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佛法治毒龍

佛法治毒龍

發布時間: 2022-04-25 20:04:06

① 安禪制毒龍代表什麼數字

安禪制毒龍,龍都是一條一條的,所以代表1。

出自唐代王維的《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這是一首寫游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托映襯山寺之幽勝。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

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詩歌構思奇妙、煉字精巧,其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來被譽為煉字典範。


譯文:

不知香積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數里,就進入了白雲繚繞的山峰。

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鍾?

山中泉水撞擊危石響聲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顯的寒冷。

日暮時分,獨自在空寂的潭邊,安禪入定以治伏塵俗的毒龍。

注釋:

過:過訪,探望。香積寺:唐代著名寺院,有爭議,一說香積寺在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故址已廢。

一說在河南汝州,今風穴寺,唐時稱香積寺。

入雲峰:登上入雲的高峰。

鍾:寺廟的鍾鳴聲。

咽:嗚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為高聳的崖石。

② 釋迦牟尼老虎,毒龍,蜂蜜故事的感悟

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們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只老虎,旅人頓時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顆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像它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有這藤蔓,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不禁
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涌、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墜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栗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啃著藤蔓。旅人拚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

旅人:這旅人是指我們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我們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我們有何想法?有何感觸?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
老虎:飢餓的老虎所譬喻的,既是我們自己的死亡。
松樹:接著我們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有二十年可活著,但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
老鼠:咬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在相互地縮短著我們的壽命。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墜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一大事。
毒龍:顯現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指我們自己內心的貪欲、嗔怒、愚痴。「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則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墜入。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 財、色、名、食、睡。 一天之中,我們不斷所想的,持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③ 誰能跟我說一下佛教中有關龍的描述

