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上道

道德經上道

發布時間: 2022-04-26 01:42:27

A. 《道德經》講了什麼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版僅是宇宙之權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B. 道德經,,,讀後感,,,要少,,,精闢

也沒有什麼讀後感,所謂讀後感都是騙人的,很多東西需要自己親身去體會了才知道這件事情的真實面目。
但既然問了,我就說些自己的感受,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自己去看。
道德經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老子寫道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闡釋道的規律。
下篇德經,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
這也分成幾個方面,一是個人之道。
個人之道在「觀復」,什麼叫「觀復」呢?復,就是前面說的反。「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通過對這種歸其根的觀察,我們就知道「物壯」是不道,所以,要不求「物壯」,要「知其雄,而守雌。」。
二是政治之道,政治之道也如同人道,要懂得「觀復」,要「絕聖棄智」,「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總體來說就是,上篇解釋什麼是道,下篇將如何將道用於人事,也就是德。
但是「失道而後德」,當我們開始將道用於管理人的時候,就已經失去道了。因為真正的道是順其自然的,雖然「虛其心而實其腹」是遵道而行的,但是虛其心的原因,終究是因為其心已經不虛了。
說了這么多,其實也只是道德經所涵蓋的區區一角而已。
真正要理解一樣東西是需要自己去親身體會的,而且道德經也才五千來字而已。

C. 老子的《道德經》

真經,是現行出版道德經(和註解)中最靠朴的
道德經,本是老子說他覺悟自己和世界的經驗談,和家國什麼的兵法不挨著(這寫,政治,管理學上的內容都是後來君主的感悟感想,可算是他給後代的留下的經驗。嵌寫改寫在原來的樸素基礎上,流傳到今,)道德經是一本超越一切,超脫世俗的心路里程,「老子」告訴你世界,道,宇宙,人,人的慾望,人的感覺,人的過去現在未來,人的認知控制這些事,人的行為,時空等這些到底是什麼東西,把你認真,一生里的一切都給你拿出來聊,一個一個的聊明白了,一看原來是自己愚昧,原來連自己在內什麼都沒有。自己原來是媽造機器人,媽也是媽造的。。。
道德經是簡朴無華的,不多餘,不重復,說到正常了到位了,就oker.就這么點事,本能簡單明了的說明白的,決不多餘復雜,能4個字的就沒必要用5個字。如果簡單的符號表達都不能反映的意思,沒有必要表達/復雜表達復雜不是更迷糊了。添亂呢
道德經不過給出一個看一切都法門。小路,不是悟大的唯一道路,不走任何路瞎他媽走也能道,道是天網,無處在,無處不在。

千里搭長棚,天下沒有不散的
誰說不會海枯石爛,你以為過去的火星上真的沒有海嗎?宇宙里只有一個球上有太平洋嗎?這些太平洋是永恆的嗎?什麼情況都可能。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天辛苦不尋常。

道德真經:

常道可,道,非常道。
常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
天地之始;
有名
萬物之母。

無欲
以觀其眇;

有欲
以觀其徼。
兩者,
同出異名,
同謂之
玄。
玄之
又玄,
眾眇之門。

美之為美,斯惡已。
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常也。

道無為

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為而弗恃,
功成而不居。

弗居,不去。

不尚賢,之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之不為盜;
不見可欲,之心不亂。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無知無欲。
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無不治。

道,
皿中而用
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鑰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穀神不死,
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
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
以不自生,能長生。

上善若水。
水善不爭,
處眾所惡,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
不爭,無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長而不宰。
是所謂
玄德。

三十輻,共一轂,
當其無,有車之用。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五色 令人目盲;
五音 令人耳聾;
五味 令人口爽;
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
辱為上
寵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是謂
寵辱若驚。

何謂
貴大患若身。
有大患者,是為有身,
及無身,有何患?

