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政立法是一種准立法行為

行政立法是一種准立法行為

發布時間: 2022-04-24 07:38:37

行政法的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是有權的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以及有權機關的授權,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制
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抽象行政活動。行政立法的涵義:行政立法是一種抽象的行政行為,其所針對的對象具有不特定性。行政立法是委託立法或叫准立法。行政立法是行政機關在職權范圍內的行為,其主體是法定的,許可權是有度的。行政立法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行政立法的結果包括行政法規和規章。在中國,行政立法大致有如下三點意義:第一,減輕立法的負擔。第二,現代行政國家的需要。第三,「因地制宜」的需要。 在中國行政法學的框架下,存在著授權立法和職權立法的兩分法。(1)授權立法。根據授權的來源不同,又可將授權立法分為以下三類:
a) 替代法律的授權立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簡稱為《立法法》)第9條的規定,應當由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事項,在尚未制定法律前,中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授權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b) 特別授權立法。例如《第七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1989年4月4日第七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c) 法條授權。即在制定的法律中專設一條規定國務院可以就有關問題制定行政法規。
(2)職權立法。職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憲法和組織法所進行的立法活動。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規,有力的促進了中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 (1) 國務院的行政立法許可權:a) 為領導和管理各項行政工作制定和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b) 尚未立法的事項先行制定行政法規;
c)憲法和法律規定范圍內批准。
(2)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3)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權:
依據地方組織法和相關法律,深圳、汕頭、珠海和廈門有地方規章的制定權。
(4) 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制定行政政策,發布行政命令和制定行政法規並頒布執行。
4. 體制
行政立法體制是指一個國家的行政立法主體的設置及其立法許可權的劃分,是一個國家整個立法體制的一部分。中國行政立法主體設置:
(1)國務院立法(制定行政法規)
(2) 國務院各部、委立法(制定部門規章)
(3)國務院直屬機構立法(制定部門規章)
(4)地方行政機關立法(制定地方行政規章)
(5) 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
5. 行政立法的效力涵義:
(1)行政法規、規章的拘束力和強制執行力;
(2)適用力。根據2001年頒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行政法規、規章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行政法規、規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Ⅱ 怎樣理解行政法和行政立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是指有權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制定並頒行有關行政管理事項普遍應用的規則的活動。
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行政立法的主體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建立的國家行政機關。由於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干預增多和行政權力的相對擴大,單靠立法機關立法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立法機關以委託立法方式,賦予行政機關以立法權;同時,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也是一種行政立法活動。
行政立法的內容包括: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法律規范;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的法律規范;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不同等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

Ⅲ 什麼是行政立法有什麼特點

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行政機關根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和發布專有關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屬行為。它是一種准立法行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立法行為。立法結果是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注意區別於行政規定~~~
不知道你還想知道什麼,需要特點,程序,效力等等嗎?

Ⅳ 什麼是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專(含憲法)創屬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含義:
行政立法:是指有權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制定並頒行有關行政管理事項普遍應用的規則的活動。

Ⅳ 行政立法的原則是

一、依法立法原則

依法立法原則包括法律優先原則與法律保留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法律優先,又稱法律優越或法律優位,是指行政行為應當受現行法律的約束,不得實施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就要求行政立法不得同現行法律相抵觸。因為法律優先僅僅要求行政行為不抵觸法律即可,並不要求所有的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所以是消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先原則表明,除憲法外,法律在效力上高於任何其他法律規范,法律的位階居於其他任何法律規范之上。法律優先原則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適用於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在內的一切行政領域。

2、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是積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它要求行政機關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相應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也就是說,行政立法必須具有法律依據。就立法來說,重要的事項應由法律規定,未經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不得以行政立法代為規定。法律保留的要求顯然比法律優先嚴格。法律保留分為絕對保留和相對保留。對於絕對保留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對於相對保留的事項原則上由法律規定,但在法律特別授權的情況下,也可以有行政立法來規定。

二、民主立法原則

在我國,民主立法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行政立法以保護和促進公民權益為出發點和歸宿。民主在內容上的涵義就是對大多數人的權益的實質代表,因此民主的行政立法在內容上必然體現為對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維護。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應當使公民充分參與。民主最初的含義是程序上的,即允許最廣泛的參與,最廣泛的意見表達。只有讓利益相關者的意志得到充分的表達,行政立法才能在程序上說是民主的。