佛教中天龍八部之一,Naga。在佛經中,龍王Nāgarāja 名目繁多,如《妙法蓮華經》稱:龍王有八,一為難陀龍王,二為跋難陀龍王,三為娑伽羅龍王,四為和修吉龍王,五為德義迦龍王,六為阿那婆達多龍王,七為摩那斯龍王,八為伏缽羅龍王。
龍和佛教的關系目前在學術界還有爭議,一說中國的「龍王」崇拜是隨佛教從印度傳入的。理由是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無"龍王"崇拜。在漢代之前,只有」龍神」,而無「龍王」。隋唐之後,佛教信仰傳入中國,龍王信仰遍及中土。
另一種說法則是印度佛教中的龍是由中國傳去的,經過印度人的再創造,成為「龍王」。隨著佛教的東傳,龍王崇拜又隨之回傳至中國。其理由有七:
其一,中華民族的龍文化源遠流長,據有條有理發掘,最早的龍形象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一條距今七八千年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其次是舉世矚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殼龍。 第三是黃梅縣白湖鄉張城村焦墩遺址發現的用卵石擺塑的一條巨龍。第四是眾所周知的內蒙古三星他拉玉龍等。這些都充分證明龍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國便十分普遍,同時也證明龍文化是中國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來文化。
其二,據目前所見印度龍的最早考古資料,是公元前一世紀的壁畫《龍王及其家族》,和紀元前後的《龍族向菩提樹禮拜》,晚於中國的遼寧查海石塊龍約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記載方面,據目前所知的史料來看,印度有關龍的文字記載,最早是龍樹於公元二世紀左右所寫的《智度論》,這一記載距今僅1800年左右。而中國有關龍的記載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龍」字以及崇拜龍的一些記載 ,這說明在3500年前中國的龍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國龍文化自形成之後,不僅在國內迅速傳播,而且很快傳到國外。印度佛教中的龍當是由中國傳過去的。傳播路線可能有兩條:一條是經中國西南地區傳入。據考古資料,早在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傳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區;在秦漢早期中國西南地區就和印度之間有了頻繁的商品貿易。因此中國的龍崇拜經由這條途徑傳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龍文化傳播的另一條路線是西域絲綢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與西域有接觸,傳說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達蔥嶺以東地方。商滅夏之後,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區,到達甘肅等地之後,繼續向西遷徙,進入西域的焉耆國。後來,這些遷入焉耆國的龍氏族部落至晉代時成為該國的統治者,並以"龍"為姓。他們把自己的龍文化帶入西域是肯定無疑的。
其五,從語言學角度來說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沒有「龍」的專用詞,「龍」是和「蛇」合用一個詞來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話中,雷電是騎白象的大神因陀羅手持雷鑿造成的。中國龍傳入印度之後,龍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羅,成為風雨雷電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詞又來表示「龍」了。
其六,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龍的傳說約有20則,其中西域五則,北印度五則,中印度十則,而南印度一則也沒有。從內容來年,龜茲、於闐的龍傳說與中國古代的龍傳說很相似,有乘龍及龍與婦女交合而生龍種的傳達室說,而與佛教毫無關系。而《大唐西域記》中關於蔥嶺以南、鄰近印度的龍神話傳說,其內容則與佛教中的人物有關。這也可說明西域是中國龍文化傳入印度的一條路線。
其七,中國原始的龍,具有較多的蛇形象和屬性,印度龍也一樣,與蛇有密切的關系。在佛教的繪畫雕刻藝術中,龍王的頭部後面一般都有一個展開的有三五個或七個頭狀物的眼鏡蛇冠子。另外,佛經還常有「毒龍形狀如蛇」的說法,也說明印度龍具有蛇的屬性。
佛教中的龍與中國龍也存在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其一,中國龍與印度龍之間的最大差異是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國龍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特別是龍崇拜與政治結合起來之後,龍成為帝王的象徵。而印度龍則是一般的神靈,如佛經中的天龍八部之「龍」,不過是普通的護法神而已,無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動物崇拜中,金翅鳥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龍經常是金翅鳥的獵物。在佛典中,龍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鳥。傳說金翅鳥每天以龍為食,一天需要一條大龍王,五百條小龍。這說明龍的地位遠在金翅鳥之下,而中國則相反 ,龍的地位遠在鳳鳥之上。
其二,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龍,能夠升天入地,溝通天人;能為神仙乘馭,來往於天地之間。如黃帝乘龍升天,顓頊、帝嚳、啟亦乘龍往來。而印度佛教中的龍則沒有這種神性。大神乘騎的是金翅鳥,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濕奴常騎在金翅鳥上飛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薩乘的是獅子或坐白蓮台;普賢菩薩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蓮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龍王崇拜傳入之前,中國的龍沒有地域性,龍被奉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龍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顏色的區別,分為青、赤、白、黑、黃五種。印度人雖然封龍為「王」,給龍造「宮」,但印度龍的地方神特性較明顯,龍王的種類繁多,各水域都有龍王、龍宮,說明龍只不過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龍王是佛的信徒、供養者或守護神,而中國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響,龍王信仰也發生了種種變化。在道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成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傳說強調仁、信、義,強調夫婦、弟兄、父女之情,並有善惡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龍王一般有姓、名和封號,這也是中國特有的。
從以上差異來看,龍文化傳入印度在秦漢之前,因為龍在秦漢開始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龍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龍王也一樣,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龍崇拜傳入印度之後,經過再創造,與本地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龍文化。
