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談法治

談法治

發布時間: 2020-12-22 12:55:15

A. 法制徵文。暢談學法心得,闡釋法律精神,謳歌見義勇為的人和事,抨擊違法犯罪行為。

犯罪,犯法它們是兄弟?不,不是。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
犯法,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它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顆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
不要自以為是地說:「我們是未成年人,犯罪沒有關系。」在此,我要嚴肅地告訴你:「不,你說錯了。18周歲以下的我們是不能犯這5種罪的:殺人、放火、搶劫、投毒、故意傷害造成他人重傷。」
不也不要滿不在乎地說:「我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情。」因為,就拿我們認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投毒來說吧。
曾經有多少人這么認為過:毒品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寫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堅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這么認為過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認為它離我們遙遠,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呀。說不定,在無意中,毒品已經走進你的生活。
與法律作朋友,與犯罪作戰斗。我們要知法、懂法、用法,學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以何為榮?以何為恥?這樣的思考,人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並且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歷久彌新。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榮辱觀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方面是社會用以評價人們行為的道德價值尺度;另一方面,是個人對行為道德價值的自我意識。簡言之,榮辱觀包括了對人們行為的道德價值所做出的社會客觀評價和本人的主觀意向。在存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兩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沒有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引導,就沒有個體價值觀的匡正。沒有個體價值取向的扶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構建只能是空中樓閣。生活中,一些人以追求經濟與效益為名,行欺行霸市、違法亂紀之實。他們看到了市場經濟是利益經濟、效益經濟,但卻忘卻了市場經濟同樣是信用經濟,法制經濟。而信用經濟、法制經濟的構建,正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在要求與題中之義。
時代呼喚精神動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間。在鞭撻丑惡的同時,我們弘揚世間的真情,秉承人性的光輝,用一己之力,用實際行動勾勒出人世間不可或缺的真善美。「神舟六號「一飛沖天,奏響了中國太空探索的號角,更凝聚了幾代航天人的無私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與報效祖國的拳拳愛國之情;濮存昕擔當」預防艾滋病義務宣傳員「,他走上街頭義務獻血,與艾滋病友如兄弟般握手相擁,展現的是崇尚科學,關愛生命的高尚情懷;大學生洪戰輝12歲起扛起家庭重擔,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在背起妹妹上大學的故事裡感動了世人,感動了中國;中國女排17年磨一劍,自強不息,苦盡甘來,用輝煌的戰績詮釋了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偉大精神;更有我們華工的丁靜教授苦心孤謚,潛心鑽研,揮灑著華工人的赤誠熱血,無愧於」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在前人的事跡里,我們追尋人生的價值,我們探求人性的光輝,讓天地間永不休止的浩然正氣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我們以何為榮?我們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為人民服務為榮!我們以何為恥?我們以危害祖國、背離人民、見利忘義為恥!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肩負著現代化建設的艱巨重任,承載著民族興旺的光榮使命。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中,在弘揚時代精神,樹立科學品格的征途上,大學生責無旁貸!實踐榮辱觀,我們更要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用無悔的青春創造閃亮的人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前行,作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堅定踐行者!

芸芸眾生中,我,只是滄海一粟。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我更像個無知者。但我不因渺小而枉自菲薄,不因無知而自矮三分。在追逐夢想的征途上,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征程中,我時刻不敢放鬆自己。在社會變革的年代裡,在物慾面前,在喧囂聲中,我要以青春的昂揚,以年少的銳氣,堅守誠信,守住本分,堅守勤奮,守住理想,堅守科學,守住信仰,堅守信念,守住精神,以榮辱觀為科學指引,用昂然銳氣在天地間書寫一個大寫的人生!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寫道:「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燒起來。」燃燒起來,讓生命之光燃燒起來!讓明辨榮辱的智慧之光燃燒起來!讓辨別美醜的心靈之光燃燒起來!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中國人民都在期盼2008,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2008;因為二OO八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將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這是十三億華夏兒女,遍布全球的所有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心願,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中國人民經歷了太久的等待,作出了太多的努力,積聚了太深的奧運情感。2007正向我們揮手告別,2008正向我們踏步走來。隨著雅典奧運會聖火的熄滅,五環旗從愛琴海邊來到了萬里長城腳下,世人關注的目光也從雅典轉而投向了北京,投向了這個東方法制之都。那象徵著奧林匹克精神的五環旗也在飛速發展的中國上空徐徐升起。歷史的風霜磨礪著一個民族的錚錚傲骨,歲月的雨雪鍛造了這個民族的不屈靈魂。
「迎奧運、講法制、樹新風」,「法制奧運,和諧奧運」,這一口號在街頭巷尾已隨處可見。它的流行,顯現出我們對於北京奧運會的熱度,也意味著我們作為東道主應有的風度。
法制,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2008年,我們將迎來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培養良好的法制習慣就成為當務之急。中國素以「法制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但是,僅僅憑先人留給我們的這些名聲,不足以撐起這面奧運大旗。一個人如果不計法制,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法制的歷史教訓。
法制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法制修養,人的法制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法制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法制的習慣,使法制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法制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法制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法制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本文由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法制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法制,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法制的行為。
同學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請堅信,我們的智慧將使五環的色彩更加絢爛,我們的青春將使奧運的精神更加輝煌。我們會用實際行動,讓法制之花開滿校園,讓奧林匹克精神永世不朽!

