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生態法治專題講座

生態法治專題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4-26 12:11:28

1. 關於法治的演講稿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為避免類似文革中決策的失誤而給國家帶來更大災難的發生,鄧小平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總結了挫折中經驗教訓,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陸續將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提上了黨和國家工作的議事日程,黨的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寫入了黨章。厲行法治,依法治國是黨領導方式的轉變,而不是黨領導地位的改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的。黨是我國政治生活的核心。深刻理解黨在依法治國具體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對依法治國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意義。
一、法制思想在中國的建立
(一)法治思想的起源
法治思想最早出現於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一書中,「法治應包含兩個重要意義:以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普遍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良好的法律。」這里亞里士多德強調了實現法治的標志是服從法律,又強調法律也是正義的法律,否則即使有法律的統治,也非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從這個原始的法治概念出發來給法治尋求定義可得:法治是指存在於法律是正義的前提下的一種「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的社會狀態。
1700年後的今天,經歷了人類史上的數次思想革命,政治領域中的民主觀念、人權觀念開始為普通人所關注,並逐漸根深蒂固。保障人權,尊重民主,維護公平,體現文明的觀念也不斷為大多數文明國家所接受,基於這種變化,亞里士多德所定義的法治思想中的「法律至上」主義在近代有了新的意義。各國政治團體,政黨派別更傾向於把法的至上性作為抑制民主被過分濫用的一個有效的武器來保障其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性,因為法制對民主的保障所具有的兩面性:一方面保證其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又防止被人濫用,所以政治家們更關注法治的實施,學者們討論的熱點也集中在「法治」的標准究竟是什麼是其具體內容有哪些。
英國學者戴西認為,法治的標准有三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憲法賦予個人權利與自由,而是個人的權利產生憲法。美國學者富勒也曾提出法治的八項原則,它們是法律的一般性,法律要公布,法不溯及既往,法律要明確,避免法律中的矛盾,法律不應要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法律要有穩定性,官方行動要與法律一致。195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國際法學家會議專門以法治為議題形成的《德里宣言》把法治歸納為如下四個方面:①立法機關的職能是創造和維持個人尊嚴得到維護的各項條件。②法治原則不僅要求規范行政權力的濫用,也需要一個有效的政府來維護法律。但賦予行政機關以委任立法權要有限度,不能取消基本人權。③要求有正當的刑事程序,充分保障被告辯護權,受公開審判全,取消不人道和過度處罰。④司法獨立和律師自由等。
如上學者關於法治標準的論述雖然說法各異,但卻都突出了法治最基本的方面:尊重法的權威,保障個人人權的實現,嚴格依法辦事。這些對我國全面而又有重點地理解法治提供了重要啟示。
(二)我國對法治思想的認識與接受
中國學界對法治思想的討論明顯晚於西方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上溯100多年,我國歷經了無數次社會變革,遭致在中國大地上,從未有過一場真正意義上嚴肅的關於法治的討論,雖然建國後,出現了短暫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時期,但卻最終還是淹沒在了混亂的中國政局之中。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個轉折,這次大會前後在思想界引發的一場關於中國歷史經驗教訓和現狀的深刻反思與總結的討論,打破了人們思想上的僵局,使法治思想的重生提供了可能。
當代中國人開始接受近代法治思想之初就不把它當作純學理來看待。而是借鑒各國關於法治近代研究成果把其與政黨、國家制度、及其周圍環境因素綜合起來考慮。
我國學者姚建宗在其著書《法治的生態環境》中對法治的生活立場、生存土壤、制度基調、人文情懷;時空領域,法律環境以及法治意義的現實載體多方面作了系統而又形象的闡述,提出了許多新的法治觀點。法學理論界名宿張文顯教授對法治意義也從「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的基本認識出發,作了全面而又富有特色的歸納,並提出了法治社會六大基本標志:①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社會關系均應納入法律軌道,接受法律的治理,而法律是建築在尊重民主、人權和潛能、保護和促進經濟增長、社會公平、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基礎上。②凝結著人民公意的憲法和法律高於任何個人、群體和政黨的意志,有至上的效力和最高的權威。③國家一切權利根源於法律且要依法行使。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性別、種族、膚色、語言和信仰等特殊情況而有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差別,非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差別只能與職位相連,而職位對一切人開放。⑤凡是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合法的或准許的,每個人只要其行為不侵犯別人的自由和公認的公共利益,就有權利按自己的意志活動。⑥公民的權利、自由和利益機會非經正當秩序和充分理由不受剝奪,一切非法侵害(不管使來自於個人或國家)都能得到公正、及時、合理的補償。①
《憲政的中國之道》一書作者王人博也總結了法治八條原則:第一,法律必須使公開的、一般性的、明晰的;第二,法律應當使相對穩定的;第三,特別法(包括法律、命令和行政指令等)必須依據一般性的、公開的、普遍的和相對穩定的規則制定;第四,司法獨立必須給予保證;第五,必須遵守自然正義原則;第六,法院應當享有審查權利以判斷是否合乎法律;第七,到法院打官司應當容易、第八,不允許執法機構利用自由裁量權委曲法律。②
綜合各家對法治標準的認識,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中國的法治化」:首先指依法治國方略的落實過程,是建立社會服從法律的秩序的過程;其次是指實現一種社會民主、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的社會狀態。
二、「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
(一)「依法治國」的概念意義
「依法治國」確立的含義究竟是什麼?法治與法制有沒有區別?主張「依法治國」有沒有片面性,或者是否是一個超階級的觀點?所有這些問題從最初的理論探討到實踐中正式將其作為基本方略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從理論界到廣大幹部中都存在著廣泛的意見分歧,存在著不同看法甚至疑慮。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較為統一的看法。
( From: 兩全其美網校城(http://www.lqqm.net) Url:http://www.lqqm.net/article-95763-1.html

