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理論
⑴ 道德的基本理論
道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共同性、繼承性、穩定性、自律性、利他性和多層次性。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道德的特徵道德作用的廣泛性:道德作為調節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各種利益關系的行為規范,其作用貫穿於人類的各個社會形態,廣泛地存在於社會關系的各個領域。道德作為獨立的意識形態,所涉及的范圍比政治、法律、宗教等更為廣泛。道德作用的廣泛性,要求人人都要講道德,自覺遵守道德的規范。
⑵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什麼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美德論、義務論、結果論倫理學、正義倫理。
這四種理論分別是由亞里斯多德、康德、密爾、羅爾斯這四位西方學者提出的。
美德論
美德倫理學誕生於古希臘,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其關注的中心詞便是美德、強調存在而非作為。
柏拉圖曾主張知識即美德,他以二元論的觀點來看世界,將世界劃分為理念的世界和現象的世界,並且認為由於經歷了出生的血腥,人類原本干凈純真的靈魂被污染,而要回到理念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哲學思考,不斷地汲取知識。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其最為擅長的正是哲學思考,亞里士多德的美德倫理學是建構在目的論基礎上的。
義務論
經過近代啟蒙運動的價值顛覆,道德責任確定性的根據主要有絕對命令的義務論、功利主義、契約論、美德論等幾個基本理路。
康德絕對命令的義務論思想給義務的規定性提供了一種令人震撼與景仰的理路。這是一種普遍有效性的道德要求。康德合理地揭示:一種善的道德義務必定具有普遍性。
結果論倫理學
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學家有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傑瑞米·邊沁等。功利主義亦稱「功利論」、「功用主義」,通常指以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
正義倫理
《正義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著作,作者是約翰·羅爾斯。1971年初版,1975年與1999年出版修訂本。在該書中,羅爾斯嘗試用社會契約的衍生方式來解決分配公正的問題。
由此產生的理論被稱為"justice as fairness"(以公平體現的正義,或略作公平即正義),理論導出了他的正義兩原則: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其中平等原則詳細表述為機會均等原則和差別原則。
⑶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概述
皮亞傑通過觀察兒童的活動,用編造的對偶故事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的道德發展問題,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寫成《兒童的道德判斷》(1932年)一書。
皮亞傑三大研究成果的具體內容包括:
(1)兒童的道德發展既非天賦,也不是社會規則的直接內化,而是受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強度影響。換言之,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人的自然天賦與相應的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兒童的道德發展不僅取決於他對道德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程度。兒童的道德思維的發展是一個自主的理性思維發展過程。兒童是自己道德觀點的構造者。
(3)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有明顯階段特點和順序性的過程,與兒童邏輯思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相關性。
皮亞傑認為,作為兒童道德發展基礎的思維結構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兒童的道德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不是一些與孤立的行為片斷相對應的道德觀念的總和。第二、在道德認知發展過程中,前一階段總是融合到後一階段,並為後一階段所取代。第三、每個兒童都為建立他自己的綜合體積極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社會文化所規定的現成的模式。第四、道德認知發展的先在階段是後繼階段的必要的組成成分。各階段的連續順序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是普遍的。
⑷ 道德起源的四種理論