B. 結合有關事例,談談法治政府、服務性政府離我們多遠急~~~

是09社管班的同學嗎?
我是老師,題目不是很難,就自己好好寫寫吧。

C. 請你談談法治建設如何為政府工作任務的實現保駕護航。

從目前的社會情抄況來看,我們的政府工襲作也的確需要用法治來維護了,否則,很多規劃和方案很難得到落實,很多的工作任務無法完成,有了法治的保駕護航,政府的工作會更加容易開展,對於那些故意阻礙政府工作的人和機構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震懾。

D. 談談法治與德治的辯論關系

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輔助手段。
以法治為根本,主要的。

E. 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法治思維方式

法治思維說到底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

F. 談談法治原則在偵查的過程中的意義 不少於三百字

偵查的法治原則,是指偵查立法、執法所應遵循的基本准則和要求版,它高於法律規則,權並對法律規則的制定和實施具有指導意義。在內容上,它往往由一國憲法、刑事實體法、程序法、警察法等相關法律加以確立,是刑事法治、程序法治和警察法治的復合體。按其適用范圍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一般性原則和具體性原則,前者是指適用於憲法或刑法、刑事訴訟法等基本法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則;後者則指僅適用於偵查程序,僅對偵查活動具有指導和約束意義的原則。

G. 根據2016兩會從當代大學生角度談談法治中國如何堅守「公平正義」,該怎麼做

1、公民要堅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要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2、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增強權利意識和法治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3、公民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共同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4、公民要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做到有序的政治參與。

H. 請結合具體案例談談法治思維的意義

1、法律思維方式的指導作用,指導我們遵紀守法,沿著正確的社會道路前行,更好地在社會中生活和發展。結合守法和違法的事例。2、法律思維方式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