同時印度佛教藝術的傳入,對中國龍形像也有較大的影響。從漢晉到唐宋時期,龍的形像在演變過程中,明顯地受到佛教藝術的影響。如敦煌北魏壁畫上的龍,其動態是在奔騰,卻給人以一種安詳、寧靜的感覺,這種造型顯然來源於同時代佛教中的飛天。印度佛教中的獅子對中國龍形像的演變影響也很大,唐宋時期的龍吸收獅子的形像。頭圓而豐滿,腦後披鬣,鼻子也近似獅鼻。江西江寧南唐要升墓中壁畫上的龍,不但頭部像獅子,就連整個身體也有點近似於獅子。龍吸收獅子形像,主要是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④ 求王維的過香積寺的詩歌鑒賞答案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作為山水田園詩派的開山之祖,王維素有「詩佛」之稱。他在詩歌創作中往往闡發佛教禪理和隱士生活,特色鮮明,自成一家。這首《過香積寺》,可視為其後期成熟的代表作。此詩能夠將佛教禪理與山水景物融於一爐,盡抒作者的高雅韻致和生命情調。 《過香積寺》是一首短小的五言律詩。題為「過香積寺」,「過」是過訪之意。香積寺是唐代著名寺院,「香積」取名緣自《維摩經》:「維摩遣八菩薩往眾香國禮佛言,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飯與之。」此寺位於今陝西省長安縣南神禾原上,原貌不存。 首聯開篇用「不知」領起,說明詩人是初次造訪,並不知道它的確切位置。「數里」,錶行程漫漫。「雲峰」指雲霧縈繞的高山。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有雲:「寢瘵謝人徒,滅跡入雲峰。」山勢漸高,不見古寺的蹤跡,只見山巒高聳,直插雲天。這}人跡罕至的雲峰令人心曠神怡,正契合了詩人高蹈的生命情趣,激發了詩人探訪古寺的興致。這一起語憑空而出,凸顯古寺的幽遠與神秘。. 中間兩聯鋪寫了尋訪古寺沿途所見景物。山中古木參天,人跡罕至,詩人忽然聽到遠處傳來的陣陣悠長的鍾聲,不禁發出「深山何處鍾」的疑問,雖是疑問,實際上又加以肯定答復。這回盪的鍾聲,襯托出古寺的遙遠和幽靜。這兩筆從視覺到聽覺、以動襯靜,生動地表現出山的深幽,造成一種清高幽僻的意境。這里「何處」與「無人」對偶,又遙應開篇的「不知」,將一種幽遠深奧、縹緲莫測、令人迷惘訝異的意境氛圍渲染得出神人化,接著又落筆眼前,採用倒裝句,「泉聲咽危石」是「危石」邊「泉聲咽」,「日色冷青松」是「青松」上「日色冷」,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因危石的阻隔,泉水不能順利流淌,發出嗚咽凄切的聲音。夕陽西下,昏黃的余暉灑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青松使日光彷彿也變冷了。這里「咽」、「冷」二字用得極為准確、巧妙,被歷代譽為煉字典範。「咽」是擬人,狀石間泉聲低沉,「冷」是通感,繪夕陽余暉微弱。正如孫殿成所評:「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恍然,著一『冷』字,則深僻之景若見。」(《王右丞集箋注》)此外「泉聲」、「危石」、「日色」、「青松」四個意象形成完美組合,以泉聲之幽咽與日色之凄冷相互襯托,渲染古寺遠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 尾聯兩句才寫到古寺,但仍然不寫寺中景物,而寫寺外清潭的空曠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詩人體會到禪理,排除煩惱,閑適自在。「安禪」是佛家語,指佛徒安靜地打坐,眼觀鼻,鼻觀心,身心安然入於靜思凝慮萬念俱寂之境。「毒龍」典出《涅槃經》,經文上說:「但我住處,有一毒龍,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龍」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雜念和妄想,如佛經所言的貪、嗔、痴三種人的根本煩惱。關於「毒龍」還有一則盤陀王依佛法制伏毒龍的故事。日暮時詩人立於寺前潭邊,安禪入定,想到制伏毒龍的故事,一是雜念排除,塵心盡消,如毒龍之被制伏;一是贊頌佛法無邊,心嚮往之。因此以「安禪制毒龍」作結,可謂水到渠成,深化詩旨。 王維這首《過香積寺》為人所稱道,就在於詩人由淺及深地創造了超脫塵俗和忘我人禪的兩個境界,使外在景物與內蘊的禪境相互映照。從而一步一步地引領讀者進入他所企求的無煩擾的寂靜禪境,可謂「深幽超塵、詩中有道」。而這種境界的獲得,關鍵得力於其藝術上的獨特成就: 其一,「即色游玄」的藝術結構。山水詩是在南朝佛教大興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受到南朝佛家支遁「即色游玄」論的影響,「即色游玄」是山水詩一貫採用的藝術結構模式。這一結構並不純是一個簡單的形式問題和表現問題,而是一個運思方式、審美原則的問題。王維這首《過香積寺》就採用了這一傳統的藝術結構。詩中描寫山中寺外的清幽自然景色和「薄暮空潭曲」的眼前之景,都可以統稱作「色」,與「安禪制毒龍」的佛理禪思,所謂「玄」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即色游玄」的藝術結構。王維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在運用「即色游玄」藝術結構時,能夠做到「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這其中還包含著自然景色與王維本人「無心於萬物」的佛玄心胸相互契合而相互激盪的中間環節,故而詩人能夠將禪的拈花微笑的最高境界轉化為詩歌中空明脫俗的審美之境。 其二,頓悟的運思方式。王維篤好南禪宗,曾為南禪宗開宗立派的大師慧能寫過碑誌。在修行方法上,慧能主張不假外求,*自己心內的「己心彌陀」(有稱「自性彌陀」)頓悟。這種頓悟的修行方法類似於心理學中常說的直覺、靈感等,與藝術思維有共通性。王維本人悟性極高,他的詩歌創作看似寫景,實在參禪,如這首《過香積寺》中,古木、山徑、鍾聲、泉聲、危石、日色、青松等自然物象,都可用以印證詩人歸寂的心態。王維通過對自然景物真實平常的表現,以求得不執著於外物、不重乎形式,來獲得對禪體悟的境界,這正是頓悟的藝術表現。 其三,詩中藏畫的藝術技巧。王維本人是丹青好手,他在營造詩歌意境時,自然運用了畫家的藝術眼光,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就有經典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 有詩。」《過香積寺》這首詩也不例外。詩人以畫表意,首先是遠近 結合,層次清晰。「數里入雲峰」是遠景,「古木無人徑」、「日色冷 青松」是近景,「薄暮空潭曲」是眼前景,詩人在結構上將遠近景結 合起來,使讀者先見畫,後會意。其次是注重運用通感的手法,尤 體現在「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聯上。泉石的「咽」,從聲音 出發,青松的「冷」,從色彩出發,相印成趣,既有聽覺效果,又有視 覺效果,讀來使人恍惚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這些得 力於詩人的藝術觸覺,完美地將詩、畫、樂融為一體,使讀者讀詩如 觀畫聽曲,妙不可言。 其四,詩中有禪的詩歌境界。王維不僅是田園山水之美的發現者、欣賞者和表現者,也是以田園山水詩表現禪心佛機、玄妙意識的開拓者。在他的山水詩中不用或少用禪語,而含有禪理禪趣,創造出空靈靜寂的意境。這首《過積香寺》中,詩人在夕陽中面對「空」潭,作者在寂然的心境中觀照「空潭曲」,通過安禪修行來擺脫煩惱,得到解脫和自在。這里的「空」的境界,正是詩人所追求的詩中有禪的詩歌境界。「空」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詩人以虛靜的心境觀照山林時所獲得的那種澄明寧靜、靜謐空靈的心理體驗。王維尤喜「空」的境界,在他的詩歌中也經常出現,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如」(《終南別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等。可以說,詩中有禪的境界是王維山水田園詩創作中追求的極境。 總之,《過香積寺》一詩妙在雖無一句正面寫古寺,而通篇都是古寺的意境。詩人通過對古寺意境的描寫,使得尋訪古寺和體悟禪理兩方面的完美契合,從而成為其山水田園詩的名篇之一。