貴以身為天下,
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
為天下,
若可
托天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
不可致詰,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是謂
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謂
道紀。

古之道,
微眇玄通,
深不可識。強為之容:

豫兮若 冬涉川;
猶兮若 畏四鄰;
儼兮若 客;
渙兮若 淩釋;
敦兮若 朴;
曠兮若 谷;
澹兮若 海;
飂兮若 無止。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保此道,不欲盈。
唯不盈,蔽而新成。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沒身不殆。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功成事遂,

自然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絕聖棄智
絕仁棄義
絕巧棄利
絕思無欲,
絕學無憂。
以為文,一不足。

見素抱朴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眾之所畏,不所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儡儡兮,若無所歸。
眾人有餘,我獨若遺。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愚人之心,沌沌兮!
淡兮,其若海,
望兮,若無止。
眾人有以,我獨頑似鄙。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不自見,明;
不自是,彰;
不自伐,有功;
不自矜,長。

自見者 不明;
自是者 不彰;
自伐者 無功;
自矜者 不長。

唯不爭,莫與爭。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
尚不能久,況於人乎?

從於道,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其在道也,
所謂
餘食贅形,物或惡之,道者不居。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名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反。

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常救人,無棄人;
常救物,無棄物。
是謂神明。

不貴其師,
不愛其資,
隨智大迷。
是謂要妙。

知雄守雌,為天下溪。
復歸於嬰兒。

知榮守辱,為天下谷。
復歸於朴。

知白守黑,為天下式。
復歸於無極。

朴散為器,之為官長。
欲而為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物,
或行或隨,
或噓或吹,
或強或羸,
或挫或隳。

去甚,
去奢,
去泰。

道佐,不以兵強,
其事好還。

師所居,荊棘生。
大軍後,有凶年。

善果,不強。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道不居。
居則貴左,兵則貴右,
兵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不美,美之者,樂殺人。
不可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道常無名
朴,小,天下莫臣。
若守之,萬物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莫令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知止不殆。道在天下,
猶川於江。猶谷於海

知人所謂智,自知所謂明;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增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大道泛,豈左右
萬物
恃之
生而不辭,
功成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不為大,成其大。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
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
聽之不足聞,
擁之不足既。

將欲歙之,必張之;
將欲弱之,必強之;
將欲廢之,必興之;
將欲取之,必與之。
是謂
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脫於淵,
不可示

道常無名,若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 正之以撲。
無名之朴,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地自正。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 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 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 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 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 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居其厚,不居其薄;
居其實,不居其華。
去彼取此。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得一天下正。其致之。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非以賤為本耶?非乎?致數譽無譽。
是不欲
祿祿如玉。珞珞如石。

反者 道之動;
弱者 道之用。

萬物生於,有,生於無。

上道,無為行之;
中道,若存若亡;
下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類,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唯道,始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
負陰抱陽,沖氣為和。
人之所惡,孤寡「不穀」。




損之而益,

益之而損。

強梁者不得其死
吾將以為教父。

天下至柔 ,天下至堅
無有入無間。
無為之有益。
不言無教,無為之益,
天下希及之。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寒勝熱,躁勝靜,
清靜柔弱,朴質本真
為天下正。

天下,
道,
走馬以糞。
天下
失道,
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
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不行而知,
不見而明
不為而成。

學日益,
道日損
損之損,

至無為朴。
無為無不為。

觀天下
常無事。
及其有事,其不足

常無心,以常為心。
天下歙歙,渾其心,孩之。

出生入死。
生於死地,以生之厚。
其無死地。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器成之。
莫不道而德。

人之從,道,德,
道,德
之莫命而常,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復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是謂
玄德。

天下有始,
以之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啟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
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
是為
習常。

介有知,行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夷,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
倉甚實,服文采,
帶利劍,厭飲食,
財貨有餘,是為盜竽。
非道

善建者不欲拔,
善抱者不欲脫,
子孫祭祀不欲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
以鄉觀鄉,
以邦觀邦,
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無含,「德」之厚。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
牝牡之合而zui作,精之至也。
號不嗄,和之至。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知無知而不言,
言者,認為知而不知無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
玄同。

不欲 得之而親,
不欲 得之而疏;
不欲 得之而利,
不欲 得之而害;
不欲 得之而貴,
不欲 得之而賤。
不欲 為天下貴。

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
以無事,天下往。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忌諱,彌亂
多利器,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
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無為,自化;
靜篤,自正;
無事,自然;
無欲,自朴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
正復為奇,善復為惡。神負則魔
人之迷,其固久!
方而不割,
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蒞天下,德交歸焉。
道者,萬物之奧(根本)。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市尊,美行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
不如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求得,有罪以免邪?為天下貴。

名為/無為,
名事/無事,
名味/無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 於易;
為大 於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終不為大,能成其大。
猶難之,終無難矣。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為者敗之;持者失之。
無為,無敗;
無持,無失。
之所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終如始,無敗事。

