全國人大授權制定行政法規。
(2)行政措施;決定和命令。從國務院立法的情況來看,行政法規與行政措施、決定和命令在實質構成要件上尚未做出明確規定,而在形式上則做了區分,即行政措施、決定和命令以國務院文件或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的形式發布。(1)和(2)被統稱作「國家政令」,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發布的文件則被認為是政策性文件,而不是法規。
(3)部門規章。現行憲法規定國務院各部、委有權「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在立法實踐中,主管各項專門業務的國務院各直屬機構也行使國務院各部、委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的類似權力。
(4)地方性規章。根據現行憲法和地方政權組織法,地方各級政府中,有權制定規章的只是法律明確授權的地方政府,即:①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②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③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這三類地方政府制定的規章有等級效力的差異: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的規章高於②、③類政府制定的規章。另外,「在經濟管理許可權方面,國務院批準的計劃單列市的政府與省政府是平行關系。以此推論,計劃單列市的市政府制定的經濟管理方面的規章與省政府制定的規章處於同一效力等級上」。
(5)地方性行政措施、決議和命令、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凡被憲法和地方政權組織法授予一定的立法許可權者,除制定地方性規章外,還有權「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議和命令」;其他未被授予立法許可權者,雖不能制定規章,但也有權「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議和命令」。縣以下政府即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則被地方政權組織法規定為具有「發布決議和命令」的職權。
(三)縱向結構:中央政策(國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層政策。以決策者即公共權力機關的層級或縱向結構為標准,公共政策可劃分成中央政策(國家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層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層政策是地方政權與地方政權體系中處於最低一個層級的國家政權即基層政權所做的決策。各個層級的地方政權以及基層政權都只能在其各自管轄的特定地域范圍內行使權力,地方政策、基層政策是地方政權、基層政權行使權力的基本表現形式。因而,地域性是地方政策、基層政策與中央政策(國家政策)的一個根本區別。這里的地域性指的是這種政策的有效性只能在制定這種政策的地方政權、基層政權所管轄的特定地域范圍內有效,一旦越出這一空間范圍就完全失去效力。
第—,根據現行憲法,當代中國作為單一制國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權屬於中央,地方政策的制定須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下進行,其目標、方向和行為規范為中央政策所決定,所以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的具體化。正如劉少奇指出的那樣,「對於中央政策,只能在切實地、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的前提下,加以具體化,決不允許借口『情況特殊』、『因地制宜』而任意修改,甚至拒不執行」。這是當代中國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關系的第一個也是其根本特點。
第二,從形式上看,當代中國地方政府有兩個、三個、四個層級:(1)直轄市→區(地級);(2)直轄市→區(縣)→鄉(鎮);(3)省(自治區)→縣(市)→鄉(鎮);(4)省(自治區)→市(地級或副省級)、自治州(地級)→縣(市、區、自治縣)→鄉(鎮)。但是,從地方政府權力體系的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在直轄市可視作三級制,因為在市一區這種兩級結構形式中還隱含著街道辦事處(縣級)。
與地方政府的層級相一致,地方政策可劃分為省政策、市政策、縣政策、鄉下策。鑒於處於最低層級的鄉政府不具有政策制定的功能,或者說決策功能不完全,而基本上是執行政策,所以我們將鄉政策從地方政策中劃出,另稱為「基層政策」。所謂基層政策,就是鄉級政權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針對本轄區的具體情況所做的決策。這樣,我國的地方政策在更確切的含義上指的是省級、市(地)級、縣(市)級這三級政權分別制定的政策。三級地方政策的制定都須以中央政策為指導,同時它們之間又存在著階梯式的等級關系:省級政策決定著市級政策,市級政策又決定著縣級政策。
第三,在實行單一制國家結構的中國,地方政策、基層政策仍具有一定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表現為:其一,地方政策、基層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的質量對中央政策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達到政策效果、實現政策目標有著重要的影響。全局是由局部構成的。如果地方政策、基層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從普遍的情況來看都質量不高,那麼中央政策就不可能實現其預期目標。其二,中央政策在制定的過程中必須綜合各地方政策、基層政策中具有普遍性、反映某一政策問題的國情特點的內容,「有些中央政策本身就是在群眾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吸收地方政策的內容而形成的」。
第四,當今世界各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的國家另當別論),不管採取哪種國家結構,其中央政策(國家政策)為了適應全國各地方,都只能是一些原則規定,可稱之為宏觀政策。與這種宏觀政策相比,地方政策具有明顯的中觀性。這種中觀性主要表現為:地方政策對中央政策而言,它是中央政策的具體化,是貫徹落實中央政策的一種重要措施和形式;對地方政府所管轄的部門和下屬單位而言,又是一種原則和指導。