⑤ 經常被別人欺負用什麼咒語

兩個建議:

一方面用佛法治本,治根本原因。
建議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我們看一下經書:《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是如何說的: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
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解惡咒解毒害)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辟邪)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尋聲救苦)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是我們凡人的依靠)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可以寺廟里請,如果去寺廟不方便,淘寶網上也有請的。網上有也,可以自行網路搜索,然後復制列印下來。

操作方法,每天於清靜處,打坐,念一遍普門品,然後合掌,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若干遍,然後迴向,迴向就是說出自己的願望,如:願以此功德,讓我不受欺負。堂堂正正做人。

另一方面,要用世間法,你需要認真分析,是你不擅長人際關系,做人做事有不妥之處,得罪了別人,才受欺負。還是性格內向,生性懦弱導致的?可以找父母求助,找老師求助。

另外,我也願意幫助你。你可以找我:416873945

⑥ 佛教里中了龍毒怎麼理解

阿彌陀佛。確實是因為吃的罪重才中毒的。

⑦ 佛教關於動物的故事有哪些

慈悲的鹿王---
很久以前,如來曾為鹿王,身毛五色,體型俊雅,統領著上千隻鹿群。一次,一位國王出門狩獵,鹿群受到圍捕四處奔逃,死傷慘重。鹿王看見這種情形,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進城見國王。城內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認為是神鹿出現,所以並沒有人傷害、阻撓它。

鹿王來到國王面前,跪下說道:「任何含靈蠢動都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遭獵人追逐,死傷慘重。請大王慈悲告訴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數量,從今以後,我們願意每天進獻以供大王享用,但請不要大量的圍殺,使鹿群日日生活在驚惶生死邊緣。」

國王聽後說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隻鹿供御廚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獵。」

從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隻鹿前去。一天,輪到要去供饌的是一隻懷胎的母鹿,母鹿為了腹中小鹿,前去請求鹿王,希望能夠延遲幾天。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國王見到這天是鹿王親自前來,便追問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經過後,流淚說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濟物,我身為人王,卻每天殺害眾生以飽口福。難道我還不如鹿王?」從此斷食一切肉類。並下令:如果有誰傷害了鹿,將受國法。此鹿群之居處,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獅象救國---
從前有二位菩薩行者,非常仰慕諸佛難行能行的行誼。他們經常一起修行,或是誦經、反省檢討、觀行及禪定。只要聽說有不知道佛、法、僧三寶的國家,就發心去開導,並教化他們行六波羅蜜。

當時有一位國王很喜歡修行,卻誤入旁門左道。全國百姓也都承習了這個風氣,無不事奉外道宗師。而國境之內常有妖怪出沒,風雨乖違,人民生活皆不得安寧。

二位菩薩相互商討:「我們的國家由於三寶的教化,人人心存善念,力行十善;君仁臣忠、父義子孝、夫信婦貞,賢能的人很多。而這個國家卻信仰外道,毒龍又時時侵擾,百姓求助無門。我們志願上求佛道,為的就是要度化苦難眾生,所以應當要想個辦法來解救這個國家的人民。」
弟弟說:「佛法戒律中,殺生為極大的罪惡,而慈悲是以救生為首。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呢?」

哥哥說:「可憐的毒龍,只是為了貪著些許口腹之慾,卻不知道即將墮入地獄受苦。如果殺害一人就要在地獄受罪百劫;更何況毒龍將要吞滅全國人民!我擔心它在恆沙劫受罪完後,余報還都無法斷除。如果除去毒龍使它不再繼續造罪,又可以救濟國家,再行佛法六度來化導百姓,使人人尊崇正法,便能換取無量眾生的福祉!所以,弟弟你化成一隻大象,我化為一隻獅子。我們二人不惜犧牲生命,都要設法拯救全國。」