Ⅵ 什麼是行政立法行為

1�行政立法的概念

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 它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第一,行政立法是行政機關的行為。

第二,行政立法是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所為的行為。這是行政立法同其他行政行為 的顯著區別。行政立法必須經過起草、徵求意見、討論、通過和公布等立法程序,這就使得 它與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由行政機關單方面作出決定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同。

第三,行政立法是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抽象行政行為。從行為的結果看,行 政立法的結果是產生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這些規范性文件並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 人或具體的事,而是普遍適用。

2�行政立法的特點

我國的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質和立法性質的有機結合。它既有行政的性質,是一種抽象行政 行為,又具有立法的性質,是一種准立法行為。忽視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

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主要表現在:①行政立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②行政立法所調 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務及與行政管理密切關聯的事務;③行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實施 和執行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實現行政管理職能。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主要表現在:①行政立法是有權行政機關代表國家以國家名義創制 法律規范的活動;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屬於法的范疇,具有法的基本特徵,即 普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③行政立法必須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

(二)行政立法的分類

依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行政立法作不同的分類。

1�一般授權立法和特別授權立法

行政立法依其立法權力的來源不同,可以分為一般授權立法和特別授權立法。

(1)一般授權立法

所謂一般授權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 和行政規章的活動。

(2)特別授權立法

所謂特別授權立法,是指依據特定法律、法規授權或者依據國家權力機關或上級國家行政機 關通過專門決議的委託,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行為。特別授權立法通常有以下特點:

①特別授權立法是單向的,即只能由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進行立法授權,或者上級行政 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進行立法授權。

②特別授權立法的授權方和承受方,都必須是憲法和組織法賦予有立法權的機關。
③特別授權立法的 「 立法權 」 基於法律、法規授權或委託決議而取得,因此,承受機關取得 代理權的,可以超出該機關原職責范圍內的立法權,而代行授權方機關的立法權力。

④對特別授權立法的程序、內容、范圍、時間必須有所限制。

⑤特別授權立法不能同憲法、法律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規定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依據行使行政立法權的主體不同,可分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1)中央行政立法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各部門制定部門規章的活動稱為中央行政立法。

(2)地方行政立法

地方行政立法是指一定層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規章的活動。

3�執行性立法、補充性立法和試驗性立法

依據行政立法內容、目的的不同,可以將行政立法分為執行性立法、補充性立法和試驗性立 法。

(1)執行性立法。它是指為了執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規以及上級行政機關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而 作出具體規定,以便於更切合實際情況的行政立法活動。

(2)補充性立法。它是為了補充已經發布的法律、法規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3)試驗性立法。它是指行政機關基於有權機關或法律的特別授權,對本應由法律規定的事 項,在條件尚不充分、經驗尚未成熟或社會關系尚未定型的情況下,先由行政機關作出有關 規定,經過一段試驗期以後,再總結經驗,由法律正式規定下來。

(三)行政立法的主體及其許可權

1�行政立法的主體

行政立法的主體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權,可以制定行政法規或行政規章的國家行政機關。 根據我國憲法、組織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行政立法的主體為:

(1)國務院。國務院是我國最高的行政立法主體,既有依職權立法的權力,又有依最高國家 權力機關和法律授權立法的權力。

(2)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這類行政立法主體,在其許可權內可以依法律授權立法。

(3)國務院直屬機構。它們的行政立法權來源於單項的法律、法規的授權,它們享有不完整 的規章制定權,即制定的規章要經過國務院批准後才能作為行政規章發布施行。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從我國組織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來看,省、自治區、直 轄市人民政府在其許可權內可以依法律、法規的授權進行行政立法。

(5)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根據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 地的市人民政府,在其許可權內可以根據法律和法規制定行政規章。

(6)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組織法規定,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 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法規,就其職權范圍內的行政事項制定行政規章。

(7)作為經濟特區的市人民政府。

2�行政立法許可權的劃分

行政立法許可權,是指行政立法主體行使相應立法權力的范圍和程度。它是行政立法的核心問 題,因為它既涉及到權力機關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立法許可權,也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行政機關之 間的立法許可權。

