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立法
㈠ 電子政務概論形成電子政務的法制環境應著重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形成電子政務來的法制自環境應著重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
(1)完善電子政務發展的基礎環境,全面和快速推進電子政務的立法工作。 (2)重視構建以人的基本信息權利及其保護為基本內容的法律體系,為電子政務的發展創造基本的法律環境。
(3)重點加強信息安全與防止網路犯罪方面的立法。
(4)要把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法律法規環境建設放在重要位置。
(5)以數字信息取代紙質載體信息,並在網路基礎上實現廣泛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增值,是電子政務的本質內容。
(6)發展電子政務標准,推動標准化方面的立法。
你好,望採納、
㈡ 我國現階段建設電子政務的前提和基礎是什麼
摘要:文章通過對我國電子政務的現狀分析,闡述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影響、制約因素,並提出了解決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問題所應採取的路徑選擇。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同時也給傳統政府的管理模式帶來一場革命。但由於電子政務是一種新生事物,其技術理性與技術要求遠遠超出了政府管理的現實情況,這使得電子政務在建設的過程中凸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正視問題並採取相應的對策成為電子政務建設的當務之急。 一、電子政務的涵義及建設電子政務意義 (一)電子政務的涵義 電子政務是藉助電子信息技術而進行的政務活動。政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政務泛指各類行政管理活動,而狹義的政務則指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服務活動。為了方便分析,我們將採用狹義的政務概念。根據上述的狹義電子政務定義,電子政務主要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門內部的電子化和網路化辦公;二是政府部門之間通過計算機網路而進行的信息共享和實時通信;三是政府部門通過網路與民眾之間進行的雙向信息交流。一個完整的電子政務系統,應當是上述這三類系統的有機結合。 (二)建設電子政務的意義 1.能夠降低辦公費用,提高工作效率。電子政務可以從多方面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如眾所周知,政府每年用在文件印刷的費用是巨大的。如果這些文件在內部網站上可以查到,那麼就不必花太多的錢在紙上,這樣又可以保護寶貴的森林資源。隨著政府採用數字系統,軟體將改造政府的工作方式,從而節約成本。 2.可以更高效地給社會公眾提供服務,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電子政務通過推進政府部門辦公自動化、網路化、電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進程,從而營造運用信息及通信技術打破行政機關的組織界限的電子化虛擬機關,實現廣泛范圍意義的政府機關間及政府與社會各界之間經由各種電子化渠道進行相互溝通,並依據人們的需求、人們可以使用的形式、人們要求的時間及地點,提供人們各種不同的針對個性的服務選擇。電子政務能夠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擴大對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這樣就有利於政務公開,人民群眾隨時可以詳細地知曉政府政務,從而有助於減少政府及其官員腐敗,化解矛盾,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3.電子政務在實現「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政府通常是一國內最大的「企業」,如果它帶頭使用技術,就會自動地提高本國的技術技能,並推動全國轉移到信息市場去。政府靠行政命令或提供誘因能帶動所有跟它合作業務的公司。從而推進全社會的信息化、工業化、現代化。 4.提高政府決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質。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運用所獲取和掌握的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諸領域的准確可靠的信息,對制定正確的決策,做出理性與科學的判斷,採取有針對性和見實效的行為,進而提高政府決策和公共政策的水準和質量。 二、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發展電子政務的認識上還存在不少誤區 我國在發展電子政務方面還存在不少錯誤認識。一種是把電子政務僅僅當做政府部門的計算機化,不重視軟體的開發和政府業務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計算機系統去模仿傳統的手工政務處理模式,結果很多政府部門的計算機設備成為高級打字工具,或者成為一種擺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另一種是簡單地把電子政務等同於政府上網,以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規、條例搬上網路就萬事大吉,沒有把傳統的政務工具同網路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視政府業務流程改進的結果。 (二)電子政務基礎信息建設落後,發展電子政務任務十分緊迫 由於當前電信領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計算機、有線電視和電信的影響了我國電信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我國各地政府的計算機、電信網路設施的建設普及率不高,無線互聯網、數字電視和呼叫中心等數據通信設施基本上還處於起步階段,整體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還遠遠不能適應建設電子政務的需要。 