於是兄弟二人頂禮十方諸佛而發誓言:「眾生不能過安定的生活,是我們的罪過。我們發願一定要圓成佛道,以度化一切的眾生。」

獅子和大象一起來到毒龍的住所。毒龍顯威靈、獅子現赫勢、象具忍奮力,雙方展開激烈的奮戰,震動了大地,最後三者全部命絕,卻也保全了一國人民的生命。

「這一定是活菩薩!才會如此的慈悲,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全國人民。」有人抱著獅子及象的屍體大哭著說。

菩薩的弟子們,親見師父捨身濟眾的慈悲,哀慟地稱揚師父的德行,也宣揚師父的化導,國王和臣子百姓才知道原來有佛法的存在。全國百姓不斷地贊揚,菩薩的大慈悲行,並隆重的舉行殯葬典禮,國王隨即下詔:以佛法為國教,鼓勵全國居民行六波羅蜜。自此以後,上千人出家修行成為比丘;而國內的在家居士也都能修清凈梵行,國家漸漸趨於太平。

猴王救母---
很久以前的一個夏季,佛陀在舍衛國與出家弟子們依例安居辦道,有一天佛陀舉止安詳的走向法座,此時弟子們無不以恭敬期盼的心,准備聆聽佛陀的慈悲教誨。佛陀低垂著慈眼,對弟子們說:「我今天將要到忉利天,利用結夏安居的因緣,為往生忉利天的母親開示佛法,大眾亦可跟隨至忉利天聞法。」佛陀一說完,便運用神通力至忉利天。

忉利天上,佛陀在枝葉茂盛的大樹下,為他的母親及忉利天無量的天人,演說妙法,在座的天人們,聆聽著佛陀清凈的法音,每個人的心中真實領會佛陀所演說的諦理。佛陀見眾人通達法理,於是又重回娑婆世界。

佛陀的弟子們,見到所敬愛的師父回到了自己的國度,以無比恭敬的心贊嘆著佛陀說:「大慈大智希少有,崇尊的導師!您能為往生忉利天的母親及天人們,在結夏的九十天中,演說真實妙法,成就他們了達真實諦理的因緣,真是慈悲無限,智慧無邊!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摩耶夫人能生聖人,聽聞佛陀親為開示佛法,解脫三界的煩惱。」佛陀說道:「我並不是只有此生感念母親報答恩德,在累生累世中便不斷如此回報親恩,解除母親的苦難。」

「很久以前,在大雪山的樹林里,有一隻獼猴王帶領著五百隻獼猴,在樹林里找尋食物。當時有獵人架設獵捕猴群的陷阱,利用繩網來獵捕它們。這時,獼猴王臨危不亂的告訴陷入網中的猴群:『你們不要擔心害怕!我會破壞這繩網,大家不要憂慮,我會解救大家到安全的地方。』於是猴群們,隨著猴王的引導一一脫離危險。而這時候有一隻年紀較大的老獼猴,因背著一隻年幼的小猴,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深坑裏,猴王因為眾猴解危,未注意到掉入深坑中的老獼猴,等大眾回巢穴的路途中才發現自己的母親不見了!於是獼猴王又帶領猴群們返回找尋,終於發現坑洞中的母親,這時猴王又運用它的智慧,要猴群們互相捉住尾巴,同心協力的往深坑中延伸,而自己更是親入坑中,將母親拉救出來,解除了母親落坑之難。」

「這只獼猴王就是過去生的我,過去我使母親出離深坑的苦難,而今天我至忉利天為母說法,更是解脫了母親輪回三惡道的苦難。」

佛陀更慈悲的藉此因緣,告訴在座的每位弟子:「救助父母出離種種苦難,有無比的大功德,我由於從過去到現在,為母親除去苦難,所以生生世世感得無苦難的果報,所以大眾應當孝順父母。」

慈悲化鯨渡眾生---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經是一位商人,名叫貧窶,他經常在國與國之間做買賣。這一次,貧窶與一群好朋友們又乘船遠至他國去做生意。

在海上航行的途中,貧窶不時來到甲板,站在這里透氣,當貧窶望向海洋時,忽然見到海中的大魚追食著小魚群,只見大魚群快速的張開大嘴不斷的吞食著,小魚們倉皇的逃避,卻躲不過被大魚吞食的命運,成群的小魚很快就消失在大魚的口中,它們的生命就這樣消失。

貧窶感嘆著小魚的無助與弱肉強食的無奈,他想著:「生命源遠流長,在不斷的變換外形中綿延,不知道這個道理的眾生卻在每一生中互相爭奪與殺伐,造成後世更深的怨懟與仇恨,冤冤相報無盡。我願以自己的色身布施給魚兒們,以換取無數的小生命,不再被大魚所追殺。」