2. 生態意識與法制:我國公眾生態意識薄弱與我國生態法制健全與普及的聯系

對的事情去做就可以了,社會、意識、法制自然而然的前進和發展,既不會快,也不會慢。

3. 簡述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必要性. (簡答 )

生態文明法律制度應當承認環境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各主體的生態環境權版,明確目標導向和標准約束兩個功能權評價體系且評價體系應具有預防性特徵。實踐中,生態文明法制建設面臨許多困惑,如環境權未獲法律確認,公眾參與舉步維艱;環境立法缺少綱領性文件,沒有總體規劃;問責制度缺失、監督不足、處罰較輕,未建立有效的救濟體制等。因此,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必須完善生態立法,規范生態司法,嚴格生態執法。

4. 繼續教育 當前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不僅人口基數大,而且人口密度也大。雖然各種自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量小,人均資源相當貧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我國多種重要資源短缺,加上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對資源具有較高的需求,使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我國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1、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我國有3億人飲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萬人飲用氟、砷含量超標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著質量不達標的空氣等都表現了環境對人們的危害。2環境糾紛威脅社會穩定。隨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關注的提高,和對政府解決環境問題充滿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處理不當或久拖不解決,引發社會矛盾和群體性事件,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從而危及社會安全和穩定。3環境權益維護依然艱難。我國環境損害民事賠償和司法救濟體系尚不健全,環境法律對違法者的打擊和震懾力度不夠,一旦面對環境損害和環境糾紛,受害群眾維護基本權益就很難。
(二)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上存在的主要問題:1、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經濟增長付出了過的的資
源環境代價。2、經濟布局和結構不合理使得資源環境付出代價過大。總體上,我國經濟建設還沒有按照資源稟賦條件和生態環境容量進行科學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使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資源嚴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3、環境基礎設施滯後使得治理的速度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因為環境基礎設施問題,環保舊賬尚未結清,便又欠下新帳。4、科技支撐不夠。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般在20%-40%間,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60%-90%的水平,造成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過高。
(三)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1、生態退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國森林總體質量呈下降趨勢;草地退化依然嚴重,礦區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建設引發的生態破壞尚未得到有效制止。2、生物資源瀕危日益突出。棲息地和環境改變及過度的人類活動,導致我國生物資源瀕危問題日益突出。3、生態保護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單一,生態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繼續提高;生態保護能力建設滯後,科研力量有限。生態監測處於起步階段,信息不足,渠道不暢,難以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二、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一)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1、擴大公民環境權利,建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新機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要承認群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環境決策參與權和環境政策監督權,確保公眾有效行使環境權利,建立政府監管、市場調節和公眾參與相結合的新型環境保護綜合機制,從而形成環境保護的最大合力。2、建立和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機制,維護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環境損害賠償不僅體現了維護受害人的權益、維護公平和正義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護環境、恢復環境的需要。3、加強環境宣傳教育,使環境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二)在環境保護方面與經濟協調發展方面:1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參與宏觀調控的倒逼作用很先導作用。提供環境准入門檻,認真落實規劃環境評價要求,從決策源頭防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完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程跟蹤管理制度、環境保護評價與驗收管理機制、環保部門上下級聯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在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2、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加大積極結構調整力度。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促進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科學制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3、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4、加強環境管理,實行環境保護問責制。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堅持既定的減排任務和目標,實行環境保護工作問責制,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違反環境保護法規上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的要堅決查處並懲罰。5、改變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資源-產品-廢物」的線性發展模式,建立了一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式發展,是一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經濟模式,是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從根本上緩解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

