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詆毀
A. 道德敗壞的行為有哪些
根據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相關規定,道德敗壞的行為包括:
1、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
2、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利用職權、教養關系、從屬關系或者其他相類似關系與他人發生性關系。
3、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在公共場所有不當行為。
4、其他嚴重違反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行為。
(1)道德的詆毀擴展閱讀:
道德敗壞的案例:
1、2013年8月8日,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嚴重違紀違法,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本人及其親屬收受巨額錢物;違規為其親屬經營活動牟取利益;收受禮金禮品;道德敗壞。2013年8月8日,劉鐵男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2、2013年9月,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中紀委調查。經查,倪發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或通過其親屬收受巨額財物;道德敗壞。給予其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移送司法機關。
3、2014年1月,中共中央紀委對南京市委原副書記、原市長季建業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季建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或通過其親屬等人收受巨額財物;
道德敗壞。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新華網去年10月曾發文稱,季建業落馬後,他一手提拔的三名女幹部接受紀檢部門調查問詢。
4、2014年3月,中共中央紀委對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陳柏槐違規批准下屬單位向有關房地產企業非法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或夥同其親屬收受巨額財物;道德敗壞。決定給予陳柏槐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B. 從道德角度評價詆毀他人的人
你還真來就沒法評論,為什麼呢自?一般有目的詆毀他人的人都狡猾著呢,很多人都打著各種道德掩護,你說他們詆毀他人,他們說不定還說他們才是道德的,你才是不道德的。相反,如果一個人總是無目的地詆毀他人,且毫無掩蓋,就說明這個人心理有火氣,實在找不到發泄的地方,其實也挺可憐的,也算是廣義上受害於前者的一類人吧。我目前遇到的能想到的就是這兩種人。
C. 世界上嫉妒一個男人長相很瀟灑的男的女的有超多人嗎
大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嫉妒的體驗。嫉妒在每一種文化中都存在, 它被描繪為一種道德上的罪過,或者一種需要用正直的思想去克服的弱點。
但心理研究發現,嫉妒這種情感對我們也有一些非常正面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嫉妒。
什麼是嫉妒(Envy)?
Spielman(1971)指出,Envy的詞源是拉丁語invidia ,來自動詞「 invidere」,這個動詞的意思是「有敵意地看著」。
牛津英語詞典把嫉妒定義為「在注視著另一個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而韋伯詞典則把嫉妒定義為「在看到別人的優秀或好命運時感到的氣惱、羞辱、不滿或不安,同時感到一定程度的厭惡,以及佔有相同優勢的渴望。」
· 區分 Envy 與 Jealousy
人們往往會很難分清嫉妒(Envy)和妒忌(Jealousy)這兩種情緒。但其實已經有很多精神分析師(Klein,1957; Segal,1964;Spielman,1971)對二者進行了區分:
嫉妒(Envy) 是當我們看到別人擁有和享受著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感受到的負面情緒,在這個情緒中我們只針對對方一個人;
而 妒忌(Jealousy) 是在嫉妒的基礎上存在的,但它卻針對至少兩個人存在,它往往是主體感受到自己想要的來自某個人的愛,被另一個人得到了,或者即將被另一個人(主體的競爭對手)奪走,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吃醋」。
舉例來說,假如你的好朋友有一份很好的愛情,你一直渴望擁有那樣的愛情(但對這個好朋友的伴侶無感),但是卻不曾擁有,你可能對這個好朋友產生嫉妒的情緒;而假如你喜歡上了這個好朋友的伴侶,你覺得好朋友奪走了你本該有的愛情,你就可能在嫉妒的基礎上,再產生妒忌的情緒。
嫉妒(Envy)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
嫉妒是人的一種普遍的情緒反應(Reynolds,2011; Smith, 2014)。嫉妒並不是在隨機或盲目的比較中產生的,它總是存在於一些特定的社會比較的情境之中。嫉妒的產生需要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
大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嫉妒的體驗。嫉妒在每一種文化中都存在, 它被描繪為一種道德上的罪過,或者一種需要用正直的思想去克服的弱點。
但心理研究發現,嫉妒這種情感對我們也有一些非常正面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嫉妒。
什麼是嫉妒(Envy)?