I. 結合小悅悅事件,請談談法治和德治的關系(論述題)

小悅悅事件」發生後,立刻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反思。一項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痛感當前社會日趨冷漠。
小悅悅離我們而去,隨之又有幾起兒童因交通傷害死亡的事件也被曝光。如果說,18個路人的冷漠具有社會普遍性,那麼,接連數起孩子因交通傷害而過早夭折同樣不是個別現象。在拷問人性良知和社會道德淡漠的同時,我們也要反思「小悅悅事件」所反映出的兒童權益保護問題。如何看護好孩子,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家庭、政府和社會該怎麼做呢?
廣東佛山「小悅悅事件」發生後,立刻引起全社會的強烈的關注與反思。不僅國內,更在海外社會掀起軒然大波,這是海外關注中國「道德話題」曝光率最高的事件之一。有人說,「小悅悅的死」引起了人們心靈深處的震撼,人們紛紛呼籲我們應該「拒絕冷漠社會」。
但是,有專家認為:對「小悅悅事件」的反思,既不能停留在道德批判,也不能只呼籲通過立法來懲罰「見死不救」,完全忽視另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應該真正把孩子作為一個權益主體來對待,這樣才能全面體現全社會對兒童的保護。
■評論
在全社會建立保障兒童安全機制
應該真正把孩子作為一個權益主體來對待,因此,在一些場合我們有意無意地忘卻了對他們應有的保護。真正重視孩子作為權利主體的獨立權益,而非成人的附屬品,我們才有可能站在兒童的角度,在全社會建立起保障兒童安全健康成長的機制。
必須承認,孩子夭折,父母所遭受的痛苦絕對高於任何人,但同樣要正視,不少孩子即便就在父母的眼皮底下也同樣陷入滾滾車輪之中,留下斑斑血跡,尤其是農民工子女,因為忙於生計,家長更容易疏於監管與照顧。對於兒童的保護,從來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也不是一個家庭個體的問題,但是人們往往將其視為私事。其中,有家長疏忽照顧而釀成的慘劇,也有家長人為製造的傷害,更有家長萬般無奈下導致的局面。我們始終未能真正把孩子作為一個權益主體來對待,因此,在一些場合我們有意無意地忘卻了對他們應有的保護。
一些國家或地區對於孩子的保護是近乎嚴苛的。比如,有的對非成年人從事商業活動的時段、時長,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否則構成違法;有的要求製造商對未成年人的用具有額外的照顧與設計;有的立法嚴格禁止未成年人乞討;有的對於父母虐待孩子、獨留孩子、疏忽照顧孩子的行為,不管出發點如何,都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倒不是說,所有對兒童的保護都應該訴諸法律,因為法律能為保護兒童權益做多少,很大的程度取決於社會的一種共識,而這種共識又是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從法律的角度上,「小悅悅事件」應當引起深刻反思,特別是司法機關在當前司法習性下的反思,包括司法倫理對社會倫理影響的反省。
全社會可以為孩子做的還有很多。首先真正重視孩子作為權利主體的獨立權益,而非成人的附屬品。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站在兒童的角度,在全社會建立起保障兒童安全健康成長的機制。
在兒童權益保障方面,首先父母要提高監護意識,兒童不僅僅是自己的骨肉,孩子更是一個有生命、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不是父母的財產,子女與父母平等,父母無權虐待孩子,無權以愛之名使用暴力。而對於孩子的監管照顧更要盡謹慎義務,據報道,目前交通意外傷害在我國已成為1-14歲未成年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小悅悅在自家店鋪外遭遇交通事故,無論如何其父母對其疏忽照顧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全社會都要樹立關愛意識。太多事例說明,有些責任絕非個體所能背負的。比如留守兒童問題,校園暴力問題,比如母親殺害腦癱雙胞胎兒子後自殺的案件。「小悅悅事件」折射出廣大農民工在教育、看管孩子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此,政府應增加更多的投入與公共服務,社會要給予更多的支持,使他們能更好地參與經濟發展,在增加收入同時,也能更好地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觀點
小悅悅事件 不能忽視於父母的法律責任
「小悅悅事件」事件,肇事者的法律嚴懲肯定的,即使對那18路人的道德的譴責也連綿不絕,但有誰想過小悅悅父母的責任,特別是法律責任呢?
美國法律規定,不得讓不滿12歲的兒童脫離監護獨處,否則會受到法律制裁。
在國內,對於悅悅的父母說安慰的話都不夠,怎麼可能還會將他們送上法庭呢?於心何忍?於道德何忍?但是,到底是以人治人 還是以德治人 還是以法治人呢?
或許很多已經為人父母或者還未為人父母的都會說,娃兒長了腳,總有看不到要亂跑的時候,咋個能說是父母的責任呢,特別是法律責任。我們國家對監護人定義:
一、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二、監護人的三項職責:1、監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它合法權益;2、為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處理各項法律活動;3、育被監護人。
三、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
1、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願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四、《未成年保護法》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由此可以看出,監護人必須監護被監護人的人身、包括生存權,所以父母對於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未成年孩子沒有盡到足夠的監護責任而導致孩子受到人身、財產以及其他權益的損失的,都應該負以上相關責任,任何的無法時時刻刻照顧好孩子的理由都不應該作為法律辯解的依據。
(本期稿件由文英供稿)
■背景
在線調查「小悅悅事件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新浪網,對4065人進行的在線調查發現,85.1%的受訪者一直在持續關注「小悅悅事件」。受訪者中,「80後」佔28.8%,「70後」佔37.7%。
50.3%的受訪者表示,如果自己在現場,「一定會」向小悅悅伸出援手。26.9%的人表示「可能會」,15.5%的人覺得「不好說」;僅7.3%的人表示「應該不會」或「一定不會」。
至於當時的「18名路人」為何沒伸出援手,70.7%的受訪者覺得原因是「怕惹禍上身」,56.6%的人認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作祟」,29.1%的人歸因於「大家都無動於衷,誰也不願出頭」,還有10.5%的人相信「18名路人當時沒看清楚」。