世界主要經濟技術大國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電子政務的發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服務已經初步實現了電子化,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家庭上網密切融合,國民經濟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信息社會的雛形。而我國的電子政務才剛剛起步,電子政務的理論和政策研究尚屬空白,應用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探索階段,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發展很不平衡,與主要信息技術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發展電子政務的任務十分緊迫。 (三)缺乏統一規劃,也沒有相應的組織機構 電子政務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和相應的組織機構,沒有提出明確的電子政務發展目標,也沒有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同時,「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與電子政務的統一性、開放性、交互性和規模經濟等自然特性產生嚴重沖突,各級地方政府和部門在開展電子政務時往往各自為政,採用的標准也各不相同,業務內容單調重復,造成新的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電子政務標准化總體組組長、北航副校長懷進鵬指出:標准化是支撐電子政務的重要手段。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日前也指出,電子政務必須與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相配合,否則即使投入再多的資金,也不過是多了一張漂亮的皮毛而已,這樣的電子政務最終只能淪為信息孤島。綜觀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政府工作和國家信息化的重要戰略,制定了相應的政府電子政務規劃。 (四)電子政務立法嚴重滯後 為了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都先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電子政務應用的法律規定,如英國政府發布了《政府現代化白皮書》,加拿大政府發布《利用新技術更新政府服務規劃》。各國還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和實施政府電子政務。如英國在內閣辦公室成立信息中心,美國成立了信息技術理事會。由於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機關對互聯網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規,而對於如何促進電子交易、使用電子簽名和電子支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還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使公文和通知的傳送仍然以書面的為最權威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三、解決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問題的路徑選擇 (一)轉變觀念,強化信息網路意識 政府部門應盡快建設政府網路平台,最大限度地向公眾開放一切可以公開的信息,以現代化手段指導政府行政。為此各級政府信息化辦公室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協調各方關系,從技術部門、科研院所聘請專家組成政府信息化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實行建設的規范化。另外,政府公務員特別是管理者領導者,要強化網路意識,不僅要把電子政府當作「一種新技術形式」來看待,更要把它當作一種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來實踐,這樣才能使先進的技術為現代的政府服務。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吸收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子政務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就我國目前實際,電子政務的發展不僅要有政府公務員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工作都是技術等硬體的配合。為此,要健全、完善政府專網建設,加快建設寬頻、高速的政務網路系統;規劃、引導國家骨幹通信網路和社區寬頻網建設,促進無線上網、數字電視與呼叫中心等技術與市場的發展,加快各地「數字城市」和政務系統建設,進一步改造各級政府與上級機關聯通的政府專網。實現互聯網產業化運作,吸引私人部門與非政府機構參與電子政務建設。在確保政務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慮通過合理方式授權企業參與籌保障電子政務得以真正實現的重要因素。這樣既可以減輕政府部門的壓力,確保維持政府網站運行的資金來源,企業也可以通過產品開發、技術咨詢與服務、數據的商業再開發而獲得利潤。 各級政府要以發展電子政務、實現「電子政府」為目標,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優化業務工作流程。以此為契機,充分認識到電子政務的建設是對傳統的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所進行的徹底變革。