Spielman(1971)指出,Envy的詞源是拉丁語invidia ,來自動詞「 invidere」,這個動詞的意思是「有敵意地看著」。
牛津英語詞典把嫉妒定義為「在注視著另一個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而韋伯詞典則把嫉妒定義為「在看到別人的優秀或好命運時感到的氣惱、羞辱、不滿或不安,同時感到一定程度的厭惡,以及佔有相同優勢的渴望。」
· 區分 Envy 與 Jealousy
人們往往會很難分清嫉妒(Envy)和妒忌(Jealousy)這兩種情緒。但其實已經有很多精神分析師(Klein,1957; Segal,1964;Spielman,1971)對二者進行了區分:
嫉妒(Envy)是當我們看到別人擁有和享受著我們想要的東西時,感受到的負面情緒,在這個情緒中我們只針對對方一個人;
而妒忌(Jealousy)是在嫉妒的基礎上存在的,但它卻針對至少兩個人存在,它往往是主體感受到自己想要的來自某個人的愛,被另一個人得到了,或者即將被另一個人(主體的競爭對手)奪走,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吃醋」。
舉例來說,假如你的好朋友有一份很好的愛情,你一直渴望擁有那樣的愛情(但對這個好朋友的伴侶無感),但是卻不曾擁有,你可能對這個好朋友產生嫉妒的情緒;而假如你喜歡上了這個好朋友的伴侶,你覺得好朋友奪走了你本該有的愛情,你就可能在嫉妒的基礎上,再產生妒忌的情緒。
嫉妒(Envy)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
嫉妒是人的一種普遍的情緒反應(Reynolds,2011; Smith, 2014)。嫉妒並不是在隨機或盲目的比較中產生的,它總是存在於一些特定的社會比較的情境之中。嫉妒的產生需要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
1. 對方與我們相像
我們會在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比較或被比較中,因比不上對方而感到嫉妒。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有心理上平衡的需要,即人們傾向於人物,既然擁有相似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社會階層,就應當有相當水平的成就(Smith, 2004)。
而與完全不相乾的人的比較,並不能對這種平衡產生實質性的干擾(Goethals& Darley, 1977; Smith, 2004)——不太會讓人們覺得心理不平衡——也就不容易引起嫉妒。就好像一位醫生並不會嫉妒一名芭蕾舞演員,除非ta曾經受過一段時間的相關的舞蹈訓練。
2.這件事和自我相關的程度高(Self-Relevance)
那些與自我相關度高的事物,是指我們一直以來所渴求的,又或是直接與核心的自我價值(self-worth)相聯系的事物。當所比較的方面與自我的相關度高時,我們就很容易因為他人在該方面比自己更優秀,而感到痛苦——這些方面的比較最容易引起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導致嫉妒的產生。而當所比較的東西並不是與自我高度相關的時候,就不容易引起我們的嫉妒(Smith, 2004)。
這一點很好理解,在乎什麼,就容易被什麼所傷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3. 主觀的不公平感
與他人作比較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覺得那個人並不值得擁有那些優勢或成就,我們會覺得那個人「運氣太好」;或者會覺得,我們怎麼就會遇到那些不太好的條件,影響了我們所擁有的結果(Smith, 2004)。我們會為此感到不公和嫉妒。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種不公平感往往是僅來源於我們的主觀判斷。我們因為看不到別人所克服的劣勢(disadvantages),而對自己的處境看得最為前面清楚,才做出這種不公平的判斷。