一、神源論(亦稱「神啟論」):道德來源於神的啟示。客觀唯心主義。 董仲舒:「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道之大源出於天」之說。孔子「天生德於予」,把道德起源歸於天。 歐洲中世紀的科學家認為道德起源於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盜,不作假證陷害他人,不貪不義之財等);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飯酒)說成是上帝神明對人的啟示,後來,成為宗教的道德戒律,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
二、 心源論(亦稱「天賦論」):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稟賦。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惡的意志。主觀唯心主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說」,荀子「人之初,性本惡」的「性惡說」等。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之類的道德規范不是後來形成的,根源於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國近代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趨樂避苦」的天性。快樂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惡,善良是從本性中產生的。
三、庸俗進化論:道德觀念起源於動物的「社會」意識或互助性。機械唯物主義。 德國的思想家考茨基從動物的本能中尋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愛」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動物本能的演化。
四、感覺慾望論(亦稱「自然論」):道德來源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慾望 舊唯物主義者反對從神出發,而從人出發,反對神道主義,主張人道主義,認為道德的本質是人性的自然表現,是人的真實的、健康的「本性」,而惡行、罪過只不過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從虛幻的天國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間,但他們所說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脫離了社會關系的永恆的人性,因而最終與唯心主義殊途同歸。
⑸ 道德原理
把一個尺子的一段壓在桌子的邊緣,你用手扳下尺子的外端你發現尺子在來回的震盪,在震盪的路徑上沒有一個點是實的,但每一個點曾經都是實的過程,震盪的這個路徑就是宇宙,時間是震盪前後的相續,空間是震盪的展現,所以時間就是空間,空間就是時間,時間、空間是一不是二,時間、空間就是「事」,「事」就是「物」,「物」就是「宇宙」所以宇宙就是「時間、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尺子的外端就是尺子的另一端,壓在手掌下的那一端,根本就沒有動,只是在震盪,外端是我們的意識把內端的展現,展現的這個空間就是我們的這個世界。立體的空間是意識的留存相續形成的。
生命體的體態仿於環境及其他生命體的體態的表裡如一演化現象是因意識發動「意念作用力的結果」,是意識長期關注形成的,其實就是生命體不切底的轉胎現象,是轉胎的原理,當生命體生命結束後,根據生命體前世獲得的各種復雜信息的反饋形成下世的切底轉胎體態,包括各種奇異的怪胎現象。也就是說生命意識形成的生命體的流轉現象是真實不虛眼見為實的,論證了六道輪回是確實存在的。
一言一行、所作所為的善、惡、愛、恨、喜、厭、願、慈,是強烈的意念作用力的方向趨勢,所以用智慧去獲得下世如意生命體態的方法就是「佛法」,生命意識具體怎樣去操作自主掌控生命體流轉輪回的的方法就是「道德」,也就是應該怎樣正確的掌握使用「善、惡」控制「意念作用力」的機理!所以有智慧的有識之士知道用佛法可以創造無量個福德永恆無邊無量美妙絕倫的佛國世界,清靜、平等是諸佛國的共性、基礎,所以願眾生應首選清靜佛國聖境,那就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獲固四無量心、四無相再趣擇十方諸佛國剎土!
耶穌的死與二祖慧可自行斷臂是同理不同因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向眾生示道的不同的表達,慧可是無外因示道,耶穌把四無相在現實生活中示現出來!他隨意教導眾生的『道』上帝的福音總結就是(凈業三福),他一言一行是四無量心展示。
「上帝」、「真主」是互稱,是道家所說的「元級」是佛家所說的「靈性」,是真正的我(真我靈性)也就是創世主。佛家學術說觀「我命於我不於天」,天就是「相」是大到宏宇星辰小到微塵沙粒及萬物運行規則的法理是創世主之心的傑作,所以心系於性不離本性,親智離愚,獲慧除痴,不為欲失智慧,禪定於「真如本性」所以先知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如果你有兩塊麵包,你要用其中的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也曾經說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不管你在哪裡,天邊只要有風吹過,我們就堅信你在那裡,我們將把上帝的福音(凈業三福)傳送給您!不管你在哪裡,天邊只要有雲飄過,我們就堅信你在那裡,我們將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宏願傳送給您!