同時借鑒電子政務成熟國家的成功經驗,多引進、介紹、學習國際社會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加強政府統一規劃與領導,注重信息資源整合 在國務院中建立電子政務領導機構,統一領導、組織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可以採取「總體統籌、分工負責」的原則;加強政府的指導、監督等管理工作,制定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全國電子政務建設規劃和指導意見,提出相應的標准和規范,切勿造成信息的「條塊分割」;注重整合政務信息資源,打破各級政府部門對信息的壟斷和封閉,對一些擬開工建設的電子政務工程要納入到全國性規劃中,對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電子政務應逐漸過渡到統一的標准和規范之下,建成統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建立電子政務的法制和法律環境 作為電子政務的基石,對電子政務進行相關的立法已勢在必行。從我國電子政務立法的現狀來看,目前還沒有電子政務整體立法。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執法必須有法可依,立法的滯後或不完善必將嚴重影響和制約電子政務的建設和實施。因此,電子政務的整體立法必不可缺。從目前來看,與電子政務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訂工作有必要適當加快。其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電子文件法、電子簽名法、電子版權法、數據保護法、電子身份證法、信息資源的管理傳遞交換條例等;而當前最緊要的是要加快研究和制定與電子簽名有關的立法和法規。除此之外,由於電子政務與互聯網有密切的聯系,而目前已有的法規尚不夠健全。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利用互聯網從事犯罪活動日前猖獗,這勢必影響到電子政務的正常發展。而我國目前針對計算機違法犯罪的處罰條款還分散於《刑法》、《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件》等法律、法規中;它們還不夠系統、全面,其具體操作也比較困難。為了更好地打擊計算機犯罪,保護網路安全,我國有必要制定一部專用的法律——《網路刑法》,旨在為打擊計算機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也為電子政務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 四、結語 目前,我國行政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加快電子化政務建設無疑會成為它摧城拔寨的利器,但是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由於篇幅有限,作者能力不足、見識有限,只能粗略地論述以下問題,至於更深層次的問題和看法,有待更多的學者、專家去探索。(作者:陳慶魁 彭渝 編選:中國B2B研究中心) 本文轉載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http://b2b.toocle.com/detail--4771985.html
記得採納啊
㈢ 電子政務相關法律問題與現狀
電子政務是現代信息技術在公共行政中推廣應用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是當代政府管理創新的主要方面。近年來,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加快,我國電子政務應用不斷深入,其立法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因此,加強對我國電子政務立法問題的研究,認真分析我國電子政務立法現狀,系統總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有效的對策,對推動我國電子政務持續、健康發展和促進我國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我國電子政務立法現狀
從世界范圍看,各主要發達國家都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進本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法律法規。如英國2001年5月通過的《電子通信法》,確立了數字簽名的法律地位;新加坡制定了《信息安全指南》、《電子認證安全指南》,為其電子政務發展在法律上提供了依據;美國目前已形成以《電子政府法》為核心的較為完善的電子政務法律體系。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子政務發展起步較晚,其相應的立法還處於探索發展階段,先後出台了一些與規范電子政務發展有關的法律法規。
根據這些法律法規與電子政務發展和建設的關系可歸納為4類:
(1)計算機法,主要是有關計算機系統安全和保密的法律規范以及計算機軟體保護法,如《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
(2)互聯網法,主要是針對國際互聯網的接入、安全、設施、經營以及主管部門等事項做出規定,如《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規定》、《互聯網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域名注冊暫行規定》等。
(3)信息法,主要是有關政府信息化的法律和規章,如《北京市政務和公開服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等。
(4)政務公開法,主要是對政府有關業務流程和政策制定、執行及結果的公開,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草案)》、《行政許可法》、《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等。
總體上說,我國電子政務立法還處於「無綱領性立法、無確定立法規則、無有效的立法評價及監督機制」的三無狀態[2],現有法律法規的法律效力層次低,規章佔大多數,至今我國尚未出台關於電子政務的綱領性立法以及明確的立法規則,更不用說評價及監督機制。
2、我國電子政務立法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電子政務應用步伐加快,其立法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現,越來越不利於電子政務的深入發展。