但研究發現,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所感受到的不公平並不被客觀標准所支持,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嫉妒——我們越無法證明別人的優勢是不公平得來的,我們的嫉妒感反而越強。
4. 在想像中自己對這件事的控制力很高
當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實現/改變某件事時(想像的高控制力),我們傾向於嫉妒已經在這件事上獲得成功的人。這種想像的控制力對嫉妒的影響,並不受現實狀況的影響。也就是說無論現實中自己對這件事是否有控制力,想像中的狀態才是影響我們嫉妒感的因素。
Van de Ven等人的研究發現,當人們認為對方所獲得的成就是由於運氣——對於其他人而言,可以獲得同樣運氣的機會並不大(想像的控制力低)時,人們更傾向於羨慕對方,而當認為對方是通過自身努力而取得的成果,而自己也有可能通過努力得到類似的成果(想像的控制力高)時,人們更傾向於嫉妒對方(Konnikova, 2015)。
例如,當人們還沒有完全接受自己沒有那樣的好運氣時,人們會嫉妒身邊那些生來先天條件就特別好的人(各方面),這是因為在他們也沒有意識到的想像里,自己對這些方面仍然有著控制力(雖然事實並沒有),而一旦人們意識到了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無能為力,就不會再容易對這樣的人群產生嫉妒之心了。
以上的四個條件都是嫉妒產生缺一不可的條件。因為,如果相互比較的對象不具備相似性,就可能導致這種比較變得毫無意義,甚至不合邏輯。
而與自我低相關或不相關方面的比較,則更容易讓人們對比較對象產生欣賞之情,而非嫉妒。
如果主觀上覺得很公平,就會對這種差距感到服氣,對對方產生欽佩;而如果客觀上的確存在不公平,人們會感到義憤填膺,而不是嫉妒。
如果主觀上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這件事,也就不太會產生特別想得到對方所擁有的那個事物的渴望。
嫉妒的兩個方面
嫉妒有兩面。心理學家區分了嫉妒善意的(benign)一面與惡意的(malicious)一面,這主要與嫉妒所造成的正面的與負面的影響有關。
· 嫉妒的惡的一面
惡意的嫉妒通常包含了一種破壞性的意圖,希望減少被嫉妒的人在比較中的優勢(Hedges, 2012; Wallace, 2014),與此同時也減少自己「處於劣勢」的感覺。在嫉妒的這個方面的作用下,人們會通過謠言、詆毀、誹謗或其他間接的破壞行動以貶損那個被嫉妒的人。例如,當某位同事獲得升職加薪時,惡意的嫉妒會讓人們忍不住在背後貶損ta。
此時,被嫉妒的人會遭受一些負面的影響:
1.道德詆毀
盡管人們會因為能力、成就或優勢等行為層面上的差距而嫉妒他人。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於被嫉妒人的詆毀並不直接針對行為,而是轉化成對被嫉妒的人道德層面的詆毀(Smith, 2004),以獲得某種程度的優越感,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行為層面的差距對我們造成的自卑感。
然而,這種道德層面的詆毀很容易讓被嫉妒的人遭到更多人的懷疑,甚至被不公平地對待,從而對ta在人際關繫上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2.心理折磨
另外,被嫉妒的人則常常因為擔心「嫉妒」給自己帶來的人際關系的負面影響而感到不安,也因為害怕自己成為眾矢之而感到惶恐。這種擔憂和顧慮成為了他們巨大的心理折磨(suffer)(Smith, 2004)。
而嫉妒者,也會因為嫉妒而傷害自己的一些精神福祉。Bertrand Russell(1930)說,嫉妒是導致人們不幸福的最大的因素之一。嫉妒情緒的背後總是埋藏著羞恥感,而羞恥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情緒(點擊查看xxx)。此外,哈佛商業評論的曾發表過一篇相關文章,研究者對上百位管理者及他們的企業進行了十年的個案研究發現,不加控制的惡意嫉妒對個人的事業與企業本身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Smith, 2014)。