㈥ 簡述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1.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憲法原則。 憲法是萬法之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級的法律,是綜合性地規定諸如國家性質、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國家政權的總任務、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這些帶根本性、全局性的關系...
2.我國立法應堅持哪些指導思想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2、堅持黨的領導 3、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
3.我國立法現狀仍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立法決策和制定過程通常表現為由上而下,過多體現黨政...

㈦ 中國立法的詳細流程

中國立法的詳細流程:
(一)法律案的提出
1.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權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二是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聯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人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議程。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法律規定上述兩類主體可以直接向全國人大提出法律案,在實踐中,屬於全國人大立法許可權范圍的基本法律的制定,一般都是在全國人大舉行會議之前,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經過常委會審議後,再提請大會審議。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對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立法法明確規定,向全國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經常委會會議審議後,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審議。
2.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關國家機關,即委員長會議、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委會提出。二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委會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二)法律草案的形成過程
法律案是指依法享有提案權的機關或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的關於制定、修改、廢止某項法律的議案。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提出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其中,法律草案文本是法律案中最重要的內容,它以條文的形式體現立法目的、指導思想、原則和所要確立的法律規范。起草法律草案,是立法工作的基礎性環節。
根據中央國家機關起草法律草案的實踐,法律草案的形成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立項,作出立法決策。自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來,每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五年立法規劃,每年還制定年度立法計劃。通過制定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將需要制定法律的項目列入規劃和計劃,並列明提出法律草案的大致時間。立項是作出立法決策的重要形式。五年立法規劃經反復討論、徵求意見後報中央批准實施。如果沒有列入規劃和計劃,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認為需要制定法律的,也可以作出立法決策,組織起草。在作出立法決策時,應當初步明確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立法目的,立法應當把握的主要原則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建立起草班子,開展起草工作。立法列項後,根據提出法律案的時間要求,承擔起草任務的機關或部門即著手起草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或指定專門的起草人員,組成固定或相對固定的起草工作班子。起草班子一般由來自於與立法事項有關的領導、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組成。
3.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調查研究,是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的重要方面。調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召開各種座談會、專題研討會、到基層調查、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等。調查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對立法事項的規定;二是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規定和做法;三是立法事項的理論研究情況;四是實踐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五是實際工作部門、專家學者對立法事項的意見和建議等。
4.形成草案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立法目的,並按照邏輯結構擬出法律框架以及對主要問題的意見,確立起草思路。確定法律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是草擬法律條文的前提和基礎。為了使法律草案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意見基本可行,有時還要在一定范圍徵求意見和進行論證,並報起草機關的領導審定,以確保起草工作建立在良好的基礎上。
5.起草條文。確定框架和對主要問題的解決方案後,在研究明確法意的基礎上,著手起草法條,即運用立法技術,科學地表達需要確立的法律規范。起草出來的法律草案,最初一般稱「試擬稿」,供在一定范圍內研究討論。「試擬稿」經起草部門或單位初步討論同意,有的報送有關主管機關批准同意後,形成為「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發各方面徵求意見。對於起草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復雜和敏感的問題,起草班子還要及時向上級請示報告,以作出正確決策和判斷。
6.徵求各方面意見。「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形成後,通常廣泛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將徵求意見稿或討論稿印發有關方面書面徵求意見,二是召開座談會、論證會和聽證會徵求意見。
7.形成送審稿並對送審稿進行審查。徵求意見稿經反復討論修改後,形成送審稿,報提案機關討論通過。形成送審稿前,起草單位通常要就法律草案中的重大問題,向上級機關請示報告或正式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提案機關不同,對送審稿的審查程序也有所不同。比如,由國務院部門起草的法律案,在送審稿形成之後、國務院決定提出議案之前,先交國務院法制辦審查修改。經國務院法制辦審查修改,協調各方面的意見後,報國務院決定。軍隊各總部起草的法律案,報中央軍委決定前,交中央軍委法制局審查修改。
8.由提案機關討論決定,形成正式的法律案。國務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央軍委提出法律案,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討論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審判委員會或檢察委員會討論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提出法律案,分別由委員長會議或專門委員會討論通過。提出的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如修改現行法律的議案,一般附有修改前後的條文對照表。
(三)法律案的審議
審議法律案,是立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過程,實質是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程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會議舉行前一個月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以便代表進行認真研究,准備意見;二是在大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作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三是各代表團全體會議或小組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四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並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全國人大審議法律案,一般經過一次會議審議後即交付表決。法律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委會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全國人大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委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全國人大下次會議審議決定。這種情況,實踐中曾發生過幾次。比如,1987年4月六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審議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後,由於代表對村民委員會的性質等重大問題有較大不同意見,會議決定原則通過該草案,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關於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規定,參照大會審議中代表提出的意見,進一步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審議修改後予以頒布試行。據此,1987年11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在對草案進行審議修改後通過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