2.1立法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國外,電子政務立法有統一立法與單行法相結合模式和分散模式。美國屬於前者。2002年12月美國通過《電子政府法》,並與其他單行法配套,如《政府紙張消除法》等。而我國則屬於後者。有關電子政務的法律法規分散在計算機法、信息法、互聯網法等單行法中。分散立法的缺陷是其法律環境適用復雜,尤其我國特定的社會環境使分散立法的缺陷更加突出,因為在我國大多是部門立法,法律階位低,缺少統一的原則和標准,沖突現象嚴重,導致電子政務的特徵不明顯,實施效果差。
2.2電子政務標准立法亟待完善
雖然我國已制定了《電子政務標准》,但它只是一個標准框架,可操作性和檢驗性較差,全國各省市電子政務建設還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國各級政府信息化的起步時間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水平也參差不齊;另一方面我國缺乏對電子政務建設標準的立法,在實踐中採用不同的技術標准和傳輸協議。這就不容易互聯互通,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形成「信息孤島」現象,導致部門間協作性和安全可靠性較差,也不利於政府改進管理方式和提高行政效率。
2.3政府信息公開立法存在的問題
從美國立法過程看,在其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先後制定了《陽光下的政府法》、《信息自由法》、《政府信息公開法》等,著力打造「陽光下的政府」。而我國至今仍沒有出台政府信息公開法,並且早在1988年就通過以「凡不宣布公開的事項皆推定為保密」為原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這遠遠不能適應電子政務條件下政務公開的要求。在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社會對政府信息的需求與政府信息的供給存在著巨大差距,政府掌握了80%以上的信息,有很多信息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實際利益權衡上都應公開但未能公開[3]。政府信息公開沒有成為一種制度,造成政府信息獲取困難,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權,浪費了信息資源,容易滋生腐敗。
2.4公民隱私權保護立法存在的問題
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收集、儲存和利用信息時,容易侵犯公民個人利益。政務公開要求政府職能部門將各自收集、儲存及分析的信息公之於眾,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權,這將導致大量個人信息被公開,容易侵犯公民隱私權。這是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公民隱私權保護的特有問題,而我國現行法律對什麼是個人隱私、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尚無明確的規定。因此,如何加強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成為電子政務立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2.5立法滯後制約電子政務發展
電子政務立法滯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許多亟待法律規范的事項並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許多現有法律規范中的具體規定不適應電子政務發展需要,有的與電子政務發展相抵觸,如對關乎電子政務根本性質定位的電子政府的法律地位問題,我國法律並沒做出明確規定;對電子政務建設資金的來源、預算、使用以及監督等問題,也基本上沒有法律的統一規定;涉及政府信息資源管理、政府信息公開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都需要修訂和完善;有關網路安全、政府信息認證、加密以及公眾知情權等方面的網路法律法規幾乎是空白。
2.6信息安全立法有待加強
電子政務直接涉及到各級政府的核心政務,關乎黨政部門乃至整個國家的利益,因此,保障政務信息安全成為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的問題。一些電子政務發達的國家陸續制定專門的關於電子政務安全的法律法規,如英國《官方信息保護法》等。我國雖已出台了一些與網路信息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但是電子政務在信息技術催化下快速發展,對信息內容安全性不斷提出更高標准,而保障電子政務安全的專門法規迄今尚未制定,導致現有的法律法規難以適應電子政務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不斷推進,政務信息暴露和泄密的機會日益增多,政府的網路安全隱患也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網路訪問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易遭到病毒感染和「黑客」攻擊;另一方面內部人員的蓄意破壞、越權處理公文、竊取國家機密等惡性事件頻繁發生[4]。這些隱患可能導致國家及政府形象受到損害,對國家安全也構成威脅。因此,保障信息安全成為我國電子政務立法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加快我國電子政務立法步伐的對策
完善的電子政務法律體系是電子政務規范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為了推動我國電子政務的健康發展,要樹立「立法先行」觀念,通過制定新的法律法規、修訂已有的相關法律,逐步建立電子政務相關法律的體系,從而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的規范、健康發展[5]。
3.1加快電子政務基本法的制定
電子政務基本法是構建電子政務法律體系的基礎,它既是制定下位法律法規的依據,又是理順電子政務法律體系內部層次關系的前提。許多國家都通過制定電子政務基本法來統領、指導及協調各單行電子政務法律法規。因此,為了消除分散立法模式弊端,我國應借鑒其他國家經驗,在今後的電子政務立法上選擇統一立法與單行法相結合的模式,盡快制定《電子政務法》,以保障我國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