· 嫉妒的善的一面
善意的嫉妒通常能讓人們有一種被他人的成功或優勢所激勵的感覺。因此,人們會通過模仿、觀察學習、自我提升等方式嘗試接近或達到被嫉妒的人的成就。例如,當得知某位同事得到晉升之後,善意的嫉妒則讓人們更努力地工作以獲得升職。
善意的嫉妒有許多潛在的好處。2011年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的研究中指出,善意的嫉妒更有利於人們在測驗中創造力與智力的發揮,這種影響不同於「羨慕」,後者讓人們有更好的感受,但前者能讓人們有更大的動力和更好的表現(Wallace,2014)。
善意的嫉妒不僅對人們的行為有激勵意義,還在對認知層面有促進作用。Sarah E. Hill與她的同事在一系列實驗中發現,善意的嫉妒能夠改善人們的專注與記憶(Wallace,2014)。
在其中一個研究中,他們對200名被試進行隨機分組。其中一組被試在實驗開始前需要回憶一段過去善意嫉妒他人的經歷(嫉妒喚起);而另一組人則什麼也不做。此後,兩組人分別向「面試者」(扮演的面試者)做模擬面試。結果在面試過後,「嫉妒喚起」的一組比另一組被試更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面試過程中所提到的細節。
此外,從進化論的角度看,這種社會性的比較、以及其帶來的嫉妒也是不可避免的。它警醒著我們:其他人擁有了一些對於我們而言十分重要的東西(Hedges, 2012)。也是嫉妒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在殘酷的社會資源競爭中所處的位置,從而幫助我們決定是否調整、以及如何調整生存策略。
被人嫉妒怎麼辦?
1. 事實檢查(Reality Check)
在應對他人的惡意嫉妒時,我們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他們是否真的在嫉妒我?」。很多時候,人們會試圖表現得強大以獲得他人的特殊對待。但當他人並不如預期那樣關照自己時,人們會誤以為那是一種「嫉妒」(Eard, 2010)。但事實也有可能只是別人並不喜歡你刻意表現出來的強大,和嫉妒無關。
認為自己「是被嫉妒了」,是一種很容易被使用的自我防禦的工具,讓自己看不到自己真正的問題所在,反而強化了自戀。
2. 區分善意與惡意的嫉妒
當我們確定自己所面對的是嫉妒時,我們需要區分「無害」的善意嫉妒,和「存在潛在威脅」的惡意嫉妒。後者才是需要我們做出應對的「嫉妒」。這種情況下,研究者認為,與惡語中傷自己的人坦誠、直接(並不代表魯莽沖動)的交流,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3. 做好自己,不要為別人的問題付出自己的代價
「在籠子出生的鳥,會以為飛翔是一種病。」你不需要放棄你的優勢或成就,以獲得和嫉妒者之間更「融洽」的人際關系。
D. 詆毀和欺負道德模範什麼後果
道德模範,那是大家有目共睹,是大家公認選出來的,應受到大家的尊重。而詆毀和欺負道德模範應該受到大家的譴責,如果再嚴重,應該報警求助!
E. 為什麼總有些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別人
首先,它讓人獲得一種道德優越感。
批判者可能自己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只是過過嘴癮,但過完癮後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做過了那件事,自己也好像真的成了道德楷模。
正如一個故事所講的:
一位記者采訪某農民:如果你有一百畝田,你願意捐給國家嗎?
農民:我願意。
記者:如果你有一百萬,你願意捐給國家嗎?
農民:我願意。
記者:如果你有一頭牛,你願意捐給國家嗎?
農民:我不願意,因為我真的有一頭牛。
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如同上面的農民,只需要通過虛假的承諾,便顯得自己多麼高尚,而實際上怎麼樣,你懂的。
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為什麼讓一些人如此熱衷?