於是貧窶跳入海中,捨身布施行菩薩道。在這一生命終之後,轉世投胎為身體巨大的鯨魚王,領導著海中的魚群自在的生活。

在靠近海邊有一小國,正遭逢嚴重的旱災,人民無以為食,竟然互相殺害,彼此噉食人肉維生。慈悲的魚王知道了,心裡想「這是多麼悲慘的事啊!旱災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他們這樣互相噉食,終會走上絕境的。」
於是魚王游到淺灘上,希望以自己的身體維持大眾的生命。海邊的居民看到這麼大的魚,喜出望外,他們感謝天神送來了食物,紛氻洵菬咩i:「大家快來啊!有一條大魚停在岸邊,大家趕快去食用。」

就這樣,每天都有人帶著刀,在鯨魚王的身上任意的割下他們所需要的魚肉來維持生命,鯨魚王龐大的身軀被刀切割得遍體鱗傷。幾個月過去了,鯨魚王忍著痛,居然還活著。魚王犧牲自己以救活大眾的這種大慈悲心感動了天神,天神從天界來到鯨魚王的身邊,合掌問道:「慈悲的鯨王啊!您用自己的身體養活大眾,每天還要忍受人們一刀一刀的割切,這樣的痛苦是無法形容的!您為什麼不舍離這個報身,只要留下魚身給大眾就可以了!」

鯨王回答:「我不能這麼做啊!如果我死了,這魚身很快就會腐爛掉,人民將再度陷入飢餓的困境,又會開始互相殺害、噉食人肉以生活。我實在不忍心見到這種慘狀再度發生,所以,我一定要堅持活下來。」天神被鯨王這種捨己救人的願心所感動,由衷的贊嘆:「鯨王啊!您這麼樣的慈心廣大,將來一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有一天,一位村民拿著斧頭,爬到鯨王的頭上,用力的砍下鯨王的頭帶回家烹食,鯨王才因此結束了這一世的生命。

舍報的鯨王轉世為皇太子,太子生來聰慧,在成長過程中,處處都流露出悲天憫人的胸懷,深受國人的愛戴。

有一年,國內旱災,農作沒有收成,國人貧困潦倒,皇太子於是建議父王免除國人的稅收,自己也是粗食淡飯,盡力的救助人民。他深深的懺悔,自己沒有福報,所以不能福庇子民;由於自己的罪業,使人民生活在災難中,不能安居樂業。

太子於是長跪發願:「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上天的甘露潤澤,期望能解除國人的災難,人民都能豐衣足食,生活得無憂無慮。」太子哀慟的懺悔,他真誠的希望人民能安樂的生活。他至誠的發願,感召了大慈悲的佛陀帶領五百位出家比丘來到太子的國家,讓他們培植福田。佛陀與眾比丘才剛踏上邊界,國王、太子帶領著皇族都來恭迎佛陀到皇宮接受供養,一路上,百姓們歡喜得匍匐於地,恭敬的頂禮佛陀。當佛陀安詳徐步的走過時,大眾感受到佛陀的慈祥與光明,他們覺得災難即將過去了。

見到佛陀的太子,悲喜交集;悲的是由於自己的罪業深重,使人民遭受飢饉之災,喜的是佛陀慈悲普照,為人民種福。太子在佛陀面前涕淚悲泣,長跪頂禮的說道:「佛啊!國家久旱不雨,至使五穀不收,這都是我沒有福報,我的罪業帶給子民的是災難。慈悲的佛啊!我願意犧牲自己以換取人民的安泰。」佛陀回答說:「太子啊!你的慈悲喜舍是十方諸佛菩薩都知道的啊!你真誠的懺悔與發願,即將解除國內的災難。」

不多時,天上降下甘霖,解除了長久的旱象,人民感恩佛陀的普照與仁心愛民的君王。由於佛的教化,大眾學到了唯有互相幫助、彼此體諒,化解心中彼此的分別、嫉妒與仇恨,才能使這個共同生活的地方免於災難。國家中所有人民更加恭敬三寶、深信佛法,真正做到信受奉行。從此以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http://www.k366.com/fo/gushi/2008610/1212.htm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dwjr/dwjr-07.htm

http://www.mba.net.my/MyBuddhism/TongHua/TongHua007.htm

⑧ 安禪制毒龍是什麼意思

安禪:佛家語,指佛徒安靜地打坐,身心安然入於靜思凝慮萬念俱寂之境,制毒龍,佛家故事,說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條毒龍害人,被佛教高僧以無邊佛法制服,這里比喻佛法可以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雜念和妄想。