(三)在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1、建立和完善法規、政策及標准體系。
2、落實生態功能區劃,以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脆弱區的建設和保護為主體,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3、加大資金投入。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斷拓展生態保護和建設投資渠道,積極爭取財政投入,建立自然保護區專項資金。4、增強科技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概念是20世紀以來人類為解決威脅自身持久健康發展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在對其產生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根源的認識過程中,形成的理論成果與戰略思想。建設生態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生態文明。

5. 如何促進生態文明法治建設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6.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決策制度、評價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內容。

1、生態文明決策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全局高度通盤考慮,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要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

並要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地區的重大事項,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貫穿和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2、生態文明評價制度。

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

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生態文化、生態人居等內容作為重點納入到目標體系中。

探索建立有利於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探索建立體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價值的資源環境統計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3、生態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

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統一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實行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推進行業性和區域性特徵污染物總量控制,使污染減排與行業優化調整、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緊密銜接。

完善環境標准體系,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標准和環境質量標准。

著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使這些地區環境質量率先改善。

依法依規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政策環評、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建立健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聯動機制。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對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生物安全、外來物種、遺傳資源等生物多樣性進行統一監管。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實行以獎促保,把良好的生態系統盡可能保護起來、休養生息,優先保護水質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繼續深化綠色信貸、綠色貿易政策,全面推行企業環境行為評級。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銜接,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高環境風險行業全面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擴大環境信息公開范圍,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健全聽證制度,對涉及群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項目,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鼓勵公眾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為。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培育和引導環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4、生態文明考核制度。

將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環境保護成效的指標納入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指標考核權重。在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考核生態環保指標。嚴格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生態法治專題講座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

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7. 如何以法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置於突出地位,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建版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權、社會建設並列的戰略高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加強法治建設,一個重要的服務和保障對象,就是生態文明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切實有效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歷史性地成為環境法治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使命。

8. 如果說我國的生態環境法治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全面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黃金

我國的生態環境法治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全面發展和高質量的發展是黃金時期。

9. 如何用法治力量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這個就是堅決貫徹依法治國的法大政方針,做好法治的宣傳工作,尤其是基層人民群眾的法治覺悟和法治知識普及法律,讓法律為國家的發展保駕護航

10. 當前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我國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1、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我國有3億人飲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萬人飲用氟、砷含量超標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著質量不達標的空氣等都表現了環境對人們的危害。2環境糾紛威脅社會穩定。隨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關注的提高,和對政府解決環境問題充滿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處理不當或久拖不解決,引發社會矛盾和群體性事件,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從而危及社會安全和穩定。3環境權益維護依然艱難。我國環境損害民事賠償和司法救濟體系尚不健全,環境法律對違法者的打擊和震懾力度不夠,一旦面對環境損害和環境糾紛,受害群眾維護基本權益就很難。
(二)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上存在的主要問題:1、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經濟增長付出了過的的資
源環境代價。2、經濟布局和結構不合理使得資源環境付出代價過大。總體上,我國經濟建設還沒有按照資源稟賦條件和生態環境容量進行科學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使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資源嚴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3、環境基礎設施滯後使得治理的速度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因為環境基礎設施問題,環保舊賬尚未結清,便又欠下新帳。4、科技支撐不夠。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般在20%-40%間,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60%-90%的水平,造成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過高。
(三)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1、生態退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國森林總體質量呈下降趨勢;草地退化依然嚴重,礦區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建設引發的生態破壞尚未得到有效制止。2、生物資源瀕危日益突出。棲息地和環境改變及過度的人類活動,導致我國生物資源瀕危問題日益突出。3、生態保護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單一,生態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繼續提高;生態保護能力建設滯後,科研力量有限。生態監測處於起步階段,信息不足,渠道不暢,難以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熱點內容
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 發布:2025-01-13 17:33:23 瀏覽:585
南安溪美法院 發布:2025-01-13 17:31:58 瀏覽:94
司法部機關黨委 發布:2025-01-13 16:46:38 瀏覽:689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站的考核總結 發布:2025-01-13 16:17:18 瀏覽:904
道德悲情 發布:2025-01-13 15:40:23 瀏覽:599
經濟法的種類及含義 發布:2025-01-13 15:38:57 瀏覽:514
2015年計劃生育條例婚假 發布:2025-01-13 15:33:02 瀏覽:118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 發布:2025-01-13 15:09:37 瀏覽:296
規章標語 發布:2025-01-13 15:04:54 瀏覽:731
法律非法學考什麼 發布:2025-01-13 15:04:08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