(1)國務院的立法許可權。《憲法》第89條第1款規定,國務院有權 「 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 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 。由此確定了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立法權。

(2)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立法許可權。國務院是由各部、各委員會、審計機關和直屬機構組成 的,根據憲法和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 決議、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由此確定了國務院各部委的行政 規章制定權。

(3)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許可權。根據《地方組織法》第51條的規定,省、自治區、 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 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規章。另外,地方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據同級權力機關制 定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四)行政立法的原則

行政立法原則是貫穿於行政立法的始終,通過各種行政法律規范所體現的一種基本准則。根 據我國的法律理論,結合我國的行政立法實踐,我們認為下述原則應當作為行政立法的基 本原則。

1�依法立法原則

「 依法 」 中的法主要指憲法和法律,但也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依法立法包含四層含義:(1)依據憲法和組織法規定的許可權立法;(2)依據法律、法規關於 相應問題的規定立法;(3)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立法;(4)行政緊急立法權的行使必須 符合憲法所設定的緊急狀態條件。

2�民主立法原則

民主立法原則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行政立法時,應通過各種方式聽取各方面的意 見,保證民眾廣泛地參與行政立法。

民主立法原則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行政立法草案應提前公布,並附以立法說明,以便 讓人 民有充分的時間發表對特定行政立法事項的意見;(2)將聽取意見作為立法的必經環節和法 定程序;(3)要向人民公布對立法意見的處理結果;(4)要正式公布已通過的行政立法文件, 對直接涉及公民權利義務的行政立法應特別規定實施時間;(5)設置專門的行政立法咨詢機 關和咨詢程序,對特別重要的行政立法進行專門咨詢,並作為必經程序;(6)違反民主立法 原則的行政立法應當視為無效。

3�加強管理與增進權益相協調原則

行政立法一方面要為國家行政管理活動提供具體的法律依據,從而保證行政活動的順利進行 ,維護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當行政立法涉及到對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行 為的管理時,必須注意規定得合理適當,不能不當地限制以至剝奪公民的合法權益,要注意 正確處理好維護行政權力的有效性與保障公民權利之間的關系。

(五)行政立法的程序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體依法定許可權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所應遵循的步驟、方 式和順序。具體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制定、修改、廢止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活動程序。

行政立法程序應由憲法、法律作原則規定,然後再由配套的法規作具體、詳盡的規定。根據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結合近年來的立法實踐,行政立法程序可以概括為 :

1�規劃

規劃,是指各級人民政府的法制機構,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所規定的任務,編 制有指導性的行政立法的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在一定時期里行政法規、 規章的擬定、修改、補充、清理等各項工作。

2�起草

起草是指對列入規劃的需要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由人民政府各主管部門分別草擬法案。

3�徵求意見

制定行政法規、規章最具有實質意義的程序是徵求意見。在起草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過程 中和初稿擬定之後,應當徵求公民、社會各組織的意見。

4�審查

審查是指行政法規、規章草案擬定之後,送交政府主管機構進行審議、核查的制度。

政府法制機構對法規、規章草案審查的主要內容有:(1)制定法規、規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以及上一層次規范性文件的規定;(3)是否在本 機關的許可權范圍內,是否有越權或濫用職權的現象;(4)法規、規章草案的結構、文字等立 法技術是否規范;(5)是否符合上報手續,以及有關的資料、說明是否齊備等。

5�通過

通過是指法規、規章在起草、審查完畢後,交由主管機關的正式會議討論表決的制度。

6�發布與備案

發布是行政法規、規章生效的必經程序和必要條件。發布的法律意義在於讓人們知曉必須遵 守和執行的行為規則,有利於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正確實施。

(六)對行政立法的監督

對行政立法監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的監督

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的監督,既可以是事前監督,也可以是事後監督。事前監督主要是針對 授權立法。權力機關無論是授權行政機關進行創制立法,還是授權行政機關進行執行性立法 ,都應該嚴格規定授權立法的目的、性質和范圍。授權必須是有限制的,不能無限制地授權 。

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事後監督的主要形式是審查行政立法行為,撤銷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 行政法規或規章。事後監督既可針對特別授權立法,又可針對一般授權立法。

2�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立法的監督

上下級行政機關的關系是領導與被領導、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根據行政隸屬關系,上級行政機關不僅有權撤銷下級行政機關違法的行政規章,而且有權撤 銷下級行政機關不適當的規章;不僅有權撤銷下級行政機關違法、不當的規章,而且有權改 變下級行政機關不適當的規章。

3�人民法院對行政立法的監督

人民法院享有審理行政案件、裁決行政爭議的許可權。由於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裁決行 政爭議時要參照行政規章,因此就要對行政規章進行司法審查,就要確定行政立法是否合法 有效,是否越權,是否違反法定程序。人民法院通過審查,如果認為相應行政規章違法、越 權或違反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就可以向相應行政機關或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人民代表大 會提出撤銷或改變的建議。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如果發現行政法規和規章與憲法、 法律相抵觸,可以不予適用。人民法院雖然沒有撤銷行政法規、規章的權力,但法院對違法 的行政法規、規章不予適用,也是對行政立法的有效監督形式。

Ⅶ 什麼是行政法什麼是行政法學二者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相關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學科。

1、分類不同

行政法是法律規范。

行政法學是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

2、涵義不同

行政立法的涵義:行政立法是一種抽象的行政行為,其所針對的對象具有不特定性。行政立法是委託立法或叫准立法。

從行使職能的機關的性質著眼,說明行政的含義的,是形式意義上的行政。從國家職能的性質著眼,說明行政的含義的,則是實質意義上的行政。

(7)行政立法是一種准立法行為擴展閱讀:

許可權

(1) 國務院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a) 為領導和管理各項行政工作制定和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b) 尚未立法的事項先行制定行政法規。

c)憲法和法律規定范圍內批准。

(2)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3)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權:

依據地方組織法和相關法律,深圳、汕頭、珠海和廈門有地方規章的制定權。

(4) 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制定行政政策,發布行政命令和制定行政法規並頒布執行。

Ⅷ 什麼是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公共選擇機制的特點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

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我國行政立法的公共選擇機制的特點:

1、中國政府管制不是建立在市場失靈的基礎上,而是一開始就用管制來限制、替代和消滅市場,它的核心是政府對資源的壟斷和分配權。

2、為了管制的方便,對公民實行「無權利推定」原則,即除非有法律的明確允許和政府的「恩賜」,否則推定公民沒有作出某種行為的權利。

3、由於限制了市場作用和個人選擇的空間,公共選擇的范圍就非常廣泛,或者說,在邏輯上沒有政府管不到的領域,行政法也隨之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4、政府管制總體上是一種從上到下的單項的公共選擇過程,公民的個人選擇遠未成為公共選擇的基礎。

5、共有產權與管制的非中立性,在中國,承擔者主要管制職責的政府職能部門往往既是法定的行政管制者,又是產業的主管者或公有產業的老闆。

6、公共選擇缺乏一種以個人選擇為前提的合法的、充分的激勵機制。

7、中國的公共選擇體制是一種高度集權的縱向體制,在政府之外,很少存在與之制衡的多元分散的利益集團。

8、就時空上的特點而言,19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公共選擇體制一直處於轉型發展時期,這一過程既產生了大量創租、尋租機會,也使選擇的結果喪失了確定性,或難以預測均衡。

熱點內容
刑法中的領水 發布:2024-11-07 20:15:26 瀏覽:254
有律師法院怎麼還指派l法律援助呢 發布:2024-11-07 20:14:01 瀏覽:648
司法拍賣麗水 發布:2024-11-07 19:46:51 瀏覽:494
法院內網涉及 發布:2024-11-07 19:46:41 瀏覽:331
勞動法保密協議ppt課件免費 發布:2024-11-07 19:15:39 瀏覽:769
李永軍民法 發布:2024-11-07 18:18:21 瀏覽:669
格式條款合同法解釋 發布:2024-11-07 18:02:00 瀏覽:830
合同法原理在建設工程合同中的應用 發布:2024-11-07 17:55:40 瀏覽:190
森林防火條例及禁火令 發布:2024-11-07 17:51:11 瀏覽:821
司法考試幾月份報名 發布:2024-11-07 17:43:5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