⑨ 佛法的根源是什麼

摘自凈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考善惡報應並是惑心。既本一心而貫諸法。】 這是佛陀教學的原理。 【故我佛法門,惟以心為道也。華嚴經雲,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蘊,一切世間中,無不由心造。】 這是《華嚴經》上一首偈子,這首偈子很有名,古大德常常引用,不讀《華嚴經》的人也很多人知道這首偈。 【起信論雲,有法,能起摩訶衍信相。】。 「摩訶衍」是梵語,就是大乘,翻作大乘。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皆此意也。】 這是引經論來做證明。 【是則地藏菩薩所雲,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者,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門之指爾。】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段說的是什麼?佛法的根源。佛憑什麼說法?依據什麼來教化一切眾生?這是佛法的根據。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根據這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無量眾生說種種法也不離開這個原則。佛家教學理論的淵源,你要把這個淵源認識清楚,你才承認佛家所講的法叫正法,這個正字的標准你才會有個概念。通常我們講佛法是正法,什麼叫正、什麼叫邪?邪正怎麼講法?邪正標准在哪裡?此地文字不多,跟我們說得很清楚。「考」是考察,仔細去觀察,「善惡報應」,十法界裡面的事情。「並是惑心」,迷惑,「惑」就是佛法常講的無明,十法界依正庄嚴都是無明變現出來的。所以破無明這才見法身,脫離十法界,到一真法界。 可是說這些話我們要懂得它的真實義,開經偈里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些話你不能坐實。你如果坐實,超越十法界,真的有個十法界可以超越,真有個一真法界可以能夠得到,你就又錯了;你存這個念頭的時候,你永遠出不了十法界,你永遠不能契入一真法界,所以你要從言語文字裡面體會它的真實義。實實在在講,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但是這個說法眾生聽到會嚇到,這是跟你講真的。前面不是講「無相無名,絕思絕議」,那是真的,但是我們凡夫聽了這個說法,哪個不害怕?我們怎麼辦?佛的說法就善巧方便,高明,有六道、有十法界、有一真法界,這是對初級、對中級說;對高級不是這個說法,雖然也是這個說法,意思不一樣。無明變現的,也就是你迷了才有這個現象。 「既本一心而貫諸法」,這是原理。諸法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是一念自性變現的,這就是「一心而貫諸法」,諸法哪有不圓融的道理?你說你不能度一些外教,沒這個道理;你不能度邪惡,也沒這個道理。為什麼外道可以度、邪惡可以度?佛菩薩能降伏毒龍,毒龍是什麼?貪瞋痴,那是毒龍。為什麼他們遇到都沒有困難?他懂得一心而貫諸法。這句話你們聽懂沒有?你只要用一心,所有一切法都貫通了。我們今天不能通,就是三心二意,所以你不能通。一心現一切諸法,我相信大家知道,《華嚴》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心所現那是一心,一念自性,現十法界依正庄嚴,現一真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一念心性現的。我現在用一心,一念心性所現一切諸法貫通。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法你沒有一樣不通達,全通了,一心就貫通。 …… 一切法真的是「不生不滅」,真的是「不來不去」、「不一不異」,都是真實、真相,誰能看得出來?如果佛不說,我們決定不能體會。佛說了之後我們細心去觀察,細心去體會,才知道佛講的話有味。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解脫,解脫是什麼?我們明白了,明白就是看破,明白之後這才放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舍掉,恢復到一心,恢復到清凈,這是你真正得佛法受用。所以佛法總綱領、總原則、總根源「以心為道」,現在人講,學術界里講「唯心」、「唯物」,他們講的唯心不是佛家講的這個心,佛家講的心他們不知道,宗門說得好,「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世間人講的心意思很淺,把什麼當作心?能夠思惟想像他認為那個是心,那個東西是什麼?在佛法講第六意識。唯心、唯物那個心是講第六意識,不是真心;別說真心,他連第八識都不曉得。阿賴耶識比第六意識殊勝太多,幾個人懂?所以說佛法是唯心,實在講他們概念裡面依舊是錯誤的。 …… 下面這句話說得好,「同無有住」,但是這個大家不知道,幾個人曉得?曉得這句話的人,醒悟過來了。「同無有住」,住是什麼?用現在的話講「存在」。無有住,同是虛幻而不存在,正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夢幻泡影,哪裡有事實?為什麼說同無有住?下面解釋「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金剛經》上比喻「如露」,如露是比喻相續,「如電」給你說明真相。雖是相續,諸位要曉得,相續相是前一個相跟後一個相只是相似,並不完全相同,前念跟後念相似,沒有完全相同的,決定找不到,在一切人事物里都找不到,它的變化剎那剎那在變,速度快極了,永遠不停。 「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這是我們凡夫所看的現象,把這個當作真有,它不過是暫時有。經論裡面叫做幻有、妙有,「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不空是說能現的心性,湛寂的心性是真空,為什麼說不空?能現一切現象,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能現,所以說它不空。「妙有非有」是講所現的那些境界相,眾生在識變,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有」是妙有,妙有非有,不是真有,夢幻泡影。我們要曉得,我們現實的世界是什麼?夢幻泡影,何必在夢幻泡影里頭去造業?這就錯了!你在夢幻泡影裡面隨順,學佛菩薩「大作夢中佛事,興建水月道場」。我們在這里建道場,要知道道場也是鏡花水月,可別執著。這個道場我建的,我有好多功德,錯了!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多座寺廟,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你有什麼功德?決定不能著相,不著相是功德,那你真的得大自在,一著相就錯了,你就迷了。 所以一定要學佛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而無作是說你決定不執著,心地清凈;無作而作,雖然知道是夢幻泡影,我們遇到這個緣還要盡心盡力的做,不能說不做。不做了,眾生不得利益,為了利益眾生我們要做,雖做不著相,所以作跟無作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眾生的麻煩是做,他著做的相,據為己有,這個麻煩大了。佛菩薩做,做不著相,所以他舍棄干凈利落,連個念頭都沒有,這就是正確的。所以要曉得暫時為有,它是暫有,不是真有,不是永遠的有。「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門之指爾」,「指」是指歸、也是宗旨。到這一段這是講佛法的根源,佛依據什麼說法?佛給我們說的是什麼法?值不值得我們學習?這是關鍵。了解之後,真的大乘信相就生起來,熱愛大乘,歡喜佛法,他真生起來;不了解這個真相,怎麼勸他都是隔多少層。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有關其它文章