此外,多數受訪者(87.7%)痛感當前社會日趨冷漠。不少人留言提出: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才是殺死小悅悅真正的兇手。
什麼原因造成了社會冷漠?在受訪者眼中有兩大主因:一是「『南京彭宇案』等案例暗示公眾做好事可能會吃虧」(65.7%);二是「社會安全感不夠,人們自保心態重」(64.1%)。
其他原因還有:「現在社會怨氣太重,缺少溫暖」(49.4%)、「自利主義盛行,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小利益」(45.1%)、「許多人自身利益常受侵害,無暇顧及他人」(37.2%)等。
同時,76.3%的受訪者直言,「小悅悅事件」讓自己反思是否曾是冷漠大眾中的一分子。57.5%的人決心就算將來權益受損、生活艱辛也不會對他人冷漠。調查中,71.3%的受訪者主張將「小悅悅事件」及其相關討論,真實、全面地寫入德育教材。86.1%的人呼籲全社會對「小悅悅事件」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與反思。
■鏈接
小悅悅肇事案的法律爭議
最近,小悅悅肇事案已經進入了司法程序,第一次撞到小悅悅的肇事司機已被抓獲,而檢察院亦以過失致人死亡罪批准逮捕。然而,這一逮捕決定引發爭議,因為這次肇事案件視頻清楚的顯示出肇事司機是在制動不及時而撞到了小悅悅並將小悅悅捲入車底。而在其汽車停留片刻以後,肇事司機居然繼續開車,而造成小悅悅二次遭受車輪碾壓的結局。就第二次碾壓行為來看,肇事司機如何能定過失,實在讓人疑惑。
首先,肇事司機在撞到了小悅悅之後立即停車,那麼,他肯定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而按照當時的情況,小悅悅只能在其車底之下,那麼,該司機明知小悅悅已經在車底下而繼續開車碾壓,完全可能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小悅悅是一名兩歲女童,身體的抵抗力顯著較弱,如被汽車碾壓,必然性命難保。在如此確定的客觀事實面前,肇事司機居然還繼續開車碾壓,按照刑法的理論來講就是具有明知危害結果必然發生而繼續實施危害行為的直接故意。退一步講,如果說肇事司機的殺人故意無法確定,至少亦應構成傷害故意。
肇事司機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後說「以為他人業已死亡」,他在發生交通事故後,沒有查看小悅悅的傷情,就直接判斷小悅悅死亡,這完全背離了人類的經驗法則。
從本案的全程錄像來看,肇事司機故意傷害或者故意殺人的心理態度是明確的,而由於其後又有一輛機動車碾壓小悅悅,那麼,這就涉及因果關系的認定問題。當然,在第二位司機對小悅悅的碾壓行為是否獨立造成小悅悅死亡的事實不明的情況下,從存疑有利於被告的原理出發,因此,第一位肇事司機應當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或者故意殺人罪(未遂)。結合在殺人故意和傷害故意之間的認定存在疑問的情況下,以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追究第一位肇事司機的刑事責任,已是最為慎重的做法。

J. 談談法制或對法律的感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成為國家基本方略和全社會共識。以依法治國為核心內容、以執法為民為本質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以服務大局為重要使命、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逐步確立。全社會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遍增強,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
━━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同時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並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各項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隨著法律規定、司法體制、維護權益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權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公民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全面保障。
━━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中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和司法的組織法制和工作機制,保證了行政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類公開辦事制度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公安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
━━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不斷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監督合力和實效不斷增強。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監督。人民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監督行為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公眾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監督渠道不斷拓寬。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證了對國家公務人員的監督有力有效。二、中國特色的立法體制和法律體系

熱點內容
簽約個人法律顧問 發布:2025-01-22 20:27:38 瀏覽:514
民事訴訟法主管 發布:2025-01-22 20:00:28 瀏覽:625
2015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2 19:59:36 瀏覽:764
東南司法所 發布:2025-01-22 19:51:40 瀏覽:990
侵害姓名權法律責任股東 發布:2025-01-22 19:28:40 瀏覽:117
婚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 發布:2025-01-22 19:08:19 瀏覽:760
所謂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8:58:05 瀏覽:598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