⑹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主體通過運動對外界適應,我覺得就是皮亞傑的發展理論,也就是用「圖式,同化,順應,平衡」來解釋。因為皮亞傑認為人天生有一種跟環境取得平衡的傾向。這種傾向將使得人不斷得與環境進行同化和順應以達到平衡,來建立一個個圖式。應該不僅僅包括外部動作,應該包括表象操作等等。因為除了感知運動階段之外,兒童都已經能夠運用表象操作。但是主客體的交互作用並沒有結束。
2.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皮亞傑的理論沒有「內化」一說。他並不認為兒童的發展是由於內化而形成的。他是覺得兒童上下來就帶有一種天生的圖式——簡單的反射功能。然後從這種簡單的圖式,一點一點與外部環境進行同化和順應,與自己的圖式相適應的客體將被同化,擴充了自身的圖式,與原有圖式不相適應的客體,將使原有圖式被打破來對客體進行順應,之後再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高級的圖式。人就是這樣發展的。
3.你前一個問題所說的「內化」是維果茨基的主要思想之一。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主要是由於內化的作用。他認為人的心理機能分為低級心理機能和高級心理機能,低級心理機能就是天生具有一些本能,而高級心理機能是人生活的社會所共有的一些東西,比如社會道德,語言,習俗等等。兒童在發展過程中漸漸把外界一些道德,習俗等等的東西,加以內化,使自己的心理機能得以從低級心理機能朝高級心理機能轉化。在這一基礎之上,維果茨基又提出了最近發展區一說,其實根前面的內化理論式相契合的。所謂的最近發展區就是兒童現在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與潛在的能力之間的距離。就是說兒童靠自己的努力,在現階段能夠將外部客體內化到一個現實的能力,但是作為成人必須提供教學支架,幫助兒童挖掘出潛在的能力,幫助他們更多的內化,更好的發展。皮亞傑認為,兒童的發展是以自己所現有的圖式,對外部環境客體進行主動地同化和順應的由內而外的過程,而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是由外部客體內化所帶來的低級心理機能向高級心理機能轉化的過程,一種由外向內的過程。
舉一個例子,就是語言。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差不多就是皮亞傑分類中的2歲左右,也就是感知運動階段超前運算階段過渡的時期,差不多18個月的樣子。兒童會表現出自言自語的一種狀態。
作為皮亞傑的解釋,他就是按照自己的前運算階段的研究成果,認為這是兒童的思維處在「自我中心」的表現,無法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到問題的表現。
但是作為維果茨基的解釋,卻是認為這正是兒童將外部的語言在進行內化的一種表現,他認為這種自言自語在進一步內化之後就會成一種內部語言,將有利於指導自己的行為。更有可能成為自我意識,元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句號這是我認為的)。
⑺ 康德的道德觀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版來的,而不是從後權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則。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⑻ 自古以來,道德起源主要有哪些理論
道德與法一樣,就其自身來說,不過是對人的某些慾望和自由的壓抑、侵犯,因而是一種害或忍;就其結果和目的來說,卻能夠防止更大的害或惡(如社會的崩潰)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如社會的存在發展),因而是凈余額為善的惡,是必要的惡.美德與道德一樣,是凈余額為善的惡,是必要的惡.所以,道德的起源與目的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為了道德自身、為了完善每個人的品德;而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為了道德和美德之外的他物:人類與非人類存在物的利益和幸福.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和直接的起源、目的以及標准,才可能是為了增進動植物等非人類存在物的利益;而道德終極的起源、目的和標准,則只能是為了增進人類的利益.這樣,一方面,當人類與動植物等非人類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時,便應該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標准,便應該既增進人類利益又增進動植物的利益,甚至應該為了增進動植物的利益而增進動植物的利益~
⑼ 科爾伯格道德階段理論是什麼
這一知識點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曾多次考察,考察形式以客觀題為主,即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形式出現。出題角度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側重識記類考查,二是側重理解類考查,尤其是兒童道德發展各階段特點的理解。
(一)道德兩難故事法
道德兩難故事是指在一個故事中提出兩個相互沖突而難以抉擇價值問題,讓兒童聽完故事後,回答一系列的問題,以此判斷其道德發展的水平。在科爾伯格採用的「道德兩難故事法」中,最典型的是「」海因茲偷葯」的故事。
科爾伯格圍繞這個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被試參加討論,如:海因茲該不該偷葯?為什麼該?為什麼不該?海因茲犯了法,從道義上看,這種行為好不好?為什麼?通過大量的研究,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二)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三水平指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六階段是指每個水平中又可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
水平一:前習俗水平(0~9歲)
處於這一水平的兒童,其道德觀念的特點是純外在,對權威的外在服從。這一水平包括2個階段。
⑽ 道德發展6個階段的理論
柯爾伯格的理論認為道德判斷作為道德行為的基礎,可以區分出6個發展階段,這6個階段屬於3種水平:前習俗水平(1. 服從與懲罰定向;2. 利己主義定向 )、習俗水平(3. 人際和諧與一致 ,即好孩子定向;4. 維護權威與社會秩序定向即法律與秩序定向)和後習俗水平(5. 社會契約定向;6. 普遍倫理原則 即 原則與良心定向)。 ,每一個階段都比前一個階段對倫理困境的回應更為適當。 也宣稱邏輯與道德發展貫穿各建構的階段。 柯爾伯格認為道德經驗重於道德環境。
下面是具體資料網址,這里因為字數有限就簡略了。
希望能幫助到你ˆ_ˆ