⑩ 王維的《過香積寺》意在描寫寺院,這首詩中哪些詞與寺院有關

《過香積寺》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寫游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托映襯山寺之幽勝。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詩歌構思奇妙、煉字精巧,其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來被譽為煉字典範。文學賞析
詩題「過香積寺」,即訪香積寺。既是去訪,卻又從「不知」說起;「不知」而又要去訪,表現出詩人的灑脫不羈。因為「不知」,詩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尋找,行不數里就進入白雲繚繞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寫人入雲峰,實際映襯香積寺之深藏幽邃。還未到寺,已是如此雲封霧罩,香積寺之幽遠可想而知矣。
接著四句,是寫詩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見和耳聞。先看三四兩句。古樹參天的叢林中,杳無人跡;忽然又飄來一陣隱隱的鍾聲,在深山空谷中回響,使得本來就很寂靜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層迷惘、神秘的情調,顯得越發安謐。「何處」二字,看似尋常,實則絕妙:由於山深林密,使人不覺鍾聲從何而來,只有「嗡嗡」的聲音在四周繚繞;這與上句的「無人」相應,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徑而無人行,聽鍾鳴而不知何處,再襯以周遭參天的古樹和層巒疊嶂的群山。這是十分荒僻而又幽靜的境界。
五六兩句,仍然意在表現環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寫聲寫色,逼真如畫,堪稱名句。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咽」字在這里下得極為准確、生動:山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間艱難地穿行,彷彿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詩人用「冷」來形容「日色」,粗看極謬,然而仔細玩味,這個「冷」字實在太妙了。夕陽西下,昏黃的余暉塗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這情狀,不能不「冷」。詩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時才到香積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什麼也沒有」。王維詩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見人」「空山新雨後」「夜靜春山空」之類,都含有寧靜的意思。暮色降臨,面對空闊幽靜的水潭,看著澄清透徹的潭水,再聯繫到寺內修行學佛的僧人,詩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個水潭中,曾有一毒龍藏身,累累害人。佛門高僧以無邊的佛法制服了毒龍,使其離潭他去,永不傷人。佛法可以制毒龍,亦可以剋制世人心中的慾念。
王維晚年詩筆常帶有一種恬淡寧靜的氣氛。這首詩,就是以他沉湎於佛學的恬靜心境,描繪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環境,從而造成一種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國維謂「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首詩的前六句純乎寫景,然無一處不透露詩人的心情,可以說,王維是把「晚年惟好靜」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寫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後「安禪制毒龍」,便是詩人心跡的自然流露。
詩採用由遠到近、由景入情的寫法,從「入雲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積寺,最後則吐露「安禪制毒龍」的情思。這中間過渡毫無痕跡,渾然天成。詩人描繪幽靜的山林景色,並不一味地從寂靜無聲上用力,反而著意寫了隱隱的鍾聲和嗚咽的泉聲,這鍾聲和泉聲非但沒有沖淡整個環境的平靜,反而增添了深山叢林的僻靜之感。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鳥鳴山更幽」的境界。[

熱點內容
以下哪些屬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4-11-07 13:55:49 瀏覽:484
公司輪崗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1-07 13:50:14 瀏覽:302
經濟法的答題技巧 發布:2024-11-07 13:50:04 瀏覽:903
公務員行政法考點 發布:2024-11-07 13:16:58 瀏覽:153
司法e通行 發布:2024-11-07 13:02:24 瀏覽:762
道德經眼裡 發布:2024-11-07 12:57:04 瀏覽:872
私下簽訂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7 12:51:01 瀏覽:946
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讀 發布:2024-11-07 12:40:13 瀏覽:52
經濟法年假試用期 發布:2024-11-07 12:26:11 瀏覽:270
合同法分則案例ppt 發布:2024-11-07 12:23:35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