2.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常委會會議舉行的7日前將法律草案發給常委會組成人員,以便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認真研究,准備意見;二是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作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由提案人委託的人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及法律草案的主要內容作出說明;三是常委會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在此基礎上,必要時可以召開聯組會議進行審議;四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對法律草案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常委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見,對法律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常委會提出審議意見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的報告,並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3.關於三審制。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般實行三審制,即一個法律案一般應當經過三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後,才能交付表決。實踐證明,實行三審制,對於充分發揚民主,保證常委會組成人員有充分的時間對法律案進行深入審議,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立法法又規定了三種例外情況:一是,如果各方面對法律案的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二是,對屬於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如果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會議審議後即交付表決;三是,如果法律案經常委會三次會議審議後,仍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由委員長會議提出,經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根據立法法規定和實踐做法,三次審議之間的主要分工是:
一審,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關於法律草案的說明,然後在分組會議上對法律草案進行初步審議。一審著重審議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法律的框架結構是否合理等問題。
二審,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然後在分組會議上對法律委員會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稱「二次審議稿」)進行全面、深入的審議。二審重點審議法律草案二次審議稿對若干主要問題的規定是否合適、可行。
三審,在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然後在分組會議上對法律委員會提出的新的法律草案修改稿(稱「三次審議稿」)再次進行深入的審議。三審的審議重點是,各方面提出的對法律草案中若干主要問題的意見是否得到妥善解決,對沒有採納的意見是否有充分、合理的解釋和說明。根據常委會的分組審議意見,法律委員會在當次會議中再次召開會議,對法律草案進行必要的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交分組會議作最後的審議。如果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建議表決稿沒有大的不同意見,則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以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過半數通過。
4.關於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制度。在立法過程中,除了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參加審議討論、提出意見外,還要廣泛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是我國立法工作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和基本經驗。立法法總結實踐經驗,對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制度,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主要包括: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等幾種制度。
書面徵求意見和座談會簡便易行,可以根據法律草案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確定書面徵求意見和參加座談會的機關、組織和專家,便於對有關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因此是我國立法實踐中最經常運用的兩種方式。
論證會,是就法律草案中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問題,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從科學性、可行性角度進行研究,提出論證意見。論證會制度主要是解決立法的科學性問題,論證意見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對立法具有重要影響。為了保證論證意見的客觀、公正,舉辦單位在邀請論證會參加人員時.應當使持各種不同意見的專家都有代表參加,發表意見。論證結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由同意論證結論的人員簽署,並附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及其理由,以供立法機關作出全面判斷。
聽證會,是面向社會公開舉行聽取意見會的一種方式。聽證會的主要特點:一是公開、透明。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內容一般事先向社會公布,如果公民有意願出席聽證會發表意見,可以報名參加。聽證會一般公開舉行,允許公眾旁聽和新聞媒體采訪、報道。但如果公開舉行會損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則可以不公開舉行。二是充分、客觀。聽證會的組織者應當在報名參加聽證會的公民中選擇各種不同意見的代表參加聽證會,以使各種不同意見都得到比較充分的反映和表達。三是程序性強。聽證會參加人員往往比較多,為了使參加人員都有平等的機會發表意見,也為了提高聽證會效率,聽證會一般都要制定聽證規則,對聽證會的發言順序、發言時間、會場紀律等作出規定,以保證聽證會有秩序地進行。聽證會結束後,應當將聽證記錄整理成聽證報告書,提交常委會作為參閱資料。
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是立法發揚民主的又一重要方式。對於一些重要的法律案,特別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案,除採取以上幾種方式徵求意見外,還採取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的方式,公開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實踐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向社會公布了憲法修改草案、民法通則草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婚姻法修改草案等十多部法律草案,公開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收到了很好效果。
(四)法律案的表決
列人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團進行審議,然後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經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常委會進行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議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委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所謂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是指實有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不是指代表名額或常委會組成人員名額,也不是指到會的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所謂過半數,是指贊成票超過全體代表或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半數,贊成票剛好是半數,不是過半數。
(五)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條件。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簽署後,及時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在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文本。所謂標准文本,就是凡發現各種法律文本之間不一致的,均以常委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准,以維護法制統一,保證法律的正確貫徹實施。