3.2建立健全電子政務法律體系
電子政務法律體系建設,本質上是為電子政務提供一個公正透明和諧的環境。我國要在既考慮國情又借鑒他國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立法,構築起完善的電子政務法律體系。該體系與計算機法、互聯網法和信息法存在交叉關系,但不是簡單的拼湊和疊加,而是一個獨立的、具有自己內在規律的體系,除包括《電子政務法》外,還包括《電子政府法》、《電子政務技術法》、《電子政務基金法》、《電子政務行政法》和《電子政務監督法》等[6]。另外,還應包括用來規范某些重要行政部門電子政務實踐的法律規范,如電子稅收法、電子警察法和電子海關法等。
3.3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程度,盡快出台《政府信息公開法》
政府信息公開是建立法治政府的標志,也是電子政務向縱深發展的必要條件。借鑒國外經驗,政府信息公開必須由法律來統一規范。針對我國現狀,應遵循及時、真實、公正和方便的原則,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方式、范圍和程序,盡快出台《政府信息公開法》。政府信息除在政府網站上公布外,還應通過媒體、政府信息公告欄、公共電子屏、新聞發布會和公眾服務熱線等及時發布,促進政府信息公開行為法制化。
3.4加強對公民基本權利保護的立法
保護公民基本權利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在電子政務中應保護公民信息權和隱私權。公民信息權包括信息產權、信息自由權、信息自主權、信息平等權和信息救濟權等,其中信息平等權尤受社會關注,即「信息鴻溝」,主要指貧困地區因缺乏電信基礎設施,不能通過計算機網路等獲取信息、接受先進教育所產生的不同地區和階層的信息權落差[7]。借鑒國外經驗,政府可以通過轉移支付和給付請求等推進電信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來實現公民的信息平等權。另外,對公民隱私權保護的立法也是當務之急。在實踐中除採取技術上,加密外,還應藉助立法加強對公民隱私權保護,明確政府在收集、存儲和傳輸數據中的保密責任,保證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
3.5加強對電子政務標準的立法
從國外立法經驗看,為了推動政府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發展,關鍵是搞好整體規劃,制定統一的標准。針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一方面在《電子政務標准》的基礎上,遵循「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科學先進,切實可行」的原則[7],從整體著眼,積極吸取社會各種力量推動電子政務標準的修訂與完善;另一方面在電子政務建設上,必須科學規劃,所有技術、標准、協議和介面都遵循相關標准,以保證網路的標准性、開放性和安全實用性,使我國的信息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3.6修訂與電子政務發展相沖突的法律法規,健全其他相關法律法規
電子政務的實質在於制度創新,這意味著政府工作的內容、方式和程序等都將面臨著變革,而應對這些變革僅靠政府自身努力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法律。在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法律法規應隨著電子政務的發展而調整,對不適合實際需要的法律,通過對其內容的廢除、修改、合並和補充,以適應電子政務發展的需要。如,《刑法》中不僅需要將各種可能出現的危及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的行為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還應規定相應的具體刑罰,同時《合同法》、《證據法》等都需要不同程度的修改。另外,為了促進電子政務的健康發展,還需新的立法,特別是與信息及信息技術應用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關於簡化行政管理過程和規范政府間文件傳輸的立法等。
3.7重視信息安全的立法,提高電子政務的安全水平
安全是電子政務的生命,信息安全成為當前電子政務信息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是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政務信息公開可能使其安全性受到沖擊,要保障其安全,僅依靠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立法來解決。在對信息安全性方面進行立法時,應貫徹「積極防禦,綜合防範」的方針,明確電子政務的安全標准、具體規則以及對違反者的懲戒措施,對政府信息網路安全保護的操作標准做出統一規定,著重從制度層面上完善政府部門信息安全法規建設,對不同政府部門的數據安全和保密信息篩選制度以及信息認證等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全面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護能力。從而為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建構良好的制度屏障。
㈣ 簡述我國電子政務立法的必要性和指導原則
必要性:
1、為電子政務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促進其規范落實
2、電子政務內是實現服務型政容府,實現現代化治理體系的重要途徑,有必要對其設計、實施及發展提供規范
3、電子政務立法是我國實現法治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
指導原則:
1、不折騰
2、易操作
3、全面性
……
㈤ 中國電子政務立法存在什麼問題
1、普及障礙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多層次性和不平衡性,制約了電子政府的推進和普及。首先是區域和時序發展的多層次性。其次是認知的多層次性和需求的多層次性。
2、無序障礙
