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不屬於道德經的評價

不屬於道德經的評價

發布時間: 2022-04-25 16:22:10

道德經的一些問題,求助

3 人贊同了該回答

問題的參考答案:(適當參考,可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出選擇)
1.以下說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仁義禮智B.恭寬敏惠C.清虛卑弱D.和靜清寂(選擇C,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恃)
2.在《道德經》中,下列選項不屬於「反」所具有的含義是
A.相反相成B.禍福相依C.道法自然D.反向思維(選擇C,其餘三個都是「反者道之動」中「反」的具體含義)
3下列不屬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觀點是
A.水不與其他事物爭地B.水柔弱而不爭強C.水善於處下而不爭上D.水可以洗凈自己的污濁(選擇D,D是「孰能濁,徐之以清」的內容)
4.「大國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義是
A.卑鄙齷齪之意B.處在水的下游C.指地位微賤的人D.比喻眾惡所歸的地方(選擇B)
5下列不屬於《道德經》中對於「道」的觀點的是
A.弱者,道之用B.道可道,非常道C.天之道,利而不害D.忠恕之道(選擇D)
6.游擊戰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所體現出的道家智慧是
A.柔弱勝剛強B.上善若水C.哀兵必勝D.為而不爭 (選擇B)
7下列選項中屬於對《道德經》評價的是
A.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B.「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D.「帝王之上師 臣民之極寶」 (選擇D,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評價)
8.下列有關老子所講「無為」的含義錯誤的是
A.不多為B.不作為C.不妄為D.有所不為 (選擇B)
9.關於道教與道家的區別說法錯誤的是
A.道家追求精神境界,道教追求治國方略B.道家產生於先秦時代,道教產生於漢代C.道家講哲學智慧,道教叫方術養生D.道家創立者是老子,道教創立者是張陵 (選擇A)
10關於《道德經》所講內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道德經》是一部講戰爭用兵的書B.《道德經》是一部講治國管理的書C.《道德經》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D.《道德經》是一部講哲學智慧的書 (選擇C)
11動善時的正確意思是
A.海水寬廣、清澈 B.水善於掌握機會C.水能容納萬物D.水給予人好處、利益的同時給人以尊嚴 (選擇B)
12.下文中可以體現老子節儉思想的是
A.物壯則老B.上善若水C.聖人無常心D.治人事天莫若嗇 (選擇D )
13下列不屬於「政善治」的觀點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B.好的政府應該清廉C.好的政府應該公平D.做人要多才多藝 (選擇D.因為D是「事善能」的觀點)
14.下列對《道德經》中的「道」和「德」解釋正確的是
A.「道」就是講事物發展的方向、道路和規則B.道者,物之所得C.德者,物之所由D.「德」就是講事物發展的方向、道路和規則 (選擇A,其他選項都有混淆含義)
15.下列與「反者道之動」無關的詞語是
A.相反相成B.大巧若拙C.大音希聲D.相得益彰 (選擇D)

② 道德經的歷史影響,該如何評價《道德經》一書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專子》、《五千屬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因此自古道家修行者用《道德經》來指導修行,約束自心,皇帝用《道德經》來治理天下,將帥用《道德經》來制定戰略。總而言之,「道」乃萬事萬物之源,《道德經》作為一本解釋「道」的內涵的經書,自然無所不能了。

③ 道德經的歷史影響,該如何評價《道德經》一書

道德經不只是哲學,更多的是老子自己在講自己是如何體驗「道」的,「道」體驗起來像版什權么。簡言之,老子說:他通過靜坐觀想,達到了一種更高的意識維度,體驗到了更基本的存在本體,這種體驗是超越唯物、唯心二元論的。
南懷瑾等稱之為「心物一元」。
正因為這是一本講體驗的書,所以有很多後來人效仿他的方法去修練。所以有道教的產生。把道德經當成哲學來解讀,是解放後大談辯證法的惡果。自古以來,中國人是把這本書當成某種超驗之物的。

④ 道德經點評

雖然你只需要隨便點評一句道德經就行了,我還是把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的內容和你解釋一遍吧。 第四十四章的原文是這樣的: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段話的意譯就是:名位和自身存在價值相比哪個值得愛惜?自身存在價值和身外財貨相比哪個更重要?得到名位財貨與喪失自身存在價值相比哪個有害?過分貪求名位必耗費大量心神,過多積藏財貨必招致重大禍害。所以,知道適度的滿足就不會招致屈辱,知道適度而止就不會招致危殆,知足知止則自身可長生久安,國家可長治久安。 最後對於這一章的點評是:本章主要講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即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老子提出:名與身相比,身與貨相比,哪個重要?此處的「身」不僅指身體或生命,它還包括自身存在價值、人格尊嚴等含義。老子縱觀古今,多少人在名利擾攘中喪失自我而成為外物(名利財貨)的奴隸。他喚醒人們從外物的奴役中醒悟過來,找回自我,做一個真正的人。老子又說:「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過分追求名位必大耗心神,大量積累財貨必招致重大禍害。此乃警世之語。環顧世間,折騰於名利圈中,喪失自我而不能擺脫者,豈非大有人在。此即所謂「鳥為食亡,人為財死」。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說:「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此言正可為本句之注。此處說「甚愛」、「多藏」,是指過分的、貪得無厭的慾望,並非否定人的正常慾望。老子深知外物對人的生存之不可缺,所以他用比較之詞來說明兩者孰輕孰重,而不是絕對地拒斥外物。他只是告誡世人,追求外物要適度。適度,就是符合自然規律(即道的規律)。甚愛,多藏,是對外物的過度追求。過度追求,就是違背自然規律,不符合道的原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此為本章結語。老子告誡人們,要從過分醉心名利中醒悟過來,在名利面前要知足知止。這番話主要是針對當時侯王公卿士大夫等統治階層爭權奪利、貪得無厭、相互傾軌的社會現實發出的質問和批判。這是哲人老子對當時人生、社會、政治的深入體察和反思之後得出的極具哲理之言,具有普遍意義,對於一般人也是適用的。凡事皆有一個「度」,過猶不及,超過自然規律允許的「度」,必將以災難和失敗告終。在人們追逐名利的紛紛擾擾中,因不知足不知止而傷身害命者,豈非大有人在?在人類向自然界索取中,因不知足不知止破壞生態平衡而引發的災難,豈非歷歷在目?知足知止,是針對人的慾望無限擴展說的。意思是要把慾望節制在一個適宜的程度上,即合於自然規律的范圍內,並非要人消除合理欲求。至於有人把老子這句話理解為消極保守,不求進取,那是對老子原意的誤解。知足知止,不僅是個人修養問題,而且是涉及個人與他人。個人呢與自然界的關系的問題。知道適度而足而止,不貪不爭,則人與人,國與國,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兩不相傷。老子的道德經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悟的地方,以上這些僅是一例。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_^