其次,它是某些人經歷了一些不公之後進行宣洩的出口。
比如,某人去醫院被亂收費,便認為醫生都是一丘之貉,從此逢人就控訴醫生。
等他去其他機構辦事,又內心陰暗地去揣測各種內幕,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
喜歡以偏概全的人,說白了就是認為全世界都欠他的,只有這樣他心裡才舒坦一點。
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為什麼讓一些人如此熱衷?
有種感覺,似乎為了讓自己不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就不能對別人的行為進行評論和定性。
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盡管這句話也是一種定性。
比如,隨地吐痰,不栓繩遛狗,高鐵霸座,不能批判么?
又比如,明星出軌,官員跋扈,鑒於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不能批判么?
對於道德,如果不能討論,這個社會就不會進步。
什麼樣的批判才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信口開河,而是正當批評?
1.當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他人或公共利益。
比如剛才說的那些,都屬此類。
而諸如讓座、捐款等等屬自願性質的事,即使做了可能會更好,但並不直接影響他人利益,也就不能妄加批評。
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為什麼讓一些人如此熱衷?
2.就事論事,不引申,不擴散。
有些人因為別人行為上的一點小瑕疵,進而武斷地批評甚至詆毀他的整個人品。
王先生工作認真,但沉默寡言,不太合群,於是單位總有人議論他。
「他態度太傲慢了,大家一起共事,怎麼能這樣呢?」
「哪只是態度問題啊,我看他是有自己的小算盤,自私自利。」
「這樣的人估計生活作風也不好,你有見他帶他老婆出來逛過嗎?」
體會過人言可畏,你就會知道,這個世界的一些好事者,他們煽風點火的能力永遠超出你的想像。
3.要求自己並做到。
一個不遵守道德准則的人,可以批評別人不遵守道德准則嗎?
看上去,這並不矛盾,實際上,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別人做到,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更大。
中國古話有雲,「德不配位」。
類似的道理,在生活中,一個人有沒有資格說一些話,是跟他的品格、言行和能力有關的。
況且,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的,常常是屬於自願性質而不應歸入道德范疇的事。
F. 經常在背後詆毀污衊別人也會遭到報應嗎
這個報應還會是有的。
首先,就是經常在別人背後說壞話的人,很容易被別人看不起,因為背後詆毀別人是一種道德品質比較低下的表現。其次,則會因此不會被別人信任,因為經常背後說別人壞話,其他人也會在心裡想會不會也在別人面前這么說自己,所以也就懷疑他,所以不會有太多的信任,不願意更進一步的接觸對方。
而背後詆毀污衊別人,說與妄言,屬於惡口,兩舌,而這都是屬於一種口業,我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這樣的惡口,兩舌,妄言的惡業,也會遭受到報應,但不是我們凡俗俗子所能夠看到的。
善惡報應,如影相隨,不會沒有報應的。
G. 惡意詆毀別人是怎樣的體驗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讓我們不如意的東西,很多時候需要我們發泄出去,不要讓這些是我們不開心的事情存在自己的心裡。
這樣的話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學會發泄自己的心情,但很多人不知道怎麼發泄,於是就想到了很多不好的手段,或者讓自己別人不開心的手段。
這種事情是違背了道德底線的,我們沒有辦法你不得過錯,在背後說別人不好的話詆毀別人,是觸犯法律責任的,所以我們心裡會有一種罪惡感,讓我們覺得自己很不好。
但是這種感覺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是說這種感覺是自己有道德的人才會有的感覺,如果自己本來就沒有道德那麼自己又哪裡來的不開心呢,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並沒有什麼毛病,這樣做很對,能夠讓自己開心有什麼不對的呢?
H. 誣告陷害、誹謗他人在道德層面有什麼規定
這兩個罪很容易被混淆,是因為有許多相同的地方,當然重點在於不同的地方.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但在二者還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們的主要區別是:一、客體要件不同: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誹謗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二、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誹謗罪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三、客觀行為不同: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誹謗罪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於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並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