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組織影響電子政府的推進。電子政府一站式服務工程是一項方便快捷的系統工程,目前還沒有科學合理、目標明確的發展規劃和職責明晰、協調有力的組織機構。各自為戰、重復建設的現象還比較嚴重,表現為標准不統一、數據不兼容、域名關聯度低、信息共享性差等一系列問題,給政府工作再來新的困難,也損害了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
3、體制障礙
電子政府的推行是行政管理體制的一次革命,對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我國民主化、法制化進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機構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電子政府一站式服務只要是來自政府本身,政府的人員可能是推動的動力,也可能是阻力。政府各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審批過多、過濫,政府流程還不夠合理。同時,政務公開的程度還不夠。政府壟斷信息資源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大量本應公開的信息被作為內參或保密文件,工作透明度低、保密文件多,確定為保密信息的內容太多。實際上絕大多數政務信息是可以披露,也是應該披露的。
4、需求障礙
隨著電子政府一站式服務應用的不斷深入,有關法律法規的問題將變得越來越突出,必須盡早解決。立法滯後會阻礙電子政府的推進。立法滯後阻礙了電子政府的推進。當前我國電子政務綱領性的法規尚未出台,各部門立法尚待加速進行,對於電子政務應立哪些法、如何立、如何評價及立法進程等都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要推進電子政府一站式服務顯然是困難的。
金鵬信息智慧政務解決方案
㈥ 電子政務法律法規的特點有哪些
電子政務法律法規的特點:
1、相對於傳統行政方式,電子政務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其行政方式的電子化,即行政方式的無紙化、信息傳遞的網路化、行政法律關系的虛擬化等。
2、電子政務使政府工作更公開、更透明 電子政務使政務工作更有效、更精簡 電子政務為企業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電子政務重構政府、企業、公民之間的關系,使之比以前更協調,便於企業和公民更好地參政議政。
(6)電子政務立法擴展閱讀
電子政務法律法規的特點發展:
各個國家推動電子政務,都與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的改革密切結合。在我國推動電子政務,不只是用電子手段履行政府的現存功能,它本質上是一次改革,我們要以改革的精神來推動這項建設,力爭取得比較扎實的成效。
電子政務是政府機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內網建設是政府電子政務的關鍵,各級政府信息中心不光要負責具體業務工作,也要承擔起內網安全性的管理工作,要牽頭組建一個電子政務建設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文件。
主要包含內網建設總體原則、實施辦法、具體要求、安全性控制、相關設備采購與管理辦法等,特別是對各接入網安全保密系統建設更要投入一定精力,要與財政部門與集中采購機構協調工作機制。
規定凡涉及到電子政務方面的產品采購,申報計劃時應有電子政務領導小組先期審核,主要是落實推薦目錄要求,防止出現采購的產品有嚴重缺陷、過時與老化、缺乏兼容性等,從而保證主網安全有效運行。
㈦ 電子政務立法的必要性是什麼
我國的信息立法已取得可觀的成果:關於知識產權、信息保密、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更應看到,我國的信息立法任務還相當繁重,特別是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市場的規范化、隱私權的保護等方面,仍存在許多的空白點,均無相應的法律加以規范。
近20年來,我國先後頒布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電信條例》、《互聯網服務管理辦法》以及《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電子政務法律規范建設仍然明顯滯後於電子政務的發展,許多亟待法律規范的事項並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主要表現為:明確法律地位和效力。電子政府是否與有形政府處於同等法律地位?網路行政行為是否與傳統行政行為具有同樣法律效力?對於這樣一些關乎電子政務根本性質的定位問題,我國法律並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因此,完善電子政務立法的首要任務就是明確規定電子政府的法律地位及其電子政務的效力問題。
現代信息概念和意義的誕生,將人們帶入了一個更為輝煌的時代,它預示著力學時代的終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必然導致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問題的產生和原有社會關系的變革,用法律調整由此形成的各種新的社會關系和矛盾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從總體上看,我國信息立法表現出零亂性、無綱領性,基本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此,我國信息立法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對信息法律體系作一系列分析,明確它所應包含的各項法律制度,並由此形成信息法的大體框架,以便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的信息法律體系。
要點概括:明確我國在信息立法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還存在諸多空白,需要法律加以規范,了解信息社會所帶來的變革要求我國電子政務法制化的逐步進行,其必要性不容置疑,理解中等城市電子政務立法工作在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