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
萬物
自然
不敢為。
為道者,非以明,將以愚。
之難治,以其智。
以智治,之賊;
不以智治,之福。

此兩者
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
深矣,
遠矣,與物反矣,
然後乃至大順。

谷善下之,
欲上之,以下之;
欲先之,以後之。
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謂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似不肖。
若肖,久其細也!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儉,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能成器長。

舍 慈且勇,
舍 儉且廣,
舍 後且先,
死矣。

夫慈,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
莫能知,莫能行。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被褐而懷玉。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不病,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不畏威,大危至。
無狎所居,無厭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大知不見,
大愛不貴。
去彼取此。

勇而敢,殺,
勇而不敢,活。
此兩者,
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
天道,
不爭而剩,不言而應,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之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常畏死,而為奇者,
之不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不治。
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無以生為

之生柔弱,死堅強。
草木之生柔,
其死也枯槁。

堅強 死之徒,
柔弱 生之徒。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
損有餘
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
損不足
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不欲見賢。

天下莫柔弱於水,
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以其無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執左契
不責於人。
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小邦寡民。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死而不遠徙。
有舟輿,無乘之;
有甲兵,無陳之
復結繩而用之。

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不積累,
以為己愈有,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
無為無不爭。

D. 道德經的內容 50字左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內觀其妙。常有欲以容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其實道德經一開始就想說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道理不是用語言就可以說明的,因為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接下來他寫的全部都是白講

E. 如何去讀道德經

關於如何讀道德經這個問題。


在前兩個月。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著老師這此布置的作業,沒辦法硬著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著那本道德經全文後,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就應早去讀的,看著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總結,《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F. 上道無德,下道唯德

這與古人對道的看法有關,老子說:「大道無形,大道至簡」。道就是這個維持這個世界有序進行的規則和程序,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為道而存在的,因此,你可以理解是,道最廣大,因為他無處不在,但道也最隱晦,因為他已經讓我們習慣的去忽視。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據說是去追尋大道的最終真理,當時函谷關的守門官員,關尹喜老遠看到了東方天空一片紫氣,往此而來,知道是有聖人來到,因而耐性等待。老子騎著青牛,來到函谷關前,關尹喜激動完分,央求聖人西去之前,一定為自己留下些東西,故此,老子就寫下了兩部經書,分別為《道經》、《德經》,其中道經講的是天地大道,無形無相,而德經講的是如何順應大道,治理國家,為人處事。故此有了我們今天的《道德經》。其實道就是所謂最最根本的東西,如果你玩過游戲,你就知道所謂的程序是我們在游戲中看不到的,我們接觸的到的是一個通過程序構成的形象世界,沒有程序就沒有這個有序的游戲世界,而所謂的形象世界不過是通過程序調用不同的資源,整合出現的東西。其實我們這兒世界跟這個差不多。追尋大道就是追尋宇宙存在的根本,而追尋德,就是追尋因為道而留下的痕跡,這兩種比較相信你可以分析出兩個之間的高下了吧。
故此上道無德。下道唯德,告訴我們的就是真正追尋大道的是追尋宇宙的根本,而看不清宇宙本質的人,想要追尋大道,只能是通過最表面的東西,往往自己迷失自己。孔子就是一個俗世中追尋德的聖人,而老子才是真正追尋道的至人。

但願這樣的解釋可以幫到你。

G. 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士」指貴族,「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隸主貴族,「中士」即平庸的貴族,「下士」即淺薄的貴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級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認識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哲學名詞,是中華民族為認識自然為己所用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也可以說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場所。

若存若亡:似乎是學到了,又似乎是沒學到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普通人是抱著嘲笑的態度學「道」,他們自以為是,以為自己的水平已經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全文釋義: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聰明的人,學習「道」以後,會努力往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等聰明的人,學習「道」以後,似乎是學到了,又似乎是沒學到。自己以為已經把握了,不願意往實踐,光動嘴,不動手。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普通人是抱著嘲笑的態度學「道」,他們自以為是,以為自己的水平已經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實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朴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

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最能夠裝東西的器物,反而不裝東西;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