㈧ 當代中國立法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簡答)

1、憲法原則。

憲法是萬法之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級的法律,是綜合性地規定諸如國家性質、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國家政權的總任務、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這些帶根本性、全局性的關系或事項的根本大法。

其他所有法律、法規,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以憲法作為立法依據或基礎,或是不得同憲法或憲法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法治原則。

在中國,立法法正式確立了立法的法治原則,這就是:「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3、民主原則

在立法權方面,要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其他法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在立法過程中,既要保障群眾能有效地參與立法,也要加強專門機關的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專門機關、專家和其他有關人員的作用。

4、科學原則

堅持立法的科學原則問題,也就是實現立法的科學化、現代化問題。現代立法應當是科學活動。立法遵循科學原則,有助於提升立法質量和產生良法,有益於尊重立法規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於在立法中避免或減少錯誤和失誤,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

(8)中觀立法決策擴展閱讀:

我國立法現狀仍存在的問題:

1、立法決策和制定過程通常表現為由上而下,過多體現黨政組織和上級意志,與主權在民的立法民主精神相違背。

無論法律,還是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其制定過程都過多體現了中央和上級的意志,廣大人民群眾無法直接向全國人大或其他規范性文件制定機關提出立法議案,這直接違背了立法的民主精神。

2、立法過多地體現部門利益和地方利益。

在一個習慣於依靠政策管理經濟的國家裡,政策往往具備法律上的權利義務內容,而在主要依靠政策推動改革的進程中,誰先獲得了政策優惠,誰就可以在市場上領先一步而獲益,而誰掌握政策許可權,誰就有更大的支配裁量權。

3、民眾參與立法不夠。

廣泛的民眾參與是立法民主的重要體現,是法律獲得正當性的源泉。在我國以往的立法實踐中,對民眾參與立法重視不夠。

4、缺乏科學完善的立法監督制度。

為了保障立法的民主化,還必須強化對立法活動的事後監督。我國立法監督體系已初步建立,這一體系以人大立法監督為中心,其他監督方式相配合。採取多主體、多形式的立體監督模式,在加強我國立法建設,保證我國法制統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㈨ 法理學的課後作業,論述題:簡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與我國法制體系的關系,要求不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要著重把握和遵循以下重要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賦予黨治國理政的責任和使命。黨章作為黨內根本大法、管黨治黨的總章程,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黨員必須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它以執政黨的綱領保證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反映人民意願、充分實現人民權利、充分保障人民權益,是法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新形勢下完善法律體系、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

3.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法治建設和立法工作要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相適應。根據內外環境、條件和情況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立改廢釋。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吸收人類法治文明成果,借鑒國外立法有益經驗,但絕不照抄照搬。

4.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銜接。要努力把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更好地結合起來,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對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

5.堅持憲法的核心地位,通過完備的法律推動憲法實施。要在法治的實施、監督、保障等各方面工作中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樹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法律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就是保證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實現」的觀念。

《決定》部署了新形勢下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點任務。如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編纂民法典等;完善立法體制,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等。

嚴格執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決定》提出,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決定》明確關於法治政府的六項標准,即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表示,在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舉措方面,《決定》有5個亮點。

1.明確提出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這意味著今後要通過立法而不只是行政機關自己制定的「三定方案」「權力清單」等來行政,真正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2.確定重大行政決策的五項基本程序: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防止一些地方和部門拍腦袋、拍胸脯、拍屁股的「三拍式決策」可能給社會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