⑤ 道德經的作品評價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內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容實腹為務。
——唐玄宗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並在其中。
——宋太宗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范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
——張岱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尼采
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
——威爾·杜蘭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
——施羅德(德國總理)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普利高津(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⑥ 如何評價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是老子講如何做人,做事,治國,平天下的哲理,語言朴實深刻,說理透徹,並不玄幻,只是由於時間久遠,語言習慣差異大,而使後來的人理解錯誤,加之自莊子起,有意歪曲老子本義,至使道德經成了一本如同周易的玄學。例如道,原本是老子的一種發現,是對自然現象的發現,可從莊子開始就完全歪曲了老子道的含義。老子說,道是萬物的母親,我們就應該仔細想想,那萬物的母親是誰。是什麼?就不會造成錯誤的結論。首先,我們可以想想,人和動物植物的母親是什麼?也就是說人和動物植物是怎麼用產生的?不就是兩性結合產生的嗎?兩性就是一種自然現象,兩性結合產生萬物,古人叫異相求,同不濟。我們現在仔細想想,萬物都不是這樣生成的嗎?老子把這種現象稱為道,即萬物生成存在之道。合於道就存在,違背道就消亡,這是不是真理?老子說道是無,無既無形,道不是一種有形的,即不是物質性的存在,是一種作用過程,老子發現的就是這種自然現象。後來的我們覺得你很神奇,實際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就是決定萬物存在的那種自然現象,也可以說就是萬物的生命。老子論道,並不是專論自然現象,而是為了論為人,做事,治國,平天下之理。所以老子引進了德這個述語。那麼德又是什麼呢?德是老子把道化生萬物的那種作用人格化稱為德,而且是大德,天下最高尚的品德,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叩無偽,不胡作非為,道化生萬物卻從不胡作非為,道化生萬物,即無不為,因為什麼都是道所為,無一例外,所以叫無不為。而到莊子那裡無為就成了無所作為,四大皆空,無所事事,墮肢體,黜聰聰,完全歪曲了老子本義。

⑦ 在老子的《道德經》里,有哪些觀點一直被人誤解

我還不具備評價老子《道德經》的能力,當然對哪一句話爭議最大也不好妄加評論。

老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對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歷朝歷代人修身、治家、平天下無不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底全在道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化的根基,這種思想最早來源於上古伏羲及黃帝時期,經歷堯、舜、禹、夏、商、周之後,一直到老子時期得以形成道家學說,老子是道家學說主要創立人之一,道家學說是中華文明的根基,除儒家學說外,各類思想學說都是以道家學說為基礎,如黃老學說、縱橫派、修真派、楊朱學派、老莊學派、法家學派、佛家學說等都深受道家學說的影響。

道家思想貫穿整個中華歷史,縱觀中華歷史事件,無時不刻都閃現著道家思想的影子,它是中華之魂,影響著每一個炎黃子孫,正是有道家思想的存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當然,道家思想中有些消極的東西,有些觀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跨越兩千多年,認知、觀念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們不能用今天的評判標准來對待先賢。應弘揚合理的成分,拋棄消極糟粕的東西,在揚與棄中批判吸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⑧ 如何評價《道德經》

以儒講道,十不存一

⑨ 不屬於《道德經》的評價是什麼

這是什麼問題?

熱點內容
以下哪些屬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4-11-07 13:55:49 瀏覽:484
公司輪崗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1-07 13:50:14 瀏覽:302
經濟法的答題技巧 發布:2024-11-07 13:50:04 瀏覽:903
公務員行政法考點 發布:2024-11-07 13:16:58 瀏覽:153
司法e通行 發布:2024-11-07 13:02:24 瀏覽:762
道德經眼裡 發布:2024-11-07 12:57:04 瀏覽:872
私下簽訂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7 12:51:01 瀏覽:946
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讀 發布:2024-11-07 12:40:13 瀏覽:52
經濟法年假試用期 發布:2024-11-07 12:26:11 瀏覽:270
合同法分則案例ppt 發布:2024-11-07 12:23:35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