(7)道德經上道擴展閱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告訴我們要學以致用,思考、實踐,再思考、再實踐。如李四光兩個否定—「否定中國不存在第四冰川」否定中國貧油和石油勘探。毛澤東將讀書與實施領導相結合。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告訴我們要「求甚解」。求學期間,因為太多的不求甚解,讓同學之間的學習成績相差甚遠;工作以後,因為太多的不求甚解,才讓很多工作之初的同事,在退休時不自然的分出三六九等。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不應非常膚淺的嘲笑身邊的、或是別人提出的一些論斷,隨著時間積累,我們應當更有涵養、深沉地去思考、解讀一些看似滑稽的事。正如黑格爾所說,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大凡做出輝煌成就的科學都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人,他們決不會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謂「上道」,所以無法為一般人所理解,當然要被笑話了,「不笑不足以為道。」而愛因斯坦所體現的正如老子所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H. 《道德經》中的「道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思

道家的解釋
第一個「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常道」,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道」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 「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非恆名」,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歷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只見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只是現代人不修真了。
物質世界的解釋
老子在《道德經》的首先提出的「道」與「名」兩個關鍵名詞,古時,「道」與「天」字相通,在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運行法則。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左傳》:「天道遠,人道邇。」《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兵者,詭道也。」等。又如老子說「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運行法則去做,「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即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實際上是錯的,事實上每一個一都是萬一,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同。 「常無」與「常有」,是從萬物之「道」講。讀著:「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就是,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徼」字,就是邊際的意思。 他提出「道」,同時提示我們,不可執著道是一般永遠不變的恆道。接著又強調,不可執著「名」相而尋道,也沒有永恆的「名」,如法國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許多人看來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說到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無相生,綿綿不斷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況下而要體認形而上之「道」,必須從常無的境界中去體認它的本源和本體,這樣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徹精闢,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I. 這段道德經的話是什麼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對於這一段,歷代的人們都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系起來。事實上,《道德經》論述的只是兩個問題:「道」與「德」。「道」既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現代人把佛學和道家思想當成神秘文化,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別,並且需要修道者具備特殊的「德」。這個特殊的「德」 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如大地一樣厚重,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是宇宙自產生以來既已具有的規律。《周易》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既是「德」的妙處。此妙處是現在唯我的人們所不能體驗的。歷代人們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終明了「道」為何物的人極少。《道德經》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面極大部分卻是論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難於理解它,不實修只從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與「德」合二為一,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實已把全文的內容都概括無遺。
故前人有把經文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個部分,實是很有見地。對於沒有實修過或尚未修持到練虛合道的人來說,道經的內容很難理解,或者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往往只是從字意上理解為某種規律的東西,但具體這個規律是什麼,誰都說不上來,所以千百年來,《道德經》的譯本越來越多,但是經中說些什麼人們卻越來越爭執不下。
同樣,德經的內容就被人們說成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等等,這倒是沒有很大出入的,因為人類社會離不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人類個體、人類社會均是大宇宙不可分割的一份子,《道德經》是揭示宇宙規律的經典。因此限於個體,我們從中可以體會到一整套人類個體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一個人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幾人能解也,竟被人認為甘守柔弱、與世無爭、甘居人下,是空談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現代唯我的人們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卻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東西。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親身去修道體驗過,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東西。
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通過實修,才能體會到修德與修道的內在聯系。

J.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出自《道德經》 第四十九章,原文如下:

作者:春秋-老子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譯文:

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於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對於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

有道的聖人在其位,收斂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歸於渾朴。百姓們都專注於自己的耳目聰明,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純朴的狀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聖人」,就是道者,他無時無刻不處於道的狀態。道所展現的相貌,在俗人看來,是無常的、無法把握的,就好像天地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不斷地變化,所以「無常心」是道者在俗人眼中的樣子。

實際上道者的心時刻處在自性的狀態,這種自性的狀態是無所謂常與不常的,它是非常自然的,能夠與萬物同步,是「和其光,同其塵」(第四章)的狀態,這就是「以百姓心為心」:

所有的百姓,甚至不光是人,一切萬物,所有的生命,道者都能與之「同」,他的心與萬物的心是一樣的。這樣的心境是一種天真、無為的狀態,就像小孩一樣,所以最後一句說「聖人皆孩之」。

熱點內容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
關於教師體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3 15:02:49 瀏覽:905
部隊幹部轉業法規 發布:2025-01-13 14:59:57 瀏覽:977
發錯微信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3 13:54:22 瀏覽:341
司法邵武人 發布:2025-01-13 13:52:51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