3.提出改革行政執法體制的具體措施:依事權與職能配置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理順行政強制執行和城管執法體制,嚴格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這對解決「釣魚執法」「臨時工執法」等問題將發揮重要作用。

4.明確對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八種形式: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明確對政府內部權力制約的五種具體方式: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和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嚴格防止行政權濫用。

5.具體規定政務公開的五方面范圍: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明確公開應包括六項內容: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許可權、管理流程和監督方式,以保證「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

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決定》提出,要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並對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作出新部署。

1.依法獨立公正審判。《決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並要求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從體制和機制上杜絕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干預審判權和檢察權獨立行使的可能性。

2.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決定》要求,完善司法體制,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辦理跨地區案件,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完善審級制度,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等。此外,要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這是首次明確提出「四機關」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對我國司法管

㈩ 立法決策與立法質量之間的關系如何理解

堅持立法的科學原則問題,也就是實現立法的科學化、現代化問題。現代立法應當是科學活動。立法遵循科學原則,有助於提升立法質量和產生良法,有益於尊重立法規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於在立法中避免或減少錯誤和失誤,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所以現代國家一般都重視遵循立法的科學原則。中國有著悠久的成文法傳統,積累了豐富的立法經驗。但這種經驗中的主要成分,是統治者運用立法的方式治國安邦維護家天下的經驗,其中堪稱科學立法的因素並不算突出。而且,在人治當道的情形下,即便有一些科學立法的經驗、理論和知識,也難以受到重視,更難以使其上升到制度層面而在立法實踐中得以貫徹。最近二十年來,關於立法的科學化問題,在有關立法學者的著述中已引為注意,但立法實踐中對立法的科學化問題,殊少有人看重。這種狀況不能不從負面嚴重影響到立法的質量,使大量的法律、法規難以成為良法,難以在生活中獲取好的實效。轉變這種狀況,提升立法質量,更多地產生良法和更多地減少惡法、笨法,從一個重要的側面推進中國法治現代化,亟待重視科學立法,亟待以制度的形式形成中國立法的科學原則。
立法遵循科學原則,首先需要實現立法觀念的科學化。要把立法當科學看待,以科學的立法觀念影響立法,消除似是而非貽誤立法的所謂新潮觀念和過時觀念。構造立法藍圖,做出立法決策,採取立法措施,應當自覺運用科學理論來指導。對立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教訓,應當給予科學解答和理論總結。立法實踐主要是摸索的實踐、試驗的實踐而不是自覺的實踐,立法經常付出沉重代價、高額學費,這種狀況必須改變。第二,需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要建立科學的立法許可權劃分、立法主體設置和立法運行體制。整個立法制度應當合乎社會和立法發展規律,合乎國情和民情,合適、合理、完善。立法主體應當由高素質的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員組成。第三,更具直接意義的,是要解決方法、策略和其他技術問題。從方法說,立法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和注重理論指導相結合,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相結合,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穩定性、連續性和適時變動性相結合,總結借鑒和科學預見相結合,中國特色和國際大勢相結合。從策略說,要正確處理立法的超前、滯後和同步的關系;要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來確定立法指標;要盡可能選擇最佳的立法形式、內容和最佳的法案起草者;要顧及全局並做到全面、系統,同時還要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各個項目的先後順序。從其他要求說,要注意各種法之間的縱向、橫向關系的協調一致,法的內部結構的協調一致;要注意立法的可行性,所立的法要能為人接受,寬嚴適度易於為人遵守;還要特別注意避免和消除立法中的混亂等弊病。

熱點內容
射線裝置防護條例 發布:2025-01-15 06:51:00 瀏覽:806
非全日法律碩士認可程度 發布:2025-01-15 06:29:07 瀏覽:276
開展法律顧問普法講座 發布:2025-01-15 06:28:19 瀏覽:512
司法拍賣輔助機構管理辦法 發布:2025-01-15 06:18:40 瀏覽:808
刑法的近親屬 發布:2025-01-15 06:16:25 瀏覽:355
2017經濟法cpa難度 發布:2025-01-15 05:40:06 瀏覽:320
中級經濟法金融法律制度 發布:2025-01-15 05:28:31 瀏覽:791
司法警察安全工作 發布:2025-01-15 05:13:31 瀏覽:917
社會與法完整版全集 發布:2025-01-15 05:10:59 瀏覽:449
北京司法考試的考點 發布:2025-01-15 05:08:18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